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教案新人教版(完整版)汇编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人教2011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学唱歌曲,并简单了解达斡尔族民族文化。
2、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并且能积极主动与他人配合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美丽的家乡歌曲为背景音乐,声势律动热身
问:我们随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动作?
学生答……
再次播放音乐,问通过律动,我们可以把音乐分成几个部分?
再次律动,学生答,三个部分
第三次播放音乐,问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
学生答…..家乡
引出课题《美丽的家乡》
问:你的家乡都有哪些特色?跟大家分享以下
学生自由发挥
老师:刚刚的歌曲是什么民族的家乡?他们家乡有什么特点?
播放PPT图片,了解达斡尔族的家乡——黑龙江
通过图片记忆歌词
再次播放图片音乐
二、学唱歌曲
出示完整曲谱,学习歌词,吐字清晰
跟琴学唱歌曲。
出示合唱部分曲谱问:这部分是哪种演唱形式?
答:合唱
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借用柯达伊手势,练习主音
3-丨3-丨4-丨7.-丨1-丨4-丨3-丨1-丨
填词试唱第二声部
两声部配合,完成第三部分合唱的演唱
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领唱、齐唱、合唱
2、分组表现,一组伴奏,一组演唱
3、全体演唱并一起律动
四、拓展延伸
了解达斡尔民族文化
1、播放图片,介绍。
2、播放视频,了解民族文化。
结束
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课程。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教案新人教版(完整版)
《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
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合作、协作的意识,学会用富有对比(连和跳)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唱、并唱好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歌曲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准,特别是合唱部分第二乐句的低音旋律。
用富有对比的声音(连音、跳音)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中的选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节奏较为密集,但很规整,乐句中,以“do、mi、sol”为骨干音,体现了达翰尔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休止符的运用,使得第一乐段更具弹性与活泼感。
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节奏拉宽,旋律舒缓,并加上了二声部,将歌曲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家乡的赞美之情感。
旋律的上行发展,更把情绪推向了高点。
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场景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感受音乐风格,教师示范导入歌曲。
师根据自身特长采用:范唱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导入。
并根据其中音乐的旋律特点思考:这是汉族音乐还是少数民族音乐?如果是少数民族的,你能说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试一试吧。
二、展示歌曲1. 展示歌曲、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风格特点。
(《美丽的家乡》动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
2. 聆听教师范唱旋律,关注旋律的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前四句乐谱:前四句的骨干音有哪些?即:哪些音出现的次数最多?教师总结:以“do、mi、sol”为骨干音构成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同时也增强了音乐的民族风格与特点。
听上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它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了。
3. 聆听教师(或录音)二度范唱。
引导关注歌曲内容与主题。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遍歌曲,结合歌词。
五年级音乐下册《美丽的家乡》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美丽的家乡》教案第一篇:五年级音乐下册《美丽的家乡》教案五年级音乐下册《美丽的家乡》教案1《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
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第二篇:花城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美丽的台湾岛》一、导入:先让学生浏览单元内容,说说最想学习的作品,并简述理由;教师即兴哼唱出部分歌曲的主题音乐,激起学生对台湾和海南两个岛屿不同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台湾民歌《美丽的台湾岛》:1、听:播放录音,让学生关注:(一)歌曲的演唱形式(二)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合唱、四三拍、中速、优美抒情)2、学生齐唱(一)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主旋律,注意把握三拍子的流动感,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唱出流畅、连贯、柔和的特点。
(二)部分学生唱歌词,部分学生歌唱旋律,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教师注意强调学生歌唱时的情绪(舒缓、优美、抒情)三、学唱合唱部分A、请学生唱合唱的第一部分,教师演唱第二部分,注意聆听两部声的和声效果,感受合唱的优美与深情。
B、合唱部分前半段是较为简单的二部轮唱,男声和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跟随钢琴进行练习,熟悉旋律之后,全体同学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第二声部后十小姐旋律,注意用连贯的气息,舒缓的唱出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目标:1、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2、为歌曲划分段落,并注意乐句间的联系与旋律的行进特点。
教学准备歌曲录音带歌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东海之滨—大连,我们非常爱她,你还去过什么地方,熟悉哪些城市?生: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啊,达斡尔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北方,听,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
二、歌曲《美丽的家乡》1、初步感知歌曲师:播放歌曲录音,出示歌片生:倾听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师:这首表现达斡尔族生活的歌曲充满了怎样的情绪?生:愉快、活泼、喜悦……师: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生: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齐唱,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达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A、按节奏朗读第一部分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找出节奏与旋律特点师:通过按节奏读歌词和你的观察,在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节奏?生:有后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
师:说得很正确,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生: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这部分的旋律,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生:学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在学唱后回答问题。
生:第三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而且这两个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其余的旋律都相同。
师:总结得很好。
这种方法就是音乐中的“重复”。
重复有完全重复——节奏与旋律都相同;而有的是不完全重复——节奏相同旋律不同,或者是旋律相同节奏不同。
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中经常运用,大家在今后的旋律填空与旋律续写中呢可以考虑运用这种“重复”的手法。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五线谱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读谱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知各有不同,可以通过歌曲的学习,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五线谱进行演唱。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情境。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五线谱教材:《美丽的家乡》歌曲的五线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琴演奏。
4.教学道具:如图片、画作等,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美丽的家乡》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进行琴演奏,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唱歌、敲击乐器等。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节奏等进行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展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同时,他们对于家乡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美丽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美好。
4.视听教学法: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美丽的家乡》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让大家相互学习。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音乐表达家乡的美。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案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学内容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五年级下学期第一首演唱曲目,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丁毅、田川词,王云之、刘易民曲,创作于1979年,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
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二、学情分析合唱歌曲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在表现上还存在一定欠缺,由于班级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一,音准是本课的关键。
因此,在之前的课程中,我将本首歌曲的二声部作为发声练习,已经让学生演唱熟练,因此,学生应该有能力将歌曲相对完整地演唱下来。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美丽的家乡》所表达的对美丽景色的赞美。
乐于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第二段能够用优美、舒展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体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分辨和声的能力;用聆听、视唱等方法学唱歌曲旋律,感受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能自主分析歌曲中“重音记号”“圆滑线”的符号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示范聆听等方法,学会二声部的准确演唱。
2.在演唱歌曲时,准确运用前欢快跳跃,后舒展和谐的声音特点。
(二)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二声部演唱,感受音乐的和谐。
2.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能控制声音的和谐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背景故事,引出歌曲内容,发声练习1.教师导语: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故事及达斡尔民族)2.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出《美丽的家乡》的歌词,提示:从哪儿体现家乡的美?可能发生的谈话:滚滚的浪、青松白桦满山岗……3.教师导语:我国东北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么美丽的土地谁能不爱呢?只有文字似乎显得有些单调,如果我们能把这么美好的景色叙述加上旋律,也许更加动人。
最新五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教案新人教版(完整版)教学提纲
《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
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合作、协作的意识,学会用富有对比(连和跳)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唱、并唱好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歌曲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准,特别是合唱部分第二乐句的低音旋律。
用富有对比的声音(连音、跳音)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中的选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节奏较为密集,但很规整,乐句中,以“do、mi、sol”为骨干音,体现了达翰尔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休止符的运用,使得第一乐段更具弹性与活泼感。
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节奏拉宽,旋律舒缓,并加上了二声部,将歌曲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家乡的赞美之情感。
旋律的上行发展,更把情绪推向了高点。
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场景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感受音乐风格,教师示范导入歌曲。
师根据自身特长采用:范唱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导入。
并根据其中音乐的旋律特点思考:这是汉族音乐还是少数民族音乐?如果是少数民族的,你能说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试一试吧。
二、展示歌曲1. 展示歌曲、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风格特点。
(《美丽的家乡》动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
2. 聆听教师范唱旋律,关注旋律的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前四句乐谱:前四句的骨干音有哪些?即:哪些音出现的次数最多?教师总结:以“do、mi、sol”为骨干音构成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同时也增强了音乐的民族风格与特点。
听上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它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了。
3. 聆听教师(或录音)二度范唱。
引导关注歌曲内容与主题。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遍歌曲,结合歌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
(1) 使用PPT展示歌曲的曲谱、歌词和家乡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 利用视频播放家乡的美景和特色文化,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3) 运用在线工具,如音乐编辑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家乡风格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美丽的家乡》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美丽的家乡》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学情分析
考虑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生特点,他们在音乐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歌唱能力。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然而,学生在音乐技能、音乐素养和家乡文化理解方面存在差异。
在音乐技能方面,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音准、节奏感和歌唱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在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既挑战高水平学生,又照顾到基础水平学生。
2. 在作业2中,对于未能准确分析音乐术语的学生,给予解释和示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术语。
3. 在作业3中,对于歌唱技巧掌握不佳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歌唱技巧。
4. 在作业4中,对于未能充分展示家乡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表达家乡文化。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案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学内容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五年级下学期第一首演唱曲目,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丁毅、田川词,王云之、刘易民曲,创作于1979年,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
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二、学情分析合唱歌曲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在表现上还存在一定欠缺,由于班级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一,音准是本课的关键。
因此,在之前的课程中,我将本首歌曲的二声部作为发声练习,已经让学生演唱熟练,因此,学生应该有能力将歌曲相对完整地演唱下来。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美丽的家乡》所表达的对美丽景色的赞美。
乐于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第二段能够用优美、舒展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体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分辨和声的能力;用聆听、视唱等方法学唱歌曲旋律,感受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能自主分析歌曲中“重音记号”“圆滑线”的符号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示范聆听等方法,学会二声部的准确演唱。
2.在演唱歌曲时,准确运用前欢快跳跃,后舒展和谐的声音特点。
(二)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二声部演唱,感受音乐的和谐。
2.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能控制声音的和谐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背景故事,引出歌曲内容,发声练习1.教师导语: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故事及达斡尔民族)2.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出《美丽的家乡》的歌词,提示:从哪儿体现家乡的美?可能发生的谈话:滚滚的浪、青松白桦满山岗……3.教师导语:我国东北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么美丽的土地谁能不爱呢?只有文字似乎显得有些单调,如果我们能把这么美好的景色叙述加上旋律,也许更加动人。
美丽的家乡-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美丽的家乡-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2.理解中国音乐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掌握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
2.理解地理环境对音乐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域意识和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课中国地理环境与音乐
1.介绍中国地理环境对音乐的影响;
2.调查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
第二课北方音乐
1.介绍北方地域的音乐特色;
2.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三课东方音乐
1.介绍东方地域的音乐特色;
2.学习《小河淌水》。
第四课南方音乐
1.介绍南方地域的音乐特色;
2.学习《采竹笛曲》。
第五课西方音乐
1.介绍西方地域的音乐特色;
2.学习《旋律之歌》。
教学方法
1.集体授课;
2.分组调查;
3.听音辨析;
4.组合练习。
教学评估
1.分组讲解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
2.听音辨析与其地域环境的联系;
3.完成乐曲演奏。
教学参考资料
1.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科书;
2.音乐电子杂志;
3.音乐网站。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人教版
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包括主要音高和音程关系。
详细介绍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符号,使用图表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技巧要求。
3. 歌曲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歌曲片段进行分析,详细介绍每个片段的背景、情感表达和技巧特色。
核心素养目标
1. 情感态度:通过学唱《美丽的家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加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 艺术表现:提升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发展个体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协作的合唱能力。
3. 知识技能: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鉴赏和创编能力。
4. 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在演唱中探索创新,结合家乡特色进行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 分析题:
- 分析歌曲《美丽的家乡》的节奏变化,并说明其在歌曲中的作用。(答案:歌曲中节奏变化丰富,如从3/4拍变为4/4拍,增强了歌曲的动感,使歌曲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家乡的活力)
- 分析歌曲中的一个典型乐段,从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阐述。(答案:如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上升,节奏紧凑,情感激昂,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美丽的家乡人教版
主备人
备音乐教材第一单元“唱歌”部分,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感受歌曲中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2. 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3. 通过合唱、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4. 结合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元素,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唱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的歌词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情感,同时也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歌词的理解来感受家乡的美丽,通过旋律的演唱来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同时,学生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文化底蕴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家乡的美丽。
3.能够通过歌曲的学习,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4.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时间来熟悉和掌握。
2.歌曲的歌词需要学生理解其意义,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
3.学生需要学会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创作法:学生运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谱等。
2.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
3.教学资源:家乡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家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然后,教师介绍歌曲《美丽的家乡》,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图谱,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教师可以对歌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人教版
3.成果分享:每个பைடு நூலகம்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节奏、旋律以及歌词创编。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达家乡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表达家乡的美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针对节奏掌握难点,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八分音符的节奏,并进行反复练习。
-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教师可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尝试理解歌曲的情感,学会如何将情感融入歌声。
-歌词创编环节,教师可提供一些关键词或主题,降低创编难度,同时要求学生保持歌曲的原有风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家乡的美丽之处,成功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进行了个别指导,并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了解它们如何传达对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以及旋律的掌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唱歌 美丽的家乡|人教版
音乐教案《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及相关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我国北方的风土人情,培养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达斡尔民族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打节奏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充满欢乐、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欢快、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
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型、附点音符和重音在歌曲中的应用。
主要教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舞蹈——鲁日格勒师:你们喜欢这个舞蹈吗?你觉得这个舞蹈怎么样?(热情、欢快)这是达斡尔族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它的名字叫“鲁日格勒”。
达斡尔族人民在用热情地“鲁日格勒舞”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ppt)二、了解民族!熟悉歌曲:1你都看到什么?2师介绍: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达斡尔”意思是“开拓者”。
这个民族彪悍矫健、勇骁善战,曾经出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女英雄,你知道她叫什么吗?这里的人能歌善舞,有传统舞蹈“鲁日格勒”,有动听的歌声“乌春”,有独特的乐器“木库莲”,他们用热情欢乐的歌声,在赞美、歌颂着家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4师:他们的家乡在哪?都有什么?(看书)5师:读一读歌词,哪些是描写家乡一片丰收景象?哪些是描写家乡的特产?6师:老师唱一唱,请你体会一下,这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三、分段学唱:1请听老师用琴弹奏第一段,如果把它分成两部分,从哪划分合适?(A、B)学唱A重点:3、4乐句:看黑板学唱乐谱!(板书)比较这两句有什么规律?结尾为什么一个用re,一个用do?填词唱一唱。
生唱A师唱B;生唱A齐唱B2老师这里有两种节奏,为这两个乐段选择合适的节奏!学生学一学节奏,做出选择!和音乐打节奏。
3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总结:A:欢快、跳跃;B:优美抒情。
4齐唱歌曲1-2段(生伴奏)5用歌声、舞蹈、乐器去赞美我们的家乡吧!四、拓展: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歌里唱到了什么?师: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枝花一样,装扮着祖国美丽的河山,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一家人,大家用本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人类的智慧!做为小学生我们感到无限自豪。
美丽的家乡教案(汇编8篇)
美丽的家乡教案(汇编8篇)美丽的家乡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2、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3、引导儿童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课件章丘地图)二、基本部分:1、复习土特产: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简介: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
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儿童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儿童认识各风景点:(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白云湖在明水西北边,空气清新,湖中种有大片的莲藕,还养着大量的鹅、鸭、鱼、鳖、虾等,是天然的水上乐园。
(2)(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这是哪里?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的发原地,以黑陶著名,对科学家考古有很大意义。
(3)(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我们现在到哪了?(百脉泉公园)百脉泉公园里有什么?(泉水、清照园、龙泉寺)都有什么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这些泉水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小朋友一起欣赏(课件)。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美丽的家乡人教版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用欢快,喜悦的声音表情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3.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演唱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你们对哪个民族印象最深刻?都来了解他们的那些风土人情和民族知识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民族,56个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居住在我国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达斡尔是“开拓者”的意思。
(观看图片,来一起了解达斡尔)二、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请学生们听一遍歌曲,边听边思考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喜悦)2、听老师唱一遍,请请同学们留意歌词,看歌词是怎样赞美家乡的。
3、现在同学们听老师演唱一遍乐谱,边听边思考问题:这首歌曲从旋律上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第一部分是齐唱,表达了达斡尔人民的幸福生活;第二部分是合唱,表达了达斡尔人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4、学习歌曲第一部分(1)跟琴学唱歌谱。
(2)找出第一部分中的音乐标记。
(3)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乐段中的相似乐句。
歌曲第一乐段的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三、四乐句不但旋律基本相同,而且节奏完全相同。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曲谱。
唱熟练之后,完整跟老师一起弹琴演唱一遍谱子。
6、填上歌词,跟琴演唱一遍歌曲。
7、歌曲处理:歌曲这两部分在节奏、旋律、情绪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旋律平稳,情绪欢快喜悦。
用欢快喜悦地情绪再次演唱第一部分。
老师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中的“哪依吔……”;第二部分:节奏舒缓,旋律上下起伏,情绪优美抒情。
用优美抒情地情绪再来演唱第二部分。
)8、老师教唱第二声部旋律,然后填唱歌词,9、进行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时要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10、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部分情绪的对比和合唱的和谐。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1、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2、了解达斡尔族,为歌曲划分段落,并注意乐句间的联系与旋律的行进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时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准备:歌曲mp3 、PPT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达斡尔族。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少数名族学生汇报,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啊!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使用汉文。
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发达。
达斡尔就是“开拓者”的意思。
听,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二、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1、播放音乐,初步感知歌曲(出示课件:欣赏达斡尔族的图片)。
生:倾听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
师:这首表现达斡尔族生活的歌曲充满了怎样的情绪生:愉快、活泼、喜悦……2、播放音乐,再次感知歌曲。
师: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什么样的感受生: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齐唱,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达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赞美家之情。
3、介绍歌曲(出示课件):《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作于1979年,歌曲分为两段体,C 大调,2/4拍。
第一乐段由4个乐句组成,节奏较为紧密,但很规整,体现了达斡尔音乐的风格与特点;第二乐段由2个乐句组成,节奏拉宽、旋律舒缓,并配有二声部,将歌曲推向了高潮。
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生活场景图!4、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⑴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教案新人教版(完整版)《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
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合作、协作的意识,学会用富有对比(连和跳)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唱、并唱好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歌曲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达翰尔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准,特别是合唱部分第二乐句的低音旋律。
用富有对比的声音(连音、跳音)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中的选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节奏较为密集,但很规整,乐句中,以“do、mi、sol”为骨干音,体现了达翰尔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休止符的运用,使得第一乐段更具弹性与活泼感。
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节奏拉宽,旋律舒缓,并加上了二声部,将歌曲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家乡的赞美之情感。
旋律的上行发展,更把情绪推向了高点。
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场景图。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感受音乐风格,教师示范导入歌曲。
师根据自身特长采用:范唱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导入。
并根据其中音乐的旋律特点思考:这是汉族音乐还是少数民族音乐?如果是少数民族的,你能说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试一试吧。
二、展示歌曲1. 展示歌曲、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风格特点。
(《美丽的家乡》动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
2. 聆听教师范唱旋律,关注旋律的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前四句乐谱:前四句的骨干音有哪些?即:哪些音出现的次数最多?教师总结:以“do、mi、sol”为骨干音构成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同时也增强了音乐的民族风格与特点。
听上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它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了。
3. 聆听教师(或录音)二度范唱。
引导关注歌曲内容与主题。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遍歌曲,结合歌词。
边听边思考歌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吗?三、《美丽的家乡》歌曲学习1. 听范奏,深入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旋律,为歌曲分段。
(教师采用钢琴、口风琴等乐器演奏歌曲旋律,注意表现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情绪对比,建议在伴奏织体上作变化。
引导学生为歌曲分段。
)2.从第二段二声部入手,开始学唱。
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采取听辨、模唱、范唱、分工合作(如教师唱二声部、学生唱主旋律)的方式反复练习二声部。
3. 学唱第一乐段。
(1)按照节奏读歌词。
(2)学唱第一段,注意词曲结合与重音记号。
4. 尝试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注意第一段三四乐句的结束音以及第二乐段的二声部的音准。
四、处理歌曲1. 指导演唱,表现歌曲的情绪对比。
教师:我们知道这首歌曲分为两段。
第一段轻快而又活泼,第二段抒情优美且具有高潮与激动感。
同学们在唱第一段时,要注意把声音唱得富有弹性,像拍皮球一样(边说边示范),字和字之间可以断开一点,而第二段则要求把声音唱得连贯优美,每个字之间要衔接好。
(示范)2. 教师指挥演唱。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好老师的指挥手势再唱一遍,注意把歌曲的情绪对比唱出来。
3. 加入打击乐器或舞蹈,丰富歌曲表现。
根据教师特长或学生的基础以及学校条件,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舞蹈,丰富情感体验。
五、巩固和拓展1. 播放《傲蕾·一兰》故事简介,欣赏电影《傲蕾·一兰》片段。
2. 播放《美丽的家乡》风景。
边欣赏边记忆歌词,背唱歌曲。
3. 加入朗诵并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歌表演)。
梯形队伍,排头第一个同学朗诵:“在美丽的精奇里河,有我可爱的家乡,那里美丽富饶、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忧愁、那里人儿善良,花翎的喜鹊不停地歌唱,赞美我达翰尔,美丽的家乡。
”演唱歌曲(根据学生的情况分领唱与合唱进行)。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丰富了同学们对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并通过合唱练习,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的意识,同时也感受了达翰尔音乐的风格特点。
《驯鹿》《冬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1.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1.《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
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
“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
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
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
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2.《冬猎》《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
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
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出示柳琴图片,介绍乐器。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样乐器,首先带来的是“柳琴”。
(柳琴简介)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柳琴独奏曲《冬猎》,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柳琴的音色。
(《冬猎》音频)二、新课学习1. 聆听乐曲,发挥想象,说说乐曲描绘的场景。
学生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讲解:《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
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
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时的喜悦心情。
2. 再次听乐曲,请用线条或图案记录乐曲的段落。
学生活动。
3. 哼唱主题乐段、律动感受欢快的“冬猎”主题。
出示《冬猎》主题谱例,让学生跟琴哼唱,注意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鼓励学生用“骑马、射击”的动作跟着音乐律动,感受冬猎生活的自由自在。
4.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弦乐背景和声,感受宽广、辽阔的场景。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音乐,注意透过柳琴的声音,在伴奏的弦乐背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场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琴模拟弦乐的效果,让孩子直接感受。
)学生交流。
5. 出示月琴图片,介绍月琴。
师:接下来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样乐器──月琴。
(月琴简介)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月琴独奏曲《驯鹿》。
完整聆听。
(《驯鹿》音频)6. 聆听乐曲,感受“怡然自得”的情绪。
师:请大家欣赏乐曲,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音乐的情绪吗?(学生回答。
)月琴的演奏和伴奏之间很有节奏的配合、弦乐器的加花、填空等一切都显得:安详、悠然自得。
7. 诠释乐曲的背景。
《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
“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模拟驯鹿的哨声。
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
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
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
8. 哼唱主题,利用打击乐器跟着主题音调演奏。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欣赏了两首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的乐曲,通过欣赏同学们了解了北放少数人民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再一次聆听这两首好听的乐曲。
长城歌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二:通过学唱歌曲《长城谣》,了解旧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且与歌曲《长城放鸽》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演唱歌曲时注意唱好二声部的音高、音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情绪进而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演唱。
教学目标三:通过学唱歌曲《孟姜女哭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和关于长城的传说等,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目标四:听赏乐曲《长城随想》,通过讲解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二胡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进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能用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分析教材内容:《长城放鸽》是一首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属于100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
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改编为合唱曲谱后,被广泛选取为合唱比赛的演唱曲目。
本课歌曲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
歌曲抒情而豪迈,节奏中有很多弱起小节,歌曲表现了祖国经济国力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教学设计学唱《长城放鸽》1、作业反馈。
上节课布置了六个作业,请学生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请个别学生讲讲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如何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有关景点等。
2、忆唱歌曲。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首歌曲《孟姜女哭长城》和《长城谣》,对比两首长城歌曲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课件《长城放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谁能说说你听完这首歌曲后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歌曲的感受:抒情、自豪、豪迈等)4、学习歌谱。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歌谱的能力,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谱练习,鼓励小组向老师提出问题,什么地方需要得到帮助,教师可以直接辅导也可让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练习,如升记号处进行练习:#5和#2。
教师解决问题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要进行灵活处理。
5、二部练习。
全班分成两组练习演唱第一乐句的二声部,然后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