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臧克家诗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 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 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 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人 生 “得 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 已经够 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 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 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 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 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 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 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 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 念。
问:怎么理解“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 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 国的方法, 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 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问: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 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为什么?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 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 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 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Hale Waihona Puke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 只选取这六件事?
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
诗歌赏析:闻一多《发现》,作文
诗歌赏析:闻一多《发现》,作文诗歌赏析:闻一多《发现》现代诗《心跳》原名《静夜》,后改为《心跳》。
《心跳》一诗写出诗人于二十世纪20年代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表达了他的激愤之情,并发出衷心的呼唤。
《发现》我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你在我心里!赏析(一)从内容上看,当作于闻一多回国不久。
它是诗人爱与恨的结晶,表现的是诗人归国之后,对当时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懑。
我们知道,早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者。
留学美国时期,他又因饱受种族歧视和凌辱,而日益增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并愤然于一九二五年夏天提前回国。
然而,作为祖国忠诚儿子,当他怀抱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和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雄心回之时,他表现出的不是欣喜若狂、信心百倍,而是一种撕肝裂肺、呼天抢地的深切悲哀。
这是多么惊人的反差呀!产生这一惊人的反差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呢?臧克家先生分析得好:“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在海外受的侮辱越重,对祖国的怀念和希望也就越深切。
……但到希望变成事实的时候,他却坠入了一个可怕的深渊。
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持自己的一根伟大支柱,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
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片黑暗,残破的凄凉。
他痛苦,他悲伤,他忿慨,他高歌当哭……”。
“其实,在美国的时候,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亲爱伟大的祖国被军阀们弄得破碎不堪?他对于天灾人祸交加的祖国情况又何尝不清楚?然而彼时彼地的心情使得我们赤诚的诗人把他所热爱的祖国美化了、神圣化了。
诗人从自己创造的形象里取得温暖与力量,当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失望悲痛的情感就化成了感人的诗篇——《发现》。
闻一多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伟大的爱国斗士
无所畏惧,视死如 归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民主战士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 新诗集《红烛》 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 他一身正气,抗战 (1923)、《死水》作有《神话与诗》、《唐诗 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 (1928)是现代诗 杂论》、 《楚辞校补》、 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 坛经典之作。 1925 《古典新义》等。他对《周 腐朽,拍案而起,走出 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易》、《诗经》、《庄子》、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 间创作了组诗《七 《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 去。1946年7月15日, 子之歌》,表达了 究(后汇成“新义”),被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 深挚的爱国之情。 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 杀身亡。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 总结本部分 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 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为民主战士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过渡句)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 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总结全文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
具体 凝结成《唐诗杂论》; 表现 撰写了楚词“校补”; 向“古典新义”迈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 水。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 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 运动,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抗日战争爆 发后,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 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 《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专著。1946年7月 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 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 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 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 艰辛撰写了楚词“补校”;又 向“古典新义”迈进。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分析研读第一部分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 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 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 究学术?
结构 内容
特征 具体 表现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8—20)
目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7—8段)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 多的说和做 “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起草政治传单;在 李公仆先生的追悼 会上作《最后一次 讲演》,壮烈献身。 献身民主事业。
———毛泽东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 的什么特点?
• 分两部分: • 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 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 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 “说”了就“做”的特点。
“泥土诗人”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泥土诗人”臧克家(1905一2022)的诗歌创作臧克家,山东诸城人。
他最初登上诗坛时,曾受到过闻一多的直接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也带有明显的新月派风格。
成名作《难民》就有闻一多写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荒村》的影子,但在闻一多那里,乡土题材只是偶一为之,而臧克家成长于乡村的经历却最终带给他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
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在坚持现实主义这一点上,他和中国诗歌会的诗人确实有相通的地方。
从1932年开始写诗,到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问世,臧克家始终坚持自己的贴近泥土的创作原则,被誉为"泥土诗人"。
朱自清指出:中国现代诗歌从臧克家起,"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这取决于诗人和农村血肉般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底层人民艰难困苦的关注和同情。
1933年,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立刻引起文坛注目,茅盾甚至断言: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臧克家之后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
他的《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都是有名的诗篇。
《烙印》是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
1、思想内容上:反映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境遇,为苦闷、彷徨的中国青年提供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
诗集把主要目光注向于下层劳动者、弱小者,如《老哥哥》、《贩鱼郎》、《炭鬼》、《补破烂的女人》、《捡煤球的姑娘》、《洋车夫》、《两个小车夫》、《当炉女》等,对他们的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
其中,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诗篇,占有重要地位,如《农家的夜晚》、《难民》、《老马》等。
作品描绘了农村水旱灾荒、经济破产、农民离乡背井、凄凉阴森的景象。
闻一多
赫然 hè 衰微 shuāi 钻探 zuān
兀兀穷年 wù 警报迭起 dié 迥乎不同jiǒng 慷慨淋漓 kǎi 无暇顾及 xiá 目不窥园 kuī 炯炯目光 jiǒng 沥尽心血 lì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 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 (1905-2004) ,诗人,从 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 歌 。 1932 年 开 始 写 新 诗 , 以 一 篇 《老马》成名, 1933 年出版了第一 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 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 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 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 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 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 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 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很 赏识臧克家,曾写信给臧克家 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 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 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 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学习目标: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理请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 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 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大写 的人。
读一读
地壳 qi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 函寄 há n 卓越 zhuó
锲而不舍 qiè 潜心贯注 qiá n 气冲斗牛 dǒu 仰之弥高 mí
用一句话总结闻一多有着 怎样的精神? 我从 (句子或词语)看出闻 一多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 光”“头发零乱”“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目丌窥园”都 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 形象。 3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的的四 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 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 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读音检测:
臧 zāng 衰微 shuāi 心会神凝 ní ng 慷慨kāng kǎi 锲而不舍qiè 校补jià o 迭起dié 沥尽心血 lì 潜心贯注 qiá n 兀兀穷年wù 一反既往 jì 气冲斗牛dǒu
迥乎不同 jiǒng
目不窥园kuī
群蚁排衙 yá
词语解释: 锲而丌舍:镂刻丌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呾力量。 一反既往:完全不过去的情况丌同。 迥乎丌同:很丌一样。 慷慨淋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 星宿名。泛指天空。 潜心贯注:用心与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聚合集中起来。
人物形象分析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1语言描写: •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 说。”“人家说了也丌一定做,我是 做了也丌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 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呾 谦虚美德。 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 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丌准备再跨进大 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8—20
作为革命家的闻 一多的说呾做 “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起草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先生的 追悼会上作《最 后一次讲演》, 壮烈献身。 献身民主事业。
说和做
作为“学者”的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丌说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臧克家与闻一多的诗词
臧克家与闻一多的诗词臧克家与闻一多的诗词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大家看看下面的臧克家与闻一多的诗词吧!臧克家的诗词《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他抬头望望前面。
《洋车夫》一片风啸湍激在林梢,雨从他鼻尖上大起来了,车上一盏可怜的小灯,照不破四周的黑影。
他的心是个古怪的谜,这样的风雨全不在意,呆着像一只水淋鸡,夜深了,还等什么呢?《村夜》太阳刚落,大人用恐怖的故事把孩子关进了被窝,(那个小心正梦想着外面朦胧的树影和无边的`明月)再捻小了灯,强撑住万斤的眼皮,把心和耳朵连起,机警的听狗的动静。
闻一多的诗词《雨夜》几朵浮云,仗着雷雨底势力,把一天底星月都扫尽了。
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拚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底爪子。
凶狠的风声,悲酸的雨声——我一壁听着,一壁想着;假使梦这时要来找我,我定要永远拉着他,不放他走;还剜出我的心来送他作贽礼,他要收我做个莫逆的朋友。
风声还在树里呻吟着,泪痕满面的曙天白得可怕,我的梦依然没有做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简介
臧克家及其作品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
从小在农村中生活,比较了解农民的悲惨遭遇。
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学习。
1926年入武汉中央军校学习,并参加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逃往东北。
1930年考入山东大学,幸得闻一多先生教诲、帮助。
1932年发表新诗,并连续出版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明月刊》,1949年自香港回到北京工作。
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协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主要作品还有《有的人》《老哥哥》等。
作品《有的人》,全诗采用对比、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歌颂了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斥了反动分子的腐败与骄横,说明只有热爱人民才会在人民心中永生,反之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的革命道理。
作品《老哥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真实可信。
文章结合记叙、议论、抒情,怀着无限同情叙述了淳朴、善良、勤劳的老哥哥一生所遭受的剥削与苦难,来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也表现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的痛恨。
作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从两个方面写,一是从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的“说和做”,二是从他作为革命家、民主战士的“说和做”,两相对照叙述介绍,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的巨人,行的高标”伟大人格和崇高革命精神。
作品《纳谏与止谤》,议论文。
作者通过引述威王与周厉王对“谏”与“谤”不同处理方式及所得不同结果,再联系现实,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诚恳告诫各级领导应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提倡敢于“悬赏纳谏”善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臧克家作品
臧克家作品作品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为《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
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
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1]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
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
死水闻一多诗原文解析
《死水》赏析一:《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死水》赏析二:《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
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有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有可能发现在讽刺、诅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
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疾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死水》赏析三:《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臧克家《有的人》与闻一多的演讲
臧克家《有的人》与闻一多的演讲作者:杨建民来源:《同舟共进》2019年第04期现代诗人臧克家,2004年以99岁高龄辞世。
由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长期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许多的报刊及网站,老人的几句诗被广泛引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诗句人们以为恰好可以用在诗人身上。
其实,这几句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有的人》一诗的开首。
据诗末署的时间,写于1949年11月1日。
前段时间读闻一多先生著作,在《在鲁迅先生逝世八周年纪念会的演讲》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有些人死去,尽管闹得十分排场,过了没有几天,就悄悄地随着时间一道消逝了,很快被人遗忘了。
有的人死去,尽管生前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但时间越过得久,形象却越加光辉,他的声名却越来越伟大。
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同意,鲁迅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一位光辉伟大的人物。
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
这是1944年10月19日,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文艺界举办的“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这段话,尤其前面“有些人……有的人……”两个句子,笔者以为,是臧克家“有的人”一诗的引子。
臧克家与闻一多之间虽为师生,彼此却有很深的交往。
1930年夏天,3l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两個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有一位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
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当即给了98分——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
然而,这位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
按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淘汰。
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位名叫臧克家的学生留下了。
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语系,系主任是梁实秋,但热衷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他在外语系找不到归宿感。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 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 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 你说出一两个类似闻先生这样 的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文是怎样表现作为学者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的? 对于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课文又 是怎样表现他的“说”和“做”的?
说和做
作为“学者”的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不 “说”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做 不畏凶险 走在前头 昂首挺胸 大义赴死
说 1.几年辛苦,著《唐诗杂论》 向全国人民呼喊 2.十年艰辛,著《楚辞校补》 亲自起稿政治传单 3.著《古典新义》, “何妨一下楼”。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 1899~1946 ) —— 集 诗 人 、 学 者 、 民 主 斗 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红烛》 《死水》 《七子之歌》
学者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革命家 “最后一次讲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 知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格。
2、思考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找出两者之间的过渡句。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7--8段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闻一多
臧克家
1930 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 臧克家于 1930 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 考试成绩发布,一位 20 多岁的考 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 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 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 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 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 1932 年回清华 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 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 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 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 了。”可见相知之深。 1933 年臧克家准 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 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 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 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 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 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 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 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 年代,两 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 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 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 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 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 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 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 1944 年 10 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 月 12 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 又一首的新诗,并于 1933 年出版 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 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 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 多》以示悼念。 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而写的诗
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而写的诗
昔闻一多先生,行才能及耿介。
晋人视文章奇,曾在陈留病中役。
尊名以千古存,流芳肃穆淹长。
燃传谦闻今世,诗篇在荆楚传。
一多先生久负盛名,汉朝时期气势恢宏。
机敏聪慧技艺在,心存谦和慷慨真。
精神家用力贯注,一多先生前赴后继。
曾在陈留役救难,经万里也不辱勤。
一多先生皆言论说,恩德取之于制度家。
天人之命遂任让,及其力领朝廷扬。
权威重臣与佐臣,风流聪明英可望。
照射文章造化配,讲授国法孔子家。
一多先生文思大毕,圣人谟道播扬文雅。
诗文写达内外奥,建功安国文献可拉。
臧克家凭心中期,一多颂读赞歌献。
勤学特立能赞歌,才华横溢认一多。
《老马》赏析2
《⽼马》赏析2阅读:4827 ⽼马---臧克家 总得叫⼤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句话, 背上的压⼒往⾁⾥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咽, 眼⾥飘来⼀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
1932.4 遗貌取神意蕴⽆穷 ——谈《⽼马》的象征意义 对《⽼马》这⾸诗,臧克家曾说:"写⽼马就是写⽼马本⾝,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 根据西⽅接受美学的理论,⼀件作品的诞⽣,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我们读过《⽼马》究竟有什么感悟呢 ⾸先,从诗题看:诗的标题是《⽼马》,但诗⼈没有详细描写⽼马衰弱病残的外形,⽽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境,这种遗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诗深刻的意蕴. 其次,从⽼马的处境和命运特征看:诗中的⽼马似乎⽣来就得⽆条件的承受装⼤车的命运,即使"背上的压⼒往⾁⾥扣","也横竖不说⼀句话","只好把头沉重的垂下."这⾥诗⼈写出了⽼马忍辱负重的命运和忠厚善良的性格.这匹⽼马也曾思考过⾃⼰不幸的命运,但它始终是"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咽."从这⾥我们也能体会到⽼马的愚昧⽆知.尽管⽼马任劳任怨,也要常常挨⽪鞭.⽆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诗⼈写出了⽼马的悲惨命运,痛苦的感受和悲凉的⼼境,增强了⽼马悲剧的感染⼒. 你如何理解这⾸诗的内涵 艺术特⾊ 《⽼马》体现了臧克家前期诗集《烙印》的特⾊,也代表了诗⼈总的创作倾向.这⾸诗意象鲜明,结构严谨,语⾔含蓄凝炼,将细致的描摹与情感的抒发有机地结合在⼀起,于象征的⽐拟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共同欣赏…… 三代 孩⼦ 在⼟⾥洗澡; 爸爸 在⼟⾥流汗; 爷爷 在⼟⾥葬埋. 解读 ⼀个⼈从⽣到死的经历 庄户孙 压死了不作声, 冤死了不申诉, 累死了—— 为着别⼈. 村夜 太阳刚落, ⼤⼈⽤恐怖的故事 把孩⼦关进了被窝, (那个⼩⼼正梦想着 外⾯朦胧的树影 和⽆边的明⽉) 再捻⼩了灯, 强撑住万⽄的眼⽪, 把⼼和⽿朵连起, 机警的听狗的动静. 有的⼈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 骑在⼈民头上:"呵,我多伟⼤!" 有的⼈ 俯下⾝⼦给⼈民当⽜马. 有的⼈ 把名字刻⼊⽯头想"不朽"; 有的⼈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烧. 有的⼈ 他活着别⼈就不能活; 有的⼈ 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地活. 骑在⼈民头上的, ⼈民把他摔垮; 给⼈民作⽜马的, ⼈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头的, 名字⽐⼫⾸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就不能活的⼈,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活的⼈,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很⾼. ⾃从胡适第⼀个摒弃⽂⾔和格律枷锁,尝试⽤⽩话写⾃由体的新诗,于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间名家不少,名作不少,新诗算是在诗坛上站稳了脚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 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 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 在目,触手可及。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
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
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
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 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 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请举出 几个例子。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
对偶句:
1. 2. 3. 4. 5. 6.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闻一 多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一位热 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一位大勇的革 命烈士,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是“生当 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光辉典范,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 住他,传颂他,学习他!做一个生 动的人,大写的人!
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
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⑴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 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 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 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 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 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 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 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说和做变成长篇诗歌
说和做变成长篇诗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的作品,最早刊登在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春季改版之后恢复原题目。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做了也不一定说。
”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一篇
你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诗人。
当你诗兴不作,研究兴趣正浓时,更加钻探典籍,锲而不舍;
你钻研唐诗楚辞,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时,甚至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用精神去证明“行”的言。
第二篇
你是大勇的革命烈士,不惧生死,动人心魂。
誓死倡导“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
在警报迭起,形势严峻,却义无反顾。
勇走在游行示威的前端;
在会议上痛斥特务的种种恶行,
那张政治传单更是不朽的精神。
动人心。
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用生命捍卫人民的利益。
用生命去证实“言”的行
第三篇
你是口的巨人,你是行的高标,你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闻一多诗歌《口供》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诗歌《口供》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闻一多诗歌《口供》原文及赏析【导语】:《口供闻一多》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
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 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 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 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 系教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表达方式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 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
有以下5种: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是文学的 三大文体。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
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 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 的画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 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 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 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 头沉重的垂下”。
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 惨处境,揭示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 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 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 “坚忍主义”的表现。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
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 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
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 论深度。
表现手法
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 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直抒胸臆、 对比、衬托、烘托、 象征、想象、联想、 照应、寓情于景、 反衬、乐景衬哀情、 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伏笔照应、 设置悬念、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以小见大、 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死 水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七子之歌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臧克家(1905.10.8-2004.2.5 ),山东 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 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 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 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 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 广泛传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春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闻一多—臧克家诗歌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 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 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
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
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大学留美 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 《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 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 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 之歌》。 1928年1月出版 第二部诗集《死水》。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 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 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