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改革方案
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 键 词 :电路 分 析 ;实验 教 学 ;改 革 ;实践 中 图 分 类 号 :G 4 . 62 0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I 036 / in 17 —87 .020 . 0 O :1 .99j s .62 13 2 1 . 0 .s 22
学效 果 差 强人 意 .
通 过积 极努 力 , 我们 对现 有实 验项 目进 行 了综 合 性 和 设 计性 改 造 . 《 加 定理 的验 证 》 《 顿 定 理/ 对 叠 和 诺 戴 维南 定 理 的验证 》 个实 验 , 两 我们 在保 留原 来 的验 证部 分 内容 的基 础上 , 还增 加 了应 用 这几 个 定理 分 析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内容 , 成 了实 验项 目的综 合性 改 造 . 造后 实 验 内容 充 实 , 有挑 战 性 , 验教 学 效 果 得 到 明显 改 完 改 富 实
430 ) 20 0 ( 湘南 学 院 物 电系 ,湖 南 郴 州
摘
要: 通过 对 已有 实验项 目进行综合性和设 计性 改进 , 开发 新的 实验项 目, 改进 课程衔接 , 电路 分析课 程 实验教 对
学的 内容进 行 了大幅度调整 . 通过严格执行 实验教 学规 范, 改进 实验考核 方 式, 用 网络 资源 , 利 开展 分层 次教 学, 改进 了实验教 学方法 . 通过 改进 实验 内容设计 , 建设开放式 实验 室, 鼓励学生开展研 究型和探 索型 实验 , 有效地培 养 了学生 的 实践动手 能力 . 些措施有 效地改进 了实验教 学效果 , 高 了实验教 学质 量 , 这 提 为通过 省级 示范性 实践 教 学 中心评估
20 以来 , 了改进 实 验教 学效 果 , 09年 为 提高 实验 教 学 质 量 , 们从 实 验 内容 , 我 实验 教 学 方 法 和实 验 教学 目 的等 方 面加 强探 索 , 《 对 电路 分析 》 课程 实验 不 断予 以改 进 .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数字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数字电路设计原理、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传统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抽象,缺乏实际应用与实验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字电路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重点将注意力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实际应用的体验。
改革研究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引入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数字电路,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应提倡探究学习方法。
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模式偏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听讲,缺乏探究和实践的环节。
改革研究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探究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可以设计探究式的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应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字电路设计涉及到大量的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改革研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设计任务,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创新思路。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革研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化学习工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个别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应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提高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
电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电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电路实验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以及把CAI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中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层次的方法,探讨了专业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CAI一、关于电路实验电路课程是电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从基本的电路元件和电路定理出发讲述了电路中电压电流间的约束关系,阐述实际电路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电路课程是后续课程,诸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实践证明如果衔接不好,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将无法进行。
众所周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环节。
电路实验课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在基础课阶段打好基础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是很重要的。
电路课作为电类专业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整套的传统实验,这些传统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早期科研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无疑是基本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笔者对该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掌握一种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与电路理论课的教学相配合,电路实验在经典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代电路理论的内容,扩展了实验范围,反映了近现代电路理论的最新内容和成果。
实验课引入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体现了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电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电路实验改革的内容(一)精选实验项目,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目前由于基础课学时的压缩,实验课的学时也相应地减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精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应用性,既反映基本定理和基本规律的验证,又具有设计性和思考性。
活动方案之电路整改方案
活动方案之电路整改方案背景介绍:电路整改是为了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路问题可能会导致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因此电路整改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的:通过电路整改活动,提高大家对电路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电路整改的认识,减少电路安全隐患,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
活动内容:1. 电路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向大家介绍电路安全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构成、常见问题及危险性等。
2. 电路安全检查,邀请专业电工对现有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建议。
3. 电路整改方案讲解,邀请电路专家对电路整改方案进行讲解,包括整改的具体步骤、材料和设备的选购等。
4. 现场演示,现场演示电路整改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拆除旧电路、安装新电路、接线等。
5. 互动交流,开展电路安全知识问答环节,让大家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提高对电路安全的认识。
预期效果:1. 提高对电路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电路整改的认识。
2. 减少电路安全隐患,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
3. 增强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对电路整改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活动实施计划: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社区/XX企业。
参与人员,社区居民/企业员工。
组织者,社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通过本次电路整改活动,相信可以提高大家对电路安全的认识,减少电路安全隐患,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电路整改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电路整改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 : 电路 与电 子技 术实验 ; 教学改革 ;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 卢飒 (9 1 ) 】7一 ,女,浙江台州人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电路与电 子技术理
一
二.编写与新体 系相适应的实验教材 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实验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有完整的电路 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一步 一步进行就可完成实验。这不仅
一
改 革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对 提 高实 验 课 程 的 教学 质 量 、培 养 图、详细的实验步骤说 明和 实验 数据记 录表格的实验指导书,
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实验 , 学生对理论教学 内容理解更深 ,
基于独立学院 的办学 目标是培养应用型 人才'我们所面对 能提 出自己独特 的设计方 案和实验 步骤 ,选择实验仪器,达到
的 学生 理 论 学 习 能力 和 学 习 自制 力相 对较 弱 ,学 习主 动性 欠缺 , 预期目的,真正做到 “ 以致用” 学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助于
C P E E中国电力教育
2 1 年 第3 期 总第 1 2 00 1 8 期
DOI 码 :1.9 9 jis 10 -0 7 .00 3.5 编 0 36 / . n.0 7 0 92 1.10 4 s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卢 飒 吴 霞
摘要 : 针对独立学院人 才培养的特点,对中国计量学院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在实验内容、实验模式、实验教学手段、开放式实
但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实践动手能力并不逊于二本 学生。所 培养学生的综合设 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类型上分为 “ 必 以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由知识型向能力型、 素质型转变 , 树立 “ 做 ”( 因 约占 7 % 0 )和 “ 选做”( 约占 3 %)两类。除了 “ 0 必做 的 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大力开展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 实验项 目外,学生可 自由选择 “ 选做” 的实验项 目,以满足不 同 的改革。我们在 “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课程体系的建设、实 的专业 需 求 。 验 内容的优化、 实验教材的修订、 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手段、 开放式实验教学及实 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的研究 和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 了有益的作用。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新工科时代的到来,电路理论这门课程也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一、强调实践教学传统的电路理论课程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环节。
而在新工科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1、增加实验环节。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知识。
2、引入模拟软件。
使用模拟软件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电路的运作和原理。
3、设计项目。
通过设计实际项目,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能力。
二、开展项目实践在新工科背景下,项目实践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电路理论课程中,项目实践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1、选题。
选取与电路理论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项目选题,如电路优化、电路仿真等。
2、团队合作。
项目实践一般需要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实践教学。
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还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注重实战能力培养1、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电路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2、竞赛活动。
在课程中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访问企业。
通过访问电子企业,让学生了解电路理论在现实生产中的应用和需求。
以上就是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主要是强调实践教学、开展项目实践和注重实战能力培养。
这些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电路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电路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摘要:简单叙述了学校对于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电路》和《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过程,表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由课程改革而给计算机和软件专业今后的创新性实践和后续学习提供了空间。
同时,对软件专业的《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电路;课程改革;课程设置0 引言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和教材、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约束及可利用的师资力量,如可支配的学时、学分等。
因此,为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的目标要求,内蒙古工业大学先期对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电路》和《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把原来的《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合并成《电路电子技术》一门课,这门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44学时讲课,12学时实验。
1 软件工程专业对“电路”和“电子技术”改革的必要性由于电路系列课程主要包含三门关系较密切的主干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路及电子技术相关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定性分析和应用研究。
由于电子设备集成化,授课时不宜过细地分析器件与模块内部原理,而是突出外部应用特性,强调模块的应用和连接关系。
随着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发展,电路中的定量计算也可以淡化。
据此原因,此三门课的大量内容有必要进行削减,保留其对后续课程有承接的内容,删减掉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
课程改革前,原有的《电路》课程总学时为122学时,实验为2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实验为14学时;课程改革后,两门课并成《电路电子技术》,总学时只有56学时。
对课程学时进行大幅度削减,保留了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中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删除了与后续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内容。
例如,删除了电路部分的网络函数、二端口网络及信号与系统的相关内容等,为计算机及软件专业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用边 讲 边 写 的 板 书 方式 来 传 授 内 容 , 但 能 够 有 效 地 集 中学 生 不 的 精 力 、 动学 生 的 思 维 , 且 还 能 使 学 生 加 深 对 所 讲 内 容 的 调 而 理 解 和 记 忆 。 而 对 于 电路 理 论 相 关 发 展史 的 介 绍 、 杂 电路 图 复 的 绘 制 、 象 知识 的 动 态 演 示 等 , 师 可 在 课 前 把 这 些 授 课 内 抽 教 容 做 成 一 张 张 幻 灯 片 , 课 时 通 过 播 放 精 美 图 片 、 情 并 茂 的 上 声
据 多年 来 的 教 学 经 验 , 教 学 手段 与 方 法 、 从 习题 课 、 验 教 学 方 实
的工程背景 。教师在讲 授理论知识 的过程 中, 当引入 该理论 适 在工程技术 和生活实 际中的应用案例 ,不仅 会使教学 内容饱
满 、 学 过 程 生 动 , 且 还 会 让 学 生 深 深 感 受 到 电路 理 论 的 价 教 而
面进 行 了探 索 和 实 践 , 得 了 一定 的效 果 。 取
就是利用 串联 谐振理论 从多个 不同频段 的信 号 中选择所 要收
1 “ 书 +多媒体” 板 的教 学手段
由 于 电路 课 堂 教学 中 面 临 内 容 多 且较 抽 象 , 电路 罔 多且 课 时 紧 的 问 题 , 以 在 教 学 过 程 中采 用 以 多 媒 体 为 主 , 板 书 为 所 以 辅 的教 学 模 式 ,通 过两 者 的优 势 互 补 来 提 高课 程 的 教 学 效 果 。
2 01 0年 1 O
第 l ( 第 1 3期 ) 0期 总 4
广 西 轻 工 业 G A G I0 R A FL H UT Y U N X U N Lo I TnD SR J G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的机遇。
本文将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与改革展开讨论,旨在探索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
1. 课程内容与时代需求不匹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电路技术领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无法完全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2. 实践环节不足传统的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实际操作和技能的培养却显得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对于电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为主,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手段。
以上种种挑战都凸显了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何突破传统,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即通过真实的工程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将工业实际中常见的电路设计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设置和强化,通过设计更为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路设计和搭建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基本技能实践课程应该多元化的采用教学手段,既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也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电路设计软件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新工科的兴起,传统的电路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亟待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要求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电路理论作为工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教学内容更新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更新。
传统课程往往注重电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而忽视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路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引入一些新兴的电路技术,如集成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电路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
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电路理论课程往往采用“讲授+实验”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中,通过自主设计、搭建和调试电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引入跨学科元素新工科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电路理论课程也应该引入跨学科元素,结合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能力。
可以引入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电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电路理论课程也应该注重这一点。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设计和实验,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去实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项目或者实验,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践环节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搭建和调试,加深他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浅谈电路课程教学改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 5期
S INC CE E&T C NO OG F MA I N E H L YI OR TO N
O高校讲坛0
科技信息
浅谈电路课程教学改革
杨 欣 郭丽霞 ( 阳工学 院 河 南 安 阳 4 5 0 ) 安 5 0 0
【 摘 要 】 电路课程是 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多后续课程 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 , 很 该课 程都有详细的介绍。 本文针 对如何使电路课更好
要 内容 . 在整个课程设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强调其重要性 的 了更 透 彻 的理 解 。 正 是根 据 教 学 计 划 , 时对 课 程 章 节 安排 做 出调 整 。不 但 提 高 了 适 同时 , 把 电路 课 程 定 位成 服 务 后 续 专 业课 教 学 的 专 业基 础 课 。 我 对 学 生 在 大二 上 学 期 开 始学 习该 课 ,已 经有 了一 定 的高 等 数 学 、 普 本 课 程 的学 习效 果 , 其 他课 程 的学 习 也 起 到 了促 进 作 用 。
3 教 学 中的 内容 安排
我 们学 校 作 为 一 所 工科 为 主的 普 通 本科 院校 , 生 普 遍 关 心 所 学 学 从 这 里 开 始 的 , 否 打 好 基础 。 以后 的 学 习至 关 重 要 。 且 大学 课 程 能 对 而 相 较 高 中 阶 段 更 为 复 杂 , 多 学 生 对 困难 的准 备 不 足 , 是 没 有 适 应 课 程 的应 用 性 。而 电 路这 门课 程 具 有 较强 的理 论 性 , 很 或 比较 重 视 定 理 的 大 学 阶段 自学 为 主 的 学 习生 活 , 自己 要求 不 严 。一 旦 没 能 把 基 础 打 理 解 , 式 的推 导 , 析 方法 的掌 握 。 样 才能 让 更 注 重 实用 性 的学 生 对 公 分 怎 好 , 以 后 的学 习会 造 成更 大 的困 难 。 对 考虑 到 学 生 的 实 际 情况 . 教 学 能 够 真正 对 这 门 课 产生 兴 趣 呢 ?通 过 与 学生 的接 触 , 现 很 多 学 生 尽 在 发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 路 》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电
《 电路 》 课 程 传 统 的教 学 方 式 是 依 赖 于 黑板 、 粉
笔、教师讲稿和授课水平等,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
主要通 过看 板 书和 听教师 的讲解 。这 种教 学方 式信 息 的 呈 现方 式平 面化 、 单一化 ,学生 容易 产生 单调 乏 味 的感
作 者 简介 :刘珊 中 ,博 士 , 副教 授 。 ・ 本 文 系 河 南科 技 大 学 教 改 课 题 , 项 目编 号 :
G2003 一l3.
,^ \
学 ,灵活选择相应 内容来辅助课堂教学,既增加了课堂
内容 的信息 量 ,也 避免 过 多使用 多 媒体 教学 引起 的教 学
一
2 课件 的设计 和 特 点 .
课件 选择 D l h 5 0 e p i . 作为课 件 开 发的编 程语 言 。课 件 的 界面 、 电路 图及 按钮 样式 是 用P o o h p . 设计 htso50
的[ 。
多媒体课件制作 的重点是那些 内容抽象 、过程 复
杂 、 学生 不 易理 解 、传 统 教学 形 式 难 以奏 效 的章 节 , 让 学 生在课 堂 上从 动 画和 图片 中直 接地 观 察到研 究对 象 复 杂 的变 化 过程 , 而 有 效地 帮助 学 生 理解 研 究对 象 的 内 从 在 规 律 , 白课 程 教学 内容 中 的重 点 、难 点 。例 如 《 明 电 路 》课 程 中 “ 正弦 周 期 电流 电路 ”这 部分 内容 , 师 非 教 很难 用 三 言两 语解 释 清 楚 , 正弦 周 期信 号 的分 解 过程 非 也难 以 口头 表 达 , 分解 波 形 以及 频 谱 图在 课堂 上 直接 绘 制 困难 、 费时 , 学生 不易 理解 。制 作C I A 课件 可 以实现各 种 非 正弦 周期 信号 的 显示 ;周 期 函数 分解 为傅里 叶级 数 的过程 以及 频 谱显 示 ; 以动 态显 示选 择 不 同的谐 波 次数
高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路分析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也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对电路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传统课程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注重对电路原理和分析方法的讲解,而对实际应用的教学相对较少。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多集中在理论课上,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真正理解课程内容。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对电路分析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难以主动参与学习。
3.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中,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二、改革目标和原则为了解决传统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验课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课程内容。
2.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提高教学互动性:减少单向传授知识的讲授,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三、改革内容和方法1.引入实验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可以引入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电路和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开展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例如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子产品,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例如提供网络实验平台和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实验和模拟,拓展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4.进行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结合,需要进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路分析改革措施《电路分析》是一门理论分析严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模电、数电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更是学生基本专业素质形成的关键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将为以后打下坚实基础[1]。
目前,《电路分析》课程的学时压缩,使教学的难度加大了,但教学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对《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优化教学内容,适应独立学院教学《电路分析》在教材上选用了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5版),但对各章内容及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主要讲授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等十六章内容。
在《电路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对了”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基础”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进行大规模及复杂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法。
二、注重黑板与多媒体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黑板上画图,占去了太多的时间。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来表现电路的变化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电路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软件中设计电路在多媒体中演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课件排版整齐、漂亮,避免了因教师的板书潦草带来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教师上课时的板书时间,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详细地讲解难点等等。
但是多媒体在电路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互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开展的过程。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实现
过 于繁琐 的 内容 进行 精 简 , 教 学 内容 中应 该 突 对 出 而 未 提 及 的 内 容 进 行 补 充 , 叙 述 凌 乱 之 处 进 对 行理 顺 整理. 如将 直流 电阻 电路 的 内容 进行 重组 , 强涮 电源 内阻 特性 分析 及其在 电路 分析 方法 中的 体现 ; 用“ 类分 组” 采 按 的方式 , 常见分 析方 法重 将
细分 析 , 以提高 学生分 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 开拓 学生 的视 野 , 深学 生对所 学 知识 的理解 . 加
2 现 代 化 教 学手 段 的应 用 是 达 到教 学指 标 最 优 化 的手 段
2 1 充 分 利 用 网络 教 学 平 台 。 伸 教 学 空 间 . 延
弦量 与旋转 相量 、 傅立 叶级 数 展 开 等概 念 都 可 以
用 Fa h动 画 的 形 式 表 现 出来 . ls
2 3 采 用仿真 实验 辅助 教学 . . 通过 E WB和 Mut i 软 件进 行仿 真实验 演 ls im
新分 类 为“ 接法 ” 间接 法 ” 重 视 “ 代 定 理 ” 直 和“ ; 替 的讲 解及 应用 ; 阶动 态 电路 将 略去“ 独立 初始 一 非 值” 内容 , 重介 绍用 “ 的 着 三要 素法 ” .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实现
杨保华 , 淮江, 李 宗桂 林 , 赵 鑫
( 北 师 范 大 学 物 理 与 电 子 信 息 学 院 , 徽 淮 北 2 5 0 ) 淮 安 3 0 0
摘 要 : 电路 分 析 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 学 媒 体 、 对 教 实验 教 学 、 学 方 法 等 四 个 方 面进 行 了 改 革 , 教 目的 是 有 效 地 挖 掘 学 生 的理 解 能 力和 自学 潜 力 , 到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和 综 合 能 力 的 目的. 达 电路 分 析 课 程 教 学改 革 中 , 程 的 整 体 设 计 是教 学 改 革 的 核 心 , 代 化 教 学 手段 的应 用 是 达 到 教 学 指 标 最优 化 课 现
高校电子线路类课程的改革
浅谈高校电子线路类课程的改革摘要:电子线路类课程是高校电子、通信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该类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作者对此类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子线路类课程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电子线路类课程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此类课程注重对学生电子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子线路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电子实践能力。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其今后专业课程学习、电子设计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就如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进行了探讨和研究[1]。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此类课程的基本概念多、实践性强,必须强化基本概念并进行应用,选择实用性强的综合实验项目,注重介绍新仪表、新仪器的使用。
通过对企业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进一步明确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课程的核心能力。
教学目的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使学生从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学起,通过综合应用到创新的设计和实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
学生通过电脑进行课程实验的调试与测量,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讨论课、练习课、提问课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采用启发式、仿真环节、边讲边练多种方法穿插教学,总结一些帮助学生形象化思维和记忆的窍门、比喻,使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建立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在教育创新背景下,许多教育工作者采用这种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显得格外重要。
加大平时考核的权重,而降低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的比例,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重要章节要求学生写学习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摘要:从电路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方案,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对本科电路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应适应这一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电路实验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受到电工电路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路和电工基础。
针对目前电路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
1 以实验独立设课手段建立实验课程体系根据理工类院校的生源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提出了电路实验独立设课,把电路实验从电路理论课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单独考核计算学分,制订了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对实验学时、实验教学的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实验教材实验考核办法等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完善了教学指导文件,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相对独立的电路实验课程体系独立设课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路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能训练,对课内实验单元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组合,使课程单元功能和目标与课程总体功能目标到达最佳组合;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
2 改革教学内容根据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1 增加对电工元器件知识的介绍和加强安全用电的教育电路实验课大多是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的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对电学知识还停留在高中水平,学生对于电学常识知之甚少,对于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等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而在实验中大部分实验元器件也是封闭在实验箱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电路实验学生感觉云里雾里,为此我们在实验项目开始之前增加了介绍电路元器件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的分类、标识和检测等内容,在同学们对电路元器件有一个基本认知的情况下,再进行实验项目的开展,收到很好的效果。
活动方案之电路整改方案
活动方案之电路整改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电路整改方案,提高电路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电路故障
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活动对象。
全公司所有部门的电路设备和设施。
三、活动内容。
1. 电路设备全面检查,对公司所有部门的电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线、插座、开关、配电箱等,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整改。
2. 电路设备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对
存在安全隐患的电路设备进行整改,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3. 电路安全知识培训,开展电路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电
路安全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电路设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定期检查维护,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对电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电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活动时间。
活动将在公司内部进行,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电路设备的全面检查和整改工作,并持续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五、活动预算。
预算将主要用于购买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和进行员工培训,预计总预算为50000元。
六、活动效果评估。
活动结束后将对电路设备进行再次检查,评估整改效果,并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电路整改方案。
七、活动责任人。
活动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负责人配合并
落实整改工作。
通过以上电路整改方案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提高电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电路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电路理论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着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1. 课程目标的重新设定在新工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重新设定。
传统电路理论课程注重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但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将课程目标重新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路理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在新工科背景下,可以将传统的电路理论课程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引入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应用性的内容,如集成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等,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电路理论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新工科背景下,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知识。
4.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实践、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理解和应用电路理论知识。
5. 评价体系的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评价、实训评价、综合能力评价等,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进行创新,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协作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高《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职高《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必a须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
我在此谈谈职高《电路基础》的课程改革。
一、《电路基础》课程内容的体系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和人才素质与结构的变化,我们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合理的改革,所以现在出现了把《电路》与《电子技术》或其他课程以模块方式组合成一门课程,这是一种已经开始推行并被大家认可的课程体系改革。
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利用传统的《电路基础》课程体系,甚至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
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元器件及工艺》等融入《电路基础》课程,打破《电路基础》学科的单一性,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与电路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很好地给《电路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改革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应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方法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学重点应放在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难度,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准确运用定律和公式,弱化某些推导和公式记忆上。
比如,在讲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这一块内容时,对于通信、微电子专业应该重点讲授电路的等效变换(如电阻的串、并联,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网络方程法选择一两种讲授即可,且重点在“方法的运用”,而非“推导过程”。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所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示范型教学模型范例教学模型属于“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新概念、新知识。
实例也可以是实验(如上述安排在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之前的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测试实验、RC电路的充放电实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课程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办学主体与受教育者联系与活动的载体。
教学改革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教学改革的科学性与措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规格、要求及质量的高低。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电路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办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特色,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由于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始终沉湎于“分析理想模型构成的电路”,使得学生缺乏从实际元件到电路模型的建模观点。
教师的授课一直在理想元件R、L(M)、C和受控源里打转转,学生的学习仅仅限于完成列方程求解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习题,与分析实际电路有较大脱节。
(2)过去的五十年来,电力、电子、计算机等学科和产业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构成各种实际功能电路的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多端元件和集成电路已经成为构建实际功能电路的主角。
我们不应对这一学科和产业的重大变革熟视无睹。
(3)电路本身是用来进行能量处理和信号处理的。
在广义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早期,电路在能量处理和信号处理两方面的应用泾渭分明,因此也就有了俗称的“强电”和“弱电”这一划分。
而随着IT技术和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二者的分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信号处理电路的能量管理(比如CPU供电电路)和能量处理电路的信号管理(比如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正成为电类相关学科和相应产业研究的重点。
但“电路原理”课程依然按照旧有的划分模式,在“强电”类“电路理论基础”课中列举电力系统的实例,在“弱电”类“电路分析基础”课中提供信息系统的实例。
这显然会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不利于学生成长。
(4)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对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主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节点法、戴维南定理、三要素法、相量法等分析方法。
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来说,这远远不够。
学生需要从第一门工程类课程开始就见识到实际工程中使用的电路。
而“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是:电路分析方法与实际电路存在严重的脱节,相当多学生在学完电路课程后,面对实际电路往往无法有效使用电路分析方法。
(5)随着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知识。
再加上大学本科学制不可能延长。
这就使得知识下沉成为必然。
人类的科技进步史基本上等同于知识下沉史。
牛顿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有几百页,但当前大多数大学物理教科书仅用不到十页就介绍了相同的内容。
如果始终墨守成规,不将一些原本属于专业课的知识下沉到基础课,势必使知识爆炸和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成为死结。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我国积极推行“电路原理”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不应该把电路课程理解为物理电学的“加强版”,更不愿看到教师用培养科学家的心态去讲授“电路原理”课程――讲定义、证定理、举例题,学生用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盲目追求正确列出方程并正确求解习题,通过反复做大量电路习题获得高分。
“电路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工程类课程。
我认为,让学生建立适当的工程概念可能比熟练使用节点法还重要。
这里所论及的工程概念,包括学生应该了解当代电气工程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元件,接触并学会分析若干典型工程实例,熟悉常见工程元件的建模过程,掌握电路的工程化直觉求解方法,尝试电路设计时所需的一些工程化考虑(诸如灵敏度、可靠性、成本等)。
当前的“电路原理”课程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显然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要想使得“电路原理”课程成为一门称职的电气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课,难度甚大、任重道远。
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1、依据《山西工商学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和山西工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参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社会需求和生源状况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文化基础课程的功能定位,加强专业技能培养,促进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2、结合企业实际需求。
3、考虑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特点。
4、借鉴山西省优秀高校先进模式和合理化的课程体系,参考兄弟院校已经完成的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三、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理论教学(1)要让学生在“电路原理”课程中接触当代电路最常用的基本元件,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分析包含这些基本元件的电路。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突破传统的只讲二端理想元件的局限性,讲授有源三端元件和多端元件。
这样才能赋予“电路原理”课程应有的时代感。
(2)要带领学生熟悉从实际元件到其理想模型的建模过程,掌握元件建模的一些基本思想。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突破传统的只讲理想模型的局限性,让学生了解同一实际元件在不同工程背景下,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
这样才能使得“电路原理”课程具备工程特点。
(3)通过大量(经适度简化的)工程实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理解。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突破传统的只讲授人为编制的电路例题的局限性,让学生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实际电路。
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掌握“电路原理”的核心内容。
(4)让学生对电路能量处理和信号处理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所了解。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基本概念讲授和例题选择上突破传统的强电和弱电相互独立的局面,兼顾能量和信号处理,兼顾模拟和数字系统等。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能够进行学科交叉的拔尖创新人才。
(5)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元件、概念、方法和观点),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养成习惯创新、喜欢创新的治学精神。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发现”的过程。
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拥有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下面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实现上述理念。
2、实验教学由于电路这么课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为了将来学习专业课有很重要的帮助,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结合实验教学对电路这门课程充分认识。
由于基础课程实验是单一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确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提高。
遵循这一原则对电路实验课程进行安排。
(1)基础型实验教学模块越是基础的越接近实物的本质。
作为基础型实验是以验证型为主的实验内容,是实验课程起始的必要的环节。
由于在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试验设备,更谈不上实验操作技能,本实验教学体系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实验仪器操作和基本的实验技能操作。
树立严谨的科学的作风。
(1.1)熟练掌握实验仪器操作以视频方式教学,学生利用所学设备对常用的元器件,如电容,电阻二极管等进行检测学习,在多种实验仪器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结束每个学生要当堂演示操作技能,检验实验掌握程度。
(1.2)验证型为主的基础实验以验证为主的基础实验环节,虽然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加深对基本电路特性的理解和掌握,但也并不是单纯形式的验证。
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等验证型实验。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自己设计实验电力、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
在试验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教师适当的提醒或者讲解疑问和电路故障。
是学生认识到基础型实验不等于简单实验。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更加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2)提高型实验教学模块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电路,不仅实验操作不熟练,选题面也相对较窄,这个模块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设计型的小实验,培养一定的工程概念,让学生以实验室现有的模块和实验方法为依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自动查阅材料提前了解后续专业课的热情,逐步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和设计理念,通过实验并加以验证。
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大胆尝试,积极解决问题。
四、教学改革的实施1、教学课程模块化(1.1)模块化的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目的,把教学内容模块化,建立的教学模块不是简单的按1+1的加法进行组合,应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遵循一定的规则重新组合第一,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背景,涵盖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知识点,有效调节学与用的关系;通过模块的整体描述抛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步步,一层层,循序善诱,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领悟和理解。
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思考状态中。
第二,教学模块的选择与建立必须具有实际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环境加以实现。
教学以模块为中心,建立模块可能就是学生日后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学生由于面对的是真实且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围绕模块对相关知识点及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第三,各教学模块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各模块中的教学知识点是相关联的,个模块的教学先后顺序应以个知识点为基础,共同性的知识点应体现在首要的模块中,各模块中再对非共同性知识点分别进行教学。
(1.2)电路课程的教学背景。
本课程的学时数为80个课时,其中理论68课时和实验12课时。
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电路课程的模块确定和教学组织顺序。
(1.3.1)教学模块的确定。
以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体现内容的够用和实用,重点建立知识的应用性,根据模块化教学思路及模块建立的规则,对电路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从打好基础、加强应用及培养能力出发来精选和强化课程教学内容。
将电路课程分为电阻电路分析模块、动态电路分析模块、正弦稳态分析模块、其他电路理论模块4大模块,其中其他电路理论这个模块不是本课程的重点要求部分,作为学生课后兴趣加以学习,所以在教学当中不占用课时安排。
(1.3.2)模块教学的组织顺序以及课时模块一:电阻电路分析································26课时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8课时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0课时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0课时电路定理·······································8课时模块二:动态电路分析·······························12课时储能元件······································6课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6课时模块三:正弦稳态分析·······························30课时相量法·······································4课时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6课时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8课时电路的频率响应································2课时三相电路····································8课时模块四:其他电路理论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二端口网络2、实行分层次教学方法把基础好的和基础不好的分开进行分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