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新)

合集下载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目的探究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与接受治疗的85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和抑郁评分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異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焦虑患者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empathy nursing on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and I treated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nurse empathy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es empathy nursing mode is adopted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elf-efficacy,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significant effect.Key words:Nurse empathy nursing;Anxiety;Self-efficacy;Anxiety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发病率很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患者表现为持续焦虑、心慌、抑郁、失眠等症状,自我效能都会很低,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PPT课件

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PPT课件
预防复发:介绍护理对焦虑症 复发的预防效果
总结
总结
知识回顾:概括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 要点
结论:总结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积 极影响
总结
展望未来:展示对护理领域的 发展和研究方向的展望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专业护理对焦 虑症患者的影
响PPT课件
目录 概述 影响因素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总结
概述
概述
引言:介绍焦虑症的定义和常 见症状 目标:明确本次课件的目标和 重点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解释焦虑症的生理原因和对 身体的影响
心理因素:探讨焦虑症对患者心理状态 的影响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分析焦虑症对患者 理方法
专业护理:介绍专业护理在焦虑症患者 中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讲解护理人员在提供心理支 持方面的策略
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治 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
改善症状:说明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 症状的改善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探讨专业护理对患者生 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护理效果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和焦虑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共情护理的实施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有着积极影响,通过对患者耐心倾听,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析;共情护理;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依从性;影响精神疾病的种类繁多,发病原因复杂,且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在长期住院的过程之中,很可能因为周边环境问题,而导致发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也会对其后续的治疗以及预后带来影响[1]。

因此,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共情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方法,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2]。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共情护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7~59岁,平均(42.69±3.62)岁,病程1~5年,平均(2.08±0.62)年。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缓慢而有力的心跳声环绕在医院的走廊上,让人倍感宁静。

然而,在静谧的背后,患者们内心却可能被焦虑与恐惧所笼罩。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优秀的护士通过传递温暖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更让医疗环境变得温馨宜人。

无人能否认,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心情往往是紧张与害怕的。

面对可能的诊断、治疗过程以及未知的结果,患者常常感到无助和担心。

然而,优秀的护士懂得如何以自己的关怀和专业性来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

首先,优秀的护士要注重沟通。

他们擅于倾听患者的诉说,关注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通过与患者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理解,护士可以更有效地传递温暖,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

正如英国护士之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所说:“患者可以忍受疼痛,但不能忍受忽视。

”其次,优秀的护士要展现出专业素养。

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医疗技能,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医嘱、采集样本以及处理紧急情况时,护士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敏锐。

这种专业性带给患者一种信心和安心,化解了他们内心的恐惧。

另外,优秀的护士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温暖。

即使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中,他们依旧能够以微笑和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传达关怀之情。

正如克里斯托夫·马尔修所言:“微笑是门打开心灵的钥匙。

”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更能够为医疗环境注入一股温暖的氛围。

优秀的护士还要注重细节,并为患者提供温馨体验。

他们时刻关注患者的环境和生活细节,预先准备好所需物品,并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

这种关怀的举措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更能够化解他们面对医疗过程时的不安与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优秀护士的职业素养还要体现在对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上。

他们主动与家属进行交流,解答家属的疑问和疑虑。

通过与家属建立合作和谐的关系,护士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也能够为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精神卫生护理人员是在精神卫生领域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本文将从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对人员个体和组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压力。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需要面对复杂的病情和紧张的工作节奏,处理患者的情绪和症状,同时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配合。

2. 情感负荷。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到患者的痛苦和困惑,需要耐心倾听和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这些情感负荷容易给护理人员带来心理压力。

3. 职业认同感。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在社会中有时受到负面的评价和认知偏见,对护士的工作价值和职业认同感产生质疑,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4. 自身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在压力和情绪的环境中工作,一些人自身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会对个体和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焦虑情绪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容易引起情绪疲劳、失眠、压力增加等问题,甚至导致抑郁和焦虑症等精神障碍。

焦虑情绪还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降低职业满意度。

对于组织来说,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的增加会导致人员流失和业绩下降,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和医院声誉。

焦虑情绪还会影响护士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凝聚力,造成工作氛围的不稳定。

1. 加强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和掌握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情绪调节等。

定期进行个人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自我提升,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

2. 构建支持系统。

护理人员可以与同事和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分享工作中的困惑和压力,互相支持和鼓励。

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困惑。

患者安抚优秀护士能够有效安抚病人的情绪缓解他们的痛苦和焦虑

患者安抚优秀护士能够有效安抚病人的情绪缓解他们的痛苦和焦虑

患者安抚优秀护士能够有效安抚病人的情绪缓解他们的痛苦和焦虑患者安抚优秀护士能够有效安抚病人的情绪,缓解他们的痛苦和焦虑在医疗机构中,护士在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提供照顾、关怀和解答患者的问题。

然而,除了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外,优秀的护士还具备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安抚患者。

通过有效地安抚患者的情绪,优秀的护士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和焦虑,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患者安抚的重要性以及优秀护士在这方面的作用。

首先,患者安抚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焦虑。

在面对疾病、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害怕、紧张和焦虑。

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仅会加剧疾病的症状,还会干扰治疗的进行。

然而,当患者受到护士的有效安抚时,他们的情绪会得到缓解,从而减轻痛苦和焦虑。

例如,护士可以使用温柔、关怀和鼓励的语言来和患者交流,通过倾听和关注患者的需求,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支持。

这样的安抚不仅可以舒缓患者的情绪,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促进康复过程。

其次,患者安抚对治疗的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焦虑和紧张会对免疫系统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当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的治疗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

然而,通过有效地安抚患者的情绪,护士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焦虑,进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治疗的效果。

护士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安抚患者,如放松技巧、呼吸练习和心理疏导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最后,患者安抚还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疾病和医疗过程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困扰。

他们可能需要面对疼痛、失去自理能力、改变生活习惯等问题。

然而,通过优秀护士的安抚,患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并逐渐恢复自信。

这样的安抚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他们对疾病的负面情绪,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

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1. 引言1.1 护理人员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在精神科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精神科病患通常面临着心理问题、情绪困扰和行为异常,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来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并与医生、家属等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照顾。

在精神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他们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抚慰能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护理人员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更需要具备温暖的心灵和真诚的关怀,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护理环境和细心的照料。

他们的存在和付出,是精神科患者康复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培养优秀的精神科护理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共情能力,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字数:231】1.2 共情能力在护理中的作用共情能力是指护理人员能够意识到、理解和回应患者的感受和情绪的能力。

在护理中,共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建立起与患者的信任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

共情能力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展现出对患者的理解和关心,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起一种亲近的关系,患者会感到被重视和被关怀,从而更愿意与护理人员合作,提高治疗效果。

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

通过与患者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护理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共情能力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和绝望,而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可以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减轻他们的痛苦,促进康复。

共情能力在护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焦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在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焦虑症病患70例,并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35)。

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亲情护理。

观察两组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甲组护理后的焦虑症状评分为(50.1±5.3)分,明显比乙组的(61.8±6.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甲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比乙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于焦虑症患者常规护理期间对其辅以亲情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焦虑症;护理满意度;亲情护理;效果临床神经症中,焦虑症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并以情绪焦虑等为主症,患者在发病后可表现出胸闷、坐立不安、尿急、烦躁与口干等症状[1]。

现阶段,临床还并未研究确切本病的病因,但多会采取抗抑郁药物疗法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以帮助其缓解病情,但患者在治疗期间仍需要应用安定类的药物,再加之患者比较容易产生极端想法,有甚者亦可出现自杀的情况。

故,我们需要特别注重焦虑症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

本文将以70例焦虑症病患(接诊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为对象,旨在分析焦虑症患者用亲情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且明确诊断为焦虑症的病患70例,所有入选者都无其它疾病所致的认知障碍。

利用投掷子法对7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35例。

其中,甲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2-59岁之间,平均(31.9±3.7)岁。

乙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1-60岁之间,平均(32.1±3.5)岁。

对两组的性别构成情况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可比。

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战胜恐惧和焦虑

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战胜恐惧和焦虑

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战胜恐惧和焦虑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帮助病患战胜恐惧和焦虑引言:“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有人手牵手,有人用心疏导。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人暖心相伴,为你疏导心绪。

”- 弗兰西斯·雷伊内在医疗护理领域,护士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之一。

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照顾和护理,优秀的护士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帮助病患战胜恐惧和焦虑。

本文将探讨优秀护士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方法,以促进病患的身心健康和康复。

第一部分:心理疏导在医疗护理中的作用无论患者患有何种疾病或面临何种情况,心理疏导对他们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病患战胜以下方面的挑战:1. 恐惧和焦虑:面对疾病、手术或治疗过程,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理解,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沮丧和绝望: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和生活上的改变而感到沮丧和绝望。

通过倾听和支持,优秀护士可以帮助患者重拾信心,摆脱负面情绪,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3. 疼痛和不适:疾病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优秀护士可以通过关怀和有效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优秀护士的心理疏导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优秀护士应遵循以下方法:1. 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心理疏导的基础。

优秀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疾病背后的情感。

2. 倾听和理解:护士应倾听患者的抱怨、忧虑和情感,并对其表示理解和关切。

通过倾听,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理解。

3. 气氛创造:优秀护士应创造一个温馨、安全和宽松的气氛,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可以通过调整照明、减少噪音、提供舒适的音乐等方式实现。

4. 情感支持:护士可以鼓励患者表达情感,提供安慰和支持。

情感支持可以有助于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康复过程。

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引言在医疗行业中,护士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丰富的护理工作。

其中,心理护理是护士在照顾焦虑和抑郁症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本文旨在介绍护士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理解焦虑和抑郁症1.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

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嘈杂和过度紧张等症状。

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意志力下降的心理疾病。

患者可能感到无助、自责和沮丧。

护士的角色作为护士,我们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接触更频繁。

我们的角色不仅是提供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以下是护士的一些关键角色:1.倾听者护士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

患者通常需要有人倾诉,护士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专家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交流时,护士需要使用明确、简单和支持性的语言。

建立融洽的沟通关系对于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3.引导者护士应该能引导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我们可以与心理医生或社工等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心理护理的方法1.建立信任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体现出关心和尊重,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2.提供情感支持护士可以通过陪伴患者、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给予肯定来提供情感支持。

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教授应对技巧护士可以教授患者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和积极思维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4.提供安全环境护士应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和舒适。

这意味着避免任何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创伤或恐慌的情况。

5.配合医疗团队护士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参与制定和执行治疗计划。

我们应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好的心理护理。

结论护士在应对焦虑和抑郁症患者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理解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和护士的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周到的心理护理。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精神卫生护理人员是一群承担着重要职责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们可能会面临焦虑情绪的困扰,这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1. 工作压力大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要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和病例,需要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关系,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和心理疏导工作。

这种工作需要不断的投入,容易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2. 情绪共鸣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比如抑郁、焦虑等情绪。

这种情绪共鸣会导致他们自身也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生活。

3. 专业责任重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的工作是一项充满责任感的工作,他们需要对患者的精神健康负责,需要在患者出现危机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这种专业责任感很容易给他们带来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4. 工作环境差一些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较差,比如工作场所狭小、设施陈旧、工作条件不佳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情绪,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5. 缺乏支持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缺乏来自上级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立和焦虑。

1. 建立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精神卫生护理人员需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投入工作。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也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式。

2. 提升自我调节能力精神卫生护理人员需要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患者消极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共鸣。

可以通过自我放松、运动、音乐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

3.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寻求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来缓解焦虑情绪,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4. 提升专业技能精神卫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来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减少焦虑情绪。

护理学中的焦虑症护理

护理学中的焦虑症护理

护理学中的焦虑症护理在护理学中,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经常出现在患者各种各样的情况中。

护理人员在护理焦虑症患者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一、了解焦虑症的特点在进行焦虑症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焦虑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常常感到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

他们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胸闷等。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

二、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在护理焦虑症患者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床位、床单以及卫生条件的整洁和安全。

床铺的舒适性可以通过提供柔软的枕头和床垫来改善。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确保有足够的隐私空间,使患者能够感到放松和安全。

三、建立信任关系在治疗焦虑症患者时,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以友好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并尽力提供支持和安慰。

通过积极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并促进他们的康复。

四、应用有效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焦虑症状。

例如,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感。

按摩和温热疗法也可以通过放松肌肉来减轻焦虑感。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参与适当的活动和娱乐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焦虑。

五、配合医疗团队进行综合治疗在护理焦虑症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进行综合治疗。

医疗团队通常包括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工等专业人员。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医疗团队共享有关患者的信息和观察结果,以便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

六、进行家庭教育和指导家庭支持在焦虑症患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向他们解释焦虑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可以向家庭成员提供有关如何支持患者的指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

共情护理技术对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共情能力的研究

共情护理技术对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共情能力的研究

共情护理技术对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共情能力的研究李春峰;曾晓萍;孙文军【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中共情技术与普通护理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心理及共情能力的作用.方法将73名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共情护理组(n=36)与常规护理组(n=37),2组患者均正常服用黛力新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两组心理进行评估,并应用共情指数量表(EQ)、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对个体共情能力进行评价,并两组护理之后EQ、IRI与SAS、S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共情干预后护理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1),EQ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EQ、IRI与SAS、SDS均成负相关,而共情护理组更明显.结论共情技术在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病人的情绪,并有效提高患者个体的共情能力,患者共情能力随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而提高.【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14【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焦虑抑郁;共情护理;共情能力【作者】李春峰;曾晓萍;孙文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2组综合征,WHO及Michingan大学流行病学调查,两者共病率高达50%[1],国内报道的抑郁症出现焦虑症状为67.5%,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50%[2]。

由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症状易反复、多变,这就对临床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给予患者的生理健康以充分的关注,另一方面还应给予患者心理状况充分重视[3]。

在共情指导下的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康复将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目前共情技术已经成为护士的核心能力[4]。

共情护理技术对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共情能力的研究

共情护理技术对改善焦虑抑郁患者共情能力的研究

u Chunfeng,ZENG Xiaoping.SUN Wenjun
(Eneephalopathy Department,the 3rd Af iliated Hospital of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焦虑 障碍 与 抑 郁 障 碍是 临 床 常见 的2组 综 合 征 , WHO及Michingan大 学流行病学 调查 ,两者 共病率 高达 5O%[1],国内报 道 的抑 郁症 出现 焦虑症 状 为67.5% ,符 合焦 虑障碍诊 断标 准 的患者50%圜。由于焦 虑抑郁共 病 的临床 表现常 不典型 ,症状 易反复 、多 变 ,这 就对 临 床护理 人员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不 仅给 予患者 的生 理 健康 以充分 的关注 ,另一方 面还应 给予 患者 心理状 况 充分重视[31。在共情指导下 的护理 ,对焦虑抑郁 患者 的 心理康 复将具 有重要 的作用 意义 。 目前 共情技 术 已经 成 为护 士的核心能力[41。然而 ,临床 护理不仅要求 使患 者心理 康复 ,更重要 的是让 患者也 具有 了对他 人感 情 理解与 共享 的共情能力 ,从而 使个 体 的社会适 应性 和 人 际交 往恢复 正常 。本 文观察 口服 黛力 新合并 采用 共 情技术对 焦虑 抑郁共病 患者 焦虑抑 郁情 绪及对 患者 个 体的共情能力 的影响 ,并探讨焦虑 自评量表 (SAS)、抑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mpathy nursing care for improving empathy abilit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tients.Methods 73 ca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mpathy nursing group (n=36)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n:37).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normal deanxit.By Anxiety Self Rating Scale (SAS) score,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SD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mpathy Index (EQ),the Interpersonal Re— activity Index Table (IRI) of individual empathy ability evaluation,an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Q,IRI and SAS,SDS were analyzed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

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综合分析及对策作为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焦虑情绪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工作中,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缓解和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一、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1.工作压力由于精神卫生护理的工作内容特殊,我们需要经常面对患者的情绪问题,这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和挑战。

2.工作负荷因为工作任务量的增加,我们经常要处理多项任务并协调各种问题,这可能导致我们感到不安和失去耐心。

3.沟通困难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我们有时会面对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这可能让我们感到无助和失落。

二、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1.认知焦虑情绪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焦虑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表现、情绪状况和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和缓解焦虑情绪。

2.寻求支持我们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如同事、家人、朋友等。

他们可能会提供新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使我们对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明确的方向,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情商和社会支持。

3.发泄情绪当我们感到情绪受到压制和压力时,我们可能需要寻求一些适当的方式来释放情绪,如运动、娱乐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从而释放内心压力和焦虑情绪。

4.放松身心我们可以使用放松技巧来控制和缓解焦虑情绪,例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

5.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应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能力,并有效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6.养生保健保持身体健康也很重要,我们需要注意饮食、锻炼和休息,以减少身体的压力,使我们更有精力和能力应对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焦虑情绪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我们需要了解焦虑情绪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控制和缓解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工作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护士工作总结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

护士工作总结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

护士工作总结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承担着为病患提供安全、高质量护理的责任。

在护理过程中,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护士工作总结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1. 管理好沟通和倾听在与病患交流时,护士需要注重倾听和沟通的技巧。

积极倾听病患的问题、需求和担忧,了解他们内心的焦虑情绪。

此外,护士应当清晰明了地与病患沟通,以便让他们理解并信任医疗团队的治疗和护理决策。

2.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在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很多病患会面临情绪上的困扰和焦虑。

护士可以通过积极关心和关怀,向病患传递正面情绪和支持,从而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护士还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如呼吸训练、放松音乐、说话、触摸等,帮助病患放松身心,并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3. 教育和解释很多病患焦虑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治疗和护理过程缺乏了解。

因此,护士有责任向病患提供相关的教育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治疗的过程、原理和预期效果。

通过增加病患对治疗的了解,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 创造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护士可以通过创造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来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

这包括确保病患的隐私和尊严受到尊重,提供舒适的治疗和住院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和干扰,以及定期提供清晰的治疗计划和时间表。

这些措施可以增强病患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而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轻病患焦虑情绪的关键。

护士应该始终保持善意、友善和专业的态度。

在与病患相处时,护士应该尽量投入、积极主动,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只有建立了互信和亲和的护患关系,护士才能更好地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

结论护士在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负责治疗和护理病患,更重要的是关心和关爱他们。

在处理和减轻病患的焦虑情绪方面,护士需要倾听和沟通的技巧,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进行教育和解释,创造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疏导优秀护士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优秀护士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优秀护士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疏导:优秀护士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医疗领域中,护士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之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关怀精神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然而,除了身体上的照顾,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往往伴有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优秀的护士在提供基本护理的同时,也扮演着心理疏导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心理疏导在护士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心理疏导技巧,以帮助护士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一、心理疏导:护士的重要职责护士作为患者们最亲近的医疗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疏导在护士的职责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首先,护士可以通过倾听与沟通,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在疾病与治疗面前,患者常常感到恐惧、不安和无助。

护士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地与他们交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其次,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给予鼓励与安慰。

护士的关怀与鼓励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克服负面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帮助他们主动调整情绪,缓解压力。

二、心理疏导技巧:有效帮助患者1. 倾听与表达理解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本技巧之一。

护士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所想。

在倾听过程中,护士要保持专注,不打断患者的发言,并给予肯定和理解。

通过真诚的倾听,护士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进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2. 情感支持与安慰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

护士可以通过情感支持与安慰,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正面情绪。

护士要敏锐地捕捉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关怀与鼓励。

例如,护士可以亲切地和患者交谈,向他们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态度,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3. 提供信息与教育许多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缺乏了解。

因此,护士可以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与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疾病。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在精神科护理中,护士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安全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护士共情能力指的是护士能够体验和感受到患者的情感状态,并能够理解和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通过共情,护士能够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进而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对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有多重要。

首先,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他们可能存在的情绪困扰和潜在的自杀倾向。

通过观察和倾听患者的表达,护士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安全。

另外,共情能力还可以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往往会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护士通过共情,可以向患者传递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士可以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

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护士往往充当着情绪和压力的缓冲器。

通过共情能力的培养,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减少工作中的焦虑和疲劳,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照顾质量。

总之,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关心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减少患者的危险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韩秀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22(20)27【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共情护理运用于焦虑症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8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护士共情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护理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干预结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相比无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出对照组(P <0.05)。

干预前两组的HAMA、HAMD评分相比无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干预前两组的QOL评分相比无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出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满意度95.45%明显高出对照组81.82%(P <0.05)。

干预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护士共情护理运用于焦虑症中疗效较为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并快速稳定焦虑情绪,改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4页(P180-182)【作者】韩秀美【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心理医院14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相关文献】1.共情护理对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3.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4.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5.共情护理对住院精神病并焦虑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任海燕;汪士;刘伟;谢小娇;王秀邦【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8(039)001【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共情能力、焦虑程度和生活压力等现状,分析护士的共情能力与其自身焦虑程度及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护士的在职教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压力量表(LCU)对安徽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460位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各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共情能力总得分(102.64±12.34)分,SAS分值为(31.68±10.07)分,LCU结果显示67.6%的护士感受到压力;护士共情能力与其护龄呈正相关(r=0.590,P<0.05),与生活事件压力、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0.357、-0.391,P<0.05).结论在职护士的共情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自身焦虑程度及压力越大,其共情能力越低.管理者应更多关注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设置多角度多层次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总页数】4页(P113-116)【作者】任海燕;汪士;刘伟;谢小娇;王秀邦【作者单位】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230009 安徽合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军队医院ICU聘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生活质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研究 [J], 周美玲;周美齐;汪艳华;金国萍;娄晓宁;李静;张海丽2.精神科男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 [J], 龚玉;钟伟英3.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J], 张帮峰4.共情能力在ICU护士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中的中介作用 [J], 何月月; 尹安春; 黄秀美; 刘思雨5.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共情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磊;席俊彦;汤银娟;王建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姚建玲 王艳明 黄立侨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㊂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和负性情绪的变化㊂结果 两组患者纳入研究时(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㊁焦虑评分㊁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观察组护理后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评分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㊁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护士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㊂ʌ关键词ɔ 护士共情护理; 焦虑症; 自我效能; 焦虑状态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8.026作者单位:51026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门诊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㊁心慌㊁抑郁㊁失眠等症状,时刻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㊂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焦虑症的患者越来越多㊂在对焦虑症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心理护理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㊂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㊂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多,护士共情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其能够使护士对患者的感觉和情绪感同身受,了解患者的痛苦,并将这种了解和体会传达给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㊂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焦虑症的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焦虑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持续症状2周以上;②均志愿参与研究;③实验室检查指标无重大异常表现;④无药物㊁酒精依赖史;⑤无重大精神㊁神经病史;⑥智力正常,沟通能力㊁认知能力良好,能够正确表达主观意见;⑦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能完成相关量表调查㊂排除标准: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②认知功能障碍;③神经系统功能性㊁器质性改变㊁严重的躯体疾病;④合并有恶性肿瘤㊁急性感染㊁免疫性疾病等;⑤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㊂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㊂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56岁,平均(40.5ʃ1.5)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4.2ʃ2.0)年;文化程度:初中17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1例;婚姻状况:已婚31例,未婚8例,离异1例㊂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5岁,平均(41.2ʃ1.3)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4.3ʃ2.1)年;文化程度: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2例;婚姻状况:已婚30例,未婚10例㊂两组的年龄㊁性别㊁病程㊁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㊂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合并有失眠的患者给予安眠药,使用药物的类型及剂量无显著性差异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焦虑症的相关健康知识指导,做好饮食护理和睡眠护理,进行常规的心理安慰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士提供共情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2•1 护士共情护理的培训 组织科室内护士统一学习共情护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定义㊁内容㊁实施方法㊁要求㊁人性关怀理论以及沟通技巧等㊂要求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礼貌服务,尊重患者㊂强化护士对患者心理认知㊁情绪体验以及关怀㊁照顾患者的能力,学会用共情去深刻体会和了解患者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学会关心人和理解人等㊂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考核,提高护士将共情理念转换为自觉关怀行为的能力㊂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讨论共情护理的实施情况,不断总结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共情护理的能力㊂1•2•2 共情护理的实施①积极倾听:适度的倾诉是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重要途径㊂倾诉也是共情的首要条件㊂护士在与焦虑症的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全神贯注倾听患者的苦恼,不打断㊁不做价值判断,不做出不专心的动作和姿态,可用眼神㊁点头等适当的鼓励性信号表达自己的理解㊂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语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总结患者的需要,表达自己感同身受,让患者感受到 我与你同在 ,增强对患者的情绪共情的反应﹝3﹞,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排解㊂②换位思考:焦虑症的患者迫切的需要护理人员的同情和体贴㊂因此,护士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准确感知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与需求,站在患者的立场上,体验焦虑症患者的痛苦,如 如果我患了焦虑症,此刻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㊁ 我对焦虑症带来的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是否会感到悲观和绝望 ㊁ 通过抗焦虑治疗和心理护理是否能够治愈或者缓解我的症状 等㊂③信息整理:在倾听㊁换位思考和与患者的沟通中不断收集和整理信息,充分了解患者现在的精神状态,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进一步理解患者㊁深入患者的内心,并及时满足其内心需求,最终减轻其负性情绪,让患者体会到温馨的服务㊂④信息反馈:根据所整理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同情后的相互了解让患者对自身的感受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㊂通过一些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对患者进行干预,如采用微笑和触摸缩短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产生共情和同感﹝4﹞㊂告知患者若自身处在患者的角度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如何进行自我不良情绪的排解,教会患者一些容易接受和使用的心理调节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告知患者自己会陪伴在患者身边,与其一同对抗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㊂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及焦虑㊁抑郁的变化㊂①自我效能:采用简化版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价㊂该量表共包括两个平行量表,结果期望量表(OE-16)与自我效能期望量表(EE-16),共32个条目,每个量表包括16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10分,10分表示非常肯定或非常有帮助,1分表示完全否定或无任何帮助,每个量表总分16~ 16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强㊂焦虑㊁抑郁评分:采用宗氏焦虑量表(SAS)和宗氏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题目,按照4级评分法,正性情绪均反序计分,分别为没有或很少时间㊁小部分时间㊁相当多时间㊁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㊂20个项目得分相加总分为80分,标准分为总分ˑ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㊂SAS评分>50分为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为存在抑郁㊂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或越抑郁情绪越严重㊂1•4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的数据核实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5.0,计量资料采用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自我效能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㊂观察组护理后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评分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㊂见表1㊂表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的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OE-16评分干预前干预后EE-16评分干预前干预后CBSEI-C32评分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097.4ʃ25.5132.4ʃ28.498.2ʃ24.3131.3ʃ11.6195.3ʃ34.2264.1ʃ23.9对照组4095.4ʃ24.398.5ʃ24.396.2ʃ21.3100.5ʃ23.4188.9ʃ45.8198.5ʃ34.5 t值0.8621.56 1.0519.57 1.7230.21 P值>0.05<0.05>0.05<0.05>0.05<0.05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㊁抑郁状态的变化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㊁抑郁评分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㊂观察组护理后焦虑㊁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㊁忧郁状态的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SAS护理前护理后SDS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4054.93ʃ6.5544.84ʃ5.2949.53ʃ5.4640.81ʃ5.12对照组4053.93ʃ6.5549.32ʃ6.1748.68ʃ5.7445.54ʃ5.72 t值0.51 6.050.38 4.12P值>0.05<0.05>0.05<0.053 讨论3•1 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即是一种自我能力,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而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㊂有研究显示,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要注重对其自我效能的提高﹝5﹞㊂提高焦虑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的积极性,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护士共情护理后,患者的各项自我效能感评分得到了显著提高㊂共情护理也就是一种同理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技术,是人文关怀最好的途径㊂共情护理通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以使交流双方通过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来觉察和认识相互之间的情绪,达到情感上的共鸣﹝6﹞㊂通过共情护理,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使患者能够坦然地面对疾病,减少了因疾病带来的悲观失望㊁焦躁不安和痛苦的感受,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㊂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孤立感﹝7﹞,充分调动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增强了治疗的自我效能感㊂3•2 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共情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8﹞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共情护理显著降低了焦虑症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㊂一方面,共情护理实施过程中护士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和感受问题,并对情感情绪做出正确的反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促进了患者的康复㊂另一方面,积极的共情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㊁被理解和被尊重,调动了患者的康复潜能,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得到提升,正性激素分泌水平增加,促进了身体的新陈代谢,这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9﹞㊂此外,共情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换位思考㊁信息整理㊁信息反馈以及共情体验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将心比心㊁感同身受㊁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共鸣,运用技巧将护士自己的共情传递给对方,使患者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与人性的回馈,保持了愉快的心情,积极地应对疾病,自觉地调整不良的情绪㊂同时共情护理让患者获得了认同感,焦虑情绪会明显降低﹝10﹞㊂综上所述,护士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㊂参考文献1 武春建,殷松.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55-357.2 庄敏.共情护理对全子宫切除病人身心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1B):4036-4038.3 叶辉,刘伟萍,陈一文,等.共情护理对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 (26):3191-3193.4 唐莉.亲情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 (11):1334-1336.5 熊梨花,郭晓玉,何玉兰.提高自我效能对促进焦虑症康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64-5365.6 安莉,郑连雪.同理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99-200.7 苏中英,张莹.同理心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45-46.8 马洪霞,陈圣霞,李遵清,等.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817-819.9 李善玲,徐玉林,杨新丽,等.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4,29(15):73-75.10 陶玲.共情护理服务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0-41.(本文编辑:牛铁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