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公司融资方式分析

合集下载

华谊五年财务分析报告(3篇)

华谊五年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影视制作、发行和艺人经纪为核心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娱乐集团。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华谊兄弟过去五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公司概况华谊兄弟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娱乐企业之一。

公司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娱乐营销等多个领域,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产业链布局。

三、财务分析(一)收入分析1. 总收入趋势分析表1:华谊兄弟五年总收入及增长率| 年份 | 总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率(%) || ------- | -------------- | -------------- || 2018 | 42.57 | 9.47 || 2019 | 46.84 | 9.84 || 2020 | 50.27 | 7.23 || 2021 | 51.82 | 3.00 || 2022 | 53.42 | 2.73 |从表1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总收入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

2. 收入结构分析表2:华谊兄弟五年收入结构及占比| 业务板块 | 收入(亿元) | 占比(%) || ---------- | ------------ | ---------- || 影视制作 | 20.00 | 37.42 || 影视发行 | 15.00 | 28.12 || 艺人经纪 | 10.00 | 18.73 || 娱乐营销 | 8.00 | 14.83 || 其他 | 0.42 | 0.79 |从表2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和艺人经纪三大板块,其中影视制作占比最高,达到37.42%。

这表明华谊兄弟在影视制作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表3:华谊兄弟五年毛利率及变化率| 年份 | 毛利率(%) | 变化率(%) || ------- | ------------ | ------------ || 2018 | 47.21 | -1.02 || 2019 | 48.38 | 1.17 || 2020 | 49.56 | 1.18 || 2021 | 48.34 | -1.22 || 2022 | 49.12 | 0.78 |从表3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毛利率在过去五年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华谊兄弟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案例分析

案例:华谊兄弟传媒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公司之一,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时至今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广告、影视、音乐、发行、艺术设计、建筑、汽车梢售、文化经纪、投资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本案例主要围绕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华谊兄弟”)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成就展开。

一、业务概况目前,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公司、华谊兄弟文化经纪公司、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西影华谊兄弟电影发行公司、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

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影业务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影视部,从1998年投资冯小刚电影《没完没了》以来,华谊兄弟电影形成了电影策划、投资制作、营销、发行的完整电影运营阵容,是少有的全面型电影投资企业。

华谊兄弟电影从2007年起开始涉及电影院投资运营。

华谊兄弟是国内最成功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二)电视业务华谊兄弟电视主要致力于国产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

旗下现有张纪中工作室、李波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和吴毅、康红雷领导的浙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

公司每年以高达500集的生产量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领军位置,近年来推出了《士兵突击》、《鹿鼎记》、《我的团长我的团》、《我在天堂等你》、《大院子女》、《远东第一监狱》、《艰难爱情》等老百姓喜爱的作品。

(三)经纪业务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文化经纪公司。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华谊兄弟融资战略管理分析(一)公司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

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作为国内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娱乐帝国,华谊兄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崛起之路。

它的成长路径和运营模式[1]反映出了影视传媒企业从小到大, 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娴熟的人才运用、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使得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传媒业纵横捭阖、名震四方,在公司业绩上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公司中的典范和领跑者。

(二)案例内容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时隔不久,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

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扩张型资本运营方式实现的。

(三)背景知识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 Finance 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企业融资战略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分析(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资本运作1.并购扩大资产规模,打造全产业链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华谊兄弟的业态最为丰富,这家以影视制作起家的电影公司目前业务除电影制作之外还包括电影发行、电视、音乐、影院、艺人经纪、游戏、股权投资等诸多领域,较创业板另外一家影视公司光线传媒业务范围大得多。

华谊兄弟迅速占据各大领域并做大,其核心手段就是并购。

2000年年底收购王京华的经纪公司,奠定演艺经纪基础;2003年,收购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组建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

2013年7月开始华谊兄弟两个月连发三起并购,分别为游戏业务、电视剧业务以及电影院线布局(2.52亿元收购知名电视人张国立旗下空壳公司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6.7亿元收购银汉科技,2.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耀莱影城20%的股权)。

通过这三起并购,华谊兄弟在这三大板块上业务规模大幅提升。

华谊兄弟涉足游戏业务也是始于收购,2010年,华谊兄弟以1.485亿元获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2年后掌趣科技挂牌创业板,市值一度高达9.5亿元,投资回报率超过500%。

2013年入主银汉同样是看中手游巨大的利润想象空间,分享手游高增长,同时也是借银汉在手游领域的领先地位,巩固自己娱乐帝国的疆域。

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

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

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引言:华谊兄弟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影制片厂之一,成立于1994年,并在2010年在深圳证券来往所上市。

多年来,华谊兄弟通过投资、制作和发行优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成为中国电影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最近几年,华谊兄弟却面临了一系列财务问题,如净利润下滑、债务风险加大等。

本文将对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探讨其根源和解决方法。

一、净利润下滑的原因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电影业的迅猛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推出优质影片吸引观众,华谊兄弟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分流,导致票房收入缩减。

2.艺人片酬高涨: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使得一些优质演员的片酬大幅上涨。

华谊兄弟因为要请这些明星参演,片酬成本大幅增加,压缩了利润空间。

3.投资风险:华谊兄弟作为一家娱乐产业公司,不仅仅是电影制作,还涉足了其他领域的投资。

然而,一些投资项目标回报率低于预期,导致了投资亏损,从而影响了净利润。

二、债务风险加大的原因1.高杠杆经营:过去几年,华谊兄弟实行高杠杆经营模式进行扩张。

虽然通过贷款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电影制作和其他投资,但也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

一旦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债务压力将加剧。

2.利息支出增加:随着债务规模的增加,华谊兄弟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从而缩减了公司的可支配现金流。

这会导致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或甚至违约。

3.资产抵押失败: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华谊兄弟将一些固定资产进行了抵押贷款。

然而,由于市场不景气或企业信誉度下降,部分抵押资产的价值下降,导致了抵押贷款的风险。

三、解决财务问题的措施1.优化内部管理:华谊兄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项目标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控制艺人片酬,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

2.多元化进步:华谊兄弟应乐观寻找其他收入来源,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

例如,可以在音乐、影视衍生产品、旅游等领域进行投资,降低对电影行业的依靠。

3.调整债务结构:华谊兄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整债务结构,如缩减高风险债务,延长借款期限,降低利息费用等。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

投资金额和数量均下滑
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和现代传媒是三大投资热点
一般投资在企业扩张期
退出领域集中在信息服务
以IPO作为主要退出方式
华谊兄弟融资状况
(一)华谊兄弟初创期融资方式:
私募股权与频繁并购
初创时期的华谊兄弟以广告为主营业务。王忠军1994年怀揣10万美元回国创业, 带上弟弟王忠磊从最初的小杂志做起,刊登广告、预设潜在客户,并向客户邮寄 广告。此时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的中国广告市场公司也因此抓住发展机遇成功拿 下了中国银行全国网点标准化规范工程,该项目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直接利益同时 还为华谊兄弟接到了之后的国家电网、中国石化、华夏银行等大业务。此后不仅 推出电视随片广告而且还成立了影视部。
截止2016年12月共发行11期短期融资债券且发行总金额高 达50亿
成熟期融资特点:
企业盈利状况最好的时期是企业的成熟期。企业 通过成长和发展对行业环境有了深度了解,在市 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且 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能够左右市场发展。
这一时期企业稳定性比较强、经营风险所占比例 最低,根据融资权衡理论,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债 务融资比例。华谊兄弟在成熟阶段就用实际行动 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华谊兄弟上市后银 行贷款情况
成长期融资特点:
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期的华谊公司基于企业扩展、发展需要积极 引入股权投资。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股权回购的方式在每轮私募 资金前重新获取上轮私募中获取的股份。通过此种方式,华谊 公司不仅让战略投资者得以顺利的退出,同时巩固强化自我主 控地位。客观上说这些举措具有稳固品牌良好的社会形象、促 进企业进行连续性的决策的作用。
北京银行2008与华谊兄弟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达成了全方位合作的意向。双方通 过质押版权的方式形成合作关系即北京银行为华谊公司制作并发行450集电视剧共14部 提供1亿元的多个项目打包贷款支持。

华谊兄弟投资现状分析的研究

华谊兄弟投资现状分析的研究

华谊兄弟投资现状分析的研究目录一、研究背景 (3)二、融资环境 (3)三、主要融资方式 (4)四、存在的问题 (6)五、相关建议 (7)一、研究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

1998年,其投资冯小刚和姜文导演影片,至此进入电影行业,在文化传媒中如鱼得水,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后,短短三年间便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与传媒公司金泽太和,一步步扩大其势力范围。

华谊兄弟于2009年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其上市之初拟发行4200万股A股,总股本约16800万股;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华谊兄弟在和华策影视、橙天娱乐、光线传媒这些文化传媒公司的竞争中不断成长。

时至今日,华谊兄弟的投资与运营已涵盖了电影和电视剧拍摄、广告、娱乐营销、建筑等板块,并且各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融资环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升,对于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文化传媒产业也迎来了春天,文化传媒产业蓬勃发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增长迅猛,呈现喷井式增长。

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并未能满足市场所需。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媒产业存在着投资不均衡,加上单一的融资模式和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再加上创新力度和资金的不足,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传媒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融资,这些都加大了其发展的难度。

如今,我国文化传媒企业融资偏向于债权融资,而且银行贷款比重较大。

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的核心融资来源,却因为文化传媒产业资产“轻”、规模“小”、支持“弱”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制约了信贷资源对其支持效果的进一步发挥,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资本体系。

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对文化传媒产业的支持也相对匮乏。

针对这个困扰,各大文化传媒业都不得不扩大融资视野,其中广播影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作为重要方案,不时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其他一些新兴融资方式也在渐渐植入行业发展的轨迹,如版权质押贷款融资、私募基金、股权融资等等。

《2024年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范文

《2024年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范文

《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格局的变化,华谊兄弟在财务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二、华谊兄弟的财务概况首先,我们来了解华谊兄弟的财务概况。

根据公开资料,华谊兄弟在过去的几年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出增长趋势。

然而,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三、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1. 收入结构单一:华谊兄弟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影视娱乐业务,其他业务如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等虽然有所发展,但尚未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使得华谊兄弟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影视市场出现波动,将对其整体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2. 成本压力增大: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华谊兄弟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逐渐增大。

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影视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3. 债务风险:华谊兄弟在扩张过程中,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公司负债规模较大。

虽然公司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但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公司经营出现波动,可能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

4. 现金流管理:华谊兄弟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公司在项目投资和运营过程中,现金流的流动性管理不够精细,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另一方面,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可能导致资金回收缓慢。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针对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与建议:1. 优化收入结构:华谊兄弟应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降低对影视娱乐业务的依赖,实现多元化收入。

通过发展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等新兴业务,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整体业绩的稳定性。

2. 控制成本:华谊兄弟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行节约型消费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

关于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

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王中军“我在娱乐圈很少看到经营家,王中军算一个。

”马云对王中军如此评价。

创业板的上市让华谊兄弟这个娱乐品牌炙手可热,即便暴涨之后又大幅跌落,华谊兄弟的品牌却已然在大众的脑子里扎下了根。

作为这一切的操盘手,王中军成为2009年娱乐业中一位当仁不让的挑大旗者。

从广告公司起家的王中军有喜欢结交商界朋友的“习惯”。

“王中军是中国娱乐界最善于和自己圈子之外,尤其是资本打交道的人。

”一位跟王中军私交不错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这个“习惯”带给他诸多好处,不仅结交了马云、江南春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家,也为他的融资以及上市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于是,有人这样概括总结王中军:善于圈钱、圈人、圈地的经营者。

不过,跟大多数拼命工作的传统企业家相比,王中军的生活似乎更多姿多彩。

现在的王中军只管理公司不到10位高管职员,对下属公司的治理,只抓收支两条线,其他的事一概“放手”。

在王中军看来,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人才,“华谊兄弟有两大财富,人才贮备与资本结构”。

就像在商界朋友中长袖善舞一样,圈住众多大腕明星的王中军也颇有一套:“你不能硬要帮着他们做什么,这不是你的事情。

”王中军说,他平时上午在家休息,下午到公司转转,“比如拍《天下无贼》,我管好冯小刚、葛优、刘德华和刘若英就可以了。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把关系处好。

一部电影,前前后后有上千人为它工作。

这些人,我根本不认识。

偶尔去现场探班,我问冯小刚‘怎么样?还需要我做什么?’冯小刚说‘没什么,你瞧好吧。

’这就行了。

我觉得这东西都是一种缘分,可能人家觉得和我谈得来,或者因为某一种气质人家愿意跟你合作,利益当然是很重要的了,你愿意去让利给别人,这是一个很大原因。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影视娱乐公司,拥有著名的电影《英雄本色》(Infernal Affairs)等多部热门影片,是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之一、2024年9月,华谊兄弟以其热门影片《功夫熊猫3》(Kung Fu Panda 3)的票房成功为其融资;而2024年1月,华谊兄弟再次融资,以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的票房成功为其融资。

2024年,华谊兄弟采用了“自发行”模式,即由本公司负责电影的发行和投资。

其选择这种投资模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对《功夫熊猫3》的初步研究表明,外国资本对此影片的认可度较高,能够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

而2024年,《功夫熊猫3》的票房大约为39.2亿元,使华谊兄弟得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024年,华谊兄弟采用的投资方式更加复杂,同时采用国内外的投资模式,即联合发行模式和合资投资模式。

华谊财务报告分析(3篇)

华谊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或“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娱乐营销、游戏、艺人经纪等业务。

本文将对华谊兄弟2022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公司概况1. 公司简介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影视制作、发行、营销、经纪、艺人培训、新媒体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集团。

公司旗下拥有华谊电影、华谊电视、华谊音乐、华谊兄弟国际等业务板块。

2. 行业地位华谊兄弟在中国娱乐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公司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拥有众多知名艺人,如周星驰、黄晓明、邓超、范冰冰等。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并在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

三、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1)总体情况2022年,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3.13%。

其中,电影业务收入12.27亿元,电视剧业务收入7.93亿元,娱乐营销业务收入5.34亿元,其他业务收入2.39亿元。

(2)业务结构分析从业务结构来看,电影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43.89%,电视剧业务收入占比28.58%,娱乐营销业务收入占比19.12%,其他业务收入占比8.41%。

这表明华谊兄弟在电影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但电视剧和娱乐营销业务收入增长空间较大。

2. 利润情况(1)总体情况2022年,华谊兄弟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27%。

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93%。

(2)业务结构分析从业务结构来看,电影业务利润占比最高,达到46.98%,电视剧业务利润占比27.71%,娱乐营销业务利润占比21.27%,其他业务利润占比4.04%。

这表明电影业务为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但其他业务利润增长空间较大。

3. 现金流量(1)总体情况2022年,华谊兄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同比增长27.9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2亿元,同比下降13.8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同比下降50.98%。

华谊兄弟上市与融资 财务分析 案例

华谊兄弟上市与融资 财务分析 案例
步步惊心 步步为营
——华谊兄弟上市与融资 案例分析
主讲: 合作成员:
目录:
• • • • • • • •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华谊上市前财务指标分析 华谊上市背景分析 华谊上市概况 华谊上市后财务状况 华谊兄弟上市影响 华谊兄弟成功原因 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华谊兄弟传媒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军团之一,由王中军、 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 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 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 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 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 音乐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 华谊兄弟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 实力进一步增强。 •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 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 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 •
(二)增长能力分析
• 1 权益报酬率ROE: • 09年12.60%,08年27.44%,07年37.53%,06年50.18%,而该指标 的当时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为-1.41%;可见,华谊兄弟的盈利能力远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龙头优势明显,但是,从06到09年的ROE 的下降说明了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反映企业净资产(股权资金)的 收益水平正遇到瓶颈。 • 2 净利润增长率 : • 09年1052.06%, 08年16.86%%, 07年147.17%, 而该指标的最 近一期行业平均值:110.87%。可见,公司增长能力和经营效益好于 行业,尤其是在09年多部电影名噪一时地推动下,净利润暴增,但也 凸显了华谊业绩不稳定,波动大的风险。 • 3 股东权益报酬率ROA : • 09年28.37 %, 08年 25.41 %, 07年 24.89%。 • 每股收益增长率稳步上升,表明业务发展良好,有投资价值总体利润 率在回升,盈利能力在恢复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尤其是股东权益报酬 率稳步上升,说明有增长潜质。

资本练成华谊兄弟(盈利模式)

资本练成华谊兄弟(盈利模式)

作者:文芳近年来,影视业成为各路资金角力的又一战场。

在资金推动下,影视制作、发行、院线等影视产业链三大环节已初步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类似华谊兄弟这样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巨头,有望成长为中国未来的娱乐大亨。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执掌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不仅通过推出《手机》等贺岁片、《夜宴》等大片等晋身中国一线影视制作公司之列,二人在融资手法、利用多种资金拍片、激励导演和艺人创利等方面,也体现了出色的财技。

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华谊兄弟实现了超常规的成长。

华谊兄弟能够持续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得益于其在影片运作、资金链管理、版权经营上的独到模式。

以股权回购融资引入多轮资金,王中军兄弟持股不减反增2003年电影制作环节对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开放,为影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华谊兄弟的迅速成长就得益于这两类资本的推动。

2000年至今,华谊兄弟先后获得来自太合集团、TOM 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总计4亿多元,而在融资过程中,王中军兄弟的股权不但没有被稀释,反而从50%上升到77%(图1)。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前身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于1994年创办。

2000年3月,王中军和太合集团各出资2500万元,将其重组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王中军兄弟持有50%的股权。

2001年王氏兄弟又从太合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拥有了公司的绝对话语权。

主业为地产和金融的太合集团,主要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但正是它的2500万元,使华谊兄弟迅速完成了初始扩张。

在制片领域,到2003年,华谊兄弟已占国内30%的票房,2004年继续增长到35%,其2004年出品的影片数量占内地总量的1/3,至2004年12月,华谊兄弟已成为年均制作3-4部影片、100集电视剧的内容提供商老大。

其迅速成长得益于设立导演工作室、联手冯小刚打造“贺岁”系列,从2001年的《大腕》到2003年的《手机》(1700万元)、2004年的《天下无贼》(3000万元),票房节节攀升。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华谊兄弟)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总部位于北京。

旗下业务主要有影视娱乐板块、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产业投资板块等。

公司于200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率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在2016年,华谊兄弟入股英雄互娱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但是由于近些年公司经营不当,华谊兄弟不仅业绩连年下滑,还深陷市场舆论风波。

在2019年10月,华谊兄弟发布三季度财报,三大板块业绩全面下滑。

华谊兄弟市值也从一年前的300多亿元缩水到120多亿元。

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1.私募股权融资在2000年3月,华谊兄弟和太和控股有限公司合作,以各投资2500万、各占股50%的方式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从而获得了公司的首笔融资。

在2004年,TOM集团又斥资1000万美元购买了华谊兄弟27%的股权和6%的可转债年利率。

借助这笔1000万美元的融资,华谊兄弟立即以7500万美元回购了太和公司45%的股权,两者实现双赢。

在2005年,华谊兄弟又进行第三次私募,从而获取了2000万美元的融资。

华谊兄弟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再借助资金进行股权回购,使得华谊兄弟公司以一种“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2.创业板上市2009年,华谊兄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大约12亿元的资金。

3.银行贷款华谊兄弟以电视版权作为质押,从各个银行获得不等金额的贷款。

4.股权质押融资王氏兄弟以自己所持有的华谊兄弟公司股份作为质押物为公司进行担保,从各个金融机构筹集逾10亿的资金。

5.其他融资方式华谊兄弟和商家合作,在其生产的影视作品中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获得收益。

引发公司现有问题的原因:1.公司运营理念失误华谊兄弟在对阵光线传媒的“竞争”中失利后,非但没有重新整合自家资源再次发展,反而主张“去电影化”的经营理念,转战其他领域。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华谊兄弟融资战略管理分析(一)公司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

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作为国内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娱乐帝国,华谊兄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崛起之路。

它的成长路径和运营模式[1]反映出了影视传媒企业从小到大, 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娴熟的人才运用、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使得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传媒业纵横捭阖、名震四方,在公司业绩上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公司中的典范和领跑者。

(二)案例内容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时隔不久,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

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扩张型资本运营方式实现的。

(三)背景知识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 Finance 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企业融资战略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作为为数不多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公司以10万元自有资金起家制作广告,1996年涉足影视,每年都有重量级影视剧问世,成为中国影视业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2009年9月华谊兄弟影视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进入创业板,10月上市交易。

华谊成功上市说明15 年来华谊努力得到市场的肯定,更说明华谊影视公司在投融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自有资金联合投资、股本投资、吸纳社会资金入股公司,到银行无担保授信贷款,再到上市融资,华谊公司融资渠道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影视发展模式的变迁。

华谊的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了华谊自身的资金瓶颈,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中国影视市场环境的状况,对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融资与资本运作华谊兄的的成功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资本运作,在运用资本的过程中,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将资本驯服为企业的工具。

华谊巧妙地选择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始终控股50%以上,充分保证了对企业的主动权。

(一)三次私募资金在著名的三次私募资金中,华谊兄弟采用国际流行的“股权融资+股权回购”的操作手法,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这样不仅保全了影片版权的完整性和对公司的控股权,也强化了外部资金的流动性,以便在获利后安全退出。

私募的过程为:1.回购太合股权,引进TOM集团。

2000年3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万元,对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太合集团与王中军兄弟各持50%股份。

2004年底,一直在国内谋求机会的TOM集团,表示有意入股华谊兄弟。

王氏兄弟觉得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回购太合集团的股权。

2.游说马云入股,回购TOM股权。

2005年12月,华谊兄弟进行了新一轮私募,这次引进的对象是马云所掌控的中国雅虎。

华谊兄弟公司的筹资管理制度

华谊兄弟公司的筹资管理制度

华谊兄弟公司的筹资管理制度【原创版2篇】目录(篇1)1.华谊兄弟公司简介2.华谊兄弟的筹资管理制度3.华谊兄弟筹资管理的优势4.华谊兄弟筹资管理的挑战与应对5.总结正文(篇1)一、华谊兄弟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 1994 年创立。

公司以影视制作与营销为核心业务,涵盖艺人经纪、电影发行、电视剧制作等多个领域。

自成立以来,华谊兄弟凭借领先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国内业界迅速风生水起,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娱乐传媒机构。

二、华谊兄弟的筹资管理制度筹资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一系列过程。

华谊兄弟的筹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筹资需求: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预测公司的资金需求,为筹资管理提供依据。

2.选择筹资渠道:华谊兄弟根据资本市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

3.设计筹资方案:根据筹资渠道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筹资方案,包括筹资金额、期限、利率、筹资成本等。

4.执行筹资方案:按照筹资方案,开展实际的筹资活动,确保筹资目标的实现。

5.监控筹资风险:对筹资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确保筹资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三、华谊兄弟筹资管理的优势华谊兄弟的筹资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资金保障:通过有效的筹资管理,确保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2.降低成本:通过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和设计优化的筹资方案,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3.风险控制:对筹资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确保筹资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四、华谊兄弟筹资管理的挑战与应对尽管华谊兄弟在筹资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面临以下挑战:1.资本市场波动: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筹资成本波动,影响公司的筹资计划。

应对措施:华谊兄弟需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筹资策略,降低筹资风险。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

一、公司基本情况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2004年11月19日成立,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公司,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创立.主要从事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华谊兄弟先后参与投资电影《天下无贼》,位列当时年度票房三甲,之后公司相继出品了《宝贝计划》、《心中有鬼》、《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影片,均取得不错的票房业绩。

艺人经纪服务方面,公司旗下有李冰冰、周迅、黄晓明、陆毅、任泉等众多国内影视明星。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2009年10月30日,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28家创业板公司集中挂牌上市交易。

“华谊兄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华谊兄弟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海润、橙天娱乐、保利博纳等公司。

二、华谊兄弟的筹资(一)筹资方式的种类筹资方式是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筹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内源筹资方式,即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筹资方式,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筹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筹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目前企业外源筹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

本案例中的华谊兄弟主要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二)华谊兄弟股票上市概况1、上市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2、上市时间:2009年10月30日3、股票简称:华谊兄弟4、股票代码:3000275、发行数量:4,200万股6、发行价格:28.58元/股7、发行方式: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发行配售向询价对象配售的股票为840万股,有效申购为127,210万股,有效申购获得配售的配售比例为0.66032544%,超额认购倍数为151.44倍。

《2024年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范文

《2024年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范文

《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分析》篇一一、引言华谊兄弟,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近年来其财务状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华谊兄弟的财务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解决策略。

二、华谊兄弟的财务状况概览从近几年的财务报告来看,华谊兄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收入增长放缓、利润下滑、现金流紧张以及高负债等。

这对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及未来发展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收入和利润的财务问题(一)收入增长放缓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饱和和竞争加剧,华谊兄弟的票房收入增长逐渐放缓。

此外,公司对其他业务的依赖度不足,导致整体收入增长乏力。

(二)利润下滑由于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市场需求的下滑,华谊兄弟的利润逐渐下滑。

尽管公司尝试通过拓展业务领域来改善这一状况,但效果并不明显。

四、现金流和负债的财务问题(一)现金流紧张华谊兄弟的现金流紧张是其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导致公司需要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营。

(二)高负债华谊兄弟的高负债是其财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和投资的不断增加,负债水平持续上升,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五、原因分析(一)市场环境变化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影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

华谊兄弟在市场中的地位受到挑战,导致其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放缓。

(二)内部管理问题华谊兄弟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公司的成本控制不力、决策效率低下等,导致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无法及时调整策略。

六、解决策略(一)优化业务结构华谊兄弟应优化业务结构,降低对电影业务的依赖度,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如综艺、影视衍生品等,以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二)提高管理效率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

(三)降低负债水平华谊兄弟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水平,以减轻公司的运营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谊兄弟公司融资方式分析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华谊兄弟融资方式分析姓名:吴凡分院、系:会计系专业:财务管理年级:2011学号:FNM11079指导教师:史继坤职称:副教授2014年 12 月 12 日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华谊兄弟融资方式分析[摘要]在当代社会,文化传媒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在作品数量上,质量上也得到了提升,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我国国情和政策导向,文化传媒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传媒产业融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因为我国文化传媒业开展的时间不长,还未能很好地打开市场,也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而造成了我国在文化创意方面以及资金运作方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异。

因此,建立起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传媒产业良性发展的融资模式至关重要。

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与融资相关理论;其次,以我国文化传媒企业的代表公司之一——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主要融资方式和财务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讨论其现有的融资模式;最后分析华谊兄弟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希望对其他文化传媒企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融资方式文化传媒企业融资风险Analysis?of Huayi Brothers Financing Way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y increasing. Culture media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 not only on the number of works, but also on the improved of quality, gradually formed a powerful market. According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olicy guidance, the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financing proble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enterprise’s achievementand development.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to carry out the time is not long, also failed to open the market well, also has not yet formed a mature industry chain, thus caused the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of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apital operation and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developed countries differences. Therefor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of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in China financing model is very important.First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ory related to financing. Secondly,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China's cultural media company-Huayi Brothers, analysis its main financing way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discuss its existing financing wa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ng process, give related suggestions. Hope to be useful to the other culture media companies.[Keywords] The financing way ,Culture mediaenterprises ,Financing risk目录引言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下,文化传媒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来源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际市场竟争激烈的今天,亦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拉动点。

由于我国文化传媒产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较为成熟的市场融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文化传媒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本文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龙头企业——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分析当前该企业的融资战略,提出完善其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与融资相关理论概述当今社会的发展,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是通过资金运转来实现盈利及发展的,融资已成为当今企业运营、周转以及盈利的有力保障。

(一)融资定义融资有狭义的融资和广义的融资两种概念。

1、狭义的融资狭义的融资,指的是企业资金筹措的过程,也就是公司按照其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借助科学预测及决策,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资金,从而推动企业正常运营及管理的经济活动。

适合从微观层面研究企业融资问题。

2、广义的融资广义的融资其实就是一种金融行为,也就是资金于持有者之中流通,实现用盈余补充不足的行为,包括资金的筹措和发放。

通过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应当做到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注重对金融知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了解与理解,这是由于公司的发展、壮大都不能脱离金融的帮助,公司必须要和它打交道。

本文主要以狭义的融资概念来探讨华谊兄弟的融资方式。

(二)融资方式理论融资方式指的是筹措资金的方式或通道。

企业资金来源可通过内源融资或者外源融资来实现。

前者指的是企业自有资金或者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盈利的积累。

后者指的是借助企业外部资金,其实现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指的是有着暂时闲置资金的企业进行的第一次公开募股(IPO)、配股和增发的股权融资,也可称为股权融资。

间接融资指的是企业借助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资金,也就是债权融资。

在企业日益更新的技术水平以及越来越扩大的生产规模之下,内部资金已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因此,不少企业都尝试通过外部融资来拓展企业的资金渠道。

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民间借贷等。

这些融资方式各有特点,在融资规模、融资成本以及融资风险等方面各有利弊。

(三)MM定理有关财务管理学理论的研究时间比较久,相关的融资理论有着众多的种类。

其中西方主流企业融资理论将重点放在最佳资本结构的形成中。

相关理论发展经过了最早的资本结构理论,后期发展为现代资本融资理论,而到了现阶段,已经发展到了新资本理论阶段了。

MM定理是全球最有代表的融资方式理论,最早于1958年由美国莫迪格亚尼和米勒教授提出的。

他们的观点是,当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不相关。

换句话说,当公司的债务由0升到100%的过程中,总成本和价值均不变,也就是说,公司的价值和债务之间无关,资本结构并不影响其价值。

之后,这两位教授还在1963年联合发表的另一篇有关资本结构的文章中,对MM定理进行了修正,并拓宽无所得税的限制。

继而提出在公司所得税的前提下,可通过免税的负债利息来调节公司资本成本,继而达到企业价值的提升。

由此可见,只要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并同时降低它的资本成本,杠杆作用就会因负债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继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可以看出,MM定理在最初和修正后,有关资本结构理论内的债务配置是极端的看法。

MM定理是从公司融资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的联系来开展讨论的,作为现代融资结构的理论基础,它和所有与融资相关的研究均存在关系。

二、华谊兄弟融资方式分析在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下,由于企业所在的不同内外部环境,注定要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只有选择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才能满足其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既而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

(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谊兄弟),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

1998年,其投资冯小刚和姜文导演影片,至此进入电影行业,在文化传媒中如鱼得水,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后,短短三年间便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与传媒公司金泽太和,一步步扩大其势力范围。

华谊兄弟于2009年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其上市之初拟发行4200万股A股,总股本约16800万股;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为元。

华谊兄弟在和华策影视、橙天娱乐、光线传媒这些文化传媒公司的竞争中不断成长。

时至今日,华谊兄弟的投资与运营已涵盖了和拍摄、广告、、建筑等板块,并且各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融资环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升,对于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文化传媒产业也迎来了春天,文化传媒产业蓬勃发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增长迅猛,呈现喷井式增长。

就电影行业来说,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亿元,2013年更是达到了亿元,同比增长了%。

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并未能满足市场所需。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媒产业存在着投资不均衡,加上单一的融资模式和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再加上创新力度和资金的不足,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传媒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融资,这些都加大了其发展的难度。

如今,我国文化传媒企业融资偏向于债权融资,而且银行贷款比重较大。

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的核心融资来源,却因为文化传媒产业资产“轻”、规模“小”、支持“弱”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制约了信贷资源对其支持效果的进一步发挥,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资本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