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的融资之路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一、公司情况

(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Huayi Bros. Media Group),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华谊兄弟旗下有李冰冰、苏有朋、邓超、姚晨、沙溢、张涵予、杜淳、冯绍峰等国内一线演员及歌手。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

2007年微特尔投资集团与华谊兄弟集团友好协商将:湖南中意信息经纪有限公司转让过户给微特尔投资集团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大增。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二)公司的业务范围

华谊兄弟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传媒体系。

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的商业模式是华谊兄弟在国内业界频频取得成功的法宝,今天“大制作、大手笔加影视大腕”已成为华谊兄弟的投资经验和原则。另外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广和发行上也有大笔投入。同时,在运做的每一个环节上,华谊都在力求从三个方面做到专业化: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是技术先导。

海外发行——在中国电影界,华谊兄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电影《大腕》是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这种合作方式给华谊兄弟带来巨大的利益,除了票房收益外,影片发行的海外渠道是华谊兄弟得到的最大硕果,由此一条中国电影打向世界的道路展现在华谊的面前,从2005年起集团成立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直接营销公司自己的电影。(1)影业投资

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最早进行商业化电影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并且创造许多个票房奇迹。而且多次在国际、国内电影奖项上获奖。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以独特敏锐的视角选择剧作,集结国内外影视精英人才,与著名导演冯小刚、滕华弢、张纪中、陈大明以及制片人李波签约,合作建立五个导演(制片人)工作室。

(2)电影院

华谊兄弟立足在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方面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电影产业链,进入影院放映业务,实现公司打造电影产业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华谊兄弟影院将会成为电影首映式、明星见面会等电影相关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华谊兄弟传媒全产业链的的重要一环,观众也会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项丰富多彩的光影活动中。

截至2012年4月,华谊兄弟影院已经相继完成北京、重庆、武汉、合肥、无锡、上海等一二线城市的全国布局。未来我们还将在深圳、沈阳、哈尔滨等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影院。(3)电视节目

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是华谊兄弟旗下主要生产电视节目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旗下共有十二个公司,主要是制片人负责制作,年产电视剧500集左右。

(2)第二次融资:引进TOM公司、信中利

2004年,华谊兄弟成立了华谊兄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先是按照与太和集团的协议,以7500万元的价格回购太和集团手中持有的45%的股份。紧接着,华谊兄弟获得了TOM集团1000万美元的投资。TOM集团1000万美元的投资是这样分配的:500万美元认购华谊兄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7%的股权,剩下的500万认购了华谊兄弟可换股债券。在大约同一时间,华谊兄弟再引进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信中利”,将3%的股权以7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它。在这次私募使王氏兄弟获得资金1070万美元,他们所拥有的股权上升到70%。

(3)第三次融资:上市融资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42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金额为11.48亿元。

三、其他融资——银行融资

华谊兄弟的银行融资也是其重要的融资手段。

上市前:

2005年深发展以股东个人名下资产以及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华谊兄弟筹拍电影《夜宴》提供的贷款;

2007年招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为华谊兄弟筹拍《集结号》提供的5000万元贷款;

2008年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的方式向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打包贷款;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向华谊兄弟提供了4部电影的贷款,同年中国工商银行向华谊兄弟提供了1.2亿元两年期的贷款。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2005年-2009年华谊兄弟筹资的现金流量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2007年筹资活动收到的借款现金为0,其他年份筹资活动

收到的借款现金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各种融资渠道对华谊兄弟的影响

(1)股权融资的优势

第一、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与债权融资相比,股票融资不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尤其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兼并破产机制的情况下,华谊兄弟可以不过分考虑被摘牌和被兼并的风险。由此,股权资金的长期无偿占用几乎被认定是无风险的,是公司永久性资本,在华谊兄弟持续经营期内都无需偿还,除非华谊兄弟解散。

第二、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运作还不规范,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形式上广泛采用除现金股利以外的送股、配股、暂不分配等形式,使股权融资成本息得较低。公司有盈利,并认为适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利较少或虽有盈利但现金短缺或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少付。

第三、筹资风险小。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可供投资的对象很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又非常大,进行股票投资的热情也较高,这使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非常有利于上市公司及时足额的募集资金。并且由于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一般也不用支付固定的股利,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

第四、普通股筹资形成权益性资本,能增强公司信誉。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是公司对外负债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融资渠道,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

第五、股权融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