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筹资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7fbf2203d8ce2f01662312.png)
华谊兄弟融资战略管理分析(一)公司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
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作为国内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娱乐帝国,华谊兄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崛起之路。
它的成长路径和运营模式[1]反映出了影视传媒企业从小到大, 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娴熟的人才运用、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使得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传媒业纵横捭阖、名震四方,在公司业绩上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公司中的典范和领跑者。
(二)案例内容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时隔不久,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
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扩张型资本运营方式实现的。
(三)背景知识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 Finance 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企业融资战略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华谊兄弟IPO案例梳理及分析思路
![华谊兄弟IPO案例梳理及分析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a4dec20240c844768eaee19.png)
华谊兄弟IPO案情树立及分析思路从传媒公司业务成长需求、资本运作管理、治理结构规范、产权制度完善的角度,分析公司上市的动因、约束、程序、结果,并透过公司上市融资的现象,分析公司发展进程中业务成长需求拉动、资本运作管理外部和内部约束等驱动因素促使公司上市决策,上市准备和上市后持续的与资本市场互动中对公司规范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创新业务运作流程、完善产权制度、提升战略和风险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思路应当是开放性的和可辩论的,不要求面面俱到,不要求一致的结论。
(一)公司上市动机分析(1)筹资需求。
寻求上市的公司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制订的各项战略规划,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华谊兄弟也不例外。
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00万的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股本为1.68亿元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华谊兄弟对于资本的纯熟运用可谓功不可没.王忠军自1998年投资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初涉影视圈,经历了投资《荆轲刺秦王》和《鬼子来了》的失利,终于在1999年作为联合投资方与冯小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投资后者2000年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该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华谊兄弟逐渐开始走上比较成熟的商业化、产业化道路。
2001年的电影《大腕》促成了华谊兄弟和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简称“哥伦比亚”)的合作,而正是通过这次合作,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投资策略,正如华谊兄弟的招股书中明确提到的:“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主的高端定位是华谊的方向”。
正是王忠军的大制作思路,在为华谊兄弟赢得票房的同时还赢得了口碑,对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冯小刚工作室出品的两部大制作《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在财务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帐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期内华谊传媒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但同时,大制作意味着高投入,需要密集的资本去推动.虽然之前的几轮私募、风投和数次银行贷款解决了华谊兄弟的燃眉之急,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影视投资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前面所提到的那三种筹资方式资金需求已无法满足公司旺盛的资金需求,上市成为华谊兄弟的必然选择。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析以华谊兄弟为例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析以华谊兄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cc2ace2e3f5727a4e96279.png)
一、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股利是指上市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抽出一些来按股额配发给股东,是对股东投资的一种回报。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两种,所以股利也分为优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
优先股股利的配发在公司章程中都有确切规定,所以我们现实生活经常说到的“股利”都是指普通股股利。
(一)股利和股利政策概念股利是股息和红利的统称,是股东凭借其拥有的公司股份从公司获得的收益,也是公司董事会决定从公司盈余中派发给股东,作为给股东对公司投资的一种回报。
股息跟红利都是股东投资的回报,在本质上基本没什么不同,但从形式来讲还是有不少差异。
股息是公司根据股东出资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明确的比列,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配发给股东;而红利是公司在年末结算之后依据公司利润的多少向股东分发的公司盈余。
所以,股息率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不变的,而红利率是依据公司利润而变动,其具体数额由公司股东大会决定。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以公司未来利益为衡量标准,对所有与股利相关的事项,所采用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包括了公司是不是分配股利、分配多少股利以及什么时候分配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其中的关键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派还是保留下来进行后续投资的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讲就是探究留存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分发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征股利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公司预期股利的分配策略。
在实务中;公司常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这四种基本的类型,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生产类型不同的的企业、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采用的股利政策也各不相同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当公司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时,优先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7fbf2203d8ce2f01662312.png)
华谊兄弟融资战略管理分析(一)公司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
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作为国内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娱乐帝国,华谊兄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崛起之路。
它的成长路径和运营模式[1]反映出了影视传媒企业从小到大, 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娴熟的人才运用、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使得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传媒业纵横捭阖、名震四方,在公司业绩上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公司中的典范和领跑者。
(二)案例内容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时隔不久,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
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扩张型资本运营方式实现的。
(三)背景知识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 Finance 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企业融资战略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论华谊兄弟融资分析
![论华谊兄弟融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1805621ed9ad51f01df236.png)
论华谊兄弟融资分析摘要:企业融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既定目标下的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融资行为合理与否必须通过融资结构来反映,合理的融资行为将形成一种优化的融资结构,不合理的融资行为必然导致融资结构的失衡。
关键词:融资结构投资分析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简介华谊的成长与投融资分析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 年创立,开始时是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 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2009 年10 月30 日,华谊兄弟成功在创业板上市交易。
至此,华谊兄弟已成为中国影视业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巨头,并有望成长为中国未来的娱乐大亨。
二、华谊兄弟融资成长历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前身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于1994 年创办。
2000 年3 月,王中军和太合集团各出资2500 万元,将其重组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王中军兄弟持有50%的股权。
2001 年王氏兄弟又从太合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拥有了公司的绝对话语权。
2003 年 5 月,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股份制改造中,华谊兄弟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之后增持到取得控股权,并将其改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随着实力的壮大,华谊兄弟开始进入加速扩张阶段,为解决所需资金,公司又进行了三轮私募,先后引入了TOM 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传媒集团和其他金融投资机构。
2004 年底,华谊兄弟从TOM 集团募得1000 万美元,以约7500 万元、溢价3 倍回购太合公司手中45%的股份后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此后,TOM 又以6 倍市盈率即500 万美元获得华谊兄弟27%股权、以500 万美元认购年利率为6%的可换股债券,华谊兄弟承诺TOM 转股后股权可达35%,信中利以70 万美元获得3%的股权,王中军兄弟持有的股权则上升到70%。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12fc05a8102d277a22f6e.png)
投资金额和数量均下滑
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和现代传媒是三大投资热点
一般投资在企业扩张期
退出领域集中在信息服务
以IPO作为主要退出方式
华谊兄弟融资状况
(一)华谊兄弟初创期融资方式:
私募股权与频繁并购
初创时期的华谊兄弟以广告为主营业务。王忠军1994年怀揣10万美元回国创业, 带上弟弟王忠磊从最初的小杂志做起,刊登广告、预设潜在客户,并向客户邮寄 广告。此时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的中国广告市场公司也因此抓住发展机遇成功拿 下了中国银行全国网点标准化规范工程,该项目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直接利益同时 还为华谊兄弟接到了之后的国家电网、中国石化、华夏银行等大业务。此后不仅 推出电视随片广告而且还成立了影视部。
截止2016年12月共发行11期短期融资债券且发行总金额高 达50亿
成熟期融资特点:
企业盈利状况最好的时期是企业的成熟期。企业 通过成长和发展对行业环境有了深度了解,在市 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且 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能够左右市场发展。
这一时期企业稳定性比较强、经营风险所占比例 最低,根据融资权衡理论,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债 务融资比例。华谊兄弟在成熟阶段就用实际行动 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华谊兄弟上市后银 行贷款情况
成长期融资特点:
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期的华谊公司基于企业扩展、发展需要积极 引入股权投资。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股权回购的方式在每轮私募 资金前重新获取上轮私募中获取的股份。通过此种方式,华谊 公司不仅让战略投资者得以顺利的退出,同时巩固强化自我主 控地位。客观上说这些举措具有稳固品牌良好的社会形象、促 进企业进行连续性的决策的作用。
北京银行2008与华谊兄弟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达成了全方位合作的意向。双方通 过质押版权的方式形成合作关系即北京银行为华谊公司制作并发行450集电视剧共14部 提供1亿元的多个项目打包贷款支持。
筹资管理案例分析[整理]
![筹资管理案例分析[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ecf147a300a6c30c229fe5.png)
筹资管理案例分析[整理]班级:08级会计2班学号:200804084176姓名:王玉珍筹资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股票发行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公司,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创立,主要从事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C1-001 ,注册资本12,600 万元,2008 年3 月 12 日,公司注册资本由增至 12,600 万元。
二华谊兄弟发行股票的原因1、营运资金短缺:公司当前遇到的最主要的发展瓶颈就是资本实力与经营目标不相匹配,营运资金瓶颈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良性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资金是未来娱乐公司能不能壮大的重要依托。
2 股票筹资的作用: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实现创业资本的增值,并且对公司上市起到广告宣传作用。
3、股票筹资的优点: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没有固定到期日;筹资风险小;增加公司信誉;普通股筹资限制较少,上市的融资方式显然对华谊兄弟未来的发展具有更加巨大的吸引力。
4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发行股票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来讲,因其风险大,资金成本也较高,同时还需承担一定的发行费用,并且发行费用一般比其他筹资方式高。
普通股投资风险很大,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较高,增加了筹资公司的资金成本; 普通股股利由净利润支付,筹资公司得不到抵减税款的好处,公司的控制权容易分散。
5、市场前景: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时已经考虑到了未来的市场状况,做好了应对规模扩大后市场压力的准备,有能力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快速拓展市场的目标。
6、在华谊兄弟现有的规模及股东持股状况,分散控制权和被收购的风险较小。
三华谊兄弟发行股票的具体情况分析公司于 2009 年 10 月 15 日,采取“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4,2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 元,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28.58 元,其中,网下发行占本次最终发行数量的,,,,即,,,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最终发行数量减去网下最终发行数量。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05c8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b.png)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华谊兄弟(Huayi Brothers)是中国知名的影视制作和娱乐公司之一,成立于1994年。
其资本运营案例可以追溯到2024年,当时该公司决定以影视产业基金的形式进行资本运作。
以下是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的分析。
首先,华谊兄弟采取了开拓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
在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放开之后,该公司积极参与并投资了一系列国内电影项目,从而促进了其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通过挖掘和培养新的电影导演、演员以及发掘优秀的剧本,华谊兄弟成功地打造了一系列备受欢迎的电影,例如《西游伏魔篇》和《捉妖记》等。
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影响力和声誉,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电影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其次,华谊兄弟通过与国际制片公司的合作拓展了海外市场。
该公司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际制片项目,例如与美国派拉蒙影业的合作电影《变形金刚4》,以及与美国索尼影业合作的电影《长城》。
通过与国际制片公司的合作,华谊兄弟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外,华谊兄弟还通过参与宝莱坞电影产业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该公司与印度宝莱坞制片公司合作,共同制作了一系列中印合拍的电影,如《开心麻花影片之欢喜密探》。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华谊兄弟能够共享两个市场的资源和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加剧,华谊兄弟也面临着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以保持其竞争优势。
同时,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还需要解决文化差异和合作关系等挑战。
因此,华谊兄弟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运营策略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在资本运作中取得持续的成功。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180d19fc4ffe473368ab7f.png)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筹资分析1、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开始时是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华谊兄弟采用的多种融资手段(1)引进其他影业公司合拍影片;《功夫》和《可可西里》均与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索尼/哥伦比亚合拍,《大腕》也是与哥伦比亚(亚洲)共同投资2500多万元所拍,《情癫大圣》是与香港英皇合作,与香港寰亚合拍的《天下无贼》、《夜宴》投资分别为4000万元、1.28亿元,《墨攻》则采取了亚洲四个主要发行地区的公司联合投资并负责各自区域电影发行的方法。
(2)股权筹资,私募股权投资此举除了引入资金,更重要引入了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了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了严格的成本控制。
(3)运用版权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收编冯小刚、张纪中对于华谊兄弟版权融资意义重大。
由于有大牌导演、大牌明星加盟作为票房保证,中国信保帮助《夜宴》从深圳发展银行拿到了5000万元的单片贷款,冯小刚的《集结号》争取到5000万元无抵押贷款,张纪中的《鹿鼎记》也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4)拓展电影后衍生品市场;长达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使得电影后衍生产品可以异常丰富,版权交易是个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
《手机》铃声出售给摩托罗拉、《天下无贼》短信满天飞等创新,则是华谊兄弟成功运作电影后衍生品的结果。
(5)通过贴片广告与植入式广告获得收入。
由于受众数量巨大,电影及相关场所天生是个广告载体。
在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上,华谊兄弟的电影也远远超过其他片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都大量植入了摩托罗拉、淘宝网等广告,由此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上课讲义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6bff65ca1c7aa00b42acb51.png)
股票筹资案例分析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筹资分析1、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开始时是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华谊兄弟采用的多种融资手段(1)引进其他影业公司合拍影片;《功夫》和《可可西里》均与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索尼/哥伦比亚合拍,《大腕》也是与哥伦比亚(亚洲)共同投资2500多万元所拍,《情癫大圣》是与香港英皇合作,与香港寰亚合拍的《天下无贼》、《夜宴》投资分别为4000万元、1.28亿元,《墨攻》则采取了亚洲四个主要发行地区的公司联合投资并负责各自区域电影发行的方法。
(2)股权筹资,私募股权投资此举除了引入资金,更重要引入了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了资金方对资金使用的有力监管,从而保证了严格的成本控制。
(3)运用版权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收编冯小刚、张纪中对于华谊兄弟版权融资意义重大。
由于有大牌导演、大牌明星加盟作为票房保证,中国信保帮助《夜宴》从深圳发展银行拿到了5000万元的单片贷款,冯小刚的《集结号》争取到5000万元无抵押贷款,张纪中的《鹿鼎记》也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4)拓展电影后衍生品市场;长达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使得电影后衍生产品可以异常丰富,版权交易是个尚待开发的巨大金矿。
《手机》铃声出售给摩托罗拉、《天下无贼》短信满天飞等创新,则是华谊兄弟成功运作电影后衍生品的结果。
(5)通过贴片广告与植入式广告获得收入。
由于受众数量巨大,电影及相关场所天生是个广告载体。
在植入式广告的运用上,华谊兄弟的电影也远远超过其他片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都大量植入了摩托罗拉、淘宝网等广告,由此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3f6f49caaedd3383c4d3e0.png)
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
关于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
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王中军“我在娱乐圈很少看到经营家,王中军算一个。
”马云对王中军如此评价。
创业板的上市让华谊兄弟这个娱乐品牌炙手可热,即便暴涨之后又大幅跌落,华谊兄弟的品牌却已然在大众的脑子里扎下了根。
作为这一切的操盘手,王中军成为2009年娱乐业中一位当仁不让的挑大旗者。
从广告公司起家的王中军有喜欢结交商界朋友的“习惯”。
“王中军是中国娱乐界最善于和自己圈子之外,尤其是资本打交道的人。
”一位跟王中军私交不错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这个“习惯”带给他诸多好处,不仅结交了马云、江南春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家,也为他的融资以及上市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于是,有人这样概括总结王中军:善于圈钱、圈人、圈地的经营者。
不过,跟大多数拼命工作的传统企业家相比,王中军的生活似乎更多姿多彩。
现在的王中军只管理公司不到10位高管职员,对下属公司的治理,只抓收支两条线,其他的事一概“放手”。
在王中军看来,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人才,“华谊兄弟有两大财富,人才贮备与资本结构”。
就像在商界朋友中长袖善舞一样,圈住众多大腕明星的王中军也颇有一套:“你不能硬要帮着他们做什么,这不是你的事情。
”王中军说,他平时上午在家休息,下午到公司转转,“比如拍《天下无贼》,我管好冯小刚、葛优、刘德华和刘若英就可以了。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把关系处好。
一部电影,前前后后有上千人为它工作。
这些人,我根本不认识。
偶尔去现场探班,我问冯小刚‘怎么样?还需要我做什么?’冯小刚说‘没什么,你瞧好吧。
’这就行了。
我觉得这东西都是一种缘分,可能人家觉得和我谈得来,或者因为某一种气质人家愿意跟你合作,利益当然是很重要的了,你愿意去让利给别人,这是一个很大原因。
华谊传媒集团案例分析-PPT文档资料
![华谊传媒集团案例分析-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0b3cafbceb19e8b9f6ba03.png)
3
(二)业务概况 1.电影业务 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影视部,从2019年投资冯小刚电 影《没完没了》以来,华谊兄弟电影形成了电影策划、投资制作、营销、发行的完整电影 运营阵容,是少有的全面型电影投资企业。华谊兄弟电影从2019年起开始涉及电影院投 资运营。华谊兄弟是国内最成功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2.电视业务 华谊兄弟电视主要致力于国产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旗下现有张纪中工作室、李波 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和吴毅、康红雷领导的浙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公司 每年以高达500集的生产量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领军位置,近年来推出了《士兵突击》、 《鹿鼎记》、《我的团长我的团》、《我在天堂等你》、《大院子女》、《远东第一监 狱》、《艰难爱情》等老百姓喜爱的作品。 3.经纪业务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文化经纪公司。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国内最 资深的经纪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依托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综合实力及影视剧投资平台,探 索出一条规范、专业的文化经纪事业发展道路。 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艺员影视剧拍摄、广告代言、形象包装、演出、法律 咨询等工作。自成立至今,公司已签约过近百位艺人,如今拥有包括周迅、李冰冰、林心 如、徐若暄、黄晓明、苏有朋在内的50多位红星。雄厚的实力在中国的经纪公司中首屈一 指。
9
(三)遇千里马 初遇冯小刚时,冯小刚的角色不仅是导演还是制片人,要到 处去化缘找钱,当时华谊兄弟对《没完没了》只有30%的股 份,由于一家投资商资金上有问题,华谊兄弟转下了股权, 这样很巧妙地就变成了大股东,随后电影商业上的操作基本 上都是华谊兄弟做的,最后《没完没了》成了当年的票房冠 军。王中军说:“因为拍这部戏彼此来往非常密切,在合作 中冯小刚感受到华谊兄弟公司和他前几年认识的公司某些方 面不同,不能说它多好,只是有种合拍的感觉。他说希望有 一个稳定的合作伴,他的工作室的资金便由我们公司包下 来了。”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全解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ef28f31cc7931b765ce15ae.png)
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
关于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
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发展进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1998年开始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资本运作华谊兄弟成功之处在于其出色的资金运作,将自身从单纯的制片商转型为资金管理和版权管理的平台,以少量投资撬动了大片制作,加快资金周转。
其在影片运作、资金链管理、版权经营上的独到模式。
并在融资手法、利用多种资金拍片、激励导演和艺人创利等方面,体现了出色的财技。
经过多年经营,华谊兄弟已完成了在电影、电视剧、音乐三大内容制作方面的布局。
除了电影的老本行,在演艺经纪方面,华谊兄弟2000年底收购王京华的经纪公司;并向发行环节延伸产业链,在2003年5月,华谊兄弟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并将其改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在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组建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2005年,华谊兄弟进入电视行业,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和黄磊。
电视剧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利润贡献率也大,对于上市有帮助,电视剧的行业集中度非常低,有利于行业整合。
华谊兄弟还在07年正式踏入影院领域,电影的放映环节,主要由中影院线、万达院线、新影联院线等各大院线掌握。
2006年国内院线26亿元的票房收入中,有60%来自8条票房超亿元的院线。
企业筹资风险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
![企业筹资风险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1e2ff2b52acfc788ebc9c9.png)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企业筹资危险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张瑞学号 013140931指导教师李洪伟职称高级会计师2018 年 4 月15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外文资料翻译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张瑞学号: 0131409312018 年 4 月 15 日Lawrence B Sawyer(2016)在《国际商业治理杂志》运用西方融资理论,从非制度性因素方面,如融资成本、企业资产类型和质量、盈利能力、行业因素、股权结构因素、财务治理水平和社会文化,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股权融资偏好是上市公司根据中国融资环境的一种合理的选择。
最终,针对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出了一些简明的建议。
王倩倩(2016)在《企业筹资危险分析和防范》一文中指出,企业应通过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关注市场利率改变,优化筹资结构和期限组合方式,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危险,建立危险预测体系,加强控制经营危险等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今后的筹资过程中有效地规避危险。
杨阳,张忠慧(2016)在《论筹资对策与危险》一文中指出,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大多数经营者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数额都是有限的,无法满足生产进展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实践中,经营者筹集资金的现象十分普遍,筹资在满足经营者生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危险,如果对这种危险无法做到有力的控制将严峻影响到经营者的长远进展。
真正了解筹资危险的含义,研究经营者筹资危险的影响因素、成因等对于危险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邹小婷,王妍(2015)在《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危险分析》一文中提出,企业的筹资现状和筹资方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就不同筹资方式产生的危险及原因提出防范筹资危险的一些措施,期望能对企业未来的筹资选择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1bad4e4f46527d3240ce0ed.png)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华谊兄弟)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总部位于北京。
旗下业务主要有影视娱乐板块、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产业投资板块等。
公司于200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率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在2016年,华谊兄弟入股英雄互娱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但是由于近些年公司经营不当,华谊兄弟不仅业绩连年下滑,还深陷市场舆论风波。
在2019年10月,华谊兄弟发布三季度财报,三大板块业绩全面下滑。
华谊兄弟市值也从一年前的300多亿元缩水到120多亿元。
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1.私募股权融资在2000年3月,华谊兄弟和太和控股有限公司合作,以各投资2500万、各占股50%的方式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从而获得了公司的首笔融资。
在2004年,TOM集团又斥资1000万美元购买了华谊兄弟27%的股权和6%的可转债年利率。
借助这笔1000万美元的融资,华谊兄弟立即以7500万美元回购了太和公司45%的股权,两者实现双赢。
在2005年,华谊兄弟又进行第三次私募,从而获取了2000万美元的融资。
华谊兄弟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再借助资金进行股权回购,使得华谊兄弟公司以一种“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
2.创业板上市2009年,华谊兄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大约12亿元的资金。
3.银行贷款华谊兄弟以电视版权作为质押,从各个银行获得不等金额的贷款。
4.股权质押融资王氏兄弟以自己所持有的华谊兄弟公司股份作为质押物为公司进行担保,从各个金融机构筹集逾10亿的资金。
5.其他融资方式华谊兄弟和商家合作,在其生产的影视作品中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获得收益。
引发公司现有问题的原因:1.公司运营理念失误华谊兄弟在对阵光线传媒的“竞争”中失利后,非但没有重新整合自家资源再次发展,反而主张“去电影化”的经营理念,转战其他领域。
股票发行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筹资分析
![股票发行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筹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906290066f5335a8121e2.png)
(六)华谊兄弟成功原因
1、华谊兄弟成功的资本运作 2、华谊兄弟三次私募
(1)回购太合股权,引进TOM集团 (2)引入分众,为IPO铺路 (3)游说马云入股,回购TOM股权
三、华谊兄弟现有融资手段
电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华谊兄弟不仅通过持续融资支持公司的扩张, 在电影拍摄上也采用了多种融资手段,由此不仅减少了拍片时的自有资金 投入,加快资金周转率,也分散了影片不卖座的风险。 以下是华谊兄弟具体的融资方式: 第一、引进其他影业公司合拍影片。 《功夫》和《可可西里》均与哥伦比亚合拍,《大腕》也是与哥伦比亚 共同投资2500多万元所拍,《情癫大圣》是与香港英皇合作,《墨攻》则 采取了亚洲四个主要发行地区的公司联合投资并负责各自区域电影发行的 方法。
一公司基本情况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27每股发行价2858元市盈率6971倍发行股份数量4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68亿股发行股本占比25由中信建投担任上市承销商华谊兄弟此次ipo募集资金62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项目若发行实际募集资金量超出预计募集资金数额超额部分将用于影院投资项目拟两年内在全国投资建设6家电影院预计该项目所需总投资13亿元
第二、引入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
第三,运用版权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收编冯小刚、张纪中对于华谊兄弟版权融资意义重大。由于有大牌导 演、大牌明星加盟作为票房保证,中国信保帮助《夜宴》从深圳发展银行 拿到了5000万元的单片贷款,张纪中的《鹿鼎记》也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三、华谊兄弟现有融资手段
第四,开拓版权预售,加快回笼资金。
二、股票上市情况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904e77a417866fb84a8eba.png)
资产总额
67448
55510
31746
18915
负债总额
39116
30709
16226
14219
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权益
28004
24801
15520
46960
少数股东权益
328
股东权益合计
28332
24801
15520
46960
创业板IPO中规定:
●最近1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回购太合股权,引进TOM集团。2000年3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万元,对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太合集团与王中军兄弟各持50%股份。2004年底,一直在国内谋求机会的TOM集团,表示有意入股华谊兄弟。王氏兄弟觉得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回购太合集团的股权。
知名广告合作伙伴 PPT【略】
★ 华谊兄弟电视剧公司
电视剧事业部致力于秉承专业精神,打造电视剧精品。公司每年以高达500集的生产量占据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领军位置,并形成了一套从策划、投资、制作到发行的完整运营体系。公司旗下现有张纪中工作室、李波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陈剑飞工作室,康洪雷工作室。
计算得出: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净利润为 14986 万元人民币;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营业收入 76848 万元人民币;
创业板IPO规定:
●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筹资风险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筹资风险分析以华谊兄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c6b62fdaef5ef7ba0d3cf7.png)
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筹资风险及策略分析------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为例摘要资金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一个基础条件,无论选用何种资金筹集方式,都会存在风险。
筹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避免不了资金短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筹资风险不仅有举债自身方面的因素作用,也有来自举债以外的因素影响。
为了更好的规避筹资风险,企业要选定合理的资本结构,选择更为科学的筹资方式,把筹资风险进行转移。
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筹资风险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内因与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
之后以华谊兄弟为例,介绍了筹资风险分析通常应该包括的几个方面。
最后,针对引起企业筹资风险的各项因素,提出了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筹资风险;成因;风险分析;防范措施一、筹资风险的成因(一)“筹资风险”的含义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一般来说,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
但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有可能引起企业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另一类是借入资金。
与此相应,企业筹资风险主要包含两类,即债务筹资风险与权益筹资风险。
其中,第一类筹资风险是因到期偿还风险压力偏大而引起的,集中体现在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额还清本金和利息。
第二类筹资风险和第一类完全相反,它主要是来自在企业的所有权分散后,决策权也会分散,可能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使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确定,容易分散股权,导致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对企业的再次筹资带来较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