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复习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 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课件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 第6课先秦至秦汉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课件

农业模式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__精__耕__细__作____的农业 技术体系
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农业工具。
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制作从打击制作 耕作工具
到_____磨__制_____再到冶炼;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渐推广
原始社会用陶器灌溉;人们已经懂得利用____杠__杆______原理灌 灌溉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末年出现牛耕和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 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随着社会发展,犁耕技术不断进步, 尤其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奠定了后世传统耕犁的基本模式,大大提高了 古代农业生产水平。
史料证史——秦律体现的经济措施 史料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 《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 品交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 “市”“市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 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 有卖及买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在财政会计方面, 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度”。如《田律》规定: “乘马服牛稟,过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
3.集镇、城市的兴起。 (1)集镇的兴起。 ①原始社会末期:___手__工__业__者___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古代集镇雏形形 成。 ②商朝:____商__人______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 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在商人和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 ______集__镇____。
⑤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⑥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⑦主张和而不同。 (2)特点和价值。 ①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②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中国人的___思__维__方__式___和行为方式;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为 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师版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教师版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考点预测】 1.基本不等式如果00>>b a ,,那么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其中,2ba +叫作b a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作b a ,的几何平均数.即正数b a ,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1:若a b ∈,R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基本不等式2:若a b ∈,+R ,则ab ba ≥+2(或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注意(1)基本不等式的前提是“一正”“二定”“三相等”;其中“一正”指正数,“二定”指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指满足等号成立的条件.(2)连续使用不等式要注意取得一致.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几个重要的不等式(1)()()()20,00,0.a a R a a a a R ≥∈≥≥≥∈ (2)基本不等式:如果,a b R +∈,则2a b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 特例:10,2;2a ba a ab a>+≥+≥(,a b 同号). (3)其他变形:①()2222a b a b ++≥(沟通两和a b +与两平方和22a b +的不等关系式)②222a b ab +≤(沟通两积ab 与两平方和22a b +的不等关系式)③22a b ab +⎛⎫≤ ⎪⎝⎭(沟通两积ab 与两和a b +的不等关系式)④重要不等式串:)222,1122a b a b ab a b R a b+++≤≤≤∈+即 调和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算数平均值≤平方平均值(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2.均值定理 已知,x y R +∈.(1)如果x y S +=(定值),则2224x y S xy +⎛⎫≤=⎪⎝⎭(当且仅当“x y =”时取“=”).即“和为定值,积有最大值”.(2)如果xy P =(定值),则x y +≥=(当且仅当“x y =”时取“=”).即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 3.常见求最值模型 模型一:)0,0(2>>≥+n m mn xnmx ,当且仅当m n x =时等号成立; 模型二:)0,0(2)(>>+≥+-+-=-+n m ma mn ma ax na x m a x n mx ,当且仅当m n a x =-时等号成立;模型三:)0,0(2112>>+≤++=++c a bac xc b ax c bx ax x ,当且仅当a cx =时等号成立; 模型四:)0,0,0(4)21)()(22mnx n m m n mx n mx m m mx n mx mx n x <<>>=-+⋅≤-=-(,当且仅当mnx 2=时等号成 立.【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二:直接法求最值 题型三:常规凑配法求最值 题型四:消参法求最值 题型五:双换元求最值 题型六:“1”的代换求最值 题型七:齐次化求最值题型八: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典例例题】题型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例1.(2022·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 在半圆O 上,点C 在直径AB 上,且OF AB ⊥,设AC a =,BC b =,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 .0,0)2a ba b +≥>> B .220,0)a b a b +≥>>C .20,0)aba b a b ≤>>+ D .0,0)2a b a b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AC a BC b ==,得到2a br OF +==,2a b OC -=,在直角OC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222=2a b FC +,结合FO FC ≤,即可求解.【详解】设,AC a BC b ==,可得圆O 的半径为122a br OF AB +===, 又由22a b a bOC OB BC b +-=-=-=, 在直角OCF △中,可得2222222()()222a b a b a b FC OC OF -++=+=+=,因为FO FC ≤,所以2a b +≤a b =时取等号. 故选:D.例2.(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阶段练习(文))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111x x >∈+R B .()12,sin sin xx k x k π+>≠∈Z C .21ln ln (0)4x x x ⎛⎫+>> ⎪⎝⎭D .()212x x x +≥∈R【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211x +≥得211x +的范围可判断A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注意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可判断B ;作差比较214x +与x 的大小可判断C ;作差比较21x +与2x 的大小可判断D.【详解】因为x ∈R ,所以211x +≥,所以21011x <≤+,故A 错误; 1sin 2sin x x+≥只有在sin 0x >时才成立,故B 错误; 因为2211042x x x ⎛⎫-+=-≥ ⎪⎝⎭,所以214x x +≥,所以21ln ln 4x x ⎛⎫+≥ ⎪⎝⎭,故C 错误;因为()221210x x x +-=-≥,所以212x x +≥,故D 正确. 故选:D.(多选题)例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6的是( ) A .9ln ln y x x=+B .36sin 2sin y x x=+C .233xxy -=+ D .2y =【答案】BC 【解析】 【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逐一验证可得选项. 【详解】解:对于A 选项,当()0,1x ∈时,ln 0x <,此时9ln 0ln x x+<,故A 不正确.对于B 选项,36sin 62sin y x x =+≥,当且仅当36sin 2sin x x =,即1sin 2x =时取“=”,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2336x x y -=+≥=,当且仅当233x x -=,即1x =时取“=”,故C 正确.对于D 选项,26y ≥=,=27x =-无解,故D 不正确.故选:BC.(多选题)例4.(2022·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设0a >,0b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229a b a b ⎛⎫++≥ ⎪⎝⎭B .()2221a b a b +≥++C .22b a a b a b+≥+D .22a b a b+≥+【答案】ACD 【解析】 【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判断ACD 选项的正误,利用特殊值法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12222559b a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A 对;对于B 选项,取1a b ==,则()2221a b a b +<++,B 错;对于C 选项,22b a b a +≥=,22a b a b +≥=, 所以,2222b a a b a b a b +++≥+,即22b a a b a 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C 对;对于D 选项,因为222a b ab +≥,则()()2222222a b a b ab a b +≥++=+,所以,()()22222a b a b a ba b a b +++≥=≥++a b =时,两个等号同时成立,D 对.故选:ACD. 【方法技巧与总结】熟记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合理选择基本不等式的形式解题,要注意对不等式等号是否成立进行验证.题型二:直接法求最值例5.(2022·河南河南·三模(理))已知二次函数()22f x ax x c =++(x ∈R )的值域为[)0,∞+,则14c a+的最小值为( ) A .4- B .4 C .8 D .8-【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f x 的值域求得1ac =,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14c a+的最小值.【详解】由于二次函数()22f x ax x c =++(x ∈R )的值域为[)0,∞+,所以0Δ440a ac >⎧⎨=-=⎩,所以1,0ac c =>,所以144c a +≥=,当且仅当14c a =即12,2a c ==时等号成立.故选:B例6.(2022·湖北十堰·三模)函数()1111642x x x f x -=++的最小值为( ) A .4 B .C .3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不等式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解. 【详解】因为116224xx x +≥⨯,当且仅当1164x x =,即0x =时等号成立,1122222422x x x x -⨯+=⨯+≥=,当且仅当2222xx⨯=,即0x =时等号成立, 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4. 故选:A(多选题)例7.(2022·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a ,b 是两个正数,4是2a 与16b 的等比中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的最小值是1 B .ab 的最大值是1 C .11a b+的最小值是94D .11a b +的最大值是92【答案】BC 【解析】 【分析】根据等比中项整理得44a b +=,直接由基本不等式可得ab 的最大值,可判断AB ;由111()(4)4a b a b +⋅+⋅展开后使用基本不等式可判断CD. 【详解】因为22164a b ⋅=,所以4422a b +=,所以4424a b ab +=,可得1ab ,当且仅当4a b =时等号成立, 所以ab 的最大值为1,故A 错误,B 正确.因为1111419()(4)(14)(524444b a a b a b a b +⋅+⋅=++++=, 故11a b +的最小值为94,无最大值,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方法技巧与总结】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注意取等条件.题型三:常规凑配法求最值例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若11x -<< ,则22222x x y x -+=-有( )A .最大值1-B .最小值1-C .最大值1D .最小值1【答案】A 【解析】将给定函数化简变形,再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得. 【详解】因11x -<<,则012x <-<,于是得21(1)1111[(1)]121212x y x x x -+=-⋅=--+≤-⋅---,当且仅当111x x-=-,即0x =时取“=”, 所以当0x =时,22222x x y x -+=-有最大值1-.故选:A例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函数131y x x =+-(1)x >的最小值是( )A .4B .3C .D .3【答案】D 【解析】 由()13131y x x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即可. 【详解】因为1x >,所以()131331y x x =-++≥-3=,当且仅当()1311x x -=-,即1x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131y x x =+-(1)x >的最小值是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例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0x >,0y >且x y xy +=,则211x yx y +--的最小值为( )A .3B .52C .3D .3+【答案】D 【解析】利用给定条件确定1,1x y >>,变形211x y x y +--并借助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得. 【详解】因0x >,0y >且x y xy +=,则xy x y y =+>,即有1x >,同理1y >, 由x y xy +=得:(1)(1)1x y --=,于是得11222123()33111111x y x y x y x y +=+++=++≥+=+------当且仅当2111x y =--,即11x y =+=“=”,所以211x y x y +--的最小值为3+ 故选:D例11.(2022·上海·高三专题练习)若1x >,则函数211x x y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答案】3 【解析】 【分析】由2111111x x y x x x -+==-++--,及1x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最小值.【详解】由题意,()()()()222211111111111111x x x x x x x y x x x x x -++-+-+-+-+====-++----,因为1x >,所以111131y x x =-++≥=-,当且仅当111x x -=-,即2x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211x x y x -+=-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例12.(2021·江苏·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1xy =,且102y <<,则22416x yx y -+最大值为______.【解析】由1xy =且102y <<,可得1(2)y x x=>,可得40x y ->,再将22416x y x y -+化为18(4)4x y x y-+-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1xy =且102y <<,可得1(2)y x x =>,代入440x y x x-=->,又222441816(4)8(4)4x y x y x y x y xy x y x y--==≤=+-+-+-当且仅当844x y x y-=-,即4x y -= 又1xy =,可得x =y =时,不等式取等, 即22416x y x y -+,. 【方法技巧与总结】1.通过添项、拆项、变系数等方法凑成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的形式. 2.注意验证取得条件.题型四:消参法求最值例13.(2022·浙江绍兴·模拟预测)若直线30(0,0)ax by a b --=>>过点(1,1)-,则___________.【答案】【解析】 【分析】将点(1,1)-代入直线方程可得3a b +=. 【详解】直线30ax by --=过点(1,1)-,则3a b += 又0,0a b >>,设t =0t >2126t a b =++++=+由()()2121292a b a b +++⎛⎫++≤= ⎪⎝⎭,当且仅当12+=+a b ,即2,1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2612t =+≤,即t ≤2,1a b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例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正实数x ,y ,z 满足22340x xy y z -+-=,则当xy z取得最大值时,212x y z+-的最大值为( )A .0B .3C .94D .1【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22340x xy y z -+-=可得143xy x y z y x=+-,根据基本不等式最值成立的条件可得22,2x y z y ==,代入212x y z++可得关于y 的二次函数,利用单调性求最值即可.【详解】由正实数x ,y ,z 满足22340x xy y z -+-=, 2234z x xy y ∴=-+.∴22111434432?xy xy x y z x xy y x y y x===-++-, 当且仅当20x y =>时取等号,此时22z y =.∴222122121(1)1122x y z y y y y+-=+-=--+,当且仅当1y =时取等号, 即212xyz+-的最大值是1.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最值取得时等号成立的条件,属于中档题.例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220ab a +-=,则4a b +的最小值是( ) A .2 B.2 C.2 D .6【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220ab a +-=变形得22a b =+,进而转化为a b b b +=++842, 用凑配方式得出()b b ++-+822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220ab a +-=,得22a b =+,所以()a b b b b b b +=+=++-⋅=+++888422222222, 当且仅当,a b b b ==+++28222,即a b ==2取等号. 故选:B.例16.(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若正实数a ,b 满足32+=b a ab ,则2+a bab 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12【解析】 【分析】由已知得a =23b b -,代入2+a b ab =32323bb b b b +--=222b b -+=﹣2 (112b -)2+12,然后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 【详解】因为正实数a ,b 满足b +3a =2ab , 所以a =23bb -,则2+a b ab =32323bb b b b +--=222b b -+=﹣2 (112b -)2+12, 当112b =,即b =2 时取得最大值12.故答案为:12. 【点睛】思路点睛:b +3a =2ab ,可解出a ,采用二元化一元的方法减少变量,转化为1b的一元二次函数,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例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x y R +∈,23()()-=x y xy ,则11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等式可化为211()xy y x-=,再通过平方关系将其与11x y +联系起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小值即可. 【详解】因为23()()-=x y xy 且,x y R +∈,则两边同除以2()xy ,得211()xy y x-=,又因为224(111111()44)xy y y x xy xy x -+=+=+≥,当且仅当14xy xy =,即22x y ==211x y+.故答案为:2例18.(2022·浙江绍兴·模拟预测)若220,0,422>>+-=a b a b ab ,则12++ab a 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23⎡⎢⎣⎦【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2(2)206a b ab +-=>,求得2a b +>2(2)26a b ab +=+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得02a b <+≤12++ab a b变形为14262a b a b ⎛⎫++ ⎪+⎝⎭,采用换元法,利用导数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220,0,422>>+-=a b a b ab 得:2(2)206a b ab +-=> ,则2a b +>,又222(2)26232+⎛⎫+=+≤+⨯ ⎪⎝⎭a b a b ab ,当且仅当2b a ==时取等号,故02a b <+≤2a b <+≤ 所以1142262ab a b a b a b +⎛⎫=++ ⎪++⎝⎭,令2,t a b t =+∈ ,则14()()6f t t t =+ ,222144()(1)66t f t t t -'=-=,2t << 时,()0f t '<,()f t 递减,当2t <≤时,()0f t '>,()f t 递增,故min 2()(2)3f t f ==,而f = ,f =,故2()[3f t ∈,即2[312ab a b ∈++,故答案为:23⎡⎢⎣⎦【方法技巧与总结】消参法就是对应不等式中的两元问题,用一个参数表示另一个参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题型五:双换元求最值例19.(2022·浙江省江山中学高三期中)设0a >,0b >,若221a b +=,则2ab -的最大值为( )A .3B .C .1D .2+【答案】D 【解析】【分析】法一:设c b =-,进而将问题转化为已知221a c +=,求ac 的最大值问题,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法二:由题知221()14a b +=进而根据三角换元得5cos ,(0)62sin a b πθθθθ⎧=⎪<<⎨=⎪⎩,再根据三角函数最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法一:(基本不等式)设c b =-2ab -=)a b ac -=,条件222211a b a c +=⇔+=,2212a c ac +=+≥,即2≤ac 故选:D.法二:(三角换元)由条件221()14a b +=,故可设cos sin 2a b θθ⎧=⎪⎪⎨⎪=⎪⎩,即cos ,2sin a b θθθ⎧=⎪⎨=⎪⎩, 由于0a >,0b >,故cos 02sin 0θθθ⎧>⎪⎨>⎪⎩,解得506πθ<<所以,5cos ,(0)62sin a b πθθθθ⎧=⎪<<⎨=⎪⎩,22sin 22ab θ-=≤+当且仅当4πθ=时取等号.故选:D.例20.(2022·天津南开·一模)若0a >,0b >,0c >,2a b c ++=,则4a ba b c+++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2+ 【解析】 【分析】令2,,(0,0)c m c n m n -==>> ,则2m n +=,由此可将4a b a b c+++变形为421m n +-,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一:字音与字形 专项训练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一:字音与字形  专项训练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一:字音与字形专项训练专题一 字音与字形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莽莽(mǎng)稍逊(xùn) 风骚(sāo)B.嘶哑(sī) 喉咙(lóng)汹涌(yǒng) 悲愤(fèn)C.激怒(jī) 温柔(róu)黎明(lí) 腐烂(fǔ)D.深沉(chén) 娉婷(pīng)鲜妍(yàn) 冠冕(miǎn)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宽宥(yòu) 襟怀(jīn)轻觑(qù) 濡养(rú)B.坍塌(tān)游弋(yì)困厄(è) 驰骋(chěng)C.纶巾(guān)栖息(xī)谪守(zhé) 霏霏(fēi)D.揉过(róu) 翅翼(yì)红晕(yùn) 忧戚(qī)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鼻子(qiào) 遗憾(hàn)积淀(dìng) 跻身(jī)B.箴言(zhēn)汤匙(chí)遁词(dùn) 内涵(hán)C.玄奘(zàng) 懦夫(ruò)苏彝士(yí) 鲁钝(dùn)D.豢养(huàn) 阔绰(chuò)虞候(yú) 嗔怪(zhēn)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樵夫(jiāo)兀的(wù)尴尬(gān)芥菜(jiè)B.停滞(zhì) 塾师(shú)骈进(bìng) 程颐(yí)C.秕谷(bǐ)步骤(zhòu)启迪(dí) 盲目(máng)D.贸然(mào) 朴刀(pǔ)镰刀(lián) 难堪(kān)5.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籍 阴晦 瓦楞 胯下 自吹自擂B.怨怅 飘逸 摇曳 亵渎 大发雷霆C.枉然 赦免 耿直 呢南 喏喏连声D.解剖 海峡 凝望 赃物 强聒不舍6.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教诲 行箧 珐琅 罪孽 心无旁骛B.晨曦 啰唣 朱鹭 脂粉 面面厮觑C.柔嫩 缀满 劫掠 震憾 根深蒂固D.汲取 鹁鸪 压榨 流俗 锲而不舍7.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嗤笑 寒噤 惘然 黛色 前仆后继B.拮据 栈桥 别墅 褴褛 虎视眈眈C.撬开 拜谒 嬉闹 胆怯 不攻自破D.掺杂 官僚 磨厉 侥幸 歇斯底里8.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难(jié) 彷徨怒不可遏(è) 不求甚解B.诓骗(kuāng)聪颖咬文嚼字(jué) 狂妄自大C.模式(mú) 愕然箪食壶浆(dān)吹毛求疵D.玄虚(xuán) 岔气孜孜不倦(zhī)味同嚼腊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bì) 蹂躏(lìn)惊骇(hài) 一抔黄土(póu) B.颓唐(tuí) 烤烙(luì)谄媚(chǎn)生意盎然(àng) C.诬篾(miè) 篡位(cuàn)徙步(tú) 擅作主张(shàn) D.虬枝(qiú) 婆娑(suō)疮痍(chuāng)沁人心脾(qìn)10.读下面这节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中考数学复习攻略 专题1 规律探索与归纳推理(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攻略 专题1 规律探索与归纳推理(含答案)

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 规律探索与归纳推理中考重难点突破数式规律数式规律类问题通常是先给出一组数或式子,要求通过观察、归纳这组数或式子的共性规律,写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规律,即不变的和变化的,变化部分与序号的关系.常见数列 规律❶2,4,6,8,10,12,… 2n (从2开始的连续偶数) ❷1,3,5,7,9,11,… 2n -1(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❸1,4,9,16,25,36,… n 2(正整数平方) ❹2,4,8,16,32,64,… 2n (2的整数次幂) ❺-1,1,-1,1,-1,1,…(-1)n (奇负偶正)❻1,-1, 1,-1, 1,-1,… (-1)n +1或(-1)n -1(奇正偶负)【例1】(2021·铜仁中考)观察下列各项:112 ,214 ,318 ,4116 ,…,则第n 项是__n +12n __.【解析】根据已知可得出规律:第一项:112 =1+121 ,第二项:214 =2+122 ,第三项:318 =3+123 ,…,从而可以得出第n 项.本题属于数字类规律问题,根据已知各项的规律得出结论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例2】(2020·百色一模)观察下列等式:1-12 =12 ,2-25 =85 ,3-310 =2710 ,4-417 =6417,…,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则第20个等式为 __20-20401 =8 000401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列等式的左边的被减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整数,减数是一个分数,并且分子和被减数相同,分母是被减数的平方加1;右边也是一个分数,分子是被减数的立方,分母和减数的分母相同,由此可写出第20个等式为:20-20202+1 =203202+1 ,最后化简即可.1.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 ,-2a ,4a ,-8a ,16a ,-32a ,…,则第n 个单项式是( A )A .(-2)n -1a B .(-2)n aC .2n -1a D .2n a 2.(2020·百色二模)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串神秘排列的数:1,1,2,3,5,8,…,则这列数的第8个数是__21__.3.观察下面由※组成的图案和算式,解答问题:1+3=4=22,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猜想:1+3+5+7+9+…+(2n -1)+(2n +1)+(2n +3)=__(n +2)2__.图形规律图形规律类问题主要涉及图形的组成、分拆等过程,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将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进行比较,明确哪部分发生了变化,哪部分没有发生变化,分析其联系和区别,有时需要多画出几个图形进行观察,有时规律是循环性的,在归纳时要运用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例3】观察下列砌钢管的横截面图:则第n 个图的钢管数是__32 n 2+32 n 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解析】本题可先依次列出n =1,2,3,…时的钢管数,再根据规律依次类推,可得出第n 个图的钢管数.第1个图的钢管数为1+2=3=3×1; 第2个图的钢管数为2+3+4=9=3×(1+2); 第3个图的钢管数为3+4+5+6=18=3×(1+2+3);第4个图的钢管数为4+5+6+7+8=30=3×(1+2+3+4);……依次类推,第n 个图的钢管数为3×(1+2+3+4+…+n )=32 n 2+32n .4.(源于沪科七上P83)在公园内,牡丹按正方形种植,在它的周围种植芍药,如图反映了牡丹的列数(n )和芍药的数量规律,那么当n =11时,芍药的数量为( B )A .84株B .88株C .92株D .121株 5.(2021·遂宁中考)下面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球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排列下去,第__20__个图形共有210个小球.6.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其中部分小正方形涂有阴影,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中有m 个涂有阴影的小正方形,那么m 与n 的函数关系式为__m =4n +1__.与坐标有关的规律与坐标有关的规律类问题要求探索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通常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载体探索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答时,应先写出前几次的变化过程,并将相邻两次的变化过程进行比照,明确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哪些地方没有发生变化,逐步发现规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例4】如图,直线l 为y =3 x ,过点A 1(1,0)作A 1B 1⊥x 轴,与直线l 交于点B 1,以原点O 为圆心,OB 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 轴于点A 2;再作A 2B 2⊥x 轴,交直线l 于点B 2,以原点O 为圆心,OB 2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轴于点A 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A n 的坐标为(__2n -1,0__).【解析】∵直线l 为y =3 x ,点A 1(1,0),A 1B 1⊥x 轴,∴当x =1时,y =3 ,即B 1(1,3 ).∴tan ∠A 1OB 1=3 .∴∠A 1OB 1=60°,∠A 1B 1O =30°.∴OB 1=2OA 1=2.∵以原点O 为圆心,OB 1长为半径画圆弧交x 轴于点A 2,∴A 2(2,0).同理可得A 3(4,0),A 4(8,0),…,∴A n (2n -1,0).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2),C (3,-2),D (3,1),一只瓢虫从点A 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A →B →C →D →A 循环爬行,问第2 021 s 瓢虫所在点的坐标是( A )A .(3,1)B .(-1,-2)C .(1,-2)D .(3,-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P 1(3,3),P 2,P 3,…均在直线y =-13 x +4上,设△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依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S 2 022=__942 021 __.中考数学专题过关1.如图,第1个图形中有1个正方形,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对边中点得到第2个图形,图中共有5个正方形;连接第2个图形中右下角正方形的对边中点得到第3个图形,图中共有9个正方形;按照同样的规律得到第4个图形、第5个图形……,则第7个图形中共有正方形( B )A .21个B .25个C .29个D .32个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沿x 轴向右滚动到△AB 1C 1的位置,再到△A 1B 1C 2的位置……依次进行下去,若已知点A (4,0),B (0,3),则点C 100的坐标为( B )A .⎝⎛⎭⎫1 200,125 B .(600,0)C .⎝⎛⎭⎫600,125 D .(1 200,0)3.(2021·百色一模)有一列有序数对:(1,2),(4,5),(9,10),(16,17),…,按此规律,第11对有序数对为 __(121,122)____.4.观察下列一组数:-23 ,69 ,-1227 ,2081 ,-30243,…,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n 个数是__(-1)n ·n (n +1)3n__.5. (2021·眉山中考)观察下列等式:x 1=1+112+122 =32 =1+11×2 ;x 2=1+122+132 =76 =1+12×3 ;x 3=1+132+142 =1312 =1+13×4;……根据以上规律,计算x 1+x 2+x 3+…+x 2 020-2 021=__-12 021__.6.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组合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 个图案有__(3n +1)__个三角形(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7.(2021·扬州中考)将黑色圆点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进行排列:图中黑色圆点的个数依次为:1,3,6,10,…,将其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成一组新数据,则新数据中的第33个数为__1__275__.。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一(含答案)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一(含答案)

初中生物专题训练一1.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答案2.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1)图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和.(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和.(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3.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光合作用.下图所示为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绿色植物在黑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3)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绿色植物细胞中的.(4)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了有机物,并贮存了能量,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可以调节大气成分.(6)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合理密植.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其他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和.(2)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鹏某种蔬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等.(4)菜农不宜在蔬菜大棚内过夜,原因是.答案为:(8分)(1)叶绿体;有机物;氧气;(2)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3)合理密植;间作套种;(4)大棚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合理即可).5.如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2)图中箭头②表示由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管由下往上运输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3)箭头③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箭头④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填方向)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绿色植物的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绿色植物在黑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说明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5)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应该.答案为:(1)叶(2)水;导(3)氧气;向下(4)光(5)合理密植6.呼吸是指动物和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1),(2),(3),(4).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和,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呼吸的目的就是为细胞的呼吸作用及时提供充足的,并及时清除产生的,使呼吸作用得以顺利进行,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7.图甲、乙分别为家鸽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1)[3]的作用是,[4]的作用是,[7]作用是.(2)家鸽呼吸方式为,在进行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与之有关的结构是[ ]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1)通过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3)图示实验完成后,如果证明C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你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分别是:.(4)植物和动物均能进行呼吸作用,在它们的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构是,进行呼吸作用的意义是.(5)实验后,拿开C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绿色植物的此项生理活动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中的具体作用是.(6)C中的绿色植物为被子植物,你认为“被子”两字的具体含义是.9.如图示验证种子呼吸作用的试验装置,请回答:(1)图A验证的是,瓶中的种子为(干燥或萌发)的种子.注入清水后,种子产生的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所发生的现象是.(2)图B验证的是,在甲乙两个瓶子中分别装的是萌发的种子还是干燥的种子?甲,乙.(3)该实验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种子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气体是,释放的气体是;二是干燥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的是.10.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产生的气体增多,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说明此气体是光合作用的.(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3)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植物体失水的门户是.11.(2012•昆明)分析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其中甲组起作用.(2)丙装置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应选用(选填“黑色”或“透明”)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丙装置若用来研究蒸腾作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办法是.在适宜条件下,该实验的结果是.12.如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要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过,其目的是.(2)第二天揭开黑布,装置内的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的浓度大大增加了.(3)将燃着的火柴放进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的浓度大大降低.(4)图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肯定会消耗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制造的这些物质除了用于呼吸作用外,还可以用来构建植物,或通过进入其他生物体内.13.林伟同学在探究种子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种子装入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表示氧气变化的曲线是,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填“释放”或“吸收”)氧气.(2)另一条曲线表示温度的变化,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填“释放”或“吸收”)能量.(3)若林伟同学使用的是煮熟种子,则实验结果将不一样,曲线也不一样,请在图中画出温度变化的曲线.8.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2)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中进行.(3)图中b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选填“收缩”或“舒张”).(4)健康人尿液的形成中,下列液体中没有葡萄糖的是.A.血浆B.原尿C.尿液.10.(2007•娄底)如图是鲫鱼循环系统图解,请回答:(1)血液在图中标号处进行气体交换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2)鲫鱼的血液循环路线有条.(3)图中标号④所示结构内流血.(4)图中标号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19.如图为循环系统的局部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的名称为,c的名称为(2)如果图中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的名称为,内流血,c的名称为,内流血.(3)如果b为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c内流血.20.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部位进行的.(2)图中表示人体代谢废物及排出过程.(3)⑤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直接进入血液,对人体生命活动起作用.21.(2012•广安)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最终被分解成物质a,那么a代表的是,它主要在消化道的处被吸收入血液中.(2)图中d代表的是气体从肺泡内排到体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膈肌处于(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3)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最终形成尿液.(4)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时由血液中的细胞完成的.23.图是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图解.请据图回答:(1)血液流经小肠时的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的主要场所.(2)血液流经肾脏时的含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是的场所.(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使血变为血.(4)血液流经肺时的含量增加,使血转变为.25.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牛奶中的(写出三种营养物质的名称)能直接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3)氧进入血液后与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6.如图是鲫鱼的循环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1)鲫鱼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心脏内流动的血液都是血.(2)图中字母所示的结构为鲫鱼的心室,心室呈色,壁厚,收缩能力强.(3)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有条循环路线,当血液流经图中字母F所示的结构时,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气体是.27.如图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2)检查某人的C时,发现有蛋白质,说明其肾脏的[3] 部位发生了病变.如果C中含有葡萄糖,可能的病因是(3)进入8的F通过作用进入血液,最终被[7]利用.(4)D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不会倒流,原因是.30.如图是人体上肢的两种运动状态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和②表示了一块骨骼肌的组成,①和②分别是、.A的名称是.(2)图甲表示动作状态,要完成该动作,A必须是状态,而B则是.图乙中人体上肢的运动状态需要的收缩才能完成.(3)通过分析看出,骨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的牵拉完成.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并且受到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协作.31.人体生理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需的原料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被运输到细胞内.请据图分析:(1)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是[ ].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携带运输,此时的血液称为血,氧气最终进入细胞.(2)食物经彻底消化后,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吸收进入[ ]的毛细血管,由血液中的运输,经组织处的物质交换进入细胞.(3)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为细胞带来氧气和葡萄糖,为血液循环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是.(4)在(细胞内一种结构)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该过程叫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同时还产生了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5)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除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外,还能维持.答案为:(1)4;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动脉(2)7;血浆(3)心脏(4)线粒体;二氧化碳(5)体温34.(2011•恩施州)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和2比较,1中的气体比2中的含量增多.(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3)张阿姨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得血红蛋白含量为90克/升(正常值范围是110~150克/升),医生建议她应该注意多吃含蛋白质和丰富的食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4)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的可能发生了病变.35.下表表示病菌通过一定的器官、系统引起的人类四种传染病,请回答: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①消化道传染病②体表传染病③血液传染病④(1)表中①-④的传播途径: ①,②,③,④.(2)随空气进入呼吸道的病菌能被呼吸道分泌的粘住.(3)随食物进入口腔和胃内的病菌可分别被和杀死,因此起到防御作用.(4)病菌不易通过皮肤,是由于皮肤的,起到了屏障作用.(5)进入循环系统和机体的病菌都可被吞噬,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答案为:(1)①飞沫、空气传播②饮水和食物传播③接触传播④吸血昆虫传播(2)鼻腔;黏液(3)溶菌酶;胃酸(3)溶菌酶;胃酸(4)角质层(5)白细胞36.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2)循环系统与a、b、c进行物质交换都是在(填血管类型)处完成的.(3)b呼出气体和c排出尿液的过程都可称为.(4)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器官)中被吸收的.(5)a中具有与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相适应的结构,b中具有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结构都是由构成.(6)流入b、c的血液中所含气体有何不同?.答案为:(1)细胞(2)毛细(3)排泄(4)糖类(或葡萄糖);小肠(5)一层上皮细胞(6)流入c的血液比流入b的血液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37.(2012•泸州)如图为人体细胞的生活与部分系统的关系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表示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那么,淀粉在消化系统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的部位是在.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免疫.(2)若②表示氧气,氧气需要经过层细胞膜才能由肺泡进入血液.(3)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的过程,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糖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发生病变.医生在其上肢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过与心脏相连的最先到达心脏.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进行治疗.答案为:(1)小肠非特异性(2)四(3)肾小管上腔静脉注射胰岛素38.以下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例子.资料一: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华北地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代替农药.资料二:在我国很多农村,沼气池与猪圈相通,猪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养鸡,下层养猪,沼气池上盖一塑料大棚,棚内种菜,形成了一种“鸡→猪→沼气→菜”的小型循环系统.(1)两段资料中,提到了哪几种动物?(2)资料中提到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3)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哪个?为什么?(4)以上两例运用到了什么生态知识?答案为:(1)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2)都是消费者;(3)资料二;因为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39.解读下面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2)当血液流经8后,血液的成分发生的改变是.(3)C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和两个过程,如中C中发现有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部位有可能发生了病变.若C中含有少量葡萄糖则有可能是血液中,若C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有可能是肾脏的发生病变.(4)D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不会倒流,原因是.答案为:(1)吸收(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葡萄糖含量过多;肾小管(4)心脏和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40.李明同学患感冒,流鼻涕、发烧、呼吸不畅.医生给他开了感冒药,且要注意补充营养.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李明呼吸不畅的原因是;李明发烧不愿意吃饭的原因是.(2)李明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如下:米饭、鱼、肉、豆腐.你认为还缺少哪一类营养物质?.其中能为他提供能量的几类营养物质是.(3)李明在细嚼米饭时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4)吃的药首先通过人的进入循环系统,再经过循环运往全身各处细胞.(5)李明感冒发烧,这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该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答案为:(1)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阻塞了鼻腔;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2)水果和蔬菜类;蛋白质、糖类、脂肪(少写、错写不得分)(3)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4)消化系统;血液;(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41.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2)循环系统与a、b、c进行物质交换都是在血管处完成的.(3)b呼出气体和c排出尿液的过程都可称为.(4)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器官)中被吸收的.(5)a中具有与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相适应的结构,b中具有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结构都是由构成.(6)流入b、c的血液中所含气体有何不同?(7)由于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为:a为消化系统,b为呼吸系统,c为泌尿系统,答案:(1)细胞(2)毛细(3)排泄(4)糖类;小肠(5)一层上皮细胞(6)流入c的血液比流入b的血液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7)神经系统44.如图为循环系统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的名称为,C的名称为.(2)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的结构是,它位于血管的近心端.(3)如果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A是,内流血,C为,内流血,在B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4)如果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A流向B到C时,血液中的成分发生的变化是在B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答案为:(1)肺静脉;主动脉(2)动脉瓣;C(3)肺动脉;静脉血;肺静脉;动脉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4)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营养物质增多;物质交换45.如图表示人体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表示图中各血管的血流方向.(2)图中①②⑤⑦代表的血管中分别流动的血液是、、、.(3)⑥代表,它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所以具有很强的和能力.(4)从⑧流出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多,因为它是食物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5)流入⑨的血液代谢废物含量较多,经过的过滤作用,可以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6)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中的④,经过呼吸过程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人体从体外获得了氧气.答案为:(1)(2)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3)心脏;收缩;舒张(4)小肠;消化;吸收(5)肾脏;肾单位(6)肺49.心脏、血管和其中流动的血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循环系统.(一)心脏实际是一个收集和排出血液的“泵”.如图1示心脏的结构,请分析回答:(1)将血液“泵出”的结构是[ ] 和[ ] ,分别将血液“泵入”[ ] 血管和[ ] 血管.(2)①~⑧结构中的血液为动脉血的.(二)血管是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管道,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一般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请列表比较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比较你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生物学观点?血管功能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分布较深,管壁厚、弹性大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有静脉瓣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泛,管壁非常薄、管内直径仅有8-10微米,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三)血液流动承载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图2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1)血液包括血细胞(图中1、2、3)和.(2)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成熟后其形态、结构特点是,具有的功能.(四)人体生病后,很多时候会体现出血液成分上的变化.图3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示部分检查结果),请阅读后回答:(1)该报告单显示项目数值不正常,据此推断此人可能患.(2)报告单中Hb 和PLT的中文名称分别是、.(3)你觉得从方便患者的角度考虑,该报告单应该作哪些改进或补充?答案为:(一)(1)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⑥肺动脉⑦主动脉(2)②④⑦⑧(二)血管功能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分布较深,管壁厚、弹性大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有静脉瓣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广泛,管壁非常薄、管内直径仅有8-10微米,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最慢;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三)(1)血浆(2)3;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运输氧气(四)(1)红细胞;贫血(2)血红蛋白;血小板(3)将项目中的英文缩写改为中文、附加各项目的正常值51.(2011•德州)如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左右两肺之间.(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10] 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3)小刚出去玩时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医生为其注射了狂犬疫苗.请写出药物到达心脏各个腔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和箭头表示).(4)有些婴儿出生时〔4〕和〔10〕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5陷会使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原因是.(5)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为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填写两条措施).52.回顾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填空.(1)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尾部的摆动和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用呼吸.(2)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为适应陆地生活,生活在陆地上气候干燥,动物一般都有的结构;陆地没有水的浮力,一般都有的器官;身体内部一般有的各种呼吸器官;还普遍具备发达的和,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3)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是:身体呈型,可减少飞行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骨很薄,胸骨有,长骨;有发达的,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消化、吸收、排出粪便;有独特的,可以帮助呼吸;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和的功能强.(4)关节脱臼是从里滑脱出来,失去运动能力.答案为:(1)鳍;鳃.(2)防止水分散失;发达的运动;吸收空气;大脑;遍布全身的神经.(3)流线型;翼;突出的龙骨突;中空;胸肌;及时;气囊;养料;氧气.(4)关节头;关节窝.。

高考复习专题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高考复习专题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第一步: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 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又如松赞干布时的 吐蕃、阿保机时的契丹、成吉思汗时的蒙古,都有 一个民族内部统一的过程,都是由分散的许多部落 统一起来,形成较高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第三步:全国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都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 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蒙古贵 族,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是满洲贵族,但汉族人民在这两 个时期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元、清的政权 实质上也是蒙古贵族、满洲贵族跟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 治的政权。
第二步:地区性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 自己的主体民族,而分别与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 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它民族统一起来。三国时期 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它们 都以汉族为主体,而分别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统一起 来。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我们习惯上认为它们 是汉人的朝廷和鲜卑人的朝廷,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区 性的统一的多民族朝廷。南朝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 朝尽管鲜卑人当权,但这个地区的主体民族仍是汉族。
中国古代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统一是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 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 ——葛剑雄
1、夏商周三朝不属于统一国家 只有承认各诸侯国实际上的独立,才能维持(西)周天 子名义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所谓的统一,只能当 成文化上的统一,不属于政治上的统一,不属于统一国 家。 ——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四个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五大人物: 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六场运动: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材料连接
1、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 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 决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6、1896年的某天,苏州后家日本工厂内机器 轰鸣„„这种情形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 中国,哪一点,还有我的份?这朝廷,原 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 长官„„”作者说这番话主要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 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 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1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没有学 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
C、近代教育
B、科学技术
D、生产技术
14、“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 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 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 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 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023届高考英语复习专题专题一_阅读理解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复习专题专题一_阅读理解课件

● (2021·新高考Ⅰ卷,A篇)Rome can be pricey for travelers, which is why many choose to stay in a hostel ( 旅 社 ).The hostels in Rome offer a bed in a dorm room for around $25 a night, and for that, you’ll often get to stay in a central location (位置) with security and comfort.
● (全国Ⅰ卷,A篇)Capital City Bike Tour in Washington, DC
● Duration: 3 hours
● Morning or Afternoon, this bike tour is the perfect tour for DC newcomers and locals looking to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in a healthy way with minimum effort. Knowledgeable guides will entertain you with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Presidents, Congress, memorials, and parks. Comfortable bikes and a smooth tour route (路线) make cycling between the sites fun and relaxing.
● What will you do on the Capital City Bike Tour? ● A.Meet famous people. ● B.Go to a national park. ● C.Visit well-known museums. ● D.Enjoy interesting stories.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注意任何粒子)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注意任何粒子)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意单位)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例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氧的质量是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6.02×10变式练习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氦气⑥6.02×1023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或“=”)3.(1)1 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4. 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________,氢原5.用N A()。

A2N AB.28 g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考点,重点,易错点)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4.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综合集训含解析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综合集训含解析新人教A版

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备考篇【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主题内容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理解集合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2.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问题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并会求它们的交集与并集;理解给定一个集合的子集的补集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会用韦恩(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算.1.考查内容:从近五年高考看,本专题重点考查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所给的数集既有连续型(如2020新高考Ⅰ卷第1题直接给出了两个连续型集合,求它们的并集,而2020课标Ⅰ卷理数第1题则是先求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后给定了集合交集来求参数的值)、又有离散型的数集(如2020课标Ⅱ卷文数第1题与2020天津卷第1题);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考查常与其他知识结合(如2020北京卷的第9题以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为背景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全(特)称命题的考查相对较少.2.本专题是历年必考的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较多,多以给定的集合或不等式的解集为载体,以集合1.对于给定的集合,首先应明确集合的表示方法,对于描述法表述的集合,要明确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数集、点集等),明确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是函数的定义域还是值域,把握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是重点.2.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通过对概念的理解,会分析四种命题的关系,会写出一个命题的其他三个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能用逻辑联结词正确地表达相关的数学命题.3.对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必须明确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互推关系是怎样的,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4.关于全称命题与特称二、常用逻辑用语1.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语言和符号语言为表现形式,考查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也会与解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相结合进行考查.3.对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可以与每一专题内容相关联,全称命题及特称命题是重要的数学语言,高考考题充分体现了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命题,一般考查命题的否定.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真假判断,要学会用特值检验.【真题探秘】命题立意已知给定的两个连续型的数集,求它们的并集.解题指导1.进行集合运算时,首先看集合是否最简,能化简先化简,再运算.2.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离散型数集或抽象集合间的运算,常借助Venn图求解. (2)连续型数集的运算,常借助数轴求解,运用数轴时要特别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拓展延伸1.集合中的元素的三个特征,特别是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题时经常用到,解题后要进行检验,要重视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2.对连续数集间的运算,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进行合理转化;对已知连续数集间的关系,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等号能否取到.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关注对空集的讨论,防止漏解.4.解题时注意区分两大关系:一是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二是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5.Venn图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算的常用方法.[教师专用题组]1.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题型难度考点考向解题方法核心素养2020新高考Ⅰ,1 5单项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并集运算数轴法数学运算2020新高考Ⅱ,1 5单项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并集运算定义法数学运算2020课标Ⅰ理,2 5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解不等式、集合的交集运算定义法数学运算2020课标Ⅰ文,1 5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解不等式、集合的交集运算定义法数学运算2020北京,1 4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集合的交集运算定义法数学运算2020天津,1 5选择题易集合的运算集合的交、补集运算定义法数学运算2020天津,2 5选择题易充分、必要条件解不等式、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定义法逻辑推理2020北京,9 4选择题难充分、必要条件诱导公式、角的终边位置与角大小关系、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定义法逻辑推理风格.2.2020年新高考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新高考Ⅰ卷第1题,新高考Ⅱ卷第1题直接给出了两个集合求它们的并集或交集,课标Ⅰ卷理数则是需要求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同时通过它们的交集确定参数的值,北京卷与新高考Ⅰ卷相近,直接求两个给定集合的交集;②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5题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背景考查了利用韦恩(Venn)图求两个集合交集中元素所占总体的比例问题,体现了集合的应用价值;③2020年北京卷第9题以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为背景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3.在备考时还要适当关注求集合的补集运算,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集合与充分、必要条件相结合的命题方式,在不同背景下抽象出数学本质的方法等.应强化在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的迁移中渗透学科素养.§1.1 集合 基础篇 【基础集训】考点一 集合及其关系1.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x ,x )|{2x +x =6x -x =3},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A ={x =3,y =0}B.A ={(3,0)}C.A ={3,0}D.A ={(0,3)} 答案 B2.若集合M ={x ||x |≤1},N ={y |y =x 2,|x |≤1},则 ( ) A.M =N B.M ⊆N C.M ∩N =⌀ D.N ⫋M 答案 D3.已知集合A ={x ∈R|x 2+x -6=0},B ={x ∈R|ax -1=0},若B ⊆A ,则实数a 的值为 ( ) A.13或-12B.-13或12C.13或-12或0 D.-13或12或0答案 D4.已知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x ,x x,1},又可表示成{a 2,a +b ,0},则a 2021+b 2021等于 . 答案 -1考点二 集合的基本运算5.已知集合M ={x |-1<x <3},N ={x |-2<x <1},则M ∩N = ( )A .(-2,1)B .(-1,1)C .(1,3)D .(-2,3) 答案 B6.已知全集U =R,A ={x |x ≤0},B ={x |x ≥1},则集合∁U (A ∪B )=( ) A.{x |x ≥0} B.{x |x ≤1}C.{x|0≤x≤1}D.{x|0<x<1}答案 D7.已知集合A={x|x2-2x-3>0},B={x|lg(x+1)≤1},则(∁R A)∩B= ()A.{x|-1≤x<3}B.{x|-1≤x≤9}C.{x|-1<x≤3}D.{x|-1<x<9}答案 C8.全集U={x|x<10,x∈N*},A⊆U,B⊆U,(∁U B)∩A={1,9},A∩B={3},(∁U A)∩(∁U B)={4,6,7},则A∪B=.答案{1,2,3,5,8,9}[教师专用题组]【基础集训】考点一集合及其关系1.(2018广东茂名化州二模,1)设集合A={-1,0,1},B={x|x>0,x∈A},则B= ()A.{-1,0}B.{-1}C.{0,1}D.{1}答案D由题意可知,集合B由集合A中为正数的元素组成,因为集合A={-1,0,1},所以B={1}.2.设集合A={y|y=x2+2x+5,x∈R},有下列说法:①1∉A;②4∈A;③(0,5)∈A.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是()A.0B.1C.2D.3答案C易知A={y|y≥4},所以①②都是正确的;(0,5)是点,而集合A中元素是数,所以③是错误的.故选C.3.(2020陕西西安中学第一次月考,1)已知集合A={x|x≥-1},则正确的是 ()A.0⊆AB.{0}∈AC.⌀∈AD.{0}⊆A答案D对于A,0∈A,故A错误;对于B,{0}⊆A,故B错误;对于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故C错误;对于D,由于集合{0}是集合A的子集,故D正确.故选D.4.(2019辽宁沈阳质量检测三,2)已知集合A={(x,y)|x+y≤2,x,y∈N},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1B.5C.6D.无数个答案C由题意得A={(0,0),(0,1),(0,2),(1,0),(1,1),(2,0)},所以A中元素的个数为6.故选C.5.(2020广西桂林十八中8月月考,1)已知集合A={1,a},B={1,2,3},那么 ()A.若a=3,则B⊆AB.若a=3,则A⫋BC.若A⊆B,则a=2D.若A⊆B,则a=3答案B当a=3时,A={1,3},又因为B={1,2,3},所以A⫋B.若A⊆B,则a=2或3.故选B. 6.(2019辽宁师大附中月考,2)已知集合A={0,1},B={x|x⊆A},则下列集合A与B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A⊆BB.A⫋BC.B⫋AD.A∈B答案D因为x⊆A,所以B={⌀,{0},{1},{0,1}},则集合A={0,1}是集合B中的一个元素,所以A∈B,故选D.,x≠0},集合B={x|x2-4 7.(2020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1)已知集合A={x|x=x+1x≤0},若A∩B=P,则集合P的子集个数为()A.2B.4C.8D.16答案B A={y|y≤-2或y≥2},B={-2≤x≤2},则P=A∩B={-2,2},所以P的子集个数为4,故选B.8.(2019广东六校9月联考,2)已知集合A={-1,1},B={x|ax+1=0},若B⊆A,则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A.{-1}B.{1}C.{-1,1}D.{-1,0,1}答案D因为B⊆A,所以当B=⌀,即a=0时满足条件;},又知B⊆A,当B≠⌀时,a≠0,∴B={x|x=-1x∈A,∴a=±1.∴-1x综上可得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为{-1,0,1},故选D.易错警示由于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又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遇到“A⊆B或A⫋B且B≠⌀”时,一定要注意讨论A=⌀和A≠⌀两种情况,A=⌀的情况易被忽略,从而导致失分.9.(2019河南豫南九校第一次联考,13)已知集合A={1,2,3},B={1,m},若3-m∈A,则非零实数m的值是.答案 2解析若3-m=1,则m=2,符合题意;若3-m=2,则m=1,此时集合B中的元素不满足互异性,故m≠1;若3-m=3,则m=0,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考点二集合的基本运算1.(2019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若集合A=(-∞,5),B=[3,+∞),则(∁R A)∪(∁R B)=()A.RB.⌀C.[3,5)D.(-∞,3)∪[5,+∞)答案D∁R A=[5,+∞),∁R B=(-∞,3),所以(∁R A)∪(∁R B)=(-∞,3)∪[5,+∞).2.(2019河南中原联盟9月联考,1)已知集合A={x|(x-1)·(x-2)>0},B={x|y=√2x-1},则A ∩B= ()A.[12,1)∪(2,+∞) B.[12,1)C.(12,1)∪(2,+∞) D.R答案A因为集合A={x|(x-1)(x-2)>0}={x|x<1或x>2},B={x|y=√2x-1}={x|x≥12},所以A∩B=[12,1)∪(2,+∞),故选A.3.(2018河北石家庄3月质检,1)设集合A={x|-1<x≤2},B={x|x<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R A)∩B={x|x<-1}B.A∩B={x|-1<x<0}C.A∪(∁R B)={x|x≥0}D.A∪B={x|x<0}答案B∵A={x|-1<x≤2},B={x|x<0},∴∁R A={x|x≤-1或x>2},∁R B={x|x≥0}.对于选项A,(∁R A)∩B={x|x≤-1},故A错误;对于选项B,A∩B={x|-1<x<0},故B正确;对于选项C,A∪(∁R B)={x|x>-1},故C错误;对于选项D,A∪B={x|x≤2},故D错误.故选B.名师点拨 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利用数轴求解能减少失误.4.(2020山东夏季高考模拟,1)设集合A ={(x ,y )|x +y =2},B ={(x ,y )|y =x 2},则A ∩B = ( ) A.{(1,1)} B.{(-2,4)} C.{(1,1),(-2,4)} D.⌀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含义及集合的运算. 联立{x +x =2,x =x 2,消y 可得x 2+x -2=0,∴x =1或-2, ∴方程组的解为{x =1,x =1或{x =-2,x =4,从而A ∩B ={(1,1),(-2,4)},故选C .5.(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10月月考,1)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A ={x |(x +1)2(x -1)x>0},B ={x |(x +1)(x -12)>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1}∪[0,1]B.[0,12]C.[-1,12]D.{-1}∪[0,12] 答案 D ∵(x +1)2(x -1)x>0,∴x ≠-1且x (x -1)>0,∴x <-1或-1<x <0或x >1,∴A ={x |x <-1或-1<x <0或x >1}. ∵(x +1)(x -12)>0,∴x >12或x <-1,∴B ={x |x >12或x <-1}.∴A ∪B ={x |x <-1或-1<x <0或x >12}.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R (A ∪B )={-1}∪{x |0≤x ≤12},即{-1}∪[0,12].故选D .综合篇 【综合集训】考法一 集合间基本关系的求解方法1.(2021届江苏扬州二中期初检测,2)已知集合A ={x |x 2+x =0,x ∈R},则满足A ∪B ={0,-1,1}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4B.3C.2D.1 答案 A2.(2020山东滨州6月三模)已知集合M ={x |x =4n +1,n ∈Z},N ={x |x =2n +1,n ∈Z},则 ( ) A.M ⫋N B.N ⫋M C.M ∈N D.N ∈M 答案 A3.(2019辽宁沈阳二中9月月考,14)设集合A={x|2a+1≤x≤3a-5},B={x|3≤x≤22}.若A⊆(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答案(-∞,9]考法二集合运算问题的求解方法}, 4.(2021届河南郑州一中开学测试,1)已知全集U=R,集合A={x|y=lg(1-x)},B={x|x=√x 则(∁U A)∩B= ()A.(1,+∞)B.(0,1)C.(0,+∞)D.[1,+∞)答案 D5.(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第一次联考,1)记全集U=R,集合A={x|x2-4≥0},集合B={x|2x≥2},则(∁U A)∩B= ()A.[2,+∞)B.⌀C.[1,2)D.(1,2)答案 C6.(2021届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入学考,1)设全集U=A∪B={x|-1≤x<3},A∩(∁U B)={x|2<x<3},则集合B= ()A.{x|-1≤x<2}B.{x|-1≤x≤2}C.{x|2<x<3}D.{x|2≤x<3}答案 B7.(2020山东德州6月二模,1)若全集U={1,2,3,4,5,6},M={1,3,4},N={2,3,4},则集合(∁U M)∪(∁U N)等于()A.{5,6}B.{1,5,6}C.{2,5,6}D.{1,2,5,6}答案 D8.(2021届重庆育才中学入学考试,1)已知集合A={x|0<x<4,x∈Z},集合B={y|y=m2,m∈A},则A∩B= ()A.{1}B.{1,2,3}C.{1,4,9}D.⌀答案 A[教师专用题组]【综合集训】考法一集合间基本关系的解题方法1.已知集合M={1,m},N={n,log2n},若M=N,则(m-n)2015=.答案-1或0解析 因为M =N ,所以{1,m }={n ,log 2n }. 当n =1时,log 2n =0,则m =0,所以(m -n )2015=-1; 当log 2n =1时,n =2,则m =2,所以(m -n )2015=0.故(m -n )2015=-1或0.2.已知集合A ={x |x =2x +13,x ∈Z },B =,则集合A 、B 的关系为 . 答案 A =B 解析 A =,B ={x |x =13(2x +3),x ∈Z }.∵{x |x =2n +1,n ∈Z}={x |x =2n +3,n ∈Z},∴A =B.故答案为A =B.3.设集合A ={-2},B ={x |ax +1=0,a ∈R},若A ∩B =B ,则a 的值为 . 答案 0或12解析 ∵A ∩B =B ,∴B ⊆A. ∵A ={-2}≠⌀,∴B =⌀或B ≠⌀.当B =⌀时,方程ax +1=0无解,此时a =0,满足B ⊆A. 当B ≠⌀时,a ≠0,则B ={-1x }, ∴-1x∈A ,即-1x=-2,解得a =12.综上,a =0或a =12.4.已知集合A ={x |x <-1或x >4},B ={x |2a ≤x ≤a +3}.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4)∪(2,+∞)解析 ①当B =⌀时,只需2a >a +3,即a >3; ②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数轴.可得{x +3≥2x ,x +3<-1或{x +3≥2x ,2x >4, 解得a <-4或2<a ≤3.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4)∪(2,+∞).考法二集合运算问题的求解方法1.(2017北京东城二模,1)已知全集U是实数集R.如图所示的韦恩图表示集合M={x|x>2}与N={x|1<x<3}的关系,那么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x|x<2}B.{x|1<x<2}C.{x|x>3}D.{x|x≤1}答案D由题中韦恩图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U(M∪N).∵M∪N={x|x>1},∴∁U(M∪N)={x|x≤1}.2.(2017安徽淮北第二次模拟,2)已知全集U=R,集合M={x|x+2a≥0},N={x|log2(x-1)<1},若集合M∩(∁U N)={x|x=1或x≥3},则()A.a=12B.a≤12C.a=-12D.a≥12答案C∵log2(x-1)<1,∴x-1>0且x-1<2,即1<x<3,则N={x|1<x<3},∵U=R,∴∁U N={x|x≤1或x≥3},又∵M={x|x+2a≥0}={x|x≥-2a},M∩(∁U N)={x|x=1或x≥3},∴-2a=1,解得a=-12.故选C.3.设U=R,集合A={x|x2+3x+2=0},B={x|x2+(m+1)x+m=0},若(∁U A)∩B=⌀,则m=.答案1或2解析A={-2,-1},由(∁U A)∩B=⌀,得B⊆A,∵方程x2+(m+1)x+m=0的判别式Δ=(m+1)2-4m=(m-1)2≥0,∴B≠⌀.∴B={-1}或B={-2}或B={-1,-2}.①若B={-1},则m=1;②若B={-2},则-(m+1)=(-2)+(-2)=-4,且m=(-2)×(-2)=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B≠{-2};③若B={-1,-2},则-(m+1)=(-1)+(-2)=-3,且m=(-1)×(-2)=2,由这两式得m=2.经检验,m=1和m=2符合条件.∴m=1或2.11。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 第八组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无题》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 第八组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无题》

“沉舟”和“病树”比喻诗人自己久遭贬谪, 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 对比,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
活力,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
哲理: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旧事物必将被
取代,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
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 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长 精神”三字,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 乐观的精神。
和人生的疑惑提出来,显露
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Hale Waihona Puke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 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出词人 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古诗词原文—赏析
“转”和“低”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描绘了离
4.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6.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苏轼 《水调歌头》)
理解型默写
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 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的诗句 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生 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旧事物必将被取代,社会在前进, 前景无限美好”的哲理的诗句 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专题1《科学社会主义》复习PPT课件(共44张)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专题1《科学社会主义》复习PPT课件(共44张)
•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是国际性的,但由于 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国情不同,无 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也就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 究本国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殊性,制定 出符合本国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便 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其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 阶段性。
•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在共发展过程中, 是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有 着质的区别,比如夺取政权前和夺取政权 后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文建设不同, 各个历史阶段上革命的性质、特点、任务 不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纲领、路 线、方针、政策就不同。
再次,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 殊性。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目的
“社会主义”一词何时出现?学术界 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 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 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 体的”生活之意。 • 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 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认为安塞尔1753 年同别人论战时,为了明确起见,曾将基督教学 者和自然规律的现代倡导者区别开来,而把后者 称为“社会主义者”。
• 在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时,为了与其它种社会 主义相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将他们的“社会主义” 有时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有时称为“批判 的社会主义”,有时称为“科学社会主义。”马 克思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 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他们在“社会主义”的概念中揭示的实际上是 “共产主义”的内容,因而他们是把“社会主义” 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使用的。

九年级上数学专题复习一: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表达式(含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专题复习一: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表达式(含答案)

专题复习一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表达式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y=ax 2+bx+c(a ≠0);②顶点式y=a(x-m)2+k(a ≠0);③交点式(分解式)y=a(x-x 1)(x-x 2),求函数表达式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合理选择表达式形式.1.一抛物线和抛物线y=-2x 2的形状、开口方向完全相同,顶点坐标是(-1,3),则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B ).A.y=-2(x-1)2+3B.y=-2(x+1)2+3C.y=-(2x+1)2+3D.y=-(2x-1)2+3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顶点为点A(-2,-2),且过点B(0,2),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D ).A.y=x 2+2B.y=(x-2)2+2C.y=(x-2)2-2D.y=(x+2)2-2(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8题)3.如图所示为抛物线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可能为(A ). A.y=-x 2+x+2 B.y=-21x 2-21x+2 C.y=-21x 2-21x+1 D.y=x 2-x-2 4.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x 2+bx+c 的图象过点B(0,-2).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8的图象交于点A(m ,4),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A ).A.y=x 2-x-2B.y=x 2-x+2C.y=x 2+x-2D.y=x 2+x+2 5.抛物线y=ax 2+bx+c(a ≠0)经过(1,2)和(-1,-6)两点,则a+c= -2 .6.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0,3),则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x 2-4x+3 .7.老师给出一个函数,四位同学各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①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③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当x <2时,y >0. 已知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正确,请构造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 y=(x-2)2(不唯一) . 8.如图所示,将Rt △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1OB1,若点A 的坐标为(2,1),过点A ,O ,A1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65x 2-67x . 9.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二次函数y=ax 2+bx+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1,23,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且图象过点(2,-2),(-1,-8),求此函数的表达式.【答案】(1)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a (x+21)(x-23).把点(0,-5)代入,得a ×21×(-23)=-5,解得a=320.∴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320(x+21)(x-23)=320x 2-320x-5.(2)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a (x-k )2.把点(2,-2),(-1,-8)代入,得()()⎪⎩⎪⎨⎧-=---=-812222k a k a ,解得⎪⎩⎪⎨⎧=-=592k a ,或⎩⎨⎧=-=12k a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92(x-5)2或y=-2(x-1)2.(第10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2x 2+mx+n 经过点A(0,-2),B(3,4).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对称轴.(2)设点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 ,点D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且点D 的纵坐标为t ,记抛物线在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包含A ,B 两点).若直线CD 与图象G 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点D 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答案】(1)把点A(0,-2),B(3,4)代入抛物线y=2x 2+mx+n ,得⎩⎨⎧=++-=43182n m n ,解得⎩⎨⎧-=-=24n m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2x 2-4x-2,对称轴为直线x=1.(第10题答图)(2)如答图所示,作出抛物线在A ,B 两点之间的图象G.由题意得C(-3,-4),二次函数y=2x 2-4x-2的最小值为-4,由函数图象得出点D 纵坐标的最小值为-4.设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kx+b ,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得⎩⎨⎧-=+-=+4343b k b k ,解得⎪⎩⎪⎨⎧==034b k .∴直线BC 的表达式y=34x.当x=1时,y=34,∴t 的取值范围是-4≤t ≤34.11.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经过点A(1,0),B(0,-3),且对称轴为直线x=2,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 ).A.(2,3)B.(2,1)C.(-2,1)D.(2,-1)12.若一次函数y=x+m 2与y=2x+4的图象交于x 轴上同一点,则m 的值为(D ). A.2 B.±2 C.2 D.±213.若所求的二次函数图象与抛物线y=2x 2-4x-1有相同的顶点,且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所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D ). A.y=-x 2+2x-5 B.y=ax 2-2ax+a-3(a >0) C.y=-2x 2-4x-5 D.y=ax 2-2ax+a-3(a <0)14.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x 2+bx+c 的图象经过点(-1,0),(1,-2),该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C ,则AC 长为 3 .(第14题) (第16题)1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及点(-2,-2),且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4,那么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21x 2+2x 或y=-61x 2+32x . 16.如图所示,直线y=x+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AB ⊥BC ,且点C 在x 轴上.若抛物线y=ax 2+bx+c 以点C 为顶点,且经过点B ,则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21x 2-2x+2 .(第17题)17.如图所示,Rt △AOB 的直角边OA 在x 轴上,OA=2,AB=1,将Rt △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 △COD ,抛物线y=-65x 2+bx+c 经过B ,D 两点.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结BD ,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直线OP 把△BOD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点P 的坐标.【答案】(1)∵Rt △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 △COD ,∴CD=AB=1,OC=OA=2.则点B(2,1),D(-1,2),代入y=-65x 2+bx+c ,得⎪⎪⎩⎪⎪⎨⎧=+--=++-26512310c b c b ,解得⎪⎪⎩⎪⎪⎨⎧==31021c b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65x 2+21x+310.(第17题答图) (2)如答图所示,∵OA=2,AB=1,∴B(2,1).∵直线OP 把△BOD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且OB=OD ,∴DQ=BQ ,即点Q 为BD 的中点,D(-1,2).∴点Q 坐标为(21,23).设直线OP 的表达式为y=kx ,将点Q 坐标代入,得21k=23,解得k=3.∴直线OP 的表达式为y=3x.由⎪⎩⎪⎨⎧++-==310216532x x y xy 得⎩⎨⎧==3111y x ,⎩⎨⎧-=-=12422y x .∴点P 的坐标为(1,3)或(-4,-12).(第18题)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2+bx+2过B(-2,6),C(2,2)两点. (1)试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记抛物线的顶点为D ,求△BCD 的面积. (3)若直线y=-21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物线段BDC(包括端点B ,C)部分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答案】(1)由题意⎩⎨⎧=++=+-22246224b a b a ,解得⎪⎩⎪⎨⎧-==121b a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21x 2-x+2.(2)如答图所示,∵y=21x 2-x+2=21(x-1)2+23.∴顶点D 的坐标为(1,23),对称轴为直线x=1.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将B (-2,6),C (2,2)代入,得⎩⎨⎧=+=+-2262b k b k ,解得⎩⎨⎧=-=41b k .∴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x+4,∴对称轴与BC 的交点H(1,3).∴S △BDC=S△BDH+S △DHC =21×23×3+21×23×1=3. (3)由⎪⎪⎩⎪⎪⎨⎧+-=+-=221212x x y b x y 消去y 得x 2-x+4-2b=0,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1-4(4-2b)=0,解得b=815.当直线y=-21x+b 经过点C 时,b=3,当直线y=-21x+b 经过点B 时,b=5.∵直线y=-21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物线段BDC(包括端点B ,C)部分有两个交点,∴815<b ≤3.(第19题)19.【贵港】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A ).A.y=(x-1)2+1B.y=(x+1)2+1C.y=2(x-1)2+1D.y=2(x+1)2+120.【广州】已知抛物线y1=-x 2+mx+n ,直线y 2=kx+b ,y 1的对称轴与y 2交于点A(-1,5),点A 与y 1的顶点B 的距离是4. (1)求y 1的函数表达式.(2)若y 2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且y 1与y 2都经过x 轴上的同一点,求y 2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抛物线y1=-x 2+mx+n ,直线y 2=kx+b ,y 1的对称轴与y 2交于点A(-1,5),点A与y 1的顶点B 的距离是4.∴B(-1,1)或(-1,9).∴-()12-⨯m=-1,()()14142-⨯--⨯m n =1或9,解得m=-2,n=0或8.∴y1=-x 2-2x 或y1=-x 2-2x+8.(2)①当y1=-x 2-2x 时,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0,0)和(-2,0).∵y 1的对称轴与y 2交于点A(-1,5),∴y 1与y 2都经过x 轴上的同一点(-2,0).把(-1,5),(-2,0)代入得⎩⎨⎧=+-=+-025b k b k ,解得⎩⎨⎧==105b k .∴y 2=5x+10.②当y1=-x 2-2x+8时,令-x 2-2x+8=0,解得x=-4或2.∵y 2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且过点A(-1,5),∴y 1与y 2都经过x 轴上的同一点(-4,0).把(-1,5),(-4,0)代入得⎩⎨⎧=+-=+-045b k b k ,解得⎪⎪⎩⎪⎪⎨⎧==32035b k .∴y 2=35x+320.综上可得y 2=5x+10或y 2=35x+320.21.如图所示,直线y=-21x+2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 ,C 和点A(-1,0). (1)求B ,C 两点的坐标. (2)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点D ,则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点E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 ,当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E 的坐标.(第21题) 图1 图2(第21题答图)【答案】(1)令x=0,可得y=2;令y=0,可得x=4,∴B,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 (4,0),C (0,2).(2)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ax 2+bx+c ,将点A ,B ,C 的坐标代入表达式得⎪⎩⎪⎨⎧==++=+-204160c c b a c b a ,解得⎪⎪⎪⎩⎪⎪⎪⎨⎧==-=22321c b a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1x 2+23x+2.(3)存在.∵y=-21x 2+23x+2=-21(x-23)2+825,∴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3.∴OD=23.∵C (0,2),∴OC=2.在Rt △OCD 中,由勾股定理得CD=25.∵△PCD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CP 1=DP 2=DP 3=CD.如答图1所示,作CH ⊥对称轴直线x=23于点H ,∴HP 1=HD=2,∴DP 1=4.∴P 1(23,4),P 2(23,25),P 3(23,-25). (4)如答图2所示,过点C 作CM ⊥EF 于点M ,设E (a ,-21a+2),F (a ,-21a 2+23a+2),∴EF=-21a 2+23a+2-(-21a+2)=-21a 2+2a (0≤a ≤4).∵S 四边形CDBF =S △BCD +S △CEF +S △BEF =21BD·OC+21EF·CM+21EF·BN=25+21a (-21a 2+2a )+21(4-a )(-21a 2+2a )=-a 2+4a+25=-(a-2)2+213,∴当a=2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213,此时点E 坐标为(2,1).。

专题复习1_基本句子结构

专题复习1_基本句子结构

二、谓语 英语中动词一共分为四类:实义动词、连系动词、情态动词和 助动词,实义动词又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实义动词可以单 独作谓语;连系动词需要和表语构成谓语;情态动词和助动词需要 和实义动词或连系动词一起构成谓语。 He worked hard all day today. 他今天苦干了一天。(实义动词作谓语) The park looks beautiful. 这个公园看起来很漂亮。(连系动词+表语作谓语) You must finish the project by Friday. 周五前你必须完成任务。(情态动词+实义动词作谓语) We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我们已经看完了这本书。(助动词+实义动词作谓语)
六、状语 状语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可以 用作状语的有:副词… Frightened, she asked me to go with her. 由于害怕,她要我跟她一起去。(形容词作状语) I opened the window to let some fresh air in. 我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不定式作状语) By talking with them, my oral English improved a lot. 通过跟他们交谈,我的口语提高了很多。(介词短语作 状语)
点津:简单句的骨架就是一个主谓结构!
一、简单句
定义:只有一个主语(或并列主语)和一个谓语 (或并列谓语)构成的句子叫做简单句。例如:
1,Alice studied hard. 2,Li Ming and Zhang Hua work in the same factory. 3,Both Tony and Jim go to school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have lunch there and come back at five in the afternoon.

重庆2021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一:力与运动

重庆2021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一:力与运动

专题一运动和力[知识点回顾]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九(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一:科学探究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一:科学探究

专题一:实验探究题例1:为了探究金属Mg、Zn、Fe的活泼程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后,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填试管编号)<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例2: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校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

如果黑色固体中含碳,就会有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将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1>生铁中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填“能”或“不能”)反应例3:钛是一种很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Ti、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①Ti>Al>Cu ②Al>Ti>Cu ③Al>Cu>Ti【查阅资料】该研究小组必须查阅的资料是(填编号)①Ti能否与酸反应②Ti、Al、Cu三种金属的导电性③Ti、Al、Cu三种金属中哪种金属的抗腐蚀性能最好。

【设计实验】<1>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亮。

<2>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填序号)程式【结论应用】<1>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此研究时,条件控制是关键,以上叙述中用于条件控制的描述是这些条件中你认为可以不严格要求的是<2>根据探究结果,你认为能否用Ti容器来盛装波尔多液?(填“能”或“否”)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高层建筑常用铝合金门窗而不用铁门窗的原因是(任答两点)<4>食醋、柠檬汁不宜用铝杯盛装的原因是例4:小明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

复习专题一实数

复习专题一实数
4.倒数:a 的倒数为 1/a (a≠0).若 ab=1 则a与b互为
倒数 .

知识梳理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 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 本身 ,负数的 绝对值是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 0 . 6.一个近似数,从 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 起,到精确到的位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作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7.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 2个 ,它们互为 相反数 ;0的平方 根为 0 ;负数 没有 平方根;所有的数都有立方根, 一个数和它的立方根的符号 相同 .


考点解析 考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相反数、倒数、 绝对值)
B
C
考点恩施)到2010年底,恩施州户籍总人口 约为404.085万人,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404.09 人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例4.(呼和浩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49分 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C ) A. 0.1(精确到0.1) B. 0.05(精确到百分位) C. 0.05(精确到千分位) D. 0.050(精确到0.001)
3
D
实数
专题一
学习目标


会判断一个实数是有理数或无理数,会求一 个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能在数轴上 表示实数. 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理解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会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一个数,会求有效数字. 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会熟练地进行实数 的运算.
知识梳理

有理数 无理数 1.整数和分数 统称为有理数. 和 按符号分为 正数负数和零 . 叫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统称为实数.实数
2.数轴:规定了
实数
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中考数学 专题一 规律探索与猜想复习1

中考数学 专题一 规律探索与猜想复习1
数学
专题一 规律探索与猜想
规律探索与猜想问题是指由几个具体结论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一 系列的数学思维过程,来探求一般性结论的问题.在中考中主要包括 “数字规律探索”、“代数式规律探索”和“图形规律探索”及“坐 标规律探索”四种类型. 解决规律探索问题的策略是:通过对所给的一组(或一串)式子及结论进 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其变化规律,并由此猜想 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证明或加以应用.
分析:由图可知:第1个图案中有5+1=6根小棒,第2个图案中有2×5 +1=11根小棒,第3个图案中有3×5+1=16根小棒,…由此得出第n个 图案中有(5n+1)根小棒.
坐标规律
【例3】(2015·成都)已知菱形A1B1C1D1的边长为2,∠A1B1C1=60°,对 角线A1C1,B1D1相交于点O,以点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1,OB1所在 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以B1D1为对角线作菱形 B1C2D1A2∽菱形A1B1C1D1,再以A2C2为对角线作菱形A2B2C2D2∽菱形 B1C2D1A2,再以B2D2为对角线作菱形B2C3D2A3∽菱形A2B2C2D2,…,按 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在x轴的正半轴上得到点A1,A2,A3,…,An,则 点An的坐标为___(_3_n-__1,__0_)__. 分析:由题意,点A1的坐标为(1,0),点A2的坐标为(3,0),即(32-1, 0), 点A3的坐标为(9,0),即(33-1,0),A4的坐标为(27,0),即(34-1,0) ,…,∴点An的坐标为(3n-1,0).
1000a+100b+10c+d 11

1000a+100b+10b+a 11

1001a+110b 11=Leabharlann 91a+10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上口玻璃塞,慢慢旋转 旋塞,使下层液体经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下面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C )
选项 需要分离的物质
分离方法
A CCl4和水的混合物
蒸馏
B MgCl2溶液与Mg(OH)2的混合物 过滤
C 酒精的水溶液
萃取
D KNO3与NaCl混合溶液
结晶、过滤
知识网络二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焰色反应: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 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思考
1.焰色反应是指金属 C 的性质。A .离子 B. 单质 C . 元素 D. 化合物 2.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方法: (1)洗: (2)烧: (3)蘸:(4)烧:
知识网络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 蒸发结晶
• 降温结晶
常 • 过滤
用 方
• 萃取
法 • 分液
• 蒸馏
• 层析
1、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C.过滤 D.加热分解 E.蒸发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把 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 C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E )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F )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A )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F )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D ) (7)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B )
知识网络三 常见物质的检验
待检测的物质
检验方法、现象
碳酸盐
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 无味的气体
铵盐 硫酸盐
Cl-
与强碱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生 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酸化AgNO3溶液反应,生 成白色沉淀
1.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摩尔质量 (M)、气体摩尔体积(Vm)、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C)
微粒个数(N)
物质的量(n ) 气体体积(V)
质量(m)
课堂练习
例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A .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 22.4 L ×B . 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C. 1mol氖气和1mol氧气体积相同 √××DEF...标的只标况体有准下积在状,约标况1为m况下2o2下,l.H4,21OLm气的o体体l氧的积气摩约和尔为氮体2气积2混.4才合L能气是(22任.4意L比)
在 a L Al2(SO4)3 和(NH4)2SO4 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 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 SO42-完全
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 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 Al3+浓度(mol/L)为( )
2b-c 2b-c 2b-c A. 2a B. a C. 3a
2b-c D. 6a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 g C-13含有的原子数为NA个 B.46g NO2和46g 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NA C.1.7g H2O2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为0.1 NA
3.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n+,其原子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x+n,则mg Rn+核外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_______________
3.蒸馏:将液体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 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
实验仪器:
温度计水 银球处于 支管口处
投放沸 石或瓷

蒸馏烧瓶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普通漏斗
用于过滤球型 分液Fra bibliotek漏斗长颈 漏斗
梨型 分液 漏斗
2、分液
实验用品: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分液操作要点: 检漏 装液 振荡
静置 分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