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述,简要分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中地理;应用中国分类号:G633.51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导学”教学和“互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系统,能有效的提高课堂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地理课堂形式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由“导学”和“互动”两部分组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集合了互动探究和引导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正确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导学互动、学思结合、以导促学、变教为导。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动作为教学的手段,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模式。
导学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进行改革,响应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号召,将以“教”为主的课堂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一)较强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应用导学教学模式,能有效的转变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能突显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课程安排,经常会使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了“观众”的尴尬局面。
互动导学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中学生的讨论与思考,教师以引导为主,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主。
这种“导学”与“互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的学习习惯。
(二)丰富初中地理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需要教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应用多种授课方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论文
“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摘要:“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实施一学期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主体”转变为“主导”,由课堂上的“演员”变成“导演”。
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现象基本消除,因为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55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
传统地理课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
这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
为了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自主学习热情低,课堂思想交锋少,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的现状,我校地理教研组决定本学期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导引学,以练促学”课堂新模式。
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力争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现在以人教版必修三“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一节为例介绍“以导引学,以练促学”课堂新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编制导案,展示目标”(约2分钟)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二度消化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的学情,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案例、学案探究的问题和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编写成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导学案。
导学案由备课组在学期初根据教学教学安排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师分工制定。
导学案可提前分发,便于学生做好预习。
本课导学案第一部分如下(已省去空行):学习目标1、理解森林作用及雨林全球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引起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保护的措施。
3、结合案例理解和分析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教学中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将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自学阶段的引导是教学的关键。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前的预热,如通过提出问题、展示相关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呈现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教材、参考其他资料,从而获取相关的地理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策略和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关键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议论阶段是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以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激励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引导阶段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好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他们建立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讨论或展示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互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如在 “ 我国 的疆 域 ”这 一节,我 的课 前 自主学 习就 以让 学 生看中 国政区图,认识和了解我 国的海 陆位置 、纬度位 置、 半球位 置 以及 陆上邻 国、隔海相 望 国有 哪些 ,位 置如何 ,
2 0 0 9年 8月,泗水县教体局为 提高课 堂教 学效率,决定 在全县 范围 内推 行学案 导学 的教学模 式,作为 其中的实 践者,笔
择练 习 )的形 式呈现 。把 知识 点转化为 练 习,促使 学生 自 觉主动学习 ,积累基础 知识,培养学生 的自学 能力 。 课 前 自学 的题 目,设 计要讲 究方法技 巧,设置 练 习时
应以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引导 学 生 学 习 思 考 ” 为 宗 旨。
者亲历 了其 中的酸甜苦辣 ,也逐渐找 寻到 了一种适 合 自己的教学 方法。下面就在 地
与我 国相邻 的国家 中面积 最大 的是哪个 国家 ,人 口较 多的
是哪个 国家 ,还 有与我 国相邻 的世 界上面 积最 大的 内陆 国 是哪个 国家 ,及 与我 国不连续相 邻 的两个 国家,等等 。对
这 些 特 殊 的 国家 , 让 学 生 从 图 中找 到 并 记 住 它 们 的 位 置 。
学生在 找的过程 中就 掌握 了相关 知识 点,从而完成 相关 的
识 图题 。
理教 学中如何运 用学案 导学,笔者谈 谈 自
己的 见 解 , 以 期抛 砖 引玉 。
又 如学 习 “ 我 国 地 形 区 ”时 ,先 让 学 生 描 绘 出 我 国 的
“ 导 学案 ”使 教学 方式 实现 了重要 的 转变 ,它有 着 许 多非 常 明显 的优势 ,但 是 在具体使 用过程 中也存在 一些 问题 和困惑 ,
“导、学、展、练”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展、练”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4-11T14:50:09.4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3月1期作者:姚于兴[导读] 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做到关注学生主体,结合知识内容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思考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还要对知识进行延伸,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练习和应用。
初中地理讲述的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和简单的发展规律,需要学生结合生活、自然去内化和理解。
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导、学、展、练四个层次去深入挖掘新时代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之路径。
姚于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初级中学 723600摘要: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做到关注学生主体,结合知识内容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思考的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还要对知识进行延伸,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练习和应用。
初中地理讲述的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和简单的发展规律,需要学生结合生活、自然去内化和理解。
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导、学、展、练四个层次去深入挖掘新时代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之路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导学展练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44-01新时代初中地理新课标重点提出,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地理问题,希望能够将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地理课堂,转变为以学生的中心的集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活动于一体的地理活动课堂[1]。
设计这种了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光是地理科学知识的输入,还包括:人地协调、地理综合思维、区域理解等等。
地理核心素养的发挥必须要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尝试问题的突破,再结合教师的引导,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新课标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针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的情况分析,总结初中地理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开展导学展练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工作的前提[2]。
浅谈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始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导学案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资源。
本文着重从导学案的概念、优点、设计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师更好地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一、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又称教学导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个性化和系统性等特点。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块,通过提出问题和给出指导,引导学生预习、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学案的编写不仅仅是为了起到学习效应,更重要的是能够从许多方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点(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讲述而忽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缺乏参与感。
而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学,则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导学案的图文并茂和设计个性化的导学步骤,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导学案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进行调整和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导学案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导学案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等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沉淀、思维深化和全面发展。
三、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一)针对性原则导学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导学步骤。
通过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
(二)连贯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需要考虑教材的连续性,让学生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
同时,导学步骤之间的连贯性也需要加强,确保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出现中断。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和组织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该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学环节是该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等,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问题进行独立学习。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上学习地理知识和理解地理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通过自学环节,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议论环节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议论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也可以通过反驳和质疑来提高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在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引导和解答。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环节,学生可以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思维导引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思维导引技巧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知识,也包含了人文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引技巧,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导引技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思维导引技巧的应用。
一、运用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问题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地球的运动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案例分析是一种教学策略,它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地理规律。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地理特征》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选择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地理区域,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较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现象、地理区域之间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地理规律,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世界地理》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地理规律。
通过比较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运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是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将地理知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
导学案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导学案以任务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导学案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导学案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探索知识,导学案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导学案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导学案的讨论和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设计要点1. 明确导学目标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明确导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
导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确保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设置导学任务导学案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设置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导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
导学任务要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导学任务的完成,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地理知识。
3. 结合地理实践导学案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地理实践,在导学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
4.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学案的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使导学案更加生动直观。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中引导式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高中地理课堂中引导式教学的应用与反思甘肃省临夏中学 雒 园一、高中地理课堂中使用引导式教学的意义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既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又需要形象化的思维。
经过初中时期的启蒙,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象和空间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恰当的思维节点处,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多种形式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和探究能力。
二、高中地理课堂中引导式教学的应用(一)引导式的提问教师通过备课环节,已将知识点熟悉,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知识和脉络。
学生通过预习环节清楚地知道知识点,但是介于思维的局限性,很难有清晰的知识脉络。
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了清晰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这样避免了学生形成错误的知识理解和知识体系。
例如,在“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的全球气候类型”这个知识点中,首先笔者会引出气候的两个要素——温度、降水,进行知识的铺垫,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会分析某地的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在不同纬度位置上的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的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位置、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
(二)引导式的小组探究教师将学生分组,并且设置小组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小组成员间相互探讨和交流,提升小组成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新课改提倡尊重每一个学生,将小组成员分工,分工如下:组长,把握讨论的思路及进程,维持讨论秩序;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并和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析。
例如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画出海陆风,课本活动内容已经给出分解问题,引导学生画出热力环流。
初中地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发生较大改变,地理老师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导”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基于此,本文对导学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学案;应用新课改理念逐步深入广大老师的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导学案开始走入初中地理课堂,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依托于导学案,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的训练,力求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1]。
1.设计比赛试题初中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比赛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老师预先要划分合作小组、设定比赛规则、明确奖励方式。
在每次上课时,适当地发放比赛试题,五分钟后,选择几位代表在台前出示小组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地理老师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批改,选出最终的胜出组,全班给予掌声鼓励,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老师要注意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比赛帮助学生自然实现对新旧知识的过渡。
例如:在讲居民与聚落中有关“人口与人种”知识的时候[2],设计习题如下:一是根据最新的统计,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人口?二是我国大多数人是什么种族?三是我国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比赛活动后,老师导入新课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人口与人种一课,学生自然投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
从简到难,由此及彼的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便于老师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
2.列出自学提纲在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列出学生自学的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导。
老师要对课本内容及学生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合理进行自学提纲及活动流程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导学案中的问题寻找学习重点,做好标注,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学会查看地图,展开问题分析与思考,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学会对插图与内容的比较、转换等。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学练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各种地理概念和知识点。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很难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而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地理气候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者实验观察来加深对气候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学练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学练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地理要求学生对地球、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这些知识点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学习地理环境变化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到环境变化对地理的影响,从而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学练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练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学练结合正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地理知识,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练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练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练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练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练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传统的地理学习往往是枯燥的知识点的堆砌,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而通过学练结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
3. 提高学习效果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练结合的实施方法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学练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观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2. 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是学练结合的另一种方式,通过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加广泛地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知识竞赛、地理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和应用地理知识。
三、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意义1.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意义之一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练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学练结合的实施方法多样,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课外拓展、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
“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实践--以“三圈环流”(第一课时)为例
“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实践--以“三
圈环流”(第一课时)为例
王珊瑜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中国有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这句话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不能仅仅是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怎么学习。
正如叶圣陶先生也曾提出“教不是为了教”。
而“以导引学,以练促学”的教学新模式就是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导学。
【总页数】2页(P218-218,219)
【作者】王珊瑜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国光第亊中学福建南安 3623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地理课堂“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为例
2.试论"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的考核模式改革r——以"旅游英语"课程考核为例
3.五环节导学评价促学困生有效学练
4.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
赛促教——工科大学生竞赛与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5.以导引学,以练促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导―启发”式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3页word文档
“引导―启发”式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法,重在引导,贵在启发,其目在于教会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发挥学生最大潜能。
该教法主要由“导入、导读、导议、总结、训练”五大环节组成,在教学中,这五大环节既可以各自独立应用,又可以相互穿插,配合应用。
以下即以五大环节为线索,介绍一下“引导―启发”式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一、课堂艺术开始――导入“良好开始,是成功一半”,良好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欲,把他们引入剖析知识奥秘境界,为后面各环节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导入方式有多种,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导入方式,常用方法有:联想导入、故事导入、教具导入、实验导入、提问导入等,其中联想导入又可分为复习导入与趣味导入。
例如:学习“地球仪”有关知识时,可先让学生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个子小,载着大河与高山。
”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球仪”后,教师可提出问题:①地球仪是依据什么标准制作出来?②它有哪些基本点与线?③地理事物位置、形状与名称如何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这样,就把地球仪及其有关知识课题导入了。
联想导入特点就是通过师生对话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所学过知识或日常现象而导入新课题。
教具导入是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而教具应用,就是一种很好手段,且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张投影片,一个模型,一个标本,都能引起学生惊奇、感叹,且学生对标本、实物、录像等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直观现象,从而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
二、提高自学能力关键――导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好学习方法,是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初中生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由于对课本内容缺乏剖析,综合,往往逻辑混乱,思路不清,记忆不牢,因此,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是必要。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练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习内容繁多,内容广泛,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
而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或者实地考察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
在学习地理中的气候类型时,老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地理运用能力学练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运用能力。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
在学习地理中的资源分布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资源分布情景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地理知识来分析资源的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资源分布规律的理解,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练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地理问题的解决、地理结构的认识等。
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情景演练、问题解决、实地考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地势起伏不平的地区,让学生思考地势对于气候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来验证他们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地形地势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举例来说,学习地理中的地图制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地考察的数据,自行制作一幅地图,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既能够加深对地图制图原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地图制图能力。
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学练结合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目的。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练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练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和模拟等练习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和实践地理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点。
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旋转和公转的动作,或者在户外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
学练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地理学习涉及到大量的地图解读、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实践操作,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通过练习地图阅读和绘制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地图解读和制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状况,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练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思维。
地理学科强调的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思维能力。
在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规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构思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练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地理学习中,往往涉及到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认识到自己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培养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学练结合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与实践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地理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地感受和实践地理知识。
引导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与反思
引导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与反思发布时间:2021-05-26T10:45:16.8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作者:赵巧波[导读] 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广,高中生在进行地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赵巧波黑龙江省讷河市拉哈一中 161300摘要: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相对较广,高中生在进行地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及形象思维,初中属于教学启蒙阶段,高中则为学生形成空间思维的重要时刻。
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探究知识的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学科学习,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及参与度,将地理知识及思路有效简化,使知识点及内容更易于理解,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应用;引导式教学;反思新课程不断改革,推动了地理教学的发展,教育界逐渐提升对于学生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视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实现学生地理素质的有效培养,为学生进行传授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地理原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情境、实现小组探究、积极实现地理问题设问,最后实现教学反馈,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地理学科综合素质,本次提出几点引导式教学思路,仅供教师参考。
一、引导式提问教学由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同时需要对上节课程的知识点预习,避免学生产生局限性思维,能够清晰地理解知识脉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层层引导及设问有效串联知识点,引导学生清晰形成自主思维,正确应用知识及学习知识,避免学生产生错误地理解方向。
例如,“在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全球气候变化”一课学习中,主要引出的知识点为降水及温度,教师需要为学生实施知识铺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描述气候特征及天气变化,随后积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纬度上降水特点及气温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结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实施一学期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主体”转变为“主导”,由课堂上的“演员”变成“导演”。
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现象基本消除,因为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以导引学;以练促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
传统地理课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
这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
为了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自主学习热情低,课堂思想交锋少,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的现状,我校地理教研组决定本学期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导引学,以练促学”课堂新模式。
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力争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现在以人教版必修三“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一节为例介绍“以导引学,以练促学”课堂新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编制导案,展示目标”(约2分钟)
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二度消化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的学情,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案例、学案探究的问题和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编写成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导学案。
导学案由备课组在学期初根据教学教学安排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师分工制定。
导学案可提前分发,便于学生做好预习。
本课导学案第一部分如下(已省去空行):
学习目标
1、理解森林作用及雨林全球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引起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保护的措施。
3、结合案例理解和分析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带问题预习新课:
问题一:森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作用。
问题二:亚马孙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有哪些?
问题三: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问题四:热带雨林的生态优势及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优势:脆弱性:
二、“自主学习,巡视指导”(约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进行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自学时间要保证,通过自学分析
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学期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的交流中去,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注意只能“点拨”,不能“讲解”):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及时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柳暗花明”的启示。
通过选取与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共同特点的我国海南省热带雨
林做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达到学以致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同时培养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导学案第二部分如下(已省去空行):
课堂学习:
案例背景: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丰富宝贵的热带雨林是海南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支撑。
案例探究:
探究1:你能结合图1信息概括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材料一]海南热带雨林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山地,近十年减少
了四分之一。
雨林被砍伐烧尽后,主要被用于种植纸浆林和橡胶林,它们都具有吸水量大、需肥力大,抑制并除灭其它植被的特性,有“抽水机”和“抽肥机”的称号,并使林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减少80%以上,它们对于自然灾害的的抵御功能远远低于热带雨林。
探究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海南热带雨林目前的开发方式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探究3:热带雨林既要开发又要保护,面对以下问题,你能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呢?
如何满足当地人民的利益,减少对雨林的砍伐呢?
如何避免大量游客涌入,对雨林环境造成破坏呢?
如何保护珍贵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呢?
探究4:一起进入热带雨林,请发挥想像为雨林旅游开发设计出有创意的探险或娱乐项目!
三、“表达交流,精讲点拨”(约18分钟)
各小组推出代表上台展示或回答问题或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及遇
到的困难。
教师对小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高效释疑,对于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要少讲甚至不讲;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必须讲;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的,要多讲,通过点拨或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学生疑惑问题,或纠正学生错误理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准规律;最终形成知识、能力、情感系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四、“当堂训练提质提能”(约15分钟)
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题目(基础题、提高题),在有较足够时间保障下,通过课堂训练,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在应用新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这种“当堂训练”,体现的是学生先在自主学习、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争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深化和巩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提升学习能力的最高目标。
导学案第三部分为本课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略)
通过“以导引学,以练促学”课堂新模式实施转变了地理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案例或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善于思考,张扬个性,激发情感,挖掘潜能,勇于创新,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1.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让所有学生的都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2.在目前的升学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公正的评价是一个难题;3.教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将需要比原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等等。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蔡建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地理教学与学业评价》张哲江,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