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华先生对儒学理论结构的诠释

合集下载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六)解析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六)解析版

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六)·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1~5题。

材料一:儒学,一向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当务之急是对儒学进行现代重构,使现代化建设植根于其上,并形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软实力。

儒学的现代重构必须在它的核心范畴系统、道德观念系统、道德践履系统和儒学经典系统四大方面进行全面启动。

儒学的核心范畴系统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崔大华认为“仁、礼、命”三范畴,构成了“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层面的完整体系。

郭沂提出了“礼、仁、易”三范畴代表了孔子的核心的“教化”、“内省”、“形上学”三阶段思想。

把“仁”和“礼”作为儒学在心性和社会层面的核心范畴,这在学术界没有大的分歧。

但在超越层面的儒家核心范畴,既做到忠于文本,又注重现代价值的,当推“道”。

儒经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而且“道”可用很多现代话语加以阐释,转化为现代人所能理解的超越性。

还应该把“和”纳入儒学核心范畴系统。

“和”是儒学在方法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最重要范畴,因此,儒学核心范畴系统为“道—仁—礼—和”。

儒学的道德概念非常丰富。

表现为对上的有:忠、孝、恭数;对下的有:宽、厚、慈、惠;表现为左右的有:恕、信、义、敦、睦;还有范围较宽泛的有:智、勇、敏、让、廉、耻等。

儒家论述的德目如此众多,各德目的内涵以及相互的关联性,都值得细细梳理和阐释。

可是概念繁多,总难以一时使百姓弄懂,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选择重要德目加以着力阐释。

例如,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四德,汉代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定为“五常”,在明清有人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八德”。

还要注意,儒学还有些道德观念并没有受到以往思想家的重视,譬如“公”与“正”观念。

除此,重构儒学的道德观念系统,不单是从儒学资源中发掘,更要倾听社会的呼声。

儒学在二千多年中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得益于它的道德践履及系统。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

论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寻儒家思想的现代命运问题实质为儒家传统所确立的价值原则及其生活伦理能否适应现代生活的合法性危机,所以儒学的现代命运不在于形而上学思辨体系的创建,也不仅仅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它作为生活方式建构者的生命力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安身立命的作用。

面对以科学、民主、法治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原则,儒家思想当有明确和自觉的角色定位,那便是公德、私德的明确划分、法治契约理念的重建,从根本上讲是以注重论证、合乎逻辑、为学问而学问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引进。

标签:儒学;现代性;理性崔大华先生新作《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是中外学界就儒学的现代命运问题继美国著名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的又一力作。

与前者不同,《儒学的现代命运》是汉语思想界本土学人对自己母体文化的重新审视。

在视角上,崔著有别于“五四”有激进倾向的一代学人对传统决绝的批判和港台新儒家的沿着心性一路的形而上思辨,凸显了儒家思想的渊源与特质,尤其是回向了儒家生命的原点: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在构架上,本书形成了完整而周延的系统,以对儒家观念、理路的历史形成为基点,以儒家思想所构建的公私生活世界为显现。

同时深度考察了儒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建构,儒学理论在20世纪有了新的定位和进展,而且深刻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并且对于现时代的意义失落问题、生态危机、全球伦理、女性主义困境等等都有着切实而珍贵的资源提供与思想启示。

要而言之,崔先生《儒学的现代命运》一书对于儒学的特质及其内在理路之形成有着更为系统和清晰的展现;不仅对儒学的现代命运有了新的揭示,而且以明确的本土事实回答了解体后的制度化儒家并没有被“博物馆化”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存在,它深度参与到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而且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后现代种种问题有着积极的回应;另外,对于儒学思想自身的现代演进与定位有着明确的自觉和宏观性的把握。

2—1儒学孝道的三个问题(崔大华8月22日讲话)

2—1儒学孝道的三个问题(崔大华8月22日讲话)

儒学孝道的三个问题(学习笔记)于儒文2010年元旦参加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活动以来,以中华孝道文化为主旨,研读儒学文化经典,聆听崔大华、辛世俊等学者专家报告,拜读同仁大作,对儒家孝道有所感悟,就《儒家孝道的三个问题》以学习笔记的形式整理出来,以期共享并就教于诸位同志。

所谓儒学的“孝道”,就是儒家孝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实践。

一、孝的基本义涵(一)孝的三项义涵1、狭义(本义)的孝:善父母的行为。

“善父母为孝”(《尔雅·释义》)孝源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

孝讲的是子女要善事父母。

孔子说,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强调按照礼仪、礼制来对待父母的生养、死葬、祭祀。

曾子云:“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祭义》)“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丧则观其哀,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者,孝子之行也。

”(《礼记·祭统》)要求对父母要孝顺、尊敬,不使父母受辱。

2、广义(泛化)的孝:一切道德的行为。

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礼记·祭义》)曾子把孝行扩大到居处庄、事君忠、莅官敬、朋友信、战阵勇。

“五者不遂,灾及父母”,所以必须孝敬。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孝首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孝要贯穿事亲、事君、立身的全过程。

3、特殊义涵的孝:生物性行为跃变为道德行为。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生育后代,繁衍种群本是自然的生物学行为,作为社会的人,它却跃变为道德性行为——人的家庭要延续,人类要生存、要发展。

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

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

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术界对儒学研究的深入,有不少宏大、系统的论著问世,为人们理解儒学以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崔大华的新著《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

对崔大华儒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从儒学和儒家传统的独到界说、儒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生长、儒学对现代性的补益和超越三个方面作一简要概括,并由此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这种探讨,对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价值的学术研究是有益的。

关键词:崔大华;儒学;儒家传统;现代命运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术界对儒学研究的深入,有不少宏大、系统的论著问世,均为人们理解儒学以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其中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其66万字《儒学引论》的基础上,崔大华最近又发表了62万字的新著:《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以其独到的见解,丰富和深化了当今关于儒学及其现代命运的研究。

本文拟从儒学和儒家传统的独到界说、儒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生长、儒学对现代性的补益和超越三个方面,对崔大华儒学研究的成果作一简要概括,并由此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儒学和儒家传统的独到界说崔大华认为,对儒学特质的判认,应该基于中国固有的先秦诸子思想和文明的人类文化发轫时期的异质文化思想这两个观念背景:“春秋末期由孔子开创的儒学,是在殷周宗教观念被突破和西周宗法观念蜕变基础上形成的,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以‘仁’、‘礼’、‘天命’三个基本范畴所体现的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构成的、以伦理道德思想为特质的观念体系。

汉代以后,逐渐成为附着有权力因素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

儒学的社会功能因此也有扩展,不仅有道德的功能,还表现了法律性和宗教性的功能。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强化了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性质。

在国家的‘教化’政策推动下……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儒学凝聚成一种具有独特品格的,即有自己的内涵和特征的文化类型,一种生活方式。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杨翰卿我国先秦道家哲学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之一。

进一步破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内涵、认识其现代社会价值,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总括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大体上包括关于"道"的哲学,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关于认识的神秘性和相对性,社会历史观和崇尚自然无为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等方面。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本根之道,即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始基或材料。

二是法则之道,也就是把道看做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和必然性,具有客观法则和规律的意义。

三是无为之道,表明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的。

道的自然性指道产生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它以自身为根据,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运动和变化,所以道的存在、运动、变化也就自然而然,不是任何人所能左右。

于是也就蕴涵着道的无为性。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无为无不为,是为无为,是不乱为,是无所为而为。

以往大多认为道家哲学是消极无为,其实这种理解并未把握道家哲学的真谛。

用今天的话说,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正是尊重事物的规律和法则,按规律、法则办事的一种规律观念或法则观念,蕴涵着怎样才是正确之为的积极有为的深刻辩证性。

这种思想对于克服各种胡作乱为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是先秦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老子强调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反相成,即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如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来说,它也是无与有、虚与实、阴与阳、动与静、变与常、始与终等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

儒学理论主题的古今推演据崔大华先生的《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可知他从个人的现实生活感悟所得出发,深度揭示人类主观演绎的精神变迁历程,全面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的历史构型,具体总结出客观求证的观念系统。

受崔先生启发,后学者由此探讨儒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论主题,可将其分为“前古、古、今、今后”四个不同认知阶段,推得“神圣、道德、仁义、天人、名实、性理、中西、宇宙”八类基本主题,成就儒家一贯完整的道德学问体系。

标签:崔大华;儒学;理论形态;理论结构;理论认知;理论主题一、传统儒学的三个理论形态基于原始儒学的精神主旨与经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崔大华先生直接、自觉地指证传统儒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实际产生了三个理论形态,即两汉“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与宋明“性理之学”。

天人之学铸就在“兴盛的经学思潮和独特的谶纬思潮”,“当以前汉武帝前后伏胜《洪范五行传》、董仲舒《春秋繁露》、翼奉《齐诗》为开端,两汉间蔚为壮观的纬书将其推向高峰,后汉章帝时白虎观会议产生的《白虎通义》则是其理论的终结”,“基本的理论特色和思想内容”是“五行、八卦为框架的有机自然观的背景下凸显的天人感应观念”,其衰落缘由是外部“儒士成长环境的消失”、自身“今文经学的烦琐”与“古文经学的混杂”、王充“天道无为的自然观”的挑战。

它对原始儒学基本观念“命”的表现形态与人的主动性、“礼”的本质及“孝”的关系内涵与制度推演、人性与仁义及义利等问题作了辨识。

①而后“魏晋儒学生长在魏晋玄学风靡的理论环境中”,“本着‘制名指实’的原则”称其为“自然之学”,“人生实践的价值取向——儒道兼取”,用“天道无为的自然观代替了汉代儒学天人感应的有机自然观”,提出与汉儒的“元”(即万物原始)、先秦老庄的“道”(即实在性宇宙根源或总体)不同的本体“无”(即“对万物生成之前的一种共同状态的描述”),它在原始儒学的心性、社会、超越层面“援用道家思想来诠解”其“范畴、命题或思想观念”。

崔大华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崔大华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创 新 性 发 展 提 供 了丰 富的 素 材 。崔 大华 先 生 正本 清 源 ,从 原 始 儒 学 中 寻 求 线 索 ,准 确 把 握 儒 学 的基 本 思 想 特 质 和
理 论 结 构 ,清理 那 些 附 着 在 孔 子 身 上 的 污 垢 ,回顾 孔 子 的 历 史使 命 ,将 经 学 贞定 为儒 学 的 学 术 基 础 ,极 大推 进 了文
[收 稿 日期 ]2Ol7-09—20 [作 者简 介 ]陈 寒 鸣 (1960一 ),男 ,江 苏 镇 江 人 ,副教 授 、中 国哲 学 史 学会 理 事 。
刘 伟 (1982~ ),男 ,河 南 灵 宝 人 ,哲 学博 士 ,讲 师 。
11
着对 儒家 经典 之训 解 ,和援 引儒 外 观 念 对儒 家 思想 学说 作增 益 、扩展 的 阐释 这 两个 学 术 内容有 所 区别 的走 向 发 展 ,前 者 是 儒 学 的 学 术 基 础—— 经 学 ,后 者是 儒学 的理 论 形 态 —— 儒 家 哲 学 。,,[ 作 为 中华 民族 优 秀传统 文化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儒 学 是 一 个充 满活 力 的有 机 体 。任 何 人 为 割裂 和 蓄 意 扭 曲都 无 法改 变它 的 生命 价 值 。 曾几 何 时 ,我 们 被 “反 向格 义”的思 维 定 势 困扰 ,习惯 于 用 西 方 人 的话 语 体 系 肢解 儒学 的义 理 ,误 以为 这 就是 学 术 研 究 的 现代 转 化 。久而 久 之 ,弊 病 丛 生 ,以 至 于 自己也 看 不 懂 儒 学 的本来 面 目。一 切 似 乎 变成 大 杂 烩 。其 实 ,这是 缺乏 自信 的表 现 。如 何 在 “古 今 中 西 ”之 间 实 现 真 正 的互通 ?这 需要 思 想家 的远 见卓 识 、深思 熟 虑 和 创造 转换 。无 论 是 以儒 家 的经 术 推 进 国 家 治 理 和 社会 治理 ,还是 以儒 学哲 学 促成 不 同文 明 之 间 的对 话 、交 流 和互 动 ,我 们 都 无 法 回避 这 样 一 个 伟 大 的 现实 创举 :构建 人类 命 运 共 同体 。它 是 我们 研 究 儒 学 的总纲 。纲 举 目张 ,不 殆 不 罔 。此 时 ,我 们 更 需 要 正本 清 源 ,推 进 文 化 综 合 创 新 的 系 统 工 程 。须 知 ,“当今 时代 已经 进 入 到一 个 文 化 综合 的新 时代 。 这种新 的综合 与历 史 行 有过 的综 合 不 同 ,它超 过 了 过 去 国与 国 、民 族 与 民族 之 间 文化 综 合 的 界 限 ,进 入到世 界 范 围的大 综 合 。综 合 的 领域 ,也从 过去 单 一 的领 域 的 综 合 ,扩 大 到 政 治 、经 济 、社 会 、哲 学 等 思想 文化 的 全 面 综 合 。”[3 若 要 将 儒 学 纳 入 文 化 综 合 创新 的大格 局 ,就 要 正 确 处理 儒 学 传 统 中 的“变” 与“常 ”之 间 的关 系 ,即所 谓 儒学 内部 的差异 性 与 普 遍 性之 间 的关联 。儒 家必 须 正 视 现 时代 的 “文化 综 合 创新 论 ”。从 文化 的 “常 ”与 “变 ”来 看 ,本 民族 固 有 的文 化 属于“常 ”,外 来 文 化 的不 断 渗 透融 入 属 于 “变”,“变 ”与 “常 ”的 互 相 融 通 ,构 成 了 一 个 文 化 综 合 体 。

儒家思想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何以可能以崔大华先生《儒学的现代命运》为中心

儒家思想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何以可能以崔大华先生《儒学的现代命运》为中心

收稿日期:2018-09-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知识论问题研究” (14CZX028) 。 作者简介:张永超,男,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上海 200234) 。
111
中州学刊 2019 年第 4 期
社会生活舞台上退隐,还是仍在显现功能? 对未来 的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儒学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忆, 还是仍可以为活跃的生命? 我的这本《 儒学的现代 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 ,就是试图能较具 体、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 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 儒学的现代命运问题之关注正是崔著对于百年来前 辈学人之自觉继承,比如说陈独秀并不完全否认孔 子的历史价值,但认为其对于现代生活则“ 一文不 值” ,因 为 现 代 生 活 与 孔 子 之 道 是 根 本 不 相 容 的。 而 1982 年,冯友兰在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 学位仪式上致答词时也说:“ 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 矛盾冲突的时代。 我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 种矛盾冲突的性质。” ⑥这种矛盾与冲突正是崔先生 所说的作为传统的儒学文化与现代生活的( 更多受 西方影响的现代化生活) 关系问题,如同陈独秀所 概括的“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所以崔先生为儒 学的命运“ 把脉” 渊源有自,一方面是对前辈学人问 题意识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 “ 反转性回 答” , 因 为 无 论 是 陈 独 秀 还 是 冯 友 兰, 他 们更看重问题之冲突、矛盾一面,而崔先生则突显其 “积极”“肯定” 一面,不仅提供动力,而且在“ 秩序” 维护、“适应” 方面都是中流砥柱,此种创造性回答 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可以遵循此种“ 问题意识”
“生活”视角而得出如此明白确凿的“ 动力论” 结论? 我们知道陈独秀也正是在此种“ 问题意识” “ 生活” 视角下而得出“ 阻力论” 的结论②,如此明显的“ 相 悖相离”是何以可能的? 崔先生是如何化“阻力” 为 “动力”的? 这是富有挑战性而又引人兴趣的工作, 考虑到学界对崔先生儒学论著的评价侧重于肯定与 赞扬③ ,本文勉 为 其 难, 接 续 前 篇④ , 侧 重 反 省 批 评 视角;尽管以学术批评为主,笔者仍然敬重本书处处 呈现的睿见。

崔大华的儒学论说及其意义

崔大华的儒学论说及其意义

崔大华的儒学论说及其意义儒学观念体系是一完整的文化生命宇宙,为思想圆环,且环环相扣。

在此总的研判下,崔大华先生的《儒学引论》和《儒学的现代命运》的理论创新,是其方法与内涵的统合理路与完整统系的思想创新。

《儒学引论》在理论支点上是圆满的,在理论形态上是完整的;《儒学的现代命运》的理论定位是充足的,理论重点是突出的。

他对儒学研究的理论贡献有三:一是确证儒学稳定结构的三个理论支点(命、仁、礼)及其历史演变的三种理论形态;二是判析现代儒学研究的三种理论定向及生活呈现的完整精神空间;三是透视儒学再生的现代性困境及未来拓展的文化生命事业。

他的两书保持着传统思想观念体系的道德自律精神,其理论研讨所确立的全新视角与其学术考察所拥有的开放内涵,为儒学的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衔接,提示了内在的逻辑理路,并为儒学未来的发扬光大和影响世界的命运,提供了可能的范式。

标签:崔大华;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命;仁;礼崔大华先生(以下简称崔)出生于1938年,青年时期(1956—1961)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大学毕业后在河南医学院、商丘一高、商丘师范学校、商丘师专做过文科教员。

他于1964年考取过侯外庐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却因政审被淘汰;且在“文革”期间因博学多才和观点奇异而被陷害、检举和批斗,并在那时阅读《庄子》相关文献,做了大量笔记。

壮年(1978)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现代中国思想史大师侯外庐先生门下而由邱汉生、张岂之先生具体指导,经邱汉生先生启发而从庄子研究转向南宋陆学研究,首次完成14万字的著作即《南宋陆学》硕士论文而走上学术研究道路。

1981年硕士毕业,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思想史室从事科研工作半年,后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一直工作到退休(1998)和病逝(2013)。

他的大部头研究专著和主要论文成果,都是在河南工作期间酝酿、积累、升华和阐发的。

他是改革开放后本土培养的中国哲学史著名专家之一,是新一代的翘楚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学者之一。

儒学生命力的深刻阐释

儒学生命力的深刻阐释

儒学生命力的深刻阐释作者:杨翰卿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第06期作为《儒学引论》姊妹篇、续篇的崔师新著《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我感觉具有与《儒学引论》同样的学术分量和理论特色,其对于儒家传统(儒学及其建构的生活方式)、儒学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儒学与现时代(儒学的现代性回应)等所呈现出来的深刻解释性、精睿洞察性和缜密学术性,不禁令人仰慕、信服,且进一步充满儒学走向未来和世界的肯定性信念,由此也联想到崔师几十年来于哲学研究的智山慧海所作出的卓越学术贡献。

一、对于儒家传统的深刻诠释。

大致从《庄子·天下》篇评述儒家之学始以至今日,儒学研究的成果可谓牛毛茧丝,不胜其繁。

但《儒学引论》和《儒学的现代命运》独辟蹊径,从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涵摄下的“仁”、“礼”、“命”即心性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及其道德的、法律性和宗教性的社会功能,以及儒学所建构的儒家周延的道德生活世界等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诠释儒家传统。

就是说,儒家传统表现为:伦理道德特质、“仁”、“礼”、“命”的理论结构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总括性观察和把握,具有独特的原创性和深刻的解释力,特别是对于儒学作出心性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及其道德的、法律的和宗教性的社会功能的抽绎,更是深刻、精辟之论。

在儒家思想建构的生活形态之下,也有其“笼罩不住的生活空间”和“缺弱的环节”。

此论一出,既是儒家传统的深入拓展和辩证审视,也更为彰显这部著作的客观、平实和极高的理性精神,从而对于儒家传统从儒学的思想观念系统和它模塑出的生活形态两方面审视并构成了一个“周延的逻辑构架”。

二、对于儒学发力于现代化的独特观察。

其独特性表现在:第一,对于儒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关系的观察是非常冷静理性的。

即便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当中华民族国势衰微,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面前遭到严重挫折、失败的时候,特别是20世纪初,在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压迫和西方现代思想理念(包括马克思主义)启迪的双重因素触引下爆发的、兼有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双重内涵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学被视为是酿成这种厄运的精神的、观念的根源,而受到严厉的责难和否定性的批判,儒家传统被轻蔑、鄙弃,就是很自然的了”。

务实创新、持之有故的思想探索——读崔大华先生《庄学研究》

务实创新、持之有故的思想探索——读崔大华先生《庄学研究》

收稿日期:2024-02-10作者简介:张展铭(2001 ㊀),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㊂务实创新㊁持之有故的思想探索读崔大华先生‘庄学研究“张展铭(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河南郑州㊀450001)摘㊀要: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㊁哲学家,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地位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庄学在中国哲学和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崔大华先生的‘庄学研究“㊂文章通过研读‘庄学研究“一书总结了崔大华先生研究庄子思想的特点:首先是广阔的研究视野㊂崔先生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考察了庄子思想对儒学㊁道教㊁佛学的影响与渗透㊂其次是科学的实证精神㊂‘庄学研究“基于大量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思想分析与论证,提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与解答㊂再次是精辟的理论创见㊂崔先生在对庄子的自然哲学㊁人生哲学及社会思想进行论述时,提出了许多之前没有被探讨或缺乏充分论证的理论观点㊂关键词:庄子;‘庄学研究“;崔大华中图分类号:G25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3-0135-04㊀㊀崔大华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㊁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等㊂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尤其是在道家哲学㊁儒家哲学方面造诣深厚,成果丰富,成就斐然㊂他先后编写出版了‘南宋陆学“‘庄学研究“‘儒学引论“等著作,其中,‘庄学研究“一书于199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被收入 哲学史家文库 ,于2005年再版㊂2019年3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启动‘崔大华全集“的编纂出版工作,收录崔先生已出版的全部论著,以及未发表的随笔㊁短文等,‘庄学研究“一书被收录在‘崔大华全集“第三卷㊂‘庄学研究“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 庄子其人其书考论 ,中编为 庄子思想述评 ,下编为 庄子思想与中国历代思潮 ㊂其中,上编对庄子的 生卒年代 故里国属 身世生平 ,以及‘庄子“古今本㊁佚篇佚文㊁内外杂篇区分㊁真伪问题进行阐释;中编从自然哲学㊁人生哲学㊁社会批判㊁庄子思想的认识结构等方面展现㊁论述庄子思想的内容[1];下编分析庄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深远影响㊂1㊀广阔的研究视野㊀㊀‘庄学研究“将庄子思想放入中国哲学发展变化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考察了庄子思想对儒学的三个理论形态㊁佛学㊁道教及中国近现代思潮的影响,展现了崔大华先生广阔的研究视野㊂㊀㊀该书对庄学与儒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周密的考察㊂在先秦儒学方面,该书对韩愈所提出的 庄子之学出于儒 这一观点进行辨析;通过‘庄子“中对孔子的借重及对儒学基本命题的改造等情况,指出庄子先前的儒家思想与庄子的基本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儒家思想是庄子思想观念的背景而并非理论渊源㊂荀子在‘解蔽“中对庄子思想 蔽于天而不知人 的批评如此准确恰当,可以推断出他对‘庄子“的熟知㊂‘荀子“一书对‘庄子“中概念㊁名物的引用,说明庄子思想对荀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㊂秦汉之际‘易传“‘礼记“中的儒家思想也在庄子思想影响下得到升华㊂该书指出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论范围超出单一社会现象向广阔的自然㊁人的整个世531第44卷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年3月㊀界扩展时,论题由具体的㊁社会经验性质的伦理道德向更高的㊁具有哲学性质的理论层次前进时,是从庄子思想那里得到激励和借鉴的[2]㊂经学作为贯穿儒学始终的学术内容,该书对庄子思想和作为一种儒学理论形态的经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㊂汉代经学在对儒家义理进行阐述时,对庄子自然观中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吸收,并将‘庄子“里的人物等思想资源直接援用㊂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高度发展和政治动荡,玄学思潮应运而生,儒家学者通过引入道家思想的方式,以解决汉代经学无法解决的问题㊂崔大华先生认为,虽然玄学本质上属于一种儒学思潮,但魏晋玄学和士风都深深地烙印着庄子思想的痕迹,浸润着庄子的精神㊂㊀㊀在本体论性质方面,针对 名教 与 自然 的关系及生与死等问题,魏晋玄学引用道家思想(主要为庄子思想)进行论述,以补充儒学的某种缺失㊂在庄子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儒学发展到最高㊁最成熟的理论形态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具备了批判㊁消化庄子思想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观念㊂崔大华先生在对理学基本理论中所蕴含的庄子思想进行论述时,主要从理学的宇宙图景和理学主题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理学的宇宙图景中朱熹所阐述的 太极 思想来自庄子对 道 的理解,即庄子认为 道 不仅是万物共同的根源,还同时存在于每个具体事物中㊂理学主题中的 理一分殊 的观念来自庄子 道通为一 与 道无所不在 这两个观念的叠合㊂该书通过引用理学家对庄子人生哲学这一思想核心进行批评的例子,表明理学具备消化庄子思想的能力㊂该书还从理学家对‘庄子“的援用方面,论证庄学对理学的影响与渗透㊂崔大华先生认为,庄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现代思潮中更多地表现在深层的理论结构中[3]㊂不论是熊十力的 新唯识论 体系还是冯友兰的 新理学 思想体系,都与庄子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说明庄子思想对现代新儒学思潮具有重要影响㊂㊀㊀庄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教和佛教这两个宗教观念体系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且其紧密程度甚至还在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之上㊂㊀㊀在佛学传入初期,‘庄子“在对 格义 连类 的佛经翻译与佛理注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㊂中国佛学在两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主要表现是中国佛学对印度佛学般若空观的理论有了独特见解㊂崔大华先生认为,晋代佛学中的心无㊁即色㊁本无三家对般若空观的理解是有分歧的,但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却是共同的;这种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它们感受的和接受的庄子思想影响有所不同的结果[4]㊂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蓬勃发展,达到辉煌鼎盛的阶段㊂天台宗的 实相 ㊁华严宗的 法界 及禅宗的 自性 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庄子思想中关于历史观念㊁整体观念㊁自然观念的观点㊂在道教的最高宗教目标 长生㊁成仙的理论中,具有理论色彩的部分都是借援庄子思想中的相关内容[5],道教最高的人格神 元始天尊来自庄子思想中的自然哲学㊂崔大华先生认为,在修炼方术上道教的形㊁神理论或气㊁精㊁神理论是相对粗糙的,潜生于‘庄子“之中,而向新的㊁不同于‘庄子“的宗教方向发展㊂2㊀科学的实证精神㊀㊀‘庄学研究“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多个视角及严谨的逻辑论证和思想分析,对庄子其人其书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考辨论证㊂庄子在两千多年前作为隐士生活,远离政治和名声,关于他的生活和传记的大部分信息已难以寻得㊂虽然史料匮乏,但关于庄子生平的问题吸引了不同时代学者的关注㊂例如,针对庄子的故里国属,以及曾任漆园吏等问题,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㊂‘史记“记载 庄子者,蒙人也 ,但对于蒙属何诸侯国,并没有明确记载㊂崔大华先生通过引用‘国语“‘史记“‘汉书“等相关文献史料,得出蒙为战国时期宋国的领土㊁庄子为战国时宋之蒙人的结论,并通过引用大量文献,给予合理的解释,排除了庄子为楚人㊁齐人等说法㊂关于‘史记“记载 庄子曾为漆园吏 的问题,崔大华先生征引‘睡虎地秦墓竹简㊃秦律杂抄“中有关 漆园 的记载,‘管子“等书关于 啬夫 一职的记录,‘尚书“‘诗经“及‘庄子“有关漆的用途的记载,从而印证庄子是一位对手工生产非常熟悉㊁曾经担任宋国管理漆园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吏 啬夫㊂㊀㊀关于‘庄子“一书的内容,历代学者也存在许多争议,‘庄学研究“上编对‘庄子“一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考辨㊂该书对‘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辨析,‘史记“记载庄子 著书十余万言 ,‘汉书“所录 ‘庄子“五十二篇 ,而今本为三十三篇不足七万言㊂崔大华先生通过对比高山寺版‘庄子“中‘天下“篇的跋语与‘经典释文㊃序录“的631张展铭:务实创新㊁持之有故的思想探索内容,认为今本‘庄子“三十三篇是在古本‘庄子“五十二篇的基础上,由郭象进行删减和编辑而成;随后对剩余可考的佚篇佚文进行了考辨,从而得出古本‘庄子“不是成于一人之手,部分篇章可能是在庄子去世多年后由庄子的后继学者创作的,而今本‘庄子“的外杂篇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㊂㊀㊀在‘庄子“内外杂篇的划分问题上,学者们没有形成一致看法㊂崔大华先生根据‘汉书“‘别录“的记述推断出刘向曾整理过‘庄子“,‘庄子“内篇篇名与汉代纬书篇名相似,‘庄子“内篇篇名很可能是在刘向进行整理时所拟制出来的等观点;根据陆德明的‘经典释文㊃序录“等史料,得出‘庄子“外篇划分出杂篇的格局是由魏晋司马彪开始㊁郭象完成的;针对‘庄子“的真伪问题,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提出‘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与先秦庄子学派著述的汇集等观点;对‘庄子“内篇的中心思想与庄子的言行进行比较后,得出‘庄子“内篇所反映的思想,特别是人生哲学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庄子本人的思想[6],而外㊁杂篇中超出内篇核心观念的其他思想,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变异与发展;对于‘说剑“‘天下“两篇的作者问题,在引用钱穆论证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对于‘说剑“的作者并不需要唯一确定为庄辛,可能是战国末期的策士托庄周之口所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庄子的后继学者们以模拟策士之文的方式而创作㊂3㊀精辟的理论创见㊀㊀㊀㊀崔大华先生在对庄子身世及‘庄子“一书进行考辨后,转入对庄子思想的分析,指出庄子思想起源于对人精神自由的追求,且源头向对宇宙根源热情探索㊁对现实社会冷漠审视这两个方向延伸㊂‘庄学研究“从自然㊁人生㊁社会这三个方面对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理清了庄学一派的完整思想及其发展所依照的逻辑思路,提出了诸多以前没有讨论过或没有充分论证的理论见解㊂3.1㊀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分析㊀㊀该书指出,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包含三个方面,即构成万物基始的 气 ㊁万物生成和存在形式的 化 ㊁宇宙的最后根源 道 ㊂ 气 作为弥漫宇宙的普遍的存在,是虚无的显现,但在具体事物中的显现都最终归为阴阳的对立或合成㊂书中提到以 气 为万物基始的观点 它的感性的㊁直观的因素减弱了,理性的㊁思辨的成分增多了,从思想发展的逻辑来看,这是一个进展[7]㊂在庄子的思想观念中, 化 是指运动和变化的概念, 自化 是庄子思想中最深刻的内容,该书在把庄子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进行对比后,认为 自化观点的意义超越了庄子思想的范畴,它与儒家伦理思想中的 为仁由己 共同地和自然地筑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防范宗教的㊁主宰世界的神或上帝观念越入的观念屏障 [8]㊂对于庄子思想中最为突出的 道 ,该书认为 道 的范畴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通过与古印度和古希腊哲学的宇宙最后根源 大梵 和 理念 进行比较,得出庄子思想蕴含的 道 具有中国特色㊂3.2㊀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分析㊀㊀人生哲学思想作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大体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与实践方式的深入思考㊂庄子通过描述自然㊁社会与自我这三个方面的人生困境,提出无欲㊁去智㊁体 道 的修养方法,表达了他对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㊂该书指出,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通过这种体 道 的方法,实现一种超越尘世㊁无任何负累的精神自由的状态㊂该书还把庄子的自由观与近代西方哲学家康德㊁黑格尔等人的 理性自由 和 意志自由 进行对比后指出,庄子所提倡的自由是一种 情态自由 ,虽然这种 情态自由 观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但庄子的自由理想应该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进步现象,庄子对 情态自由 的描述应该是人类自由思想史的初章[9]㊂3.3㊀庄子的社会思想分析㊀㊀‘庄学研究“在对庄子的社会思想进行阐述时,开篇就谈到他的社会思想是对当时社会强烈的批判,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复旧的社会思想㊂‘庄子“一书中描述了当时战争不断与统治者残暴的政治环境,农业生产和贸易等经济现象,风俗人情等社会生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述表达出庄子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对复古生活的向往㊂在批判社会的过程中,庄子所表现的批判思想主要分为三种:对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最彻底否定的无君论,作为庄子社会批判的基本理论的无为论,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的返朴论㊂通过对社会的批判,庄子也对理想社会进行了设想,在‘庄子“中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被称为 至德之世 和 建德之国 ㊂崔大华先生认为,虽然庄子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带有某种幻想成分,某种反文明色彩,但他所表现出的一㊀(下转第140页)731张展铭:务实创新㊁持之有故的思想探索㊀影响虽然没有其他五位深远,但他诠释的一些概念成为理学较为关键的术语㊂‘中和立本“一书详细诠释了司马光的哲学思想,是对中国哲学史中有关司马光这一部分的补充与完善㊂以往学者带着 唯物 或 唯心 的有色眼镜对司马光思想进行界定,或者过分地强调变法的背景,进行先入为主的评价,甚至用西方哲学的惯常板块套解㊂该书以 中文化 为大背景,力图追溯 中文化 理论的发展脉络,将司马光思想置于宋明理学思想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对北宋时期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梳理,把儒家的开端与发展联系起来,展现了 中文化 的理论脉络[5]㊂㊀㊀‘中和立本“一书所论述的司马光 万物祖虚,气体中和 的宇宙论㊁ 相分相感,天人衡中 的天人论㊁ 体性中和,善恶相兼 的人性论㊁ 以中为念,修身齐家 的功夫论和 中和损益,王霸并行 的治道论,体现了中华民族信中㊁尚中㊁求中㊁执中㊁用中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体系,对应着 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 中是中华民族认识事物㊁推进事物发展的方法论 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行为规范 中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 和 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治国理政之策 这五个方面㊂‘中和立本“一书树立的大历史观,一方面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 中文化 的主要内涵和特质,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引领世界文明的力量和底气[6]㊂3㊀结语㊀㊀只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才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7]㊂笔者认为,‘中和立本“一书以平实的语言与丰富的内容研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中文化 ,彰显了作者深耕传统文化㊁守正创新的精神,推动了 中文化 发展史研究,展现了 中文化 在北宋时期的延续性,揭示了 中文化 的时代意义与价值㊂该书的研究成果为哲学㊁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切实为司马光思想研究及当代儒家思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㊂参考文献:[1]㊀司马光.司马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502.[2][4]㊀魏涛.中和立本:司马光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89-288.[3]㊀陈荣捷.儒家 中 的概念之检讨[J].孔子研究,1989(3):16-22.[5]㊀包米尔.论司马光哲学思想的诠释何以可能[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87-90.[6]㊀尹立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主题:基于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3(11):25-34.[7]㊀邹广文.连续性:中华文明的首要特性[J].人民论坛,2023(14):14-19.(编校:孙新梅)(上接第137页)㊀位古代哲人的巨大智慧和真诚,是不应该被轻视和被诋毁的[10]㊂4㊀结语㊀㊀崔大华先生作为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拥有深厚的史料学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系统地解答了庄子其人其书等历史遗留问题,对‘庄子“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范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详细叙述了庄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历代思潮的影响,并置于世界哲学的语境中凸显出‘庄子“的特点和价值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光对‘庄学研究“评价道: ‘庄学研究“是道家思想研究方面的一流学术成果㊂ [11]方克立认为该书是 20世纪最有新意和理论深度的一部道家思想研究专著 [12]㊂崔大华先生在书中谈到,通过对庄子思想的考察,在理解和熟悉庄子思想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创造出新的㊁现代的中国优秀思想和文化㊂参考文献:[1][2][3][4][5][6][7][8][9][10]㊀崔大华.崔大华全集第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2,344,506,463,442,83,103,111,155,236. [11]㊀吴光.道家思想研究中的优秀成果:评崔大华著‘庄学研究“[J].中国哲学史,1993(3):111-116. [12]㊀高秀昌.潜心治学㊁成就卓著:崔大华先生其人其学及其贡献[J].中州学刊,2012(6):118-125.(编校:孙新梅)041李项奎:一部研究司马光思想的上乘之作。

人活着的意义经典语录【崔学成立的特点、条件和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经典语录【崔学成立的特点、条件和意义】

人活着的意义经典语录【崔学成立的特点、条件和意义】30多年来,崔大华先生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南宋陆学》(1984)、《庄子歧解》(1988)、《庄学研究》(1992)、《儒学引论》(2001)、《儒学的现代命运》(2012)五部近250万言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加上别的著述,总规模达数百万言。

全面系统地考察崔先生的著述,我认为,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可以构成一门供后人研究的学说——崔学。

一、崔学的特点及其思想方法崔学之所以为崔学,有三个特点和三种思想方法。

试简述如下:崔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关系性。

崔著数百万言,视野开阔,总体的内在结构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样三种关系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在上位、下位的各个层面展开,形成关系的变奏和交响。

今人对《易》学起源的考古学论证以及对这一论证的理解能够清楚地说明:《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它在源头上的基本特点,是人类关系逻辑的最古老形式——阴阳或曰最简关系式。

崔先生儒道双修的整体基本面貌,若从儒道互补的视角看,正是易学最简关系式的当代展开并归本儒学。

崔学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结构性。

结构性即人与自然、社会、自我这三种关系的崔式展开方式。

崔先生把儒学的理论结构归结为仁、礼、命三个概念就是上述三种关系的展开方式之一。

如,仁的字面义即两个人,两个人是易学最简关系式的儒学表述如父子、君臣、夫妇等,仁是儒学的总德目,只有在人际关系间才有仁爱。

又如,礼有礼仪、礼义两解,礼仪历代有损益,礼义则与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墨学有关。

墨学的功利性注定墨义有西方正义的神学特征。

而以儒学为表征的中华文化强调公正而非正义。

再如对命的解释。

崔学中有“一次不可逆”、“客观必然性”等解,基本上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概念。

因为只有人才有命运问题及其反思,这也是易学的核心和关键要义。

崔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将传统儒学通过生活方式转换成儒学传统。

《儒学的现代命运》肯定儒学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入世特点。

只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学,才是有生命力的儒学,才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儒学获得现代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崔大华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如何调整、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代伦理思潮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回应、处置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学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是理学中的程颢“与物同体”、程颐“万物无一失所”和张载“民胞物与”三种观点。

朱熹一方面对程颢、程颐二人观点之间的差别作出了明确的区分和取舍,另一方面对张载的观点给予了进一步的、准确的诠释。

在朱熹这个诠释中确定的人与自然之伦理关系的三项内涵,也正是现代一种新的伦理思潮——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念。

【总页数】5页(P145-149)
【作者】崔大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
【相关文献】
1.儒学人与自然关系论探析 [J], 李祥俊
2.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J], 林红梅
3.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透视与战略选择 [J], 郑元同
4.社会儒学建构:当代儒学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J], 涂可国;
5.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与选择 [J], 刘永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具有层次性的例子

文化具有层次性的例子

文化具有层次性的例子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层次性:作为一种曾经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形态,儒学无疑是儒家文化的主干部分,而它又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

从横向上说,它是由天人之学,人学(主要是人性论、人生哲学、人格论等),伦理哲学,政治学,教育思想,宗教观(如“子不语怪力乱神”),文化思想(如“博学于文”)、审美思想(特别是乐论),法律思想,经济思想(如孟子提出“井田制”)等所组成的庞大体系;从纵向上说,儒学既有先秦元典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也有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以及现代新儒学。

崔大华把儒学的理论形态主要分为天人之学、自然之学和性理之学,提出儒学的理论结构分成社会的理论层面、心性的理论层面和超越的理论层面三大部分。

儒学发展史不同的思想形态,彼此之前有着共同的理论旨趣,如对仁义的倡导,对道德的持守,对经世致用的追求,对心性的强调,即使是被宋明理学视为儒家道统异端的荀学,也并没有因为它的性恶论而放弃讲“仁”。

正是由于具有共同的学术指向和理论主张,才使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以及儒学的古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词章之学与义理之学均归之于儒学大系统之中。

不过,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矛盾、民族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的差异,以及思想家个人的致思方式、学术传统、价值取向、社会地位、学术修养等的不同,使不同的儒学形态在理论重点、思想观念、政治主张等方面有所不同。

孟荀分别从内在心性和外在礼义两个维度发展了孔学,而宋明理学则弱于外王强于内圣。

勿庸置疑,后世儒学对前代儒学有发展、有创新,例如孟子对孔子仁学的阐发立足于“四端说”根基上,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仁政学说,宋明理学的心性理欲学说使儒学更加精致化、哲学化。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儒学的发展没有曲折,没有偏离,没有沉沦。

相反,前后相继的儒学形态,一方面表现出片面性发展的一面,譬如孟子就有些“剑走偏锋”,他把仁规定为“事亲”,把义规定为“敬长”,显然是不符合孔子仁学的圆融性和普适性,因为在孔子那里,“敬老”同样是“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大华先生对儒学理论结构的诠释崔先生认为,儒学的理论结构包括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与之相应的有“仁”“礼”“命”三个基本范畴。

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礼仪,从实质上来说是指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从功能上来说是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治国工具。

心性的理论层面的“仁”是儒学道德观念系统的基础,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德性和忠孝信义的德行,其根源在于人性本善,人们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人格。

超越的理论层面的“命”是内化于人的道德本性中的可以被人认知的、体验的对象,它是在生命源头处偶然相值而形成的气禀,注定了人生的必然遭际,不是某种外在超越的既定“安排”,因此,儒学回应命的基本态度是不因超越的命运之必然而改变自己所应有的道德实践原则、方向和努力。

遵循物理科学地生活,遵循伦理道德地生活,在人生实践中追求完美人生。

标签:崔大华;儒学;理论结构;仁;礼;命崔大华先生毕生致力于庄学和儒学研究。

①《儒学引论》《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两部鸿篇巨帙,开辟了儒学研究的新境界。

在这两部著作中,崔先生另辟蹊径,对儒学的理论结构作了如下阐释:“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就形成了并由后继者逐渐完善的、具有心性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的、甚为周延的理论体系。

”②与三个理论层面相应的有“仁”“礼”“命”三个基本范畴。

这三个范畴在孔子思想中就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表达。

崔先生说:“‘仁’是个体的心性道德修养,‘礼’是社会伦理纲常,‘命’是超越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某种外在的客观必然性。

全部儒学就是在孔子奠定的这三个理论层面上发展的。

”③《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又重申了这一观点:“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儒家学说是由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构成的;并可以用这三个范畴来划分和界定:‘仁’是个体心性道德修养,‘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天命’是超越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某种外在客观必然性。

全部儒学就是在孔子奠基的这三个理论层面上展开的。

儒学的独特精神品质和文化表现都可以在这个结构中找到根由。

”④实际上,崔先生的这一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所表达。

⑤对这一创见,《中州学刊》在《儒学研究的新进展》的编者按中作了这样的评价:“崔先生用结构的、历史的、比较的方法,结撰了一个以仁、礼、天命组建起来的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儒学的内在架构,这一独创性的思想在儒学研究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为现代儒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境界。

”⑥杨翰卿教授说:“儒家传统表现为:伦理道德特质、‘仁’、‘礼’、‘命’的理论结构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总括性观察和把握,具有独特的原创性和深刻的解释力,特别是对于儒学作出心性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及其道德的、法律的和宗教性的社会功能的抽绎,更是深刻精辟之论。

”⑦笔者以为,崔先生通过剖析儒学的理论结构,揭示了儒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精神品质,以及中华民族受其浸染而形成的独有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涵盖了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儒家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之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崔先生对儒学理论结构的解读,为后学开展儒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范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社会的理论层面:“礼”崔先生关于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的研究,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

对“礼”这一问题,崔先生从礼之形态、实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从形态上来看,礼是指礼仪崔先生说:“儒家的‘礼’,就其形式或形态言,是指礼仪,即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规范;是指规范社会伦理关系的典章制度。

”⑧礼仪作为“礼”的表现形式或形态,是礼的外在形式,它有两方面的内涵。

一是人们的行为举止所应遵循的规范。

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决定了他的视听言动,也就是他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只有遵从礼仪规范而行,才能合礼,否则就会悖礼。

二是规范社会伦理关系的典章制度。

儒家把人们在不同场合下人的行为举止规范系统化、制度化,形成了关于礼的典章制度,构成人们立足社会的依据、准则、规章,人们只有根据这些典章制度而行,才能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否则,社会就会混乱。

礼不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也是维护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必要保障。

人们只有学礼、守礼、行礼才能立足于社会,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⑨。

礼所涵盖的典章制度甚为广泛,规范着不同生活层面上的人伦关系秩序。

《礼记》在《论语》《孟子》所阐明的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之外,“又将超社会的人与自然——天地鬼神的关系,摄入礼之范畴,拓宽了儒学伦理涵盖的范围。

天地、君亲、师友——家庭的、社会的、超社会的,或血缘的、宗法的、超血缘与宗法的,显示儒家理论所观察到和确立的伦理关系是极为周延的”⑩。

可见,儒家之礼涵盖了家庭的、社会的、超社会的各个层面,“总是以人际关系的伦理关系原则或仁之道德感情来融摄一切人伦关系之外的客观对象,消解其异己性、对立性,这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形成了儒家伦理的开放的姿态”。

这种开放姿态,使儒学具有了海纳百川的顽强生命力,儒家关于“礼”的理论才能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得以阐释,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注入新的内容。

即使在现代社会,儒学关于礼之合理性内涵仍不失其存在价值。

2.从实质上来看,礼是指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崔先生说:“儒家礼的思想最重要之点,是诠释出潜藏在礼仪行为或礼制后面的礼之实质与精神——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的应有内涵,并唤起自觉。

”礼决不是仅仅指礼节仪式,更重要的在于礼所表达的精神实质,“即内蕴于器物称号、礼仪内的伦理等级区别原则,和由此产生的建构社会秩序的功能”。

因此,一切违背伦理等级差序原则的行为和有悖于礼之精神实质的做法,儒家都是十分痛恨的。

如果说礼节仪式这种外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损益的,那么礼的精神实质却是不容违背、不容改变的。

因为“在儒家看来,人伦关系及其等级差序原则,都具有或可追溯到超越人自身的自然的永恒的根源性——天与地,礼的伦理规范也因此具有永远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礼是天经地义,它源于天地秩序,所以,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才具有永远的合理性。

正因为儒家这种礼的理论观点和立场,使其“在历史上标志中国社会进步的每个重大政治制度变革时期”,“总要表现出怀疑、伤感、反对,沉沦在失去动力和信心的保守的位置上。

然而儒学贡献的伦理秩序与社会和谐的理念,却是每个稳定的社会所不能拒绝的”。

崔先生认为,礼的实质不仅表现在礼是一种伦理原则,还表现在礼的内在精神是一种道德情感。

礼的行为就根植于人的内心感情之中,如果放任发自人的内心感情自然流露、不加文饰,那么这种感情只能是自发的、朴素的,甚至可能是荒诞的;而经过礼的文饰、节文,人的感情就获得了伦理性的文化自觉,具有了道德性质,具备了道德精神,转变成一种道德情感。

正是这种道德感情构成了礼的内在精神,是礼之根本。

因此,在践礼的实践中,只要含蕴道德情感,即便礼仪或器物不周,也是可以尽礼的。

换言之,礼的精神实质比礼仪器物更为重要,更能体现礼的本质。

崔先生说:“将道德情感视为是礼的内在精神的理论观点,使儒学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从道德角度观察社会的理论立场,即是认为缺乏道德精神的伦理秩序或社会秩序,就会变得徒具形式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儒学因此形成了它的道德的社会批判能力,并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社会精神萎靡衰退的时期里,都有所表现。

”总之,“儒家把礼之伦理实质追溯到天地之序,将礼的内在精神视为人的道德情感,并归源于人性固有”,“在这种礼的理论观念中,儒家形成了某种保守的性格,也生长了社会批判能力。

儒学礼理论的这种内在张力和平衡,是儒学不衰的生命力的支撑点之一”。

3.从功能上来看,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治国工具崔先生根据《论语》的记载,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论述了礼的功能。

就个人而言,“不知礼无以立”,“礼从心理的、伦理的不同层面上,对人的全部生活内容——人情与人义、利与患、所欲与所恶,确定规范,指导行为,所以‘不学礼无以立’”。

就国家而言,“为国以礼”,“从家庭到国家、从道德教化到典章制度,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秩序,都是需要由礼而建构成功,所以‘为国以礼’”。

他进一步指出,儒家还经常在礼与法(政、刑)、礼与乐的关系中来论定礼的社会功能。

作为治国的工具,礼的作用远远大于法。

礼能从心理上、观念上塑造一个人,法只是对一个人已发行为的裁判。

显而易见,儒家更加重视、更加信赖人的伦理自觉和道德自觉。

礼与乐犹如一体之两面,虽有区别却不可分割。

礼还是文明的尺度,是区分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志。

总之,崔先生认为,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是指礼仪,其实质是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源于天地之序,为人性所固有。

礼既是人立足于社会的行为规范,也是治国安邦的大经大法。

二、心性的理论层面:“仁”崔先生关于心性的理论层面的“仁”的研究,为人们的道德践履找到了本体依据。

在研究了“礼”之后,崔先生对更为深层的理论结构进行了探讨。

他说:“在孔子儒学看来,没有人的道德理性、道德感情的注入,礼所蕴涵的伦理关系原则是不能真正实现的。

这样,儒学理论结构中较之伦理的社会层面更深入的个体人性的、心性的层面就显露出来了。

在这个层面上,儒学构筑了一个较完整的道德规范系统,追溯了道德的人性根源,多角度地阐释了道德修养的方法。

”崔先生把这个理论层面称之为心性的理论层面,其基本范畴是“仁”,包含道德观念系统、道德的人性根源和修养方法。

1.儒学的道德观念系统道德观念系统主要包括德性和德行。

虽然道德观念系统包括众多的道德范畴,分类归纳也颇有差异,但是,“辨析起来可以发现,儒家众多的道德范畴,实际上是定位在或归属于德性与德行两个观念性质有所区别的不同层面上”。

德性是内蕴于儒家众多道德观念、范畴中的基本精神特质、价值意蕴。

仁义礼智信五性充分表达了德性观念,它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之德性是爱的情感,是德性的共同基础。

“义”之德性是“宜”,是对“应该”、对全部道德原则的自觉选择。

“仁是发自内心的、向外推展的爱的情感,义是发自内心的对全部道德规范原则的担当。

仁与义之间的这种内涵上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构成一种对立或差异的周延性;这种周延性使儒家有时用‘仁义’来表述、指称全部德行。

”仁义可以涵盖指称儒家的全部德行、全部道义,这使五种德性中的“仁义”在儒家道德思想中具有特殊的理论位置。

德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德性外化出的特定伦理规范或一般行为规范。

它最为凸显的部分是符合、践履伦理规范的行为,是在各种特定人伦关系中的德性表现。

崔先生认为,《孟子》所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周延地确定了儒家视野里的社会生活伦理关系范围;《礼记》提出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十义”将这种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伦理角色的应践履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明确地表述出来,共同构成完整的儒家的道德思想的德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