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说课稿

合集下载

《爷爷的芦笛》小学语文教案

《爷爷的芦笛》小学语文教案

《爷爷的芦笛》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意境。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怀。

(2)学会尊敬老人,懂得感恩。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学会尊敬老人,懂得感恩。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爷爷的芦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体会语言魅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游戏等方式,巩固所学生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课文的优美。

4. 品味课文,感受美好意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感。

5. 讨论交流,懂得尊敬老人、感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中所体现的尊敬老人、懂得感恩的理解。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老人、懂得感恩的小作文。

3. 家长协助,进行家庭作业的完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爷爷的芦笛》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行文优美、饱含哲理的短篇小说。

文章以芦笛为线索,通过三次写芦笛,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成长历程紧密结合,展现了主人公强强在爷爷的笛声中从胆小脆弱逐渐变得勇敢坚强的过程,揭示了“不经风雨怎能成长”的主题。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海边生活的气息,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坚强,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但他们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主题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探索欲望。

因此,这篇课文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芦笛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强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感受强强由胆小脆弱到勇敢坚强的成长过程。

引导学生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勇敢坚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芦笛的作用。

2、体会强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变化,感受强强由胆小脆弱到勇敢坚强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爷爷的芦笛》教案课件

《爷爷的芦笛》教案课件

《爷爷的芦笛》教案课件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爷爷的芦笛》这首歌曲。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爷爷的芦笛声带来的美好情感。

1.2 教学内容:播放《爷爷的芦笛》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灵感。

1.3 教学活动:播放《爷爷的芦笛》歌曲,让学生聆听并尝试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和联想。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灵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演唱《爷爷的芦笛》这首歌曲。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2 教学内容:打印《爷爷的芦笛》的歌词和旋律线,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旋律。

2.3 教学活动:打印《爷爷的芦笛》的歌词和旋律线,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

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演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旋律。

第三章:歌曲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爷爷的芦笛》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歌曲,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2 教学内容:分析《爷爷的芦笛》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等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

3.3 教学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爷爷的芦笛》歌曲的曲式结构,讲解各个部分的特点。

学生通过听歌和观察旋律线,独立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第四章:歌曲演唱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演唱练习,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包括独唱、齐唱等形式。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

4.3 教学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练习,如独唱、齐唱等。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亲情无价》中的《爷爷的芦笛》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懂得亲情无价,培养关爱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孙之间的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课文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爷爷的芦笛》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亲情的美好,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解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分析句子结构。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分享学习心得。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爷爷的芦笛》2. 生字词:略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主题:亲情无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美好。

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下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短文创作和家庭作业。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祖孙情。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爷爷的芦笛》,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1.2 教材分析《爷爷的芦笛》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悠扬。

歌曲以芦笛为题材,描绘了爷爷吹奏芦笛的情景,传递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3 学情分析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芦笛这种传统乐器可能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芦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欣赏和演唱这首歌曲。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学唱让学生学会演唱《爷爷的芦笛》,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2.2 芦笛知识介绍介绍芦笛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乐器的特点和魅力。

2.3 音乐欣赏欣赏其他芦笛曲目,让学生感受芦笛音乐的不同风格和表现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芦笛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芦笛的历史和特点。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爷爷的芦笛》,学生跟随模仿。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民族音乐作品,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4.2 歌曲学唱教唱《爷爷的芦笛》,让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3 芦笛知识介绍讲解芦笛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芦笛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4.4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芦笛曲目,让学生欣赏并分享感受。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表现,关注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5.2 学生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5.3 课堂纪律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鼓励积极发言和认真听讲。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爷爷的芦笛》歌曲乐谱、芦笛演奏视频等相关教学材料。

6.2 教具准备准备芦笛乐器、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6.3 课前练习教师提前学习芦笛演奏技巧,确保在课堂上能够进行示范。

2024年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爷爷的芦笛》一文。

详细内容为: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对爷爷的芦笛声音的怀念,展现了祖孙之间的深情及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

本章主要围绕“声音”和“情感”两个主题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孙之间的深情。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民间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芦笛音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乐器,引出课题《爷爷的芦笛》。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孙之间的情感。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b) 通过例句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c) 讲解民间文化,让学生了解芦笛的来历和意义。

4.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b) 让学生谈谈对爷爷的芦笛声的感想。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爷爷的芦笛》2. 结构:引子、、结尾3. 重点词语:怀念、深情、民间文化、传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爷爷”的作文。

2. 答案要求:围绕题目,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心中的爷爷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民间艺人来校展示芦笛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文化;b)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感受祖孙之间的深情”与“体会民间文化的魅力”。

2023最新-《爷爷的芦笛》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爷爷的芦笛》教案(优秀6篇)

《爷爷的芦笛》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爷爷的芦笛》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爷爷的芦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

2、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认6个生字。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四课《爷爷的芦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词语:芦笛婉转悠扬温润脸颊潮汛喷洒摇撼打碎裹挟恐惧驱赶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5、指名说三、自学生字1.自己把课文中难度大的生字再记一记2.交流难字:裹:把衣字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是个果碎:卒的左边加上石字旁颊挟:夹字加偏旁3.其他字按照预习情况进行交流四、交流预习的词语五、深入学习课文1、在强强的想象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什么样子的呢?回读第一自然段2、默读思考:来到小闸屋后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给课文分段。

3、同桌交流4、全班交流(1)兴奋强强为什么兴奋?指导朗读26自然段(2)害怕你从哪儿看出强强十分害怕?指名说:①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

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②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③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爷爷的芦笛》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爷爷的芦笛》精品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爷爷的芦笛》,体验农村孩子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认识“笛、稚”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 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难点:1. 生字的认读与理解。

2. 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乐器,引出本课课题《爷爷的芦笛》。

2. 生字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教师重点讲解生字。

3. 课文理解: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4.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深入学习课文:让学生细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3. 情感体验:学生讨论课文中爷爷的芦笛象征着什么,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

4. 创作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吹奏芦笛的场景。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芦笛的相关知识,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和理解。

3. 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4. 学生创作练习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适合课文情境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爷爷芦笛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爷爷芦笛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爷爷芦笛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爷爷的芦笛说课稿中国()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爷爷的芦笛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更多小学请关注中国()小学频道。

一、教材说明:课文《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行文优美,又不乏哲理的短篇小说。

主要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小男孩到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了一个狂风大浪之夜,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描写了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想象,那里景色怡人,令强强深深地向往与眷恋;第二段写我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支芦笛;第三段描写潮汛来时,漆黑的夜晚狂风大作,海水狂怒,肆意袭卷。

爷爷的小闸屋在波风浪谷中颠簸,随时将被巨浪淹没的险境以及在爷爷的小屋独处的强强的焦急与恐惧。

第四段描写了强强在大浪的余波声中,再次听到爷爷悠扬的笛声,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从而觉得自己变得勇敢起来。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课文重点是第三、四两段,描写自然环境和强强心理活动的语言很精彩,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并熟练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四、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流程:如何让这群六年级的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且比较到位的理解的深远意蕴与独特构思呢?我准备这样来教:第一课时中我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爷爷的芦笛》一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跟随爷爷学习吹奏芦笛的故事,通过小男孩的努力和爷爷的教导,最终他能够吹奏出美妙的音乐。

文章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音乐的热爱和爷爷的教导。

2. 学生能够掌握芦笛的特点和吹奏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音乐的热爱和爷爷的教导。

难点:学生能够掌握芦笛的特点和吹奏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文章内容、图片、音乐等。

2. 芦笛:用于展示和示范吹奏。

3. 练习册:用于随堂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

2.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热爱和经历,引入文章《爷爷的芦笛》。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小男孩是如何学习吹奏芦笛的?三、讲解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2. 教师展示芦笛的吹奏方法,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小男孩学习吹奏芦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学生可以回家后自己尝试吹奏芦笛,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

板书设计:《爷爷的芦笛》小男孩热爱音乐爷爷教导吹奏作业设计:1. 请简述文章《爷爷的芦笛》的主要内容。

2024版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2024版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小学语文《爷爷的芦笛》教案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材内容及特点分析 • 课前准备工作安排 •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课后作业与巩固练习 • 板书设计及评价方式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 写最美芦笛声的段落。
课文背景
介绍芦笛的起源、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 的象征意义
板书内容规划
课文结构
列出课文的段落大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脉络
重点词汇
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词义
句子解析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引导学 生理解句子含义和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思考文章 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视觉效果优化建议
05
课后作业与巩固练习
针对性作业布置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三遍, 并注意书写规范。
回顾课文内容,简要概括文章主 旨。
思考并回答课后问题:爷爷的芦 笛给强强带来了哪些变化?
课外阅读推荐
推荐阅读《小学语文阅读》中相关主题文章,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鼓励阅读其他与亲情、成长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宽视野。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通过 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 题。
02
教材内容及特点分析
《爷爷的芦笛》课文内容概述
描述了一个和爷爷一起生活在海边的 小男孩,通过爷爷的芦笛声感受到大 海的美丽与神秘。
展现了小男孩对爷爷的深厚感情,以及 爷爷用芦笛声传递的对大海的热爱和对 生活的乐观态度。
课文结构与写作特点
以小男孩的视角展开,通过回忆的方式叙 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教师备课资源准备

语文s版四下《爷爷的芦笛》word说课稿

语文s版四下《爷爷的芦笛》word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执教的《爷爷的芦笛》一课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历经恐惧,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从而给人以这样的启示: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得让他们经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全文共13自然段,(1-6)描写了生活在海边的爷爷做芦笛、吹芦笛,再加上蓝天碧海,景色怡人,令强强深深地向往。

(7—10)描写潮汛来时,漆黑的夜晚狂风怒吼,肆意席卷,爷爷的小闸屋在波峰浪谷中颠簸,随时将被巨浪淹没的险境以及在爷爷的小屋中独处的强强内心的焦急与恐惧。

(11-13)描写了强强在大浪的余波声中再次听到爷爷悠扬的笛声,变得勇敢起来。

全文篇幅较长,我们可以凭借以下的词句记下全文的脉络:想象中大海的美好-白天大海的平静—夜晚大海的狂怒-感悟成长的道理。

文章三次提到芦笛声,我们也可以以此线索来理解文章,想象中的笛声给人以美的享受,白天的笛声给人带来快乐,风雨中的笛声给人以勇气。

二、学情分析我所执教的学生大多在10岁左右,60%来自于乡下农村,田原地间的农村生活俭朴,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对文中描述的大海没有太多了解,但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天性好玩,活泼开朗,基础知识扎实牢固,有80%的同学特别喜欢读书,好表现,对文中美丽的大海充满了向往,情感领悟领悟能力强。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相互作用,感受大海的温柔与狂怒,了解强强的内心,从而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的意思。

3、能够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的芦笛》教学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爷爷芦笛》教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中,学习《爷爷芦笛》这篇课文。

该课文主要讲述小主人公和爷爷在海滩边一段感人故事,通过爷爷制作并吹奏芦笛情景,传递深厚祖孙情谊和对大自然热爱。

具体涉及教材章节为第九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并理解生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亲情感悟,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亲情与大自然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描绘大自然和亲情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进入课堂,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a.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词,初步解课文内容。

a. 学生阅读课文,标注生词。

b. 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生词。

c.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什故事?”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分析人物心理,理解课文所表达思想感情。

a. 教师讲解生词,帮助学生理解。

b.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

c.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爷爷芦笛》2. 主要内容:祖孙情谊、热爱大自然3. 生词: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描述爷爷制作芦笛过程。

爷爷的芦笛一等奖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一等奖说课稿

爷爷的芦笛一等奖说课稿《爷爷的芦笛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爷爷的芦笛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说明:课文《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行文优美,又不乏哲理的短篇小说。

主要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小男孩到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了一个狂风大浪之夜,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描写了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想象,那里景色怡人,令强强深深地向往与眷恋;第二段(2-6)写我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支芦笛;第三段(7-10)描写潮汛来时,漆黑的夜晚狂风大作,海水狂怒,肆意袭卷。

爷爷的小闸屋在波风浪谷中颠簸,随时将被巨浪淹没的险境以及在爷爷的小屋独处的强强的焦急与恐惧。

第四段(11-13)描写了强强在大浪的余波声中,再次听到爷爷悠扬的笛声,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从而觉得自己变得勇敢起来。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课文重点是第三、四两段,描写自然环境和强强心理活动的语言很精彩,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并熟练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四、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流程:如何让这群六年级的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且比较到位的理解文章的深远意蕴与独特构思呢?我准备这样来教:第一课时中我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第一段通过引读将学生带入意境,从碧蓝碧蓝、翱翔、闪闪烁烁等词语体会强强想象中小闸屋的美丽和强强对小闸屋的向往。

《爷爷的芦笛》教案(精选

《爷爷的芦笛》教案(精选

《爷爷的芦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爷爷的芦笛》。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爷爷的怀念之情。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课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

3. 生词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爷爷的芦笛》2. 生字词:略3. 句子解析:略4. 课文结构:略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大自然”的短文。

作业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亲情,开展“我的亲人”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生活。

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和亲情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词讲解和自主学习2. 课文解析与情感体验3. 朗读指导与实践4.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一、生词讲解和自主学习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词进行讲解,避免过多、过杂。

2. 讲解生词时,结合语境进行,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

《爷爷的芦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第1课:爷爷的芦笛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芦笛”、“传统文化”、“感恩”等,并进行造句练习。

3. 课文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爷爷的芦笛对故事中人物的意义,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2. 图片素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素材,如爷爷的芦笛、传统文化等,用于辅助教学。

3. 视频素材: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素材,如芦笛演奏、传统文化展示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造句练习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程度:通过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角色扮演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评价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1周:学习课文第1-3段,掌握生词和短语,理解故事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
《《爷爷的芦笛》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的重点是令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惧,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变得勇敢的事。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四年级学段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会认“闸、撼、颠、簸、哆、嗦”等6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相互作用,感受大海的温柔与狂怒,了解强强的内心,从而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的意思。

情感目标: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解强强的爷爷平时爱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难点是: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的学习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导入——阅读——拓展式的教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合作感悟——探究反思式的学法,
力求学生在品读中积累语言,在品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

说教学程序
(一)环节1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出示课件: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想听吗?课件播放。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的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借助注释以及字典解决字词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教师提醒易读错的生字,例如“闸”字是翘舌音,“嗦”字是平舌音,在“哆嗦”
一词中读轻声。

“撼、颠、簸”3个字字形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想办法识记。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以“芦笛”为线索贯穿全文。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举手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最后总结:课文分为三个大段,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再次来到小闸屋,和爷爷一起去做芦笛。

三(7-10):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环节3研读感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我将以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方式,带学生走进课文,理解课文。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说一说在强强的回忆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自由作答后,引出问题:
2、感受了海边美丽的景色,爷爷清脆的笛音,体会强强对小闸屋的喜爱之情。

再次来到小闸屋后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读第七段到第十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

(鼓励学生画关键句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自学的空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是什么样的环境,强强又是什么样的心情?经过讨论,学生知道在大海狂怒的夜晚,强强惊恐万分!
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
学生回答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你对爷爷有怎样的认识呢?学生学生自然联想到爷爷平时对他说的每一句话,如要勇敢,要坚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联想到爷爷一面吹芦笛,一面在风雨中查看潮汛的情景,想到爷爷就是一个经风雨、见世面的人……教师相机板书。

学习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本课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1、背:背背课文的7-13小节。

2、读:读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

3、画:用你的笔画画你眼中的大海。

4、写:以《在挫折面前》为主题,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让学生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启示用一句话写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缩影,我的板书是围绕文章的题眼“爷爷的芦笛的特点及蕴涵的道理”而设计的。

爷爷的芦笛
婉转悠扬清脆奇特
经风雨见世面接受锻炼
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此节课的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规律;3、注重本文的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语言。

语文教学的艺术多种多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做更多的探索,为学生创造更有效果的语文课堂!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