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庵研山模样及研山铭是真迹皆有史证

合集下载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中)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中)

78◆李守亮( 北京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中)研山图与研山铭4.米芾研山图与研山铭关于米芾《研山图》和《研山铭》,有米芾原笔本,有名手摹写本,有重新创作者,有毁于兵燹战火者,也有目测为二本者,有木刻刊书者,也有绘写图卷、拓印本。

如下文献记述:4.1宋代米芾《研山记》米芾有《研山记》,记述宝晋斋研山被薛绍彭易去后,米芾笔想成图,并在图右作记,时间为崇宁元年(1102)八月。

此南唐宝石,久为吾斋研山,今被道祖易去。

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

润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

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崧巃。

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

立壁照春野,当有千丈松。

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

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

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

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

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

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

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

江南秋色起,风速洞庭宽。

往往入佳趣,挥洒出妙言。

愿公珍此石,美与众物肩。

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

”今每诵此诗,必怀此石。

余亦有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惟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

”此石一入渠手,不得再见,每同友往观,亦不出视,绍彭公真忍人也!余今笔想成图,仿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犹不复泯矣。

崇宁元年八月望,米芾书。

中美:王令(1032—1059)有《答刘仲美》《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诗;王庭圭(1080—1172)有《喜刘世臣仲美及第》《寄刘世臣仲美》《题秀光亭壁饯刘世臣刘仲美》诗;王绅(神宗元丰初1078—1085年内官)有《夜坐书怀简仲美》诗。

曾旼(字彦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有《次韵赵仲美表弟西斋自遣》诗;赵旸(字乂若,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有《奉和姚仲美腊梅》诗。

未知此“仲美”是刘仲美、赵仲美还是姚仲美?4.2元代张伯雨、龚圣予题元章研山图张伯雨有研山诗一首,《题元章研山图》二首,附龚圣予题诗十余首(存八首),是考米芾宝晋斋研山的重要文献。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上)(李守亮)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上)(李守亮)

◆李守亮( 北京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 研山流传续考(上)摘要:历代砚文献所载,米芾曾收藏过的研山至少有二十一方,其中或有重叠,或有伪托制作,据可信的文献记述,也不下十种之多。

本文给出历代米芾研山文献汇参索引,并在前考的基础上续考研山图和研山铭,对各方米芾研山的流传顺序进行续考和补充。

关键词:宝晋斋 海岳庵 米芾 研山 研山图 研山铭米芾研山知多少?关于米芾有几方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以及米芾研山图、研山铭的真伪和流传顺序如何,古往今来,已有大量考证。

古代文献中,以清代翁方纲的《宝晋斋研山考》、陈寿祺的《砚山考》考证最为典型,二者认为米芾收藏有两方研山,一方是与薛氏相易的宝晋斋研山,一方是与苏氏易宅的海岳庵研山。

近年,又因回归研山铭和疑似米芾宝晋斋研山的出现,一时考辨文章无数,亦是众说纷纭。

笔者通读历代砚文献,归纳米芾曾收藏的研山绝不止两方,甚至多达十数方。

本文在前考的基础上,给出米芾研山文献汇参索引,并从砚文献的角度续考研山图和研山铭,对各方米芾研山的流传顺序进行续考和补充。

1.研山、山砚、笔格与赏石研山是由砚引申而出,大不盈尺,峰峦起伏中有砚池。

后因制研山的灵璧石、英石并不发墨,不是制研的佳材,故此后来的研山并不一定设有砚池。

研山则始于南唐李后主至北宋米芾时代,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峰峦形成的砚台,在底部山麓处,琢平可受水磨墨,既可作为文房清玩,又能为临池染墨之具,可称之为山砚。

另一种没有研墨功能,实际为蓄水、润毫的砚友。

研墨之山砚可名为研山,而蓄水、润毫之研山则不可称为山砚。

今之研山,更近似于宋元时期的山形笔格,或曰笔山。

但是,笔格与研山本非一物,笔格出现得很早,也并非山的形态,宋人才将笔格与山的形象糅合在一起,多是分峰山形小石。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笔格辨》:“灵璧、英石自然成山形者可用。

于石下作小漆木座,高半寸许,奇雅可爱。

”南宋林洪在《文房图赞》中称笔格为“石架阁”,号“小山真隐”。

米芾——精选推荐

米芾——精选推荐

米芾《宋史考论》《宋史》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米芾,字元章,吴人也。

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

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

卒,年四十九。

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

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

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

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

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

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

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

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

尝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

又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人以为宠。

生平大事辑考1.家庭背景米芾五世祖米信,宋初勋臣。

《宋史》卷261有传,淳化五年(994年)卒,六十七岁。

高祖、曾祖多系武职官员。

芾父字光辅,官左武卫将军(一说米芾父名“佐”,徐邦达《米芾生卒年岁订正及其它二三事考》中认为后世称“父佐”当误。

依据是米芾之孙米宪辑录《宝晋斋山林集拾遗》卷首附载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中谈到米芾父亲处云:“父致仕,左武卫将军。

”后人则讹为“父佐,左武将军,”也许把“致仕”的仕字讹为“佐”字,又把致字脱去的缘故。

)赠中散大夫、会稽(县)公。

米芾《书史》云:“濮州李丞相家多书画,其孙直秘阁李孝广收右军黄麻纸十余帖,辞一云白石枕殊佳……后有先君名印,下一印曰‘尊德乐道’。

今印见在余家。

先君尝官濮,与李柬之少师以棋友善,意以奕胜之,余时未生。

”由此知米芾在未出生时,其父曾在濮州为官,喜爱书画艺术,并精于鉴赏,且“尊德乐道”。

芾母阎氏,因其“侍宣仁皇后藩邸,出入禁中,以劳补其子为殿侍,后登进士第,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

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

”《宋史》、《京口耆旧传》、《丹徒县志》、《襄阳县志》、《全宋诗》、《鸡肋编》等均有载。

米芾“研山铭”的真伪有了实物证据

米芾“研山铭”的真伪有了实物证据

米芾“研山铭”的真伪有了实物证据从海外归来的“研山铭”其研山铭部分应是真迹。

这要从米芾的两座南唐砚山谈起。

翁方纲在《宝晋斋研山考》中,对南唐研山有清楚的考证:1、米蒂只有两座研山,都是南唐的。

其一是米苏研宅相易的研山,也称山砚(所谓海岳庵研山),有研墨功能。

其二是跟薛绍彭相易的研山(所谓宝晋斋研山),无研墨功能,不得名山砚。

说明这两座南唐研山,一座是山砚,砚台,一座是奇石。

2、高下凡六峰的研山,是易给薛绍彭的那座(所谓宝晋斋研山),而吴仲圭为图者实既此石。

吴仲圭画的研山图毁于兵。

后来又倩好手补图,以补仲圭之迹。

又邀诸君子为诗。

遗憾的是:1、从翁氏《宝晋斋研山考》中看出,他考阅了大量的古人著录,但翁氏并未指明米蒂的两座南唐研山的真名:其一是“芙蓉”研山(所谓海岳庵研山,易给苏氏的那座研山),其二是“小翠峰”研山(海岳庵研山易给苏氏后的第十六年,既崇宁元年八月又把“小翠峰”研山,既,所谓的宝晋斋研山,易给薛绍彭)。

这时米蒂手中再无研山了。

所以米蒂才在诗中说:“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所谓“宝晋斋”和“海岳庵”,未见米芾时代有把“芙蓉”研山,和“小翠峰”研山更名为“宝晋斋”和“海岳庵”的记载。

“宝晋斋”和“海岳庵”研山,应是后人对这两座南唐研山的俗称。

所以“宝晋斋”研山上的宝晋斋字样应是后人伪作。

《铁围山丛谈》载: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研山……。

被米老元章所得……。

时东坡公也曾作一研山,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颇崛奇,后上亦自为二研山……。

《南村辍耕录》载: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

米蒂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这些记载清楚的表明:米蒂只有两座研山,其一是“芙蓉”研山易给了苏氏,是山砚,砚后面的上方为左右两个砚池,左右两个砚池各伸出来一阜坡陀。

非是翁氏考证的中间凿一个砚池。

而是每阜坡陀的中间凿为研池。

这才出现左右则引两阜坡陀之说。

“芙蓉”研山易宅基后,又得到了“小翠峰”研山(中美旧有诗: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

著名古人误解史载造就米芾的研山乱象

著名古人误解史载造就米芾的研山乱象

著名古人误解史载造就米芾的研山乱象米芾的海岳庵研山特征形状考(后附与本文相关代表性史载)米芾的两座南唐研山,一为海岳庵研山,实名芙蓉研山,与苏凯相易者(研山铭是为海岳庵研山作,应作于订好与苏研宅相易,未取走研山前)。

一为宝晋斋研山,实名小翠峰研山,与道祖相易者。

二者整体特征形状至今没有一个都被认可的完整的描述,甚至把二研嫁接混为一谈,时至今日,还被一些专家学者把经嫁接混为一谈的史载奉为佳载。

如此,可能是未见宋代楼钥《攻媿集》所载,或是也误解了楼钥的记载。

记载米芾研山的诗述虽然有许多,但是说法各异,让人不易理清道明。

梳理起来,记载的基本种类:一、以宋代蔡绦为代表,描述海岳庵(芙蓉)研山的。

蔡绦的《铁围山丛谈》,米芾的《研山铭》,岳珂的《宝真斋法书赞》,元代道教名士张伯雨等。

二、以陆煊为代表,描述宝晋斋(小翠峰)研山的。

陆煊《梅谷偶笔》等。

三、以宋代楼钥为代表,据宝晋斋(小翠峰)研山图,描述研山与研山图的。

宋代楼钥《攻媿集》,元代道教名士张伯雨,陶宗仪《辍耕录》等。

尤其陶描述的更清晰,米所书画的就是小翠峰(宝晋斋)研山。

四、以元代揭傒斯为代表,把米芾题注于宝晋斋研山图下方的:“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米芾”。

嫁接于海岳庵研山,同时也把灵璧石接于其上。

揭傒斯《研山诗并序》,赵孟頫《賦张秋泉真人所藏研山》等。

五、米芾于崇宁元年八月画了小翠峰(宝晋斋)研山图,上有米芾题注。

《辍耕录》:宝晋斋研山图,右此石是南唐宝石......,中美旧(旧,过去)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此诗应作于米苏研宅相易后,索入九禁前。

因米芾失去了芙蓉研山,而把感情都转移到小翠峰)......”。

今每颂此诗必怀此石。

近余也有作云“研山不复见”......。

米又把小翠峰与道祖相易,至此米的两研山全无。

从中美的“不易见”到米芾的“不复见”事情发展至此,米芾感到再也见不到心爱的研山了。

为解决对研山的思念,米芾书画了宝晋斋研山图,从而有了“从此吾斋秀气尤不复泯矣”之感。

此法可立辩研山铭真伪,米芾的研山真伪

此法可立辩研山铭真伪,米芾的研山真伪

此法可立辩研山铭真伪米芾的研山真伪请关心研山铭真伪者自愿来构画米芾的研山图,经构画研山图,可产生辩别依据,确定研山铭真伪,宝晋斋研山图真伪,宝晋斋研山真伪,还可得到海岳庵研山基本特征形状图。

前言本文是面对爱好者,博得爱好者一笑而已。

有关专家勿读此文,因为没人愿意自找麻烦得罪人,读了这不堪入目的所谓文章只会使您烦恼。

就是真的所谓找麻烦相信也没有麻烦。

国家购入的宝晋斋研山石,与研山铭中的研山图我认为是伪作,研山铭的后十二字也是伪作。

虽然可能是被骗了,但是爱国精神可嘉。

发现从没见过的难得国宝,视而不见的放弃是不负责任。

可是又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其研透呢!何况不一定手头就有这些可证其真伪的古文献资料,或许有的资料当时还未发现,专家也是人不是神,这一突发事件短期内,不可能彻底吃透其真伪,不拿,机会错过了,拿,没有绝对的把握,参与者还是为了国人拿了,宁可个人担风险的精神实在可嘉。

我认为,从没见过的文物,到这程度就很难得,而后人的条条是道的评头论足也无可非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证其真伪的资料也不断充实,当然就有了评头论足的资本,本人的说辞是学习了诸家的大作长了见识,再把大家搜集到的有关米芾研山的记载研读后而作,说实在的,在研山铭回流之前,本人对研山铭一无所知,对其研山的记载也知之甚少,但是对米芾的研山却早有关注。

说到底,还是这句话,研山铭、研山石,可能不全对,但是参与人的动机与精神可嘉。

我想有关人应面对事实,澄清此事,将会得到极高的评价,反之,每当人们提起时定有一番议论.....。

拙见。

古稀者 2018年12月9日国宝研山铭的真伪至今还在争论,书艺法辨真伪好像较有说服力,但不是无可辩驳的依据证,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研山铭中的所谓宝晋斋研山图,其真伪也有争议,多认为是伪作。

其实证其真伪有不可辩驳的依据——古文献记载。

古文献记载宝晋斋研山的特征既详细又明确还集中,相信专家们一眼就能看穿其图是犀利小人把这跟研山铭毫无关系,也跟宝晋斋研山有根本差别的拙略的,所谓宝晋斋研山图拼在真迹研山铭上的。

宋代赏石君子米芾著述《砚史》

宋代赏石君子米芾著述《砚史》

宋代赏石君子米芾著述《砚史》米芾拜石图明陈洪绶米芾对中华古典赏石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通过长期的赏石实践,以一个艺术家独到的审美体验,先后成就了他一部《砚史》和言简意赅的“相石四法”。

砚石古又称“研山”,属文房石类。

米芾不仅收藏、赏玩各种天然奇石,还是个痴迷如命的收藏和研究砚石的先驱者之一。

他所著《砚史》,《四库全书提要》曾给予很高评价,对后世研究砚石的影响很大,而他收藏名砚的故事也十分传奇。

南唐后主李煜藏砚甚多,其中“三十六峰砚”和“七十二峰砚”都曾被米芾收藏并研究过。

《砚史》记载:“七十二峰砚,奇峰竞拔,洞壑奇绝,天欲雨则水出,欲霁则先燥。

”李后主死后,此砚石流落民间,流转数十人家,米芾爱极,曾以五百两黄金购得。

后不慎又将此物丢失。

米芾痛惜万分,曾赋诗云:“砚山不可见,我诗徒叹息。

唯有玉蟾蜍,向予频泪滴。

”更为传奇的是,宋徽宗收藏了李后主那方“三十六峰砚”(又名宝晋斋砚山),此砚石“层峦叠嶂,明暗相间,砚池中碧水荡漾,砚堂中金光闪闪,似有白云飘逸,又似山川巍峨壮丽”。

宋崇宁年间,米芾被召回京都,并授予书画学博士。

初见徽宗时,他将儿子米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皇上以作晋见之礼,徽宗看后,大加赞许,一高兴与宰相蔡京商量将米芾的官职提升为礼部员外郎。

有一天徽宗与蔡京在便殿论及书法艺术。

恰时宫中新制作几扇画屏尚未着墨,徽宗一时想到米芾,便传旨将他召来,命他把《周官篇》写在屏风上。

交代完毕,便转身到屏风后休息去了。

米芾一看到御案上放着那方三十六峰端砚,心中便打起了主意。

待把一幅《周官篇》写完之后,乓的一声将手中的笔管掷在地上狂声叫道:“一洗二王恶体,照耀皇宋千古!”徽宗在屏风后听了先是十分恼怒,心里说:这个米癫,真是癫狂至极。

当他从屏风后走出来一看,米芾写的字凌厉劲健,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一腔怒气顿然消失,转而满心欢喜地连声喝彩道:“真是至善至美,堪称一代绝笔!”米芾一看时机已到,急忙跪地奏道:“皇上,你这砚台已被我污染了,不再适宜供你使用,干脆把它赐给为臣吧。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千百年来,一块名为“砚山”的奇石,令历代赏石爱石者为之痴迷,从宋徽宗到清乾隆皇帝,再到当代赏石人都在为之苦苦寻觅。

砚山是米芾收藏的一方灵璧石,砚与研谐音,所以古称“研山”。

据考证,砚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旧物,几经流传,到了米芾手里。

米芾得到砚山后,《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极,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珍品《研山铭》。

央视《探索发现》曾沿着历代赏石人寻找砚山的足迹,讲述古人虔诚拜石直到今人千里寻石的一段段传奇故事。

砚山在宋代以后神秘消失,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

直到《研山铭》的回归,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寻找研山奇石的希望。

直到2012年这方消失了近千年的石头又重新出现,砚山奇石是古今名奇石之一。

[1]米芾砚山继2002年中国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成功拍卖从日本回流“国宝级”艺术品宋徽宗《写生珍禽卷》并创下中国古代书画“天价”(2300万元)之后(买主为一位比利时女商人),又一件“国宝级”的中国古代书画——宋代米芾《研山铭》手卷于2002年金秋由中贸圣佳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定向指定拍卖的形式以2999万元高价创下新高(归新组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宋徽宋《写生珍禽卷》一样,米芾的《研山铭》也是由日本有邻博物馆所收藏和提供的。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东坡曾评其书法如风樯阵马,超逸入神,沉着痛快;黄庭坚评研山铭其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在书坛上享有重要地位。

据考,米芾留存于世的书法墨迹近60件,其中多为小字,大字仅有《研山铭》以及《多景楼诗》(现藏上海博物馆)和《虹县诗》(现藏日本东京国立艺术馆),三幅大字中又以《研山铭》最具代表,刚劲、奔腾、沉顿、雄快。

而该手卷又书画合璧,描摹了一方传承有绪的古灵璧石名品他(据说为后人所摹),颇值得玩石者一鉴。

《研山铭》手卷为水墨纸本,高36cm,长138cm,分为三段。

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和外甥金代王庭筠的题跋,另外还有清代陈浩和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的题词。

米芾的海岳庵研山确已现身

米芾的海岳庵研山确已现身

米芾的海岳庵研山确已现身拜读了《还谈米芾“研山铭”的真伪有了实物证据》一文,得知米芾的海岳庵研山(三十六个峰的)确已现身。

其形貌,与史载和研山铭综合描述的研山形貌完全吻合。

其形貌实名是:1、研山的平面轮廓象手掌,大小超过中妇的手掌。

2、研山的前面,有三十六个山头儿,一个絶涧把群山分成左右两部分,每部分的中间各对着一个砚池。

3、山顶两个约两寸大小的砚池,一高一低呈台阶状,处于研山的,非中间后上的主要部位。

4研山为歙石,黑色,是以山脉为缩影的山形砚台,山脉形是天地造就。

两砚池人工雕凿而成,一为圆形,一为马蹄形。

其圆形砚池内,有一道银白色,似闪电的纹路,其旁象是一片云,马蹄形砚池墙外还有一条怪龙,很形象。

5、研山铭中的所谓五色水,其实就是山顶上的两砚池住上清水,因为砚池里有闪电色、云色、残存的墨色、朱色、还有砚本色。

不正是显现五色水吗!6、文中已论证清楚,米芾只有两座南唐研山:海岳庵(实名芙蓉)研山,和宝晋斋(实名小翠峰,)研山。

海岳庵研山是山砚,砚台。

宝晋斋研山不是山砚,是奇石。

(翁方钢在《宝晋斋研山考》中有清楚的考证)海岳庵研山,于绍圣元年前后易给了苏氏。

又于崇宁元年把宝晋斋(六个峰)研山易给了薛绍彭。

谈一点看法:1、这座歙石研山,其形貌,与史载和研山铭综合描述的研山全貌,完全吻合。

在研山铭真伪有了实物证据一文,未公众前,其综合在一起描述的研山形貌,应是无他人知晓的,作者本人不会作伪,因为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了考证,又提出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研山包浆年代,并且是行内人,所以不可能是伪作。

加之这方砚传承有序。

因此它应是海岳庵研山的真身无疑。

其海岳庵研山详情可在综合网查询:“还谈米芾“研山铭”的真伪有了实物证据”一文。

2、如果无铁证证明其研山不是海岳庵研山。

其研山与研山铭就确能互证伪真。

3、米芾的研山铭已回归约十年之久,其真伪还是其说不一,真者,伪者······。

研山铭

研山铭

释文:研山铭。

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下震霆,泽厚坤。

极变化,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

米芾《研山铭》,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三十九个。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

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研山铭》,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定,出黑云。

挂龙怪,烁点痕。

极变化,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

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

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第三部分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右研山铭,先臣米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态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

清代陈浩跋:“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

宜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宗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

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

落此卷则朴拙踈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

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

周於礼跋:“研山铭,骄骄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

亦园周於礼题”。

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引首“鸢飞鱼跃,木堂老人毅”。

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

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

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

及至近代,令人慨叹,竟流落日本。

钤印有:内府书印(三次)、宣和、双龙圆印,贾似道,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二十多方。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2011-06-08 15:08:38海岳名言提要《海岳名言》一卷,宋米芾撰。

皆其平日论书之语,於古人多所讥贬。

如谓欧、柳为丑怪恶札之祖。

徐浩肥俗,更无气骨。

薛稷大字,用笔如蒸饼。

颜鲁公真字,便入俗品。

皆深致不满。

其所记对徽宗之语,於蔡襄、沈辽、黄庭坚、苏轼、蔡京、蔡卞尤极意诋诃。

史称芾翰墨得王献之笔意,而书中於子敬书顾不置议论。

但云吾书取诸长处,总而成之,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

殆亦不免放言矜肆之习。

然其心得既深,所言运笔布格之法,实能脱落蹊径,独凑单微,为书家之圭臬,信临池者所宜探索也。

其书原载入左圭《百川学海》中,篇页太少,今以类相从,附诸书画史、《宝章待访录》之末,都为一帙焉。

海岳名言歴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六,虎臥觀閣,是何等語。

或遣辭求工,去法逾遠,無益學者。

故吾所論,要在入人,不爲溢辭。

吾書小字行書,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蹟跋尾,間或有之,不以與求書者。

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

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爲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

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爲祖了。

江南吳■〈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隸題榜,有古意。

吾兒友仁,大隸題榜,與之等。

又幼兒友知,代吾名書碑,及手大字,更無辨。

門下許侍郎,尤愛其小楷,云每小簡,可使令嗣書,謂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豐盛普寺詩》云:“鬱鬱三大字,蛟龍岌相緾。

”今有石本,得視之,乃勾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

普字如人握兩拳,伸臂而而立,醜恠難狀。

由是論之,古無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台之觀飛白,爲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歐陽詢道林之寺,寒儉無精神。

柳公權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

裴休率意寫碑,用有真趣,不陷醜恠。

真字甚易,唯有體勢難,謂不如畫笇勾,其勢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見之,大小各自有分。

智永有八面,已少鍾法。

丁道護歐、虞,筆始勾,古法亡矣。

柳公權師歐,不及遠甚,而爲而爲醜恠惡札之祖。

自柳世始有俗書。

唐官誥在世,爲褚、陸、徐嶠之體,殊有不俗者。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下)

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下)

◆李守亮(北京)米芾研山文献汇参与研山流传续考(下)曾落何方?5.米芾研山流传续考关于米芾宝晋斋研山和海岳庵研山的历史流传顺序,已有多人做过研究和论证。

有分歧,也有统一。

现归纳补充并进行续考。

5.1海岳庵研山(前耸三十六峰,前后五十五峰)米芾海岳庵研山,为苏仲恭之弟(苏仲恭学士之弟者,才翁孙也)以庵基相易者,前耸三十六峰,前后五十五峰,可称研山,亦可谓之山砚。

其流传又有几个版本。

5.1.1(元)揭傒斯原考揭傒斯原考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李后主→(……)→米芾→(……)→台州戴觉民→(……)→后归其族人(贾似道求之不得)→大都太乙祟福宫张真人(张秋泉,本戴氏子)(元)揭傒斯《研山诗(并序)》序曰:“山石出灵璧,其大不盈尺,高半之。

中隔绝涧,前后五十五峰,东南飞磴横出,方平可二寸许,凿以为研,号为研山。

在唐已有名,后归李后主。

主亡归于宋米芾,元章刻其下,述所由来甚祥。

宋之季,归于天台戴运使觉民,后又归其族人。

宰相贾似道求之弗与,携持兵乱间,寝、处与俱,乃获全。

大都太乙祟福宫张真人,本戴氏子,今年春,贻书得之,请予赋诗。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元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

著有《文安集》《秋宜集》。

戴觉民,南宋台州人,景定三年(1263)进士,曾于当涂刻《李白集》。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秋壑,宋台州天台人,贾涉子,以荫补嘉兴司仓。

姊为理宗贵妃,遂诏赴廷对,官至拜参知政事。

开庆初,元兵攻鄂州,私向元军称臣纳币,诈称大捷,右丞相入朝,权倾中外。

元兵破鄂,出师溃败,革职贬徙婺州、循州,为监送使臣郑虎臣所杀。

张秋泉:生平不详,有真人之号,能诗善画,曾在京师活动。

袁桷《次韵张秋泉盆梅三首》、杨载《次韵张秋泉真人碧桃》、刘敏中《次韵吴闲闲张秋泉所和潜庵诗》,均是与张秋泉次韵之作,相关作者都是文坛名家。

5.1.2(清)翁方纲原考翁方纲《宝晋斋研山考》原考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李后主→(流转数十家)→米芾→苏仲恭之弟→宣和御府→(……)→台州戴觉民→(今不知何处)5.1.3(清)陈寿祺原考陈寿祺《砚山考》原考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李后主→(流转数十家)→米芾→苏仲恭之弟→宣和御府→(……)5.1.4(民国)邓之诚原考邓之诚原考海岳庵研山的流传顺序:李后主→(……)→米芾→王晋卿→宣和御府(……)→台州戴觉民→(……)→新安许文穆→秀水朱文恪→(家族流传数世)→朱彝尊→高士奇→(至今尚在当湖)。

从《海岳名言》中窥探米芾书学思想

从《海岳名言》中窥探米芾书学思想

策 划
·


1.
潘金召 临王羲之《二谢帖》
27cm×33cm
2020
8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
潘金召 节临《大观帖·王献之卷》
35cm×105cm×4
90
202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02 No.240
2022/02 No.240
_
从 《 海 岳 名 言 》 中 窥 探 米 芾 书 学 思 想

潘 金 召
潘金召 Pan Jinzhao
潘金召,别署藤曲庐,1995 年生,河北邢台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 究生,专业方向为书法创作,导师陈海良先生。2019 年本科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 就读期间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得“心吾斋奖学金”,获河北省“省 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吉林省“担 当·展望”书法作品展(获最高奖)、安徽省第十四届书法新人新作展(获最高奖)、 “华艺风杯”河北省电视书法大赛(获三等奖)、第十五届湖南省大学生书法作品 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庆市青年书法篆刻展等。
笔法上可以达到与古人以假乱真
的程度,如王献之的《鹅群帖》
《中秋帖》等都出自米芾之手。
可见米芾“集古字”之功力,为
他的学书进路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在与古人笔法交融的过程
中,形成了自己“风樯阵马,痛
快淋漓”的书法风格。Fra bibliotek第二,米芾在书论中多次提
到“篆籀”,可见其对“篆籀”
的重视。米芾评价颜真卿的书法
《争座位帖》有“篆籀气”,

流落日本的行书巨迹《研山铭》,被巨款拍回!

流落日本的行书巨迹《研山铭》,被巨款拍回!

流落日本的行书巨迹《研山铭》,被巨款拍回!米芾的书帖《研山铭》共39个字,以2999万元人民币从日本拍回!文章尾部有高清全卷欣赏.《研山铭》的作者米芾在当代来说是个十足的疯子。

他明明是北宋人,却偏偏喜欢穿着唐代衣帽招摇过市。

他为了要别人一幅王羲之的字,居然不惜以死相胁,“大呼,据船舷欲坠”。

他爱石成痴,曾向块大石“口称'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

他觅得一块可做墨池研磨的山形小石“砚山”后,竟爱不释手到“抱之眠三日”的地步……他的外号,叫“米颠”。

他的大名,叫米芾。

不过,千年书坛尽人皆知的《研山铭》能价值千万,并不因这些。

其珍,珍在它是中国书法顶级宗师的代表作。

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

五千年来,书法能够旗开一面的也就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等寥寥十数人。

其中,米芾又以笔法“八面出锋”极尽变化,最难写又最能抒发个性,卓然独树一帜。

苏轼就曾由衷推崇米芾当与书圣王羲之“并行”。

米芾仅存在世的几幅作品中,《研山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号称堪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提,是“天下第一难书”。

《研山铭》字字珠玑、笔笔难书,“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笔细如蚕丝又稳如磐石,险绝笔法登峰造极。

“有人说是败笔,我看恰是妙在巅毫。

正如打乒乓的擦边球,又像足球弹在门框上再进网,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论人生最高境界---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

”其珍,还珍在它是“海归”---收藏它的日本某私人博物馆因经济困顿而出售,而我散落海外的绝品多藏各国国立博物馆,此类良机恐难再有。

所以,《研山铭》身价当非寻常!米芾此人,平日里十分喜爱那些奇石,而他的夫人在新婚之夜送给了他一块奇特的灵璧石,这块石头的名字叫“研山”。

灵璧石研山,最早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心爱之物,因为造型奇特,外形看上去像是一座山而得名,米芾在得到这块石头之后,大为欣喜,在一天夜里,他便写下了这一幅大字行书《研山铭》。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张铁英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米芾(1051~11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才情的书法家、鉴赏家兼收藏家。

在'苏、黄、米、蔡'宋代四位书法家中,米芾的书法成就及对当时、后世乃至今日书坛的影响都是最大的。

2002年春季,中贸盛佳拍卖公司成功从海外征得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研山铭》原迹,并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功先生、委员徐邦达先生、傅熹年先生等人认真验看。

专家们一致认定他们所见到的正是米芾久负盛名的《研山铭》原件。

消息传开后,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书法界、文博界、收藏界及传媒界的
热情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对这件国宝的研究,中国书协鉴定收藏委员会和中贸盛佳
拍卖公司广泛邀请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联合举办了一次研讨会。

通过广泛深入的
讨论,把对米芾《研山铭》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张铁英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米芾《研山铭》是否全卷皆伪
2.米芾《研山铭卷》
3.《研山铭》为米芾真迹考
4.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
5.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书法顶级宗师作品《研山铭》曾以2999千万被故宫拍下,单字放大10倍,太美了

中国书法顶级宗师作品《研山铭》曾以2999千万被故宫拍下,单字放大10倍,太美了

中国书法顶级宗师作品《研山铭》曾以2999千万被故宫拍下,单字放大10倍,太美了•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 2019-08-04 00:01:03《铁围山丛谈》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奇石的故事:南唐后主李煜有奇石“灵璧研山”,经长愈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左右则因两岸陂陀中凿为砚。

李煜十分珍爱此石,在兵临城下,江山易手之时,仍返回皇宫,宁愿当俘虏也要带上“灵璧研山”再逃命,城破,李煜最终被俘,自此研山石不知所踪。

《南村辍耕录》中的研山图直到宋朝时,它又重新露面。

据传说此“灵璧研山”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新婚之夜,其夫人李氏将传家之宝赠送给米芾了。

为什么米夫人有此宝贝呢?据说李氏是李煜后世之孙。

在相赠“灵璧研山”时约法三章“不得将此转送于他人”。

在这里插播一条小知识。

米芾这个名字,很多人听说过,但不是很熟,我们还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以便各位能更好地理解这件作品。

米芾在当代来说是个十足的疯子。

他明明是北宋人,却偏偏喜欢穿着唐代衣帽招摇过市。

他为了要别人一幅王羲之的字,居然不惜以死相胁,“大呼,据船舷欲坠”。

他爱石成痴,曾向块大石“口称'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

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

五千年来,书法能够旗开一面的也就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等寥寥十数人。

其中,米芾又以笔法“八面出锋”极尽变化,最难写又最能抒发个性,卓然独树一帜。

苏轼就曾由衷推崇米芾当与书圣王羲之“并行”。

《实为志林》记载,米芾对此石爱不释手,他连续三天夜晚抱着这块灵壁石才能入睡。

即便是这样,米芾还是意犹未尽,这一夜,夜朗星稀,米芾挥毫泼墨,便留下《研山铭》。

《研山铭》全卷米芾仅存在世的几幅作品中,《研山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号称堪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提,是“天下第一难书”。

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三十九个行书大字: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

米芾《海岳名言》解读(上)

米芾《海岳名言》解读(上)

⽶芾《海岳名⾔》解读(上)2019-10-23[述评]⽶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

初名黻,字元章。

号襄阳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徽宗召为画学博⼠,曾官礼部员外郎,⼈称“⽶南宫”、“⽶襄阳”。

⼜因狂放,并有洁癖,⼈称“⽶颠”。

他能诗⽂,擅书画,精鉴别,是北宋著名书画家,⾏草书能取前⼈所长,尤得⼒于王献之,⽤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为“宋四家”。

存世书法颇多,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海岳名⾔》⼀卷,为⽶芾平⽇论书之语,书名“名⾔”,当是后⼈所辑。

⽶芾书法尚古雅,讲求古雅脱俗的笔意,并提倡晋⼈的⾃然天成的书风,故名其书斋为“宝晋斋”。

在帖学盛⾏的宋代,⽶芾像苏东坡、黄庭坚⼀样,对唐⼈书法,如欧、颜、柳等⼤家不屑⼀顾,尤其是唐⼈⽯刻书法,更是鄙视,他说“⽯刻不可学”。

⽶芾论作⼤字与⼩字的相对性问题,在讽嘲那种外在的故作形态的同时,注重内在的笔势、笔意和神韵的相通,提倡“贵形不贵苦”、“贵形不贵作”的⾃然、平淡、天真的书风。

他崇尚晋⼈书法潇洒飘逸的神韵之美,专⼼致志地去把握书法的本质特征,创⽴了⾃⼰独特的风格。

[原⽂]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⑴?或遣辞求⼯,去法逾远,⽆益学者。

故吾所论要在⼊⼈,不为溢辞⑵。

吾书⼩字⾏书,有如⼤字。

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

⼼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然,备其古雅。

壮岁未能⽴家,⼈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成之⑶。

既⽼始⾃成家,⼈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⑷。

江南吴皖、登州王⼦韶⼤⾪题榜有古意,吾⼉友仁⼤⾪题榜与之等⑸。

⼜幼⼉友知代吾名书碑及⼿⼤字更⽆辨⑹。

门下许侍郎尤爱其⼩楷,云:“每⼩简可使令嗣书。

”谓友知也⑺。

⽼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字,蛟龙岌相缠⑻。

”今有⽯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握两拳,伸臂⽽⽴,丑怪难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岳庵研山模样及研山铭是真迹皆有史证作者:四海注:如需看史载,请在百度查国宝研山铭是真迹再无后非,其上有摘。

我在几年中关于米芾研山事,曾发不同题目的三稿,都因论证不够清晰准确,三发三修改,今修改后再发最后一稿。

自知水平低下,又古稀之年,倍感愚钝,望耐心品阅才是。

曾拜读曹宝麟老师2014年9月于网上发表的《研山铭为米芾真迹考》曹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敬佩至极。

其例证虽很严谨,却不能使人人信服,主要是专业水平不一之故。

对研山铭认为真者伪者,各未有无可争辩的证据。

今天这一无可争辩的证据找到了。

它不但证明了研山铭是真迹,还证明了海岳庵研山的全貌。

经后文的讨论得出结论:一、诸多米芾南唐研山事的记载---海岳庵研山,原称“芙蓉”和宝晋斋研山,原称“小翠峰”,蔡绦: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

陶宗仪:中美旧(“旧”指过去,也指时间久)有诗云:研山不易见(指海岳庵研山,只能是它,因米只有二研),移得小翠峰(研山已归苏,感情转移到小翠峰),证之。

这两块南唐宝石,宋时都归到米芾之手。

早见宋蔡绦所记海岳庵研山事,楼钥所记宝晋斋研山事,证之。

当然晚些的记载也大有证之,除此二研山,未见史载还有其它南唐著名研山归到米芾,米芾只有两块南唐研山海岳庵和宝晋斋无疑,这点应可定论。

疑者,应去精心品读史载自解,再疑者,只能说是不相信史载。

所以,文中的讨论皆为二研之事,不此即彼,这点很重要,请记住。

否则无法理清米芾研山事的真相。

二、经过史载之间的互证,和较零乱的讨论,再进一步整理。

米芾、蔡绦、赵孟頫、张伯雨,揭傒斯(1、属于海岳庵的句子)、五位所记是同一研山---海岳庵研山。

所记研山特征相互吻合,互相为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勾连成为一条海岳庵研山总特征的纽带。

海岳庵研山总特征,清晰完整的显现出来。

海岳庵研山全貌:研山是山脉的缩影,天然形成。

砚池人工雕凿,研山长超出市制六寸二分二厘(20.8厘米多)。

平面轮廓象中妇伸出的手掌。

研山前面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山头。

砚后无山头儿,后上只有左右两个砚池。

不少山头儿象手指头(手指顶端)。

一个绝涧(米芾称:极变化)把山头分成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分别与左右砚池相连(关键的“则引”二字就落在此处)。

两砚池横分左右,每个约两寸大小,处在研山顶右侧后上的主要部位的最高处。

米芾称其“潭在顶”。

两砚池一高一低象台阶。

砚池左日右月,砚池内的下部有一条白色曲折条带纹。

米芾称其烁电痕。

揭傒斯称其“东南一泓尤可爱”。

张伯雨称其“一泓在其下”。

砚池里在白天可见象是一片黑云。

米芾称其“出黑云”。

揭傒斯称其“白昼玄云生霮”。

一条怪龙挨着外砚唇,象挨着一道墙,所以米芾称其“挂龙怪”。

张伯雨称其“苍龙在其下”。

二人皆称砚下有龙。

以上研山特征,皆从史载中来,无半点虚构。

可以看出研山铭的: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极变化(与绝涧吻合)。

五个特征全在海岳庵研山显现。

研山铭的:五色水浮昆仑。

是一个人为特征,当海岳庵研山两砚池注上清水时,五色水浮昆仑的特征立现。

(见后文)。

从而证明米芾的研山铭是为海岳庵研山作。

也证明研山铭是真迹。

想来,研山的这些特征,是不同人不同时期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同一研山分别描述的。

却吻合的丝毫不差,应无巧合的可能。

就是让全国的高手按着海岳庵研山全貌做找一相同的研山也是无法完成的。

首先,手掌大的一块石头,是山脉的缩影,天然形成。

其上还有山涧,东南有飞蹬横出。

尤其天然形成的:黑云、闪电、龙怪,以及这些特征的位置关系,这些特征没任何可能巧合到一起。

即便有完整的海岳庵研山全貌记载,想做一伪砚也是无法完成的。

您想一想是不。

宝晋斋研山事,其虽混入了一些海岳庵研山事,但易于分离。

整体清晰在此不论。

另外,米芾的两块南唐研山,其上肯定都无米芾题刻的“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米芾”。

因其是题注在宝晋斋研山图下的,楼钥所记证之。

与海岳庵研山无丝毫联系。

翁、揭,二人都错在此处(下文已论证)。

至于少数专家学者爱好者认为研山上有此题刻的,应去广泛品读研究推敲史载自明。

三、1101年至1102年。

这一时段正是宝晋斋研山事,研山铭描述的研山特征,显然与宝晋斋研山不合。

此时米芾不会想起已失去多年的海岳庵研山,为其作铭。

因此,作铭时间不会接近1101年至1102年。

应作于1094年前后,米芾答应米苏研宅相易,苏凯准备取走研山前,是无备即兴而作。

研山铭中描述的特征是依据研山而来,先有了这样的研山,才能有这样的铭。

如今才依据诸多史载还原了海岳庵研山的全貌。

它是对照诸多史载得出的结论,与其相符的砚山,就是海岳庵研山,就是国宝研山铭的真身。

有伪砚是不可能的。

也是无法完成的。

研山铭如是伪作,其描述的研山特征绝不可能与综合史载得出的砚山全貌吻合。

真身与铭二者应是互证为真的鸳鸯。

当然综合史载得出的砚山全貌,是研山铭和海岳庵研山的试金石。

诸多米芾南唐研山事的记载---海岳庵研山,原称“芙蓉”和宝晋斋研山,原称“小翠峰”,蔡绦:米老则有二,其一曰“芙蓉”者。

陶宗仪: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

证之。

(米苏研宅相易后中美作诗才说把感情移到小翠峰)这两块南唐宝石,宋时都归到米芾之手。

早见宋蔡绦所记海岳庵研山事。

楼钥所记宝晋斋研山事证之。

当然晚些的记载也大有证之。

除此二研山,未见史载还有其它南唐著名研山归到米芾,米芾只有两块南唐研山海岳庵和宝晋斋无疑,这点应可定论。

再疑者,精心品味史载自解。

史载中两研山常有互混之记,因此,以往事者难以梳理的人人信服。

海岳庵研山到底是啥样儿的,至今还无人知晓。

著名的研山铭真身是谁!是这两块研山中的一块吗!回归的研山铭,铭的部分是真迹吗!经下文对史载的梳理讨论,将一一证实再无悬念。

我这或是狂语,但希望成为惊雷,惊醒一些文博专家学者使展示其才,还世人一个清楚明白的文博史实。

既然记载米芾的研山事皆落在二研上,自然就出现了清晰的两条线,海岳庵研山和宝晋斋研山,所有记载只围绕二研这两条线论说。

但,本该清晰的事物,却被个别古今专家学者搞得凌乱无序。

古人尚可原谅,因其当时信息蔽塞,或口耳相传遐思,或记载笔误,或理解失当。

而今者:一、个别名家以其名自居,未经细心研究史载,带着杜撰的心态对米芾的研山事评说。

认定研山上一定有米芾题刻的: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

米芾。

无此题刻者肯定不是米芾的南唐研山,错,二研山都无此刻。

品读史载自证。

二、自己得到看到古砚山就疑是米氏研山,而未把所有著名的关于米氏研山事的记载读全,读透,读懂。

在脑海中未能深刻领悟记载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盲目做出了顾此失彼的评说。

如今我已考证清楚,还原了二研山全貌三、虽是专家学者,但在此事上并无深究过,无奈的勉强评说,当然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

比如:米芾的研山铭,其铭的部分就是真迹,研山图部分应是在传说基础上的杜撰之作,支持其图者的苍白证据还用提吗!与姊妹篇《合作研山卷》中的宝晋斋研山图相较,外形虽相近内含差之千里,杜撰之作,与研图合璧怎做比较。

个别专家学者的评说也真也假,自觉证据十足,可其证据竟是如此的苍白。

某博物馆购得米芾的宝晋斋研山,并有人认定是研山铭的真身,认为研山铭是为宝晋斋研山而作者大有人在。

研山铭所述的研山特征,与宝晋斋研山特征,二者细部特征无半点儿吻合之处,明显是两回事。

不会是带着自己的需要强拉硬套太过勉强吧!今已考证清楚:多条史载证明研山铭铭的部分是真迹,是为海岳庵研山作。

四、对史载理解的偏差,古今有之,先有揭傒斯后有翁方纲······。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搞乱了米芾的研山事,如今还有许多追随者,这些人在此事上可说是祸首,有误的古人,功过有之(待后文讨论)。

今天的追随者也该认真品读领悟史载,还米老研山事的真相。

五、对史载想出了离奇的解释,可谓是天书,又像是赋诗抒情,其不知会贻笑大方的。

等等。

为了让稍有文化的爱好者也能读懂我的观点看法,我将以繁复的用语播开迷雾,尽我所能,弄清米芾研山事的真相。

用史载证明研山铭是为海岳庵研山作,证明米芾的研山铭部分是真迹。

证明海岳庵研山的形状特征,使千年迷踪尘埃落定。

史载中:楼钥所记,揭傒斯所记,翁方纲所记。

三位所记较特殊,需个别叙述。

因三位之记造就了米芾的研山事的混乱。

楼钥是出处,问题出在揭傒斯和翁方纲。

可能是揭氏间接得到楼钥所记,中间相传有误。

翁氏对揭所记未加考证。

使得米芾的研山事弄不顺理不清。

另外有的记载中还有一些个别提法不易读懂,好像存在矛盾和错误,也需分别证清。

例如:蔡绦所记“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研”。

一般理解:研山分成左右两阜陂陀,两阜陂陀中间是凿的砚池。

这样理解,研山的基本结构已明了,似乎很清晰。

大错。

这里把一个最关键的字“引”丢掉未译,造成大错。

不但句子的含义错,也与“后上亦自为二研山”不合。

楼钥的《攻媿集》,此集为世所重,影响深远。

其中记有诗文《陈顺之灵壁石砚山》(即米芾的宝晋斋研山,诗中的“宝晋得之真不易”证之)诗文题目:《陈顺之灵璧石研山》曰:陈顺之吏部灵璧石研山,中有双涧,低处为研,下米元章题云: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米芾。

蒋教授文会有诗次韵: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

”详见上文摘录。

此记载开始就叙述陈顺之的灵璧石研山特征,又说其下有米芾的题注: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

与揭傒斯所述的“山石出灵璧,述所由来甚详,在唐已著群玉赋”。

所记完全一致。

可是揭傒斯是为戴氏所藏米芾的南唐研山----海岳庵研山作诗(后文已证实)。

但楼钥是叙述宝晋斋(诗中宝晋得之真不易证之),与海岳庵无关。

揭把二研强合在一起混为一谈。

楼钥: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

此语应解释为:名画上有米芾的题字分布在四周围,其当中有米芾的逼真的宝石。

如果揭傒斯的信息是直接从楼钥所得,应不会出这么低级的错误,应是又经有误的中间环节得到。

上语道明研山上无米芾的题注,如果就认为研山上有米的题注,就是说米的题注是刻在宝石上,又怎么解释中有米家真宝石。

“中”不在周边,周边即四壁。

已把法书题在宝石上,何来名画法书环四壁!何来中有米家真宝石!难道题注的地方就不是宝石吗!题注在研山上的字就不是法书吗!所以研山上无米芾题刻的详述本末。

楼钥序中“下米元章题云:唐弘文馆校书李群玉有诗,南唐李重光故物也,米芾”。

“下”应是指研山图下。

楼钥做为一代大家,能出现自相矛盾之语吗!绝对不会,有正确的理解才行。

楼钥应是依据陈顺之保存的,米芾亲笔所书画的宝晋斋研山图诗述图与研山。

不是以实物研山来诗述。

应是宝晋斋研山图这幅名画中间画的砚山,其周围是米芾的题注。

题注离开宝石,才能与“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吻合。

《陈顺之灵璧石研山》诗,此诗的这一命题,表达了作者对研山图这张名画的极高评价,与真研山无二,因此去掉了图字,诗中用了米家“真宝石”(强调真即假)对应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