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的政策主张
【步步高】2021届高考政治大一轮温习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遗产 新人教版选修2(1)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理论遗产[考点展现] 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派理论;2.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大体观点;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4.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派理论;5.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本钱学说。
核心考点一斯密的理论奉献和政策主张斯密政策主张的内容及评判(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①内容a.国民财富的增加,第一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要紧途径是分工。
另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以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
b.从自然秩序思想动身,以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取得的呢?斯密以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
c.从其生活的时期背景动身,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
②评判科学性:斯密熟悉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把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该求、价钱高的部门中去;熟悉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踊跃作用。
局限性:他未熟悉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派不公等问题。
斯密的观点,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需要。
(2)自由贸易与绝对本钱学说①内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本钱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若是各国将本国的全数资源用于生产在本钱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生产本钱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互换,在投入不变的情形下,贸易参与国都可从中取得益处。
②评判科学性:揭露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局限性并非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国际分工的形成是与政治因素、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
从全然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那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2014年高考复习《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观点:①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 货币量,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 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是工人获得的实际 工资; ②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 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2)评价:①李嘉图把工人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 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 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 ②他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 表明他对这个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不足)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对外贸易自由化 (1)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各 国有各国的优势。
内容
绝对成 本学说
(2)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 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 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 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 得好处。 (1)科学性
Ⅱ.斯密的政策主张
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原理
(1)斯密的增加财富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 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 工。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
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
能免除有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 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1、对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的认识
(1)内容: ①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 要条件。 ②他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2)政策主张:
①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②他还主张通过 降低地租 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
斯密的政策主张

表1-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麦
布
法国 英国
劳动投入量
100 150
产出量 50 50
劳动投入量
100 50
产出量 20 20
法国-小麦旳劳动生产率:0.5(50/100) 法国-布 旳劳动生产率:0.2(20/100) 英国-小麦旳劳动生产率:0.33 英国-布 旳劳动生产率:0.4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 生产布,而法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
二、斯密旳政策主张 (一)、斯密旳自由放任政策主张
• ①斯密以为政治经济学旳目旳在于“富国裕 民”,他以为增长社会财富旳途径一是扩大 社会分工,二是提升资本旳利用效率。
• ②斯密以为利己是人旳本性,追求个人利益 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旳唯一动力。而在追求 本身利益旳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旳 手”旳指导,同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这只 “看不见旳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 用旳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科学性
不足
对商品旳使用 价值与互换价 值旳认识
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互换价值旳 概念;觉得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互换价 值,商品旳互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 决定旳
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 旳东西不可能有互换价值
劳动价值论是 二元旳
正确揭示了价值旳源泉,觉得商品旳价 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花费旳劳动量所决 定旳
斯密旳理论贡献
一、斯密所处旳时代特征 二、斯密对财富旳认识 三、斯密对经济学目旳旳认识 四、斯密旳劳动价值理论 五、斯密旳阶级构造与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旳政策主张
•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旳手”。 •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斯密问题
斯密发觉,在一家扣针厂里,假如一种人抽铁线,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一第2节

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当堂双基 课时作
菜单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新坐标·思想政治 选修2
自主导学 互动探究
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在对外贸 易方面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反对对外 贸易垄断和政府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斯密这一主张的 理论来源在于他批判重商主义时提出的对外贸易优势 原理。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 绝对成本学说。
新坐标·思想政治 选修2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自主导学
1.增加国民财富的两个途径
(1)提高__劳__动__生__产__率___,主要途径是__分_工__(_fē_n。gōng)
(2) 提 高 __资__本__(z_ī_b_ě_n_)_的__利__用_ ,效最率好 的 办 法 是 取 消
_政__府__(z_h_è对ng经fǔ济) 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_市__场____的作
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 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
工,是错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当堂双基 课时作
菜单
第十六页,共26页。
新坐标·思想政治 选修2
自主导学
当堂双基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斯密关于市场规模(交换)与 分工关系观点的正确理解。斯密并不认为分工决定交
换,而是认为交换决定分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_社__会_成__员__的__财__产__和__人__身__安__全_____,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 工程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
(2)评价 ①斯密认识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 及时、灵敏地传递_供__求__信__息__,引导__资__本__的__投__向____。
斯密与李嘉图政策主张比较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政策比较
经常学家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①斯密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②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那就是市场。
B、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进步性:认识到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
认为通过市场是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自由贸易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学说:内容
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进步性: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局限性:
A、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B、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C、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D、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比较成本学说:内容
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
进步性:比较正确地反映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A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一3、4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课件(共41张PPT)

如何看待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二元性
“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 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 手”调节。
[参考答案]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
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 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 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政 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政策主张: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重商主义和斯密财富观的比较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金银货币
通过国家干预经 济,保证顺差的对外 贸易
财富的含义? 财富的来源?
斯密的观点
一国生产商品的总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资 本的利用效率
根据材料,评价重商主义者和斯密的财富观?
3.对重商主义和斯密观点的评价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本专题在全书中的地位
时间
十八世纪中叶 至十九世纪初
十九世纪 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初期 开始至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后
内容
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 巨匠的理论遗产 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斯密、李嘉图)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的初期探讨
现代西方国家 市场经济的兴 起与主要模式
高二政治斯密的政策主张学习课件

斯密的理论贡献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自由放任主张的提出)
国民财富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 工
如何 促进
取消一切限制市场 和交换的措施,自由 放任(政策主张)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思考: 斯密是如何认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的?
斯密思考
在将资本放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 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的比政治家或立法 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 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 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 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思考: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 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产生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 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 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 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重商主义
的贸易观点
亚当.斯密 1723——1790
亚当· 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 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 卡迪(Kirkcaldy)。亚当· 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 斯 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 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 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 (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 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 终身未娶。 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 这句话开始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 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 出的代表。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 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 济学家萨缪尔逊说:“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 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 诞生之年。”《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独立 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全面地考虑,很难说清 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独立宣 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呼唤社会致 力于生活、自由和快乐的追求,而《国富论》则 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斯密的政策主张

材料一
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长里, 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 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 48000枚扣针,平均每天生产4800枚。如果让 工厂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 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 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
2.分工为什么会提高工作效?一
材料二
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 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 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市场 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专务一业。 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 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 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 分
问题思考:
1.什么原因导致该厂工人平均每天生产4800 枚?这说明了什么?
论亚当斯密

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
在他的名篇《国富论》中,他论证了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财富的根源;经济秩序是由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来安排的。
在此基础上他倡导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这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后世带来深刻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亚当·斯密适应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国富论》中论证和倡导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
根据这种思想,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发展,必须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这种思想在斯密之前的十七、十八世纪初就已经为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了,斯密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自由放任,并据此原则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成为古典经济学之父。
一、人的利己天性是社会财富的根源斯密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
在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要求支配之下,人类形成经济和政治秩序。
他把这种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心理,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的努力,并且认为这种努力只在人类社会才存在,乃是人类的特质,并不见于其他动物。
”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
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的大错误,使事情日趋改良。
”在斯密看来,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财富也由个人财富构成。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个人的要求也必然达成协调。
虽然每个人的利己要求看上去是彼此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彼此协调彼此促进的。
这就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或者说,是人类在漫长岁月里自发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秩序。
在他看来,利己心是促使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经济联系的纽带。
人们由于天性中追求利益的倾向而进行生产和交换,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久而久之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促成其它经济行为的生成。
江苏省2018届高考专项复习 斯密的政策主张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练习(2)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课后练习(2)1.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对这一学说进行简要评价。
2. 18~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A.抢劫、掠夺等海盗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C.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D.大英帝国国内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3.材料一一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
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材料二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有效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努力拓宽国际经济合作途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要提高外资利用水平,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积极稳妥扩大金融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新的投资合作方式,注意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材料一是哪位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请阐述其理论的内容.(2)结合材料二指出材料一理论观点的不足之处.(3)结合材料为我国发展经济提出几条建议.4.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英法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对法国的确有利,但不能由此断言自由贸易必将对英国不利,如果法国的葡萄酒和麻布分别比葡萄牙的葡萄酒、德意志的麻布更物美价廉,那么我国理所当然要从法国进口这两种商品。
……如果把在英国国内价值10万英镑的烟草输送到法国后,可以换回在英国国内价值11万英镑的法国葡萄酒,那么贸易的结果,是使英国的资本增加1万英镑。
古典经济学专题一 亚当 斯密

亚当斯密童年体质孱弱多病,孤儿寡母,长大成人后 一直陪伴母亲身边,终身未娶。他母亲去世后,斯密已经 61岁,6年后斯密去世。他从小喜欢自言自语,常因害羞 而频频口吃,做事情非常认真,甚至常发生蠢事。“他别 无所好,所好的只是书” 4岁被绑架,“变成一个穷苦的吉普赛人” 中学时期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他最喜欢的是数学 和哲学 17岁骑马去牛津大学求学,呆了6年。他崇尚押韵诗, 但一生未创作一首自己欣赏的押韵诗,而无韵诗他又不屑 写,所以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的诗人。 在牛津大学里他不是一个幸福的学生,他几乎被学校 开除,原因是他看休谟的《人性论》。他没有认真学习自 己的专业,却整天泡在图书馆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3
(3)专家点评
P8: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 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 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要好。 ——亚当· 斯密
26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 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要好。 试用学过的知识评价斯密的观点。 (1)斯密从自然秩序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 人利益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2)斯密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着作用, 其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3)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 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 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未 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 来资源浪费、经济被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4)人的本性在本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因而是具体的,发展的。不能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 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本性。
国际经济学重点

第二章绝对优势理论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基本观点:当两国都拥有各自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时,互利贸易就可以产生了。
绝对优势是对外贸易的基础贸易模式: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利得:分工改善了的劳动生产率政策主张:自由贸易政策概念: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本绝对地高/低于另一国。
绝对优势来源:自然禀赋优势或获得性优势适用范围:非常一小部分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比较优势原理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本观点:一个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或低于其他国家,但只要在劳动投入相对量上有所不同,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
贸易基础:比较优势。
贸易利益来源:分工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改进政策主张:贸易改善了两国福利,自由贸易政策需求相似理论: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章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完全使用其所有资源,并利用最优技术,可能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社会或国家带来相同的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作用:决定一国的偏好与需求情况,用来反映福利水平高低特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斜率是负的,其绝对值即边际消费替代率(MRS)边际替代率(MRS):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额外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它由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点的斜率决定,并随一国对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下降。
边际转换率(MRT):一国要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这是商品的机会成本的另一种说法,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的斜率给出。
递增的机会成本:一国要生产额外的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数量的递增。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
1. 自由竞争:亚当·斯密主张完全放任的自由竞争,认为市场机制是最优的经济调节机制。
他主张国家应该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取消政策或法律对私人经济活动的限制、监督,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何干预,把国家的任务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2.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通过追求个人利益而实现社会的繁荣。
他认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3. 劳动分工: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他指出,分工使得每个劳动者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提高技能和效率,同时节约了转换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4. 价值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量。
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而商品的交换价值则取决于其稀缺性和供求关系。
5. 反对垄断和干预: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垄断和干预,认为这会破坏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阻碍经济的发展。
他主张政府应该扮演一个最小化的角色,仅限于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权利等基本职能。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强调自由竞争、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劳动分工、价值论以及反对垄断和干预。
这些观点和主张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二课时 斯密的政策主张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2.评价
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41 国际分工 、□42 自由贸易 的必要 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43 科学性 。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 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44 对外贸易 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
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的唯一动力。他的自然秩序思想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产业资 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没有 看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 本性。
2.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主要观点是: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 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 产自己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 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 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 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1.绝对成本学说内容
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35 成本 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36 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 本上具有□37 绝对优势 的商品,然后通过□38 对外贸易 ,
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斯密的政策主张

斯密的政策主张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一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作家,他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提出了许多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主张。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所提倡的政策主张。
自由放任经济斯密的最核心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经济,也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
他认为,市场是自我调节和自我裁决的,如果政府采取干预措施,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
因此,他主张政府应该采取最小干预政策,让市场自由运作。
自由放任的核心是竞争,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保障经济效率的关键,因为竞争可以促进生产者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
这种竞争还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劳动力市场自由和私有制斯密认为私有制是保障经济效率的最佳方式。
私有制可以促进生产者创新和追求利润的动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他还主张,劳动力市场应该是自由的,有效地关注了人力资源的一些方面。
他认为,工资应该由市场自由形成,而不是被政府限制。
这样的自由度有助于确保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此外,他认为政府应该放宽对行业工会的控制,遵循市场的规律,把工人的协调纳入私营企业的范畴。
支持自由贸易斯密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因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专长,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全球的合作、交流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他还指出,随着贸易的增加,消费者可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而自由贸易也有助于降低商品的价格和提高质量,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尽管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经济,但他也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公平竞争的裁判员。
政府拥有制定法律、规章和条例的权力,以维护市场内的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和行业协会的压迫。
在这方面,他强调了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方面的作用,应该使用政府的力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行为。
斯密的政策主张

(1)内容和主张: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 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 由的参与市场活动,以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增加国民财富。 (2)评价:看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并未看到市场的弊端, 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 干预。
3、社会利益实现理论
内容:认为利己……唯一动力。人们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有一只“看 不见的手”即市场在发挥作用。其结 果往往会增进社会利益。
斯密的
政策主张
1、斯密的分工理论
(1)内容: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社 会财富(原因);市场利于分工发展。 (2)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 施,自由放任。 (3)评价:意识到了……制约。颠倒 了……的关系。 (4)启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 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2、资本利用效率理论
提高资本 利用效率
国民财富的增加
分 工
要 求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主 张
取消政府干 预,自由放任
4、斯密的政策主张
(1)内容: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 作用,限制政府的作用,取消政府对经济的 所有干预。
(2)政府职能:P9最后一段
(3)评价:P8最后一段 (4)启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同时又要认识到市场调节的局限 性和弊端,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5、斯密的自由贸易和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学说 (1)提出目的: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 必要性 (2)主要内容:
(3)评价:
(4)启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自身的 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分 工 理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资本 利用 效率 理论
社会 利益 实现 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400
0
20
240
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
与美国120单位小麦进
行交换,交换的结果 如表1.3所示。与没有
表1.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小麦消费量 英国 布的消费量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相比,进行国际分工 和国际贸易之后,英 国和美国各增加了100 单位布的消费量。这 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 际贸易后,两国都从 中得到了利益。
提倡自由贸易是斯密自由 放任政策的重要内容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 而向鞋匠购买…….如果 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 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 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 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 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 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 品同他们交换。 ” —— 亚当.斯密,1776
Adam Smith (1723-1790)
探讨:P7的二个问题
国民财富的增长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如 何 提 高
取消政府对经济活 动的所有干预,让每 个人自由参与市场 活动(政策主张)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评价: 你对斯密的这一观点是 如何认识的?
提高资本 利用效率国民财来自的增加分 工要 求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主 张
取消政府干 预,自由放任
评价
(2)片面性
(3)阶级性
斯密政策 主张一
恩不 我 惠是 们 ,出 可 而自 以 是屠 通 出夫 过 于、 交 他酿 换 们酒 获 自家 得 利或 食 的烙 物 打面 和 算包 饮 。师 料 的,
提倡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扣针制造业中,一个没有受到这种业务训练,又 不熟悉的工人,一天也制造不出1枚扣针,更不可 能一天做20枚了。有的工厂中,这些操作是由抽 铁线、拉直、切断、装圆头等18个专门操作工人 分别承担的,10个工人人均每天能够生产出扣针 4800枚。
“看不见的手” 的原理: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
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人将资 本投入到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 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竟争。 通过“看不见的 手”实现社会利益的增进。
小结: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
• ①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 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 ②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的唯一动力。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 的手”的指导,同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实 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 ③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 • 另一方面要限制政府的作用。 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能应限于几个方面? 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 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 等三个方面.
• 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简要评析: • ①科学性:认识到了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 价格等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 这有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 ②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 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 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公等问题。
(2)社会利益的实现
(“看不见的手”)
探究P8的二个问题
自然秩序思想 “看不见的手” 市场
利己是人的本性 (动 力) 追求个人利益
“看不见的手”的机 制
将资源投到商品 供不应求、价格 高的部门中
自由竞争
社会利益
增
进
“自由放任” :斯密主张扩大市场范围,取消一
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限制政府的作用,充分发挥 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府只限于保卫本 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 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
美国
120
200
120
200
斯密政策 主张一
提倡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想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 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 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每个人都不断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 途。固然它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 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社会 的用途。 政府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 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请对斯密这段论述进行分析。
我们应如何评价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对外贸易自由化 (1)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各 国有各国的优势。
内容
绝对成 本学说
(2)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 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 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 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 得好处。 (1)科学性
市场具有自身调节职能。
利己的行为必定有利于社会是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引
导每个人的行为。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自由竞 争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这是斯密最伟大的 贡献。 只看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忽视市场调节的不足。斯密是放任经
济的信徒。
市场并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的界限的政府。斯 密看来,政府基本上只具有三个职能:一是保护本国社会安全,不 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二是设立严厉的司法机关,保护社会成员 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建设和维护公共设施和公
共事业。(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斯密政策 主张二
自由贸易和绝对成本学说
英法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对法国的却有利,但不能由此断言, 自由贸易必将对英国不利,如果法国的葡萄酒和麻布分别比葡萄 牙的葡萄酒、德意志的麻布更物美价廉,那么我国理所当然要从 法国进口这两种商品。„„如果把在英国国内价值10万英镑的烟 草输送到法国后,可以换回在英国国内价值11万英镑的法国葡萄 酒,那么贸易的结果,使英国的资本增加1万英镑。 请对斯密这段论述进行分析。 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 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国际贸易就是用本国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这样使 得贸易各方都获益。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商品,是因为自 己生产成本太高,购买别国的反而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 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绝对优势,它可以用同 样的资源生产出比别国多的产品,即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较少。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二、斯密的政策主张
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 探讨:P7的三个问题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自由放任主张的提出)
国民财富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 工
如何 促进
取消一切限制市场 和交换的措施,自由 放任(政策主张)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思考: 斯密是如何认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的?
从表1.2可以看出, 进行国际分工之后, 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 量仍是240,没有变 化,但是布的产量增 加到400,比分工前 增加了200个单位。 这说明,国际分工使 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 有效的利用。
表1-2 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麦
劳动投 入量 英国 美国 0 产出量 0 劳动投 入量
布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 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 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 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法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 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 英、法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 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 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斯密矛盾或斯密难题
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国富论》中从物质利益出发论 述并肯定利己主义的经济观;《道德情操论》中又从同情心 出发论述并肯定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这种不一致被经济学 家成为斯密矛盾或斯密难题。 《道德情操论》一度被人们忽视,以至于斯密理论被人为 地刻意扭曲——市场经济被误认为是完全不受国家干预的自 由放任的经济。它为《国富论》奠定了心理基础。在书中斯 密描述了人性原理,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我”起着 “公正的旁观者”的作用。作为人类,是由感情驱动的,同 时又是由理智和同情心自行节制的。 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市场经济承认人利己行为的合理性,也需要道德 和正义。私欲与道德、利己与利他是市场经济的 内在矛盾,这不是斯密的失误,而是斯密思想深 刻之处。
表1-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麦 布
劳动投 入量
英国 美国 15 10
产出量
120 120
劳动投 入量
5 10
产出量
100 100
从表1.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为8 (120/15),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100/5); 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 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 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 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