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句矣字焉字
11通论八 叙述句 矣字 焉字
2.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做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虞不腊矣。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后果。例如: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二.(一)"焉"字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经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例如:余收尔骨焉。
(二)"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他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
1.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时,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不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失去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例如:击之,必大捷焉。
*动词“为”的般情况下宾语放在动词后,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用“是”、“实”或“之”字复指。例如: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c姜氏何厌之有?
*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例如: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3.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于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种过程。在这类句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4.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国危矣。
5.祈使句用“矣”字,这这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例如:先生休矣!
3.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在上古汉语里,一般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来表示行为数量,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例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从句子成分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
断句技巧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4.常用虚词是标志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3.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5.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5.特殊句式与固定结构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焉当兼词文言文例句
焉当兼词文言文例句1. 文言文中“焉”字做兼词有哪些情况1.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2. 哪里或那里3.什么4.怎么5.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6.如何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7.于是,就,乃,则[then]。
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8.于是。
表示前后承接,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9.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10.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1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12.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13.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14.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基本字义 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
不复出焉。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4.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2. 文言文中焉字的兼词与助词用法怎么区别焉字作指示代词时,往往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例如:崤有二陵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择事而问焉。
——清· 刘开《问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焉字作助词,有两种情况:(1) 表示结构,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相当于“之”,“是” 。
例如: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国语》(2) 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例如: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书·秦誓》3. 文言文中的兼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叵”“旃”。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1.“诸”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
在句中时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在句末时相当于“之乎”(“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焉”字的词性用法研究综述
“焉”字的词性用法研究综述焉;代词;语气词;兼词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
各家对其的词性用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说法。
代词、语气词、兼词这焉;代词;语气词;兼词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
各家对其的词性用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说法。
代词、语气词、兼词这三种词性一般是大家都认可的,而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几种说法大家是有分歧的。
本文从研究综述的角度,对各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焉”字的词性用法进行了统一。
古汉语“焉”字的词性及用法,各家众说纷纭。
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从语法史的角度叙说,有的从阅读、弄懂古书的角度出发。
《马氏文通》认为“焉”字助句,表陈述语气,但往往有指代作用。
因此“是‘焉’字既可为代字,又可为助字,一字而两用明矣。
”《文通》说:凡用“于之”两字之处,“焉”字代焉。
同时把它归入助字。
王力也认为,“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焉”字作代词,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
如:余收尔骨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
如:晋国,天下莫强焉。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王力认为,“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
有时候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的性质就突出了,如: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有时候虽然没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出现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
如: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也。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
“焉”字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
如:君何患焉?既富矣,又何加焉?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叙述句矣字焉字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 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叙述句、矣字、焉字一、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
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
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 ,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
如上二例的“我” 、“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 。
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
叙述句
(四)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 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 句。下面谈三个问题: 1.意念上的被动句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 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 胠 箧‣) (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 剖的。)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中就有,比 如说:“鹿禽”
B.“为”字式的被动句 “为”字式的被动句在结构上与“于”字式不同, 而与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完全相同,如: 郤克伤于矢。 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五蠹‣) (自身被宋国人讥笑。) “为”字式的被动句中,“为”的作用也是引进 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其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被”。 有时“为”字后面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 字直接放在动词前,这一点与“被”字也相同。 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 燕策三‣) 这种句式可以认为是“为”字式的另外一种表示
可见,“如何”是由“如……何”紧
缩而来的一种句式,“何”本来是谓 语,由于紧缩粘在了“如”字之后, 好像成了宾语。这样看来,“如何” 是不可作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臵的例 外来看待的。 另外,“如何”、“如之何”由可 以说成“若何”、“若之何”、“奈 何”、“奈之何”,如、若、奈古音 相通。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前臵逐渐转
3.被动句的产生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里就有发现, 如“鹿禽”。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要 到西周金文里才产生,如: 矦乍册麦易金于辟矦。(•麦尊‣) 鬲锡贝于王,用作父甲宝尊彝。(鬲尊) 但是这样的被动句,在西周金文中大 约只有十几例,还是比较少的,春秋战国 以后,被动句才多起来,形式也更加多样。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定义: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
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
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
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
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
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鸿门宴》“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
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远矣,全德之君子。
1叙述句、矣字、焉字
1叙述句、矣字、焉字献诗说:1、出⾃于《国语·周语上》2、⼀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听政,使公卿⾄于列⼠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时有3000多⾸诗,孔⼦选出合乎礼仪的305⾸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起由骈体⼀以散体的⽂体与⽂风的⾰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1、寄托屈原的⾝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叙述句、矣字、焉字⼀、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要多⼀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动量的叙述句。
下⾯逐⼀分析。
(⼀)双宾句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
如:(1)他送给我⼀本书。
(2)我告诉他⼀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本书”,例(2)的“他”和“⼀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般指⼈,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般为直接宾语。
如上⼆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本书”和“⼀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
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再举⼀些例⼦:(3)乃左⼿持卮,右⼿画蛇,⽈:“吾能为之⾜。
”《画蛇添⾜》(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壁之战》(5)⾚也为之⼩,孰能为之⼤?《论语·先进》(6)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
古代汉语王力版一二册目录
古代汉语王力版一二册目录(福师大上下)(福师大下)(南师大)清华古汉文选绪论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齐晋搴之战楚归晋知荦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诚意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夫子当路于齐许行攘鸡陈仲子弈秋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墨子非攻老子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疱丁解牛胠箧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荀子劝学(398)吕氏春秋察传(405)韩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君子于役风雨伐檀硕鼠鸨羽蒹葭黄鸟无衣月出七月小雅节南山大雅公刘颂噫嘻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山鬼国殇哀郢卜居渔父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
古代汉语第2阶段测试题(语法)2b
古代汉语第2阶段测试题(语法)2b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1、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3、宾语前置4、辅助性代词二、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其原来的词性、活用后的词性及其活用的标志)。
1、晋灵公不君。
2、左右欲兵之。
(史记·伯夷列传)3、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列子·说符)4、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5、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史记·赵充国列传)6、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孟子》许行))7、再火,令药熔。
(沈括《活板》)8、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9、许子衣褐。
(《孟子·许行》)10、陛下不能将兵。
(《史记·淮阴侯列传》)11、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
(《公羊传·宣公六年》)12、不足生于不农。
(晁错《论贵粟疏》)13、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1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5、庚午,围宋,门于桐门。
(《左·传襄公十年》)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和动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3、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丘迟·与陈伯之书)4、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韩非子·喻老)6、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7、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8、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的主动类型,例如: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冬,晋文公 卒」,指晋文公在这年冬天去世。这一句是以 晋文公为主语,卒字为谓语的。
• 又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侯秦伯围 郑」,指晋侯、秦伯两人率军队包围了郑国。 这一句是以晋侯、秦伯为主语,围字为谓语, 郑为宾语。两个例句都属于主动的叙述句,它 们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的主动叙述句相同。
• 在一般性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动词 是为字。为字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十分广泛
的意义,随着语境不同,可以理解成作、 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用法,必须透
过具体的上下文,才可明确其意义。古书
中有不少为字作为动词用时,后面带有双 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载:「不如
早为之所」,说的是要提早安排处所;以
• 若是提前的宾语属于代词,后面一般则会用之字复 指,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载:「其我之谓」, 指「这就是说我」;或者像《左传‧隐公元年》载: 「其是之谓」,指「就是这种情况」;又或者如 《孟子‧公孙丑上》载:「此之谓」,指「就是这 样」。
• 三个例句的宾语都是代词,所以用之字当作复指, 提示宾语提前。使用是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 古代汉语里变更宾语词序的一种语法方式,即使被 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仍然适用这种语法。但是现代 汉语中已经不使用这种句法,所以在翻译这类文句 时,不需要把这些用为复指的是或之字翻译出来。
通论:叙述句、矣字、焉字
• 叙述句,是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以及主谓词 组充当谓语,叙述人或事物行动变化的句型结 构。
• 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差别 不大。而叙述句依照主语、谓语之间的施受关 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谓语动词为主语, 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施事者。一种是以 谓语动词为主语,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或 受事者。换言之,就是依主语的主、被动关系 进行区别。
古汉语通论()叙述句
5.“焉 ”用于句中
“焉 ”字用於句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例如:
命舟牧覆舟 , 五覆五反 ,乃告舟备具 於天子 , 天子焉始乘舟 。( 吕氏春秋 ·季春 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 , 焉始为舟战之器 。 (墨子 ·鲁问)
必知乱之所自起 , 焉能治之; 不知乱 之所自起 , 则不能治 。(墨子 ·兼爱上)
B “为 ”字式 。在动词前用介词 为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春秋时出 现“为 ”字式。
卒为天下笑 。(同上赵策)
父母宗族 , 皆为戮没 。(战国 策 ·燕策)
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 。(史 记 ·项羽本纪)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 (同上 赵策)
C “见 ”字式 。用助动词“见 ” 置于动词前表示被动。
天生民而立之君 ,使司牧之 , 勿使失 性 。(左传襄公十四年)
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 ,注意动词 “为 ” ,它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 有“作 ”“做 ”“造 ”“治 ”“处理 ” “安排 ”等等 。古书用“为 ”字作动 词而后面带有双宾语的很多 。例如:
不如早为之所 。(左传隐公元年)
而为之箪食与肉 ,置诸橐以与之 。 (左传宣公二年)
盆成括见杀 。(孟子 ·尽心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秋 水)
D “被 ”字式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 ”字句 ,早 在战国末期就开始出现 ,但较少见 , 到汉 代才多一些 。如:
国一 日被攻 , 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 。 (战国策 ·齐策)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谤 , 能无怨乎? (史记 ·屈原列传)
郤克伤于矢 ,流血及屦 , 未绝鼓音 。 (左传成公二年)
通者常制人 , 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 荣辱)
注意:
古汉语中焉字的用法及意思解释
古汉语中焉字的用法及意思解释一、焉字的用法古代汉语中,焉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样化的字。
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副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词的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焉字在古汉语中的各种用法。
1. 作为独立副词使用在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焉”的身影。
作为一个独立副词,它可以表示“何处”、“何事”或者“如何”的含义。
例如《论语·述而》中有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里,“焉”就可以理解为“如何”,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你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别人要求很低,那么别人肯定会远离你。
2. 作为句末助词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焉”还可以充当句末助词,起到补充说明或加强语气的作用。
比如《论语·雍也》中有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其中,“谨而信焉”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更加肯定的意思。
3. 作为疑问代词使用古代汉语中,“焉”还可以用作疑问代词,引导疑问句,并表示“何事”。
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句话:“扈乘蹇焉。
”这里的“焉”可以理解为“何事”,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扈车行进的非常困难,有什么问题吗?二、焉字的意思解释1. 何处作为副词使用时,“焉”经常用于表达地点或场所。
它可以指示一个具体或抽象的位置。
例如《论语·颜渊》中有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中,“不厌精焉”表示无论食物多么精细,我都不觉得厌烦。
2. 何事当“焉”用作独立副词时,常常表示一个具体艰难或复杂的情况。
它可以引起读者对某个问题或事情产生好奇,并且期待得到答案。
例如《论语·述而》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里的“则远怨焉”表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高而对别人要求很低,别人就会远离他。
3. 如何“焉”还可以表示某种方式或手段。
在《论语·述而》中的句子:“如有周行焉,虽舍车马,必有暴虎。
”这里,“周行焉”表示周旋、绕过,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够绕开危险,即使没有了车马,也能够避免遇到暴虎。
古代汉语语法叙述句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蔺列传)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史记·管晏列传) 4 用“被”表被 动“被”本来是动词,“遭受、蒙受” 的1)意秦思王复击轲,被八剑。(战国策·燕策)
2)身被二十余创。(汉书·赵充国传)
“被”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出现于战国末,两汉时使用逐渐增 多1)。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3 有些动词古代能带双宾语,现在不能,如“闭、输、夺、 为、饮、立”等。
1)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糶。(左传·僖公十五年) 2)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3)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二 叙述句中的宾语前置
叙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可以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在宾语后 面用“是、之、实”等代词复指。 介词“以”的宾语也可以前置: 1)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3)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上已。 (孟子·滕文公上)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叙述句
一 双宾语句
1 表示给予义的动词,如“赐、与、予、遗、贻”等。 1)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2)李斯遣人遗非药。(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经·邶风·静女) 2 表示告知、教示、询问义的动词,如“语、告、教、示、 问”等。 1)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2)后稷教人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下) 3)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史记·张释之列传)
四 古汉语被动表示法
1 用“于”表被动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同上)
2 用“为”或“为……所”表 被1)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2)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4)近又有道士张宝,为公见信。(宋书·庐江王祎传)
古代汉语的叙述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也。《后汉书·张衡
——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传》
毋吾以也。《论 语·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 的意思 。
(BACK)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我不欺骗你,你不防备我。 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谁危害我了。
•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
公十五年》
•
无尔诈:无诈尔,不欺诈你。
•
无我虞:无虞我,不欺诈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
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
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
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 定代词“莫”。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这是两个并列的疑问句,同用一个动词“欺”,
但作宾语的“欺”“天”的位置却不同。“谁” 由于是疑问代词,故作宾语时前置。“天”由于 是一个名词,故作宾语时没有前置,而是放在了 动词“欺”的后面。 • 从上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才前置。其它代词作宾语时仍然同现代汉 语一致。还要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 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 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 “又谁敢怨”。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
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 十二年》 ——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 击他们呢?
古代汉语的陈述句
3.《史记·商君列传》:“魏惠王兵数 破于齐秦。” 4.《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 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 人;治于人者食(sì,供养)人,治人者 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注意一:不是介詞“於”字本身能表示被動, 而是動詞用于被動的意義;但是,由於用“於” 字引進了行爲的主動者,被動的意義就更加明顯 了。
C.上古漢語动量表示法 現代漢語動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動量
的數量詞放在動詞的後面;在上古漢語裏,一般 是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 的量詞。例如: 1.《左傳宣公二年》: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2.《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 仲之力也。 3.《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 不入。 4.《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 駕,功在不舍。
①《史記·陳涉世策》:“父母宗族,皆 為戮沒。”
③《韓非子·說難》:“厚者為戮,薄 者見疑。”
④《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 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2)“為+施事者+動詞”,“為”引進
①《史記·淮陰侯列傳》:“上笑曰:‘多 多益善,何為為我禽(擒)?’(韓)信曰: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 為陛下禽也。’”
(2)“被+施事者+動詞”式,“被”是介詞, 其作用是引進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例如: ①蔡邕《被收時表》: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 ②《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吾被皇太后征, 不知所為。 ③《世說新語·言語》: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古漢語中“被”字式的被動句用得很少,主要 是用“於”、“為”、“見”字式被動句。
上述“爲簞食與肉”是一個動賓詞組,“簞 食”與“肉”是動詞“爲”的直接賓語;“之” 指靈輒,是間接賓語。其餘由此類推。
助词
助词一.助词分为四大类结构助词定义:在句法结构中起结构标记的作用。
分类:1)领属结构助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定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主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
2)凸显结构助词:分布在前置宾语之后或主语之前。
起到标记并凸显前置宾语或主语的作用。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语气助词定义:协助句子表示语气的助词。
分类:1、陈述语气助词常用的有:也、矣、焉、尔、耳、己。
2、疑问语气助词常用的有:软、乎、邪、哉、也。
偶而也可用:矣、焉、尔、者、诸、只、其、夫、于。
3、感叹语气助词常用的有:哉、乎、夫、邪、软、也、矣。
偶而也可用:来、为、只、焉。
4、祈使语气助词常用的有:来、乎、也、矣。
5、提顿语气助词常用的有:也、矣、者、焉、邪、兮。
构词助词在语言单位中起构词作用的助词。
古汉语中主要有:有、其、思、勾、放、爱、式、于、日、载,然、如、乎、焉、而、尔,若;者、所等。
这些助词有的常用在名词之前,有的常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有的用于形容词、动词之后。
(部分构词助词,有些语法书认为是词头、词尾。
“有”字常常用在名词之前,通常认为它是名词词头,但从《诗经》的用语情况看,“有”和“其”“思”等词一样,也常常用于形容词之前,如:①有睆其实。
《诗.小雅.杕杜》②酾酒有衍。
《诗·小雅.伐木》③雨雪其雱。
《诗.邶风.北风》④思皇多祜。
《诗.周颂·载见》据《毛传》:“睆,实貌。
”“衍,美貌。
”“雱,盛貌。
”“皇,美也”二、重点助词(一)之1.结构助词。
表领属,译作“的”,最为常用。
如:◎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庄子)◎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晏子)2.结构助词。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句降为偏正短语,充当句子主语、谓语、宾语等。
一般不译。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叙述句,“矣”字,“焉”字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 种过程。在这类句 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5、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 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 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 气。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例如: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三)
三、关于叙述句的语气词“矣”和“焉” (一)矣 1、“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 化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 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吾知所过矣。(左傅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 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 “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赵策三)
3、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 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 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後果。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宜公二年)
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 种新情况。
古今不同的是,古代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 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四)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 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就是被动句 。
1.意念上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 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意义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例: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胠箧》) 龙逢是被夏桀斩的,比干是被纣王剖的。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目 录熊
猫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叙述句、矣字、焉字一、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
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
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
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
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
《新序善谋》(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同上)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
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
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
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
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
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
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宫之奇谏假道》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列子·汤问》(7)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答李翊书》(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
如:(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诗经·周南·葛覃》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
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
如:(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诗经·鲁颂·閟宫》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
——无形式标志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
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5)饭被吃了。
有形式标志没有引进主动者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
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
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
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
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
《荆轲刺秦王》(6)故不能推车而及。
《齐晋鞌之战》(7)牧以谗诛。
苏洵《六国论》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
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
如:(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
《麦尊》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
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
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
《麦方鼎》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
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
如:(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荀子·修身》(6)物物而不拘於物。
《荀子·天论》(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
《许行》(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
《汉书·项羽传》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
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
如:(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
《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
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
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
(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
《盐铁论·相刺》(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
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
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