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城
• 以近现代建筑为主 • 融合中西建筑风格 •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北京大学城的特色建筑
• 未名湖:校园内的著名景点 • 博雅塔:北京大学的象征 • 图书馆:藏书丰富,建筑风格独特 • 博物馆:展示学校历史与学术成果
北京大学城的校园景观与绿化设施
北京大学城的校园景观
• 未名湖景区:优美的自然景色 • 校园绿地:多样化的植被景观 • 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术氛围
•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北京大学城的校友网络与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城的校友网络
• 拥有庞大的校友群体 • 校友遍布全球各个领域 • 校友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与合作
北京大学城的社会影响
• 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优秀人才 • 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 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05 北京大学城的社会责任与公共服务
北京大学城的社会参与与公益事业
北京大学城的现状
• 成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 • 拥有多个校区和学术机构 • 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显著
北京大学城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
北京大学城的文化传承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 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优秀人才
北京大学城的文化传统
• 崇尚民主、科学、自由的学术精神 • 注重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 • 强调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
北京大学城的校园生活
•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 学生社团众多,涵盖各个领域 • 师生关系融洽,校园氛围和谐
北京大学城的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
北京大学城的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简介PPT课件
在学术期刊方面,北京大学所发 行的部份学术期刊,是中国大陆
在国内傲视同侪,不少各界出色
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 北大任职。
学外,其余领域均高踞中国大陆
之首。在中国大陆的一些排名榜 中,各种排名均是以清华大学或 者北大居首。
内第一,更曾获评为澳、亚地区
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十四,比 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东京大学等 更高。然而,单就中国大陆而言, 大学排名的首二位均不出北大和 清华,暂未见有其他大学能跃居 首二名内。
未名博雅 图 书 馆
百年讲堂 考古博物馆
未名博雅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 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
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
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 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 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未名博雅
历史名人
北大起源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京师大学堂,是中国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 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 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 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院系设置 科研机构
学术成就
院系设置
人文学部 社会科学部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医学部 理学部
跨学科类
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介绍
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介绍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是北京大学红楼校区的一部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作为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处融合了教育、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性场所。
下面我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北大红楼教育基地。
一、历史沿革北京大学红楼校区原为清朝乾隆年间的西式花园,后被改建为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即为北京大学前身)。
在校园内的红楼建筑最初是一座西式楼房,后来被命名为“红楼”,成为了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内外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楼内外均为红色悬挂墙面,因此得名“红楼”。
二、教育基地介绍1. 建筑风格北大红楼教育基地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又保留了西式建筑的风貌,令人叹为观止。
红楼内有中西式花园、华丽的大礼堂和宏伟的教学楼,每一处建筑都体现出了古老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2. 文化内涵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校园内的文物展览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让人们对京师大学堂、北大红楼和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地内还有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文学讲座等,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北大红楼的文化底蕴。
3. 教育功能北大红楼教育基地承载了丰富的教育功能。
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基地举办各类教育培训课程、学术讲座、展览等活动,为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基地还定期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增进对北京大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 旅游景点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基地内的建筑、花园和文物展览都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基地还经常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庙会、清明游园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
三、影响与意义北大红楼教育基地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教育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一、前言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其院系设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沿革。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北大院系的设置沿革,带领读者了解北大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二、初创时期2.1 北京大学的创建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1899年更名为京师大学。
正式设校前后经历过多次更名和更迭,最终于1912年定名为北京大学。
2.2 初期的院系设置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起初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文科、理科和法科三个基本门类。
这三个门类对应的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
三、学科的拓展与发展3.1 文科学院发展随着北京大学的不断壮大,文科学院的学科范围也逐渐扩展。
20世纪上半叶,隶属于文科学院的学科领域逐渐增多,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迅速,文科学院内又新增了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科。
3.2 理科学院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理科学院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20世纪初,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理科学院逐渐崭露头角。
此后,数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也逐渐纳入理科学院的范畴。
四、院系设置的调整与优化4.1 历史上的一些调整在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也曾经历过多次调整与优化。
其中一次重要的调整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曾一度改为独立的自然科学院和人文科学院两大院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这一改革方案在1960年代后期被撤销。
4.2 当代的完善与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也面临新的调整与优化。
例如,2000年代初,北京大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学院等学院,以适应新兴学科的发展需求。
五、多样化的院系设置5.1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涵盖广泛,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
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
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 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百年讲堂
北大百年大讲堂
界大力支持。
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值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北大历史名人
李大钊 矛盾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 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 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矛盾、李大钊、马寅初以及钱玄同、胡适等一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北大校歌
||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Peking University
||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未名博雅
博雅塔
北大以一塔湖图闻名,其中的塔指的就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
湖旁的博雅塔。 燕园建筑精髓 “一塔湖图” 之 “塔”—— 博雅塔,是 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
校风学风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学风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
校风
校园文化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北大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
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大学的 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 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 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 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 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
02
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中国科学 的圣地。
北大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
03
同侪,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在国际学术 排名榜中,北大在众多领域均高踞中国大学之首。在中国的各大排行榜 中,北大也多居首。
未名博雅 图 书 馆
百年讲堂 考古博物馆
未名博雅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 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
北大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北大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北大大学位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2. 北大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自由、平等、博爱B. 厚德、博学、笃行C. 求实、创新D. 诚信、责任、合作答案:B3. 北大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898年B. 1912年C. 1919年D. 1928年答案:A4.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北大大学的校友?A. 胡适B. 鲁迅C. 钱钟书D. 杨振宁5. 北大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超过多少万册?A. 200万B. 300万C. 400万D. 500万答案:C6. 北大大学的校徽是什么颜色?A. 蓝色B. 红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B7. 北大大学的校歌是由谁作词的?A. 蔡元培B. 胡适C. 鲁迅D. 陈独秀答案:A8. 北大大学的校址位于北京市的哪个区?A. 海淀区B. 朝阳区C. 东城区D. 西城区答案:A9. 北大大学的校花是什么?B. 荷花C. 菊花D. 梅花答案:B10. 北大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5月4日B. 6月6日C. 7月7日D. 8月8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北大大学的前身是_________,成立于1898年。
答案:京师大学堂2. 北大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笃行”中的“厚德”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高尚的道德品质3. 北大大学的校徽图案中,_________象征着北大的学术精神。
答案:北大的校徽图案中,北大的校徽图案中,未名湖和博雅塔象征着北大的学术精神。
4. 北大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其藏书量超过_________万册。
答案:4005. 北大大学的校歌歌词中提到“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北大学子的志向和追求。
答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6. 北大大学的校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其校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_________。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
不过,在国外所作的有关大学 排名中,则往往是北京大学名 列国内第一,更曾获评为澳、 亚地区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 十四,比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 东京大学等更高。
然而,单就中国大陆而言,大 学排名的首二位均不出北大和 清华,暂未见有其他大学能跃 居首二名内。
学 术 成 果
考 古 博 物 馆
图
胡 适
李大钊
茅 盾
马寅初
钱玄同
刘半农
学校概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 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 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我 们 明 天 巨 木 成 林 , 让 中 华 震 惊 世 界 。
我 们 今 天 东 风 桃 李 , 用 青 春 完 成 作 业 ;
我 们 走 向 海 角 天 涯 , 指 点 着 三 山 五 岳 。
我 们 来 自 江 南 塞 北 , 情 系 着 城 镇 乡 野 ;
收 拾 山 河 待 百 年 约 。
忆 昔 长 别 , 阳 关 千 叠 , 狂 歌 曾 竞 夜 ,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目 录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壹
历 史 沿 革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贰
燕 园 文 化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造型、环境协调三
方面高度统一的建 筑杰作。
北大校徽的设计理念
北大校徽的设计理念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校徽代表着学校的荣誉和精神。
校徽的设计需要凝聚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理念,传达学校的文化价值和教育理念。
在设计北京大学校徽时,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学术成就、精神特质等因素。
以下是对北京大学校徽设计的理念分析。
一、历史传承北京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校徽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学术沿革。
可以通过在校徽中加入具有历史意义的象征物,比如古代书籍、文房四宝、古建筑等元素,来彰显学校的深厚历史和学术传统。
二、学术力量作为中国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的学术实力和研究成果备受瞩目。
校徽的设计需要体现学术力量和创新精神。
可以在校徽中加入象征智慧和知识的元素,比如开卷的书籍、知识之树等,以展现学校的学术魅力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目标。
三、精神特质除了历史传承和学术力量外,北京大学的校徽设计还需要彰显学校的精神特质,比如勇往直前、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等。
可以通过校徽形状的设计、图案的选择以及色彩的搭配来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让人们一眼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特有气质和精神品格。
四、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一流学府,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影响力。
在校徽设计中可以融入国际化的元素,比如世界地图、国际象征等,以展现学校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视和追求国际化的目标。
上述是关于北京大学校徽设计的一些理念分析,校徽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学术力量、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心的制作,让校徽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学校的特色和魅力,激励师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北京大学的历史
国立北京大学
•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 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 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17年, 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 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 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陈 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 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 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 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 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 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 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 。
严复校长
蔡元培校长
五四运动
•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 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 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 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 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 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 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 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 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 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 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 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 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 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 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 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 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历任校长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20.傅斯年 (1945年10月—1946年7月) 21. 胡适 (1946年7月—1948年12月) 22.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23.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24.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25.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26.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27.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28.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29.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30.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31. 周其凤(2008年11月—现在)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北京大学以文、史、哲、经济、法学、医学、理学、工学等多学 科见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 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北京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多个学院、研究所和中心。学校拥 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保障。
5
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战略规划目标设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01
北京大学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在国际上获得
更高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0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
优秀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03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
支持。
改革创新举措推进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地处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交 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校园内拥有众多 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办学理念和特色
办学理念
北京大学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相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介绍
学府之魂:北大的传统与变革之路
1
学校概述
目
录
2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Contents
3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4
校园文化与传承发展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
神。”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
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 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健身竞技 也是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北大遵循“德智体,一个也不 能少”的原则,历来提倡体育锻炼, 并且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竞技活动。 北大的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的要数蓬 勃多元、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
神为本质和内核,坚持着“爱国、进
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以“兼容 并包,思想自由”为总特征,所形成 的氛围是令人神往的!校园文化也许 不仅是北大的风骨,更是北大的生命 了。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博
北大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 学术成就 |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
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 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 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韵
燕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校风学风 | 北大校歌 | 北大校徽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
北大校史馆前言
北大校史馆前言摘要:一、引言:介绍北大校史馆建立的背景和目的二、北大历史沿革:简要概括北大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三、北大校训与精神:阐述北大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四、北大杰出校友:列举各领域杰出校友,展示北大的优秀传统五、北大在全球学术地位:介绍北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六、北大校史馆馆藏:介绍校史馆的珍贵藏品和展示内容七、校史馆的意义:强调校史馆对于传承北大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八、结语:呼吁广大师生和校友关爱校史馆,共同传承北大精神正文:北大校史馆是一座记载着北大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殿堂,它位于美丽的燕园内,为世人展示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校史馆的建立旨在传承北大优良的传统,弘扬办学精神,激发师生和校友的爱校情怀。
北大自创立以来,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
从最初的京师大学堂,到如今的北京大学,北大始终站在国家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沿。
在校史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历史的变迁,领略北大师生的奋发向前、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北大的校训是“科学与民主,爱国与进步”。
这一训词凝聚了北大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为国家、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校史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大校训的内涵以及它如何引领北大走向辉煌。
北大校史馆展示了众多杰出校友的成就,他们活跃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些校友的事迹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发扬北大的优秀传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懈努力。
北大在全球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其学术研究成果和教育质量备受认可。
在校史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北大师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荣誉。
这些成就彰显了北大的国际影响力。
北大校史馆馆藏丰富,包括文献、图片、实物等珍贵资料,展示了北大百年来走过的历程。
参观校史馆,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北大的辉煌历史和独特文化。
北大校史馆不仅是北大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北大精神、弘扬优良传统的载体。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北京大学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
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被称为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前身经历:清朝时的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年)、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北京大学现设有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部六大部。
下设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专科。
北京大学简介PPT
北大校歌
||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Peking University
| 景山门启鳇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北|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大|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校|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歌|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Peking
University
韵
燕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校风学风 | 北大校歌 | 北大校徽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 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北大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1916年12月起,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蔡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鲁迅于8月7日将设计完竣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后又曾 长期弃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 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 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 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 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社会学系简介历史沿革1980年,北京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复在国际政治系设立了社会学专业及硕士点。
1981年,北京大学招收了首批6名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82年,在调集和培训相结合的基础上组建和充实了教学、行政人员队伍,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社会学系,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8年,北大社会学学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文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正式打通,依托两个单位的研究力量组建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
到2008年年底,北京大学共招收普通本科生991人,毕业807人,招收港澳台本科留学生100人,毕业33人,招收硕士研究生840人,毕业595人,招收博士研究生240人,毕业130人,招收各类进修教师193人。
现有各类在校学生552人,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生197人,普通本科留学生65人;硕士研究生240人,博士研究生110人,其中来自日本、韩国等国的硕、博留学生9人。
除此之外,还有国内进修教师十几名。
专业设置社会学系设有:(1)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2)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保障四个硕士点;(3)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三个博士点。
社会学系下设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
社会学人类学所下设城乡发展研究室,人类学研究室、民族与人口研究室、文化与传媒研究室。
此外,还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万科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
目前,我系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既包含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前沿问题研究。
[整理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及发展历程
欲索取更多专业考研资料,请上凯程教育网站官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及发展历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有“文学”科目,而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
1910年分科大学正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正式开办,中国文学门于是成立。
1919年改称国文系,下设语言文字、文学、整理国故三科,初步形成了今日北大中文系的基本格局。
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了北大国文系的建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又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这也就继承传统的文学、语言、古文献三足鼎立局面。
目前北大中文系共设有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系现共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有11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系也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中文系现共有教职工101人,其中教师94人。
教师中有教授48人,副教授38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7人;另外,教师中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7人。
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共设有9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1个语言学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还有13个虚体研究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在历史上,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是两个性质不同也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学校: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一所国立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1952年前,它的校址在北京城内,校本部的所在地,在今天的沙滩五四大街那一带。而燕京大学则是一所教会大学,其存在的时间是1918年至1952年;其校址燕园,原是皇家别墅,叫淑春园,是1919年由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从民国初年的陕西督军陈树藩那里购得的,1926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校训: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北京大学(公立):
京师大学堂(1898),后继承燕京大学文理系,迁入校园。
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或 兼容并包
清华大学(公立):
清华学堂(1911),后继承燕京大学工程系。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燕京大学(私立):
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1889)、华北协和女子大学(The North China Union College for Women)(1
864)、通州协和大学(1867)合并而成。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洲堪萨斯。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编辑,1933年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他从来没有在北京大学任教过。
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上半叶4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952年院系大调整中,燕京大学被分拆,文、理部分科系并入北京大学、工程科系并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迁至燕京大学校园燕园。
= = = =
我从燕京大学来(侯仁之文集)
作者:侯仁之
一、中西文化交流与时代趋向
我作为一年级新生进入燕京大学,是在1932年的秋天。那时大学校园按着预定的规划设计,经历了前后十年时间,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整个校园里,风景佳丽,光彩焕发,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这是我初入学时的第一个印象,至今难忘。因此在这里先追记一下这座校园建设的本身所给我的影响。先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起:
(一)风景如画的校园与中国古典式的建筑。
(二)校园历史的探索与传统文化的研究。
新建成的燕京大学校园,选址在北京城的西北近郊,是历史上有名的园林区。校门西向,遥对西山。校门以内,跨过一个波平如镜的池塘上的一座大石桥,就进入了教学中心。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大楼,三面环列,中间场地开阔,绿草如茵。从教学中心深入校园腹地,岗阜逶迤,林木丛茂。大路起伏,畅通无阻。羊肠曲径,经过其间。出人意外的是穿过这一区岗阜,突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水光天色,视野开阔,这就是享有盛誉的未名湖。湖中有小岛,点缀其间,平添无限景色。男生的宿舍大楼,一座又一座,并列在湖泊的北岸。深在湖泊南岸冈阜密林之后的则是传统庭院式的女生宿舍。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为这座校园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只是后来我才了解到,这里原是两百多年前与清朝皇室有密切关系的一座名园,叫做淑春园。园中河流湖泊的上游,来自紧相毗连的勺园。而勺园的开辟,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是一座以水取胜的名园了。可是到了1921年燕京大学在这里开始建校的时候,这两处历史名园的建筑,都巳荡然无存。燕京大学正是在这两处名园的旧址上,经过独出心裁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建造起一座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这座校园的建筑物,一律采用了中国古典的建筑形式,这更是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要求的相互结合。
1952年,我国大学院系调整,燕大并入北大,燕大不存在了,北大扩大了(并入北大的还有其它院校的一些相关系科),原北京大学迁入燕大校园。1952年前的北大和燕大虽说都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但他们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由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它们之间就发生了关系,这个关系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55年来,著名的北京大学一直坐落于历史上的那个燕京大学的校址上。
,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 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1930年到1937年的七年时间里内,蒋梦麟先生一直掌握着北大之舟的航向,竭尽所能,总希望把这个学问之舟平稳渡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北大得以平稳前进,仅偶尔调整一下帆篷而已。蒋梦麟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 1937年9月,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举行结业典礼,光荣地完成了战时大学的历史使命,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一个奇迹。 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 1946年7月胡适先生由美返国,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长,致力于北大之全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双十节在国会街北大第四院礼堂隆重举行复校开学典礼。胡适先生以其绝高的威望,延揽名师,可谓济济多士,萃集一堂。 1946年,该校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学生总数3400多人,恢复了比过去更大的光荣。 1947年年夏,胡适校长拟提议在北大组建原子能研究中心,并亲自联系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袁家骝、张文裕、张宗燧、吴大猷、马仕俊等九人,“皆已允来北大”,后因时局变化未果。 1947年8月下旬,提出“十年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集中国家最大力量培植五所成绩最好的大学。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选举,北大10位教授入选,位居全国各高校之首。 1948年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 1962年2月24日,胡适先生在台湾去世,遗体覆盖北京大学校旗下葬,遗嘱“遗留在北京的102箱书籍、手稿、文件,捐赠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49-) 1952年政府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的部分师资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地质系、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
北京大学
新中国解放前共有五个院址以及工、医、农三个学院。第一院在沙滩(现五四大街),为校本部和文学院、法学院所在地。第二院在马神庙(现沙滩后街),为理学院所在地。第三院在北河沿,为法学院所在地。第四院在国会街,为旧国会众议院院址。第五院也在国会街,为旧国会参议院院址。工学院在祖家街,医学院在西什库后库,农学院在郊区罗道庄。这五个院址和三个学院,除第四院外,余皆在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时划分出去,第四院则是1949年被华北大学第二部和新华社接收走的。
京师大学堂(1898-1911年) 1898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马神庙)和沙滩(故宫的东北)红楼(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 1904年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开学,招收了最后两批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国立北京大学(1912-1929年)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民国六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 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 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 1928年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 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将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1930-1937年)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 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 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
还须指
出,校园的规划设计,乃是在美国建筑师Henry K.Murphy的主持下进行的,实际上这也正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下所完成的足以代表时代趋向的一种新创造。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燕京大学校园里,还有一些类似景点的建筑物,如小山上古松下的钟亭、俯视水面的临湖轩、湖中小岛上的思义亭和湖边上凌空而立的博雅塔,都是十分引入注目的,而“湖光塔影”更成为校园风景中颇负盛名的写照。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雅塔和思义亭。
博雅塔的命名和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的
……
假如燕京大学还存在
章启群
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北大的校园原是燕京大学的旧址,未名湖畔古色古香的楼群、南北阁、六院、钟亭等,包括形制古朴、姿态优美的博雅塔,都是原先燕京大学的建筑,是一个叫墨菲的美国人设计的。而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时代的北大校园,坐落在城内五四大街的沙滩,那座著名的红楼现在是文物出版社。就校园景致来说,原来的北大远不如燕大。而就学术影响力来说,燕大与北大也是伯仲之间。燕大的这一切,得力于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司徒雷登,也就是毛泽东著名檄文《别了,司徒雷登》所指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