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教会音乐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 教会音乐理论
第一节 记谱法
“纽姆谱”:大概形成于8世纪,在9世纪被普遍使用以符号记谱,在歌词的上方用符号指示上升或下降的声调变化。这种方式只能提示歌唱者回忆旋律的轮廓。
“线谱”:以“线”来显示音的相对高度。最初只有红(表示F音)、黄(表示C音)两条线。而后,意大利阿雷佐地区的僧侣规多(Guido)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线谱。
第二节 教会调式
教会八调式理论确立于11世纪,分为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的形态,两个一对,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纯四度,沿用古希腊的调式结构和名称,排列自上而下。
在中世纪调式概念中,圣咏的结束音(终结音)、音域以及吟诵音是对旋律,亦即调式进行分类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六声音阶
规多发明了六声音阶唱名法,音阶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唱名来自唱词中的音节。G、C、F可以分别构成三种六声音阶,共包含七组音阶,而唱名始终只有六个,以便于记忆。
为便于学唱,规多由发明的“规多手”的视唱教学法。
第四节 节奏模式
12世纪记谱法的发展,从对音高的关注扩展到对节奏的关注,以三种主要符号表明节奏的长短,形成一套节奏模式(rhythmic modes),节奏类型与诗歌韵律音步的节奏特征一致,分长短两种,可以变化出六种节奏模式。运用中,选用的一种模式一般要至少重复一次,构成组合节奏型(ordines)。

第四课 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

中世纪复调音乐的主要体裁:
奥尔加农
迪斯康特
巴黎圣母乐派
康都克特
经文歌
第一节 早期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一、奥尔加农(organum)
奥尔加农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上方或下方附加上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
两种类型:
“平行奥尔加农”,上方是圣咏旋律,称为主声部(vox principalis), 下方是奥尔加农声部(vox organalis),平行四或五度,与旋律同向进行,两个声部也可以叠加成四声部,成为复合形式。
另一种为变体,即两声部同音开始,斜向进行,进行到四度音程后又同向平行,最后结束汇合于同音。
早期复调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平行进行为主,但严格的平行进行常被破坏,自由的反向、斜向进行增多,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
二、下方的奥尔加农声部变得较活跃,常超越固定调出现在上方,构成声部交替或超越
二、华丽奥尔加农
华丽奥尔加农是奥尔加农的进一步发展,附加声部转向固定调的上方,风格特征:流动、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格,附加声部运用花唱式,即兴而自由,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

上声部的活跃、流动与圣咏声部的缓慢、静止形成鲜明的对比。圣咏旋律线条被延长,变成“持续声部”(tenor),作为衬托上声部的低音。

第二节 迪斯康特
迪斯康特(discant)成型于12、13世纪,运用规整的节奏模式,固定调声部与附加声部成反方向进行,一音对一音的演唱方式。
与奥尔加农的区别: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

第三节 巴黎圣母院乐派
一、圣母院派的文献与一般特征
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派的复调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圣母院乐派的复调作品数量最多;
在音高和节奏的记谱方面最完善、最准确;
对复调节奏在记谱和写作方面的创新,节奏模式更广泛、更丰富的运用
圣母院派复调的两种主要特征:
华丽奥尔加农和节奏规整的迪斯康特,而且常常混合使用,即在奥尔加农后接上迪斯康特,形成两种风格的对比。
二、巴黎圣母院派代表人物
1、莱奥南(Leonin 约1135~1200)诗人和作曲家,作有一部《奥尔加农大全》(Magnus liber organi)歌曲集,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复调文献之一。
据史料记载,莱奥南擅长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这种体裁在他的手里发展至顶峰。
2、佩罗坦(Perotin),大约活动于1200年左右,曾对莱奥南的《奥尔加农大全》润色和修订。
佩罗坦的复调特色主要体现在迪斯康特,在发展有节奏的音对音作曲技术有重要贡献。佩罗坦进一步拓展复调音乐的空间,创作了一批三个甚至四个声部的音乐作品,织体清晰、丰富,和声关系转向复杂化。
三、康都克特
12、13世纪流行一种康都克特(conductus)的体裁形式,即使复调音乐,也可以是单声部歌曲。
康都克特的特征:
1、音乐形式:不再以圣咏为固定调,而以自创旋律为基础。一般为二至四声部,常见的也有三声部,织体类似迪斯康特,各个声部节拍基本相同。
2、歌词:每个声部都唱歌词,歌词为拉丁文,属于较规整的格律诗体,音乐表现出分节歌的形式,内容涉及宗教或政治、道德、历史等世俗题材。

第四节 经文歌
一、经文歌的前身——克劳苏拉
克劳苏拉(clausula),原意为“句子”、“段落”,意即礼拜乐中的段落,通常建立于一段特定圣咏,用来替换同样圣咏的单声部片段或复调片段,大多为二声部,也有三声部或四声部。
风格类似迪斯康特,每个声部都被纳入节奏模式,有较清楚的节拍、节奏特征。
二、 经文歌的产生
二声部的克劳苏拉的上声部本无歌词,自13世纪中叶前,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也加上歌词

,被称为Motetus声部,这种复调音乐被称为经文歌(motet),“mot”——意即“词”。
经文歌的风格特征:最典型的形式为三声部,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起先是拉丁文,后被方言化,形成“复歌词”的独特形式。歌词内容逐渐世俗化,脱离了宗教的礼拜仪式。在世俗活动中,圣咏旋律的歌词已失去意义,低声部只作为持续声部,常常改为乐器演奏。

三、经文歌的发展
1、弗朗科经文歌
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的各个声部逐渐出现对比,有“弗朗科经文歌”,以科隆的音乐家弗朗科(Franco of Cologne)命名,特点为高声部歌词长于中声部,歌唱速度很快,与静止的持续声部及较流动的中声部形成对比。

2、 13世纪末经文歌两种类型:
彼特罗经文歌,弗朗科经文歌发展的极限;
单纯化的发展。
3、经文歌的影响
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三度与六度音程反向解决到五度和八度
记谱法的发展:“有量记谱法”
促进了理性的作曲意识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