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星星闪烁照航
《闪烁的星星》的教学设计

《闪烁的星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闪烁的星星》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13课的内容。
本课是画图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画线、画矩形、画椭圆、涂色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创作组合图等内容起辅垫作用,能充分体现计算机画图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多边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②学生能运用“多边形”画图工具画多边形及组合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边形”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用“多边形”工具画组合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小星星》)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欣赏星星的图片)师:好美的星星啊!钱老师也画了一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吗?(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今天学习的新工具“多边形”)(二)、新授1、认识新朋友请同学们找“多边形”工具。
2、画星星(1)电脑小博士示范画星星。
(2)师出示实物图星星,学生讲解如何画星星(3)学生演示画星星(4)全班学生操作画星星,师巡视。
(5)师讲解学生在画星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小结画星星步骤:先拖动出直线,再单击中间各顶点,最后双击最后顶点。
(6)学生完成“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3、特殊角的画法(1)出示三角尺(2)学生看书自学特殊角的画法并完成画三角尺。
(3)学生演示画三角尺。
(4)师小结:用工具箱中“多边形”工具画图时,如果先按下Shift 键,再拖动,就能画出45度或90度的角。
(三)、练习(1)星级挑战:一星级画一座山,二星级画一颗松树,三星级画一个人。
(2)学生讨论每一星级的图是用什么工具来画成的并交流。
(3)学生挑战,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作品。
(四)、总结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灯光闪烁有规律

《灯光闪烁有规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2课,主要是根据灯光闪烁的规律,来学习通过Scraino软件编写程序控制LED。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水平,先后布置了“连接LED灯”和“让小灯有规律地亮起来"“大显身手”三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实践中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再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LED灯的设计制作与测试优化,让他们在一步步探究、一次次测试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最终完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能说出设置LED灯开关的操作方法,并能编写程序让L ED灯有规律的闪烁。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编写灯光闪烁程序,提高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编写灯光闪烁程序,体会灯光闪烁在生活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意义,提高学习编程软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置LED灯的开关。
[难点]灯光闪烁程序的编写。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Sera i no软件咔嗒爸爸Scraino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传授新知提出问题:灯光闪烁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教师使用手电筒模拟灯光闪烁的情景。
教师总结:通过不断地重复打开、关闭手电筒的操作实现灯光的闪烁。
提出问题:在编程中如何实现呢?需要用到哪些积木块呢?请大家打开桌面上的Seraino软件,猜一猜,找一找吧!教师:谁能前面来到演示一下你的发现?你觉得会用到哪几个积木块?这个积木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总结用到的积木块,并讲解交互模式和离线模式的区别:Nan。
主程序"的“积木"是一一个离线模式的“积木",即使第一个开。
中没有内容,也不能用“绿旗"取代,因为“点击绿旗”的“积木"是交互模式,拔下数据线后就无法执行了。
请大家编写程序,并进行测试。
教师巡视。
哪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的程序是如何编写的?根据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为什么不闪烁呢?谁上来帮他改一改。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宇宙知识,了解恒星、行星、卫星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恒星、行星、卫星的定义和特点。
2. 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
3. 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4. 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
5. 保护我们的宇宙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恒星、行星、卫星的分类和特点,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2. 教学难点:恒星的生命周期,天文观测技巧,保护宇宙环境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分享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观测设备。
3. 小组讨论活动材料。
4. 课后作业及评估工具。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夜空的星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中的星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学环节一:介绍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3. 教学环节二:讲解恒星的形成、发展和死亡过程,使学生掌握恒星的生命周期。
4. 教学环节三:介绍天文观测方法及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教学环节四:分析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及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教学环节五:讨论保护我们的宇宙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6.3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认识并记住不同的星座,特别是北极星在导航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分配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并理解星座图的制作过程。
举例解释:对于大气层折射的物理原理,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光折射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在星座的认识上,教师可提供观察指南,指导学生通过实际观测来识别星座,强调北极星的特殊位置和作用。对于小组合作的难点,教师需明确指导合作流程,设置清晰的任务分配,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星星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和卫星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星空中的特点。
-星星闪烁的原因:大气层对星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影响。
-北极星的位置及其在导航中的作用。
-制作并认识星座图: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出简单的星座图,加深对星座的认识。
举例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生动的图像、实际观察和模拟实验,强调恒星是自身发光的天体,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且不发光的天体,卫星则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同时,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理解大气层对星光折射造成闪烁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北极星来确定方向。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恒星、行星和卫星的基本概念。恒星是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如太阳;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卫星则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这些天体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星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星星闪烁,了解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影响,以及这种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导航。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星空,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合作验证,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星座,理解星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绘制星座图,增强空间感知能力;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理解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现象,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强化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这些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信息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 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3. 实践:学生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手机等。
1.4 作业:学生收集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进行分享。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鼠标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2. 示范:教师演示计算机开关机和鼠标使用。
3. 实践:学生自行尝试操作计算机和鼠标。
2.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开关机和鼠标使用,并向家长介绍。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遵守网络道德。
3.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风险防范措施。
2. 案例分析:讨论网络安全案例,引导学生识别风险。
3. 讨论:讨论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4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网络安全规则,并进行实践。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4.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示范:教师演示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和编辑。
3. 实践:学生自行操作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4 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电子表格整理和分析家庭支出或学习成绩。
星星闪烁教案

星星闪烁教案教案标题:星星闪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星星的形成和闪烁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星星的形成和闪烁原因。
2. 星星的分类和特点。
3. 星星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星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观察星星的记录表格。
4. 星星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星星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星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星空,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星星有时会闪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猜测。
探究: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星星的形成和闪烁原因。
每个小组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猜测。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
3. 教师解释:根据学生的观察和猜测,教师简要解释星星的形成和闪烁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本质和光的传播原理。
拓展:1. 学生观察记录:分发学生观察星星的记录表格,并鼓励他们在晚上观察星星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实践:组织学生在晚上校园内观察星星,并使用记录表格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分享: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上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并讨论不同的观察结果。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星星的形成和闪烁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星星的闪烁有什么意义?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评估:1. 学生观察记录表格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进一步了解星星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其他天体的特点和现象。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引入部分,通过播放视频和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在探究部分,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最新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计算机基本操作: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
2.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研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如桌面操作和文件管理。
3. 文字处理和制作: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排版和制作简单文档等操作。
4. 图片处理和制作:研究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制作简单图形和图片处理等操作。
5. 网络和互联网应用: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常见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知识。
6. 多媒体应用: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音频、视频的播放和制作等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演示,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和实际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
4.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操作过程,评价他们的研究态度和操作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
3. 实践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根据实际操作结果来评价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和自评,评价每个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的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熟悉桌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1.2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文件夹的打开、关闭和移动1.3 常用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记事本、画图等基础软件熟悉软件的打开、关闭和基本功能第二章:网络世界2.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2 浏览器的使用学习浏览器的安装、启动和关闭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2.3 电子邮件的使用学习电子邮件的申请、发送和接收熟悉邮件的编写、附件的添加和删除第三章:信息处理3.1 文字处理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如字体、段落设置掌握文档的编辑、复制、删除和保存3.2 表格制作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行列的设置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排序和筛选3.3 演示文稿制作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动画设置掌握演示文稿的编辑、播放和保存第四章:网络安全与道德4.1 网络安全知识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个人信息的保护方法,避免网络欺诈4.2 网络道德学习网络礼仪、文明用语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第五章:创新与实践5.1 计算机编程入门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简单的编程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5.2 网络素养提升学习网络信息的辨别、筛选和整合能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5.3 创意作品制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创作绘画、音乐、视频等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展示个人才华第六章: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6.1 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学习图形的种类、图像的分辨率等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基本操作6.2 图形绘制与编辑学习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基本图形掌握图形的变形、颜色填充、线条设置等编辑技巧6.3 图像处理与美化学习调整图片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像裁剪、旋转、滤镜应用等高级技巧第七章:音频与视频处理7.1 音频处理基础学习音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采样率等掌握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的基本操作7.2 音频剪辑与制作学习音频文件的剪辑、拼接、混音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音频作品,如广播剧、音乐剪辑等7.3 视频处理基础学习视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帧率等掌握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的基本操作7.4 视频剪辑与制作学习视频文件的剪辑、特效添加、字幕添加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视频作品,如微电影、教学视频等第八章:信息素养与研究性学习8.1 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习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应用等基本能力8.2 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如何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等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生活9.1 数字化家居学习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如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等了解数字化家居的优势和安全隐患,提高生活品质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如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掌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9.3 信息技术与健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预防近视、颈椎病等疾病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应对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第十章:信息技术与未来10.1 概述学习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10.2 物联网与大数据学习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了解大数据的发展背景、核心技术及其应用领域10.3 信息技术职业规划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前景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规划信息技术职业发展路径第十一章:编程逻辑与算法11.1 编程逻辑基础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掌握基本的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11.2 算法概念与分析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习分析算法的效率,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1.3 常见算法实现学习实现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掌握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的实现第十二章:移动设备与应用12.1 移动设备的基本操作学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12.2 移动应用的开发与使用了解移动应用的开发流程和基本技术学习使用移动应用,提高生活和学习效率12.3 移动设备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习惯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隐私第十三章:跨媒介信息交流13.1 跨媒介信息传播的原理学习不同媒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特点了解跨媒介信息传播的挑战和机遇13.2 社交媒体的使用学习社交媒体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策略掌握社交媒体的沟通技巧,拓展人际关系13.3 网络合作与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工具的使用(如Google文档、腾讯文档)提高网络合作能力,协同完成任务第十四章: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4.1 信息过载与筛选学习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掌握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14.2 数字鸿沟与普及了解数字鸿沟的概念和表现学习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14.3 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学习信息技术领域的伦理和法律知识提高信息道德素养,遵守法律法规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创新15.1 信息技术项目实践学习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完成一个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项目15.2 创新思维与设计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信息技术,完成一个创意设计作品15.3 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角色展望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星星闪烁》教学设计

《星星闪烁》教学设计1.学习简单的星状图案设计方法。
2.欣赏作品中、生活里星状纹样的运用,感受其造型美感。
3.培养同学的创造设计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学习星状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难点:运用点、线、面、色设计不同美感的星状图案。
(同学)剪刀、白纸、彩笔。
(教师)剪刀、纸张、相关图片资料。
师生问好,安宁情绪。
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1)教师示范剪星状——四角星,并讨论:像什么?四角星剪法:①正方形纸对折,呈长方形。
②再对折呈小正方形。
③以方形纸的中心为轴点,再对折呈三角形。
④轴心对边剪去一刀,翻开成四角星。
(2)教师示范剪星状——五角星,同学模仿剪。
五角星剪法:①正方形纸对折。
②确定轴点,并沿箭头方向折。
③以轴点为中心,沿箭头方向进展二折。
④以轴点为中心,沿箭头方向进展三折。
⑤将轴点对边剪下后翻开。
教师提问:①这些是什么形状?②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看到过这样的图形吗?请举例说说。
③结合教材第34页中北京人民大会堂顶灯的照片以和油画作品《五角星》,谈谈作品的独到之处。
④还有哪些事物的形象是星状的?请相邻座位的同学相互说说。
教师:人们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星状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有星状花纹的窗帘,有星状的相框,有星状的挂钟,有星状的靠垫等等,星状图案使生活里的很多物品都变漂亮了。
出示比照图,说说圆形靠垫、方形靠垫和星状靠垫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1)星状图案:可以是五个角、四个角或其他多个角的。
(课件演示。
)教师:不同造型的星状能发生不同的美感。
(2)星形图案边线的处置方法:直边线、弧形边线、粗细处置、虚实处置。
(出示图例。
)教师:边线处置使相同的造型发生不同的美感。
如,直边星状图案表达工整、严谨之美;弧形边线发生动感,柔美而跳跃;粗线处置那么粗暴有力,震撼力强……(3)星形图案设计方法:放射状、盘旋状;点状、线状、色块等。
教师:点、线、面的处置使星形图案更具装饰性。
(4)星形图案色彩的设计:单色与复色(同类色渐变、色相渐变)的综合运用。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星星闪烁照航程山西版

活动7 星星闪烁照航程
教学目标:
1、背景设置正确、插入了文本框、图片
2、为纸船设置了“动作路径”动画,各对象动画设置合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背景设置正确、插入了文本框、图片
2、为纸船设置了“动作路径”动画,各对象动画设置合理。
课前准备:
上节课的作品
教学过程:
1、将光盘中的“中秋节”图片设定为背景,插入“纸船”图片,调整好位置和大小。
插入文本框,并设置几个文本框的动画效果【设计意图】制作第5张幻灯片。
2、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设计意图】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3、选中该图片,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单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在动作路径菜单中显示了几种预设的路径,“其他动作路径”中还有更丰富的效果,选择“绘制自定义绘制路径”—“自由曲线”,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了铅笔形状,用铅笔画出纸船的飘逸曲线后,修改动画的速度,就可以预览到纸船的移动效果了。
【设计意图】自定义绘制路径
课后小结
本活动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动作路径”动画的设置,“动作路径”动画师的幻灯片中的对象移动路线更加丰富。
至此,我们学习了4中
动画效果的设置,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板书设计:
沿着自定路线行
1、制作第5张幻灯片。
2、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3、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绘制路径。
星星闪烁教案设计

谁来说说有关星星的知识?
星星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可以发光,发热给人们送去光明。
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书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老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温家宝总理在《仰望星空)一文曾赞美星星:她是那样壮丽而光辉,是那样自由而宁静,是那样庄严而圣洁,她有一种博大的情怀,她散发着永恒的炙热,。让我们的心灵栖息,让我们的心中燃气希望的烈焰。
(四)、尝试作画,表现星星
作业要求:用蜡笔或水彩为你喜欢的物品设计一个星星图案,剪下来并装饰到窗帘背景上。
1、颜色要丰富多彩,
2、形状要有变化,
3、(配背景音乐:)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比如提醒设计要点,提醒坐姿等比如哪一位小朋有做的最好)
(五)、展示作品,合作评价
1、学生自评。
2、集体评价。(我想请同学们对这幅窗帘作品做个评价,谁愿意说说这幅窗帘给你什么感受。)(窗帘上有那么多星星图案样本,如果咱们小朋友家里要装窗帘了,你会选择那一个星星图案作为装饰?谁先来说说,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开展教育
1、今天每一个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学会了设计星星图案,并装饰到生活中去,我们还可以把星星图案装饰到其他物品上,比如:项链,吊坠或其他物品的修饰。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平时也要团结友爱,能在学校里在班级里多多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像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板书:
星星闪烁
(3)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星星。
(谁来说说你还在哪些生活物品上看到过星星。生活中的还有很多物品上都有星星图案,有············配图片欣赏。)
(三)、探究特征,学习方法
1、仔细观察,探Leabharlann 星状图案的特征。老师指导方法:
1)、从图案色彩特点上指导。从色彩上说:可以用无颜六色的色彩来装点星星。还可以单色或复色,
《闪烁的小星》教案

《闪烁的小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恒星的基本概念,如恒星的定义、特征等;(2)培养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恒星的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恒星闪烁的原因及其与大气层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利用望远镜观察恒星,提高学生的观察技能;(3)运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恒星的基本概念;(2)恒星闪烁的原因及其与大气层的关系;(3)使用望远镜观察恒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恒星闪烁的原因;(2)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观察恒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恒星闪烁的资料;(2)准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3)设计观察任务及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恒星的基本知识;(2)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3)了解望远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恒星;(2)提问:“你们观察过天空中的恒星吗?有没有发现它们有时候会闪烁?”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预习内容,简要介绍恒星的基本概念;(2)学生分享恒星闪烁的观察经验。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为什么恒星会闪烁?这与大气层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答案;(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 观察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恒星;(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恒星闪烁现象;(3)教师解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数据分析:(1)学生根据观察数据,分析恒星闪烁的原因;(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总结恒星闪烁与大气层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2)评价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舞动的星空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舞动的星空文章标题:探索未知的星空——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概述: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造力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精心设计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舞动的星空》,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帮助学生探索未知的星空。
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1. 第一步:背景介绍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星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好奇和兴趣。
2. 第二步:学习搜索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科学搜索,以便通过互联网获取关于星空的信息。
3. 第三步:了解星空知识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关于星空的基本知识,例如星座、星系和行星等,然后组织小组展示找到的有趣的事实。
4. 第四步:设计星空模型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已学知识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星空模型。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绘制,也可以手工制作。
5.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星空模型展示给全班,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6. 第六步:评价和反思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教学要点:1. 培养学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科学搜索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的好奇心。
3. 鼓励学生通过设计星空模型的方式发挥创造力,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及辅助工具:1.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2. 互联网连接3. PowerPoint或其他展示工具4. 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关于星空的书籍和资料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与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闪烁的小星教案

闪烁的小星教案教案主题:闪烁的小星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闪烁的小星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动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块白板和白板笔。
2. ppt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器。
3. 五颜六色的闪光贴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晚上看到过的美丽的星星。
2. 提问:“你有没有观察到一些星星会闪闪发亮呢?”探究:(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器展示闪烁的小星的图片。
2. 询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星星是怎么回事?”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星星会闪烁呢?”4.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闪光贴纸,并让他们互相交流贴纸的特点。
讲解:(10分钟)1. 讲解:“闪烁的小星其实是因为大气层中的空气发光造成的。
当星光经过大气层时,会和大气层中的气体碰撞,使气体发光并发出闪烁的小星。
”2. 谈论让学生了解闪烁的小星是不同于那些没有闪烁的恒星的。
3.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器展示不同种类的闪烁的小星,并解释其不同的形成原因。
合作探究:(1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状的闪光贴纸。
2. 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个星球和星空的画面,利用闪光贴纸贴在星星上,形成一个闪烁的星空。
3.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同学一起观察和欣赏。
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闪烁的小星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夜晚观察到闪烁的小星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和意义?拓展:(5分钟)1. 鼓励学生再次观察夜空中的闪烁的小星,尝试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2. 鼓励学生利用闪光贴纸或其他材料创造更多有创意的闪烁的星空画面。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频繁。
在合作绘制的任务中,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但在讲解环节,学生对于闪烁的小星的形成原因可能有些困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询问问题。
scratch闪烁的星空教案

scratch闪烁的星空教案教案名称:闪烁的星空教学目标:1. 了解和学习使用Scratch软件创建动态的闪烁星空效果。
2. 学习使用Scratch的控制台和动画功能。
3. 培养计算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设备:计算机、安装有Scratch软件的电脑。
2. 素材:星空背景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星空的美丽和神秘,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
2. 演示:给学生展示一个闪烁的星空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Scratch 实现这个效果。
3. 操作指导:a. 打开Scratch软件,创建一个新项目。
b. 在舞台上选择一个星空的背景图片。
c. 在角色库中选择一个星星或者其他闪烁的元素作为角色。
d. 使用“当绿旗被点击时”积木块开始脚本编写。
e. 使用“无限循环”积木块实现星星的闪烁效果,可以使用“隐藏”和“显示”积木块以及“等待”积木块控制闪烁的频率和间隔。
f. 添加其他动画或效果,如星星的运动、音效等,以及互动功能。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按照指导自己尝试创建闪烁的星空效果。
5. 分享与展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讨论其中的创意和技巧。
6.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经验,展望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其他动态效果,如流星、彩虹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星星添加更复杂的动作和交互功能。
3. 鼓励学生将闪烁的星空与其他场景和角色结合,创造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游戏。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运用Scratch软件创建闪烁的星空效果。
3. 评估学生对创意和创造力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河科版第六课闪烁的星星课件

二、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 画
④先旋转矩形,然后鼠标指针指向四条边线,鼠标指针出现弧形后,拖动鼠标分别
将四条边拖成星星的形状。
三、制作闪烁的星 星
在第6、16、26帧处罚别插入空白关键帧,分别将第1帧复制到第11、21、30帧处。
三、制作闪烁的星 星
试一 试
(1)让夜空多增加一些闪烁的星星。 (2)让星星更好地闪烁。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二、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 画
图层就像是许多透明胶片重叠在一起,然后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二、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 画
①点击“插入图层”按钮,并将图层2命名为“星星”。
“插入图层” 按钮
二、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 画
②画星星,先画一个实心矩形。
二、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 画
③利用“选择工具”选中矩形,单击“旋转与倾斜”按钮。
学习内容
建立动画背景 插入新图层和制作逐帧动画 制作闪烁的星星
一、建立动画背 景
①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命令,将图片素材中的“数星星”
图片文件导入到舞台中。
一、建立动画背 景
②调整图片的大小,将宽高及X,Y值调整成与舞台一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建立动画背 景
③在第30帧处插入帧,并将图层1命名为“数星星”,然后锁定图层。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星星一点点,我来画星空_闽教版

二、新授
(一)任务一、作品赏析
1、引导学生欣赏《乡村一角》(教材 74
页)。
(1)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景物? 观察。
(2)景物是按由远至近,还是由近 想一想,说一说。
至远的顺序展示?
(3)小结:构图合理完整,画面层 倾听。
次分明,视觉效果好。
2、引导学生欣赏《机器鱼》〔教材第 7 欣赏
4 页)。说一说:如何评价《机器鱼》作 学生可从主题表现,
【教学难点】自定义颜 色。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授课时间: 第 17 周
教学流程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
1.提出问题:你认为一幅优秀的电 说一说
入
脑绘图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了说一说自
己的看法。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肯定学生已
掌握的绘画技巧,鼓励学生制作一幅综
合的作品。
3.出示课题。
个人添改
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默认情况下画图软件提
供了几种颜色?如果颜色不够用,应该
怎么办?
自主操作
2.出示练习任务一。
用矩形工具画“积木图”。
3.讲解、演示:使用矩形工具画矩形
时,从美观角度考虑,让两个矩形边框
适度重叠。提醒学生可配合使用放大镜。 观察
4.出示练习任务二。 给积木填充不同灰度的颜色,演示 填充效果如下。
品。
颜色搭配等方面思
考。
3、引导欣赏《星空点点》(教材第 7}页)。 观察。小组交流、讨
(1)观察并讨论:观察《星空点点》 论作品的新颖之处,
作品。
作者表现主题的独特
(2)引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之处有哪些?
(3)小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让五角星闪烁_西师大版(三起)

教学内容第8课让五角星闪烁主备人目标要求1.学会制作影片元件——闪烁的五角星。
2.会转换元件和创建新元件,并掌握快捷键的操作。
3.学会用自由转换工具改变图形的大小、位置、旋转等。
教学重、难点1.转换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的操作。
2.把做好的影片放入场景中,并能灵活调整影片大小、位置等。
转换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会将影片元件放入场景中,并能灵活调整影片大小、位置等。
教法、学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协作探究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室及控制软件及演示素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上节课我们做好了一个漂亮的五角星,我们今天将把这个五角星变成能闪烁的动态小星星,大家想学会吗?2.知识回顾:元件可以分为几(三类)类?哪三类?(图形元件、影片元件、按钮元件)3.我们在学习《动画的简单控制》时用到的是什么元件?(按钮元件),按钮元件是我们自己动手绘制的还是系统自带的?(是已经存放在库里的成品元件)。
4.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让自己亲自制作有个性的图形元件和影片元件。
二、新课:(一)媒体激趣:播放素材“闪烁的小星星”,让学生明确任务。
(二)媒体播放“闪烁的小星星”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习制作图形元件和影片元件的技巧。
(三)学习教材,重点学习小贴士里关于“库”的知识,学生一学习教材一边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去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四)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对关键的、学生容易出错的细节地方进行特别强调。
1.打开我们保存的五角星文件,并另存为“闪烁的小星星”,选中五角星。
2.插入——转换元件或F8——图形——命名为“五角星”。
3.插入——转换元件或F8——影片——命名为“闪烁的五角星”。
复备教学过程4.我们创建新元件后,五角星就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呢?在库里的。
库又在哪里呢?5.窗口——“库”或“F11”或“Ctrl+L”——识别文件类型(我们转换的元件都存放在库存里面的,你仔细看看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的图标一样吗?请你记住这两种元件不同的图标。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灯光闪烁有规律》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备课
5、在循环区域“Loop”拖入并设置LED灯状态及等待时间
三、小组互学
1、变换控制器连接口,修改程序中的相应参数,让LED 灯有规律的闪烁。
2、调整延时时间,感受变化。
3、根据预想场景,设置不同的闪烁状态(考虑红绿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不同场景)
4、体会离线模式与交互模式的区别
四、展示评价
1、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组内交流。
2、各组展示组内优秀案例代表。
3、优秀作品评选。
五、总结拓展
反馈学生作品及课中表现较好的同学,并将学生实践中精彩的镜头班内展示,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拿到课堂上,利用Nano软件及硬件实现。
利用分
析各种场景
的同时,渗透
灯光闪烁的
意义及文明
出行的意识
让学生根
据理解及所学
知识自己设计
好玩的场景及
等于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的实
践及解决问题、
应用知识的能
力。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寻找生活中能利用Nano解决的场景,并提出解决方案
10灯光闪烁有规律1、硬件2、程序3、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7星星闪烁照航程
教学目标:
1、背景设置正确、插入了文本框、图片
2、为纸船设置了“动作路径”动画,各对象动画设置合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背景设置正确、插入了文本框、图片
2、为纸船设置了“动作路径”动画,各对象动画设置合理。
课前准备:
上节课的作品
教学过程:
1、将光盘中的“中秋节”图片设定为背景,插入“纸船”图片,调整好位置和大小。
插入文本框,并设置几个文本框的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制作第5张幻灯片。
2、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设计意图】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3、选中该图片,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单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在动作路径菜单中显示了几种预设的路径,“其他动作路径”中还有更丰富的效果,选择“绘制自定义绘制路径”—“自由曲线”,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了铅笔形状,用铅笔画出纸船的飘逸曲线后,修改动画的速度,就可以预览到纸船的移动效果了。
【设计意图】自定义绘制路径
课后小结
本活动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动作路径”动画的设置,“动作路径”动画师的幻灯片中的对象移动路线更加丰富。
至此,我们学习了4中动画效果的设置,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板书设计:
沿着自定路线行
1、制作第5张幻灯片。
2、添加纸船的动作路径动画
3、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绘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