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书法作品
欧阳询千字文
![欧阳询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8c47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2.png)
欧阳询千字文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中的杰出人物,他的书法艺术影响了很多后
来的书法家。
欧阳询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千字文》,下面我们一起
来了解一下这幅著名的作品。
《千字文》是一篇记述汉字的诗文。
整个篇目共计1000个字,每
个字都不相同。
这篇诗文是从古代教育启蒙读物中选取的,其目的是
帮助儿童熟悉汉字和发音。
《千字文》内容广泛,包括历史、哲学、
自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因此,它被许多人认为是古代中国文化的总结。
欧阳询的《千字文》不仅在内容方面非常准确,而且在艺术表现
方面也非常出色。
他的书法技艺严谨细腻,字形端正工整,曲线流畅
自然。
整篇文都是以行楷的书法风格书写的,这种书法风格在唐代很
流行,欧阳询在这一风格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千字文》书法艺术特点也值得我们关注。
这幅作品采用以笔锋
收收停停的锋芒挺健的书法风格,笔画宽窄变化有致、结构层次分明,显得非常工整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欧阳询的笔下,每个汉字都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无论是方正、婉约还是草虬吐刁,都自然得体、恰到好处,这体现了欧阳询精湛的书法技巧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欧阳询的《千字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书法艺术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
它不仅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幅杰出代表作。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历代书法家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有助于他们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秀健古茂清劲绝尘——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赏析
![秀健古茂清劲绝尘——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75132da21614791711288f.png)
32/书画艺术·1月号名作赏析mingzuoshangxi秀健古茂 清劲绝尘——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赏析□舒仪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就已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与虞世南并称“欧虞”。
《仲尼梦奠帖》,无款印,全文78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其释文曰:“仲尼梦奠,七十有二。
周王九龄,具不满百。
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寂灭。
无有得停住者。
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
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
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
”此帖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唐人评曰:“欧阳率更如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仲尼梦奠帖》唐.欧阳询 纸本 25.5cm×33.6cm辽宁省博物馆藏1月号·书画艺术/33名作赏析mingzuoshangxi几旋雷击,操举若神。
森森焉若武矛戟,惊其跳骏,不避危险。
”此帖正是欧阳询行书代表作,其笔力险绝可见一斑。
帖文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稳重沉实,运笔从容,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清劲绝尘。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看似平常的“仲”,其点画毫不虚弱。
第一笔撇,以及最后一笔悬针竖在其末端并未放出去,而是将它紧紧收住,图中点画的珠已呈现。
虽然只是一短撇,但笔力丝毫不弱,第一笔就将整篇的气势打开。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81a3b5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4.png)
欧阳询的著名书法作品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代表作有:
1、张翰思鲈帖:
《张翰帖》,又名《张翰思鲈帖》《季鹰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作品。
《张翰帖》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该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2、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3、虞恭公碑:
《虞恭公碑》又称《温公碑》,《温彦博碑》,是《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的简称,唐贞观十一年刻,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宋时碑石下半截断裂,又有牧童嬉戏,下截多漫泐,昭陵诸碑多如此。
4、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
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5、梦奠帖: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
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a7b1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f.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欧阳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独特,极富个性,他的作品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欧阳询的几幅书法作品。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晚年的杰作,也是他个人风格的代表之一。
整个作品以行草书写,字体挺拔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作品的内容是对醴泉的赞美,欧阳询用精湛的书法技巧将这种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个作品字体工整,布局严谨,给人以秩序井然之感。
我们来看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年轻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隶书书写,字体遒劲有力,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九成宫的描述,欧阳询通过书法表现出了自己对九成宫的热爱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深重,结构严谨,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颜真卿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模仿颜真卿的碑刻而写的,是他对颜真卿的致敬之作。
作品以楷书书写,字体工整规整,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颜真卿的赞美,欧阳询通过书法表达出了自己对颜真卿的敬仰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端庄大气,结构严谨,给人以深深的敬意。
我们来欣赏欧阳询的《淳化碑》。
这幅作品是欧阳询中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个人风格的展现之一。
作品以行书书写,字体流畅有力,给人一种磅礴的感觉。
作品内容是对淳化县的赞美,欧阳询通过书法表达出了自己对淳化县的热爱之情。
整个作品字迹流畅自如,结构严谨,给人以豪迈之感。
以上是对欧阳询书法作品的简要赏析。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给人一种庄重肃穆、力量磅礴的感觉。
通过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书法的博大精深。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书法家影响深远。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https://img.taocdn.com/s3/m/916fb89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7.png)
我国十大行书前10名天下十大行书分别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四行书——东晋王珣《伯远帖》天下第五行书——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天下第六行书——唐柳公权《蒙诏帖》天下第七行书——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天下第八行书——北宋米芾《蜀素帖》天下第九行书——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天下第十行书——北宋李建中《土母帖》1.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原本已不存,现均为其摹本。
《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有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又称为“神龙本”或“神龙兰亭”。
这件冯承素摹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纸本行书,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
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
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在王羲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最佳摹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祖籍山东琅琊(山东临沂),东晋杰出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有“书圣”之称。
欧阳询
![欧阳询](https://img.taocdn.com/s3/m/72cf6e8adaef5ef7ba0d3c50.png)
欧阳询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并有多人评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传授诀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
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欧阳询作品(3)[点如高峰之坠石。
] [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横若千里之阵云。
][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捺一波常三过笔。
]v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
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
分间布白,勿令偏侧。
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
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
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
心眼准程,疏密欹正。
筋骨精神,随其大小。
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欧阳询相貌虽很丑陋,但聪悟绝伦,读书能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
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时之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1e8f3e61c77da26924c5b022.png)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一、《九成宫醴泉铭》简介《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其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
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
贞观六年四月,刻成了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徵所撰,碑文总共有二十四行,每行有四十九个字,碑额是由阳文篆的“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字。
存于陕西麟游。
留于后世的以宋拓为最多,最早的是明朝驸马李琪收藏的北宋拓本,保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晚年做成《九成宫醴泉铭》,全碑在书写过程中浑厚沉劲,意态饱满。
写撇、捺多以圆笔为主,让字看起来体态圆融又存流畅之感 . 写弯钩多以转法为主,曲圆较长,能够有力地将全字支撑起来。
所有这些表现了欧阳询想要把隶书溶于楷书的特点。
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唐太宗修复隋文帝的仁寿宫,将它改名为九成宫。
第二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的时候,在游览到宫中台观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一个清泉在那里。
太宗帝欣喜若狂,随即下令让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碑文记载了醴泉是怎样来的。
二、《九成宫醴泉铭》的艺术特点分析(一)风格构成的承前启后《九成宫醴泉铭》在初唐时期是楷书史上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欧阳询代表作
![欧阳询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7bb042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b.png)
欧阳询代表作欧阳询主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1、《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2、《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
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此碑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
楷书28行,行59字。
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
《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
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3、《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于唐贞观五年立。
欧阳询书。
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
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称楷法极则。
刻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白药用欧阳询楷书写了一篇文章,35行,每行33字。
原碑在长安(今Xi)的钟南山佛寺,但和尚认为里面有宝藏,就把它砸碎了,所以原碑被损坏了。
北宋时期,石毁后多有石刻。
原石拓片只有的宋拓片,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4、《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
无款印。
5、《虞恭公碑》为唐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唐贞观十一年立。
为欧阳询最晚年作品。
原碑在宋代已残。
有北宋及之后传世拓本数种。
欧阳询书法艺术ppt课件
![欧阳询书法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78b76fc4ffe473368ab70.png)
欧阳询书法艺术
在欧阳询看来,一切都应 是典雅、庄严的,一切变化都 须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充分、坚 实、完整,趋于尽善尽美。所 以即使偶然奔放一下,像他的 《草书千字文》,仍然保持毫 厘不逾的法度,用笔理性,处 处注意点画之间的主次、穿插、 避让,运腕用笔的周正、凝重、 紧密。
欧阳询书法艺术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魏征 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立碑。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 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 架开阔稳健。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 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 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整体碑文高华 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 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 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 《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及北 齐书法,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 自成面目,人称“欧体”,为一 时之绝,人们得其尺牍文字,咸 以为楷范,故他的书法,对后世 影响很大。欧阳询楷书结体严谨, 笔势开张,笔法穿插挪让极有法 度。欧体楷书完全摆脱了不稳定 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 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 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 成立。
以外,还有上
变 化
尖竖,即露锋 入笔,稍作转
笔后径直竖下,
这也是欧体的
独创。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体的撇除
撇 的 变
常见的长撇、短 撇、回锋撇、兰
欧阳询书法艺术
欧体的
捺画通常较直,
捺
也有少数呈微
的 变 化
弧状,至尾端 顿笔前与顿笔
后的过渡含蓄
自然,一气呵
成。
唐代四大书法家及主要书法作品
![唐代四大书法家及主要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657226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a.png)
唐代四大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欧阳询:他是隋末唐初的书法家,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他的楷书被誉为唐人第一,世称“欧体”。
他的代表作有《仲尼梦奠帖》,这是他的晚年行楷作品,被誉为“欧阳第一书”。
此帖运笔从容,气韵流畅,结构稳重沉实,妩媚而刚劲。
虞世南:他的书法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
他的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是其晚年的楷书作品。
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节奏舒缓平和,体势方正而略长,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派雍容清雅的高士风范。
褚遂良:他是“初唐四大书家”之一,其书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赞誉。
他的楷书作品《雁塔圣教序》,碑疏瘦劲炼而空灵婉畅,起止分明而节奏明快,仪态万方。
薛稷:他是唐代的书画家,其书法发展了初唐书法劲瘦媚丽而又丰腴挺拔的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信行禅师碑》,又名《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行教之碑》,已经佚散,现仅存何绍基珍藏的宋代拓孤本。
碑文记述了隋代名臣信行禅师大兴佛教的事迹,碑文的书法瘦劲俊秀,上承褚遂良之遗风,下开宋徽宗瘦金体之先河。
古代初唐四大书法家作品
![古代初唐四大书法家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11d4e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8.png)
古代初唐四大书法家作品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
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询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是我国古代乃至现代都影响巨大的四大书法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初唐四大书法家作品,希望对你有用!初唐四大书法家初唐四大书家指的是唐朝初年的四大文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这四个人是军事书画名家,书法上称“欧虞褚薛”四大家。
欧阳询经历了隋和初唐两个时期,他的书法用笔劲险峭拔,神气外露,杂有北方书法遗留下来的痕迹;虞世南也是由隋入唐的元老,他的书法用笔比“欧体”平和,在刚健中流露柔润、婀娜的姿态,是内刚而外柔;褚遂良的书法以继承传统为基本特点,学习王羲之和欧、虞二体,用笔以柔婉、流美为主;薛稷吸取欧、虞、褚的长处,形成瘦劲的“薛体”。
总的来说,初唐书法由于唐太宗的倡导,基本上是在王羲之书法的笼罩之下,重视法度,遵守前人书法的种种规矩,涌现出了以“欧、虞、褚、薛”为代表的四大书法大家。
欧阳询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祖父欧阳渊有旧,武德四年(621)降唐,官至给事中、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頠历任使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要职。
父亲欧阳纥继承爵位,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职,后据广州起兵叛陈,兵败而死。
欧阳询幸免于难,为著名文学家江总所收养。
隋开皇九年(589),随江总入隋,客居长安,官太常博士。
与唐高祖李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贞观十五年(641)去世,终年85岁。
欧阳询传世作品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行书《卜商读书帖》和《仲尼梦奠帖》。
《卜商读书帖》为纸本墨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点画遒丽而险劲,蕴含一股猛锐之气。
《仲尼梦奠帖》也是纸本墨迹,为欧阳询晚年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院。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745a2f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f.png)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欧阳询,字永叔,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规整、秀丽为特点,被后人誉为“欧体”,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范本之一。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品种类繁多,包括碑刻、题字、临摹等等,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他的几个著名代表作品。
1. 《九成宫醴泉铭》这是欧阳询刻石的代表作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原本刻于唐代巩州的九成宫内,后来因历史的变迁而消失,现今只有后人的临摹本。
这篇铭文是唐代宣宗年间太原令长孙无忌所书,欧阳询为其刻石。
铭文描绘了九成宫的建立及其供奉天地神灵的过程,内容详实,文字雄浑,气势磅礴,被誉为欧阳询的代表之作。
2. 《颜勤礼碑》欧阳询的《颜勤礼碑》是其在书法创作上的又一杰作。
该碑刻于唐代咸通五年,是为了纪念翰林学士颜真卿的五十岁生日而刻。
这篇题字文献意境高远,刚正有力,充满了雄浑大气的艺术魅力。
欧阳询创作时,充分展示了他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永乐大典题词》《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临摹作品中最著名的一件,也是唐代流传至今的著名文物之一。
永乐大典是明太祖朱棣所编的巨型文集,其题词部分由欧阳询临摹而来。
这些题词刀法精湛,字体雄浑庄重,给人以恢宏宏伟之感。
尽管《永乐大典题词》是欧阳询的临摹作品,但它展示了欧阳询对楷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创造力。
4. 《楷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楷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这篇千字文是欧阳询改进千字文的版本,通过调整字形结构和笔画布局,使得字体更加规整工整,书写流畅自然。
《楷书千字文》是欧阳询对楷书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杰出例证。
5. 《戊戌政变龙门石窟碑刻》这是欧阳询在洛阳龙门的石窟内雕刻的碑刻。
这篇题字刻于唐代,纪念了戊戌政变。
碑文描绘了当时政变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文字简短而有力,书法工整。
这个碑刻不仅展示了欧阳询的优秀创作能力,也成为了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珍贵文物。
以上只是欧阳询的部分书法代表作品,他的作品还有很多,每一件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最好看的十幅书法作品
![最好看的十幅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d01ab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2.png)
最好看的十幅书法作品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以下是我认为最好看的十幅书法作品。
1.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之一,由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创作。
这幅作品以行草书字体书写,笔法流畅婉转,表达了王羲之对自然风景的崇拜和对友谊的珍视。
2.欧阳询《九成宮醴泉铭》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楷字法独具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其流畅的笔画和平衡的结构展示了欧阳询独特的艺术风格。
3.王献之《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是南朝宋时期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行书作品。
这幅作品以篆隶并用的字体书写,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动感,生动地表达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
4.王鉴《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明代书法家王鉴的代表作之一,以行楷字体书写。
这幅作品字体秀逸,气势磅礴,展现了王鉴的雄浑风格和深邃内涵。
5.柳公权《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以楷书字体书写。
这幅作品笔法苍劲有力,结构严谨,体现了柳公权的刚健风格和精湛技巧。
6.赵孟頫《黄庭经》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体以急劲的韵律和潇洒的笔画而闻名。
《黄庭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草书字体书写,字迹疏朗自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文征明《茶经》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优雅工整,以圆润的笔画和均衡的结构见长。
《茶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楷书字体书写,体现了文征明的高超技巧和才情。
8.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力度雄浑,字体骨韧有力。
《祭侄文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字迹挺拔有力,充满了铁骨铮铮的气势。
9.智永《柳公权碑》智永是唐代书法家智远的后人,以行书字体见长。
《柳公权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洒脱的笔画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智永的造诣。
10.吴镇《千字文》吴镇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字体潇洒自如,笔力雄健。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最佳字帖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最佳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9848ed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d.png)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最佳字帖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最佳字帖之一,其独特的风格、优美的笔画让人叹为观止。
这篇文章旨在生动、全面地介绍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并为读者提供一些书法创作的指导意义。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一篇石刻碑文,刻于九成宫醴泉石中。
这篇碑文内容生动有趣,描绘了九成宫的建筑景象和特色,以及泉水的清澈和可口。
欧阳询以其独特的笔法和奇特的结构赋予了这篇碑文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碑文的字体是欧阳询散书体,毫笔纸墨直接写在石头上,展现了他精湛的书法技巧和极高的艺术造诣。
他的字形端庄,结构精致,每一笔每一画都显得非常准确而有力。
他运用了变化多样的笔画轻重,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仅是一篇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对于书法创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杰作。
欧阳询在碑文中精心控制了字的布局和分隔,传达了文字意义与艺术感受的平衡。
他注重字形的拓展与收敛,使得整篇作品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对于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来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字帖。
通过研读欧阳询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笔画运用、字体布局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的技法。
这些技法不仅能够为我们提升书法水平,更能够启发我们在创作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之,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一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字帖。
无论是欣赏其艺术之美,还是学习其中的书法技巧,都能够从中获益匪浅。
它是我们了解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在书法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及特点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dc21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3.png)
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及特点
我国古代的四大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
以下是他们的书法作品及特点:
1. 欧阳询: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梦奠帖》、《千字文》和《九成宫醴泉铭》等。
他的书法特点是严谨工整,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
2. 颜真卿: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祭侄文稿》等。
他的书法特点是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开大合,展现出唐朝盛世的气度。
他追求文字的形态美和内涵,表达内心的精神世界,被尊为书法造诣高深的代表。
3. 柳公权: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玄秘塔碑》等。
他的书法特点是瘦劲严谨,骨力道健,形成具有高度辨识度的“柳体”。
他的书法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赵孟頫: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洛神赋》等。
他的书法特点是温润秀雅,笔法精致,气韵生动,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
这四位书法家的作品各具特色,但都展现出卓越的书法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大唐宗圣观记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大唐宗圣观记](https://img.taocdn.com/s3/m/e8160a9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a.png)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大唐宗圣观记
欧阳询《大唐宗圣观记》拓本选页,隶书204×87厘米武德九年(626)立北京论经书诗斋藏
欧阳询撰序并隶书,陈叔达铭。
俗称《宗圣观
碑》,序见《全唐文》卷一四六,铭见卷一三三,武德
九年二月十五日,立在盩厔县。
著录首见《墨池篇》卷
十八。
《金石萃编》卷四一记:“碑高一丈二尺五
分.广三尺七寸。
二十三行,行六十字,隶书。
额题
‘太唐宗圣观记’六字,正书。
”欧阳询结衔“给事中
骑都尉”。
朱枫《雍州金石记》卷二有“信本楷书名高
千古,其分书如《房彦谦碑》亦多传于世。
今玩碑宇,
时作篆体.乃唐隶之佳者,微露笔意,似信本楷书”
云。
日本较有影响的报纸《朝日新闻》于1888年创
刊,最早的刊名就是选自欧阳询的《宗圣观记》。
当时
的日本书法家从中选出“朝”“日”“闻”三个字,,
又从“親”和“析”字合成“新”字,凑成《朝日新
闻》四个字。
欧阳询著名的书法作品
![欧阳询著名的书法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409c39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2.png)
欧阳询著名的书法作品
欧阳询可是唐代超级厉害的大书法家呢!他的书法那叫一个绝,在书法史上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地位。
欧阳询著名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1. 《九成宫醴泉铭》
这可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字体严谨工整,笔画刚劲有力,结构十分精妙。
好多书法爱好者都拿它来学习和临摹呢。
2. 《皇甫诞碑》
此碑的书法风格独特,气势磅礴,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大气和威严。
3. 《仲尼梦奠帖》
这是欧阳询的行书作品,笔法流畅自然,韵味十足。
欧阳询书法作品的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啊,那特点可多啦!
他的字结构严谨,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放得恰到好处,稳稳当当的。
笔画刚健有力,有种斩钉截铁的感觉,让人一看就觉得特别有精神。
再者,他的书法还很注重整体的布局和韵律,看起来特别和谐美观。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那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愧是书法大家呀!。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有哪些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08332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6.png)
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有哪些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褚遂良等人并称“初唐四大家”。
那么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欧阳询的代表作,希望对你有帮助!欧阳询的代表作是哪一部欧阳询的许多作品都完整的流传了下来,比如记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的《九成宫醴泉铭》,该作是魏征编撰的,然后他再以楷书写成,当时欧阳询已经七十六岁高龄,却依旧笔法严整,丝毫不显姿嵋之态,其书法造诣可见一斑。
被赞为“楷书之极则”的《九成宫醴泉铭》一直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另外还有楷书作品《三十六计》、《八诀》、《虞恭公碑》、《皇甫诞碑》、《化度寺塔铭》和以小楷写成的佛教经典作品《心经》。
行书作品则以以《梦奠帖》、《张翰帖》最为出名。
隶书作品有《唐故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写于贞观年间,碑文是李百药撰写的。
欧阳询的隶书流传下来的非常少,而这篇碑文笔法严谨,气势雄健,颇有六朝遗风。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指的是欧阳询所刻的书法,本作者是魏徵,主要讲述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期的时期。
欧阳询所刻的九成宫醴泉铭是他书法作品的代表作,是他晚年时期的高峰作品,成了后世临摹的模板。
碑文总共二十四行,有一千一千一百零八个字,讲述了唐太宗在避暑期间的一些趣事,反应了唐朝当时的盛况,但是现在已经损毁比较严重。
一个是因为年代确实很久远,经过环境的侵蚀,文字不太清晰,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拓文的非常多。
后面虽然进行了修补,还原了很大一部分,但是想要完整看到是不可能了,甚至连欧阳询字体间的锋芒也已经失去了。
但是从仅有的字体来看,不难看出笔力非常强劲,虽然字形偏瘦,但是依旧丰润,笔锋也比较含蓄,偏向于庄重森严。
众所周知,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就是比较严谨,这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也有明显的表示。
不同的是,由于是刻在石碑上,所以字里行间特意扩大了不少,看上去更加清晰。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少有的碑刻作品,相较于其他的作品更受人追捧,因为碑刻更容易临摹,并且由于字体相对更清晰,比较容易解读欧阳询的书法特点,便于研究人员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寿”、“藁”、“画”、“窦”、“笔”、“丽”、“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唱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避就:避密就疏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则上必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八诀
丶[点如高峰之坠石。
L[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一[横若千里之阵云。
丨[竖如万岁之枯藤。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丿[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ㄟ[捺一被常三过笔。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馀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唯截纸棱,撇娘密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扫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常见欧书碑刻
1、《九成宫醴泉铭》:楷书,是欧阳询的代表作,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2、《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也称《温彦博碑》:楷书,书此碑文时,已80高龄。唐大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
生平简介
欧阳询像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祖父欧阳颁(498~563年)曾为南梁直阁将军,父欧阳纥曾任南陈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书法造诣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内画家 一丁(聂磊)楷书作品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顶戴: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轻者,顶戴,欲其得势,如“曡”、“垒”、“药”、“鸾”、“惊”、“鹭”、“鬐”、“声”、“医”之类,《八诀》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谓不可头轻尾重是也。
穿插: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禹"、“爽"、“尔"、“襄"、“甬"、“耳"、“娄"、“由"、“垂"、“车"、“无"、“密"之类,《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
欧阳询 九成宫帖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个水落石出。于是伫立在碑前,反覆地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观止。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结字三十六法
后人根据欧阳询的结字特点总结了三十六种结字的法则,称为欧阳结字三十六法。
译文: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书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26-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后人将他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3、《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4、《化度寺塔铭》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相关碑帖
欧阳询作品图片(13张) 化度寺塔铭
九成宫醴泉铭
虞恭公温彦博碑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楷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皇甫诞碑
黄帝阴符经(现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荐福寺碑(已佚)
张翰思鲈帖
梦奠帖
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行书千字文
相关故事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