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兰亭记》原大

合集下载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有多种版本,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贴近原作。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

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序》。

《兰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钩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

唐太宗把摹本分赐亲贵近臣,真迹则被他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

【魏晋南北朝】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q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ǔ)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e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欢迎大家分享。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

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

原来,武元衡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留下一道连环谜题,解谜者必须步步踏对,倘若棋错一着,真相就将永远湮灭。

此后,名动天下的女刺客聂隐娘、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的韩愈之侄韩湘子、“鬼才诗人”李贺等纷纷牵扯入局;藩镇势力奇计连连;朝廷权臣各怀心机;甚至皇室深宫中也是人影闪动,鬼胎暗结,试图遥控局势……文化悬疑小说,破解《兰亭序》真迹的千古谎言与生死谜局。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显赫家族名士共42人,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名士们共成诗37首,想要编成一部集子以流传后世,提议集会发起人王羲之写一篇序。

王羲之拿起鼠须笔,乘着酒兴,现场挥就了一篇《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

这篇书法共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堪称神品,其文辞也隽永非凡,被后世作为古文典范来吟咏背诵。

经典的诞生往往就在转瞬之间,却凝结了创作者半生的功力,贯通了当世与后世的文化血脉,让历史的瞬间变为永恒。

历代书法家和文学家在谈到兰亭集会时,都会有一种悠然神往的意绪。

但就是这一篇书法神品,却成了一个历史悬案、一个千古之谜。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兰亭序》版本均为摹本,真迹从唐代就已失传。

而有关《兰亭序》真迹的故事绵延千年,至今争论不休。

其一:李世民与《兰亭序》的千古奇缘故事得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

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文全文

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文全文

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文全文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文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写作背景】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

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

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兰亭浅析】《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

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欧阳询《兰亭记》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兰亭记》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兰亭记》高清附释文欧阳询《兰亭记》民国拓本,楷书,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一九八四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

一九八七年,著名欧书大家田蕴章先生于山东获观原拓,经多次推敲考证,进而对《辞典》“集书”之说产生疑义。

田氏以为《兰亭记》应属欧阳询亲笔之作,并提出三点论述,作为探讨。

《兰亭记》应系集书还属亲笔,尚须考定,有俟将来,但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倾倒,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更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释文】《兰亭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列。

勃海欧阳询书;贞观二年二月初二日。

::修禊(xiū xì )古时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

::流觞(liú shāng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形骸(xíng hái )指人的形体。

兰亭序全文及解释

兰亭序全文及解释

兰亭序全文及解释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为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

晋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时的得意之作。

作品简介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

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

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

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

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兰亭序楷书全文简体

兰亭序楷书全文简体

兰亭序楷书全文简体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

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

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

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文言文《兰亭集序》全文翻译和考点解析

文言文《兰亭集序》全文翻译和考点解析

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作者介绍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创作背景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正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序文,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艺史上的珍贵遗产。

该序以王羲之在观赏广雅博物集后的所感所写,它具有严谨规范的书法技巧,浑厚雄健的文字风格和对书法的深刻理解。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一、“兰亭序”全文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之于酒,或取之于书,而又何辞焉。

我读《诗》书,吾妻翻译《易》,口授《子》以教子。

坐儒生三人,旁若无人,脚於椅上,探以右足,左足踟蹰,俯仰观文辞,读书写字,如此者数年。

既而,童子渐大,学问渐进,所读之书,逐渐博增,而观止于此阁。

先是先生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激流湍壑,恰似一张清弦,峰回路转,有时走崖砥柱,笔走龙蛇,若有神韵。

”自吾见观山川之壮观,奇峰异石之可怪,款峭费峻之勇,笔墨之精妙,诚为世所罕见,故不自觉得频来此阁中观赏书画。

始知先生之所谓观=”此果也已”,非特欤言之者也。

每至轩冕之士,赫奕丹青;或列骑而驰,觥筹交错;或罗列宾鸿,此类极多,追慕凌云之志,抑亦有之。

不过纵横览阅,发摘成梅,而愉悦豁然者,未之有也。

至若昔者先生,既没之后,子孙、外客、亲旧,靡不慕思,或为之忠、或为之感、或为之叹、或为之泫。

其余业经历者,人惟亲故、江左知音、海内好友,存者寥寥,已亡者,尤为可叹。

及今之时,庐、蕖复来泛舟,采菊北山之留轩;临水而立,忘寝而食。

臣逐佩韦氏子之足迹,披草而翔,所过之处,或有旧井,或有断碑,或有故垒,或有荒塚,小有所得,未有不悲戚者也。

此外四字之句,或可以赋诗;八句之章,描摹形势;长於临池之游,短於潜几之学,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限;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兰亭记》欧体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范本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兰亭记》欧体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范本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兰亭记》欧体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
的范本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今天小编带来欧阳询版本的楷书《兰亭记》
《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二月,欧阳询楷书。

《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1984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

但是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这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

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原文、注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正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①山阴之兰亭,修禊(xì)②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茂林修崇山峻岭,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④,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⑤,一觞一咏⑥,亦足以畅叙幽情⑦。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⑩。

或取诸(11)怀抱,悟言(12)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3)。

虽趣(qǔ)舍万殊(14),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15),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1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由不能不以之兴怀(1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8),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19)。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20)。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①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

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③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④流觞曲水:用木制涂漆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流:使动用法。

⑤丝竹管弦之盛:丝竹管弦,泛指乐器。

《兰亭集序》原文版

《兰亭集序》原文版

《兰亭集序》原文版《兰亭集序》原文版王之其人其书其事1、王之其人王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人(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学习“兼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之像2、之其书王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本。

王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兰亭集序》(局部)王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姨母帖《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王之尺牍,行书。

纸本。

现藏日本帝室。

袒腹东床(2)鹅池《晋书·王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之将至,烹以待之,之叹惜弥日。

”王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

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鹅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

碑上镌刻“鹅池”两字,气势震荡礡。

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

当年,王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

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 年—356年共12 年。

2.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好是癸丑年。

3.暮春:阴历三月。

暮,晚。

4.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

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6.修禊: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7.群贤毕至: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

毕,全、都。

8.少长咸集: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修,长,引申为高。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14.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

盛,盛大。

15.一觞一咏: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

兰亭序全文及译文小朋友,《兰亭序》可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呀!《兰亭序》全文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它的译文大概是这样: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礼。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欧阳询行书《定武本兰亭》宋拓本

欧阳询行书《定武本兰亭》宋拓本

欧阳询行书《定武本兰亭》宋拓本
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临摹,刻石于学士院,拓赐近臣。

五代梁移石汴都。

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石北去,德光中途病死,石弃于杀虎林。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碑被发现,置于定州。

唐时定州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故此石刻被称为《定武本兰亭》。

《定武本兰亭》又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

宋代以来《兰亭序》刻本众多,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

后世所传《兰亭序》皆为唐以后辗转勾摹,笔墨气韵渐去原迹,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出王羲之书法的风格面貌,不失为学习书法的范本之一。

自宋代以来,《定武本兰亭》特别受到推重。

元赵孟頫曾在定武本后题跋,认为:“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


故宫所藏宋拓本《定武本兰亭》拓工良好,有潘思牧等题跋4段,王守观款1段,并有“鲁斋珍藏”、“潘思牧”、“莲巢”等印35方。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和李光暎的《观妙斋藏金石考略》等书有著录。

定武兰亭序宋拓本:。

兰亭序全文和释文完整版

兰亭序全文和释文完整版

兰亭序全文和释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行书法帖《兰亭序》全文和释文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死,以真迹殉葬。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着,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繁体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於所遇,暂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於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後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後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兰亭序》简体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伪作吗?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伪作吗?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伪作吗?三月三上巳节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兰亭雅集王羲之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虽有人质疑它的真伪和艺术地位郭沫若:《兰亭序》从文章到书法都是假的陈传席:《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然千百年来人们对兰亭序的喜爱有增无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后世文人墨客对兰亭序可谓情有独钟今天给大家分享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传)▼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欧阳询写的这件楷书《兰亭记》,是近年来才被世人挖掘的一件作品,此作在笔画上颇有挺拔秀逸的风貌,在结体上也尽显险绝风貌。

此作在1984年的时候,被收录进了《中国书法大辞典》。

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险绝峭拔,被誉为“楷书的极则”,学习欧体楷书从欧阳询的楷书入门,是没有问题的。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学习欧楷要对于欧体楷书的碑刻作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欧阳询的楷书没有墨迹流传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他平生的楷书碑刻作品很多,早年时候欧阳询写下了险绝峭拔的《皇甫君碑》,这件作品点画瘦劲,笔力劲挺,是典型的北朝风貌,同时在笔法上又融入了南朝的风韵,是隋碑当中的一件“神品”。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74岁的欧阳询奉敕写下了著名的《九成宫碑》,《九成宫碑》固然极好,但是其险绝之势蕴含在平正当中,对于细节的把握极其精准,初学者学习这件作品颇有难度。

次年欧阳询写下了《化度寺碑》,此碑在后世影响力极大,成为众多欧楷练习者入门的佳作。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晚年的欧阳询又写下了《虞恭公碑》、《李誉墓志》等等作品。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欧阳询的这件《兰亭记》,在用笔上尚未摆脱北朝碑学的风貌,整体的气息没有以上诸碑的平和韵致,所以此作若是欧阳询亲笔所书的话,应该是其早年的作品。

欧阳询作为在楷书领域贡献最大,独创性最高的一位书家,其书法并称“二王”正脉,又能别处机杼,在艺术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是后人值得终身临摹的对象。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关于欧阳询这件《兰亭记》是否是真迹,虽有一些专家给出了肯定答案,但仍旧存在争议,但是对于后世的学习者来讲,即便存在争议,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件上承的欧楷佳作,完全可以比肩晋唐名家,对于学习者终生有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一九八四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

一九八七年,著名欧书大家田蕴章先生于山东获观原拓,经多次推敲考证,进而对《辞典》[集书]之说产生疑义。

田氏以为《兰亭记》应属欧阳询亲笔之作,并提出三点论述,作为探讨,一、全篇气韵连贯,无集字的生硬迹象。

二、如果是集字,其字未在其他碑帖中见过。

三、文中有两处笔误,一个是“列坐其次”写成了“列坐其间”,“列叙时人”的“列”字漏写了,于是补与后面,如果是集字,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不过天枢觉得也未尝没有集字的可能,欧阳询的很多碑帖都没有流传下来,没准就有哪一篇碑帖里巧了,就有兰亭序里大量文字,而缺少“序”、“次”两字,于是换为“记”和“间”,而“列”字只有一个,所以后一个“列”字就缺失了,集完后又不知怎的把列字添加在后面,比较两个“列”字,确实很一致,几乎没什么变化,我想欧阳询也不至于这么刻板吧。

哈哈,说笑罢了。

《兰亭记》应系集书还属亲笔,尚须考定,有俟将来,但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倾倒,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更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天枢按:现在市面上卖的《兰亭记》只有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蕴章题签作序的《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但是出版社在印刷的时候没征求田老的意见就放大了,很不适合临习,于是天枢在网上查找其原大信息,但遍寻不获,后以淘宝上翻刻版拓片大小计算其字大概尺寸,并用photograph将网络上的图片切割重新组合,由一页三列改为一页四列,编辑成此文档,用A4纸打印即可约等于原大,共15页,其效果比出版社的放大本要好得多,经济适用,以饷同道。

当然没有田老的题序,喜欢其题序的当然可以买一本出版社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