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针 疗 法 治 病 机 理 初 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火针疗法治病机理初探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历代医学的总结和完善,最终成为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经粗略统计,火针已能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种疾病近百种,但是我们常常在治愈了一些疾病后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够治好的道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解释火针治病的机理,这说明我们对其作用原理研究的远远不够,其中很多还缺乏现代化的检验手段来加以验证。因而我们有意识加强对此方面的观察与研究,并从整个机体对于疾病反应的转机上来解释火针的疗效。与此同时还查阅了现代医学的有关资料,在力争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火针治病机理,现探讨如下。
一单纯痛觉激醒作用
针灸医师时常选用针具刺激人体体表比较敏感的部位,如口唇、鼻尖、指尖等来急救一些昏厥的病人。象临床中常使用的醒脑开窍协定方就是例证。此外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些精神不振、头晕、头痛的病人经针灸治疗后告诉我们:
“感觉精神爽快,头目清醒。”这就是由于针刺的痛觉激醒作用所致。而火针除具有针刺的痛觉激醒作用外,还有局部灼伤的刺激,故临床的痛觉激醒作用较前者更强、更持久。
二痛觉刺激的重叠作用
已有资料表明
⑴因针刺或灸治所引起的疼痛可以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向脊髓发出冲动,与内脏的炎性冲动通过同一根神经的通路传至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由于这两种冲动混在一起,针灸所引起的疼痛必然会影响内脏炎性冲动的传达,使疼痛中枢全部或部分不能再感受到来自内脏炎性刺激的痛觉冲动。我们知道,火针的刺激量远远大于毫针,再加上病人对火针的注意力也远远超过毫针,即除了有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经过脊髓传至大脑皮层疼痛中枢强烈信号外,再加上精神因素的作用,因而火针的止痛效果也明显优于毫针。如临床上我们用毫针治疗三叉神经痛未效时,再于同样的穴位上施以火针,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三第二优势兴奋灶的原理
大部分针灸医生在治疗各种神经痛或带有疼痛症状的疾病时通常有以下4点体会。
1、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留针的时间、艾灸的壮数成正比,即痛得愈厉害,留针的时间愈长,艾灸的壮数也越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2、疼痛得越厉害,针灸的刺激量也越大。就是人们所说的疼痛的轻重与针刺的刺激量大小和艾灸火柱的旺盛成正比。
3、新病人的治疗疗程短,可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久病的病人疗程相对要长。
4、对于痛症的病人我们在取穴时不一定要采用“以痛为腧”的方式去止痛。
如牙痛时临床医生常取合谷穴;腰背痛时取委中穴;胃脘痛时取足三里等等。依照乌赫托拇斯基(前苏联生理学家)提出的“第二优势灶”现象来把上述的四项经验总结一下:
当疼痛发生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一个兴奋灶,在针灸治疗中所发生的刺激也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建立另一个兴奋灶。假如第二个兴奋灶的强度超过第一个兴奋灶的话,那么第一个兴奋灶的兴奋性将被抑制,而且将它的“兴奋性”也牵引过来,由于前者的兴奋灶被抑制和“牵引”了过去,所以神经痛也就消失了。同理,疼痛程度越严重,则留针的时间和艾灸的壮数等也越增加。
其原理就在疼痛的兴奋灶的强度如果很大的话,那么另一个兴奋灶的强度必须比它更强才能将它抑制和“牵引”过去。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在病人刚刚得病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的兴奋灶还较弱、较浅,所以新病人只要经过一至数次的治疗即可痊愈,而久病的患者则需要多次的治疗方可痊愈就是缘于上述道理。
由于火针对机体的刺激量远远大于毫针,其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兴奋灶的强度也远远超过毫针,因而它对第一个兴奋灶的抑制与“牵引”作用也较之强,故临床中治疗各种疼痛甚至顽固性疼痛也有较好的疗效。
四改善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
大脑皮层除了调节身体内部的机能活动和维持内外二环境的统一性以外,大脑皮层还经常地调节皮层下各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当大脑皮层处于较高的紧张状态时,皮层下各神经中枢受皮层的管束;当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降低时,则皮层下各神经中枢就开始占优势。我们从人类或动物的睡眠及清醒状态中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当人或动物处于睡眠状态时,心跳的次数减少,呼吸运动也变成深而长的形式。此乃大脑皮层在正常状态下对呼吸中枢与心跳抑制中枢进行抑制的结果,当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降低时,呼吸中枢及心跳抑制中枢呈紧张性兴奋。相反,在人类或动物处于清醒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发现上述的集中现象,其中的原因是当人或动物在觉醒的时候,大脑半球积极活动,而皮层下各中枢则处于被管制状态。因此,当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皮层下各中枢机能活动的改变,由此造成身体内部各器官或体内的其他部分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新陈代谢的障碍及其它各种内脏机能失调等情况的出现。
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
针灸的疗效很可能是建立在大脑皮层调节作用基础上的。其原理就是针刺可以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的抑制,因而对病理过程发生良好的影响。目前已有资料表明,针刺可以影响大脑皮质,使它对于皮层下中枢进行调节,特别是弱刺激常常能够使机体从不正常的状态趋向正常·3。我们经过近两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用火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53例)优于毫针,且已经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证实,而前者的针刺强度恰恰明显大于后者。
由弱刺激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是经动物实验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得出的结论。而我们经临床实验发现火针强刺激对临床疗效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并经现代化仪器检验得以证实。以上结论孰是孰非还有待今后临床工作的进一步验证。无论结果如何,火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证实了火针却有改善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进而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精神因子的作用
当病人接受火针治疗时,其注意力通常是集中在医生的火针针具与技术操作上,再加上火针对皮肤组织引起的痛觉与烧灼感,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患者对身体上原有病灶处的疼痛刺激与其它不适等的注意力。
六皮肤局部充血烫伤的作用
火针疗法是利用特制的针具在火焰上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去刺激皮肤上的刺激点。这种灼热刺激可以在皮肤上形成局部充血或是有红、热、痛及轻微的水肿现象,相当于临床上的Ⅰ~浅Ⅱº烧伤。正是由于这种热力的刺激伤及了表皮与真皮,甚至达到肌层,进而使该部位附近的血管扩张,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血浆由血管壁内渗出,从而使机体的应激性增强。故火针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单纯的激惹皮肤,它与皮肤的免疫作用也是分不开的。我们曾用火针治疗了十余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也表明,火针确有使血液中抗体增强的作用。此外,大家还明白,当皮肤受到损伤时,可以放出组织胺样物质3(因为火针治疗本身就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性刺激)。同时,那些变了性的组织逐步溶解,变成异体蛋白而被身体吸收,因此人体就呈现出一般性的全身反应,如白血球数增高、血糖量升高,血清中补体和凝集素等增加的现象。另外,经火针治疗前后的红外热像图观察表明(注4)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平均温度升高
0.2391℃,经统计学处理其变化有极显著差异(P〈0.001〉。病变部位温度的升高表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和局部组织代谢的加强,这种反应有利于炎症等病理反应的消失和肌肉皮肤等正常组织的营养。因此,可以认为:
火针后局部温度升高所提示的血液循环与局部新陈代谢的改善,也是火针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从火针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可以肯定的说,火针是与皮肤组织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
七与内脏牵涉痛的关系
临床上通常将内脏引起的痛觉分为二大类。第一种是内脏真正的痛觉——当内脏器官发生强烈的痉挛和强烈的伸展时而引起的疼痛。如幽门狭窄时可以形成疼痛,这种痛感能够使我们直接意识到是由内脏发出的。第二种是内脏牵涉性的痛觉,即当内脏有炎症等疾病存在时,由内脏发出的炎性冲动经后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