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语文对联解题技巧

人教版中考语文对联解题技巧

人教版中考语文对联解题技巧篇一: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对联及对联常识与要求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对联及对联常识与要求对联常识: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节奏相和;5.平仄相协;6.意义相关.(八下语文) 一下对对子、合体字韵文:云对雾,雪对霜。

和风对细语,朝霞对夕阳。

是对非,长对短。

花对草,蝶对蜂。

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

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千口舌,舌甘甜。

土里埋,木帛棉。

人门闪,马门闯。

心入门,闷得慌。

合手拿,分手掰。

人失足,跌下台。

二上对对子:美对丑,爱对恨。

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

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贫对富,冷对暖。

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三上古诗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三下对对子、古诗名句: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杂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杜甫)四上:趣味对联(回文、双关、叠字、异音、讥讽)6副,景点对联4副:雾锁山头山锁雾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天连水尾水连天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一位父亲请先生给后来想读书的儿子赠对联:苏东坡给莫干山寺庙势利眼住持题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坐请坐请上坐好读书不好读书茶敬茶敬香茶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山东济南大明湖:江苏苏州沧浪亭:一径竹阴云满地树红树碧高低影四面荷花三面柳清风明月本无价半帘花影月笼沙烟淡烟浓远近秋一城山色半城湖近水遥山皆有情四下古诗名句,唐伯虎与祝枝山、乾隆皇帝与纪晓岚趣巧对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如下:
1. 熟悉对联的特点和格律。

对联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文化内涵,要求做到心灵手巧,对仗工整。

2. 注意审题,理解题干要求。

对联题一般要求写出符合对联特点的对句,其中应该有对仗的要求。

3. 阅读选项,分析判断。

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比较选项间的对仗是否准确、自然、流畅。

4. 多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对联创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提高对联水平和写作能力。

5. 注意思维方法,注意对联意境。

对联意境的营造是对联创作的关键,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

6. 注重细节,注意风格特点。

对联创作要注意细节,如平仄、押韵、字音、字形等,还要注意对联的风格特点,如豪放、婉约、清新、古朴等。

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

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

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联题作答方法及考点,欢迎参考阅读!一、考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

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

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

2、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

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3、词性相对。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4、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

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

5、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

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

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平仄。

对联关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例:2002年天津市高中招生试卷中,有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

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把后半句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二)、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

掌握对联应考技巧,轻松应对中考语文

掌握对联应考技巧,轻松应对中考语文

掌握对联应考技巧,轻松应对中考语文2023年,中考仍然是每一个初中生必须经历的挑战。

而对联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掌握对联应考技巧,可以让学生轻松应对中考语文,获得满意的成绩。

一、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在准备对联考试之前,学生需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首先,对联是由上下两句组成,是一种诗歌形式。

上下两句的意思相对照,形式上的对仗律动,要求结构、韵律均对称。

其次,对联的构成可分为对仗、对比、对称、对错、对景、对联等。

不同类型的对联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合理的思考和答题。

二、巧妙运用对联应考技巧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后,学生需要巧妙运用对联应考技巧。

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常见的对联类型,例如对仗型、对比型、对称型等。

此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技巧,如用意比字、以谐音取助、让一个字多用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更加准确地表述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提高文化素养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诗词、典故、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掌握对联,就需要提高文化素养。

学生应该积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让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四、多练习最后,多练习是掌握对联应考技巧的关键。

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对联、模仿写对联、参加对联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对联的造诣。

在练习时,要注意审题,全面理解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掌握对联应考技巧,轻松应对中考语文,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和长期的努力。

只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巧妙运用对联应考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多练习,就一定能在中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总结归纳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考点之一。

初中语文学科对对联考点的要求较高,考察学生的词语搭配、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下面对初中语文对联考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是由上下两句对仗韵文组成,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反、对仗押韵、平仄相合。

学生需要了解对联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结构,掌握对仗韵文的写作技巧。

二、对联的字词搭配1. 对仗字词的选择对联的上下联字词应相对照应,包括意思相对、性质相对、事物相对等。

如:山水相依,人杰地灵;春水春葱,秋月秋菊。

2. 字词的修辞手法学生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如比喻、夸张、对偶、拟人等。

如:明月明心,喜气盈门;湖光湖色,世外桃源。

三、对联的平仄要求对联的平仄要求是指上下联的音律特点。

平指声调平均,仄指声调升降。

学生需要注意上下联平仄的对应关系,维持平仄的合规性。

如:忆往昔之繁华,逐流年而奔忙。

四、对联的意境构思对联的语言表达要求生动优美,富有意境,营造出丰富美好的情感氛围。

学生在构思对联时,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寓意深刻等方式来打动读者。

如:春风烂漫时,花开满地;秋水无痕处,月映长空。

五、对联的例题分析1. “步步高升,成绩优良”分析该对联体现了追求进步、成绩优秀的愿望。

通过对“步步高升”和“成绩优良”进行搭配,体现了先进励志与事实成绩的对应关系。

2.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分析该对联通过横批“奋斗”表达了成功的道路上必须经历困难和挫折的观念。

上联“吃得苦中苦”与下联“方为人上人”对仗,表达了只有在苦中求索、勇敢奋斗,才能成为人上人的内涵。

六、对联的写作技巧1. 多阅读经典对联通过阅读经典对联,可以了解对联的特点、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增加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能够提高对联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多进行对联创作练习通过大量对联创作练习,提高自己对对仗韵文的把握,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对联考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是我们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联考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联考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对联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基础知识题1. 字音、字形辨析题:要求考生根据词语的意义、读音或者字形来选用适当的词语填空,或者判断词语的读音或字形是否正确。

2. 词义辨析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与句子或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对应的词语。

3. 成语解释题:要求考生对给出的成语进行解释或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4. 古诗文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含义填写适当的词语,使整篇诗文通顺、完整。

二、阅读题1. 理解识记题:要求考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直接答题,可以通过直接复述、概括或填空等方式回答问题。

2. 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3. 主旨大意题:要求考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准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4. 段落标题题:要求考生根据段落的内容和语义选择恰当的标题。

三、写作题1. 段落补全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句子顺序和语义关系,选择适当的句子将段落补充完整。

2. 词语运用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和语义的需要,选用适当的词语进行填空或改错。

3. 解释说明题:要求考生对给出的词语、成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说明。

4. 仿写改错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篇章或句子,仿照语法、逻辑和语义的要求进行改写或修改错误。

四、写作指导题1. 记叙文写作指导: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境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情节安排和文体选取,完成记叙文写作。

2. 说明文写作指导: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要求和信息,进行合理的结构安排和实用的写作方式,完成说明文写作。

3. 议论文写作指导: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议论点和观点,进行论证和立论,完成议论文写作。

五、名句鉴赏题1. 诗词名句鉴赏:要求考生对给出的诗句进行鉴赏,包括理解诗意、揣摩表达手法等。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对联题答题技巧如下:
1. 审题要认真。

对联题一般要求对给定的对联进行解释或创作,因此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2. 分析题意,建立知识结构。

对联是由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短句组成的,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如了解对联的基本要素、常见的联语形式等。

3. 记忆对联的基础知识。

对联需要注重音韵、意境和语法,因此在记忆对联基础知识时,要注重音韵、意境和语法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4. 阅读给定的对联,把握联语特点。

给定的对联是一副完整的对联,需要阅读并把握其特点,如上联和下联的音韵、意境、语法关系等。

5. 思考问题,进行推理。

对联的创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对仗、意境、情感、语言风格等,因此需要思考问题,进行推理,寻找最佳答案。

6. 书写答案,规范答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表述清晰,语言简明,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7. 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答题后要仔细检查,检查联语是否符合对联的基本要素和规律,是否存在拼写、语法错误等。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表现形式,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化意韵,其语言含金量极高,被国人称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熟悉其特征。

对联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应对技巧】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它能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

解答对联题,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考生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你能顺利考上今年好的高中,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对联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总复习:对联对联是近年来的一种热门题型,特别是结合文言文内容来进行对偶知识的考察,如泉州中考中的文言阅读中就有一题对对子的题目,预测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骈句,这本身就依赖于文言作品而存在,借助文言语段来考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其次是因为文言文的骈句、对仗的语言形式具有示范性,结合文言文语境来训练,其要求实际也有了一定的降低。

那么,如何对好对联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方法: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

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

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

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专题13 对联【知识贮备】1.定义: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在考试中,则很少接触或用到横批。

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1)按音调平仄区分。

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即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这一对联。

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因此,“方向正确城乡富”为上联,“政策英明衣食丰”为下联。

(3)按时间先后区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这一对联。

“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因此,“风送莺歌辞旧岁”为上联,“雪伴梅香迎新春”为下联。

(4)按逻辑关系区分。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一对联。

这副对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因此,“勤俭持家家道昌”为上联,“团结建国国事兴”为下联。

3.对联的贴法:(1)看位置。

当你面向门站立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2)看横批。

按照古人写字的习惯(由右至左),以背对门的方向为准:上联在横批左下方(即右侧),下联则在横批右下方(即左侧)。

按照现在人写字习惯(由左至右),则以面对大门的方向为准: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4.朗读对联的方法:先读上联,后读下联,最后读横批。

5.属对(即创作对联)的原则:(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语文中考中的对联分析

语文中考中的对联分析

语文中考中的对联分析对联是近年来语文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特别是结合积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文言文内容来进行考察,且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具有很美的文学形式。

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中,又强调了语文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对联这种骈句就具有了较强的示范作用。

一、中考中对联对法指要写对联其实是仿句题的一种形式,可理解为仿写对偶这种修辞句式。

一般来说,中考试题没有在语言的平仄等方面作更高的要求,只要符合宽对即可。

因此,我们只要从以下几方入手,就能在中考中得以应对。

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学特征:①、字数相等。

②、词性相对。

③、结构相符。

④、意义相关。

⑤、节奏相合。

⑥、平仄相协。

其次,注重平时的积累。

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多关注一些佳联、好对,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等就是我们课本中所出现的和涉及到的。

最后,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切实可行的技巧。

如“拆分法”即把一联分成若干个词组一一作对,再合起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二、中考中对联常见的题设形式1、对联积累例①:请写出你在生活中留意到的你认为最好的一副对联。

(湖南常德卷)例②: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河南卷)a、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b、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d、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A、春联B、婚联C、挽联D、行业联2、对联链接例③:下列对联写的是一位课本中的古代作者,请在括号内写出姓名。

(山西卷)a、豪气压群山,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b、太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淑玉阁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例④: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在中考语文中,对联的考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考语文中的对联考点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技巧。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组上下联,由两个句子组成,格式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对。

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点:1、对联的格式:上下联必须遵循相同的格律,包括句式、平仄、韵脚等。

2、对联的意义:上下联意义必须相关,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3、对联的平仄:上下联的平仄必须相反,即上联为平声,下联为仄声。

4、对联的韵脚: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一般是同一韵部的字。

二、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中考语文对联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联的基本知识:考查对联的格式、意义、平仄和韵脚等基本知识。

2、对联的运用: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运用能力,包括根据主题写出相应的对联、根据上下联补全对联等。

3、对联的文化内涵:考查学生对对联文化内涵的理解,包括对联的历史、种类、艺术特点等。

三、对联考点应对技巧根据对联的考点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应对技巧: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熟悉对联的格式、意义、平仄和韵脚等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对联。

2、注重实践运用:学习对联最好的方法是多读、多写、多练,通过实践掌握对联的运用技巧。

3、理解文化内涵:了解对联的历史、种类、艺术特点等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对联。

4、注意语言规范:在写对联时,要注意语言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

5、善于观察分析: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对联,需要仔细观察、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四、总结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注重实践运用、理解文化内涵、注意语言规范和善于观察分析,是应对中考语文对联考点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考对联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对联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对联题类型及答题技巧对联,也叫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联也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

对联题的考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对子型】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下联:(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答题指津】首先要清楚对联的知识。

对联有五大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相近、情境相似。

例1要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然后根据其意义对出下联。

例2也要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但内容受到了限制,必须是来自名著。

参考答案: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贪污腐败失民心等。

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等。

【匹配型】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2006年福建福州市中考题)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例4、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例5、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A.巩义杜甫故居B.汤阴岳飞庙C.南阳卧龙岗D.嵩山少林寺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语文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联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字和词语的搭配、对仗和对比,使得对联具有优美的韵律和意境。

在考试中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学习方法。

一、押韵和平仄对联中的押韵是指两句对子的末尾音节相同或者相似。

例如,“寒窗苦学春风报”,“落红不是无情物”。

掌握押韵的方法可以通过查词典、积累同韵词、理解上下文等等。

另外,对联中的平仄是指字音的平声和仄声的搭配关系。

要注意jgd-soundmind-duilian.md字音的标注和识别,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提高对联中平仄的准确把握。

二、对仗和对比对联中的对仗是指左右两句对子之间的平行和相对应关系。

对仗可以通过形象、音韵、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山重”和“水复”、“柳暗”和“花明”的对仗,表达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境。

对比是指通过对词语或意象的对比,以达到烘托和衬托的效果。

例如,“满目薰风起,千里玉垒春”,通过薰风和玉垒、千里和春的对比,描绘出了春风拂面、大好春光的景象。

三、搭配和摆错对联中的搭配是指合理且灵活地搭配字词,以达到整体的和谐和美感。

在搭配时,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生搬硬套和僵硬的表达。

摆错是指对联中的字或词语的位置出现错误。

在写对联时,应注意对联句子之间字数相等,字距匀称,字形和字义协调等等。

四、修辞手法对联中的修辞手法是指通过比喻、夸张、排比、对调等手法,以达到引起读者共鸣和产生强烈感情的效果。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对联更富有情感和鲜明的艺术效果。

例如,“青山如黛,碧水登临”,通过比喻手法,用青山比作黛色,用碧水比作攀登的高度,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又展示了登临的壮丽景色。

学习对联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多读经典对联,进行模仿和仿写。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对联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系统地复习对联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联的基本特点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2、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同时,对应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要相同。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句式结构要一致,比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4、平仄相协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但在中考中,对平仄的要求相对较宽松。

5、内容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关联,或相互映衬,或相互补充,或相互对立。

二、对联的常见类型1、正对上下联在内容上相近或相似,相互补充。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反对上下联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形成对比。

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上下联在内容上存在因果、承接、递进等关系。

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中考对联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给出上联,对出下联这种题型要先分析上联的结构、词性、平仄和内容,然后按照对联的特点来对出下联。

例如,上联是“春风拂面心生暖”,我们可以先分析:“春风”是名词,“拂面”是动宾结构,“心生暖”是主谓结构。

那么下联可以是“秋月照人梦亦香”。

2、给出下联,对出上联解题方法与上一种类似,只不过顺序相反。

比如,下联是“红梅傲雪香满院”,上联可以是“绿柳扶风韵盈堤”。

3、给出语境,拟写对联这种题型需要结合给定的语境来构思对联。

比如,题目给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我们可以拟写“健将拼搏争榜首,同窗呐喊助声威”。

4、对联修改对于给出的对联,判断其是否符合对联的特点,如有不符合的地方进行修改。

例如,“勤奋学习知识天天长,努力工作幸福年年增”,这里“学习”和“工作”词性不同,可修改为“勤奋学习知识天天长,努力钻研技艺岁岁精”。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对联题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对联题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对联题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对联题【考点阐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能够运用得“连贯、得体”。

此外,在学习名著的要求中,也要求了解名著所涉及的文化常识,其中就包括对对联的了解,不仅要求阅读对联,还要求能够模仿拟写。

受高考题的影响,中考题中也出现了对联考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对联考题普遍在中考题中出现。

如2022年,就有数十套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对联考题。

这种对联考题难不难呢,应该如何有效而快速地应对呢,这些都是我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非常关心的。

下面,我们先以中考真题引路,研究、琢磨应对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好地备战今年的此类中考题。

【技法点拨】一、对联常识储备⑴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

⑵对句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⑶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⑷停顿也需对应。

⑸一般情况下是仄起平收。

二、备考答题技巧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

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陋风”等。

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

又如,“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等。

当然,以上“拆合法”是对答做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我想还不妨做到以下几点:一、多读多记名言警句。

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联的练习吗?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语文综合运用考点8对联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五语文综合运用考点8对联
考点8 对联
考点8 对联
考点8 对联 [14年1考:2017年考]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桃符。对联的基本要求如下:
-2-
考点8 对联
例 (2017·安徽)学生会开展“对对联 赢影票”活 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图中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 下联( )(2分)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5-
考点8 对联
3.合乎对联基本要求。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 同、结构相应、仄起平收、意义相关等相关要求, 选用、组织词语。 【贴春联】面对门框站立,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 联。
-6-
考点8 对联
1.(2023·湖南郴州)小郴同学对下联的选取举棋不定,请你结 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是( C )(3分)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9-
考点8 对联
3.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
呆,便热心上前询问:“①王阿姨,您贴春联需_ 要我帮忙吗? ”王阿姨说:“唉!这上下联的位置怎 么贴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下图),指着它的 末字,笑着解释道:“② (王阿姨,)根据对联的_ 规则,B的末字“绿”字读第四声,所以B是上联_ ; A的末字“红”字读第二声,所以A是下联。。”
-7-
考点8 对联
【解析】结合“仄起平收”的原则,可排除A项;上 下联一般内容相关,但用字不同,可排除B项;结 合“结构相同”的原则,可排除D项。故选C项。
-8-
考点8 对联
2.(2022·广西梧州)小林想以对联的形式赞美劳动, 但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筛选备选 词语,完成下联。(3分) 上联:热爱劳动生活美好 下联: 钟情学习前程辉煌_ 备选词语:勤奋创业 钟情学习 愿景 前程 辉煌 锦绣

中考对联题答题技巧

中考对联题答题技巧
中考对联题 答题技巧
乾隆
两碟豆
两蝶斗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
妙《
对纪
一瓯油 》 晓


一鸥游

水上一鸥游
中华第一联









寿












律定理公






















学书
( 格 言 联 )
海山 寻探 珠宝 要需 恒毅 心力
对联类型
名书格挽贺婚寿春 胜画言联联联联联 联联联
6分
Hale Waihona Puke 此木 山山 此木为柴山山出
火因
夕 夕
因火成烟夕夕多
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2、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 花鲁落肃东山樊。哙 崇 4、两舟并行,橹速哪如帆快。 武
八音齐奏,箫和怎及笛清。 轻 萧何 狄青 文
5、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王安石,号“半山居士”) 僧上梁山,观花荣,赏石秀,不觉时迁
• 上联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 下联
• 冰消雪融万朵梅花扑鼻香来
对联排序调整
下面这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 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 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绿树看池边,此间有尧 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对联考点分析及应对技巧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表现形式,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化意韵,其语言含金量极高,被国人称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熟悉其特征。

对联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应对技巧】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它能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

解答对联题,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考生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考生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技巧。

这里谈一种对对子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拆合法。

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

考生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展、破、树、立、起、乘、积”等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两辈、五暑、亿回”等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怪癖、陋风”等等。

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

同理,“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人民——生活——美”“社稷——日月——新”“乾坤——日月——新”“黎民——心情——爽”“大地——气象——新”“百姓——喜事——多”等等。

以上“拆合法”是考生做对联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考生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考生不妨做到以下几点:1.多读多记名言警句。

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句子的练习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2.多关注一些对句名家高手的佳联、妙对。

像王勃、苏轼、解缙、纪晓岚、郑板桥、郭沫若等的佳联妙对。

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3.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4.平时,可采用口头比赛或书法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对联的训练。

笔者对近年来对联题的命题内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逐渐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材料内容指向,即深挖课文内容、直取经典阅读、巧用人文资源。

现各举一例:例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例2.《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例3.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号称千年学府。

天心阁,位于城南,今天心公园内,是旧长沙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

杜甫江阁,位于湘江边,为纪念杜甫晚年漂泊湘江而建。

A.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省B.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最关心C.江流楚韵阁驻唐风D.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①岳麓书院②天心阁③麓山寺④杜甫江阁答案:1.世外桃源①A②B③D④C鉴于此,我们除了解熟悉对联有关常识和深挖教材课文内容外,还要强化名著的阅读、提高鉴赏能力,还要积极关注与当地有关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以此拓展自己的视野。

【真题讲解】1.拟写对联、补全对联。

XX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

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

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上联: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拟写对联题,有上联,补写下联。

各地都有本地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考生应对自己的家乡有所了解,因为这些早已进入命题者的视线。

题目提示语要求对联内容是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的,上联的“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揭示的是山东丰厚的“人文底蕴”,那么下联就要反映壮美的“自然风光”了,考生应想想山东有哪些自然风光,如:雄伟的泰山、壮观的黄河、美丽的微山湖等。

内容确定后,考生利用对联常识就可组合出答案。

参考答案:下联:泰山雄黄河壮自然奇观例2.修改对联、组合对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请你围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并围绕该活动主题词,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幅对联。

世博端午盛会佳节临寰宇降神州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对联题。

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准确筛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题干点明该活动的主题是“庆世博,迎端午”,那么对联上下联内容分别为世博、端午。

世博是全世界的盛大展览会,“寰宇”常指代世界;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常用“神州”指代祖国大地。

有了以上分析考生,利用对联相关知识,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世博盛会临寰宇端午佳节降神州3.理解及鉴赏对联XX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问题: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解析:这是一道对对联内容分析理解的题目。

即根据对联中的信息以及相关背景来解读对联中的内涵。

解答此类试题,必须熟悉对联中涉及的区域地理、人文历史、人物事件等,然后结合题干和语境作具体分析。

世博会重庆馆的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黄市长的下联展现重庆的壮美山河,上联交代重庆的悠久历史、文脉情况。

依据横批有对对联内容简洁概括的特点,我们就可揣摩其意。

参考答案: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综合训练】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

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喜迎盛世龙舟竞渡;下联:________________。

3.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XX 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

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

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下联:5.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6.某书店欲书一对联,已经想好了上联“藏古今学术”,请你为他们想一个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补全对联。

上联: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8.补全对联。

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9.一位同学读过《水浒传》后,拟了一个上联,请你以《西游记》的内容拟出下联。

上联: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10.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是A.望帝春心托杜鹃B.蓝天日暖玉生烟C.竹坞无尘水榄清D.秋阳不散霜飞晚12.王强同学学过下面几篇课文,拟出了上联,请你根据了解的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十年思盼,于勒成摇钱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借景抒怀;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14.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15.根据下面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