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

合集下载

icg的光热转换效率

icg的光热转换效率

icg的光热转换效率ICG的光热转换效率介绍ICGICG是一种常用的光敏染料,其全称为靛绿-5-羧酸(Indocyanine Green-5-Carboxylic Acid)。

它是一种有机分子,化学式为C43H47N2NaO6S2,分子量为774.96g/mol。

ICG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心血管疾病、肝功能检测、眼科手术等。

同时,ICG也被应用于光热治疗领域。

光热转换效率的定义光热转换效率指的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对于ICG来说,它可以通过吸收近红外(NIR)激光来产生局部加温作用,从而实现对肿瘤等组织的治疗。

影响ICG光热转换效率的因素1. 光源功率密度光源功率密度越大,ICG吸收到的能量就越多,从而产生更高温度。

因此,在进行光热治疗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光功率密度。

2. ICG浓度ICG浓度越高,则吸收到的能量也就越多,从而产生更高温度。

但是,当ICG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光学饱和现象,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ICG浓度。

3. 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则吸收到的能量也就越多,从而产生更高温度。

但是,当光照时间过长时,会使组织受到过度加热而损伤。

因此,在进行光热治疗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光照时间。

4. 组织类型不同类型的组织对ICG的吸收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肿瘤组织对ICG的吸收能力比正常组织更强。

5.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ICG光热转换效率,如温度、pH值等。

如何提高ICG光热转换效率1. 选择合适的激光功率密度和ICG浓度在进行光热治疗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光功率密度和ICG浓度。

通常情况下,在保证不损伤组织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高的激光功率密度和ICG浓度可以提高光热转换效率。

2. 优化光照时间在进行光热治疗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光照时间。

一般来说,较短的光照时间可以减少组织受到过度加热而损伤的风险,但是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两种类型。

两者在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将分别介绍两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然后比较两者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应用前景方面的展望。

最后,将对两种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工作原理是利用染料敏化半导体膜,通过光生电子-空穴对,产生一个电子被注入导电材料的过程,从而产生电流。

DSSC的结构是由玻璃基底、导电玻璃、阳极(TiO2薄膜)、电解质、阴极(Pt)等组成的。

这种太阳能电池因其低成本、易制备、高转换效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又称为塑料太阳能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后产生电子-空穴对,将电子注入到电极上,从而产生电流。

OPV的结构包括有机半导体薄膜、透明导电层、金属导电层等。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轻薄、柔性、低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方向。

两种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生产成本、材料寿命、材料丰富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在稳定性和材料寿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OPV在生产成本和可塑性方面具有优势,但转换效率较低。

两者的未来应用前景也不尽相同,DSSC适用于建筑一体化等大型应用领域,而OPV则适用于轻便、柔性的便携式设备。

未来,DSSC可以通过材料改性、器件结构优化等技术手段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同时更多地探索高效、廉价的染料和电解质。

而OPV可以通过材料设计合成、工艺工程实现将提高转换效率,并提高大规模生产的制备技术。

在应用方面,两者可以通过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拓展多种应用场景。

总体来说,两种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并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优化器件性能,同时也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技术对接和协同创新。

光敏染料的合成和光化学性质

光敏染料的合成和光化学性质

光敏染料的合成和光化学性质光敏染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

它们在许多领域,如光催化、光电子学和光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光敏染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光化学性质。

一、光敏染料的合成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合成光敏染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常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来合成染料分子的骨架结构,并在适当的位置引入吸光基团。

这些吸光基团可以是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或金属配合物等。

化学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等优点,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吸光性质的光敏染料。

2.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来合成光敏染料的方法。

通过对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进行调控,可以使其产生特定的代谢产物,从而得到具有光敏性质的染料。

生物合成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其合成效率较低,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得到目标产物。

3. 光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是利用光能来促进染料合成的方法。

它通常通过光敏染料的光化学反应来实现。

在这种方法中,光敏染料吸收光能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目标结构的染料分子。

光化学合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反应条件才能实现高效的合成。

二、光敏染料的光化学性质1. 光敏性质:光敏染料具有吸光性质,能够吸收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能。

吸收光能后,光敏染料会发生能级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这种能级跃迁会引起染料分子的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光敏染料的光化学反应发生。

2. 光化学反应:光敏染料在吸收光能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化学变化。

光化学反应可以是光解反应、光氧化反应、光还原反应等。

光敏染料的光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光催化、光电子学等领域。

3. 光敏染料的稳定性:光敏染料的稳定性是衡量其光化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稳定性好的光敏染料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光敏性质,不易发生分解或失活。

稳定性差的光敏染料则容易受到光照、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光敏性质的丧失。

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其高效能量转化和低成本的特点备受关注。

该类电池利用染料敏化剂吸收阳光中的光能,将其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大的灵活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物理和光化学的原理,其关键组件是染料分子。

这些染料分子能够吸收宽波段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当光线照射到染料分子上时,染料分子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态,然后通过导电介质传导电子。

最终,电子流经过外部电路产生电流,并为外部设备供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较于其他太阳能电池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较低,因为其制备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且使用的材料相对较少。

其次,该类电池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性能,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光电转换。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器件,从而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备更大的灵活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光伏发电、太阳能充电设备、建筑智能化等多个领域。

在光伏发电领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用于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为用户提供绿色、清洁的电力供应。

在太阳能充电设备方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用于手机、电子设备等便携式设备的充电,实现随时随地的能源补充。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还可以集成到建筑物表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建筑物内部的电器设备,实现建筑智能化。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高效能源转换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和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1. 引言1.1 概述:简要介绍染料敏华光电合成电池的背景和意义。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1. 简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了类似植物叶片的原理,利用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

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及主要原因

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及主要原因

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及主要原因1. 引言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油漆等领域,给产品赋予了丰富的颜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染料可能会逐渐褪色,使得产品的色彩变得暗淡无光。

本文将探讨有机染料光褪色的机理及主要原因。

2. 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有机染料光褪色的主要机理是光敏反应。

当有机染料受到光的照射时,光子能量可以激发染料分子内部的电子跃迁。

这些电子跃迁可能导致染料分子发生结构变化,从而改变其吸收光谱。

如果这种结构变化使染料吸收的波长位于可见光范围之外,那么染料就会呈现褪色的现象。

具体来说,有机染料光褪色的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种:2.1 共振能量转移共振能量转移是一种常见的光褪色机理,它发生在有机染料分子之间。

在染料分子的共轭结构中,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存在着一定的局域化电荷。

当两个具有相似共轭结构的染料分子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电子的共振能量转移。

这种转移可能会导致染料分子吸收窗口的改变,从而引起褪色现象。

2.2 光敏氧化和还原反应有机染料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结构可能在光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

例如,有机染料中的亚硝基(-NO2)基团在光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亚硝酸基团(-NO2H)。

这种氧化反应会改变染料分子的共轭结构,从而导致颜色的褪变。

2.3 光解反应光解反应是有机染料光褪色的另一种常见机理。

光解反应是指某些染料分子在光照下发生化学键的裂解,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些新物质的结构与原有染料分子的结构不同,导致了颜色的变化。

例如,某些酮类染料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光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使染料呈现褪色的效果。

2.4 光氧化降解光氧化降解是有机染料在光照下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染料分子结构的改变。

光氧化降解的机理是光激发有机染料分子内部的氧气,产生高能氧(O*)。

高能氧可以与染料分子发生反应,引起分子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褪色。

3. 有机染料光褪色的主要原因除了光敏反应之外,有机染料光褪色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3.1 染料分子结构稳定性有机染料分子的结构稳定性是决定染料耐光性能的重要因素。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原理
原理是光电效应。

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一过程有两种解决途径,最常见的一种是使用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固体装置,另一种则是使用光敏染料分子来捕获光子的能量。

染料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将使半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分离。

光电转换过程的原理是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一过程有两种解决途径,最常见的一种是使用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固体装置,另一种则是使用光敏染料分子来捕获光子的能量。

染料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将使半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分离。

光电池
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把太阳辐射的光能转变成电能。

1839年,安托石?贝克雷尔制造出了最早的光电池。

贝克雷尔电池是一个圆柱体,内装硝酸铅溶液,溶液中浸入一个铅阳极和一个氧化铜阴极。

这种电池一经阳光照射,就会供给电流。

1875年,德国技师维尔纳?西门子试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并提议用于光量测定。

西门子的光电池是根据1873年英国人史密斯发现的“内光电效应”提出的。

L.H.亚当斯于1876年指出,硒在光的作用下,不仅出现电阻变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出现电动势,从而发现了“阻挡层效应”。

阻挡层效应则成了光电池的基本原理。

光电池被广泛地用于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电子学和测量技
术。

自20世纪50年代起,这些元件的性能因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显著改善。

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途径

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途径

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途径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低成本、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文章回顾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从产生到发展再到逐渐成熟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虽具有其他太阳能电池无法比拟的众多优点,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光电转换效率低便是制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综述了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及太阳能电池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途径,即优化染料敏化剂增强其与半导体薄膜材料表面的键合强度、吸附量及稳定性。

标签: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途径Abstract:With the aggravation of energy crisis,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simple fabric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from generation to development to maturity.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have many advantages that other solar cells can not compare,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such as low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In this paper,the ways to improve th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and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 devices are reviewed,that is,it intends to optimize the dye sensitizer to enhance the bonding strength,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tability between the dye sensitizer and the surface of semiconductor thin film.Keywords: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approach能源是人類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又称为Grätzel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它采用了新型的敏化物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且具有透明、柔性、低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绿色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原理的能量转化装置。

它将太阳辐射吸收并转化为电能,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可用的能源形式。

该电池的基本结构由透明导电玻璃、染料敏化剂、电解质、对电极和光敏电极组成。

其中,染料敏化剂是关键的能量转化介质,其作用是:吸收太阳光,在激发状态下电子跃迁至导电材料上,从而形成电荷的分离和运输。

电解液则提供了离子的传输通道,以维持电荷平衡。

光敏电极和对电极分别接受电荷,建立电势差,形成电流。

并且,由于特殊的电极材料和导电液体,这种电池可以向两个方向输出电流,进而光伏效率得到提高。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活透明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1972年O'Regan和Grätzel教授首次提出Grätzel电池后,研究者们对它的改进和优化不断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1、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1985年,Tennakone等人利用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银离子/亚铁氰酸盐作为电解质,制备出稳定的液态Grätzel电池。

分别于对电极和光敏电极上采用铂和钾硝酸,其效率可达到5.2%。

2、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中电解液泄漏的问题,研究者们又发展出了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2000年,Zakeeruddin等人在TiO2纳米晶膜上涂覆了含PbI2等离子体和2,2',7,7'-四-(甲基丙烯酸乙酯)氧合物作为电解质的Grätzel电池,其效率高达7.2%。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有机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有机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的导 电玻 璃 ) 、纳 米 结 构 半 导 体 多 孔 膜 、染 料 敏 化 剂 、 电解 质溶液 和透 明对 电极 组 成 。以纳 米 TO i 太 阳能 电
第 1 期 2
杨 振清 等 :染 料敏 化太 阳电池 中有 机 染料 敏 化剂 的研 究进 展
4 7
池为例 ,结构示意图如图 1 …。
个 循 环 ( 图 2所 示 ) 如 。在 选 择 光 敏 剂 及 电 解 质 时 ,
7 m,获得了 6 0n %的光电转化效率 。2 0 03年他们在
香 豆 素 的骨架 上 引入 噻吩环 来延 长 分子 的共 轭 ,合 成 了 化 合 物 N X29 K 一 3和 N X2 7 ( 3 。噻 吩环 的引 入不 5 K - 7图 ) 6 但 拓 宽 了 N X 27 K 一 7的吸 收光 谱 ,还 使 染料 的 L M 6 U O轨 道 能级 负 移 ,增 大 了激 发 态 染 料 向 TO 导 带 注 入 电子 i: 的动力 ,大 大 增 加 了 电池 的 开 路 光 电 压 。获 得 了 高 达 7 7 的光 电转 化 效 率 。2 0 .% 07年 ,z SWag .. n 等 人 又 合成 了 具有高 摩 尔 消光 系数 和稳 定性 好 的香 豆素 染 料 N X2 8 ( 3 ,其 敏 化 的 D C持续 光 照 1 0 光 电 K . 3图 ) 8 S 0h 0 转化 效 率仍 能保 持 在 6 左右 。 % 3 2 半菁 类染 料 .
( y -e s i dSlr el S ) D eSn iz oa l,D C ,从此 D C电池 的发 展 te C S
贵金 属 ,成本 低 ,结构 多样 等优 点成 为光 敏 染料 研 究 领
域 的热点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关键技术总结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关键技术总结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关键技术总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和高效能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是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研究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关键突破。

首先,光吸收效率的提高是提高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光敏染料的选取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新型的高效光敏染料,如金属有机染料(如染料分子Y123和YD2-o-C8),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和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者通过杂化化学修饰或共吸附不同类型的光敏染料,提高光敏染料的光吸收范围和光电转换效率。

例如,Jia et al.通过将有机染料分子与半导体纳米晶进行杂化修饰,实现了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显著提高。

其次,光电荷传输效率的提高也是提高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

为了提高光电荷传输效率,研究者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

一方面,通过研究和改进DSSC电解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改善电荷传输和电荷收集的效率。

例如,采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可以提高电解质的传导性能,同时减少电解质对电子传输的阻碍。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导电剂,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在电解质中形成高电导的路径,促进电荷传输。

此外,精细调控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也可以调节电荷传输效率,进而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电子传输效率和空穴传输效率的平衡也是提高DSSC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

研究者们通过调节半导体的级配结构、改变电解质的组成以及优化光敏染料的性质等方式,实现了电子传输效率和空穴传输效率的平衡,提高了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有机溶剂,形成合理的电子传输以及空穴传输通道,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再组合损失,从而改善了DSSC的电荷传输效率。

此外,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还需要考虑光电极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光电极材料通常是由助剂、导电剂和光敏染料组成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机理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机理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机理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子激发电子的形式来产生电能的新型能源技术。

其中光致变色现象则是一种能够改变材料颜色的性质,这种性质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致变色现象及机理研究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子激发电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光电转换技术。

它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三个部分组成。

阳极通常是透明导电层,如氧化锌或二氧化钛薄膜,其中夹层一种光敏染料。

染料吸收太阳光子后,经过激发会向阳极中注入电子。

阴极通常是由纳米晶和碘离子组成的电解质。

当染料注入电子到阳极后,它们将从阳极移动到阴极,从而产生电流。

波长小于600纳米的太阳光子被吸收和转换为电能,从而产生可观的电能输出。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致变色现象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染料吸收光,会发生激发态的电荷分离,这些荷子移动到阳极使电流产生。

同时,激发态电子还可能与分子轨道的振动模式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与将电子从激发态转换到基态所发生的跃迁相互作用不同。

这种相互作用,也称为光致变色现象,通常表现为分子的颜色随着其激发态的性质而改变。

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致变色的机理研究比较不同染料分子的光致变色现象,可以揭示染料的光物理性质。

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分子中存在比较强的D-π-A(接受-给予-接受)结构,那么一定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此外,不同的溶剂、温度和 pH 值也会对分子的光致变色效应产生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对于设计、合成和优化染料能够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稳定性不佳、复杂的分子设计和昂贵的生产成本等,但是其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高电荷分离效率、低成本、轻量化、透明等特点,是一种制造成本低,面积和重量小的太阳能转换设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染料敏化的半导体材料转化太阳能到电能的装置。

其优点在于其制备简便,成本低,可在多种表面上实现太阳电池的制备。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设计、制备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在太阳辐射下,染料分子激发后吸收光子能量,其电子达到激发态,从而迅速注入到相邻的半导体TiO2导电带上形成电荷对,并在半导体中进行电荷传递,最终到达电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光吸收步骤和载流子分离步骤。

图1: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中,主要分为染料的选择、电解质的选择、半导体的选择以及电极的选择等几个方面。

1. 染料的选择: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最为关键的组件。

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染料的吸收光谱、光敏剂量、稳定性等因素。

2. 电解质的选择:电解质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选择会影响染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染料的性能表现。

3. 半导体的选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是主要的光电转换器件。

选择半导体时,需要考虑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及成本等因素。

4. 电极的选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是连接半导体和外部电路的组成部分。

以透明的锡氧化物(TO)和金属的铂(Pt)为电极为例,TO电极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半导体吸收到光线,而Pt电极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荷分离后收集电荷。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槽状、卷状、网状、量子点等多种结构。

1. 槽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在导电玻璃基板上涂覆TiO2粉末,然后通过浸泡法,向TiO2表面吸附染料,最后在半导体表面涂覆Pt电极的制备方法。

2. 卷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在铝箔上涂覆TiO2粉末,然后通过浸泡法,向TiO2表面吸附染料,并在TiO2表面涂覆Pt 电极后,将铝箔卷成螺旋形电极的制备方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上升。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因其可用性广泛且环保的特点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存在高成本、制造复杂等问题。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电池的一种新型形式,凭借其材料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了备受研究关注的领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染料分子和电解质溶液相互协作的。

它采用了一种光敏染料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整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敏化层、电解质层和光电转换层。

1. 敏化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是敏化剂,它承担着吸收光能并将其转换成电子的重要任务。

敏化剂通常是一种有机染料分子,它能够吸收不同波长范围内的阳光。

一旦光束通过透明导电电极进入敏化层,染料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的电子将被输运到电解质层。

2. 电解质层:电解质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起着电子输运和离子传输的关键作用。

它一般由一种电子导电和离子传输的材料组成,常见的是有机盐或其它电解质。

当电子通过敏化剂激发并进入电解质层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会移动以供给电子输运路径。

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电化学势差,使电子从敏化剂转移到电解质,从而形成了一个电流。

3. 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一般由电子导电材料和电子传输路径组成。

常用的电子导电材料有纳米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

光电转换层的主要作用是接收电解质层中输送过来的电子,并将其输送到下一个电子传输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光电转换层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电流的传输和提高电池的效率。

总结起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基于染料分子对光能的吸收和电子转移。

光能经过敏化剂吸收并激发电子,然后电子在电解质层中移动并离子进行传输,最终通过光电转换层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染料分子的吸光特性和电解质的电化学特性,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转换。

三苯胺类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三苯胺类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三苯胺类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剂的研究进展作者:于奕峰等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02期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称DSSC)以成本低、易于制造、可大面积生产和环保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染料敏化剂是DSSC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收集太阳光并将激发态电子注入到半导体导带的作用,对光电转换效率至关重要。

有机染料易于合成,通过分子设计可以调控光物理和电化学特性。

三苯胺是强的供电子基团,其非平面空间结构使得染料分子聚集程度减弱,这些性能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吸收性能和电子传输效率。

以三苯胺或取代三苯胺作为给电子体的有机染料敏化剂,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有机光化学;太阳能电池;敏化染料;三苯胺;进展中图分类号:TM914.4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随着传统能源的巨大消耗,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迫切任务,太阳能的利用是解决传统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作为第3代太阳能电池,于1991年被GRTZEL教授等报道,并取得了光电转换效率为7.1%的突破。

目前此类电池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13%,开发染料敏化剂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1[WTHZ]DSSC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典型的DSSC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透明导电基底、纳米晶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电解液和对电极。

DSSC中的光电转化包括以下几个过程:(a)染料吸收光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b)激发态的染料将电子注入到TiO2导带中;(c)注入到TiO2导带中的电子通过导电基底的收集流入外电路到对电极;(d)氧化态的染料通过电解液中的氧化还原电对再生;(e)氧化还原电对通过接受对电极上的电子再生。

在此循环中没有材料的消耗而实现了光电转换过程。

DSSC的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

评价DSSC指标主要有5个。

(1)短路电流密度([WTBX]Jsc):单位面积电池产生的短路电流;(2)开路电压Voc:电路处于开路时的电压;(3)单色光光电转换效率(简称IPCE):单位时间内外电路中产生的电子数目与单位时间内的入射单色光光子数目之比,用λ表示,即λ=Ne/Np=1 240Jsc/(λPin);((4)填充因子[WTBX](FF):电池具有最大输出功率时的电流密度(Jopt)和光电压(Vopt)的乘积与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乘积的比值,即FF=(Jopt×Vopt)/(Jsc×Voc);(5)光电转换效率(η):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Pmax)与输入光功率(Pin)的比值,即η=Pmax/Pin=(FF×Jsc×Voc)/Pin。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1.光吸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染料吸收光线,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激发。

染料通常由具有较高光吸收率的有机分子组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2.电荷分离:吸收光线后,染料分子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被激发到染料分子的共轭π电子体系中,形成激发态染料阴离子;空穴则留在染料分子上。

激发态染料阴离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可以脱离染料,游离到电解质中。

3.电流输出:电子从染料分子的共轭π电子体系中传输到电解质溶液中的I3-离子上,生成I-离子。

在电解质中增加了I-离子的浓度,促进了电荷传输。

电子从I-离子上传输到导电玻璃(如氧化锡涂层的导电玻璃)上,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是由电解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整体结构包括透明导电玻璃、电解质、染料敏化薄膜和反电极。

透明导电玻璃通常是氧化锡涂层的导电玻璃,用于收集电池输出的电流。

电解质提供了离子的传输路径,并进行电子传输和电荷均衡。

染料敏化薄膜涂覆在电解质上,用于吸收光线并产生电子激发。

反电极位于染料敏化薄膜的另一侧,通过电解质与导电玻璃相连接,形成电池的闭路。

整个过程涉及到光吸收、光电转换、电荷分离、电荷传输和电流输出等多个物理和化学过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广谱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红外光,以及光的反射和散射,提高光的利用率。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通过调整染料的吸收谱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总结起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依靠染料吸收光线,并利用电解质和导电玻璃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它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成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硅、砷化镓等高效光伏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通常大于18%,但是这些窄禁带的半导体有严重的光腐蚀现象,制备它们需要高纯的晶体材料,成本昂贵,一般只能在航天器等有限的范围使用,难以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大规模使用的可替代品。

而TiOO 2等宽禁带半导体相对具有较高的光、热稳定性,具有更强的应用前景,因其只能够捕获紫外光,必须借助染料敏化将其光谱响应拓宽可见光区。

由于最初使用的电极为平板电极,比表面积很小,光电转化率非常底,无法进入实际应用。

直到1991年,瑞士的Grtzel实验室首次采用了TiO2纳晶薄膜作为多孔电极,DSSC实用化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2.1 基本结构一个典型的DSSC(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5]:纳米多孔T iO2半导体薄膜、透明导电玻璃、染料光敏化剂、空穴传输介质和对电极。

以下为各个部件的材料和功能介绍。

多孔纳米TiO2薄膜是电池的光阳极,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这种薄膜一般是用TiO2纳晶微粒涂覆在导电玻璃表面,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形成多孔电极。

透明导电玻璃一般为ITO玻璃或TCO玻璃等,它起着传输和收集电子的作用。

染料光敏化剂是吸附在多孔电极表面的,要求具有很宽的可见光谱吸收及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目前最好的是金属钌(Ru)的联吡啶配合物系列及金属锇(Os)的联吡啶配合物系列。

空穴传输介质主要起氧化还原作用和电子传输作用。

各种染料敏化电池的主要区别也是在于空穴传输介质的不同。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液态电解质DSSC,溶胶—凝胶(准固态)DSSC和全固态D SSC。

对电极一般使用铂电极或具有单电子层的铂电极,主要用于收集电子,铂可以大大提高I-/I3-及负极电子之间电子交换速度。

2.2 工作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在电极上时,有机染料分子(Dye)获得能量,受到了激发,跃迁至激发态(Dye*);激发态迅速向半导体电池的TiO2导带内注入电子,同时自身转化为染料氧化态(Dye+);注入导带中的电子富集到导电基底,并通过外电路流向对电极,形成电流。

染料敏化电池

染料敏化电池

染料敏化电池1. 简介染料敏化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它通过将染料敏化的半导体纳米晶颗粒作为光敏剂,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

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高效转换太阳能等优势,因此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2. 工作原理染料敏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光吸收和电子注入染料敏化电池的核心是染料敏化的半导体纳米晶颗粒。

这些纳米晶颗粒通常由二氧化钛(TiO2)构成,其表面覆盖有一层染料分子。

当太阳光照射到染料分子时,染料分子吸收光子能量,激发其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

2.2 电子传输被激发的电子通过染料分子、纳米晶颗粒的表面以及导电介质(通常是电解质)等组成的电子传输路径向电池的电极移动。

这一过程中,导电介质中的电解质可以提供可移动的正离子来平衡电子的移动,并完成电池电荷的传输。

2.3 电子还原和离子再转化移动的电子最终到达电池的另一端,与接收电子的电极(通常是有机材料或碳材料)发生电子还原反应,并将电子重新注入到染料分子中。

这一过程中,电解质中的正离子经过电池的电解质层再次转化为中性分子。

2.4 循环整个过程不断循环进行,太阳能的光子能量被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路输出电流和电压。

3. 优势和应用染料敏化电池相比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优势:•成本低廉:制造染料敏化电池所需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制备工艺简单,使得染料敏化电池具备更低的制造成本。

•高效转换:染料敏化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较高,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提高,从而产生更高的电流和电压。

•灵活性:染料敏化电池的材料和结构相对灵活,可以实现柔性电池的制备,适用于更多的场景和应用。

•环境友好:染料敏化电池材料中不包含有毒或稀缺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相对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染料敏化电池目前已经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小型电子设备:由于染料敏化电池的灵活性和低成本,可以用于为小型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提供电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利用有机染料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柔性可调、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势,因此在太阳能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工作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生电化学效应。

首先,太阳光穿过负载染料的半透明电极,并被染料吸收。

吸收光的染料分子会产生激发态电子,在紧随其后的电解质中获得电子并转移到染料颗粒表面的半导体纳米晶粒中。

然后,电子从半导体纳米晶粒中通过电解质转移到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上,并通过外部电路回流到半透明电极上的电子空位。

这个光生电子转移和电荷回流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光电转换的闭合回路,从而产生出可用的电能。

结构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光电极、电解质和透明导电玻璃电极构成。

光电极光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染料、半导体纳米晶粒和电子传输材料。

染料通过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激发态电子,而半导体纳米晶粒则负责接收和传输这些电子。

电子传输材料位于半导体纳米晶粒和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之间,起到连接和传输电子的作用。

电解质电解质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离子液体,它能够扩散和传输电子,并且具有足够的氧化还原能力。

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液体和无机液体两种。

透明导电玻璃电极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位于DSSCs的底部,通常由锡氧化物(SnO2)或氟化锡(FTO)等材料制成。

透明导电玻璃电极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支撑底座,以及给流经DSSCs的太阳光提供一个透明的通道。

制备方法光电极制备光电极的制备主要包括染料吸附、半导体纳米晶制备以及电子传输材料的涂布等步骤。

首先,将染料溶液涂覆到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上,并通过烘烤步骤将染料固定在电极上。

然后,将半导体纳米晶溶液涂覆到染料覆盖的电极上,并进行烧结使纳米晶粒固定在电极上。

最后,涂布电子传输材料,形成光电极。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s)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制备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吸收、电子传输和电荷注入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1. 光吸收过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过程是其工作的第一步。

在DSSCs 中,染料分子起着吸收光子的作用。

染料分子通常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子,将光子激发至激发态。

常用的染料有吲哚染料、酞菁染料等。

当光子被染料吸收后,染料分子发生跃迁,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2. 电子传输过程在光吸收后,染料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至激发态,形成激子。

激子在染料分子内部扩散,最终将电子注入到TiO2(二氧化钛)纳米晶体表面。

TiO2作为电子传输的介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传输电子。

3. 电荷注入过程当激子将电子注入到TiO2纳米晶体表面时,电子被注入到TiO2的导带中,形成电子空穴对。

同时,染料分子中失去电子的正离子被还原,形成还原态染料。

在这一过程中,电子从TiO2传输至电解质中,形成电子流,从而产生电流。

而正离子则通过电解质回迁至染料分子,完成电荷平衡。

4. 电子回流过程在DSSCs中,电子传输至电解质后,需要通过外部电路回流至染料分子,以维持电荷平衡。

外部电路中连接有负载,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电子回流的速率直接影响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吸收、电子传输、电荷注入和电子回流等过程。

通过这些过程,DSSCs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光电转换。

随着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的深入研究,其性能不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
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已知最为有效的太阳光能转换体系。

许多人利用类似叶绿素分子结构的有机光敏染料设计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的光能转换体系,进行光电转换的研究。

由于有机光敏染料可以自行设计合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材料选择余地大,而且易达到价廉的目标。

如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是大Π共轭有机分子与金属组成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较强吸收可见光谱,作为有机光伏材料,它是目前广泛研究的对象。

2.1单层有机光敏染料电极
用真空沉积、旋转涂布和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将有机染料修饰在金属、导电玻璃或半导体表面上,在电解液中研究其光电性能。

在不同金属卟啉化合物中以Zn、Mg为中心金属的光电性能最佳。

不同功能取代基如羟基、硝基、胺基、羧基、甲基等对光电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说明可以通过改变功能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来优化其光电性能。

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光电性能也与中心金属密切相关,三价、四价酞菁化合物(AlClPc,GaClPc,InClPc,SiCl2Pc,GeCl2,TiOPc,VOPc)比二价金属酞菁化合物(ZnPc,MgPc,CoPc,SnPc,PbPc,FePc,NiPc)的光电性能优越,这是因为三价、四价金属酞菁的光谱响应较宽,而且分子中的氯原子和氧原子有利于电子传递。

酞菁铜的电化学聚合膜由于聚合物分子比单体具有更大的共轭体系,电子更易于移动和迁移,而且电聚膜与垫底接触电阻小,因此表现出比其单体更佳的光电性能。

除有机光敏染料外,影响光电性能的还有电解液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质以及环境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气氛等。

2.2双层有机光敏染料电极
金属卟啉的最大吸收在410nm左右,大于410nm波长的光吸收较弱,金属酞菁则在600-700nm波长有较强的光吸收,将不同光谱响应的二种有机染料如四吡啶卟啉或四甲苯基卟啉与酞菁锌或酞菁铝组合形成双层结构电极,扩展了吸收太阳光谱响应范围,产生明显的光电性能加合效应。

具有不同半导体性质的有机光敏染料可以构成双层有机p/n结电极,即有机固态异质结太阳电池,如n型的北红类与P型的酞菁类化合物组成的有机异质结太阳电池ITO/MePTC/MPc/Ag(MePTC为北红衍生物,MPc为InClPc、VOPc、GaClPc、TiOPc、H2Pc、ZnPc),其吸收光覆盖了400nm900nm波长的可见光能(MePTC吸收400nm一600nm,MPc吸收600nm900nm波长的可见光),使光电流从单层染料电他的几微安增大到几百微安,电他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也显著提高,吸收和荧光光谱研证明MePTC向MPc进行了能量转移,各种MPc在真空镀膜中形成不同分子排列的结构对激子迁移产生影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光电特性。

在InClPc膜中进一步用VOPc掺杂改善了InClPc固体膜的晶体状态,使光电流和填充因子呈现出增效行为。

说明有机分子的掺杂是提高有机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2.3有机光敏染料分子的有序组合
有机光敏染料(S)和电子给体(D)或受体分子(A)键合的多元光敏偶极分子(S-D-A)作为模拟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模型化合物。

近来研究非常活跃,如酞菁与球烯分子C60构成电荷转移复合物。

卟啉、酞菁与电子受体葱酮键合的二元分子由于加速了分子内光敏电子转移速度,使光电流和光电压都比单元染料分子大。

为更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在高度有序体系中进行的高效光能转换,设计合成一系列的二元、三元及四元光敏偶极分子,如卟啉-紫精(S-A)、卟啉-紫精-咔唑(S-A-D),卟啉-对苯二酯-紫精-咔唑(S-A1-A2-D)酞菁-紫精-二茂铁(S-A-D)等。

用LB膜技术将分子进行有序组合,研究不同结构的多元偶极分子通过多步电荷转移过程,提高了电荷分离效率,使它们的光电流和光电压:四元分子>三元>二元.>单元分子。

进一步对分子的排列、空间取向和分子问距等进行优化使电荷分离态寿命延长至微秒级。

这不仅为人工模拟
光合作用光能转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而且设计合成了一大批性能稳定、结构新颖的多元光敏偶极分子,为深入研究有机光敏染料体系的能量转换和发展有机/纳米半导体复合光电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础。

3纳米结构半导体电极的光电能量转换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为新一代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半导体纳米结构材料具有不同于体材料的一些光学、电学特性,对光电化学能量转换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新材料的引进,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也大大充实了半导体光电化学研究内容,成为当前光电化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新领域,半导体光电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1超晶格量子阶半导体电极
超晶格量子阶半导体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交替生长厚度为几到几十原子层的超薄层,形成一个比原晶格大若干倍的新周期结构的人工半导体晶体。

超晶格量子阱半导体电极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于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如激子二维运动受限,不仅寿命长而且光吸收性能强,在相同浓度下载流子迁移率比体材料大,热载流子寿命大,增强了热载流子效应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可以在单分子层水平上通过选择半导体材料的种类,调节势垒高度、势阱层的厚度等结构参数,设计生长高量子产率的超晶格量子阱电极。

实现“能带工程”在光电化学能量转换中的应用。

用分子束外延法设计生长适合于光电化学研究的晶格匹配型GaAs/A1xGa1-xAs量子阱电极(两种半导体材料的晶格常数之差小于1%)和应变型InxGa1-xAs/GaAs量子阱电极(两种半导体材料的晶格常数之差大于1%),研究其在非水溶液中的光电转换性能以及阱宽、垒宽、外垒及周期等因素对光电性能的影响。

在室温下观察到对应于激子强吸收的光电流峰,随量子阱宽度从10nm减小到5nm,量子阱内能级分离程度增加,激子光电流峰明显蓝移,呈现显著的光电化学量子化效应和强激子光吸收性能,而阱宽10nm的单量子阱光电流量子产率与阱宽5nm的单量子阱量子产率基本相同,表现出二维激子的光吸收与量子阱宽基本无关的特性。

但外垒厚度的增加,不利于光生载流子的界面电荷转移,激子强吸收效应退化。

在多量子阱电极中的各量子阱是独立地参与界面电荷转移的,多量子阱电极的量子产率基本上可认为是各量子阱的加和。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成功设计生长了50周期四种不同阱宽GaAs/AlxGa1-xAs多量子阱电极,其激子吸收覆盖了整个测量波长,在二茂铁乙腈溶液中量子产率为GaAs体电极的三倍,表现出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能。

通过多种瞬态、稳态技术的研究得到不同于体材料的界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如GaAs/AlxGa1-xAs量子阱电极在非水溶液中空间电荷层电场分布——量子阱中是匀强电场。

内垒则为较理想的耗尽层模型。

量子限制Stark效应受溶液氧化还原离子与电极表面相互作用强弱的影响。

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表明,量子阱电极的表面复合速率比体材料GaAs慢,这是由于量子阱中的光生载流子主要通过热发射进行分离,限域在量子阱中空穴热发射到价带连续带能级的时间比电子快数百倍,因此空穴界面分离速率远高于电子。

这也是GaAs/A1xGa1-xAs电极量子产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GaAs/AlxGa1-xAs和InxGa1-x /GaAs 两种量子阱在非水溶液中都表现出光生载流子界面隧穿电荷转移所导致的不同于体材料的光电流一电压关系的异常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