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合集下载

试述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

试述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

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形成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1.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

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建立和谐也难。

对我国特别有重要意义的就是,始终不能忘记我国存在巨量人口。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

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

调整人和人的关系,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道德可以调节,但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软弱,而且没有强制性。

所以加强环保法律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法律,使污染环境的人承担代价,也使那些享受了经济利益的人付出环境成本。

比如我们使用手机,也应当为生产手机所在地支付环境代价。

2.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分子。

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在绝大多数时候,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也要作出妥协和让步。

因为,和谐作为一种关系,关系是有两面性的,必须从两方面来看问题,从两方面共同建立和谐。

人与社会在利益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在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里,人与社会应该是和谐的。

人与社会的和谐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为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以社会秩序为保障的。

维护社会有序正常的发展需要法律制度和道德力量。

民主和法治既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
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历史上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 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大范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
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 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 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 护和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信守
信,全社会人民平等友爱、融洽Leabharlann 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 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撑,创造才能得 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现代,西方,政治,其他论文文档]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现代,西方,政治,其他论文文档]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来抓。

上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领导“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当中的六个“必须”、五个“坚持”。

从已有对“和谐社会”的描述看,“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似乎又要承载和容纳所有对人类美好生活所寄托的一切内容和愿望。

与这些内容相关,此前我们已经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小康社会等目标,有了“三讲”、“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等思想。

接下来,轮到在倡导学习和研究“和谐社会”的同时,从操作的层面着手去实现社会的和谐,避免让“和谐社会”又沦为一种口号。

为此,我们在这里增加一种视角,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社会和谐”理论来考察一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当中值得参考的诸多问题。

一、和谐及其本义(一)数的和谐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看,最早指的是数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曾毕达哥拉斯曾将数视为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quot;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二)音律的和谐和谐的第二种含义当属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

当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数的)比例关系时产生和谐和美。

交响乐就是由不同乐器奏出的不同声音的合成与流动;从而对听众带来感官上的“悦耳”和心理上的愉悦(快乐)和美(震撼)。

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调子,那么带给听众的只能是单调、乏味和审美上的疲劳。

(三)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上述两种含义向社会事务的延伸。

政治也像音乐,追求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社会的公正,让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在享受到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感觉心情舒畅,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太多顾虑和担忧。

毕达哥拉斯曾对议事厅的权贵们说,”一定要公正。

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闪现着哲学思想和辩证法的光辉,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主要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在批判和继承的前提下完成,这一理论经历了逐步变化发展和运动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念一样。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发展方法,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标签: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中国化一、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对抗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一直追寻的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生而平等。

和谐的思想是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

我国孔子的儒家传统思想,就提倡天下大同,而反观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是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包括黑格尔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优秀思想,这三类思想都包含着和谐观的成分。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对理性王国的论述,并在批判过程中得到了某种启示。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部分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但比空想社会主义的层次高。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着马克思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沿袭着这个规律,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蕴含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理想社会状态。

它包含了社会结构的平衡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等方面的要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首先,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社会结构的平衡稳定。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具有合理的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政治上,和谐社会需要政府的公正执政,民主法治的建设,确保国家有序运行。

经济上,和谐社会需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公平竞争,确保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文化上,和谐社会需要倡导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教育上,和谐社会需要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其次,和谐社会的内涵还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具有和睦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邻里、职场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处。

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

在邻里关系中,人们应该互相尊重、信任、团结合作,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在职场中,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和矛盾,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此外,和谐社会的内涵还包括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实现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社会进步的果实。

这包括公平的就业机会、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

在就业方面,需要推动就业机会均等化,消除就业歧视,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工作和发展的机会。

在社会保障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保障。

在教育方面,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名词解释西方的和谐

名词解释西方的和谐

名词解释西方的和谐西方的和谐是指在西方社会中实现社会稳定、协调和共融的一种状态。

它涉及到社会、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西方的和谐,并探索它的来源、特点和影响。

一、社会和谐西方社会的和谐建立在法治和公平正义的基础上。

法治保证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确保人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争议提供了解决的框架。

公平正义则追求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机会的平等,使得社会成员能够互相尊重和信任,并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利益。

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西方社会非常注重个人权利和多元化。

个人的自由和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人们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媒体自由等权利。

同时,西方社会也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包括宗教文化、种族背景、性别等方面。

这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使得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实现共生共荣。

二、政治和谐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政治和谐是一个重要目标。

政治和谐意味着政府和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

政府的合法性和透明度是政治和谐的基础,政府需要通过公正的选举和合法的权威来获取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西方的政治和谐也体现在各政党之间的合作和对话中。

不同政党的存在和竞争使得政治生态更加丰富多样,但政党间的合作和妥协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治和谐需要政治家的智慧和包容心态,能够将个人或团体的利益放在整个社会的利益之上。

三、文化和谐西方的和谐也与文化的融合和传统的继承有关。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和借鉴而实现融合并促进社会的和谐。

西方的文化和谐基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西方社会鼓励个体表达和发展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鼓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同时,西方的文化和谐也依赖于传统的继承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通过对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西方社会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和现在,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全面和多元的视角。

四、经济和谐西方的经济和谐是指经济的稳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 方现 代化 为西方 资本 主义提 供 了丰富 的
物质 条 件 , 西方 社 会 的高 速 现代 化 并 不代 表 着
西方 人 因此 而 得 到 了正 向 发展 , 西 方社 会 对 人 们 的统治逐 渐从 过去 的政治 统治 和经 济剥 削进
的概念 , 它涉及到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 公 民与政府 、 人与 自 然等 多重关系 , 涵盖 了人们 的经济 生活 、 政 治生活 、 文化生活和 E t 常生 活。不但 如此 , 在不 同
标准 , 也是各不相 同的 , 因此需要我们从不 同角度
去认识和理解 和谐社会 。
3 . 西方社 会不 和谐 的表现
( 1 ) 财 政 危 机 。 以美 国 为 例 , 美 国 的社 会
和谐是 2 l 世 纪哲 学 和人 类 智 慧 关 心 的 主
题, 和谐 的价值 越 来 越 为 现代 学 者 所 关 注 。和
加重。 ( 2 ) 大量 失业 人 员涌 现 。 由Fra bibliotek西 方 国 家较
理学 、 教育 学 、 医学 等 现 代 科学 的多 个领 域 , 关
于 和 谐 大 有 发 展 成 为 一 门新 兴 独 立 科 学 的趋
势 。一般认 为 , 和 谐 是特 定 主体 对事 物特 定 系
统 内相 互 依赖 、 相互 作 用着 的各个 子 系 统均 能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王 刚, 罗英 华
( 东北林业 大 学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 摘 要 ]' 3代 - 西 方 社 会 随 着 资 拳 主 义 社会 发展 产 生 了许 多社 会 冲 突 , 这 些 冲 突逐 渐在 社 会 各 个 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生活富裕、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正义、自然生态良好的社会状态。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

这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只有让每个人都有获得公平机会和享受公平待遇的权利,才能让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为此,需要加强贫困地区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

二、民主法治与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二是民主法治与社会稳定的统一。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通过充分尊重公民权利、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良性循环。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下,人们的权益得到保护,社会秩序才能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三、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三是文化繁荣与道德建设的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还需要注重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意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四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保护环境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的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加强民生改善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要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和谐,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状态,当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表现出对立或者同一的状态,而和谐则是人类自有意识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建立美好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目的,在这个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两大关系来解决问题。

这两大关系中,涉及了人、自然与社会三个方面,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标。

而实现了这“两个和解”之后的人类社会,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马恩所定义的和谐社会的真正价值含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是关于矛盾的学说,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当事物的两方面达到和谐的状态时,事物就会呈现出平静的、静止的状态;当事物的两方面处于对抗时,就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到来。

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所以,和谐应该是一种相对、短暂的状态,会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

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也是相对的、短暂的,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为了达到这种相对的和谐,人类社会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革命、斗争,而不论是哪一种,都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这既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又再一次论证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就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1。

恩格斯也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

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无论在任何时期,人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孤立的存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有序和平、公平正义、法治文明、诚信友爱、安居乐业、环境优美等方面。

要实现和谐社会,需要通过以下途径:一、建设法治社会。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深化法治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加强法治监督机制,增强全社会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动力。

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民创业就业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三、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保障。

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灵魂。

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和道德品质。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社区治理,推动基层自治,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倡导和谐家庭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社会信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之,实现和谐社会需要从法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只有建设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长久稳定。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在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很多学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构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有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但是它是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社会状态。

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是需要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及人们的参与和努力去推进的。

无论怎样,和谐社会是现代政治哲学视野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的和谐关系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定感,让人们感到安全和有归属感。

在和谐社会中,各种利益、观念和信仰的冲突都可以被平和地解决,社会秩序也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二、人类需要实现的共同目标和谐社会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实现的共同目标之一。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分享这个社会的成果。

这个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努力推动。

三、公正和平等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公正和平等是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

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不因种族、性别、贫富差异而造成差异。

公正和平等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各种力量一起合作,包括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等。

四、社会的参与和协商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和社会的参与和协商。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协商非常重要,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合作。

如在古代日本,鸟居制是一种常见的村落组织形式,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鸟居,鸟居的职能是组织和解决村子里的各种纠纷和问题。

这种村落自治的组织形式在保护和促进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信仰和文化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信仰和文化支撑。

信仰和文化是社会的纽带。

在和谐社会中,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仍然存在,但是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和信仰。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希腊语中和谐(harmonia)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早期的古希腊学派中有一个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的观点是:“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的,或产生于和谐。

美是和谐,友爱是和谐,音乐是和谐,灵魂也是和谐。

宇宙是天体的和谐,数是和谐的最好表现”。

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毕达哥拉斯。

在他看来,作为本原的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和比例,正是这些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其后的赫拉克利特则在对立中谈和谐,他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

他们有两个流传至今的格言:“什么是智慧?---数”、“什么最美好?---和谐”。

因此大智慧者殊途同归。

和谐理念因此也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科学设想。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西方社会的和谐理念

涂尔干
社会团结是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础
孔德
社会秩序是社会和谐的特征。
斯宾塞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帕森斯
社会整合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默顿
一体性和均衡性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现代西方结构功能主义有关和谐社会的 观点,可以看成是这些理论成果中的一部分,虽 然它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局限,但对当下 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 参考价值。
社会和谐
在西方社会学那里是以社会秩序、社 会团结、社会均衡和社会整合等概念出现 的,这些概念本身就有稳定、协调和和谐的 含。
“结构功能主义”
西方学者对“和谐社会”的思想
西方文明的和谐理念
西方的和谐理念源于哲学,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又 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要了解人类关于人类命运前途的思想并探索构建, 就须重新解读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西方哲学思想是人 类知识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在长达数千年的思想发 展的历史长河中,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中,思想家们对人 类和谐社会理念认同越来越多,认识也愈加深刻。


(3)提高对社会风险的认知并形成有效的预警 机制,将防范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 持续性发展结合起来。
对于我国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要加强对国外 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借鉴其积极成果,并加以 系统的研究和发掘,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而且也有助 于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西方文明的和谐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启示 首先,我们不能将构建和谐社会看作是终极的一次性实


现的目标,正如西方思想家探讨的一样,它应是社会系统矛盾 运动的一种状态,一种秩序,它是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不断的 调整提高,我们必须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长期艰 巨的任务来抓。 其次,要将利益冲突看成危及和谐之大害,通过多种机 制综合解决利益冲突,避免新冲突的产生。不仅要强调以人性 自私作为政策的出发点,还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和增强舆论的 积极导向,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法治和人治,内力和外 力等多种渠道解决。再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政治、 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贯彻落实,不是以富人为本,而 是以绝大多数人利益为本制定政策、法规,正确处理解决人民 内部矛盾,关注弱势群体,减小差距,杜绝劫贫济富的行为, 停止社会公益非盈利事业的产业化商业经营。 最后,我们必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而且 它也是社会深层次问题解决的关键;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的监督 和权力制约机制,加强我们执法的公正性;必须将和谐社会建 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将增强社会活力和实现和谐 结合起

多角度诠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多角度诠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为“ 病态社 会”, 预言 社会 主义 是 “ 和谐 与 自由” 的社 会 ; 甚 至还有的人进 行了建立 和谐社 会 的实验 , 如英 国的欧文 曾 对“ 和谐 制度 ” 行 了长 期 的 实验 , 图建 立 一 种人 与 自 进 试
之意, 含有和衷共济、 政通人和、 内和外顺等意蕴; 谐” “ 即
想社会影响的痕迹 吗? 什么是“ 和谐 ” 呢?按照 中国文化 的解 释 , 和” “ 即和睦
阐述 的。这些社会主义 的空想 家 们 , 有的 人通过 著 书立说 来论证建 立和谐社会 的必要 性 , 的人精 心设计 了建 立和 有 谐社会 的方案 , 如法 国的圣 西 门和傅 立叶 把他们 设计 的理 想制度称 之为 “ 和谐 制度 ” 德国 的魏特林 把资 本主义 称之 ,
为相 合之 意 , 调顺 畅 、 调 , 避 抵 触 、 强 协 力 冲突 , 因此 , 和 “ 谐” 也就 是和睦协调之 意 , 即矛盾 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 到
把追求社会和谐状态 , 作为他们 的一项 基本理念 。当然 , 如 果 我们从数 千年的角度 纵 向观察 , 可能最具 代表 性 的社 会
和谐 观 , 就是 “ 小康 社会 ” “ 同社会 ” 和 大 这种 理想 状态 了。
陶渊 明的“ 世外桃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洪秀全 的“ 、 太平天 国” 康有为 的“ 、 大 同” 求、 中山的“ 追 孙 天下为公 ” 甚至 我们 今天所 倡 导的全 , 面建设小康社会 、 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 不都有着这 种理
法。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 发展 的历史规 律之 一。人类社 会 是一个不断从低级 向高级发展 的历史过程 , 因而建 立平等 、 互助 、 协调 的和谐社会 , 一直 是人类 的 美好追 求 , 构成 了人

论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

论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

论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深刻思考过关于伦理道德的问题,并下定如何实现和谐社会的具体路线。

他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受到西方和东方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

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观认为,社会的和谐是通过政府的尊重和遵守人权形成的。

也就是说,有权势的政府应该鼓励和发展人民表达自由的公民权利,此外,当今社会中还应保障和发展人们储蓄,控制消费,节约能源,扩大税收,降低失业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此外,苏格拉底认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政府必须公正,不去干预自由地市场运行,实行公平的税收;各种观念,思想,宗教和信仰应该允许;扩大和深化民主关系来增加人民参与政治;建立科学家学者普及教育。

各阶层改革来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同时强调教育改革和政治改革,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非常重视社会哲学。

他指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的道德操守。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普遍的道德义务,以及普遍的道德感知。

因此,和谐社会的目的应该是更多的关爱,奉献,公正,仁慈,团结等德行,建立起真正的社会和精神和谐。

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也包括社会责任。

他说,当今社会应该落实责任上的效果,应让每个人都能从责任中获益,他以极大的贡献改变了西方教育、政治和社会文化想象。

他认为,社会责任是一种理性和感性选择,是一种行为和文化的深刻生活体验,也会带来一种伦理礼仪,提高人民的社会和谐感。

苏格拉底的和谐社会思想为世界建构了一种新的、有趣的社会观念。

他的思想不仅在古希腊,也在21世纪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并得到广泛应用。

西方和谐理念

西方和谐理念
西方和谐理念
“和谐”虽具东方色彩,但“和谐”这理念并不独中国所有, “和谐”是世界共同的目标。
西方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概而言之, 主要强调 人权、自由 公正平等 法治
人权自由
西方人看重个人自由,看重个人幸福,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个 性,独立的思想;但他们其实又很自觉地注意不侵犯别人的自 由,很看重与人的合作。 西方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以真诚的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以 真诚平等的态度来待人待己,人人以真实的奉献来参与,不放 弃自我又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顾全大局照顾对方的感受。
公正平等
“电车“难题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 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 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 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其实你面临是一个关于公平的问题。 在这里,六个人的生命是同等价值的,每一个 人都有公平同等的生存权利,没有理由为了挽救 那五个人的生命牺牲者一个人——没有剥夺这个 人生命的权利,不管出于什么高尚的理由。
十二铜表法
在近代的西方法治理念中,由孟德斯鸠和 卢梭提出的法制观中认为:任何社会权利 必须受到约束,强调法律在政治社会中的 权威性。 自由权是公民的根本权利,要想保障公民 的自由权就离不开良好的政体立法,即必 须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Elements
/iwps/ /kingsoftwps/
更多模板下载:/moban/
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提道:“所有的 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 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 中一种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 每一个人的利益。” 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 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 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

浅析霍布豪斯的社会和谐思想

浅析霍布豪斯的社会和谐思想

浅析霍布豪斯的社会和谐思想霍布豪斯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并非是最为耀眼的思想家,但他的社会和谐思想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厚的一笔。

作为英国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社会和谐思想为基础,构建了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政治新主张。

本文从霍布豪斯的社会和谐思想、积极自由、国家学说以及思想的价值等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了霍布豪斯的社会和谐思想。

社会和谐思想是霍布豪斯整个学说的中心,他认为个人和社会、整体和部分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有机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并将和谐的实现作为社会理想。

本部分从和谐与善、和谐与差异、和谐与自由、和谐与秩序等四个方面对社会和谐思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当然,霍布豪斯认为社会和谐思想并非是人们所能实现的,而只是假定了一种道德上的和谐。

第二部分论述了霍布豪斯的积极自由。

霍布豪斯在充分肯定传统自由主义的作用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了其自由观即消极自由的不足。

他认为他所持有的自由为积极自由,而其积极自由内容的核心则是人的自由发展。

本部分从自由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平等与正义等三个维度讨论了积极自由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

认为基于社会和谐原理基础上的积极自由是霍布豪斯政治思想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

第三部分从国家的产生、功能、权力的制约和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霍布豪斯把国家的产生看作是一个历史进化的过程,但他把抽象的精神和道德力量作为国家产生的依据。

他认为,在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国家应该实行积极的干预,国家干预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霍布豪斯的国家理论在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具有乌托邦式的伦理国家诉求,表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

第四部分对社会和谐思想的价值进行分析。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和谐思想的价值和启示;二是该理论的不足和局限。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从而对霍布豪斯的政治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柏拉图的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柏拉图的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柏拉图的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作者:谢荣玖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谢荣珍(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试图通过对柏拉图的社会和谐的探索,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柏拉图那里,和谐指职业秩序上的井然有序,不同的人受相同的教育,对社会有正确的爱,国家整体上的幸福,有节制,由优秀的哲学家做国王掌控国家,追求正义并去实现“至善”目标。

关键词:柏拉图;城邦;社会;和谐;正义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40-04人们对“柏拉图式的恋爱”并不陌生,但对他的社会和谐知之甚少。

柏拉图的正义,和谐的城邦,哲学家执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社会图景,从而勾画出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色彩。

一、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在柏拉图看来,和谐是一种职业秩序上的井然有序,不同的人受相同的教育,正确的爱,国家整体上的幸福,有节制,是“至善”的创造物,且追求正义。

(一)和谐是一种职业秩序上的井然有序在柏拉图的思想里,每个人应只从事一种职业,各司其责:“鞋匠总是鞋匠,并不在做鞋匠以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并不在做农夫以外,还做法官;兵士总是兵士,并不在做兵士以外的,还做商人,如此类推……”①只有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职业,不断地精益求精,城邦才能和谐安定。

(二)和谐意味着社会充满正义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构成社会的各阶层“各安其分,各行其是”。

只有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才有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缺乏正义,社会永远也不可能和谐。

(三)和谐意指不同的人受过相同的教育“真正受过音乐的教育的人,对于同道,气味相投,一见如故;但对于混身不和谐的人,他避之唯恐不远。

”②受过相同教育的人,他们往往有相同的观点,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气氛常常融洽得多,因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的现象很少出现。

这种教育是指同一等级的教育,科目相同;不同等级,教育科目不能相同。

和谐社会的基础涵义

和谐社会的基础涵义

!哲学期五第年六""二###############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从!理想国"看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周发财!吴洪坤#"复旦大学外国哲学系!上海!""#$$#摘#要#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对柏拉图的"理想国#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在柏拉图所构建的和谐的城邦中!存在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统一$协调和适度!并具体阐述了这三个因素在"理想国#中的内容%这三个因素是一个和谐社会包含的基本涵义!包含这样三个因素的和谐社会是值得期待的%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统一&协调&适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最先要读的书之一#又是一本值得在不同的学习和研究阶段反复研读的书$柏拉图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正义的城邦#正义的城邦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今天那些论及和谐社会的#大多是从和谐社会应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阐发的#侧重于具体实践操作的研究$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性$虽然说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是不固定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但作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社会#它也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定性$笔者试图借助柏拉图在!理想国"这一西方元典哲学著作中对和谐社会&正义城邦的分析#找到%和谐社会’一词所具有的一些基本涵义#以供探讨$##一&和谐社会的首要因素是统一和谐肯定是只有在一个整体里面来说才有意义的#虽然外部条件也影响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但这外部因素不是其本身必须包含的因素#如中美关系确实在很多方面会影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但和谐的中美关系却不是中国的和谐社会所必然包含的内容$当一个整体本身不统一时#那是根本谈不上和谐的#所以柏拉图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比闹分裂划一为多更恶的吗)’*)+#-!%反之#%当一个国家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他还说(%称呼别的国家#-国家.这个名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正如戏曲里说的那样$无论什么样的国家#都分相互敌对的两个部分#一为穷人的#一为富人的#而且这两个部分各自内部还分成许多个更小的对立部分$’*)+#!$(这里要说的就是统一的重要性#当然团结是统一的必然内涵$柏拉图认为#%是一个’的国家是能够战胜实力比它强的%似乎是一个’的国家的#即他构建的城邦是不害怕人力物力强于它的国家的$这样的城邦利用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分化#包括内部不团结和国与国之间的猜忌#这里还涉及到了外交艺术$柏拉图认为%政治制度的变动全都是由领导阶层的不和而起的$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哪怕只有很少的一致#政治制度变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柏拉图在分析政体的蜕变时#只分析了统治者阶层的变化$考察护卫者阶层的制度安排#我们也可以发现柏拉图对团结统一的重视$这个阶层是没有任何私人财产的#妇女和儿童都归国家所有#婚姻和生育制度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为什么这么安排呢)苏格拉底认为%因为人们之间的纠纷#都是由于财产&儿女和亲属的私有造成的’#这些制度安排就是%确保他们成为更名副其实的保卫者#防止他们把国家弄得四分五裂’#要让%他们最好还是对什么叫自己的有同一看法#行动有同一目标#尽量团结一致#甘苦与共$’*)+#-#/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是次坏的政体#仅好于僭主政体#因为%这里容许有广泛的自由#所以包括有一切类型的制度’#%于是在这个城邦里就会有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0&/柏拉图显然认为这样的城邦是不利于团结的#其结果仅能是由于%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0#从而走向了最坏的僭主政治$从这里柏拉图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在个人方面还是在国家方面#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二&和谐社会的第二个因素是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合&协调##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合&协调在!理想国"中是表现得相当明显的#它主要分两个层面来说#即城邦和个人$!理想国"开篇是从讨论%正义是什么)’的问题开始的#在驳斥了%正义是助友害敌’和%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正义观后#苏格拉底提出正义的原则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做自己的事///从某种角度理解这就是正义$’*#$$+%柏拉图的城邦是和正义一同成长的#他的城邦是与正义原则相符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存在三个阶层#即统治者0也就是哲学王1&护卫者和平民$这三个阶层虽是一母所生#但由于大地母亲在他们身上分别加入了金&银&铜&铁四种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个阶层的人就各自具有其不同的天性#他们也就有各自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工作$由于统治者所具有的品质是智慧#所以他们天生就是统治者#即使他们很不愿做统治者#但由于不能让城邦处于不适合做统治者的人的统治之下#所以他们不得不作为统治者$护卫者阶层所具有的品质是勇敢#他们的任务就是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城邦秩序#那么为什么要有一个专门的护卫者阶层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既是农民又是护卫者#或既是鞋匠又是护卫者#这是不行的$因为农民和鞋匠所需要的技艺与护卫者所需要的技艺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样好的精通两种不同2)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周发财’)*.,+(!男!湖南人!复旦大学外国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哲学期五第年六" "二# # # # # # # # # # # # #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技艺#而社会需要的是发挥他最擅长的技艺#这样的社会才是正义的$在这个问题上#物性是相同的#从苏格拉底把赚钱的技艺从其他各种技艺中分离出来就可明白了$虽然短刀&凿子或其他家伙去剪葡萄藤也可以#但%总不及专门整枝用的剪刀来得便当$’*)+$&$(这是因为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平民阶层所具有的功能就是为统治者和护卫者提供生活必需品#他们是纳税人#所以需要节制$但节制作为城邦中存在的第三种美德#不像智慧和勇敢属于特定阶层#%他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0不管是指智慧方面#还是///如果你高兴的话///指力量方面#或者指人数方面#财富方面#或其他诸如此类的方面1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就象连接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正确肯定地说#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和协调$’*)+#$!(对个人来说#与城邦相对应的也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和欲望#只有这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做好它本分的事#这个人才可能是个正义的人$理智的作用是为整个心情谋划#领导激情和欲望#一个服从理智领导的激情可以称为勇敢$激情应该支持理智#激情和欲望应该服从理智的领导而不反叛#这样这三者和谐相处#这样的人就是节制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属于这个因素$只是柏拉图不会也没有去考虑这些问题#即使谈论这些问题#恐怕也具有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内容$因为#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与今天是完全不同的#在今天动物只有用诸如1(21&禽流感之类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不在地球上消逝了///即另一种自杀式袭击3##三&和谐社会的第三个因素是适度&中庸柏拉图认为城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没有足够的人提供城邦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太大了又不利于统治#有分裂的危险$苏格拉底说%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我认为这就是最佳限度#不能超过它$’*)+#!$0苏格拉底认为%贫和富’都是可能腐蚀护卫者的危险因素#他说%富则奢侈&懒散和要求变革#贫则粗野&低劣#也要求变革$’*)+#!!(所以#护卫者既有纳税者供应生活用品#又不能拥有剩余产品#既不富也不贫$亚里士多德也有相似的观点#说其相似#是指他们同样以适度&中庸为目的#但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个城邦存在三种人(富人&穷人和中等收入者$他认为只有中等收入者最多#贵族政体才能保持稳定#富人太多则会蜕变成寡头政体#穷人太多则会蜕变成平民政体*!+$卢梭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要想使国家稳固#就应该使两极尽可能地接近,既不许有富豪#也不许有赤贫#这两个天然分不开的等级#对于公共幸福是同样致命的,一个会产生暴君的拥护者#另一个则会产生暴君$’*$+今天#在国际上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在经济大大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却局部战争不断#恐怖主义危及无辜人群$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引发了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明显增多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的领导层显然也意识到贫富差距日渐拉大问题的严重性#十一五规划就提出了要共同富裕&建立一个更为公正社会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包含的内容*#+$可以看出#讲求适度与中庸是为了稳定#柏拉图是很讲求稳定反对变革的#反对贫富就是因为它们会引发变革#他认为%最不容易被别的东西所改变的#是处于最好状况之下的事物$’*)+$,)%在讨论诗歌时#他认为%音乐的任何翻新对整个国家是充满危险的#应该预先防止$’*)+#!#0在几种政体的相互递变过程中#除了由理想政体到斯巴达式政体的蜕变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外0亚里士多德曾指责苏格拉底没能说明理由1#其他几个蜕变都是一个政体的主要品质0特征1向极端发展而造成的$由于过分爱好荣誉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使得爱荣誉者的后代被金钱吸引#导致了寡头制的产生,寡头制到民主制的蜕变是由于统治者过分爱好金钱,民主制蜕变为僭主制是由于过分追求自由$这也从反面说明了适度的重要性$当然柏拉图也不是反对任何变化的#优生学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也承认金银会生铜铁#铜铁也可能生金银$上述三个特征///统一&协调和适度///是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所包含的主要因素$那么柏拉图又是怎样使他的城邦具有此三个因素的呢)答案是教育和哲学王的智慧的统治$柏拉图主要阐述了两种教育#即音乐和体育$柏拉图是反对%音乐为了心灵#体育为了身体’的说法的#他说(%似乎有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0虽然顺便附带也为了心灵和身体1#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驰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对统治者的教育内容中#有一种跟天文学对应的知识#即和声学#说这是%关于声音的和谐的学问$’同样#天文学是关于视觉的和谐的学问了$至于统治#首先是哲学王的统治#他们是真正认识了善&美这些理念的#他们不是为自己而统治#是被迫统治的$他说%事实是(在凡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这些哲学王是很有统治技巧的#他们可以用金银铜铁的故事使城邦每个阶层的人安于现状#可以使用医生对待病人那样的善意的谎言#可以用有技巧的抽签方式使最优秀的男护卫者与最优秀的女护卫者婚配#从而产生最佳的后代$统一&协调和适度这三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柏拉图并没有细致论述具体问题#因为他关心的是理念的建构$这三者仅是一些基本原则#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和具体复杂的内容#但是柏拉图阐述的这三个因素即使在今天还是不丧失其意义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虽然他的一些方法不具备可行性#他构建的城邦在现实世界也只能是个乌托邦#他自己也说%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见它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这表达了他对这个理想国的不现实性的认识$不过#他也曾在论证正义时说#我们是可以向这个摹本努力并无限靠近的#一个统一&协调和适度的社会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参考文献#))*#)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3*’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卢梭’社会契约论)3*’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李小勇!张厚军’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以往和谐思想的超越)4*’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2!哲学期五第年六""二###############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方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作者:梁斌潘鑫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
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历史性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在世界的东方还是在西方,它始终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我国古代的各大学派在对和谐社会深刻研究的同时,在西方社会各个学派的思想家也对其进行着深刻的探索与实践。

古希腊哲学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最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认为宇宙能够包容万物,万物自身的必然性与规律性,最终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和谐宇宙,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古希腊哲学把思考的重心转向了人与社会,对于和谐宇宙的论述也进而转向对和谐社会的探讨。

其中柏拉图的政治学说可以说首次从哲学的高度对和谐社会进行了论述,他的学说以追求正义为核心,在他看来正义即和谐,也是缔造和谐社会的价值尺度,未来公平正义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正如他所说“把正义看作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事情,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使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中,他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和谐,首先必须要有和谐的个人,因此他将人的本性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人们在从事社会劳动时,都是由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其中理性表现为智慧,居上;意志发展为勇敢,居中;情欲则应以节制,居下。

通过三个等级的划分强调了不同等级的人出于不同的美德而从事那些符合他们天性的工作,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并且不干涉别人的事。

个人的利益也就不会出现冲突,社会的正义也就能够实现,国家的和谐稳定也能得以保障。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想以空想社会主义的形势出现,他们将古希腊和基督教的传统相结合,构建出了一个具有乌托邦性质的和谐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安德里亚的《基督城》都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他们以文学的形式对理想的和谐社会进行了描绘。

莫尔对英国圈地运动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私有制的存在使得贪婪、争斗、掠夺等一切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都无法根除,他提出建立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废除一切阶级不平等的因素,社会一切物质财富都归劳动者公众所有。

为了杜绝私有观念,他们甚至每隔十年要用抽签的办法调换一次住房。

在政治上,乌托邦废除了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关,国家的主要职能是对内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管理,对外巩固国防。

实行民主政治,每30户居民选出一位专职行政官员,再由这些专职行政官员推选更高一级的行政官员,以此类推,这些行政官员一方面防止有人游手好闲,另一方面防治人们过分的劳作,所有的专职行政官员轮流参与元老院会议了解社会事务并负责告知各自所管辖的民众,社会的重大问题由各户家庭集体讨论解决。

实行男女平等,每一个都有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人人都能平等参加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不再有贵贱之分,无论什么样的劳动都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并
且每天只需劳动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便可以用来安排学习或者娱乐活动,乌托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从事一项劳动,人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一项自己想做的工作,家庭不再是过去以血缘为基础的单位,社会的人员分配永远都保持着平衡。

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在《太阳城》的书中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太阳城。

同样在那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度,不同于莫尔的乌托邦社会的是社会的一切劳动都是公职人员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的义务分配,所产生的产品和财富也由公职人员进行分配,不存在任何的私有财产,正像康帕内拉在书中所说:“他们的公社制度使大家成为富人,同时又都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没有任何私有财产”财产的公有剔除了贫富差距的出现,人们平等的参与劳动,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彼此相互尊重,剥削也将不复存在。

安德里亚的《基督城》描述了一个由背井离乡、忠实的基督教徒们组建的理想国家,它也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三到四个人的小家庭组成,物质生活资料也由国家统一分配,不同于乌托邦和太阳城的是人们的劳动不是为了生产物质资料财富,而是为了表现对上帝虔诚的态度。

它的领导阶层是有三人集团组成,分管司法、审计和经济。

在三人执政的之下的政府还有官员八人,每个官员还有一个下属作为助手,他们的领导方式是靠自己的模范行为并且十分谦虚和谨慎。

在整个基督城里,人们按照计划生产,虽然每天并没有规定工作时间,但是并不会很长。

整个社会特别重视教育,每个人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精神素养都达到很高的境界,社会上一切用于调节社会矛盾的工具和职业等都将没有了用处,人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整个基督城每一个角落都充斥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到了19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分别提出了“实业制度”和“和谐制度”,欧文甚至将他在美国共产主义的实践当作“新和谐社会”。

圣西门认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点在于创造实业。

在他的“实业制度下”,整个社会构建的目的在于使人民得到幸福,而得到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实业,因此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实干的人,一切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所有人都应该参与到劳动中来,都要把自己看成属于某一工场的工作者,每一人的天赋和才能都应当围绕发展实业来发挥。

他将政治看做是关于生产的科学,国家是管理生产的科学。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协作制度、社会生产;在分配上实行“各安其能,各安其劳”的原则,消灭一切剥削现象,企业主也要从事劳动。

比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构想的进步之处就在于圣西门所提出的“实业制度”一方面强调社会的平等,另一方面更多的关注了人的需要,所有科学、文化、教育、实业的知识都应该完全用于提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傅立叶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认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情欲”得到满足,社会以阶级调和的方式解决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的基层单位是“法郎吉”(希腊文“方阵”之意),固定人数1620人,同住在一个设备齐全
舒适的大厦里。

法郎吉下属200个称之为“谢立叶”小组,小组在乡间还有别墅。

谢利小组按照情欲和对某种活动的嗜好相同的原则进行自由组合,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多个小组,其生产的产品可以进行相互交换,在傅立叶看来,和谐社会是要人们摆脱一切苦难折磨的社会制度,而这就在于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以及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

大规模的生产可以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稳定,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最终使人类的“情欲”得到自由、充分的满足。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每一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而且永远不可能是由他自己形成的,而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他从人的性格形成的这一理论出发设计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方案,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一片3万英亩的土地上进行“新和谐社会”试验。

整个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社会,人们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劳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有贪婪、邪恶、贫穷、懒惰的人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都将变成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社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就会广泛的结合起来,人们所有的私人利益就能与公众利益一致,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也能够得到极大的丰富,公平正义将支配整个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转。

这些所有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虽然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但他们对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对于马克思对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以及我国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构想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2]法国社会主义简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圣西门选集.第1-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傅立叶选集.第1-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西方社会思想史第3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梁斌(1993.1-),男,汉族,山西运城人,法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潘鑫(1992.1-),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法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业与发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