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9.25•【文号】学位〔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0年9月25日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
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学科培养的分化、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够严谨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1.展开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2.建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三、实施方案1.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1.1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1.2定期评估导师的工作表现,对表现优异的导师进行奖励和激励,对表现不佳的导师进行指导和整改。
1.3建立导师指导责任制,要求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指导关系,明确双方的权责。
2.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1开设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包括科研方法、实验操作、学术论文写作等内容。
2.2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给予适当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2.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地,提供研究生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
3.学科素养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素养是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保障,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科素养,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结合。
3.1完善学科体系,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优化学科结构。
3.2加强学科导向的培养,强化学科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3.3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保障1.加强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
2.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能够有效推进。
3.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4.强化对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
学科系调整实施方案
学科系调整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学科系调整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
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制定了学科系调整实施方案,以期为学校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学科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当
前学科发展的状况进行全面的调研。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学科的设置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
其次,我们将加强跨学科融合教学,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和融合。
通
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对学科建设和师资队
伍建设的投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
最后,我们将加强学科评估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学科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学科
建设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确保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总之,学科系调整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学校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学科系调整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一、实施背景吉林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质量优良,拥有一批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和优秀学生。
近年来,吉林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科专业之间布局不够合理、重心分散等。
因此,本次工作旨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1.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使不同学科能够协调发展,避免重心分散现象的出现;2.通过合理的调整,促进优势学科发挥作用,提高学科整体实力;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
三、工作内容1.组织专家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评估,重点关注各学科专业的发展潜力、竞争力、对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2.制定学科专业调整方案,重点考虑优势学科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学院的发展方向;3.对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实施,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
四、实施步骤1.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调整学科专业的原则和目标、组织专家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2.开展评估工作。
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估,收集资料、开展访谈和座谈会等,形成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评估报告;3.制定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报告和校方实际情况,制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案,明确学院和学科专业的调整方向、调整范围等;4.实施调整方案。
实施调整方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提高各学科专业的质量和影响力;5.监督评估工作。
对调整后的学科专业布局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实施保障1.充分发挥学校有关部门的作用,协调学院和学生的意见;2.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吸收社会需求和反馈,确保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优化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4.加强对学科专业调整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作按时按质进行。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行动计划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行动计划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行动计划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研究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计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前沿内容的引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2. 教学方法创新: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方法,促进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3. 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导师制度、团队合作培养等新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
4. 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和资源,培养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5.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导师队伍的培养和评价,提高导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
6. 实践环节与职业发展支持:增加实践环节和实习机会,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支持,增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7. 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内容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
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的若干措施引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学科专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走深走实。
一、加强需求分析,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和发展趋势。
其次,建立健全的需求分析机制,通过调查、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
最后,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增设新的专业,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二、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综合型人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我们需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跨学科的学院或研究中心,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鼓励学生在选课时跨专业选修,培养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最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推动学术界的创新和突破。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建立与行业合作的实践基地,提供实习机会和实际项目的参与机会。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最后,建立就业导向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支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校任教。
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
五、加强学科评估,提高学科质量学科评估是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学科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学科评估工作。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1. 开展市场需求调研:了解当前和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2.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3.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4. 强化特色学科建设: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加强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5. 引入企业和行业参与: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学科专业规划和课程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6.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7.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
8.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学科专业调整的效果。
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高校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这需要教育部门、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结构优化——以福建省为例
近些 年 , 建高 校 都 在 扩 大规 模 建设 , 取 申报 硕 士 、 福 争 博 士 点 已经 成 为高 校 的首 选 目标 , 校 追求 “ 而 “ ’把 学科 学 大” 全’ ,
与地 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的高层次人才 ; 也必须考虑现代科 学技术 的发展趋势 , 面向能源 、 资源 、 环境 、 农业 、 制造业 、 交通 运输 、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 口与健康 、 人 城镇化与城市发 展 以及公共安全等十个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 以及支撑福
建 省 区域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重 大 问题 , 瞄准 国际 学术 前 沿 , 持 扶
一
专业布局覆盖了多少个学科 门类作 为综 合性 大学 的具体体 现。学位点的 申请和设置呈现一定的盲 目性 , 专业设置 的市 场预测和科学论证不够 , 缺少科学的学科专业规划 , 因而学位 点设置的盲 目、 随意 、 雷同使高校中同类专业设置的重复率较 高, 导致教育资源配置 的低效率和不合理 , 加剧了高校学科专
理 学 居多 , 而法 学 、 学 、 育 学 、 史 学 少 ; 础 学科 、 统 学 哲 教 历 基 传
学位授权单位为 1 个 , 占全 国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数的 1 6 1 . %; 3 全国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数 16 个 , 4 一级学科硕 3
士学位授权专业数 3 7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专业数 1 3
展, 目前共有 1 个研究生培养单位 , 中有 8个博士学位授 1 其 予单位( 包括 1 个科研机构) 1 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 1 包括 2
个科研机构)2 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 , 1 ,9 3 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2.17•【字号】京教研〔2021〕15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现将《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1年12月17日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教研〔2021〕5号),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现就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到2024年底,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结构规模优化、培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服务需求有力的研究生教育,有效支撑北京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明显增强。
学科布局结构更加科学、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
——学位授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显著完善。
学位授权层次和类型更加丰富,学位授予单位服务需求能力显著提升,分类发展成效明显,形成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
——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需求匹配度显著提升。
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明显提升,形成更加充满活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11.03•【文号】•【施行日期】1995.11.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11月3日)为了全面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需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这一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
国家教委1986年发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特别是1991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对推动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较好地满足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较短、发展较快、而又在某些方面改革滞后等原因,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国家经费投入不足,优秀生源也相对不足,招生计划尚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合理的调节机制。
--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比较相对滞后;学科、专业设置口径偏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所占比重偏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性学科所占比重偏小。
--硕士生培养规格、类型比较单一,培养要求偏于学术性,学习年限偏长;博士生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专业知识宽广不够,科研成果创新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急需改进和加强,要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既有合格的专业素质,又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任务十分紧迫。
--国家和地方两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以及培养单位的自我评估制度也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科专业设置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
2. 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强交叉融合,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3.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推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 构建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长效机制,坚持学科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应性的辩证统一。
5. 加强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根据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6. 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学科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7. 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总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加强交叉融合、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加强内涵建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全面改革执行计划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全面改革执行计划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山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重要的师范类高等教育机构,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教师和其他领域专业人才的重任。
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需要进行全面改革。
1.2 目标通过全面改革,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旨在:- 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 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术发展趋势。
-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
- 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确保教育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改革内容2.1 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基础课程,增加实践环节。
- 引入国际先进课程,提升课程国际化水平。
- 建立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2.2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导师选拔标准,强化导师的学术背景和指导能力。
- 设立导师激励机制,鼓励导师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
- 加强导师培训,提升导师的国际视野和教育教学能力。
2.3 教育管理- 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 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 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估和调整。
2.4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 设立国际合作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研究。
- 增加研究生国际交流机会,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三、执行计划3.1 组织保障- 成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 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推进。
3.2 政策支持- 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支持。
- 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3.3 经费保障-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校 学科专业行动方案 2023-2025
高校学科专业行动方案 2023-2025高校学科专业行动方案(2023-2025)旨在制定一个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学科专业发展计划,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
以下是可能的行动方案: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高校应制定学科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顺序。
同时,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影响力。
应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工科领域,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校应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
同时,应加强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的建设。
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同时,应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高校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应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学科专业理念和经验,提高学科专业的国际竞争力。
完善学科专业评估体系: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评估体系,对学科专业的建设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应将评估结果与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相结合,促进学科专业的持续改进。
总之,高校学科专业行动方案(2023-2025)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规划、建设、评估和优化等环节,以推动高校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2024-2026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
2024-2026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等文件精神,根据《“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对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健全学校专业设置、改造、退出动态调整及考核机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遵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紧密对接xx“三个高地”及郴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切实增强学科专业体系与地区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的匹配度。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调整和优化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控制专业规模,优化专业资源配置,加快专业升级转型,加强“四新”建设,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
二、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师范提质、医学提标、工科提速”的要求,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总的工作目标是“规模控制、优化结构,注重交叉、培育新兴,强化特色、打造一流”。
进一步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毕业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控制在50个以内,到2025年学科专业优化调整20%以上,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验收合格,使学校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办学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三、基本原则(一)需求导向原则主动适应国家、省、市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基础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需求预测为基础,科学论证和规划,对具备条件的专业合理增设,鼓励跨学科设置交叉专业,优先发展面向市场、面向一线的技术领域和行业发展急需的专业,调整优化部分实力弱、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严控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专业、投入产出效益低的专业。
某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
XX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增强资源配置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我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具体推进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一)成立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二级学院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规划制定以及对各专项工作组的联系协调工作。
主任:副主任:(二)成立专项工作组,在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方案制订、实施与推进工作。
1.调整方案起草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协同工作,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起草与论证工作。
组长:2.学院管理人员调配组,组织部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工作。
组长:3.办公场所调配组,校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办公场所调配工作。
组长:4.专业教师调配组,人事处牵头,各学院配合,根据教师、实验人员所在学院及承担的教学任务,综合考虑学科背景、学术方向及个人意愿,本着有利于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方向上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专业教师调配工作。
组长:5.教学资源调配组,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本次调整所涉及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归口工作,统筹做好调整后相关学院教室资源的调配工作。
教务处、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与实验(网络)管理中心协同工作,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相关学院实验实训资源分配,有效推进实验实训资源整合。
组长:6.公共平台管理组,由科研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学院调整情况,明确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归属问题。
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构建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科学研究优势突出、服务社会能力强,国内著名、优势学科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决定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功能,按照“以工为主,强化石油石化类优势学科专业,拓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装备学科和新工科领域,拓新新能源学科专业,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科专业定位,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结构布局,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基本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20个左右,本科专业控制在55个左右。
三、工作思路:在全面调研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学校将坚持“规模控制、培育新兴、强化特色、打造一流”的原则,按照“广泛调研、顶层设计、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遵循“坚决、积极、稳妥”的工作要求,分三个阶段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以我校专业评估和国家专业学位点领域变更为契机实现学科专业整合调整和新工科建设;第二阶段:2020年1月-2025年12月,以学科排位评估和二级学科转升一级学科结果为参考,实现学科布局优化,全面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石油装备学科。
某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
XX大学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为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激发学科发展活力,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增强资源配置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我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具体推进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一)成立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二级学院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规划制定以及对各专项工作组的联系协调工作。
主任:副主任:(二)成立专项工作组,在校二级学院(科研院所)整合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方案制订、实施与推进工作。
1.调整方案起草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协同工作,负责《二级学院(科研院所)调整工作方案》起草与论证工作。
组长:2.学院管理人员调配组,组织部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管理人员配备工作。
组长:3.办公场所调配组,校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办公场所调配工作。
组长:4.专业教师调配组,人事处牵头,各学院配合,根据教师、实验人员所在学院及承担的教学任务,综合考虑学科背景、学术方向及个人意愿,本着有利于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方向上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相关学院专业教师调配工作。
组长:5.教学资源调配组,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本次调整所涉及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归口工作,统筹做好调整后相关学院教室资源的调配工作。
教务处、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与实验(网络)管理中心协同工作,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制定具体方案,统筹规划相关学院实验实训资源分配,有效推进实验实训资源整合。
组长:6.公共平台管理组,由科研处牵头,制定具体方案,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学院调整情况,明确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归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制定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旨在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背景分析
1.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居世界前列,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研究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
2.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的必要性
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研究生培养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3. 目标
本次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
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度,促进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
4. 具体目标
- 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 建立健全相应政策法规,促进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与调整。
- 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交流,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合作。
三、重点工作
5. 工作重点
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如下:
- 完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和政策法规,明确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 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组,负责具体的调研和工作推进。
- 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6. 具体措施
- 制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 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 开展专项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形成可行的优化调整方案。
- 加大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资金投入,保障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四、保障措施
7. 资金保障
专项行动期间,各地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行动的正常进行。
8. 计划安排
专项行动的工作计划应当合理安排,保证每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
9. 组织保障
各地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机构,负责专项行动的具体执行和推进。
结语
本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的制定,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本次专项行动的实施,相信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合理、科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内容:
五、推进方式
10. 拓展多元化合作
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须拓展多元化的合作。
这包括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学校间的学科资源共享以及产学
研深度融合等方面。
通过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引入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模式,促进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学校之间也应该开展学科资源共享,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优化研究
生培养资源配置,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产业
需求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1. 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
在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保障。
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
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培养,确保研究生
培养质量。
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
研究生培养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12. 完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政策
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就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在国家
层面上,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为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地方层面上,也可以根据地方实
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激励高校积极参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还可以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优化调整的学科专业进行奖励,对于落后
滞后的学科专业进行处罚和引导。
六、推进方式
13. 开展示范引领
在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示范性项目和先进典型,进行示范引领。
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当选择一些领军学科,探索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通过示范引领,可以为各高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带动整体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14. 强化评估考核
为了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须建立健全的评估考核机制。
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学校进行定期的评估考核。
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对优化调整的学科专业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对滞后和落后的学科专业进行必要的整改和引导。
七、成果评价
15. 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一旦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专项行动取得成功,学科专业之间将会出现更多的交叉融合。
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将会带来更多学术上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
这种交叉融合将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的创新评台。
16.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有助于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保障研究生
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这将使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专业技能上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17.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
化发展。
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推
进学科专业结构的国际化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
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八、总结展望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本着“质量优先、结构优化、特色发展”的原则,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研究生教
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专项行动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研
究生教育的全面提升注入新的动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研究生人才做
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明天,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