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尔维诺的文学政治观——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例

合集下载

略论_如果在冬夜_一个旅人_叙事行进方式_黄晖

略论_如果在冬夜_一个旅人_叙事行进方式_黄晖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 nal 2009年第4期(总第131期) 略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黄 晖(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项目《后殖民流散文学》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JC752009。

收稿时间:2009-05-10作者简介:黄晖(1971-),男,汉族,江苏丰县人,副教授,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当代外国文学。

摘要: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进而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文章认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探索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使小说的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关键词:卡尔维诺;叙事行进方式;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9)04-0075-041.0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回到原点《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这部小说采取了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十个充满趣味的小说开头打断小说故事叙事的正常行进方式,读者在寻找《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过程中接触到十部不同的小说,但每当读者产生浓郁的兴趣,意欲一探究竟时,这些小说却都戛然而止。

读者对小说的寻找,总是回到原点,阅读过的小说难觅踪迹,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不断接受新的小说,继而又被新的小说所吸引,展开新的寻找,这一寻找的过程不断重复,使得小说的叙事不断被打断,小说的叙事节奏不断重复。

卡尔维诺作为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佼佼者,摆脱了传统时间流的线性叙事,在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中展现出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刻思考。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通过叙事的不断中断、节奏的不断重复,使小说故事处于共时状态,即卡尔维诺欣赏的“时间零”状态。

卡尔维诺在小说中为实现这种“时间零”状态主要采用嵌入十部不同的小说开头的方式,这种叙事策略的运用可以在其小说与文论中找到相关的论述。

略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

略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

没有完 成而 向前 发 展 , 说 的文 字 与 内容 都 笼罩 在 小 迷雾 之下 , 是一 部雾 一般 的小 说 ;在 马尔堡 市郊外》 《
是一部 隐含着 封 建 世 仇 情 节 的情 景 小 说 , 围绕着 两
基 金 项 目: 文 为 教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 20 本 08年度 项 目< 殖 民流 散 文 学 》 阶段 性 成 果 , 目编 号 :8C 50 9 后 的 项 0J 720 。 收 稿 时 间 -090.0 ' 0.51 2 作者简介: 黄晖 (9 1 , , 17 一) 男 汉族 , 苏 丰 县 人 。 教 授 。 江大 学 外 语 学 院 博 士后 , 士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 代外 国文 学 。 江 副 浙 硕 当
方式 , 种叙 事策 略 的运 用 可 以在 其 小 说 与 文论 中 这 找 到相 关 的论 述 。卡尔 维 诺 就 曾借 西 拉 ・ 兰奈 里 弗
之 口表 达过这样 一 种想法 ,很 多小 说第 一章 开 头的 “ 魅力在 以后 的叙 述 中很快 消 失 了 , 为开 端 只不 过 因
旅人 》 写一 个神 秘 的旅 人 要 在火 车 站 将 一个 重 要 的
箱子秘 密交 给下 一 个 接 头 人 , 事 由于 这个 任 务 的 故
是一种许诺 , 对后 面 的故 事 及 其 可 能 的种 种 展 开 方 式 的一种许诺 。我 真想 写 一 本 小 说 , 只是 一个 开 它 头, 或者 说 , 它在 故事 展开 的全 过程 中一 直保 持着 开 头时的那 种魅力 , 维持 住读 者 尚无具 体 内容 的期望 。
山东 外语 教 学
Sa dn r Lnug eci or l hnog e aga eTahn Jun g a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精彩摘录
今天写长篇小说也许是自相矛盾,时间的维度被打碎了,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个时间的 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我们只能在某个时期的小说中才能重新发现时间的连续性,那时的时间 既非静止不动的亦非四分五裂的,那个时代仅仅持续了百年左右。
现在一切地方都可以瞬间与其他地方取得联系,孤独的感觉只能在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的途中才能被体会 到。就是说当人们不在任王小波相当推崇卡尔维诺,极力赞誉其作品的想象力与趣味性。 以往读小说都是在作者给好的特定人设下把自己代入进去,然后结合自己现时的观念和作者给出的虚拟情境 去“发挥”自己。 妙不可言,卡尔维诺真是讲故事的高手。 在学院派逻辑清晰、系统正规的钢筋结构上,对写作可能性的伪挖掘。 卡尔维诺一个跟我同月同日出生的人这本书是继《马克瓦尔多》后我重读的第二本书。 一个旅人,如果在冬夜无牵挂,无寄托拿着一本书,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就这个境遇就已经让这本书充满了意 义翻开书,一个字一个字一行字一行字,一页字一页字读着,品着,琢磨着每一个故事都只需开个头你就能想的 很多很多,很远很远继续开始,继续想象永远不用结束,也不想结束。 卡尔维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线条
万花筒
日记
旅人

玻璃
读者
内容摘要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 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卡尔维诺代表作。他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正如情欲开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时空, 阅读,也让读者、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镜像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 狡黠?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导语:这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很重要的作品,不能错过的经典。

内容简述《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

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

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到入迷之处,没想却因书页装订错误而被迫中断阅读。

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下文,不料拿回来却是另一部小说,读到高潮迭起之际,书又戛然而止……如此这般的阴错阳差一再发生,你锲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来读,前后总共阅读了十部互异其趣的小说之开头,这些“嵌入的小说”的标题正好串成一个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在马尔泊克镇外,(3)从陡坡斜倚下来,(4)不怕风吹或晕眩,(5)在逐渐累聚的阴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缠绕交错的线路网中,(7)在一片穿织交错的线路网中,(8)月光映照的银杏叶地毯,(9)环绕一空墓,(10)什么故事在那头等待结束?《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有时隐约,有时直接地把阅读(及写作)和性爱等同齐观,混为一谈。

不少章节的前文和各篇嵌入小说皆涉及情欲挑逗,描写露骨,香艳刺激,不亚于坊间所见的煽色腥小说;同时又隐含深刻寓意,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加以诠释。

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约略看出,这是一本后现代作品:兼容并蓄严肃和通俗文学的特色于一炉,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好人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相对于很多混乱的,碎片式的后现代小说,卡尔维诺已经算得上很仁慈了。

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卡尔维诺这一篇《寒冬夜行人》只能称其为写本,而非读本。

读本是清澈的、明确的,带有强迫性的。

而写本则是邀请读者加入合作。

并且让他们自行探索门径。

关于阅读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和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

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你下面写的,或者你下面读的是什么。

试论文学作品的元小说叙事特征——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例

试论文学作品的元小说叙事特征——以《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例

视听2018.01|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写作风格从对现实主义的关注转向了后现代的文本叙事。

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成稿于1979年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以下简称《如果在冬夜》)是最具有后现代叙事特征的经典作品。

《如果在冬夜》描写了一名男性读者在寻找中断的小说的过程中,最终和女读者结合在一起的故事。

该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叙事方法,叙事形式新颖,叙事方法独特,很好地契合了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叙事特征。

元小说(m et a fi c ti o n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小说家、批评家威廉加斯于1970年在《小说与生活中的形象》中提出,其前缀“m et a -”在希腊文中意为“在……之后”,有总结、归纳的意思。

大卫·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中认为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①《如果在冬夜》作为一部元小说作品,其文本叙事的身份特征正在呈现出一种虚构性。

本文将结合元小说叙事理论,对《如果在冬夜》的叙事身份进行意义解读。

一、虚构的读者一本有关阅读的小说必定需要一个读者,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创造性地使用了第二人称叙事,“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诺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②这个第二人称“你”是作者虚构的一名读者。

在第一章里我们还无从得知这个读者的性别,到了第二章才得知这是一名男性读者,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推测和认定,是作家卡尔维诺有意识的设置。

第二人称“你”的第一次裂变是在描写男读者去女读者柳德米拉的家里的时候出现的,“这个以第二人称叙事的小说不仅指你男读者,而且也指你女读者”。

③叙述者又从这个男性读者转移到女性读者,而男性读者由“你”变成了第三人称“他”。

这种人称的转变也是视角的变化,以方便叙述者通过男性读者的视角对他所观察到的女读者的房间进行描述,分析女读者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除了这次裂变之外,作者都是以“柳德米拉”称呼女读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男读者的。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书评_读后感作文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书评_读后感作文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书评_读后感作文《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一部由伊塔洛·卡尔维诺着作的小说,该书剧情丰富,扣人心弦,网友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很想来场决斗。

如果我输了,就认栽。

灰头土脸的不再打扰他;如果他输了,
想。

非常确定卡尔维诺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所想表达的关于真实和伪造的部分,我是没有读懂的。

包括很多他不经意间带出来的“定义”,也不能理解多少。

可能相较于更多数的读者来说,我算是个失败的个例。

但一些奇异的化学反应,它给我的是
其他的一些东西。

比如,一本书,是书中所表达的东西更重要,还是书中所没说,却因思想的碰
撞生成的东西重要。

又或许,它们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个人,渴望读一本书。

这本书不论最终带给了他什么。

于生活于思想而言有没有所谓的帮助。

这本书在他渴望的翻开第一页时,就已经是它最重要的使命了。

互为使命。

书于人,人于书。


是满足的。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卡尔维诺在《一个旅人》里创作的这十来个小故事。

哪一个都达到了他书中表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如果在冬夜

《如果在冬夜
o n e ' n g t r v lri y ia e ti tl l i oS i n v to fn v lf r ,a d isu i u a r tv n a Wi tr i h ,a T a ee s at p c ltx n Ia o Cav n ’ n o ain o o e ms n t n q e n raie s o a pr a h ma e o e o ms c me u o un r c d n e r e o p o c k s n v lfr o p t p e e e t d fe d m.
黄 晖 ,温胜 男
( . 州大学 文学院 , 苏 扬 州 25 0 ; . 1扬 江 2 02 2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 , 江 温州 3 53 浙 2 0 5)
摘 要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 上, 分析《 如果在冬夜 , 个旅 人》 一 的叙事 结构, 而探 索卡 尔维诺对 小说 形 式创新所 进 作 的努 力及其意 义。《 如果在冬夜 , 一个旅人》 是卡 尔维诺探 索小说 形式创新 的典 型文本 , 其独特 的叙 事方式使 小
意 大利 作 家 卡 尔 维诺 (toC ln ,93 Il a i l2 — a v o
18 ) 2 95 是 0世纪 西方 文 坛 上一 颗 璀璨 之 星 , 的创 他
作 对西 方 世 界 甚 至 全 世 界 都 具 有 深 远 的 影 响 。他
与 人之 间 的关 系等 多 个 方 面表 达 了他 的 迷宫 思 想 , 手段有 很多 , 比如 “ 子 ” “ 貌 人 ” “ 假 难 辨 ” 镜 、同 、真
Ke o d :fo ne'Ng t a Tae r I l C l n ;nr t es u t e lbr t;cyt ; eot e yw r s I aWit s ih, rvl ; t o av o a a v t c r ; a yi h rs l zr—m n r e a i ri r u n a i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

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

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到入迷之处,没想却因书页装订错误而被迫中断阅读。

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下文,不料拿回来却是另一部小说,读到高潮迭起之际,书又戛然而止……如此这般的阴错阳差一再发生,你锲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来读,前后总共阅读了十部互异其趣的小说之开头,这些“嵌入的小说”的标题正好串成一个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在马尔泊克镇外,(3)从陡坡斜倚下来,(4)不怕风吹或晕眩,(5)在逐渐累聚的阴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缠绕交错的线路网中,(7)在一片穿织交错的线路网中,(8)月光映照的银杏叶地毯,(9)环绕一空墓,(10)什么故事在那头等待结束?《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有时隐约,有时直接地把阅读(及写作)和性爱等同齐观,混为一谈。

不少章节的前文和各篇嵌入小说皆涉及情欲挑逗,描写露骨,香艳刺激,不亚于坊间所见的煽色腥小说;同时又隐含深刻寓意,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加以诠释。

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约略看出,这是一本后现代作品:兼容并蓄严肃和通俗文学的特色于一炉,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好人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书笔记相对于很多混乱的,碎片式的后现代小说,卡尔维诺已经算得上很仁慈了。

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卡尔维诺这一篇《寒冬夜行人》只能称其为写本,而非读本。

读本是清澈的、明确的,带有强迫性的。

而写本则是邀请读者加入合作。

并且让他们自行探索门径。

关于阅读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和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

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你下面写的,或者你下面读的是什么。

你阅读了A,就在这一刻错过了B,你写出了B,就不再能同时拥有A。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走进“元小说”——读卡尔维诺《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张永刚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随着电影的出现,对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小说家们开始思变,致力于创作出很难被影视作品复制的文学作品来。

卡尔维诺的《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差不多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小说内容其实比较简单:一个男读者买到了卡尔维诺的《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兴冲冲地回家阅读,结果读了三十多页却发觉书籍装订错误,后面都是17页到32页的重复。

于是第二天去书店换书,才知道那一批书都发生了这个过失。

而自己昨天看的那个开头也不是《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而是一个波兰作家的小说《在马尔堡市郊外》。

男读者此时不再对《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感兴趣,于是从书店换了那本波兰小说预备回去接着读,同时还认识了跟他同样选择的一个女读者。

男读者回去才发觉,拿回来的这本书并不是前一天所读的那本,而是《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同时印刷再次出现错误,读完第一章之后就由双面印刷变成了单面。

于是他给女读者打号码询问情况,得知女读者的书也是如此。

但是女读者给了他一个线索,即他们读的是一本辛梅里亚语(虚构的)的小说,同时约他去大学找一个研究辛梅利亚文学的教授。

在那里听到教授讲述了另一部小说的开头……以此类推,最终男读者通过各种方式阴错阳差地得到了十部小说的开头。

小说的结构也是由一章关于男读者查找小说剩余局部的故事和一章查找到的小说开头穿插进行的。

而这十部的小说的小说名,其实还能组合成一个句子: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错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那么作为一本“元小说”——关于小说的小说,《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有哪些可以解读的角度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第八章,卡尔维诺借弗兰奈里的日记,使得小说第一次出现了“我”这个第一人称叙事者。

语义场: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代码

语义场: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代码

语义场: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代码黄晖;温胜男【摘要】文章以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研究文本,以佛克马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语义场这一特定视角来论述小说后现代叙事代码的运用。

通过存在于文本中的五个语义场——同化、加倍与排列、感觉、运动、机械化,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

%Based on Calvino' s novel If On A Winter' s Night A Traveler and supported by Fokkema' s Theory of Postmodernism,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use of postmodernist narrative codes in the novel in the view of se- mantic fields. The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If On A Winter' s Night A Traveler, and thus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novel forms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It demonstrates that If On A Winter' s Night A Traveler is a typical text in Italo Calvino' s innovationof novel forms, and its u- nique narrative approach makes novel forms come up to unprecedented freedom.【期刊名称】《扬州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16)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卡尔维诺;语义场;后现代叙事代码【作者】黄晖;温胜男【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46.074Abstract:Based on Calvino's novel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and supported by Fokkema's Theory of Postmodernism,this paper explains the use of postmodernist narrative codes in the novel in the view of semantic fields.The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and thus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novel forms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It demonstrates that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is a typical text in Italo Calvino's innovation of novel forms,and its unique narrative approach makes novel forms come up to unprecedented freedom.Key words:Italo Calvino;semantic fields;postmodernist narrative codes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坛上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创作对西方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读后感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读后感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读后感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是一本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作者卡尔维诺以他独特的文风和想象力,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在冬夜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在书中,卡尔维诺通过一系列短篇小说,探讨了人类的生活和情感。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小宝石,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

他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荒诞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矛盾和对立的情感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让人深思不已。

除了对生活的思考,卡尔维诺在书中还探讨了人类的情感和关系。

他通过一些微小的细节和情节,展现了人类之间的温暖和理解。

在冬夜里,人们彼此依偎,相互搀扶,共同面对着寒冷和黑暗。

这种团结和友爱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也让人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类的热爱,也让我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冬夜里,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也感受到了人类的美好和坚强。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寒冷和黑暗,只要我们彼此相互依偎,共同面对,就一定能够迎来春天的到来。

愿我们都能像卡尔维诺笔下的人物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冬夜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光芒。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冬夜里,相互依偎,共同前行。

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的多元人称叙述

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的多元人称叙述

作者: 杨黎红[1]
作者机构: [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132-13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S1期
主题词: 卡尔维诺;超小说;人称运用
摘要: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通过在巧妙的故事情节设置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人称叙述,使小说成为一部真正开放、多义的'超小说'。

主要表现为:首先,在一个构架文本是以读者为主人公的故事中采用第二人称叙述,消解了受述者、生活中实际的读者以及扮演小说主人公角色的读者之间的距离,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

其次,在嵌入文本中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娴熟的元小说策略,推翻传统的封闭式阅读模式,使叙述者与作家、读者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成为现实。

卡尔维诺: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卡尔维诺: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卡尔维诺: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读后小记:第一次看卡尔维诺的书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只觉得整个小说读完,自己是被他绕的团团转,而且就像他自己说的,是把读者愚弄了一把的感觉。

于是带着玩耍的心态读这本《看不见的城市》,却从开始马可的第一段讲述就被带走,明知道他去过的城市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但还是拼命的在脑子里构建,崩塌再构建,再崩塌…直到想到旅行的意义才停下来。

就像文章最后的结尾说生者的地狱,用在走不出自己设定圈子生活的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明明知道卡尔维诺的写作手段,但还是忍不住想一开始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沟通时的困难…作品简介:马可波罗像鞑靼人的皇帝忽必烈做的一些旅行汇报。

所有的城市都是建造在马可波罗和忽必烈自己的脑海中的城市,因为看不见的城市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作者简介:卡尔维诺说“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

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

”于是,在简介中只能看到他是于1923年10月15日出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

他的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长篇小说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之后开始创作以现实主义为背景,却带有寓言色彩的文学作品。

为当时的意大利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之后在七十年代创作的《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古堡》《寒冬夜行人》更是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看不见的城市》精彩书摘分享者:TheySaid精品读书群/高诺▲ 朗读|酷垫乐|? ???? ??? ??1.一本书(我相信)是某种有开始有结尾的东西(即使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是一个空间,读者必须进入它,在它里面走动,也许还会在它里面迷路,但在某一个时刻,找到一个出口,或许是多个出口,找到一种打开一条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

2.由于要成为一本书,它就应该有一个结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在其中发现一个情节,一个旅程,一个结论。

3.广场上有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老人并坐在一起。

有关卡尔维诺的小故事

有关卡尔维诺的小故事

有关卡尔维诺的小故事
卡尔维诺是一位意大利作家,以其奇幻文学作品而闻名。

他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天文学家的天文学》、《如果一个冬夜一个旅人》等,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有一次,卡尔维诺在一个文学讲座上,讲述了他年轻时候写作的经历。

当时,他常常在地铁里创作小说,而他的热爱之情甚至让他错过了自己的站点。

一天,他在地铁上遇到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卡尔维诺写作认真的样子,便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并送了一句话:“写作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继续努力。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卡尔维诺,让他更加坚定了写作的决心。

卡尔维诺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各种神奇的元素,但他却更注重文学的严谨性和思想深度。

他的作品带给读者很多思考和启示,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家们开辟了新的创作思路。

- 1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
这书啊,就像一个调皮的魔术师,不停地在你面前变戏法。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在冬夜旅行的人,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路上,满心期待着一个温暖的故事来慰藉自己。

可没成想,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家伙,他才不给你好好讲故事呢。

每一章都是一个新的故事的开头,刚被一个故事的开头勾住了魂儿,正想知道后面发生啥了,“啪”的一下,就跳到另一个故事去了。

这感觉就像是你刚咬了一口特别美味的蛋糕,正准备大口享受的时候,蛋糕突然消失了,换成了一块看着也不错但完全不同的点心。

开始我还有点生气,觉得作者这不是在逗我玩嘛。

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这种写法还挺有趣的。

就好像我不是在看一本书,而是在参加一场奇妙的故事派对,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前来打招呼的新朋友,还没聊几句就被下一个朋友挤开了。

这让我一直保持着好奇,就像猫看到毛线球一样,不停地想知道下一个故事又会是什么样的开头。

而且书里的那些描写啊,特别细致。

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冬夜的寒冷,还有那种走在陌生路上的不安。

那些文字就像小爪子一样,轻轻地挠着我的心,让我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些场景之中。

比如说描写那些小镇的街道啊,我感觉自己都能闻到街道上的那种烟火气,听到那些模糊的嘈杂声。

不过呢,这书读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有时候我得停下来好好琢磨一下,这个情节到底是啥意思,这个故事和之前的有啥联系。

感觉就像在解一道特别复杂的谜题,有时候解得我头都大了。

但当我好像有点明白的时候,又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就像是找到了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宝藏一样。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900字:读一本不怕冷的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900字:读一本不怕冷的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900字:读一本不怕冷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书中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力量,让我们远离人生的茫茫冬季,让我们感受到源自于内心的温暖。

下面是我带来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读后感900字:读一本不怕冷的。

有朋友问我,什么书适合在冬天阅读,要我推荐几本。

从我个人的兴趣出发,我认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就非常适合在冬天阅读,尤其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夜。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走进我视野的,像一束从遥远的高处照射下来的光芒,一下就温暖了我。

这本书是意大利当代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他的作品幻想离奇,想象力极为丰富,诗化的严肃和古怪的幽默,使他成为唯美独特得像寓言一样的人物。

那时候,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我读博尔赫斯、读马尔克斯、读卡尔维诺,试图从阅读中找到一种力量,这本《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像从大洋彼岸伸过来一双巨手,握着我熬过了人生崩溃边缘的茫茫冬夜。

那种复杂的情感和碎片化的思绪,像一条又孤独、又久远、又可爱、又悠长的河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温柔闪烁。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像卡尔维诺精心编织着的花环,每一个花环都不去完成,而是编织到一定的时候又去编织下一个,他一共编织了十个这样未完的花环,也就是说,他在这本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十个未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没有结尾,但每一个故事又在似乎接近结尾的时候,却突然成为另一个故事的开头。

这样一环套一环每一环都不完整的连接,就像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样一条惟一的道路,我们谁都没有办法拒绝继续。

读这本书,我想起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自传体小说《在路上》,也想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喜剧《等待戈多》。

这是一种格外令人陶醉的阅读,阅读的过程,仿佛是另外一种人生。

而人生和阅读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遭遇,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如何遭遇,哪怕每一个遭遇其实并无结果。

浅析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浅析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思潮,表现为无完整结构、叙述过程呈发散性、意义的中心被消解、发散到边缘地带等,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便是以缺乏中心事件的叙事模式,破碎的结构布局成为后现代文学的典型文本。

关键词: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后现代主义;逻各斯主义ABSTRACTPostmodernism as a new literary trend, showing no complete structure, narrative process was divergent, meaning the center has been weakened, such divergence to the periphery, Calvino's novel "If on a Winter,a traveller" is the lack of center narrative pattern of events, broken into the structural layout of a typical post-modern literary texts.Key words:Calvino;If in winter, a traveler;Postmodernism;logos浅析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的后现代性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讲述男读者和女读者由于相同的阅读事故遇到了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历险,增进了解,互相爱慕,喜结良缘的故事,但这些仅仅是小说外部的叙事。

而小说内部的叙事,则由十个没有下文的小说开头组成,这些内容穿插在男女读者的寻找阅读中。

这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正是新兴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文本。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具体分析这部作品的后现代性。

一、缺乏中心事件的故事叙述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小 组“ 乌 力波 ” 有过 亲密 的交 往 。卡尔维 诺受 结构 主义影 响 , 吸收 了后者 数学 化 的审美 观并创作 出如“ 晶
( 收 稿 日期 】 2 O l 4 一l 2 一l 5 【 作者简介】 唐亚( 1 9 9 0 一 ) . 女. 安徽 省六安市人 ,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平衡 文学 的“ 轻” 与政 治的“ 重”
2 O世纪 4 0年代 末 的意 大利 文坛 正盛 行葛 兰西 主导 的人 民文 学理 念 .他 认为 文学 家要 与人 民群众融 为一体 , 文 学家要 成为 民众 的教 育者 。卡 尔维诺 则认 识到这 种文 学创 作原 则具 有极 强 的封 闭性 和排他 性 . 会导致 作 家从服 务 群众 转变 成 服务 政 治 , 从 而失 去创 作 的 自觉 性 和文 学 的独 立性 。从 5 0年代后 。 卡尔维 诺一 直关 注 民间文 学尤 其是 童 话寓 言 的收集 和 重写 , 童话 和 寓言形 式 的轻 盈 感逐 渐缓 解 了卡 尔维诺 身上 所背 负的政 治压 力 。另外 卡 尔维 诺 出 生于一 个 受科学 熏 陶 的家庭 , 这 加深 了 他对 自然 的 热爱 和对科 学的
主义、 现 代 主 义和后 现代 主 义 的 各个 阶段 。 始终 站 在尊 重 文 学 自身 独立 性 的 立 场上 , 既 不 为 了政 治 , 也 不反 时 参 与
政治, 保 持 与政 治的 恰 当距 离 , 不 断在 其 中为 文 学寻 求新路 。 卡 尔维诺 不仅 理 清 了文 学 与政 治之 间 的关 系。 而且 还 在具 有 后现 代 主 义特 色的 “ 晶 体 结构 ” 之 中融入 自己对 政 治 的深 刻 思考 . 展 现 出其 身 上从 未 消 失的社 会 责 任 感 、 对
( P h i l o s o p h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论卡尔维诺的文学政治观

以《 如果在冬夜 , 一 个旅人》 为例
蔻 亚
( 闽南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 摘
要】 《 如果在冬夜 , 一个旅人》 是卡 尔维诺的后期作品。 也是他一生的集大成之作。卡尔维诺经历过新现实

9 O・
唐Leabharlann 亚: 论 卡尔 维 诺 的 文学 政 治 观
第1 期
体结构 ” 这样具 有 后现代 色 彩的 文本结 构类 型 , 更接 近他 所追 求的 “ 轻” 质文学 。 卡尔维诺 在 《 美 国讲 稿》 中用 了一 章 的篇 幅来分 析所 谓 的“ 轻” 质文 学 。 “ 面对 外部 世界 充满 绝望 的压 抑 与沉重 , 多数小说 家选 择 忠实再 现生 活 。 以‘ 叙述 之重 ’ 呈现 ‘ 现实 之重 ’ 。” 【 卡 尔维诺 强调 文学 与政 治 变革 之间 的“ 非直 接 ” 和“ 反 急功 近利 的关 系 ” 。 【 嘲指明作 家要 重新 审 视现 实 与文 学之 间 的距 离 , 让轻 质文 学解 救人 类 的懒 惰思 维 . 以避 免现 实腐 蚀 文学 的 审美 性 , 而他 独创 的“ 晶体 结构 ” 就是 对这 种轻 质 文学 最
在 中国文学 评论 界 , 卡尔维 诺 的《 如果在 冬夜 , 一个旅 人 》 历 来 被看作 “ 迷 宫小 说 ” 。这部小 说 中采用 的 新 技巧 如元 小说 、 时 间零 、 互文性 、 晶体 结 构 等历来 颇 受关 注 , 直至 2 0 0 8年 裴亚 莉 在 《 政 治变 革 与小说 形
性 别政 治 的 关注 和 对整 个人 类 生存 状 态的 深 深 关怀 。
( 关键词]文学; 政治 ; 性 别; 对 话 中 团分 类 号 :l 1 0 9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7 1 1 4 ( 2 0 1 5 ) 0 1 - 0 0 9 0 — 0 5
闽南 师范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2 0 1 5年第 l 期
r 总第 9 6期1
j o uR N A L O F MI N NA N N O R MAL U NI V E RS n
N o . 1 2 O I 5 GP i l  ̄ r a l N o . 9 6
崇敬 。民间文 学 给他 的想象 力插 上轻 盈 的翅膀 , 大 自然又 给他 的哲理 性思 考裹 上一 层灵 动 的色彩 , 而科 学
则 引导他 在文学 思 维 中注入 精 确性 。六十 年代 以后 , 卡尔 维诺 敏锐 感 触 到新 现实 主义 乃 至现代 主义 都 已
经无法 满 足 当时 西方社 会 中 日益繁 复多 变 的审美需求 。这 段期 间他 与符号 学 大师 罗兰 ・ 巴特 . 以及法 国文
式 的演进 》 中从 卡 尔维诺 的政 治观 来研 究 其小说 美学 风格 的嬗变 , 开 始 了一个 前 所未 有 的突破 , 为 以后这 方 面的研 究提供 了 的资料 积 累 。同时 , 周小 莉在 《 < 寒冬 夜行 人> 中的性 别 政治 与 卡尔 维诺 的性 别立 场》 中
发现, 卡 尔维诺 通 过性 别政 治 来展 示男 权社 会 的失 落和新 的性别 政治 局 面 的产 生 。本 文 在前人 探 索 的基 础 上侧 重 从卡 尔维 诺 的创 作 历史 角 度 来剖 析 《 如果 在 冬夜 , 一 个 旅人 》 中所 展 现 出 的卡 氏文学 政 治观 。 论 述其 如何 坚持文 学 的独立 性 , 并 重新 认识 卡 氏与众 不 同的性别 政治 观 。
好 的回应 。所谓 “ 晶体 结构 ” 是指 晶体这种 具有规 则 的周期性 和对 称性 的排 列形 式 。卡 尔维诺说 它具有 精 确 的晶面和折 射光 线 的能力 , 是 完美 的模 式 , 也一 直认 为它是 一种 象 征 。【 卡尔 维诺 用 晶体 的结构模 式 来建构 自己的小说 , 以平 等 的晶 面取代 了线 性情 节发 展 , 彻底解 构 了长 篇小 说 因果 主线 的经 典模 式 , 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