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

高考总复习: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发展的概念;5.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6.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关注热点: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我国各项改革步入深水期二、知识清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参考答案:① 制约 ②意志 ③条件 ④主导地位 ⑤决定 ⑥最优目标 ⑦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⑧有序性 ⑨综合 概念: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①____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②____为转移 多样性: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③____为转移特点 世界是 普遍 联系的 相互区别:整体居于④____,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 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影响整体,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⑤____作用;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坚持整体 与部分的 统一 树立全局观念,实现 整体的⑥______; 重视部分的作用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⑦____系统优化方法的内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⑧____;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用⑨____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掌握系 统优化 的方法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①人的认识 ②新事物 ③旧事物 ④生命力⑤性质 ⑥必要准备 ⑦量的积累 ⑧质变三、考点聚焦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练含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1.练高考1.[2018江苏单科,27,2]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

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

材料表明(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答案】C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A错误;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种子就难以发芽,这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C符合题意;D与题意不符2.[2018浙江文综,3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

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3.[2 018广东文综,34]水在常见的三种形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却不完全为人所知。

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烯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

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形式。

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低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联系观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存在形式不同,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可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材料中人们的重大发现也说明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①符合题意。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

2023高考政治真题+模拟题(全国通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真题1.(2023·全国甲卷)“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治理工作。

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这表明,“枫桥经验”()①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④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中不断创新【答案】A【详解】①②: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创造的“枫桥经验”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得以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枫桥经验”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③说法错误。

④:“枫桥经验”在不断发展中仍保留了20世纪60年代的“化解矛盾”等积极合理成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和代替,④说法不准确。

故本题选A。

模拟题一、单选题1.(2021·广东茂名·统考模拟预测)新年伊始,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破亿,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

从“一”到“亿”,令人心惊,更让人心痛!面对汹涌的疫情,世界各国唯有一心,方能救“亿”!“唯有一心,方能救“亿”是因为()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②整体是事物的全局,从数量上看它是一③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够实现最优目标④整体的功能和状态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面对汹涌的疫情,世界各国唯有一心,方能救“亿”,强调的是各国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够实现最优目标,①③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湖北省高三三模]2024年2月1日,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它推动了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速公路、高铁跨越山区、峡谷等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

材料体现()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③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人们出行以及对推动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等都有影响,说明联系是普遍的,①符合题意。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性,②错误。

通过实践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变为自在事物的联系,③不选。

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成通车,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024·安徽省淮南高三模]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③人们无法改变自在事物的联系④联系是客观的,切忌主观随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世界上迅速融化的冰川对赖以生存的动物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全球冰川融化的十大后果分别是淡水短缺、过度泛滥、动物灭绝、珊瑚礁的消失、致命疾病的回归、甲烷气体释放、缺电、天气模式中断、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增加”。

2023年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2023年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联络与发展高考题1(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0)习近平在党旳十九大汇报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旳战略安排。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旳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旳哲学根据是①社会旳发展受人旳意志和意愿旳支配②社会旳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旳统一③社会旳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错融合旳过程④社会旳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旳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2(高考北京卷政治27)“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老式建筑中窗旳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展现大自然旳馈赠,借助窗外旳空间美,人旳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下列选项对旳旳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旳必然旳联络②借窗生景旳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旳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旳交融体现了人旳发明性④窗旳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旳友好统一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窗”“景”“情”之间旳联络是建筑师在事物原有联络旳基础上通过设计建设建立旳一种新旳人为事物旳联络,这种联络不是一种本质旳必然旳联络,①说法错误;自然旳存在和发展是客观旳,不以人旳意志为转移,这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旳客观性,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②中“征服自然”说法错误;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旳交融是人们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旳成果,体现了人旳发明性,③符合题意;中国老式建筑中窗旳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展现大自然旳馈赠,借助窗外旳空间美,人旳心灵之窗也被打开。

这表明窗旳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旳友好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高考江苏卷政治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高考政治 联系观发展观

高考政治 联系观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具有普遍性。表现在:自然界是 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整 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重要提示:发展≠运动变化 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考点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前进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有着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强大生命力,发展前途广阔。因而具有 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 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它总要竭力扼杀新事物;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 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提示: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 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例8【典型例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 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 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 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 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 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 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 体现联系观点的?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专题集锦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专题集锦专题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含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考点解析核心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唯物辩证法总论(1)唯物辩证法的内涵。

唯物辩证法是主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要求人们在分析问题时,留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把事物作为一个冲突体来考察。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我们相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这是因为普遍联系和变更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两大状态。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即对立统一规律。

冲突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4)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需树立创新意识。

2.联系的含义(1)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①从本质上看:联系是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从结果上看:这种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会引起相关事物、要素的变更和发展。

③从范围上看:这种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关系。

(3)推断某一详细联系原委是事物之间的,还是事物内部的,关键在于把谁看成是一个事物。

3.联系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名师点拨1.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1)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详细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肯定条件下产生、发展,又在肯定条件下趋于灭亡。

任何详细联系无不依靠于肯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更,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更。

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条件。

条件是可以变更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案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讲备考】1.从考点角度看,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属于高频考点;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考查主观题的几率不大。

从命题背景材料角度看,生活处处有哲学,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问题和漫画、古文的意识和能力。

2.选择题常正面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量变与质变,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等。

主观题常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设问分析:通过具体材料,分析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等知识,或与辩证法其他观点在一起分析。

解答技巧:此类试题往往属于发散型,即知识X围限定较宽泛,需要依据材料信息灵活选择相关知识,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

【讲重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原理内容: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高考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新人教

高考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新人教
符合客观规律
第一,事物强发大展的的生方命向力是前进的,要求我 们大对。未来充远满大信前心途,的促事使物新事物的成长壮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 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困难。
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数量和场所 上的变化
世界观
根本性质的变化
不显著的变化
③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要有 信心促成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 难。当前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更坚定 了我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经过全国人民 的共同奋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④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要注 重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保成事物的飞跃。只有经济体制不 断改革,才能实现由“国富民强”到“民强国富”的转变。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 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 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发展中总要 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 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 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显著的变化
必要准备
必然结果
方法论 重视量 的积累
不失时机的促成 事物质的飞跃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


前进性和曲
趋势 折性相统一
运用事物发展前进 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的原理看问题
状态
量变质变 辩证关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高考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考政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形 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易错点:“发展的实质”理解错误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 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矫正训练] [2012·上海高考]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 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这表明 • ( ) •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 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 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发展的有关知识。发展就 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 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故C正确,A错误。发展是 一种运动变化,但绝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 是发展,故B、D错误。 • 答案:C
• 1.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观点蕴 含的哲理是( ) • 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C.世界上无静止的事物 •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脉络梳理
• 二、提纲挈领 1个概 什么是发展 念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 3个原 理 理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 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 一、考点扫描
唯物辩证 法的发展 观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 二、考情分析
从内容看,重点考查发展的实质、发展 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 变与质变的关系等,主要考查考生理解 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非选 择题,背景材料多选择具体事例

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

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

2016年高考+联考模拟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十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

”“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

”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A. 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 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C. 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2.(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7)图2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不断解放思想B.树立全局观念C.重视部分的作用D.发挥主观能动性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3)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

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

材料表明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6年高考上海卷25)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

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A.道路平坦B.举步维艰C.曲折前进D.前途光明5.(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8)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6.(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长葛一高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 2016年春节,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出了别样的年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1.(2022·全国乙卷)某市滨江5.5公里的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工厂林立,机器轰鸣。

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业辉煌变成了斑斑遗迹。

如今,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④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该选项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的观点错误,①排除。

②③: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表明否定不是徒然的,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只有通过辩证否定,即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②③符合题意。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后来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2·全国甲卷)《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

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这体现了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①③正确。

③: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的“自我革命”无关,③排除。

④: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1.(2021·全国乙卷)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材料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说明新机和新局的开启离不开我们基于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努力创造的条件,也就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定的条件。

①正确。

②:材料中强调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同时新机和新局要直面危机和变局,在解决和克服困难中向前迈进,这说明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

②正确。

③:适度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过量的困难、过大的挫折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

③错误。

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联系。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强调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差别,应是由矛盾的斗争性确定的。

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1·全国乙卷)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图)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基因规律发挥作用,漫画中“种蛋”行为,没有看到蛋自身的规律所在,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没有看到蛋与瓜豆之间的区别,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③符合题意。

①:题中漫画“种蛋”行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并没有尊重客观规律,①说法错误。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题中漫画并不是主观臆造联系,或者忽视联系产生的条件,而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1·全国甲卷)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①符合题意。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表明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说法错误。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厂房变成博物馆,仓库改成音乐厅,厂区转为影视基地……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表明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③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因此,不能说所有的联系都与人的意识无关,①排除。

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表明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也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④正确。

发展最终都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因此,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0·新课标Ⅲ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①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的变革不一定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①错误。

②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由题意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属于上层建筑,它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②错误,④正确。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个方面全力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它的制定离不开正确的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早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

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

【答案】(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头筹全局,抓住关键部分,选择最优方案。

黄河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境修复保护和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关键,推动黄河治理工作整体发展;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水沙治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各项工作,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解析】(1)本题设问指向为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

设问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属于微观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