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专利制度的区别.doc
中美专利制度的区别-中美专利制度的区别很多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申请人会感到迷惑,他们在美国申请专利似乎和中国的差别很大。
这主要是由于专利体系的差异造成的。
首先美国实行的是先发明制,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专利权会授予最先发明的人;另外,美国专利法存在宽限期(Grace Period)允许申请人在首次公开该发明内容的1年之内保留专利申请权,也就是说发明人自己的公开在1年之内不会影响其专利申请。
而中国专利体系是采用先申请制,即同样的发明申请的专利权只授予最先申请的人,无论这个人是否就是最先发明的人;另外,中国专利法没有宽限期之说,以任何方式的申请日前的公开都会导致新颖性的丧失。
把握专利申请时机把握专利申请的时机是防止破坏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一旦发明内容在申请日前被公开,即使这种公开是申请人自己造成的,或者通过合法的程序造成的,也将导致申请人丧失获得专利权的资格。
先申请专利后发表文章:无论科研论文还是学位论文,如果发表的时间在申请日之前,而公开内容又涉及专利申请的实质,将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
但是,发表时间在申请日之后,不会产生上述后果,而且不需要等待专利公开或者专利授权即可发表文章。
先申请专利再进行转让: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成果不受法律保护,转让的过程中如果不对技术内容进行保密处理,在转让失败后,受让方将获的技术内容用于其生产和销售,转让方无权追究其责任。
相反,申请了专利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不易被仿制,而且因其将在若干年内得到独占的保护,使受让方获对市场的垄断和更大利润,更利于促成交易。
先申请专利再技术鉴定:一般技术鉴定的参加人应负有保密义务,但是并不排除有泄漏发明内容的情况发生。
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先申请专利再召开技术鉴定会,如果情况不允许,要严格保密,并且在召开鉴定会后尽快提交专利申请。
;:李智慧。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文档涉及附件:1. 附件一:中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文件的比较分析表格2. 附件二: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对比图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指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在法律上的保护范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设计等。
2.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分别实施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3. 知识产权保护:指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复制、传播或销售他人的知识产权。
4. 知识产权侵权: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权益的行为。
5. 知识产权许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授予他人合法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定报酬的行为。
章节一:中美知识产权制度的总体概述1.1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2 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章节二:中美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比较2.1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概述2.1.1 专利法律体系2.1.2 商标法律体系2.1.3 著作权法律体系2.1.4 工业设计法律体系2.2 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概述2.2.1 专利法律体系2.2.2 商标法律体系2.2.3 著作权法律体系2.2.4 工业设计法律体系2.3 中美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比较分析章节三: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比较3.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概述3.1.1 国家知识产权局3.1.2 人民法院3.1.3 公安机关3.1.4 监管部门3.2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概述3.2.1 美国专利商标局3.2.2 美国联邦法院3.2.3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3.2.4 监管机构3.3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比较分析章节四:中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比较分析4.1 中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概述4.1.1 案件数量统计4.1.2 典型案例分析4.2 美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概述4.2.1 案件数量统计4.2.2 典型案例分析4.3 中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比较分析章节五:中美知识产权许可机制比较5.1 中国知识产权许可机制概述5.1.1 许可合同制度5.1.2 许可合作机构5.1.3 许可税制5.2 美国知识产权许可机制概述5.2.1 许可合同制度5.2.2 许可合作机构5.2.3 许可税制5.3 中美知识产权许可机制比较分析。
中美专利制度比较
中国和美国专利制度比较中美两国的建国、发展大不相同,两国专利制度建立的背景也大不相同;美国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发展而来的,很多方面受到英国的影响,但同时又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中国的专利制度发展起步比较晚,制度各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本文将从中美专利制度背景、专利主体以及专利申请流程三个方面来比较;一、中美专利制度背景1790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专利法,到目前美国专利已经走过了200多个年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工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国内知识产权,奉行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科技产业政策,加大信息高速公路和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不仅如此,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行政执法方面也采取了进一步的举措,如 1997年针对网上“黑客”制定了反电子盗窃法,1998年通过了跨世纪数字化版权法,2005年进一步改革专利法,对侵权的处罚也是不断加重;2011年,参议院通过了50年来对其专利体制所做的最大规模变革的法案专利改革法案2007,将带来更多的变化;我国的专利法律颁布较晚,基本上是参考了其他国家的专利制度;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制定专利法;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在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时隔8年后,因加入WTO组织,需要履行TRIPS要求,在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间隔8年4个月后,因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可以看出前两次是被动与国际接轨和履行承诺,第三次是主动修改,突出创新能力和专利质量,今后中国的专利制度将越来越完善,专利审查将更趋于创新性;二、中美专利主体异同点1.专利申请原则中国对专利申请的审查采取的是先申请原则;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权最先申请的人;专利局据以授予专利权的原则叫做先申请原则;其中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行形式审查,对发明专利则实行形式审查家实质审查的方式;而美国原先采用的是世界上唯一的先发明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做出发明创造的人;并对发明和外观设计都采用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相结合的方式;不过2013年3月16日,美国专利改革法案2007正式生效后,新法案将改变美国专利申请制度,采用“先申请、先受理”的方式,实质上也是先申请原则;2.专利保护范围中国专利保护的类型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美国专利保护的类型也有三种,分别是发明专利、植物专利和新式样专利即中国的外观设计专利;美国专利保护的范围十分广泛,没有规定什么成果不能获得专利权,只规定了什么成果可以授予专利权;除了科学理论,几乎任何发明或发现都可以申请专利;中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明确规定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例如商业模式,这个在美国每年都有几千的专利申请数量,而在中国则会被任务是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可见,我国专利法授予专利权的客体远远不及美国广泛;3.专利保护期限对于不同种类型的专利,专利的保护期限也各不相同;中国方面,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时间都是10年,而对于发明专利,一般是固定的从申请日起算20年;而美国方面,自1995年6月8日及之后提出申请的发明专利和植物专利,专利保护期为自实际申请日起算20年;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期为专利授权日起算14年;2000年5月29日起的发明专利申请案,美国专利商标局将依照专利商标局或发明人延误的时间,适当调整专利保护期;举例来说:若专利申请案因为专利商标局的延误而没有在三年内获准,专利商标局将会将超过三年的天数加入专利期;对于1995年6月8日前申请但却在1995年6月8日后获得授权或在1995年6月8日仍有效的发明专利,专利保护期为以下两期间之较长者:从获得授权日起算17年或从申请日起算20年;4.新颖性宽限期的差异中国方面对于新颖性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4 条的相关规定,新颖性的宽限期限一般为6 个月;中国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行为只限于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在规定的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上发表以及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的内容;美国专利法第102 条规定:在专利申请人完成发明以前,该项发明在本国或外国已经取得或在印刷出版物上已有叙述,或者在本国已经公开使用或者出售,在向美国申请专利之日以前已达一年以上的,则丧失新颖性;由此可见,美国专利申请所要求满足的新颖性宽限期比中国专利法的规定要长一些;三、中美专利流程异同点1.专利申请人中国专利法规定,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均可申请专利,对职务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单位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相对于实行先发明原则的美国,我国专利权的获得者为最先申请人;美国宪法规定:只有“真正的发明人”才能就其发明享有权利,除非发明人授权其他人申请;发明是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在申请专利前必须与所在单位签订合同,确定将来专利权的归属,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公司可先提交申请案,应随后补充发明人姓名,以保障发明人的权利;2.专利申请流程美国专利申请的程序与中国基本相同;包括提出申请、初步审查、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和实质审查这几道程序;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在得到建议书后,不仅可以上诉,同时也可以提出延续案延续申请或者请求继续审查延续审查,中国专利申请流程则没有;美国专利审查过程要求申请人对提供已知的现有技术给美国专利局,如有隐瞒将会使专利权无效,中国专利局没有此强制要求;美国专利提交申请同时必须要求检索及审查,中国专利无检索,提实审期限为优先权日起3年内3.授权专利文件修改对于授权的专利文件,美国专利法允许对已经授权的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可以修改专利范围;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只能在授权前进行修改,包括两种修改的形式: 1主动修改:发明专利申请人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时可以主动修改申请文件; 2被动修改:根据审查员的意见修改申请文件;以上两种修改都不能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4.临时专利申请和本国优先权临时专利申请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PPA;美国允许发明人提交一份临时申请,以相对于正式申请较低的申请费,相对简单的手续,为12个月内将提出的正式申请提前建立一个申请日的优先权;在提出暂时申请案之后,申请一方必须要在12个月内提出正式的发明专利申请案,才能主张变“暂时申请案的申请日”为“美国专利申请日”;如果没有在期限内及时提出正式专利申请,申请人将不能以临时专利申请日作为正式专利申请日的优先权日;我国目前尚无临时专利制度,只有相似的国内优先权;我国专利法中对“本国优先权”规定是申请人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该优先权应是首次使用而且只能适用一次;这两种规定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客体都被严格限制为发明和实用新型,对有效期的规定都是12个月,如果12个月内没有提出第二次申请,则“临时申请”或“在先申请”自动失效;二者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专利法规定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不计入专利权期限,保护期限从正规专利申请递交之日起算;5.专利申请费用中国收费标准:美国收费标准:在美国,大企业申请专利的费用为中小企业的两倍;一般而言,独立发明人,非盈利性企业及员工少于500的企业均可归类为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一半的费用优惠;。
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各个国家制定,旨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国内外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差异,下面将重点比较两者的主要方面。
一、法律框架国内:中国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
外国:外国的法律框架各有不同,欧洲制定了统一的欧洲专利法和欧洲商标法,美国制定了详细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日本也制定了相关法律。
二、法律保护范围国内: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对较窄,对于一些创新和技术可能存在较大的保护缺失。
外国:外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对较广,对于各类创新和技术都能提供较好的保护,尤其是在技术领域。
三、法律适用标准国内:中国采用了“先申请先得”的原则,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先申请的一方享有先权。
外国:外国多数采用“先使用先得”的原则,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先使用的一方享有优先权。
四、保护措施和违法制裁国内:中国采取了各类保护措施,如行政执法、诉讼制裁等,但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
外国:外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如惩罚性赔偿、药物专利保护等,使违法行为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五、国际合作国内: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议。
外国:外国各国之间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专利互通和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
总体而言,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法律框架相对完善,但保护范围较窄,适用标准相对简单。
而外国的法律框架相对较为全面,保护范围广泛,适用标准相对复杂。
此外,外国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更加严格,并且在国际合作方面也更加积极。
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加强,但也在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和完善。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引言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等。
美国的专利法在保护创新和发明方面非常强大,为广大创新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而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对较新,中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尽管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并提供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美国还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法院,专门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保护创新者的权益。
在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有效地打击了侵权行为。
中国还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能力和知识产权审判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执法工作的持续加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形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创新环境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的创新引领者,其创新环境非常有利于创新者的发展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美国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深入人心,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和鼓励也非常明确。
在美国,创新者可以享受到较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环境的开放程度,这为创新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和创业。
中国的创新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知识产权合作与争议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保持密切联系。
两国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协议,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
中美知识产权争议也时有发生。
由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异以及经贸纠纷等原因,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时有发生。
中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分配制度比较研究
理 得 当与 否 。本 文通 过 比较 中 关两 国在 产 学研 结合 的知识 产 权 分 配 制度 方 面 的 法律 法 规 异 同点 ,借 鉴 美 国相 关
制度 ,来完善我 国产学研 结合的知识产权分配制度,从而为提 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 词 :产 学研 结 合 ;知识 产权 ;分 配制度 中 图分 类号 :C _ , 6 2 5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 5 4 0 9 ( 2 0 1 3 ) 1 2 - 0 1 7 3 - 0 - 2
产学研 合作 中一直都存 在着知 识产权 纠纷 ,直 接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效率。本文通 过对 中美两国知识产权分配制度比较研究 ,借鉴美 国的经验 ,对合作 过程 中产生 的知识产权 归属及 相 关利 益分配 进行公平 、合 理 、有效 的制度 安排 。
一
、
知 识产 权分 配制度具体 程度不同
收稿 日期 :2 0 l 3 1 0 - 1 6
的研究 开发 、实施转 化 中做出重要 贡献 的有关 人员 的报酬 或者奖励 ,按 照 国家 有关规定 将其 折算 为股 份或者出资比例。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或者出 资 比例分享 收益 。 ” 我 国 目前 对发 明创造 的主要完 成人 、贡献 人在 参与专 利与专有 技术产业 化后得 到收益所 依据 的法 律法规 很多 ,但其 内容上却 不统一 ,并 缺乏具 体实 施办 法 。由此造 成 在实践 中 由于政 策规 定不 统 一 、 不 明确 ,收益权让 渡和 收益数量 的分享通 常较 难操 作 。其 次是计算基 数的概念 不 明确 、不 规范 ,难 以 操作 。 2 . 美 国相关 规定具体 明确 ,可操作性强 美国 1 9 8 0年公 布 的 《 专利商 标 法 修订 案》 对 政府资 助 的科研 项 目的专利权 问题作 了一系列 新 的 规定 : —是大学和小企业受到政府资助的科研项 目 所产生 的一切 发 明创造 ,原先归 政府所 有 ,修 正 案 将其改为归合同承包企业或津贴接受人所有 ;二是 大学 、非赢利 机构和小企 业 ,在进 行政 府资 助研究 项 目的过程 中所产生 的发 明创 造 ,有选 择和保 留发 明的权 利 ;三是 在处理 专利权 的问题上 ,修 正案对 合 同项 目和津贴项 目一 视 同仁 。1 9 8 2年美 国 国会通 过了里根总统签署的 、 企业发展法》规定 ,政府 向私营高新技术与小企业提供一定的经费 ,如研发 成功 ,小企业 可拥有全 部专利权 。 联邦政府各研发机构与工业界和大学建立 了广 泛 的联 系 ,签 定 了各 种合 作协 议 。从 发展 趋势 看 , 通 过 专利 许 可 和技 术 转 让 的模 式 来 进 行 产 学 研合 作 ,已成为美 国促进科 研成果 产业化 的主要 手段 之 为此美 国许 多高等 院校也 纷纷成立 了诸 如大 学 专利公司之类专门推销科研成果的综合服务机构 ,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案例2: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最近几年来,中美贸易磨擦频繁,诸如美国对华制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地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人、纺织品非法转口、美中对外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输往美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等等,接连不断。
有关这些磨擦的谈判曾几度陷入僵局,又几度起死回生,最终达成协议。
中美之间有关知识产权争端的谈判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争端的导火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同时,为加快同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成了一些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得以完成的立法历程。
同时,中国政府也不断加强执法体系的建设,通过司法和行政两个途径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不可否认,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仅有10年的历史,在全国人民中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国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在有些地区比较突出,对此国内的权利人也有自己的见解。
尽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仍不断升级,动辄挥舞其“特殊301条款”大棒,以贸易报复相威胁。
美国微软公司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1988年又改为“特殊301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将没有对美国的知识产权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和未对持有知识产权的美国人给予公平的市场准人的国家,列为重点国家,经过6个月的调查,谈判达不成协议则实行贸易报复。
美国曾用此大棒对付过巴西、印度,还曾把欧盟、印尼、泰国等列为“重点观察国家”。
1991年11月美国将我国列为重点国家,并宣布了15亿美元的报复清单,后经磋商解决。
1994年6月30日,美国再次将我国列为重点国家,对所谓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调查,并扬言,在6个月里一经调查属实,就将实行贸易报复。
二、高昂的要价自美国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之后,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保护就开始展开谈判。
体现中外法律差异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一起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中外法律差异。
二、案例介绍案例:某中国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研发了一款具有创新性的智能手机,并在我国申请了多项专利。
随后,甲公司将该款智能手机推向国际市场,并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甲公司发现美国市场存在大量侵犯其专利权的产品,于是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三、中外法律差异分析1. 专利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可以申请专利。
在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但在专利保护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
(1)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
美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14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5年。
(2)我国专利法对专利保护范围的规定较为严格,要求专利申请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美国专利法在专利保护范围上相对宽松,对专利申请的要求相对较低。
2. 专利侵权认定我国《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专利侵权行为,但在侵权认定上存在差异。
(1)我国专利侵权认定主要依据《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强调侵权行为的客观性和侵权行为的后果。
美国专利侵权认定则更加注重侵权行为的故意性。
(2)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可以提出抗辩,如不侵权、无效、超过诉讼时效等。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除了可以提出抗辩外,还可以提出损害赔偿的抗辩。
3. 损害赔偿我国《专利法》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损失。
美国《专利法》同样规定了损害赔偿,但在赔偿金额上存在差异。
(1)我国专利侵权赔偿金额主要根据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侵权人的获利确定。
中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立法比较
种 作 为 计 算 赔 偿 数 额 的依 据 。 竟 采 取 何 种 做 法 . 究 立
失 确 定 : 际 损 失 难 以 确 定 的 . 照 侵 权 人 因 侵 权 所 获 实 按
法 尚 待 统 一 明 确
得 的 利 益 确 定 : 赔 偿 数 额 还 应 当包 括 权 利 人 为 制 止 侵
性 . 往 往 难 以 补 偿 受 害 人 实 际 损 失 、 遏 制 再 次 侵 权 的 发 生 美 国 知 识 产 权 法 在 补 偿 性 损 害 赔 偿 基 础 上 适 用 惩 罚 性 赔 偿
制 度 ,补 偿 受 害者 的 同 时惩 戒 侵 权 者 ,双 向调 节 遏 制 侵 权 。我 国知 识 产 权 法 有 必 要 借 鉴 美 国立 法 , 完善 赔偿 数 额 制度
限 。 《 标 法 》 5 条 、专 利 法 》 6 条 、 著 作 权 法 》 如 商 第 6 《 第 5 《
第 4 条 均 规 定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数 额 按 照 权 利 人 的 实 际 损 8
非 法 所 得 计 算 : 而 商 标 法 规 定 则 可 以 在 二 者 之 间 任 选
定 了法 定 赔 偿 制 度 . 以 辅 佐 补 偿 性 损 害 赔 偿 制 度 发 挥
侵 权 人 的 违 法 所 得 难 以 确 定 的 .可 由人 民 法 院 根 据 侵 权行 为 的情 节 确定 赔 偿 数 额 . 谓 法 定赔 偿 。 《 标 此 如 商
作 用 。 法 定 赔 偿 是 指 在 权 利 人 因 被 侵 权 所 遭 受 的 损 失 以及侵 权 人 所 获 得 的非 法 利 益 均难 以确 定 的情 况 下 . 法 院 根 据 当 事 人 的 请 求 或 者 依 职 权 在 法 律 规 定 的 幅 度
中美专利无效制度
中美专利无效制度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在创新领域,专利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维护创新者的权益,中美两国都建立了专利无效制度,以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本文将就中美专利无效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中美专利无效制度的背景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制度都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建立的,以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
专利无效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专利权的滥用和专利无效的问题,以确保专利制度的公平和有效性。
在中国,专利无效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专利法》。
根据该法律,任何利害关系人都有权利向专利审查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以推翻不合法或无效的专利权。
专利无效制度的设立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专利的滥用和垄断。
在美国,专利无效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专利法》和《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规则》。
根据该法律和规则,任何利害关系人都有权利向专利审查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请求。
美国的专利无效制度主要是通过专利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和裁决来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二、中美专利无效制度的程序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制度都是基于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和专利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来进行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美专利无效制度的程序。
在中国,专利无效制度的程序主要包括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审查委员会的受理和审查、听证会的进行和裁决的作出。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专利审查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委员会将受理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审查。
审查委员会在审查过程中可以组织听证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证据。
最终,审查委员会会作出无效宣告的裁决,并公告宣告无效的决定。
在美国,专利无效制度的程序主要包括专利无效请求的提出、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和裁决、上诉委员会的审理和上诉法院的判决。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专利审查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请求,审查委员会将受理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审查。
审查委员会在审查过程中可以组织听证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证据。
如果任何一方对审查委员会的裁决不满意,可以向上诉委员会提起上诉,最终由上诉法院作出最终的判决。
中美高校知识产权经营机构比较研究
的技术 需求 和相 关材料模板 ; 为产 业界提供 的相 关信 息, 包
括 许可谈 判的流程 、发明人和 斯坦福大 学的 目标 、需求和期
部门概 况 ,包括规章制度、工作通讯、科技交流、地 区合作 和合作案例、博士 后工作站介 绍、部 门练 习方式、下载专栏 和银行账户 ; 右侧为新 闻动态 ,内容多数是描述参与地方政 府组织 的产学研对接活动 。
l 6项 , 同额 8 合 2万元 ; 款 合 同 4 8 , 款 合 同额 2 2 8 进 4项 进 6 1
万元 ,出款合 同 10项 ,出款合 同额 2 4 4 5 1万元 ;合 同到款
14 4万元 ;先后获得 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国家技术 5 5 转移优秀示范机构等荣誉称 号。 该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采 取了 和斯坦福大学 O L相似的策略保障其正常运行 : T
望 值、合 同的模板和 准备转让 的专 利项 目等 。
三
北 京大 学科 技开 发部 运营 现状
( < 北京大学科技 开发管理办法 规定 : 北京大学科技开 发部对外是依法登记的法人单位 , 其主要任务是促进科技成
四 中美高校 知识 产权 经营 机构 成功 之道 给我 们 的启 示
斯 坦福大学和 北京大学在 知识产权 经营 上各 有其独 到 之 处, 其成功背后所采 用的相 似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 鉴学 但
京大学科研成果顺 利流转 的关键 , 其成 功经验 包括 多元投 资渠道 、 完善 制度和信 息充实的官网。 这些做法值得其他 高 学 习 校
关键词 :知识产权经 营;技术许可 办公 室;科技 开发 部;信息平 台建设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4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17 — 2 9 ( 0 2 8 0 5 — 3 6 3 2 1 2 1 )0 — 1 50
中美欧外观专利审查制度之异同
随着贸易全球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欧美地区的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由于欧美地区的专利保护制度与我国不尽相同。
本文针对中国、欧盟以及美国的外观专利申请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关于外观的定义以及保护机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章总则第2条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从上述法律条文中可以得出,要取得我国外观设计的保护首先产品要适用工业应用;产品的性质具有客观存在性及稳定性,像水、气类物质不具备产品的稳定性,无法作为外观设计的产品。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自申请日起十年。
2、《美国专利法》外观设计第171条规定:任何人发明制造品的新颖的、独创的和装饰性的外观设计者,其发明者可依据本法的规定和要求获得专利。
可见,在美国获取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即:第一,此外观设计必须是就产品而作出的发明,包括产品的形状,表面装饰,或者形状与装饰的结合;第二,此外观设计必须是装饰性的,排除功能性;第三,此外观设计必须具备新颖性,换言之,同其他同类设计相比,它必须有一定的外观的改进,而且这种改进不能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自核发证书之日起14年。
3、欧洲外观专利法第4条规定一个设计如果是新的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则应该得到保护。
欧盟外观设计保护分为注册外观设计保护与非注册外观设计保护两种制度:a)注册制欧盟外观设计,是指取得注册的申请人获得在欧盟范围内排他性使用该项外观设计的权利。
注册制外观设计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5年,期满后可延展4次,每次5年,最长保护期限为25年。
b)非注册的外观设计,指任何外观设计不需注册,可以自动获取保护,但是此种保护只能阻止他人故意抄袭外观设计,不能阻止他人使用独立创作完成的相似的外观设计。
其保护期限为3年,从外观设计所有人在欧盟范围内向公众披露该项外观设计之日起算。
形似神异_中美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对比_马克_柯恒
, ,
斑 美國
:
20
4
年 有 效 專 利 數 以 任 何 方 式 卷 入 知 識 産 權 權 利 人 針 對
1
,
一
方或 多方所 提起的 專
,
件
,
而 中 國 有效 專利的 數 量 爲
,
,
200 000
,
利 侵權訴 訟
。
即使
33 7
條 款的 執行 中 提起訴 訟之後 代表 公
|
/是 最 主 要 的 知 識 産 權 政 策 制 定 機 構
(
I
I
TC
建 議是 否 啓 動
I
下 面 的 圖 表 體 現 了 中 國 專 利 行 政 執 法 案 件 的 急 劇 增 長 特 3 3 7 調 查 别 是 中 國專 利 法 第 四 次 修 訂 的 第
,
一
。
而
U S P TO
TC
的工 作 而且
,
TC
自 身是
版草 案 中 增 加 了 擴 大
”
,
?
美國
‘
’
3 37
調 查是美 國 頻繁使用
《
中 國 專利 與 商漂 》 2 C M 6 年 第 4 期
專 題文 章
|
|
29
1
3
三
正 在發 揮 更 大 的 作 用
”
”
、
機 構權 能 獨 立 性 與 專 業 性
,
條款 是
,
“
頻 繁使 用 的 行政執 法手 段 的 説法 缺乏事 實 依據 美國
識 産 權 案 件 的 能 力 和 專 業 性 不 强 且 社 會 上 知 識 産 權 意 識 薄
从环保行业中美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比较看我国专利制度的巨大竞争优势
从环保行业中美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比较看我国专利制度的巨大竞争优势第一篇:从环保行业中美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比较看我国专利制度的巨大竞争优势从环保行业中美知识产权典型案件的比较看我国专利制度的巨大竞争优势一、美国环保行业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美国是全球环保行业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心。
它不但是全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挖掘、部署的中心,而且其专利、商业秘密领域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最大,影响最大,并经常覆盖全球企业。
例如,在专利领域,2009年6月15日,英力士荧石公司等两家原告在德克萨斯州南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中化宁波公司、中化厦门现代环境保护化学公司、太仓中化环境保护化学公司、美国中化公司等侵犯专利权。
中化集团在宁波、厦门、太仓、美国等地区的下属环保制造企业还曾在2008年9月17日、2007年10月5日在美国法院被控专利侵权。
2009年2月27日,环境制造解决方案公司在佛罗里达中区联邦地区法院,起诉peach州实验室公司专利侵权。
2009年2月19日,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在印第安纳北区的联邦地区法院,起诉micrology实验室与jonathon n roth博士侵犯专利权。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环保行业2009年以来已经爆发专利案件170多起,相当一部分案件涉及外国当事人。
在商业秘密领域,2009年以来,外国企业对华暗战有升级的趋势:第一,不存在实际侵害证据的案件被立案调查。
例如,2009年3月27日,52岁中国人李某被提起公诉,指控仅有一项:盗窃前雇主的商业秘密。
犯罪嫌疑人从中国出差回来两周后辞职,并交还了笔记本电脑和黑莓手机。
雇主怀疑其向中国公司泄漏环保涂料和工业化学涂层产品的技术秘密,遂报案。
fbi调查发现:valspar网络分析显示,交还设备的全部临时文件已经被删除;计算机中包含未经授权安装的软件程序,如数据复制程序;大约44g的数据被下载到犯罪嫌疑人自己的计算机,包括商业秘密数据。
据此,fbi逮捕了李某,司法机关还禁止其取保候审,fbi认为,李某将面临10年监禁,以及25万美元罚金。
中美专利无效制度
中美专利无效制度专利是创新的保护工具,为创新者提供了法律上的权益和商业上的竞争优势。
然而,专利的有效性对于创新者和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两国是创新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中美专利制度的有效性和专利无效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美两国专利无效制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一、中美专利无效制度概述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制度都是为了保证专利的有效性和避免滥用专利权利而设立的。
在中国,专利无效程序包括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和专利无效宣告的程序。
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主要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而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则由专利评审委员会进行。
在美国,专利无效程序主要包括专利无效诉讼和专利无效申请。
专利无效诉讼在美国联邦法院进行,而专利无效申请则由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审查。
二、中美专利无效制度的差异尽管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制度都是为了保证专利的有效性,但在具体的实施和程序上存在一些差异。
1. 程序差异: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程序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专利无效案件的审查程序相对较长,一般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而在美国,专利无效诉讼的程序相对较快,一般在几个月到一年内可以得出结果。
2. 证据要求差异:中美两国对于专利无效的证据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需要提供更充分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专利的无效性。
而在美国,只需提供合理且有力的证据来阐述专利的无效性。
三、中美专利无效制度存在的问题中美专利无效制度虽然都为保护专利的有效性而设立,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制度复杂性:中美两国的专利无效制度相对复杂,需要经历较长的审查程序和持续的诉讼过程。
这给专利持有人和申请人带来一定的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专利无效宣告和诉讼的耗时。
2. 制度的滥用:有些企业或个人可能滥用专利无效制度,通过频繁提起专利无效诉讼来干扰竞争对手的正常经营。
这不仅增加了专利持有人的诉讼成本,也可能对创新和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
四、中美专利无效制度的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中美专利无效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向。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一、引言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知识产权对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有着不同的制度和实践。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专利制度比较1.专利申请条件●中美两国专利申请的主要条件●不同之处及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2.专利权保护期限●中美两国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规定●区别对待和一致对待的原因及影响3.专利权实施和侵权惩罚●中美两国对专利权实施和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刑事和民事责任的差异及其影响三、商标制度比较1.商标注册要求和程序●中美两国商标注册要求的差异●商标注册程序的不同以及其对商标保护的影响2.商标使用和维护●中美两国对商标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商标优先权的不同规定及其影响3.商标侵权和纠纷解决●中美两国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与程序●商标纠纷解决的方式和效果比较四、著作权制度比较1.著作权保护对象●中美两国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差异●对新媒体作品保护的态度及其对创作环境的影响2.著作权权利与转让●中美两国著作权权利和转让的规定●对著作权创造者权益的保护程度比较3.数字著作权管理和侵权●中美两国对数字著作权的管理方式●对数字著作权侵权的打击力度比较五、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中美知识产权法律文件全文、相关法规和指南、中美知识产权统计数据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专利是一种授予发明者的独占权利,使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排除他人对其发明的制造、使用、销售等行为。
2.商标:●商标是一种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具有识别和区分的功能,以保护消费者和商标所有人的利益。
3.著作权:●著作权是对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
4.侵权:●侵权是指他人未经合法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包括专利侵权、商标侵权和著作权侵权等。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1.简介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范围2.法律框架比较2.1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2.2 知识产权法律的主要法规2.2.1 中美版权法比较2.2.2 中美商标法比较2.2.3 中美专利法比较2.2.4 中美商业秘密法比较2.3 知识产权法律的实施机构和流程3.著作权保护比较3.1 著作权定义与保护范围比较3.2 著作权登记制度比较3.3 著作权侵权行为与解决方式比较4.商标保护比较4.1 商标注册制度比较4.2 商标权的保护与维权机制比较4.3 保护非注册商标的机制比较5.专利保护比较5.1 专利定义与保护范围比较5.2 专利审查与授予制度比较5.3 专利侵权行为与解决方式比较6.商业秘密保护比较6.1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保护范围比较 6.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比较6.3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与解决方式比较7.执法和司法保护比较7.1 执法机构的组织和职责比较7.2 司法机构的组织和职责比较7.3 案件审理程序与赔偿计算比较8.跨国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比较8.1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基础与现状比较8.2 中美知识产权法律争端解决机制比较8.3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问题与建议9.附件- 附件1:中美版权法比较表- 附件2:中美商标法比较表- 附件3:中美专利法比较表- 附件4:中美商业秘密法比较表10.法律名词及注释- 版权:指对特定作品享有独立的法律保护权利的权利关系 - 商标:一种特殊的标记,用以区别来源,用于商品或服务等不同经营者间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专利:对于新发明、新设计或实用新型技术所获得的独占权利- 商业秘密:企业通过不公开的方式保护并仅限于内部使用的信息。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概述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总结了这些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以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持续创新。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国外企业、比较、启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述、美国、欧洲、日本、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而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研究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比较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加强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也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挑战,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部分结束。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比较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探讨其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而为我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管理实践和经验,为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竞争力。
“中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比较研究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上的比较研究备受关注。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尊重著作权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前提下,为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需要,允许被授权人在一定范围内对作品进行利用。
本文将就中美两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美合理使用制度的定义中美两国对于合理使用制度的定义有所不同。
中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明确地规定了合理使用的狭义和广义含义。
合理使用狭义上指著作权法授权行为以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利用行为或未达成许可协议的行为,但符合法定例外的情形。
合理使用广义上则含义更为宽泛,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法例外规定的情形。
而美国的合理使用制度则没有明确的法定规定,而是基于裁判实践和通常做法所形成的经验性原则。
二、中美合理使用制度的范围1. 中美的应用场景不同中国的合理使用范围主要是指学术研究、教育、新闻报导、公共利益等目的,而在美国则更多地涉及文化、艺术、政治等各个领域。
2. 中美的限制性条款不同在合理使用的限制条款设置上,中美两国也有差别。
中国著作权法规定,利用内容应当合理,不得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且利用行为不应影响著作品的正当使用和市场利益。
而美国著作权法则是不直接规定合理使用的限制,而是留给法院在具体案件中综合考虑的裁量权。
三、中美合理使用制度的案例比较1. 《哈利·波特》案件在《哈利·波特》一案中,中国法院判定了教授此书有违反著作权意识,最终追究其民事责任;而在美国,教授们则借助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合理地利用了书中某些部分进行学术探讨。
2. 谷歌图书馆案件在谷歌图书馆案件中,美国法院判定谷歌基于合理使用制度可复制和展示部分图书内容;而在中国,谷歌图书馆的行径则被认为侵犯了中国的著作权法。
3. 《侵权行为》电影案件在这一案件中,中国法院认为该电影是对原著作品的盗版,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使用,而美国则认为是针对原作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创新和保护
创新成果起着重要作用。
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知识产权制度
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从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个方面对
中美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比较。
1.专利制度
专利是保护发明创造的一种方式。
中美两国在专利制度上存在一些相
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专利授予流程上,两国都采用"先申请、后公开"的原则,即在申请
日之后一定时间内保密申请内容。
然而,美国采用"一办多核"审查制度,
即同一专利申请可以在多个地点提出审查,而中国则采用"一办一核"审查
制度。
在专利保护范围上,美国专利的保护范围较广泛,可以保护任何有用、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发明。
中国专利则注重技术实施和专利所关联的领域,对于商业模式和计算机软件等一些抽象的发明限制较多。
2.商标制度
商标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秩序的
一种方式。
中美两国在商标制度上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商标注册上,中美两国都采用"先申请、先审查"的原则,即先到先得。
然而,美国在审查阶段更加注重对商标是否会产生混淆的考虑,而中
国则更加强调商标注册的先后顺序。
在商标保护上,两国对商标的保护力度都较大。
然而,美国对于跨境商标侵权和网络商标侵权的打击力度较大,有较完善的法律程序和制度保障。
3.版权制度
版权是保护文化作品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
中美两国在版权制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版权保护对象上,美国版权制度更加注重市场利益,对于商业价值较高的作品给予更大的保护。
中国版权制度则更加注重对原创作品和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版权侵权打击上,美国有着更加完善的法律程序和制度保障,对于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大。
中国版权制度则需要在侵权证明和维权程序上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制度上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在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具有更长的历史和较为完善的制度,对于市场利益的保护力度较大。
中国则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在跨境和网络领域的保护。
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进步和创新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