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阜西的古琴艺术

合集下载

音乐考古 千年古琴丝弦工艺解密

音乐考古 千年古琴丝弦工艺解密

音乐是一门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

它何时在人类社会中出现尚不可考,或许古老到伴随着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音乐。

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就曾出土20余只骨笛,其制作之精美、计算之准确,让人无法相信这出自距今八九千年的先民之手。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音乐由心而生,心之所向,与人的精神世界密不可分。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音释义:“音,声也。

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其实,这八音分类法早在周代便已使用,根据乐器的材质分为:丝、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类。

此法沿用了3000多年,至清初仍在使用。

弦乐器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八音中的丝类即弦乐器,古时这类乐器均以丝作弦,如:琴、瑟、筑、阮、筝、箜篌、琵琶、二胡、柳琴等。

古人常用“丝竹”来代指音乐,足见此类乐器的地位。

无论是拉弦乐器还是弹拨乐器,都离不开弦这不可或缺的发音根本,但无论史料记载或考古发现,关于弦的资料与实物留存均少之又少,有的甚至连乐器本身也已失传。

“击筑”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燕策》,里面记载了荆轲西刺秦王,太子丹易水送别,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易水歌》的故事。

筑在历史上失传了千百年,直到199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实物筑。

但考古学家推测这是一件冥器,而不是真正用来演奏的筑。

虽然如此,也让后人一睹这先秦古乐器的风采。

《汉千年古琴丝弦工艺解密文 图/蒋萃林音乐考古湖北九连墩2号墓出土漆木琴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丝弦乐器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传数千年的丝弦进行研究及复原,具有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贾湖遗址出土裴李岗文化骨笛荆州采石场四号楚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书·高帝纪》如此描述:“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为筑。

古琴艺术与现代生活

古琴艺术与现代生活

古琴艺术与现代生活在上过古琴艺术这门公共选修课之后,我深深地被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吸引。

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今社会中,这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并不为大众所广泛接受,这与我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流行大为冲突,这不禁让人深思其中的缘由。

首先我们可以从古代古琴的流行原因分析。

从古琴发展的历史说起,在夏商周时期,古琴作为重要的祭祀工具被创造出来,最早见于《诗经》《尚书》中,其本身就带上了一种神圣、神秘的独特气质,也为它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因为在古代朴素世界观中,神灵和先祖对于保证人类社会生产和活动的运行是有独特意义的。

所以用于祭祀的重要乐器古琴必然地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古代先辈们赋以特殊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琴在先秦时代已经变得非常流行,这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把人们从繁重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更加关注于自己的精神生活。

人们的脑力活动空前发展,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

这也直接影响到古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人普遍把古琴艺术当作提升精神追求,获得人生享受,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就讲述了伯牙以琴声来传递心语,遇到知音钟子期的动人故事。

而且在各国都出现了专业的古琴师,如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义庆《乌夜啼》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琴曲,标志着在这一时期古琴艺术所取得的空前的发展。

这表明在古代,文化信息尚不发达的时期,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古琴已经成为文人们表达思想,传递情绪的重要工具。

历代古琴图片

历代古琴图片

历代古琴图片唐琴说到千古名琴,当然就要谈到传世唐琴。

虽然唐琴并非现存最古的琴器,但唐朝却是琴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而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

所以,传世唐琴,实是历代琴人梦寐以求的神品。

现存的传世唐琴并不多,主要包括:诗梦斋旧藏的“九霄环佩”,汪孟舒旧藏的“春雷”、“枯木龙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圣遗音”,上海吴金祥旧藏的“九霄环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春雷”(原张大千藏),山东博物馆的“宝袭”,北京曹桓武旧藏的“云和”,李伯仁旧藏的“飞泉”、“独幽”,旅顺博物馆的“春雷”,查阜西旧藏的“一池波”,管平湖旧藏的“冥王”,冯恕旧藏的“松风清节”,成公亮所藏的“秋籁”等。

一,古琴——连珠式——春雷神品春雷“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

”传世古琴,以唐琴为最珍贵之神器。

唐琴之中,以雷公琴为最。

蜀中九雷中,以雷威成就最大。

而雷威一生所斫之琴中,又以“春雷”为最。

所以,在古琴神品中,“春雷”实是最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古琴神品于其中。

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

金灭北宋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的珍宝,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

“春雷”琴也随之来到了北京,成为了金帝宫中的第一琴,被收藏于承华殿中。

金章宗死后,以此琴陪葬。

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后,“春雷”又复出于世,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

后来,“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曾将其赠予老师万松老人。

以后,“春雷”琴又复归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

以后其琴又归赵德润所有。

明朝时,“春雷”传入明宫之中。

到了清朝,“春雷”琴流传到裕亲王府中。

以后,该琴又流出府外,后来为满州大琴家佛诗梦所得。

后来,佛诗梦又将“春雷”琴传予其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为汪氏传家之宝。

二,唐琴九霄环佩九霄环佩琴·伏羲式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这14本书,可以让你更懂得一些古琴天籁

这14本书,可以让你更懂得一些古琴天籁

这14本书,可以让你更懂得一些古琴天籁在文雅的聚会场所,总能遇见古琴。

“古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且参加古琴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它分享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14本有关古琴的书。

1、杨晓主编《蜀中琴人口述史》这部关于琴的记忆之书,由蜀中二十位琴人的口述,及五位琴人的回忆文章而构成。

在百年家国巨变的洪流中,他们的生命轨迹或必然、或偶然地与琴有了交集;在这丰富的人生的土壤中,便生发出许多琴的故事、琴的思考。

2、傅暮蓉《剑胆琴心》这本书分为查阜西琴乐思想及其社会实践;琴歌研究;琴学研究;弘扬振兴琴学活动;古琴文献的调查与搜集等。

3、郭平《古琴丛谈》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古琴堪称博大精深,美不胜收。

它由历史上那些美丽的心意创造而出,并与爱美的中国人相伴千载,成为不朽。

琴积淀了那么多,却又似乎总是不言不语,从来也没见琴大声喧哗过,没见哪个琴人籍琴而腾达过。

古琴有些像磊磊山岩上的一株孤松,有些像杳然出岫的一朵孤云,有些像不舍昼夜奔流的大河,也有些像寻常之人一张诚肯质朴的脸。

它的悲恸、欢乐与盼望,都以朴荗的方式述说,以从容的态度存在,如同无限蕴含的大自然。

4、许健、王迪编《古琴曲集》琴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乐器了,如在孔子整理过的、我国最古的民歌集《诗经》里,就有许多诗篇把琴和其它乐器井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

而且从那时起,就出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关于琴的故事,有些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

这些事实说明了在很早很早以前,琴就已经在古代人民音乐生活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到了唐代,就开始把记载指法的文字谱简化为今天通行的“减字谱”。

明、清两代,刊印了大量琴谱,使许多古代琴曲得到完善的保存和流传。

目前我们不但拥有成千的古琴曲谱,而且有些琴曲还一直活在今天古琴家的手中,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古琴的演奏来欣赏古代音乐的成就。

5、王迪《弦歌雅韵》古琴传统上有独奏和弹唱两种表现方式,前者为琴曲,后者为弦歌,均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产。

100首古琴音乐,清和淡雅,韵味悠长

100首古琴音乐,清和淡雅,韵味悠长

100⾸古琴⾳乐,清和淡雅,韵味悠长中国古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弹拨乐器之⼀,距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

古琴的⾳⾊,不似⼆胡如泣如诉,却⽐之婉转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见平和沉稳;不像琵琶⼤珠⼩珠落⽟盘式的直接了然,更是细腻含蓄……它和雅⾼贵、悠远沉静,⼀切是淡淡的,却慢慢浸润着⼈⼼,让⼈远离浮躁和喧嚣,回归⽆上⾃然。

今天听歌君为⼤家整理了100⾸古琴名曲,⼤家⼀起来听听看有没有你熟悉的那⼀⾸!01《潇湘⽔云》02《⼴陵散》03《⾼⼭流⽔》04《渔樵问答》05《平沙落雁》06《酒狂》07《梅花三弄》08《阳关三叠》09《胡笳⼗⼋拍》10《醉渔唱晚》11经典曲⽬第⼀辑鸥鹭忘机⾳乐:管平湖 - 古琴碣⽯调幽兰⾳乐:管平湖 - 古琴欸乃⾳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离骚⾳乐:管平湖 - 中国古典乐欣赏唐霓裳⽻⾐长清⾳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获麟⾳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良宵引⾳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春晓吟⾳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乌夜啼⾳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四⼤景⾳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 12经典曲⽬第⼆辑列⼦御风⾳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静观吟⾳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普庵咒⾳乐:管平湖关⼭⽉⾳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秋鸿⾳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雪⾳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阳春⾳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渔歌⾳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龙翔操⾳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归去来辞⾳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 13经典曲⽬第三辑岳阳三醉⾳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获麟操⾳乐:管平湖 - 古琴回忆⾳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天风环佩⾳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仙操⾳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长门怨⾳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风雷引⾳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胡笳⾳乐: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伐檀⾳乐:管平湖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秋江夜泊⾳乐:管平湖 - 歌曲合辑14经典曲⽬第四辑禅院钟声⾳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碧涧流泉⾳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平湖秋⽉⾳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怀古⾳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双鹤听泉⾳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树临风⾳乐: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乐⼤系器乐篇-古琴秋风词⾳乐:赵晓霞 - 中国民乐⼤师纯独奏鉴赏全集:古琴猿鹤双清⾳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秋塞吟⾳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美⼈兮⾳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15经典曲⽬第五辑⼼何属 [琴歌] ⾳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华严阑若⾳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明⽉⼼⾳乐:赵晓霞 - 绿绮琴歌仙翁操 Fairy Old Man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凤求凰 The Male Phoenix Pursui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湘妃怨 Resentment of Concubine Xiang ⾳乐:瑞鸣⾳乐;赵晓霞;艾鸿波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神⼈畅 Who is singing ⾳乐:瑞鸣⾳乐;赵晓霞 - 中国⾳乐地图之听见国乐古琴⾳乐集赵晓霞客⾄琴歌⾳乐:哈辉;赵晓霞;喻晓庆;王佳男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长相知琴歌⾳乐:哈辉;赵晓霞;喻晓庆;王佳男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连理枝古琴曲⾳乐:赵晓霞;喻晓庆;瑞鸣⾳乐 - 虞美⼈(哈辉、赵晓霞即兴弹唱琴歌千年)16经典曲⽬第六辑如来藏⾳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听松⾳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桃源春晓⾳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空⾳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王操梧冈琴谱⾳乐:成公亮 - 秋籁⽔⾳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龙朔操⾳乐:成公亮 - 孤⽵君风翔千仞⾳乐:成公亮 - 成公亮古琴演奏选辑-秋籁居琴⾳孤⽵君⾳乐:成公亮 - 孤⽵君风⾳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17经典曲⽬第七辑⽕⾳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明君⾳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洞庭秋思⾳乐:成公亮 - 如是宁静 (成公亮古琴独奏)遁世操神奇秘谱⾳乐:成公亮 - 秋籁太阳和风车的对话⾳乐:成公亮 - 成公亮古琴演奏选辑-秋籁居琴⾳识⾳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忘忧⾳乐:成公亮 - 孤⽵君见⾳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地⾳乐:成公亮 -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18经典曲⽬第⼋辑沧海龙吟⾳乐:乐瑛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楚歌⾳乐:姚丙炎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五捣⾐⾳乐:徐⽴孙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七伐檀⾳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韦编三绝⾳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六华胥引⾳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五⽯上流泉⾳乐:裴⾦宝 - 秋湖映⽉——裴⾦宝古琴集洞庭秋思⾳乐:查⾩西 - ⼤师·古琴佩兰⾳乐:群星 - 中国古典⾳乐历朝黄⾦年鉴搔⾸问天⾳乐:群星 - 中国⾳乐⼤全古琴卷卷七19经典曲⽬第九辑挟仙游⾳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楼春晓⾳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秋风词⾳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极乐吟⾳乐:刘⾚城 - 国乐⼋⾳-古琴-古琴演奏专辑墨⼦悲丝⾳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梧叶舞秋风⾳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秋寒吟⾳乐:吴景略 - 吴景略-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神⼈畅⾳乐:龚⼀ - 中国民族⾳乐⼤师-古琴演奏家春晓吟⾳乐:龚⼀ - 龚⼀·古琴精忠词⾳乐:龚⼀ - 龚⼀·古琴。

中国音乐大全CD(古琴卷)(简称老八张)简介

中国音乐大全CD(古琴卷)(简称老八张)简介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簡稱老八張)简介 cd1-4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简介卷一管平湖生平简介管平湖(1895~1967):古琴演奏家。

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

管平湖自幼从父学琴画。

后又拜杨宗稷为师。

二十八岁回苏州游天平山时,遇琴艺高超的悟澄和尚,经悟澄指教,琴艺大进。

后又向山东秦鹤鸣道人学会了川派《流水》,从此名声大震。

其演奏风格浑朴、刚健。

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具神韵。

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上,就录有管平湖演奏的《流水》,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建国后,管平湖被聘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们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

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

此外《大胡笳》、《小胡笳》、《获麟操》、《乌夜啼》、《长清》、《短清》、《离骚》、《白雪》等琴曲也是经过他打谱整理的。

撰有《古指法考》1、碣石调幽兰《古逸丛书》《碣石调幽兰》: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国肯重用他。

在归途中见到幽谷中盛开的兰花,于是感慨地说: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和杂草丛生在一起,正象贤德的人生不逢时一样,并弹琴作了《幽兰》。

《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

现存最早的琴曲谱。

原件在日本。

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的文字谱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

曲名前冠以调名,为琴曲之仅见。

2、离骚《神奇秘谱》《离骚》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所作的琴曲,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

离骚:古琴曲,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而作。

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原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

此曲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惨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以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

由管平湖定拍、定节奏并演奏的《离骚》,具有古朴苍劲、深沉含蓄的风格。

第二段在低音区出现的音调,凄凉而压抑;它与第三段表现愤慨的音调交替变化出现,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使人感到悲愁交加,层层曲折。

近现代贵州古琴艺术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近现代贵州古琴艺术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近现代贵州古琴艺术的历史沿革及发展作者:朱博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在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的贵州如何传承与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旨在介绍古琴艺术在贵州近来百年的发展状况,为这门古老的艺术今后在贵州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相关的文献研究提供重要例证。

关键词:贵州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图分类号:1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2-107-109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从古琴艺术的地理分布上看,自古以来主要以江浙、中原、巴蜀(四川盆地)地区最为集中,而这些地区均为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地区。

而贵州作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中世居民族达17个,境内各民族能歌善舞。

贵州本土民族乐器品种繁多,而古琴作为汉文化音乐中的重要符号,在这片多元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土壤中,自然显得凤毛麟角。

可以说相对于古琴艺术底蕴深厚的其他省份而言,贵州仍处于古琴艺术的荒漠地带。

尽管如此,在贵州近百年的历史中,本地琴人为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自古在古琴艺术兴盛的地区,当地琴人队伍都具规模,各个时期都能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琴家。

对于贵州而言,历史上的琴人琴事资料甚少。

有确切琴事史料可查,对现今古琴界有影响的,要追溯到晚晴时期的身为贵州遵义人氏的黎庶昌。

其在任中国驻日本国公使期间,以外交官的身份,在日本皇室秘阁搜尽我国散逸经籍借阅,并在民间收集这些古代典籍,后将其成果与其随员杨守敬编印成册陆续刊行,名日《古逸丛书》。

丛书中收录的古琴曲《碣石调·幽兰》在琴坛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曲琴谱原件为唐人手抄卷子谱,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为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

此谱在中国大陆曾一度失传于唐代至晚清的一千多年中。

尽管黎庶昌二人不是琴人,但出于学者的眼光与学术的敏感,将《碣石调·幽兰》带回中土并公诸于世,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其贡献自然不可估量。

《历代弹奏古琴的大师》

《历代弹奏古琴的大师》

《历代弹奏古琴的大师》古琴人物孔子:春期时代教育家,约公元前481年,作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

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相传都是孔子的作品。

师旷:春秋后期晋国著名宫廷乐师,目盲,精于审音调律,对于音感极为敏感。

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等琴曲是他的作品。

伯牙:先秦琴师。

《吕氏春秋》记载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而能为钟子期领悟的故事。

《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老师成连带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的功夫,于是创作出《水仙操》。

现存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源于这些传说的作品。

雍门周:战国琴师。

善鼓琴,尝为孟尝君鼓琴。

后世说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

桓谭:东汉琴家,任掌乐大夫。

所著《新论》常论及音乐,并著《琴道》介绍有关琴及琴曲事迹。

蔡邕:汉末琴家。

他创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

现存《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亦传为他的作品。

蔡琰:汉末女琴家,字文姬,蔡邕的女儿。

汉末,她被虏入胡地,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

琴曲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

这些往往被认为是她的作品。

嵇康: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竹林七贤之一。

作有琴曲《嵇氏四弄》,包括:《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他的《琴赋》生动地描绘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史料价值。

,此外,《玄默》、《孤馆遇神》等琴曲也传为他的作品。

阮籍: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精于琴道。

现存琴曲《酒狂》传说是他的作品,有《乐论》传世。

阮咸:魏晋琴家,竹林七贤之一。

琴曲《三峡流泉》相传为他的作品。

刘琨:晋代琴家。

创作琴曲《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是最早以胡笳声编为琴曲的作品。

贺若弼:隋代琴师。

创作《石博金》、《清夜吟》、《不换玉》等。

九疑芳华——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九疑芳华——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第 39卷 第 7期 2018年 7月
湖 南科 技 学 院学 报
Journ 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l 01.39 No.7 Ju1.2ol8
九 疑 芳 华
三 代 古 琴传 人 的 文化 贡 献
李素瑾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学 院 ,湖 南 永州 425199)
编者按:李素瑾老 师,1940年生 ,祖籍辽 宁抚Jll页,出生于重庆,现居 北京 。是北京古琴研究会 在全国首批招 生的学员,
著有 琴学杂记 。1958年李素瑾拜 师于杨葆元先生 门下 习琴 ,成为杨葆元先生关 门弟子。杨葆元先生去世后 ,又跟随众 多 琴 家如查阜西 、关仲航 、溥雪斋等人学琴。李素瑾是九疑琴派非物质 文化传 承人 。近年来 ,李素瑾特别关心九疑琴 派的传承 , 教 大家学琴 ,在 家中举办古琴雅集活动。湖南科技 学院坐于湖南省永 州市,是九疑琴派杨 宗稷先生的故里,2018年 李素
杨 时百先生在演奏 方面 ,指 出:“盖琴 有腔 调 ,有节拍 , 有气候 。两三者之 间以腔调为主 ,必先行腔 ,然 后知按 节 , 至于 调气 ,而能事毕矣 。如杂乱无 章,不能 行腔 ,虽弹数十 百 曲,无当也。”所 以他把 琴 学丛 书》所出版的琴 曲,全 标 了工尺 ,点 了板 ,结束 了过 去琴谱 无点拍 的状 况 ,利于琴 人看谱 学曲。这 种费力之举 ,在当时是很大进步 。
瑾老 师由湖 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特聘 为琴学研 究专家。
关键词 :九疑琴派;李素瑾;杨宗稷 ;杨葆元 ;古琴传人
中图分类号 :J64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673—2219 (2018)07—0028—02

浅谈古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权威资料]

浅谈古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权威资料]

浅谈古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摘要: 古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远古时期的各种传说到周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此琴学兴盛。

直至文化大革命元气大伤而从此不为后人所知。

古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它,发扬它,让它重新登上舞台。

为了不让它从此沦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我们的民族音乐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一直在努力改革。

Abstract: Guqin has experienced a longhistorical process, the various legend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formal stage of history the Zhou Dynasty, since then flourishing of Qin. From then until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attered but not known to later generations. Guqin is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must protect it, promote it and make it back onto the stage. In order not to let it become a museum of art from our national musicians and music lovers have been efforts to reform.关键词: 古琴;现状;发展Key words: Guqin;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J63:A:1006-4311(2010)17-0200-020引言琴,因为历史悠久的缘故,又俗称“古琴”。

习称“七弦琴”。

华夏先民们很早就发明了“琴”这种乐器。

关于它的渊源,曾经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这十首古琴名曲,你要知道!

这十首古琴名曲,你要知道!

这十首古琴名曲,你要知道!展开全文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这十首古琴名曲,或许我们都曾听过,却并不知道它们的经典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古琴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广陵散广陵散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

乐曲原是东汉末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被推测为以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王为题材的大型器乐叙事曲。

它以磅礴的气势,独特的风格,庞大的结构,表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受到琴家们的推崇,魏晋琴家嵇康以弹此曲著称。

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高山流水流水管平湖 - 乐府名家高山流水遇知音,《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间广泛流传。

《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平沙落雁平沙落雁龚一 - 出神入化: 国宝级大师国乐演奏精选第拾辑(古琴精粹)《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

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然后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最后又复归於和谐恬静的旋律中。

纯律在古琴上的应用

纯律在古琴上的应用

乐器学堂音乐教室文/张柏铭 张 卓纯律在古琴上的应用在中国民族器乐宝库中,历史悠久、遗产恢宏、艺术品味高雅,且最受人们崇拜的就是古琴音乐。

人们常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懂得中国音乐。

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琴学文化,正确地诠释并能真实的再现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古琴音乐,理清每个作品的律制(纯律、三分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应该引起琴界的高度重视。

上世纪50年代前,中外律学人士大都认为,中国是三分损益律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但自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1952年)、吴南薰的《律学会通》(1964年)、缪天瑞的《律学》(1950年初版,1965年修订,1983年增订),相继提出中国自古就存在纯律后,陈应时依据现存古代琴谱和大量琴学文献,论证了中国古代不仅在实践上早已使用纯律,而且也早已存在纯律理论。

为此,他先后发表了近20篇学术研究论文,为构建“琴律学”奠定了基础。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出土的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编钟,为人们进一步证实了纯律音程已在当时得到了应用。

本文通过学习前辈们的许多琴学理论,结合查阜西关于“平调取用弦音五分之一,乃自三和弦中得来,岂窃自西洋纯律耶?”①的推断,于琴上将平调通过七弦琴纯律调法,进行试奏、比对,以进一步证实纯律在古琴上的应用。

同时,希望琴界重视纯律在大量古代琴谱(特别是明末以前)中的客观存在,真实再现古琴音乐。

一、纯律的基本原理纯律是以倍音列(见图一)中之四倍音、五倍音和六倍音为基础构成的一种律制,亦称“自然律”。

大家知道,通过将纯律大音阶与五度律大音阶相比较,显示出纯律大音阶的二、四、五、八各级音,与五度律大音阶中相应各级音完全相同,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纯律大音阶的三、六、七各级音比五度律大音阶的三、六、七各级音,分别低一个普通音差(22音分)。

三、六、七级这三个音,于五度相生律上都由五度相生取得,可在纯律上是依据倍音列原理,加入纯律大三度而成。

谁令瑞鹤灵猿舞——《猿鹤双清》的传谱与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

谁令瑞鹤灵猿舞——《猿鹤双清》的传谱与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

《猿鹤双清》的历史谱本梳理《猿鹤双清》一曲最早见于明代正德年间著名琴家谢琳编辑的《太古遗音》,据统计现存有20余部琴谱收录该曲,其中12部琴谱含有题记。

该曲的来历,通过整理以上题记内容有两种说法:一说该曲由宋代石扬休所作;另有一说法由宋处士高太素所作。

而在整理藏曲、谱题记,搜集相关人事资料时发现以上说法存在诸多问题。

一、在题记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记载有误之处,例如在《西麓堂琴统》题记中记录该曲为宋处士高太素所作(“宋处士高太素,隐于商山,避世乐道,见啼猿啸月,鸣鹤唳风,故作此曲,以寓概世之意。

”),但高太素——《猿鹤双清》的传谱与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摘 要〕《猿鹤双清》一曲为近代蜀派古琴重要的打谱成果,但该曲的打谱情况、传谱传承情况却有不同说法。

现对其打谱及传谱传承情况进行梳理,解决《猿鹤双清》打谱情况及传承脉络的学术问题,并兼论古琴曲的打谱与传曲活态传承的特点。

《猿鹤双清》为近代蜀派的重要打谱琴曲,其打谱、传谱过程涉及了众多现当代四川境内重要琴人,例如已故侯作吾、何朝现、王华德、俞伯荪等古琴大家及在世琴家曾成伟教授、俞秦琴老师等;该曲还曾于上海传习,到今天是国内众多琴友公认的蜀中名曲之一。

以此为例,通过对该谱流传情况的梳理,再对其演奏与谱本的对比,一窥古琴传承过程中的流动性与活态性。

〔关键词〕古琴;活态传承;《猿鹤双清》文 / 邓丽珠谁令瑞鹤灵猿舞音乐世界|Y I NY U E S H IJI E为唐人,并非“宋处士”。

在《开元天宝遗事》(五代人撰,记录唐代逸闻趣事的笔记小说)中有记载其事迹。

该曲另说为宋隐士石扬休所作,按《重修真传》《真传正宗》《杨伦太古遗音》等谱中的记载,宋石扬休是因讥时政遭到惩罚继而隐退饲养猿鹤,但据《宋史》中对石扬休的记载,却是因上谏其事而受嘉奖仕途平顺,并生性“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宋史·石扬休传》),因而题记所载颇与史料不符。

查阜西的琴友“幼澄先生”

查阜西的琴友“幼澄先生”

赏鉴文、图:严晓星查阜西的琴友“幼澄先生”古琴大家查阜西先生,一生交游广阔,勇于任事,留下的信札甚多,在民族音乐界恐怕罕有其匹。

近年古琴一路升温,他的信札竟也频频亮相于拍场了。

说起来,古琴文献这东西,终究还是偏门,感兴趣的人再多也有限。

但眼下名人信札的收藏那么红火,不一定非得“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才出手,若再有二三子存着必得的心思,每每抬出极高的价位,其锋头之劲,直逼主流文化大家,确乎令人瞠目。

去年2月19日北京泰和嘉成公司举办的书画·古籍迎春拍卖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通查阜西信札。

信凡两页,写在白石老人水印画笺(26.5厘米×16厘米)之上,边角略损。

虽属小件,听说竞争却相当激烈,最后以过万的价格成交。

我在望洋兴叹之余,对那位收信人“幼澄先生”大感兴趣。

此公拍卖公司未作介绍,当然是材料未能检得;而在我记得的查先生师友中,竟也打捞不出一点印象,只有反复读这通信,希望捕捉到尽可能多的线索:幼澄先生:大示敬悉。

在蓉时早已闻及鸿名,访书之际竟失之交臂,未及识荆,至今怅怅!尊旧游李子昭先生,抗日期间即已作古,徐元白先生又始于上月二日在杭州病故,只吴寖阳先生则仍在香港,闻亦龙钟已甚矣。

去年假与民族音乐研究所,令组采访古琴小组,事后曾作详细报告,不日印行,将由该所直接寄发各地琴家。

弟经常在城另有工作,一年之中仅至该[所]一二次耳。

惟北京古琴研究会有时出刊,亦自当以时寄蓉求正也。

手复,即请缦安!查阜西拜复,五七、八月二日关于这通信札,当先就一些要点加以解释:李子昭、吴浸阳(“寖”为“浸”之异写)均为四川籍古琴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苏州,为琴坛所重,抗战前吴赴香港。

徐元白的琴艺也本自蜀地,是查先生的挚友,二人同为现代大家(信中“始于上月二日在杭州病故”的“始”字,显然不当,疑为“恰”字之误)。

信中提到“去年假与民族音乐研究所,令组采访古琴小组”,是指1956年春夏间,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促成、查先生领导的全国古琴采访录音计划。

论查阜西的琴律研究

论查阜西的琴律研究
陈应 时
( 上 海音 乐学院 音 乐学 系 ,上 海 2 0 0 0 3 1 )
摘 要 :琴 学家查 阜西在琴律研 究 中有三大贡献 :( 1 )在现代律 学研 究中他 于 1 9 2 2年 率先以分数形 式列 出
琴上十三徽每一徽 的弦长比值 ,大大方便 了琴律研 究的律 学计 算 ,故其后 亦被 乐律 学 家王光祈、杨 荫浏、缪天 瑞等所采 用,并一 直沿用到今 天;( 2 )在现代琴 家中他 最早发现 了宋初琴 家崔遵度在其 《 琴 笺》 中提 出的琴徽
D O I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8— 7 3 8 9 .2 0 1 3 .0 3 .0 0 1
中图分类号 :J 6 1 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7 3 8 9( 2 0 1 3 )0 3— 0 0 0 1 — 0 6
为 “ 天地 自然之 节” 的学说 ,然后他 以中国琴 学术语 “自然 之 节” 为据 ,提 出了要 在 琴上使 用 “自然音 阶” ; ( 3 )他在琴律研 究中创立 了合符 于 自然律音 阶应用的 “ 平调调 弦法” 。
关键词 :查阜西 ;琴律 ;天地 自然之 节 ;自然律音阶 ;平调调弦法
取用 自然音 阶论》 。前 两篇分别发表 于 《 东方 杂志》 1 9 2 2年卷 1 9第 8 、9号 和 1 9 2 5年卷 2 2第 7号 ,第 三篇 写作 年代不 详 ,这三篇 论文均被 收录在黄旭 东 、伊鸿 书、程源敏 、查 克承编 的 《 查 阜西琴学文萃 》 一书 中。 本文拟就学 习 了这 三篇论文之后谈 一些心得体 会 ,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查先生 的琴律研究 。
2 0 1 3年 第 3期

古琴艺术中以“芳”论琴现象解析

古琴艺术中以“芳”论琴现象解析
《太古遗音》 中,“九德” 的内容已经与 《尚书·皋陶 谟》 中的内容从表面 上 看 似乎 有 些 大 相 径庭。其 实,若仔
魏 圩: 古琴艺术中以 “芳” 论琴现象解析
细分析, “九德” 中的 “奇”,涵括了 “轻” “松” “脆” “滑” 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指木材的密度、木材的老化程度 等四种物理特性。但这四种特性均与木材的传声特性有关。 四种特性可分别进行论述,亦可合并论述。但若以 “轻” “松” “脆” “滑” 取代 “奇”, “九德” 则要变成 “十二 德”。而之所以仍沿用 “九德”,或是出于对传统的尊重。 “九” 在我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被认为是 “至数”,即圆满之 数。
但上述例证,只表明 “芳” 与 “德” 之间的联系,能 用以解释为何 “芳” 被列入 “九德” 之中。但 “德” 是对 人品格的概括,而非对器物品质的概括。因此,还须继续 研析 “德” 与古琴这件乐器的关联。
通过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发现,《尚书·皋陶谟》 中就 有关于 “九德” 的论述,原文为: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 恭,乱而 敬,扰 而 毅,直 而 温,简 而 廉,刚 而 塞,强 而 义。” 其 中, 宽、 柔、 愿、 乱、 扰、 直、 简、 刚、 强 是 “行”,栗、 立、 恭、 敬、 毅、 温、 廉、 塞、 义 是 “德 ”。 原文并不仅仅是在说九德,还有九种与之对应的行为。所 谓 “九德”,是 “德” 亦是 “行”。
教授。( 南京 210000)
004
统文化语境中,与高尚的品德相关。 《楚辞·离骚》 中有 云: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意为: 那些上古 的君王治理国家以百姓疾苦为先,所以那些品德高尚的贤 者都愿意拥护他。此处,“芳” 与品德产生了某种联系,而 此种联系在我国传统文献中并不是孤例。

查阜西古琴美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探赜

查阜西古琴美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探赜

Exploration of Zhafuxi's Aesthetic Thought of Guqin
and Its Epoch Value
作者: 杨浏祎[1];杨光钦[2]
作者机构: [1]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031;[2]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9-15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查阜西;古琴艺术;美学思想;时代价值
摘要:查阜西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古琴艺术家之一.他的卓越源于他在推进古琴艺
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美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也源于他早年有缘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其服务于
人民大众的共产主义信仰.查阜西的古琴美学思想,祛魅古琴艺术的神秘色彩,进而为古琴艺术黜雅还俗的功能定位、移情正心的人格省思、雅俗共赏的人民情怀,以及政教风化的时代传承等做了
深度的价值功能阐释.由此出发,也为直接推动古琴艺术置入人民之中,并促使其彰显新时代的美学价值意蕴,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思想财富.。

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江苏古琴文献研究(二)

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江苏古琴文献研究(二)

69审美与艺术学《吴兴周梦坡先生年谱》中记载:“周氏讳庆云,字景星,一字逢吉,号湘舲,别号梦坡,浙江吴兴县人(原称乌程县)。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11月29日生于上海城内日教场旅舍,直到同治五年(1866)才居南浔。

出生于书香门弟的周庆云,7岁起随金筱庭先生学习儒家经典;光绪五年(1879)因筱庭先生病而从学于严栅枝先生;光绪六年(1880)17岁的周庆云始应试,次年录秀才;光绪十一年(1885)始应省试;光绪十七年(1891)春赴杭州,盐业事业自始起;光绪二十九年(1903)奉部选授永康县学教谕,但因故未赴任。

后筹办浙江铁路公司、浙西鹾务两等小学堂、成立浙江兴业银行等,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族资本家。

宣统三年(1911)携家眷迁沪寓爱文义路道达里额曰“晨风庐”,约托思晨风,秦风钦钦,思贤之心,故以“庐”云,同年江苏省独立。

一、周庆云对历代古琴文献的搜集与编撰周庆云爱好诗词、书画、文物及藏书,且著述颇丰。

有《梦坡室丛书》45种、《中国盐法通》100卷等,另有《南浔志》《西湖灵峰寺志》《莫干山志》《西溪秋雪庵》等。

周庆云是一位真正的古琴爱好者,五十学琴操缦安弦之法于山阴俞瘦石、李子昭先生,探“正乐之本原以合元音,辟俗乐之支离以卫大道”。

他所藏宋徽宗松风琴,曾在参与“怡园琴会”被品第一;他曾资百金助杨时百刊《琴学丛书》(《琴粹》四卷、《琴话》四卷、《琴谱》三卷、《琴学随笔》两卷、《琴余漫录》两卷、《琴镜》九卷);他撰写古琴著作,中华民国三年《琴书存目》六卷、附《琴书别录》两卷梓行;民国八年完成《琴史补》两卷、《琴史续》八卷;民国十八年《琴操存目》编成;民国十九年《梦坡室收藏琴谱提要》梓成。

作为目录型书籍的《琴书存目》共六卷,主要收录了周代至中华民国初年所能见之古琴书目共315种,并将其分为仅存书名的琴书、内容散见其他书籍中的琴书和现存可见琴书三大类,全书对编撰者生平,书籍内容等作了摘要。

其中周至唐前共收录26种、唐至宋前共收录58种、宋至元前共收录58种、元至明前共收录78种、清至民国初共收录95种。

查阜西的古琴艺术-推荐下载

查阜西的古琴艺术-推荐下载

查阜西的古琴艺术(根据清灵子老师2013年9月11日上午郑州爱好者QQ群讲课记录整理,未经清灵子老师审阅)。

第一讲在家好,今天有我和大家一块分享查阜西的古琴艺术。

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大家及时给予纠正。

不要让不知道的朋友误入歧途。

我今想和大家谈的题目是:查阜西的琴学历程及古琴艺术特色,由于这个话题比较长,分两次说吧。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查阜西的琴学历程。

为什么要先说查老的琴学历程呢。

主要是由于查的琴风可以说跟他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包括我们每个弹琴的人都是如此。

小孩子学会一个曲子,我们听着,可能会旋律都不错,也很熟,但是听着没有什么味道。

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分析一个琴家的风格,不得不了解此人的经历,学识及自养等有关琴外的东西。

因而才会有“古琴功夫在琴外”这么一说。

如,经常看古诗词,可增加我们对整个曲子的节奏感。

古代诗词,都有能唱的。

平仄、顿挫有一定的规律性。

好了,不扯那么远了。

现在开始介绍查老的琴学经历。

查阜西,1895年11月7日生。

字镇湖,号阜西,夷平为自取用名。

曾用照雨室室名,号称照雨室主人。

因此才会有查老的曲谱叫做《照雨室琴谱》。

不过这个琴谱没见过。

曾苦苦寻觅,最终也无果。

“剑胆琴心酒肚肠,亦能清致亦能狂。

西风留得断肠句,空对河山哭一场。

”这首诗是查阜西先生1910年所做的《遗怀诗》。

记得中国古琴网的群里有个叫剑胆琴心的,估计也是个查老的崇拜者。

而网名也应该来源于此吧。

这首诗能看得出查老在当年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怀惴一颗报国之心,表现出一个进步青年的忧国忧民的抱负。

就如现在我们所谓的愤青吧。

在谈查老的古琴艺术特色之前,首先谈一谈查老的琴学历程。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其家庭、经历、环境、学识、修养等因素对其自身艺术形成的影响,查老也是如此。

一、查先生的家庭背景及人生经历。

他家是江西修水的。

这才有了修水查阜西,记得琴学备要上有这么介绍的。

查先生出于湖南永顺县,祖籍江西修水。

其父,名连达,字运享,当时为清政府苗区小官,查阜西于1895就出生于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阜西的古琴艺术(根据清灵子老师2013年9月11日上午郑州爱好者QQ群讲课记录整理,未经清灵子老师审阅)。

第一讲在家好,今天有我和大家一块分享查阜西的古琴艺术。

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大家及时给予纠正。

不要让不知道的朋友误入歧途。

我今想和大家谈的题目是:查阜西的琴学历程及古琴艺术特色,由于这个话题比较长,分两次说吧。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查阜西的琴学历程。

为什么要先说查老的琴学历程呢。

主要是由于查的琴风可以说跟他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包括我们每个弹琴的人都是如此。

小孩子学会一个曲子,我们听着,可能会旋律都不错,也很熟,但是听着没有什么味道。

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分析一个琴家的风格,不得不了解此人的经历,学识及自养等有关琴外的东西。

因而才会有“古琴功夫在琴外”这么一说。

如,经常看古诗词,可增加我们对整个曲子的节奏感。

古代诗词,都有能唱的。

平仄、顿挫有一定的规律性。

好了,不扯那么远了。

现在开始介绍查老的琴学经历。

查阜西,1895年11月7日生。

字镇湖,号阜西,夷平为自取用名。

曾用照雨室室名,号称照雨室主人。

因此才会有查老的曲谱叫做《照雨室琴谱》。

不过这个琴谱没见过。

曾苦苦寻觅,最终也无果。

“剑胆琴心酒肚肠,亦能清致亦能狂。

西风留得断肠句,空对河山哭一场。

”这首诗是查阜西先生1910年所做的《遗怀诗》。

记得中国古琴网的群里有个叫剑胆琴心的,估计也是个查老的崇拜者。

而网名也应该来源于此吧。

这首诗能看得出查老在当年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怀惴一颗报国之心,表现出一个进步青年的忧国忧民的抱负。

就如现在我们所谓的愤青吧。

在谈查老的古琴艺术特色之前,首先谈一谈查老的琴学历程。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其家庭、经历、环境、学识、修养等因素对其自身艺术形成的影响,查老也是如此。

一、查先生的家庭背景及人生经历。

他家是江西修水的。

这才有了修水查阜西,记得琴学备要上有这么介绍的。

查先生出于湖南永顺县,祖籍江西修水。

其父,名连达,字运享,当时为清政府苗区小官,查阜西于1895就出生于苗区。

这个查阜西先生自己也说过。

《查阜西琴学文萃》第16页有介绍“皆终岁鹑衣百结,菜根一瓯,犹赖母豢豕,乃得度岁”。

当时也很清贫。

“犹赖母豢豕,乃得度岁”。

依靠他母亲养猪来生活。

1911年查先生二哥查镇泽及父先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革命军,其二哥被任命为连长,其父后被任守湘东负责人。

1916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国运动取得胜利,将袁世凯赶下台,而查父在讨袁战争中就义。

1916年,查先生在南昌读中学,于1917年考入烟台海军学校。

1919年因海军学生运动失学。

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

同年赴广东追随孙中山,并进入广东航空学校学飞行。

同年夏,陈炯明叛变而失学。

查先生深受其父兄之影响。

1920年加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并参加北伐战争,屡建功勋,于1923年在国民党重要部门任职,历任长沙市国民党党部秘书、湖南省国民党党部秘书,长沙市国民党组织部部长等。

可以说,当时查先生在国民党中也是名操一时,地位显赫。

1924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随后兴办国际民航,并入欧亚航空公司任秘书(共任十年)。

抗战后于1941年入滇转入军事工程局工作,修整各地机场。

后任中央航空公司任副总经理。

1949年11月参与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义。

为新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后先生后被聘为音协常务理事,民族音乐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54年任北京古琴研究会副理事长。

(注,当时的理事长是溥雪斋)1956年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协副主席。

1976年6月10日于北京医院的防震棚中与世长辞(许建)。

查老的人生经历大的框架,就这些了。

再细的话,估计能写一本书,就成传记了。

咱就不搞那个了。

说第二个问题:二、查先生学琴历程及琴学活动简述查先生自6岁时,受其大哥和二姐的影响,喜欢上中国传统音乐。

7岁便能唱数首小调民歌。

10岁是便能对对、作诗。

12岁全家移居津市,受夏氏父子(夏正彝,益阳人,琴艺不高,子夏伯琴,能琴歌。

)弹琴影响。

13岁时能唱昆曲。

并自学古琴,善弹渔樵。

15岁师承大庸琴师龚峰晖、田曦明师徒。

此时所学都是琴歌。

田曦明师徒属江派。

江派根据查老的说法是,他学琴时,江派专指琴歌派别。

江派,可能是唐前后的江浙派到宋元时分立成一江派和一浙派。

近代专指活动于江西一代以琴歌演凑为主的古琴弹唱。

通过学习,琴技大进。

28岁长沙任教期间,相交华阳顾氏和庐陵彭氏,并开始学习“虞山派”清微淡远的不歌之曲。

(主要是区别于原所学古琴曲,因皆带歌词)。

因此,现在琴界大部分人称查为泛川。

但我感觉,查老非泛川,而是到各家之长,自成一派了。

后面的琴学活还可以看得出。

留各家之长。

在此听华阳顾氏弹奏《潇湘水云》,为以后自打此曲谱打下基础。

在上海任航空秘书时,先生打出两曲具有影响深远的琴曲。

打谱《潇湘水云》,具体说一下这个打谱。

1932到1934年三年时间从《自远堂琴谱》打出。

这首曲子是查老依据广陵派琴谱和吸收蜀派的节奏特点打出的。

此曲在处理上查老后来说:“清代康熙年间,南通有名的琴家徐大生,在他的《五知斋谱》中说:演奏上处理这些乐句,须两手灵活,低弹轻拂,才能够合它要旨”。

明代末年《大还阁琴谱》作者虞山琴家徐青山说:‘水云声这两段,要用弱音从容地过度过去,就会得出很自然而巧妙的音响,真的会像云水交融一样。

音转快之后,指下不可有阻滞,要使急连的音不露痕迹,就显出云飞水涌的气势了。

’上述引自引自《查阜西琴学文萃》431-433页。

查先生凭此曲赢得“查潇湘”之称号。

再一就是打谱《渔歌》。

1932到1933年吸收彭氏弹此曲的节奏打谱。

此谱传承广泛,影响深远。

“此曲出自清中叶自远堂琴谱”。

在此再插个题外话,略述彭君祉卿,现代琴人一般可能认为彭氏是浦东三杰中琴艺最低的或者没有什么印象的人吧。

(河东张心远:可不是。

琴川:不是如此,彭家祖传。

一珡一鹭:他只是名气不响。

彭家的忆故人就是传世)。

彭祉卿是查阜西的挚友,一九四四年去世,没能留下古琴录音,但据查阜西与张子谦的称道,他很可能是“浦东三杰”中演奏水平最高的人(河东张心远:他们没有高下,个性不同,彭是九疑杨的学生,弹琴功力深,张充和的书里说,彭弹琴窗户都震动。

杨九疑是以渔歌为代表的,杨自己说彭的渔歌已经超过自己了)。

从查阜西《彭祉卿先生事略》来看,彭祉卿“一生瑰意琦行,与人落落寡合,一语径庭,辄拂袖而起,幸友辈均能谅之耳。

凂近几载,当大时代之艰难,俯蓄之资益困,又因得新欢而竟失恋,廓处悲忧穷蹙,乃复纵酒佯狂,绝弃形骸,自为戕贼。

余时或劝其节量续胶,辄报以无情之怒目”很有个性的一个人。

性格中颇有愤世嫉俗的成分,若非查阜西这样的知己,的确不易相处。

从上段话来讲,只是彭氏只是脾气不好,比较怪异罢了,有点象今天的愤青。

相反我从中理解到的是他是一个真实而率性的人,而琴艺修为还是非常之高的。

张充和在她的《挽琴人彭祉卿》诗也可以看出来:君家燕子不寻常,犹自依依绕玳梁。

但教生死情无极,岂必高梧栖凤凰。

人生来去无踪迹,故旧何劳为君哭。

不烧楮泊不招魂,痛饮千杯歌一曲。

彭氏就说到这里,先打住啊。

以后可以做个专题来讨论。

言归正传,还说《渔歌》吧。

查先生还说对于此曲还说:是一个内心比较收敛的文人。

琴坛咸知变革最大之曲,多为佳品;盖必曲之基础优良,始易招人弹弄又,弹弄愈频,变革遂亦愈大,此发展之规律也。

而此曲之变革,不仅旋律开展,乐段增多,……欲指陈我国乐曲常有剧烈发展之迹,此曲之变最足取作典型。

”在任欧亚航空公司任秘书期间:在南京江宁和夏一峰,吴浸阳,徐少白,李子昭等组织了“青溪琴社。

并开始授并教授庄剑丞琴曲。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人,庄剑丞庄剑丞(1905—1953),名鉴澄,字剑丞,号栩斋。

江苏江阴人。

此人也十分了得。

但后来不再其名,是由于政治等原因。

此人为今虞琴社会员。

出身儒宦家庭。

幼年至青年时代辗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求学。

抗战期间先后任职于伪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伪江苏省文献馆。

抗战后至解放初先后在江苏高等法院、上海新裕纺织公司第一厂工作。

庄剑丞作为伪政府的官员,属汉奸败类,暂不去理论。

历史就是如此,怎么绕你也不可能绕过去。

这是个槛。

有些才华横溢的人败落了,一大部分都在于选择了他不应该选择的政治方向。

做为我们琴人,最好还是与世无争的好。

此阶段所打琴谱重要的还有:《流水》,在学习百瓶斋主人之孙顾梅羹的音乐表现方法时,于1934-35年按《百瓶斋琴谱》打出,但这首曲子没有留下录间,甚是可惜。

《长门怨》、《关山月》吸收了王燕卿与其弟子徐卓的音乐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于1935年据《梅庵琴谱》打出,《高山》,听徐元白弹高山,根据其风格据《春草堂琴谱》打出,《渔樵问答》,受彭君祉卿的熏染,据时百的《琴镜》打出。

《空山忆故人》,早年在大庸受龚峄辉、田曦明等熏染,又与彭君祉卿参合《理琴轩琴谱》抄本订正。

其他还有《梅花三弄》,《玉楼春晓》、《泣颜回》等。

1936年查先生在苏州与李子昭、彭祉卿,在上海与张子谦、沈草农等组织“今虞琴社”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交流、讨论、研究琴学。

并主持《今虞琴刊》的编写。

下面说一下这个琴刊。

1937年出版的《今虞琴刊》刊有琴社成立一年多来活动的详细记录。

他们联络琴友,交流琴学,每周有星集,每月有月集,参与者日众,几乎囊括了北京、四川、广东之外的大多数优秀琴人同时,他们全国范围内征访的琴人、古琴信息,向琴人征求琴社资料、罕见琴谱、学术文章,开始编辑琴刊。

今虞琴社虽处东南繁华地,甫一成立,却以开阔的格局与气势展现了新的面貌,影响迅速波及全国琴坛。

作为这独一无二的泱泱大社的主持者,查阜西众望所归地成为南方琴坛的新一代领袖。

哦,群主大人回来了,你的电又来了?下面引用一下严晓星《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

抗战爆发,烽火逼近江南,琴人的黄金年代结束。

很快沪、宁不保已成定局,国民政府开始内迁。

仓皇之际,欧亚航空公司准备将全部器材向内地紧急转移,由查阜西主办。

查阜西顾不上苏州的家人,径自上海飞西安,再转昆明;家人则自行逃难,流徙千里,南下会合。

“中原板荡,乐坛星散”(查阜西《话眉坪记》),张子谦、吴景略等人在上海“孤岛”内坚持活动,苦苦支撑;查阜西、彭祉卿在西南一隅,却不期而然地身逢乱离造成的风云际会。

“中原板荡,乐坛星散”。

是何等的感慨,抗战期间,查老代表国民政府赴美国考察,在美讲授古琴,搜集流失海外的古琴曲谱。

多次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讲解古琴和演凑古琴。

并留有录音母带于此。

我们现在所听到查老的《潇湘水云》、《普庵咒》、梅花三弄》等曲目,都是美国图书馆藏本。

国内没有流传下来。

群里共享里我发的《查阜西古琴曲集》应该都包括了他现在流世的全部曲子了。

大家没有的可以去下载听听。

解放后,先生主要从事琴学活动和参加全国民间古典音乐巡演活动。

61岁后,做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的查老,带领北京古琴研究会(前身为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