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
合集下载
李白《蜀道难》ppt课件
![李白《蜀道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5036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6.png)
音韵、节奏等审美要素分析
音韵美
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了多种音韵手法,如押韵、平仄相间等,使诗歌读起 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节奏美
诗歌采用长短句相间的形式,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相契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蜀道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史地位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蜀道难》的艺术特色
诗篇运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想象,描绘了蜀道的艰险难行和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同时,诗篇还以强 烈的感情和豪放的风格,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蜀道难》在当代的影响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蜀道难》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激发了 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也启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勇气和智慧。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 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当代文化语境下对《蜀道难》的重新审视
《蜀道难》的主题思想
一方面,诗篇通过对蜀道艰难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另一方面,诗篇又通过描写蜀道的艰 险难行和环境的恶劣,寄寓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和关切。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与注释
原文全文展示,附带字词注释和读音标注 重点字词的解释和用法举例
诗句的断句和朗读指导
逐句解读,深入理解诗意
每句诗的意思解释和内涵阐述 描绘诗中场景,再现蜀道艰险之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蜀道难》 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蜀道难》 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8b6ca0a6c30c2258019e3d.png)
1、唐诗的分类
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 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 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 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2、唐诗分期
唐 初唐 “初唐四杰”、陈子昂
代
诗 盛唐 李杜 、“边塞” 、“山水
歌
田园” 中唐 元白、韩孟
发
展 晚唐 “小李杜”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 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2、危
危乎高哉 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 上屋骑危
高 危险 正,端正 屋脊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3、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
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解析:⑶ ①春林茂盛繁密。②峭崖高耸险白
中国诗词渊远流长,仅就唐宋而言,也有悲壮的陈子昂,沉郁的 杜甫,超脱的王维,深情的李商隐,凄愁的李清照,悲怆的辛弃疾, 多情的柳三 变……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名字各放异彩永远醒目。 至于李白,我几乎纯然完全可以说他是历史的一项馈赠了,我是喜欢 他的,如此潇洒、如此任性、如此浪漫!
锦城虽云乐(云:动词,说;乐 :动词,可译为“享乐”)
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什么)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使人听此凋朱颜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 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 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 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2、唐诗分期
唐 初唐 “初唐四杰”、陈子昂
代
诗 盛唐 李杜 、“边塞” 、“山水
歌
田园” 中唐 元白、韩孟
发
展 晚唐 “小李杜”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 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2、危
危乎高哉 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 上屋骑危
高 危险 正,端正 屋脊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3、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
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解析:⑶ ①春林茂盛繁密。②峭崖高耸险白
中国诗词渊远流长,仅就唐宋而言,也有悲壮的陈子昂,沉郁的 杜甫,超脱的王维,深情的李商隐,凄愁的李清照,悲怆的辛弃疾, 多情的柳三 变……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名字各放异彩永远醒目。 至于李白,我几乎纯然完全可以说他是历史的一项馈赠了,我是喜欢 他的,如此潇洒、如此任性、如此浪漫!
锦城虽云乐(云:动词,说;乐 :动词,可译为“享乐”)
重要虚词
难于上青天(介词,译为“比”) 开国何茫然(多么)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什么)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使人听此凋朱颜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侧身西望长咨嗟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4课《蜀道难》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4课《蜀道难》课件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b71bb1102de2bd960588da.png)
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 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 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 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 的情况。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 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 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7. 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 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 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 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 山水的险恶。
8.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
明确:“君”可பைடு நூலகம்是虚拟的, 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 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 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第二单元
蜀 道 难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 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 的艺术特色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 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 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 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 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 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 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 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 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 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 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 力。
7. 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 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 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 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 山水的险恶。
8.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
明确:“君”可பைடு நூலகம்是虚拟的, 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 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 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第二单元
蜀 道 难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 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 的艺术特色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 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 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 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 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 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 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 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 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 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 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 力。
《蜀道难》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难》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6cc52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4.png)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 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蜀地的道路
艰难
解
﹙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因此蜀道常成为
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题
《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
险阻。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
府古题而作。
解 南梁刘孝威“邓侯束马去,王生敛辔还” 题 南朝梁阴铿“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咨嗟( zī jiē )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从那时以来 噫吁嚱, 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上青天! 及 ,开国何 ! 四万八
高
比
千岁,不与秦塞 人员往来西正太对白着有鸟道,可以
模糊难知的样子
峨眉巅。
,然后天梯
石栈相钩连。上有
飞越 高耸的山峰 激浪
回日之 ,下有
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大家去过四川吗?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的?
古蜀国交通图
道路艰难险阻,沿 线地势险要,山峦 叠翠,风光峻丽
李 白
1、通过朗读,准确地概括出蜀道的形象
学
特点
习
2、理解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分析 诗中多种艺术手法,比如夸张、想象、
目
比喻等。
标
3、体会李白在诗歌中的复杂情感,揣摩 “长咨嗟”的复杂内涵。
知 人 论 世
4、理解性默写 (1)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_青!”天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 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_。横绝峨眉巅 (3)李白《蜀道难》中,“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_”万壑两雷句写急流和瀑布 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蜀地的道路
艰难
解
﹙进入﹚蜀地的道路艰难(难行)。因此蜀道常成为
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题
《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
险阻。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
府古题而作。
解 南梁刘孝威“邓侯束马去,王生敛辔还” 题 南朝梁阴铿“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咨嗟( zī jiē )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从那时以来 噫吁嚱, 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上青天! 及 ,开国何 ! 四万八
高
比
千岁,不与秦塞 人员往来西正太对白着有鸟道,可以
模糊难知的样子
峨眉巅。
,然后天梯
石栈相钩连。上有
飞越 高耸的山峰 激浪
回日之 ,下有
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
大家去过四川吗?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的?
古蜀国交通图
道路艰难险阻,沿 线地势险要,山峦 叠翠,风光峻丽
李 白
1、通过朗读,准确地概括出蜀道的形象
学
特点
习
2、理解诗歌中新奇的意象及意境。分析 诗中多种艺术手法,比如夸张、想象、
目
比喻等。
标
3、体会李白在诗歌中的复杂情感,揣摩 “长咨嗟”的复杂内涵。
知 人 论 世
4、理解性默写 (1)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_青!”天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 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_。横绝峨眉巅 (3)李白《蜀道难》中,“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_”万壑两雷句写急流和瀑布 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蜀道难》PPT课件人教版
![《蜀道难》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9bdf2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2.png)
那只梦想花城的飞鸟 已经落在手里 这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追求啊 你却用灵魂之光把它惊走 现在,我相信 你马背上的那片雪亮 肯定是每个孤夜的月光所赠 今天 你又赠给了我—— 白色的风,白色的诗,白色的魂。
蜀道难
唐·李白
乐府诗 有广狭两种意义:狭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 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
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 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
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 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 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 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画了由秦入蜀道 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风景。既写了蜀 道的艰巨,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巨, 并寄予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担心。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 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 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 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 的面貌,描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6、扪参历井仰胁息 mén shē n
7、以手抚膺坐长叹 yīng
8、畏途巉岩不可攀
chán
9、飞湍瀑流争喧豗 tuā n huī
10、砯崖转石万壑雷 pī ng
11、剑阁峥嵘而崔嵬 wéi
12、侧身西望长咨嗟 zī jiē
1
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 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 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 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 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 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 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蜀道难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蜀道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8bddaf28ea81c758f5788c.png)
太白山 长安
青泥岭
秦岭剑阁 大巴山
青
锦巫
藏 蜀城 山
高中 原
山 长江
云贵高原 脉
北
西
东
南
剑门关,是蜀道 上最重要的关隘。这 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 公里,72峰绵延起伏, 形若利剑,直插霄汉。 连山绝险,独路如门, 素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疏通字词
• 噫吁 口戏(yī xū xì) 鱼凫(yú f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核心句作用小结
复沓
形式(手法)
1、形成了一唱三叹的抒情氛围,像一首乐曲 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强化了诗歌
所要表达,
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
内容(作用) 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
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 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内容上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曲折变化地 揭示出了深刻的主旨,结构脉络清晰。
总结(或总起)
3 既表现了中心,又具有强烈的抒情作 用,结构上串连了全篇,是本诗的主旋 律、核心句。
选出你认为
最难表现这一 内容的最精彩 的句子加以赏 析。(注意句 子所用的表现 手法)
一、刻画蜀道之高
(1)开凿前,历史、神话。营造迷离、深远、苍莽之感。 (2)开凿后,写景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 魄的效果
二、描绘蜀道之险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境界阔大、气象恢弘,确非他 人可及。
三、抒写入蜀之凶
蜀中之地,不仅自然环境高险恶劣,而且人 文环境更是雄奇可怖
综上,这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这首诗 中给我们营造的奇特的意境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蛇盘鸟栊,势与天通。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3《4.蜀道难》ppt(23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3《4.蜀道难》ppt(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2d70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教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诗歌这一含蓄细腻以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蜀道,倚崇山峻岭而立,伴河湖峡谷而行。这条道路险峻、高耸、崎岖、百转,曾被无数诗人称颂。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临山而望,踏歌纵酒,对月言情,挥毫洒墨把满腹的壮烈和柔情都写进他所爱的盛世山河,写就一副惊艳的长曲,其名为——“蜀道难”。而他也因此一诗,被时人赞为“谪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蜀道之难的探索,细细品味李白的《蜀道难》
教学过程
课堂安排了四次诵读: 1、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3、全体学生齐读。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直接而感性的阅读 ,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语言感受。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浪漫奇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本环节主要用启发法、讨论法、点拨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教学过程
3、拓展延伸: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 关于本诗寓意,历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二、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三、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诗歌这一含蓄细腻以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蜀道,倚崇山峻岭而立,伴河湖峡谷而行。这条道路险峻、高耸、崎岖、百转,曾被无数诗人称颂。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临山而望,踏歌纵酒,对月言情,挥毫洒墨把满腹的壮烈和柔情都写进他所爱的盛世山河,写就一副惊艳的长曲,其名为——“蜀道难”。而他也因此一诗,被时人赞为“谪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蜀道之难的探索,细细品味李白的《蜀道难》
教学过程
课堂安排了四次诵读: 1、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3、全体学生齐读。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直接而感性的阅读 ,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语言感受。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浪漫奇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本环节主要用启发法、讨论法、点拨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教学过程
3、拓展延伸: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 关于本诗寓意,历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二、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三、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蜀道难》—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共38张PPT)
![《蜀道难》—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083aa0af45b307e87197e4.png)
➢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 川。
• 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 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 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 涛汹涌的急流被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旋涡— 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பைடு நூலகம்长叹!
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诗人好像从星星 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的摸摸他们,看看是什 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诗文韵译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 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难噫 ,吁 难戏 于, 上危 青乎 天高
哉 ! 蜀 道 之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 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4、分析《蜀道难》的写作技巧 :
首先、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其次、正写侧写,结合完美。 第三、反复吟咏,一唱三叹。 第四、句式参差,错落多变。 第五、语言平易,生动感人。
5、试说说《蜀道难》所体现的浪漫 主义特色
(一)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一是感情强烈, 《蜀道难》充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浪漫主义的特点之二是想象瑰丽, 《蜀道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3、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蜀
道的雄奇险峻的?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开
辟之难、
渡越之难
侧面衬托:黄鹤… 、猿猱…——映衬难行
悲鸟…子规… ——渲染
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
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摹写神情、动作:扪、仰、抚、坐、叹、 凋——使人闻声失色。
运用夸张:黄鹤… 、猿猱…连峰…枯松…— —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 气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课件(共38张PPT).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课件(共3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2db6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c.png)
这一段写蜀中剑阁的寓意何在? 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写景转而言志。说明剑阁是个易守难攻的地 方,如果有野心的叛乱者与朝廷对抗,发动战争,朝廷的军队很 难攻进蜀中平定叛乱者,因而就会造成“暴尸山野,流血遍地”的 战乱局面。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险要
➢ 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明确:神奇传说,富有浪漫色彩。
①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情况
蜀 地
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
与 世
叙蜀道由来:五丁开山
隔
绝
②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蜀道的艰难。
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作者:李 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 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 士等气质。
本诗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分析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1、大胆的夸张。
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是夸大。在描绘高峻险曲时,用“六龙回日、百步九折、 扪参历井、去天不盈尺”等词语,进一步具体形容,使人惊心动魄。
2、瑰丽的想象。
全诗用了很多神话及传说,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 人烟”“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及“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等。这些 神话传说使人不仅从空间上想象到蜀道之难,而且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去想象,同时笼罩 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心旷神怡,又增添了艺术的诱惑力。他的想象忽高忽低、忽远 忽近,是非常广阔的,无拘无束无所不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人如麻
全文结构
一叹 高 (难 行)
二叹 险 (可 畏)
三 叹战祸之烈 (告 诫)
开篇:主旨句一见 蜀道难
蜀道高峻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起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剑阁险要
照应
杀人惨景 ——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鉴赏要点
❖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 阵纵横,如虬飞蠖(huò)动,起雷霆于指 顾之间。”(《唐诗别裁》) ——章法灵活、气象宏伟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李 白
蜀道难
——一首雄奇的送别绝唱
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 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 作。
古栈道 1
栈道2
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 栈 道 3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 隘。这里山脉东 西横亘百余公里, 72峰绵延起伏, 形若利剑,直插 霄汉。连山绝险, 独路如门,素有 “剑门天下雄” 之说。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 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 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5.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砯崖转石万壑雷
急流 拟声词用作动词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2.所守或匪亲
同“非”
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互文见义
4.锦城虽云乐
虽然
5.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参考译文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 还难。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 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 人有交通。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 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 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面有 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 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 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青 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 着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
第一段
1、统摄全文
2、蜀道来历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叹 3、 群山挡日,急浪回旋
正面
山 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 侧面
势
山路曲折盘旋,行旅艰难 正面
高
危
人的感受
侧面
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 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 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 林间环绕飞翔。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 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 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连绵 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 绝壁倒挂着。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 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 就是这么危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 来到这里?
动物
景物
设问
叹
视觉
听觉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 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守关的如果 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早晨要 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 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 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 走啊,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 长长地叹息。
第三段
军事
剑阁 所守 化为狼与豺 叹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 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 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
1、狭义的指汉以来可以入乐的诗,具 体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两种;
2、广义的乐府还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 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 的作品。例如《蜀道难》等。
蜀道北起陕西 汉中宁强县,南到 四川成都,全长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 剑阁、绵阳、德阳 等地。沿线地势险 要,山峦叠翠,风 光峻丽,关隘众多, 唐代李白有“蜀道 难,难于上青天” 的形容。
太白鸟道
古 栈 道 遗 址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 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 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 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 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 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 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 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 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 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给下面红色字注音。 噫吁 ( yīxū ) 石栈( zhàn) 巉岩( chán ) 喧豗( huī ) 膺( yīng ) 万壑( hè ) 崔嵬( wéi ) 咨嗟( zī )
鱼凫( fú ) 猿猱( náo ) 飞湍( tuān) 扪参( ménshēn) 峥嵘(zhēngróng) 砯崖( pīng ) 吮血( shǔn)
1.噫吁戏,危乎高哉
梳理重点字词
高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
挡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沟通相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 回转;回旋
6.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7.青泥何盘盘
多么
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3.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动用法,使……凋谢 4.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本诗气象
意境阔大,气势逼人,怵目 惊心,叹为观止。
气势宏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像中,他 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 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世 间少有啊!
气势宏伟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 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鉴赏章法
❖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 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 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 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 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 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 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 纵横,如虬飞蠖动”。
全文结构
一叹 高 (难 行)
二叹 险 (可 畏)
三 叹战祸之烈 (告 诫)
开篇:主旨句一见 蜀道难
蜀道高峻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起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剑阁险要
照应
杀人惨景 ——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鉴赏要点
❖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 阵纵横,如虬飞蠖(huò)动,起雷霆于指 顾之间。”(《唐诗别裁》) ——章法灵活、气象宏伟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李 白
蜀道难
——一首雄奇的送别绝唱
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 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 作。
古栈道 1
栈道2
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 栈 道 3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 隘。这里山脉东 西横亘百余公里, 72峰绵延起伏, 形若利剑,直插 霄汉。连山绝险, 独路如门,素有 “剑门天下雄” 之说。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 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 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5.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砯崖转石万壑雷
急流 拟声词用作动词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2.所守或匪亲
同“非”
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互文见义
4.锦城虽云乐
虽然
5.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参考译文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蜀道难走,比上天 还难。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 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 人有交通。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 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 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面有 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 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 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青 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 着山峰。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
第一段
1、统摄全文
2、蜀道来历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叹 3、 群山挡日,急浪回旋
正面
山 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 侧面
势
山路曲折盘旋,行旅艰难 正面
高
危
人的感受
侧面
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可怕的路 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 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 林间环绕飞翔。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 叫,哀愁充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 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连绵 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 绝壁倒挂着。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 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 就是这么危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 来到这里?
动物
景物
设问
叹
视觉
听觉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 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守关的如果 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早晨要 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 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 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 走啊,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 长长地叹息。
第三段
军事
剑阁 所守 化为狼与豺 叹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 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 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
1、狭义的指汉以来可以入乐的诗,具 体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两种;
2、广义的乐府还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 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 的作品。例如《蜀道难》等。
蜀道北起陕西 汉中宁强县,南到 四川成都,全长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 剑阁、绵阳、德阳 等地。沿线地势险 要,山峦叠翠,风 光峻丽,关隘众多, 唐代李白有“蜀道 难,难于上青天” 的形容。
太白鸟道
古 栈 道 遗 址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 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 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 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 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 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 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 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 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 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给下面红色字注音。 噫吁 ( yīxū ) 石栈( zhàn) 巉岩( chán ) 喧豗( huī ) 膺( yīng ) 万壑( hè ) 崔嵬( wéi ) 咨嗟( zī )
鱼凫( fú ) 猿猱( náo ) 飞湍( tuān) 扪参( ménshēn) 峥嵘(zhēngróng) 砯崖( pīng ) 吮血( shǔn)
1.噫吁戏,危乎高哉
梳理重点字词
高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
挡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沟通相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 回转;回旋
6.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7.青泥何盘盘
多么
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3.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动用法,使……凋谢 4.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本诗气象
意境阔大,气势逼人,怵目 惊心,叹为观止。
气势宏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像中,他 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 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世 间少有啊!
气势宏伟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 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鉴赏章法
❖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 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 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 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 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 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 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 纵横,如虬飞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