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问题解决(3)

合集下载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1、我会填空。

(1)+ + = ( )+( )+( )=( )( )×( )=( ) (2)72×4=()()()⨯=()7 5×41=()()4⨯ (3)求3个103是多少列成算式是( ) (4)、15千克的31是( )千克 3吨的83是( )吨2、我会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4×74=4×74=71( )(2)52×2=252⨯=103 ( )(3)1米的32和2米的31一样长。

( )3、我会计算52×4 = 5×83= 91×5 = 61×6=157×6= 75×14= 3×97= 15×54= 24×83= 57×193= 7×214= 85×12=4、每米铁丝重52千克,15米铁丝重多少千克? 5、正方形边长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6、体育课上列队形,每个同学间隔53米,21名同学排列成一列,队伍有多长? 第二课时1、我会填空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 )计算。

(2)、18个61的和是( ) 132的6倍是( )(3)、26的132是( ) 12的43是( )(4)、125时=( )分 53米=( )厘米 65日=( )小时知 识 漫 步 技 能 跨 越 趣 味 空 间 知 识 漫 步(5)、4千米的32和( )个32千米一样重 2、计算97×3= 8×165= 157×5= 33×2213= 73×3= 4011×8=152×25= 21×145=50×2511=3、一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8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4、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光华小学六年级学生捐款400元,五年级学生捐款是六年级的107,五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5、一本科技书240页,小明看了全书的83,小明看了多少页?6、一根钢材锯成2段用了83分钟,如果锯成9段用多少分钟?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1、我会填 (1)、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分子,( )相乘的积作分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4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4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第4课时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_西师大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 第4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4,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 教学提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除法或列方程加以解决。

教材中只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这是一道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它是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

教材只强调呈现了一种解题思路——抓两个小女孩对话框中“西陵峡长的21加上2千米等于巫峡的长”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信息,寻找等量,能按照构建方程的基本程序和格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交流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体会学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的量,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峡风光图片等)学具准备:事先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景观等有关知识卡片。

◆ 教学过程:教师从中发现画的比较规范的同学的线段图用投影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师适时引导:你从线段图可以看出西陵峡的长与巫峡长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等量,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反馈情况归纳板书:西陵峡长度的21+2千米=巫峡的长度 教师在揭示等量关系之后,让学生尝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通过小黑板或投影将学生列式的情况进行展示,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进行规范。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51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51+51+51+51=51×4或4×51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51是多少;51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51×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51×4表示4个51相加,4个51就是54。

(2)试一试。

54×2= 3×41= 5×92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

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7课时 问题解决(3) (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7课时  问题解决(3) (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7课时问题解决(3)(2)第7课时问题解决(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1~8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有条理分析信息,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互动交流。

3.情感态度:接受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对话引入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每月有多少零花钱。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谈谈对零花钱支配的看法。

教师结合课前对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养成教育。

(赞扬一些同学把剩余的零花钱都存起来,在学校开展向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的活动中,用自己存的零用钱积极捐款或买学习用具给贫困地区孩子,有的还主动帮助小区里的孤残家庭,希望这样的精神在班上继续得到发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其他小学,也有不少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几位同学的存款情况。

(出示在某储蓄所情境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每条信息)在学生仔细阅读信息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提供的信息中直接告诉了小红的存款是多少了吗?揭示课题:解决问题(3)。

二、合作探究1.明确信息。

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①小明、小华和小红的钱都存在了储蓄所里。

②小明存了88元。

③小华存的钱是小明的3/4是把小明的钱数看作单位“1”。

④小华存的钱是小红的6/5是把小红的钱数看作单位“1”。

学生反馈在这些信息中,哪些信息与小红的存钱有关系?并请学生说出理由。

学生要能表达清楚:第②、③、④条信息都与小红的存款有关系。

因为小红的存款与小华的存款有关,而小华的存款又与小明的存款有关,所以他们说的信息都与小红的存款有关。

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相等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红所存钱数的6/5=小明所存钱数的3/42.拟定解决方案。

西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单元《解决问题(2)》教学课件

西师大版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单元《解决问题(2)》教学课件

解答:
折叠部分的面积
=圆的面积-正方形பைடு நூலகம்面积
圆的面积:S=πr2
=3.14×0.62
=3.14×0.36
=1.1304(平方米)
正方形的面积=2个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
0.6×1.2÷2×2 =0.72(平方米)
折叠部分的面积:
1.1304-0.72
=0.4104
≈0.41(平方米)
答:折叠部分的面积约是0.41平方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会用“切割法”“平移法”等方法求组合图
形的面积。
能够运用“转化法”把无法找出已知条件的
问题,换个角度思考,把未知条件转化成已
知条件来解决。
课后作业
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
花坛小路的面积:
314-200.96=113.04(㎡)
答:花坛周围的小路的面积是113.04 ㎡。
计算下面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4
7
涂色部分面积
=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解:3.14×(72-42)
=3.14×33
=103.62(平方米)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是103.62平方米。
64米
有一个运动场,两端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它的
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解:周长=长方形两条长+圆
的周长
100米
左右两个半圆刚
好能组成一个圆。
C=100×2+3.14×64
=400.96(米)
64米
有一个运动场,两端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它的
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解:面积=长方形面积+
圆的面积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问题解决(2)第4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

【重点难点】重点: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填空。

(1)小明家养了35只鸡,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比是3:4,公鸡()只,母鸡()只。

(2)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与其他国家拥有丹顶鹤只数的比是1:3,2001年全世界大约有2000只丹顶鹤,我国有()只。

其他国家有()只。

(3)农业专业户计划在承包的28公顷地里种植水稻和玉米,种植的面积比是4:1。

水稻种了()公顷,玉米种了()公顷。

学生回答反馈:说说怎样思考,集体评价。

2.引入谈话: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二、揭题,学习新知1.在建筑业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2.走进建设现场。

(观察例2图)教师: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一堆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6。

要配制2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3.学生讨论后尝试独立解题。

完成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1)这种混凝土要按照沙子、石子、水泥所需重量的比去分配,这三种材料的比你是在哪儿找到的?(2)找到三种材料的连比后,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做什么?(3)怎样计算沙子、石子、水泥各占混凝土的几分之几?……(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时要利用评价优化解法)三、巩固拓展,应用知识1.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知道混凝土中沙子、石子、水泥的比为5:3:12。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7课时)问题解决PPT课件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7课时)问题解决PPT课件西师大版
答:由于稻谷的质量是不确定的,因 此无法比较哪堆稻谷剩下的质量重。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  问题解决(2)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6课时问题解决(2)第6课时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第6~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红玫瑰种植面积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并画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分析分率句,找出单位“1”的量和其他相关信息。

(1)三峡工程的5/7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2)学校总面积的2/9是绿地。

2.分别说出两个分数的单位“1”的量。

全校的4/7是男生,一年级男生占全校男生的2/9。

教师出示第1、2题。

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

抽学生回答,第1题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几分之几对应的量,根据分率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分析信息,弄清题意。

教师出示例2,学生齐读题目。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提问:从题中我们发现这里有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强调:3/4是把20公顷土地看作单位“1”,而3/5是把玫瑰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20公顷土地,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吗?学生画图,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

教师提问:要求种了多少公顷红玫瑰,该怎么解决呢?结合图,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指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算种玫瑰的面积,再算种红玫瑰的面积。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问题解决 第2课时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问题解决 第2课时

2、问题解决第2课时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2,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

◆教学提示:在前面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基础上,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道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的例题——例2,该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延伸,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例2通过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理解。

明确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找单位“1”的方法,再重点体会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单位“1”的判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习迁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式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提问: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关键是找出单位“1”的量,得出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列算式或列方程解答。

2.专项练习:先说说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3。

(1)种植红玫瑰的面积是种植玫瑰总面积的52。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31。

(3)笑笑的年龄是他爸爸的33是菊花的盆数。

(4)兰花盆数的7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必考题西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必考题西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必考题西师大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1. 一列火车以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长2800米的隧道,共用180秒。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2. 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5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的平均速度是65千米/时,请计算乙车的速度是多少?3. 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独做8小时完成,徒弟独做10小时完成,师徒合做4小时后,还有50个零件没有加工,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4.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6天完成,乙单独做9天完成,两人合作做这项工程,多少天可以完成?5. 要修一段长168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2天,平均每天修65米,其余的要15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6. 服装店老板买进500双袜子,每双进价3元,原定零售价是4元.因为太贵,没人买,老板决定按零售价打八折出售,卖了300双,剩下的又按原零售价打七折售完.请你算一下,卖完这500双袜子是盈利还是亏本了?盈利(或亏本)多少元?7. 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需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4天,乙工作需20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快需要多少天?8. 石家庄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6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3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9. 小明的年龄比爸爸小26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3倍,小明今年几岁?10. 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11. 李阿姨要买16瓶某种品牌的酸奶,甲、乙两个商店这种品牌酸奶的单价都是8.5元/瓶。

甲店促销:每瓶打八折出售;乙店促销:每2瓶一组,第1瓶全价,第2瓶半价。

李阿姨到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划算?最少需要多少钱?12.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问题解决》教案doc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问题解决》教案doc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问题解决》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从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拿出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该怎样分?(投影出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实例)1.李芸和张倩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

教师: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生:因为他们每人都拿了8元钱,所以他们的水彩笔应该也是一样的,每人5支。

教学例1,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

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如果不平均分,那该如何分?生:因为他们每人拿出的钱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平均分配。

引出课题:按比例分配二、新授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为什么?(1)小组讨论分法,并阐明理由。

(2)反馈学生的分法。

交流:你们认为可以怎样分?2.师:同学们,既然他们不能平均分配,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分配呢?大家开动脑筋,帮助陈红和赵青分一下笔记本,看看谁分配得最合理,分配的方法最容易操作!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学生做法,集体分析解法。

生1:陈红和赵青拿出的钱数比,6:4=3:2根据已有知识,用方程解。

设每份是x 本所以3x+2x=155x=15X=3得到陈红应得9本,赵青应得6本生2:也可以这样算,总份数:3+2=5陈红应分的本数:15×53 = 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15×52 = 6(本) 3.教学例2,要配制220吨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为2:3:6,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根据按比例分配原则2+3+6=11220×112=40 220×113=60 220×116=120 4.教师:还有其他解法吗? (学生交流解法,并说明解题思路。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1. 一个长方形宽不变,长增加15分米,或长不变,宽增加12分米,面积都增加60平方分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画图分析)2. 只列式,不计算。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

甲做完13后,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3. 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7小时行完全程,汽车的速度如下表。

汽车能否在计划时间内行完全程?(计算后说明)4. 李师傅要加工360个零件,8小时加工了这批零件总量的。

照这样计算,李师傅加工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小时?(用两种方法解答)5. 孔目江上,码头A在B上游600千米处,甲、乙两船在A、B之间往返运送货物。

若甲、乙两船的静水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0和30千米,水速为每小时10千米,则两船同时从A出发,经过多少小时后甲第二次与乙迎面相遇?6. 一条小河上, A、B 两地相距50千米。

甲、乙两船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逆流而上。

若甲、乙两船静水速度分别为每小时30和40千米,那出发后几小时乙追上甲?7. 莲花小学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都是45人,六年级一班的男生人数与六年级二班的女生人数一样,六年级三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六年级三个班共有女生多少人?8.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南京和扬州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小时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

已知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

甲队单独修12天可以修完;乙队先单独修,8天修完这段路的。

余下的两队合修,还要几天可以修完?10. 要加工960个零件,若单独做,师傅需要6天,徒弟需要8天,现在两人合作,几天能完成?11.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每秒行5米,乙每秒行10米,一列长400米的火车从B开往A,列车从乙身旁经过用40秒钟,请问这列火车从甲身旁经过需要多少秒?12. 张叔叔编写了一本科普书,获得稿费5000元,扣除12%的个人所得税后,他把钱全部存入了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3.5%,到期后张叔叔可以拿到本息一共多少元?13. 一份稿件,甲单独抄要4小时抄完,乙单独抄要5小时抄完。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问题解决》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问题解决》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问题解决》板书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根据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组合,从而生成新的分数问题的应用题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教学设计和教 学活动中,改变教学方式,整节课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 氛围,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和点拨,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 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的水位低 “第3期比第2期的水位 高
说说它们的意思。
怎样理解的?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和同桌间
同桌互说,是教把师谁巡看视作,单发位现“学1”生,的低问的题部。分占谁的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第1期比第2期的水位低 的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这句话,教师适时引导:“第1期比第2期的水位 低 是把谁看作单位“1”,低的部分占谁的 你能从条形统计图中指出低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 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能根据具体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2、问题解决第1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例1是用分数除法解决的一步计算的问题。

学生可以用方程解,也可以用算术解法解。

而用算术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时较难,难以理解,难以判断究竟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特别是当遇上较小的数量作为单位“1”时,更容易出错。

就是找对了单位“1”的量,还要把数量关系归结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是一种逆向思维。

其中的几分之几有可能是已知的,也有可能是要通过计算的,比较复杂。

而用方程来解的话,这种顺向思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它可直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和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材强调用方程解主要突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解题思路的普遍适用性,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会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练习本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投影出示建筑工地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住的楼房、学校里的教室这些房子都是用哪些材料建成的吗?(预设:砖、沙子、水泥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建筑工地,去了解一下有关知识,感受一下工人叔叔为祖国的建设做出的无私奉献。

揭示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第3课时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第3课时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问题解决第3课时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_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学提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熟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初步把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差不多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进展,需要学生用分数乘除法或列方程加以解决。

教材中只安排了一个例题——例3,这是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

教材只出现了一种解题思路:抓两个小孩对话框中“小明存钱(88元)的43=小红存钱(x 元)的56 ”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有条理分析信息,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摸索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析解答分数复合应用题,进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同意勤俭节约的适应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预备:米尺、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每月有多少零花钱。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情形,谈谈对零花钱支配的看法。

教师结合课前对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形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养成教育。

(颂扬一些同学把剩余的零花钱都存起来,在学校开展向贫困地区小孩献爱心的活动中,用自己存的零用钱积极捐款或买学习用具给贫困地区小孩,有的还主动关心小区里的孤残家庭,期望如此的精神在班上连续得到发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其他小学,也有许多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7课时问题解决(3)
教科书第42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1~8题。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有条理分析信息,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合的实际问题。

2.
3.情感态度:接受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

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每月有多少零花钱。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零花钱
教师结合课前对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养成教育。

(赞扬一些同学把剩余的零花钱都存起来,在学校开展向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的活动中,用自己存的零用钱积极捐款或买学习用具给贫困地区孩子,有的还主动帮助小区里的孤残家庭,希望
这样的精神在班上继续得到发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其他小学,也有不少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起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几位同学的存款情况。

(出示在某储蓄所情境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每条信息)
在学生仔细阅读信息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提供的信息中直接告诉了小红的存款是多少了吗?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3)。

二、合作探究
1.
②小明存了88
③小华存的钱是小明的3/4是把小明的钱数看作单位“1
④小华存的钱是小红的6/5是把小红的钱数看作单位“1
学生反馈在这些信息中,哪些信息与小红的存钱有关系?并请学生说
学生要能表达清楚:第②、③、④条信息都与小红的存款有关系。

因为小红的存款与小华的存款有关,而小华的存款又与小明的存款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红所存钱数的6/5=小明所存钱数的3/4
2.
教师:除了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外,同学还可能有别的思路,请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最后推出一名代表向
3.
方法1:解:设小红存了x元钱
6/5x=88×3/4
x=66÷5/6
x=55
答:小红存了55
思路:小红、小明的存款都与小华的存款有关,小华存的钱既是小明的3/4,又是小红的6/5。

这样小华的存款数既可以用“小明的存款数×6/5”表示,又可以用“小红的存款数×3/4”表示,也就是:小红的存款数×6/5=小明的存款数×3/4。

用x表示小红的存款数,小华的存款数就可以表示为6/5x元,小明的存款是88元,小华的存款数是88×3/4
方法2:解:小华存的钱数:88×3/4=66(元)
小红存的钱数:66÷6/5=55(元)
答:小红存了55
思路:小红、小明的存款都与小华的存款有关系,要想求出小红的存款数,必须先求出小华的存款数,所以第一步先求出小华的存款是多少元,也就是求出小明的3/4是多少。

第二步根据小华的存款数是小
红的6/5,求出小红的存款是多少元。

三、巩固应用
第43页课堂活动第1题。

1.请学生拿出测量的数据,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并理清思路。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方法1:x厘米。

2/5x=40(不定数)÷5/8 2/5x=64
x=64÷2/5
x=160
答:××的身高为160厘米。

方法2
40÷5/8÷2/5=160(厘米)
答:略
4.请学生对比本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吗?在解决信息比较复
【板书笔记】
问题解决(3
例3小明存了88元,小明存钱数的3/4是小红的6/5。

小红存了多
解:设小红存了x
6/5x=88×3/4
x=66÷6/5
x=55
答:小红存了55元。

教学过程始终以生活中的活动为线索,从生活情境中抽取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方程解决较为复杂分数问题的策略。

在分析数量信息的时候,加入了学生的活动体验,从比划长短到画出线段图,降低了线段图的难度。

在问题的具体解决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在教学设计中坚持边教边练,通过练习反馈及时公告学生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例4的教学中,正确处理解题方法多样化与基本策略之间的关系,照顾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突出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测量上重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努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