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关于年龄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关于年龄的解释

1. 垂髫:髫,指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

用“垂髫”称人的幼儿或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

垂髫常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2. 总角:古代未成年人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个扎成一个

髫,形如两个半角,故称“总角”,因此古人把幼年称之为“总

角”。总角之交,就是指幼年就相识的好友。宗教具体是指八九

岁至十三四岁。

3. 豆蔻:豆蔻是一种夏初开花的植物,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

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豆蔻一般只女子十三四岁。

4. 及笄:笄,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十五岁以

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

笄”至年满十五岁的女子。

5. 束发:古代男子以十五岁为成人之年,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把头发扎成一个束盘在头顶,故而“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又

称“结发”。明代的归有光在《项背轩志》中有“余自书法读书轩

中”的句子,说明他到十五六岁是扎起头发,在轩中发奋图强

了。

6.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单因

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冠”。

7. 而立:出自《论语·为证》:“三十而立。”故而后代称三十为“而

立之年”,也就是说,人活到三十就到了应该做出一定的成绩的

年龄。

8. 不惑:《论语·为政》中说:“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四十岁是能够

明辨是非、有自己思想和主见的年龄。后来用为四十岁的代

称。

9. 知命:《论语·为政》中说“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五十

岁就懂得了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于是称五十岁为“知命”。

我们通常还称五十岁为年逾半百,知非之耳,艾服之年,大衍

之年。

10. 耳顺:《论语·为政》中说“六十而耳顺”,指人年至六十,听到

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故而六十岁称为耳顺。

11. 花甲:用于天干地支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

个甲子。《唐诗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

球”的诗句伺候花甲指代六十岁。

12. 古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曲江》诗中有:“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子,后人就用“古稀”指代七十岁。

13. 耄耋:指老年高龄。古人用来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14. 米寿: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

食欲旺盛之意。

15. 白寿:“百”字少一位“白”,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古人借“白寿”指

九十九岁。

16.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

颐”

17. 指一百零八岁,茶子上面卄,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

零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