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科学1.1身边的动物
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动物(课件)
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动物(课件)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动物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们通常会学习关于动物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它们的特征、栖息地和生活习性,以及对我们人类有益的方面。
1. 陆地动物:1.1 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
它们是一种社交性动物,可以培养人类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狗通常有四肢和长尾巴,属于哺乳动物。
它们有不同的品种,体型和毛色各异。
狗通常使用吠声、眼神和身体语言与人类交流。
1.2 猫:猫是另一种受人们喜爱的宠物。
它们有柔软的毛皮、敏锐的听力和视觉、弯曲的爪子等特征。
猫的行为十分灵活,可以悠闲地在家中休息,也能够捕捉小的猎物。
猫类动物被许多文化和宗教视为神圣动物。
1.3 兔子:兔子是一种喜欢在草地和森林中生活的动物。
它们有长耳朵、尖鼻子和长而强壮的后腿。
兔子通过吃植物来获取食物,并使用坚硬的牙齿咬动物或植物的组织。
1.4 蛇:蛇是一种爬行动物,没有四肢。
它们的身体灵活且有鳞片。
蛇是肉食动物,可以通过吞食整个猎物,或通过释放剧毒进行捕杀。
2. 水生动物:2.1 鱼类:鱼类是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之一。
它们有鳞片、鳍和鳃等特征,可以用来呼吸水中的氧气。
鱼类通常在水中游泳,靠捕食其他小生物或植物维持生存。
鱼类对人类非常重要,被广泛用作食物来源。
2.2 海豚:海豚是一种智力极高的海洋动物。
它们具有很强的游泳能力,灵敏的听力和眼神。
海豚是社交性动物,通过发出各种类型的声音进行交流。
它们还具有天敌和寻找食物的能力,可以通过回声定位来捕鱼。
2.3 海星:海星是海洋生物的一种,具有五角形的身体和长长的触腕。
它们以贝壳、头足类等底栖动物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
海星可以通过一种能够再生断掉的身体部分的特殊能力来繁殖。
3. 空中动物:3.1 鸟类:鸟类是家喻户晓的空中动物,因其具有羽毛而闻名。
鸟类有不同的飞行方式,有些是悬停式、有些是滑翔式。
《身边的动物》导学案
《身边的动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通过学习动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3. 通过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身边常见的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2. 学习任务:A. 学习动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特点。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和整理,包括该动物的习性、生活环境、食性等方面的信息。
B. 制作动物标本或模型。
让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动物信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标本或模型。
C. 展示成果并交流分享。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3. 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分享在动物研究和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4.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动物保护组织或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现状。
5. 心理情感:通过学习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
三、师生互动:1. 讲解简短明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多交流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了解身边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动植物保护的观念,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能培养出一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绿色心灵。
第二课时一、导言《身边的动物》是我们身边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它们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小学科学人教版 《身边的动物》教案
《身边的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2. 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描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重点难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动物图片,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除了图上的你还喜欢哪些动物?
二、新课学习
认识身边的动物? 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乌龟和小鱼是好朋友吗?
蟋蟀的叫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壁虎的怎样捉到蚊子的?
蚯蚓喜欢吃什么?
蚂蚁怎样记住回家的路的?
……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了解动物的名字。
把自己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按下列格式,说一说:我认识()种动物。
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创办动物园? 运用自己的动物知识,创办一个动物园。
书上有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把各种不干胶动物图案贴上去。
三、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课后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内容说明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53
第17课动物乐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2、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抽签桶,小奖牌,欣赏作品,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视频欣赏(1)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2)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动物世界里去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世界》视频片段,请学生边看边思考:在《动物世界》里你见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哪里?(3)除了刚才在《动物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2、游戏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抽签桶,桶里有五只签,每支签上写有一种动物的名称。
(2)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每人从抽签桶中抽出一只签,要求根据签上所写的动物名称模仿该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教师抽出余下一只签,并示范如何模仿。
(3)四组学生猜一猜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模仿的什么动物。
(4)教师颁发小奖品(动物小奖牌)鼓励学生,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奖牌上的动物图片来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3、揭示课题:动物的世界是神奇的、有趣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动物王国,理解了解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并学习用各种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
(二)、趣谈动物1、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发展史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从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的种类由少而多,地球上终于出现了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人类。
2、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分类动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
3、哺乳动物之最(课件出示图片)①最大最重的哺乳动物——蓝鲸②最强悍的哺乳动物——狮子③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④最聪明的哺乳动物——黑猩猩⑤最长寿的哺乳动物——大象4、请学生说说动物对人类的协助(三)、学画动物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欣赏了很多美丽的动物图片,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来画动物的。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知识点总结)在小学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物的知识。
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栖息在陆地、海洋和空中,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第一单元中学到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动物的分类动物被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包括昆虫、蜗牛和贝类等。
脊椎动物具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 动物的特征动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它们都是多细胞的生物,能够通过摄取其他物质来获得能量。
大多数动物具有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和嗅觉等,能够感知外界环境。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呼吸方式,包括通过皮肤、鳃和肺等进行气体交换。
动物还可以通过繁殖,将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3. 动物的栖息地动物栖息在不同的地方,以适应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陆地上的动物有一些适应干燥或湿润环境的特征,如沙漠中干旱的蜥蜴和雨林中多雨的青蛙。
海洋中的动物也有各自的适应性,例如在深海中生活的黑鲸和珊瑚礁附近的美丽鱼类。
空中的动物包括各种鸟类和昆虫,它们可以在空气中高飞或滑翔。
4. 食物链与食物网动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方式相互联系。
食物链描述了一个动物通过食用另一个动物来获得能量的过程。
食物网则展示了多个食物链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学习了食物链的概念,并了解了典型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5. 动物的保护与环境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免受环境破坏和非法捕猎的伤害。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参与志愿者工作和少量消费来保护动物。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结起来,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动物的。
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特征、栖息地、食物链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动物种类2. 动物的基本特征3. 动物的分类方法4. 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动物分类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2. 实物道具:动物模型、标本等。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是生物的一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需要摄取食物、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3. 动物分类: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特点等进行分类。
4. 实例讲解: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方法进行辨别。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分类,并总结分类结果。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提倡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理念。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动物分类的应用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鸟类观测等,增加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2.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绿化校园等,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2.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3.能够识别身边的常见动物并简单的描述它们4.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1.动物与生活–了解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谈论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帮助2.动物的分类–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列举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3.我们身边的动物–介绍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引导学生表达对这些动物的感受和体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在课堂上放映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出这些动物是怎样有益于人类的。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以图片为例来演示。
3.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分类一些动物,如鸟、狗、大象等,然后教师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或模糊的地方。
第二课时1.教师向学生展示狗、猫、鸟、鱼等常见宠物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
2.在学生的介绍中,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讨论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3.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动物和人类是多么亲密,同时也加强了对这些生灵的保护意识。
第三课时1.教师放映一些珍贵动物的图片,如熊猫、老虎、金钱豹、大熊猫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激发对它们的保护意识和爱护之心。
2.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对该动物的外貌、生活、保护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
3.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就自己所研究的动物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获得的知识,分享动物的趣闻轶事并发表自己对这个动物的感受。
课堂练习1.给学生发放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分类,并简单说明其特点。
2.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问答题,如“有多少种动物被认为是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有哪些常见的物种?”等,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1.课后让学生回到家中,去观察身边的动物,说出他们对宠物或者农业动物的发现。
2024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1-6年级下册目录
《电路》
《岩石与土壤》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2.1电和我们的生活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2种植凤仙花
2.2点亮小灯泡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3种子长出了根
2.3简易电路
3.3岩石的组成
1.4茎和叶
2.4电路出故障了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1.5凤仙花开花了
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二下)
《磁铁》
《我们自己》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2-1.观察我Hale Waihona Puke 的身体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1-3.磁铁的两极
2-3.观察与比较
1-4.磁极与方向
2-4.测试反应快慢
1-5.做一个指南针
2-5.发现生长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2.5茧中钻出了蚕蛾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6蚕的一生
3.6地球的形状
1.7我们的“过山车”
2.7动物的繁殖
3.7地球——水的星球
1.8测试“过山车”
2.8动物的一生
3.8太阳、月球和地球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目录(四下)
3.5岩石、沙和黏土
1.6果实和种子
2.6导体和绝缘体
3.6观察土壤
1.7种子的传播
2.7电路中的开关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1.8凤仙花的一生
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鸟和哺乳动物人教版
课题:鸟和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通过观看鸟类的图片和视频,知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知道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密切联系。
3、通过观察绵羊、梅花鹿的身体,并与猫兔比较,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鸵鸟和豺狼视频,喜鹊、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
一、视频导入:1、播放鸵鸟和豺狼的视频。
2、提问: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同?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一)认识鸟类有翅膀。
1、播放喜鹊、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
2、提示:观察这几种鸟,找一找它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相同?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有翼(有翅膀)。
(二)认识鸟类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
1、观看书本第4页第一行三幅图片。
说一说鹰、鸽子身体表面覆盖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什么形状?2、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阴力。
(三)认识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联系。
1、观看书本第4页中间三幅图片。
说一说啄木鸟、头鸭、白尾海雕的喙和足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们的喙和足不一样呢?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结:鸟类的喙有角质,足上有鳞片。
头鸭为了在水中游得快,所以脚上有蹼,头鸭为了便于在水中捕捉食物,喙呈扁平形状。
白尾海雕的喙和足都有弯钩,可以更好抓牢食物。
啄木鸟的喙细而坚可以啄开树木,吃到里面的虫子,啄木鸟的足很尖锐,可以抓牢树干,这样才不会从树上掉下来。
(四)、认识鸟类的共同特征。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说一说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讲述: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鱼片。
五、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一)认识哺乳动物身体有面有毛。
1、观看书本第5页第1行图片,说一说绵羊、梅花鹿的身体与猫、兔的身体有哪些共同之处?2、学生讨论交流。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
教学⽬标: 1.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树⽴动物是⼈类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较、等活动培养学⽣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发展观察动物并进⾏记录有能⼒。
教学重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活习性。
课前准备: 1.学⽣带⾃⼰饲养的⼩动物及⾷物。
搜集有关动物的知识;准备记录所需材料。
2.教师准备有关动物的录像。
教学过程: ⼀、歌曲导⼊ 师:让我们⼀起去动物王国⾥看⼀看好吗? 学⽣根据旋律做律动。
[让学⽣⼀开始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本次活动产⽣兴趣。
] ⼆、教授新课 师:你喜欢⼩动物吗?现在,⽼师就带⼤家到动物世界⾥看⼀看(放录像)。
学⽣观看录像。
[让学⽣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步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外形特点、⽣活习性,扩⼤⼉童的知识视野,并为下⾯的教学做铺垫。
] 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学⽣回答教师的问题后,进⾏模仿动物的活动。
[学⽣通过模仿,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现,⽼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动物,那么,你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今天,有⼏只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是谁?(教师出⽰动物实物。
) [学⽣在⽇常⽣活中,见过许多⼩动物,但没有真正和他们接触,没有仔细观察,和他们交朋友。
动物的出现,激起了学⽣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将本次活动推向**。
] 组织学⽣分组观察并提出要求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观察⼩动物吃东西时的表现。
(3)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记录并和⼩组同学进⾏交流。
在这⾥给学⽣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和动物交朋友,进⼀步观察,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教师和学⽣⼀起观察⼩动物。
(2)请⼀名学⽣上台为⼩动物挑⾷物。
(3)学⽣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记录,并和⼩组同学进⾏交流。
集体交流,给学⽣⼀个充分展现⾃⼰的机会。
学⽣上台将⾃⼰观察到的情况向⼤家汇报。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知识点解析认识身边的自然物体和现象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知识点解析认识身边的自然物体和现象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的自然物体和现象。
本文将就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解析,以便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学习。
一、认识自然物体1. 动物:动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它们有不同的形状、生活习性和食性。
小学一年级的学科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猫、狗、兔子等。
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和描绘动物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2. 植物:植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并对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学科中,教材中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如树、花、草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花朵的颜色和形状等,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认识。
3. 非生物:非生物是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在小学一年级的科学教育中,会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非生物,如石头、砂土、金属等。
通过观察非生物的外形、质地等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差异和特性。
二、认识自然现象1. 天气:天气是指大气中的气象现象,如晴天、多云、下雨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天空的颜色、云的形状以及下雨的声音等,来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天气对人的影响,如出门是否需要带伞等,培养学生对天气的观察和预测能力。
2. 四季变化:四季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公转等因素引起的。
人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教材会引导学生对四季变化进行观察和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树叶的颜色、衣物的穿着等,来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四季景物来加强对四季的认知。
3. 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指大自然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彩虹、日月星辰等。
小学一年级的科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并引导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科学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从最初对自然物体和现象的简单认识开始,逐步提高对其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26
活动二给动物找食物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与分类,知道动物有不同的食性,提察:教材第33页图中的动物在做什么?
2、讨论:蚕、乌龟、青蛙、螳螂、兔子、金鱼、鳄鱼、鸽子的食物。
*教师可先出示《活动部分》上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在黑板上尝试根据动物的食性分类,然后组织学生完成填空。
3、交流:其他动物的食物。
4、分类:根据动物的食物给动物分类。
5、小结: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有的吃动物,有的吃植物,有的既吃动物又吃植物。
*引导学生注重动物捕食,要求学生具体交流一些动物的食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出示相对应的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使教学更为生动、直观。
*引导学生对动物的食物实行分类:植物与动物。
2、讨论:这些动物分别生活在哪里?
3、交流: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
4、小结:不同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的生活在天空个,有的生活在草地,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树林、、、、、、
*要求学生有序观察,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播放相对应的视频资料实行介绍。
*引导学生回忆在校园、自家小区或外出旅游时见过的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并为学生播放一些常见动物生活环境的视频资料。
单元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讨论,知道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多样的,有天空、水中、陆地等;提升观察与交流水平。
2、通过观察、讨论与分类,知道动物有不同的食性;提升比较与分类的水平。
通过观察与讨论,知道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多样的,有天空、水中、陆地等;提升观察与交流水平。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观察:图片上有哪些动物?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_80
理解身边的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学生对于树的理解既熟悉又陌生,首先,学生具备一些相关树的种类、生长特点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够理解“为什么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但他们对树的观察和表现容易概念化、符号化。
所以,本课教学侧重于带领学生对树的基本结构,不同种类树的外形特征、姿态等方面实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造型的树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使学生在欣赏、观察后,选择、使用丰富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对树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的基本结构特征、不同种类树的外形特点,观察、分析树的外形及线条纹理的丰富变化,学习使用不同的线实行表现。
2. 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感知大自然中树的生动姿态和优美线条,探究线条使用的表现方法。
3. 在观察、欣赏中,感受树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树的基本结构特征、不同种类树的外形特点,使用不同的线实行表现。
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突出表现树的不同特征及姿态,线条使用变化丰富、疏密得当。
五、教学准备:课件、画纸、彩笔、油画棒…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道具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说说为什么树是人类的好朋友,理解树的重要性,并导入课题“理解身边的树”。
2、探究新知(1)理解树的结构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通过粘贴树的各个部分组成一棵完整的树,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到树是由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几个部分组成。
(2)了解各种树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各种身边有特点的树,引导学生从每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以及树冠等几个部分去理解和了解它们的特点。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各种树的大形,引导学生怎样用线去表现树的特点和姿态。
然后总结出各种树的不同,即:树干粗细,高矮的不同;树枝疏密的不同,树叶颜色和形状的不同。
最后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理解的树,从以上几个方面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_小学科学教案教学理念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修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学校美术教育拓展了博大的空间,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指明白方向, 美术课堂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进展。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孩子的兴趣培育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觉美、感受美,重视创新意识与实践力量的培育,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发挥美育辅德益智的成效。
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构造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细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忱,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1、丰富视觉和触觉阅历帮忙孩子了解美术根本语言和学问,在设计本课过程中,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接触物质和形象世界,从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及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力量。
(1)通过折折手中的电线,找找身边的线、摸摸工艺品上的线,观看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浪、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嬉戏中熟悉各种各样的线,并初步感受线的美感,培育他们的观看习惯。
(2)创设情境。
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立严厉等不同感受。
(3)通过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力量。
2、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欢乐,培育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根本动力。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期的情感态度。
教师采纳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术学习的轻松与情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通过折一折(电线)、找一找(身边的线)、摸一摸(工艺品)、玩玩(彩带)、看看(艺术作品)、听听(故事)说说、画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感受,熟悉线的美感及表现力——迫切尝试用线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线画的作品。
小学科学一年级:身边的动物——狗
小学科学一年级资料
身边的动物——狗
狗,也称作“犬”,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是狼的近亲。
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被一些人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
其寿命约十多年。
狗能分辨出极为细小和高频率的声音,而且对声音的判断能力也很强。
它的听觉是人的20倍,当犬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晚上,它即使是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
《身边的动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身边的动物》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物,认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对动物的珍爱认识。
一、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身边动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猜测视频中出现的动物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特点。
二、进修内容
1.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让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
2. 分组讨论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如狗是忠诚的动物,猫喜欢独立,鸟有飞行的能力,鱼生活在水中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珍爱动物,讨论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动物的责任。
三、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行为,写下自己对动物的感受和想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份关于动物珍爱的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共同珍爱身边的动物。
四、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身边的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珍爱动物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珍爱我们身边可爱的动物朋友。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爱护动物,共同建设美好的故里。
愿我们的地球因为我们的尽力而更美好!。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
《我们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动物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组长组织成员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点,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展示: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总结动物的特点,强调重点。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6.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评价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内容:1. 第七课时:鸟类a.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鸟类,如鸡、鸭、鹅、鸟等。
b. 探讨鸟类的主要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2. 第八课时:哺乳动物a.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如猫、狗、猪、牛、羊等。
b. 探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哺乳、毛发、温血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动物案例,掌握动物的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身边的动物课件ppt
回顾观察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不断改进 和提高。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激发好奇心
鼓励学生对动物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提问并寻求答案。
培养耐心和毅力
观察动物行为需要长时间投入和耐心 等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
倡导实事求是
要求学生真实记录观察结果,不捏造 、不抄袭,树立科学探究的诚信意识 。
护行动。
人为因素对动物影响
01
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分析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等对动物栖息地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02
捕猎与非法贸易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探究捕猎和非法贸易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生存状况的影响。
03
气候变化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影响,预测未来动物
生存面临的挑战。
实践记录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及时填写记录表格,确保信息准确 、完整。
分析记录数据
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比较,以便发现动 物行为规律和特点。
分享观察成果和心得
整理观察成果
将观察记录、照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观察报告 。
分享交流心得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分享观察过程和发现,探讨动物行为背后的原 因和机制。
小学综合实践身边的动物
目录
• 动物种类与特点 • 动物生存环境探究 • 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 • 动物保护意识及行动倡议 • 跨学科综合应用案例分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动物种类与特点
常见家养动物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宠物
如猫、狗、鸟类等,与人 类建立亲密关系的动物伴 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
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
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 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
(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
(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
1 / 6
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
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
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
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
内容说明
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
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
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
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教参在图中加数字)
学生一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以能指认出动物的名字为准。
可以边活动边进行统计,总的统计数据,填写在第5页下部的填空中。
教学建议
在进行本活动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一段时间,亲自在易于发现身边动物的地方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或绘制一些动物的图片(这些图片,是为课上交流时出示给同学们观察和了解用的)。
本活动首先,可以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以介绍奇奇假期的观察活动故事为引子激起学生们对自己观察动物活动的回忆,为相互的交流做好准备。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班中典型学生介绍自己观察身边动物的故事,并与奇奇这一虚拟学生的观察故事相互交叉,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回忆和交流的兴趣欲望。
当然,教师也可以根
据自己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和采用其它的方式、方法。
3 / 6
在孩子们的交流欲望被点燃以后,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向大家介绍奇奇在什么地方,观察到了什么样的动物(可出示相应的图片),该动物的名称为何,有什么问题和想法等,以及奇奇不认识的动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问题和想法等。
这一介绍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交流的内容为何。
这一引导性的交流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和虚拟学生奇奇们的介绍交错组成,由谁先介绍可视情况而定。
在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一要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地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身边的各种动物,并且启发和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语言,详细地对他们观察到的动物进行描述。
这种交流介绍,可采用先小组后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
在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引导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及时补充别人介绍不清、不完整的地方,并且积极介绍别人还没有观察过的动物。
在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鼓励和帮助那些不爱讲话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地去向伙伴们介绍,并获得成功。
交流介绍活动后,要组织引导学生统计自己、小组和班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认识了多少种动物;筛选出自己和大家最感兴趣的有关动物的问题。
活动(2)创办动物园(教材P6〜P7及动物贴画)
内容说明这是一个后测活动,是学生认识动物的评价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兴趣
的活动。
教材中展示了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有鸟乐园、熊猫馆、水族馆、爬行馆、
猴山、
象房、狮虎山。
书中附一张印有各种动物图案的不干胶贴纸,学生可以将动物图撕下贴于图
上,构成一幅完整的动物园图。
教材中所给的动物园图和动物图很不全面的,学生会有更多、更好的想法,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靠教材进行教学,而应灵活处理。
学生对动物园很熟悉的地区,可以不用教材中的图,由学生自己设计;而学生不太了解动物园的地区,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图;只有个别学生参观过动物园,多数学生从来未去过动物园的地区,可以考虑根据当地的情况,修改此活动,如改为建立养兔场、养鸡场、奶牛场、养鱼场等,可以认识同一类动物的不同品种。
贴画上的动物按顺序为:①东北虎、②朱鹮、③扬子鳄、④乌龟、⑤大熊猫、⑥鸳鸯、⑦疣鼻天鹅、⑧亚洲象、⑨眼镜蛇、⑩鲨鱼、(11)锦鲤鱼、(12)黑颈鹤、(13)猕猴、圍白鳍豚。
教学建议
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参观动物园时的情景:在什么场馆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学生可以边描述边表演,也可以画出看到的动物。
第二,讨论、认识不干胶贴画上的动物和课本中的动物园图:这些动物叫什么,可能在动物园中的哪个馆里生活,图中有什么馆,在这里可能会生活哪些动物。
第三,将贴画贴在图中,并向全班展示每人的作品。
第四,每组设计一个自己理想的动物园,可以先围绕有关动物园的设计问题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仅供参考:
5 / 6
①你认为现在的动物园有哪些地方应该改进,怎样改进?②你认为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在动物园中生活?③你认为动物园应该怎样设计,可以让动物们生活得更好,使它们更愉快?④你认为动物园怎样设计,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生活,让我们人类与动物成为好朋友?⑤你最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动物园,为什么?讨论之后由各组画出
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组织全班进行评议。
本活动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每当学生又提到了前面没有提到的动物,说明这个学生还认识更多的动物,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彰。
第四步要脱离开教材,由学生自己设计动物园,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由于学生年龄小,设计方案的好坏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对于新颖奇特、与众不同的设计,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这项活动,还应使学生体会到,仅仅知道动物的名字,还不能算是认识了动物,因为动物长得到底什么样、动物喜欢吃什么、喜欢在什么样的地方生活等,许多有关动物的事情还不了解。
于是就可以引出了下一个单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