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裂的类型

合集下载

发育名解 大题(原)

发育名解 大题(原)

1、动物极:成熟卵子含卵黄较少的一端。

在多数动物中,动物极一般向上,为细胞核所在,原生质比较集中,卵裂进行比较迅速,将来形成为外胚层。

2、植物极:成熟卵子含卵黄较多的一端。

在多数动物中,动物极一般向下,原生质比较少,卵裂进行比较缓慢,将来形成内胚层。

3、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

4、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渐进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这种以细胞渐进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5、促成熟因子(MPF):促使卵母细胞恢复减速分裂的因子,由调节亚基CyclinB和催化亚基P34cdc2组成。

6、细胞迁移:是原肠作用中的的一种细胞运动,细胞在内陷或内卷后开始在囊胚腔壁向动物极方向迁移。

分两种,单个细胞的迁移和细胞团或细胞层的整体迁移。

7、中期囊胚转换:果蝇、爪蟾等非哺乳类的早期受精卵呈转录抑制状态,经一系列快速分裂周期发育至中期囊胚阶段后才启动转录活动,通常都伴有细胞分裂突然变慢、失去同步化及细胞表型发生改变,母型控制转为合子型控制,即MBT中期囊胚转换。

8、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割成一团团细胞块,称作体节。

9、母体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并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体效应基因。

10、生殖质: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是决定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和发育的特化的卵质决定因子,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呈颗粒状结构,在卵裂中拥有生殖质的卵裂球可以分化为原生殖细胞。

11、囊胚:细胞数目增加,胚体中空而形成一个基本为球形的囊状结构.12、胚轴:指从胚胎前端到后端之间的前-后轴和背侧到腹侧之间的背-腹轴,两侧对称动物还具有中侧轴。

第五章 卵裂

第五章 卵裂

一、卵裂周期的特点

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G1期、S期、 G2期和M期。在细胞分裂期(M期)之后,细胞 经历一个生长的阶段。新分裂的细胞要长大到与其 亲本细胞一样大之后才开始下一次分裂。然而,在 卵裂周期中,新分裂的细胞并没有一个生长阶段。 因此。卵裂球在每次分裂之后都变得更小。卵裂球 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例如,未受精 的海胆卵的体积大约是其核的550倍,而到卵裂结 束时这个比率只有6:1。
端黄卵
两栖类
鱼类、爬行类、鸟类 节肢动物
一、辐射对称型卵裂


辐射对称型卵裂是最简单的卵裂形式。其卵裂面与 卵子的动植物轴平行或垂直。 辐射对称型卵裂是棘皮动物、头索动物中的文昌鱼 和蛙类所特有的卵裂类型。
1.海胆的卵裂
海胆囊胚的形成

• •
此时胚胎细胞形成一个空心的球状结构。其中央是一 个空腔。128个细胞成为单层球面排列。这样结构的 胚胎称为囊胚。囊胚中央的空腔称为囊胚腔 囊胚细胞在外表面形成了纤毛。 动物半球的细胞合成并分泌孵化酶
线虫受精卵内的胞质决定子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卵裂的不 对称性,不对称的卵裂将形成不同发育命运的分裂球。

卵裂时,细胞质体积并没有增加,合子细 胞质不断地被二等分分到越来越小的细胞 中。

细胞在两次分裂之间没有生长期,卵裂期 细胞核以极高的速度分裂,直到原肠后期 细胞分裂速度才显著放慢。
蛙胚早期发育的卵裂速度
中心体行为的差异造成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卵裂平面
细胞压缩决定囊胚 腔的大小
蛙卵囊胚腔的形成 A,第一次卵裂平面形成的小裂隙以后扩大 发育为囊胚腔;B,8细胞时期的囊胚腔。
小鼠胚胎上胚层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导致囊胚腔的形成。

卵裂

卵裂

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受精卵所产生的同源细胞,在形态上、功能上, 蛋白质的合成上形成表现出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 为细胞分化。
细胞在发生可以识别的表型变化之前,就已经 受到了约束而向特定的方向分化,此时细胞内已经 发生了变化,确定了它未来发育的命运,这个过程 称为决定。
各种类型的细胞都具有自己特征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把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特化
全裂包括有下面几种类型: 1)辐射型卵裂:形成8个卵裂球后,以后分裂 均为辐射型排列。如棘皮动物,腔肠动物等 2 )螺旋型卵裂:第三次分裂不与赤道板方向 平行,而呈450 角,结果动物极卵裂球位于两植物 极卵裂球之间,此后分裂同此。如螺、蚌,纽虫、 软体动物等。 3 )两侧对称型卵裂:类似辐射对称,但第一 次分裂已为两侧对称。如海鞘 4)两轴对称型卵裂: 节水母类
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
海胆 海胆属无脊椎动物中的棘皮动物门,是一类古 老的后口动物。 线虫 1974年分子生物学家Syndey Brenner开始加强 了对于线虫基因的研究工作,事实证明,线虫是 对于真核细胞生物的发育遗传、细胞生物、神经 生物以及基因结构进行研究的极好实验材料,业 已成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之一。
卵裂是一系列的细胞分裂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迅速分裂活动,形成许多的 卵裂球(卵裂所形成的细胞)的过程。即(卵裂) 活动。在卵裂过程中,与一般细胞分裂活动不同的 是,细胞数量迅速增加,越来越多,但其体积和所 包含的物质不增加。 随着卵裂的进行,分裂的细胞越来越小,总的 体积大致不变。
卵裂的类型和方式
基于卵细胞的空间结构特点和本身所含卵黄的 多少,卵裂分成两种类型: 1)全裂 卵子彻底分裂成单个细胞。按照第一 代子细胞的大小,全裂又进一步划分为均裂和非均 裂。 2)不全裂 受精卵在卵裂初期发生不完全卵裂 。

2013第三章 卵裂与囊胚

2013第三章 卵裂与囊胚
注射了E-Cadherin抗体的胚胎不能够致
密化。 在4细胞期激活蛋白激酶C导致 compaction发生。
因此,Compaction可能始于蛋白激酶C
的活化,它引起细胞骨架的重排,在膜 上均匀分布的E-Cadherin重新定位在胞 间相交处。
16
(4) 在输卵管中进行,进展缓慢
17
(二)偏 裂
哺乳动物的卵裂(B)(全裂,转动式)
12
哺乳动物卵裂的特点:
(1)转动式卵裂。 (2)早期卵裂球的细胞分裂并不同步,所以胚胎 有时会由奇数个细胞组成。
13
细胞形态的区别?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
14
(3) 致密化现象。8-细胞晚期,卵裂球 突然挤作一团,最大限度地接触在一 起,将内部完全密封。
15
Compaction的机制:
20
21
(三)影响卵裂类型的因素

1. 卵黄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数量。 2. 在细胞质中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丝形成 角度的那些因子。如卵的固有极性,精 子进入卵的位置。

22
三、卵 裂机制
1 早期卵裂细胞周期的特殊性
后果?
早期卵裂周期
正常细胞分裂周期
23
果蝇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
早期卵裂细胞周期短、细胞分裂速度快的原因?
卵裂沟不能通过整个卵,呈现局部卵裂的现象, 即偏裂。 端黄卵和中黄卵 1 盘状卵裂
18
卵裂仅限于动物极,富含卵黄的植物极保 持未分裂状态。
斑马鱼的卵裂(偏裂,盘状卵裂)
19
2 表面卵裂 位于卵中央的细胞核先分裂,以后移到卵子表层细 胞质较多的地方,然后细胞质再进行分裂,而卵黄 部分则不分裂。中黄卵的卵裂方式。

卵裂

卵裂

第五次纬裂动物极卵裂球产生 an1 和 an2 两排细胞;植物极大卵裂球纬 裂产8个靠近an2的一排细胞,小卵 裂球产一小团细胞。第六次经裂, 第七次纬裂,产生 128 个细胞的囊 胚 (blastula) , 中间有一腔,称囊胚 腔(blastocoel)。此时所有细胞大小相 同,囊胚壁只有一层细胞。 若阻断第 1 、 2 或 3 次分裂情况 ( 摇动或 置于低渗海水中),小卵裂球分裂按时 进行。 受精后合子细胞质中渐进的变化引起 有丝分裂纺锤体在特定时间和特 定方向上形成。 植物极可能含小卵裂球形成物质,通 过某种机制在合适的时间被激活
海胆的卵裂
2. 两栖类(Amphibians):辐射对称卵裂
类似棘皮动物,但两栖类卵内卵黄较多,集中在植物极,成为卵 裂的障碍。第一次卵裂(经裂)始于动物极并向植物极延伸。在 美西螈延伸速度1mm/min。当卵裂沟分隔灰色新月区(精子入 卵点对面)后延伸速度仅为0.2-0.3mm/min。
蛙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沟尚未完全分隔植物极时,第二次卵裂(与 第一次垂直的经裂)已于动物极开始。第三次纬裂因为植物极卵黄 多卵裂沟偏向动物极一侧。形成动物极4个小卵裂球和植物极4 个大卵裂球。此后动物极卵裂球分裂快,植物极分裂慢,动物 极集中数量较多的小卵裂球,植物极集中了数量少、体积大、 富含卵黄的大卵裂球。128-细胞期出现囊胚腔,形成囊胚.
pregnancy). 可引起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当胚泡到达子宫时,在透明带上溶解出一小洞而从中孵出。细胞 膜上有一种胰酶样的蛋白酶 —strypsin,能在透明带的原纤维 基质中溶解出一小洞. 胚泡脱出透明带后可直接与子宫接触。滋养层细胞将分泌另一些 蛋白酶,如胶原酶、基质溶素和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消化子 宫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使胚泡包埋在子宫壁中。

yj第三章、卵 裂

yj第三章、卵 裂
经线裂(meridional cleavage):指卵裂
面与A-V轴平行的卵裂方式。
纬线裂(equatorial cleavage):指卵裂
面与A-V轴垂直的卵裂方式。
Radial 辐射型: 海鞘、海胆、两栖类
Spiral 螺旋型: 螺、蚌、软体动物、纽 形动物、多毛类动物 Rational 旋转型: 哺乳动物 卵裂类型
哺乳动物囊胚细胞命运的早期分化-位置决定论
16细胞期桑椹胚(morula):位于内部的少数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将组 成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而位于外部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大多 构成滋胚层(trophoblast)。 32细胞期胚泡(blastocyst):位于囊胚腔一端的内细胞团(约10个细 胞)将发育胚胎的本体及与其相连的卵黄囊、尿囊和羊膜;外层的滋 胚层生成绒毛膜,为胎儿从母体摄取营养物质和氧,并产生激素以 避免母体的排斥反应。
Holoblastic 全卵裂
Meroblastic 偏裂
Discoidal 盘状偏裂:鸟类、鱼类等端 黄和极端端黄卵
Superficial 表面裂:中黄卵(昆虫)
一、卵裂方式
(一)完全卵裂: 1、分裂沟遍及整个卵子的分裂类型,均黄卵属此类型。 (1)均等卵裂:如文昌鱼、海胆。
海星卵裂:
(2)不等卵裂:小分裂球在动物极,大分裂球在植物极, 如蛙类、鲟鱼、肺鱼、七鳃鳗
人工受精: 如主要用于治 疗不育症、保 存 和运输优良 个体。
胚胎切割: 在2-4细胞期 分割胚胎细胞, 用于繁殖优良 家畜个体。
四、线虫的旋转全卵裂
在线虫 的第二次 卵裂中, AB细胞 为纬裂 (与A-P 轴线垂 直),P1 细胞为经 裂。
五、斑马鱼的卵裂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30%)1、全能细胞:指能够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者说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

2、多潜能细胞:表现出发育潜能的一定局限性,仅能分化成为特定范围内的细胞。

3、黄色新月区:含有黄色细胞质,将发育成肌细胞。

4、原肠作用:是指囊胚细胞通过有规则地移动,使未来的内胚层和中胚层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未来的外胚层细胞铺展在胚胎的表面,从而形成原肠胚。

5、卵裂:通过多次的有丝分裂将大量的卵质分配到无数个较小的、具核的细胞中去的过程。

6、胚盾:下胚层一旦形成以后,上胚层和下胚层的深层细胞都会向将来发育成胚胎背部的一侧插入,形成一个加厚的区域,称为胚盾。

7、胚环:由外层上胚层和内层下胚层构成的加厚区域,称为胚环。

8、原条:首先见于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9、原沟;伴随着神经集中形成原条,在原条中出现的一条凹陷,与胚孔的作用相似,允许细胞迁移进入囊胚腔10、原结;在原条的前端有一个细胞的加厚区,中央有一个烟囱状的凹陷,它相似于两栖类胚孔的背唇,细胞也可以通过它进入囊胚腔11、胚胎诱导: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过程。

12、诱导者: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诱导者。

而接收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者组织称为反应组织13、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14、转录因子:是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蛋白质。

15、神经板:预定神经外胚层(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16、侧板中胚层:位于居间中胚层外侧,分为外胚层下面的背部体壁中胚层和内胚层上面的腹部脏壁中胚层,将来形成心脏、血管、血细胞以及体腔衬里和除肌肉之外的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以及胚胎外膜17、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卵裂球所含有的持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的细胞无关。

昆虫的胚胎发育

昆虫的胚胎发育
图160 昆虫的表面卵裂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除孤雌生殖以外,昆虫的胚胎发育都必须经过卵受精以后才开始。 卵的受精一般是在卵经卵巢管排出向下经过受精囊口的时候,精子从受精
囊出来经卵孔钻入卵里。 进入卵里的精子常是几个至几十个,但只有其中的1个与卵核结合形成合子。
常可以透过卵壳看到胚胎的外形。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图 164
昆 虫 的 胚 胎 发 育 的 过 程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图 165
昆 虫 的 胚 胎 发 育 的 过 程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当合子开始第1次卵裂时,胚胎发育就开始了。 现以表面卵裂为例,简单叙述胚胎的发育过程。 1 表面卵裂与胚盘形成 2 胚带、胚膜及胚层的形成 3 胚胎的分节与附肢的形成
附肢的形成也是由前住后的,根据分节和附肢发生的次序,胚胎发育在 分节后的时期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足期、多足期和寡足期。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图 166
昆 虫 消 化 道 的 形 成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图167 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胚动
第二篇 昆虫的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的胚胎发育
第二节 胚胎发育的过程
图168 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器官形成
4 器官系统的形成 昆虫的各器官系统由不同的胚层发生而来。
4.1 消化系统 4.2 气管系统 4.3 循环系统 4.4 神经系统 4.5 生殖系统 4.6 体腔 5 胚动 6 背面封合和胚膜消失

胚胎学卵裂的名词解释

胚胎学卵裂的名词解释

胚胎学卵裂的名词解释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育过程中胚胎形成、器官发育和细胞分化等方面的科学。

而在胚胎学中,卵裂是指受精卵在一系列细胞分裂过程中逐渐分裂成多个细胞。

胚胎学中,卵裂是胚胎发育最初的阶段,也是胚胎分化过程的起点。

卵裂的主要目的是将单个受精卵的细胞分裂成多个细胞,从而逐渐形成胚胎。

卵裂主要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它分为两个类型:均等卵裂和不均等卵裂。

均等卵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等分成对称的细胞,而不均等卵裂则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等分成不对称的细胞。

不同类型的卵裂将决定胚胎形成和分化的结果。

在均等卵裂中,细胞通常均等地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这种卵裂过程会导致细胞数量的迅速增加,同时保持着细胞的一致性。

在这个过程中,胚胎的细胞群称为内含子细胞群,它们密集排列在一起,形成胚胎晚期的囊胚。

囊胚进一步发育,最终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胚胎各个器官和组织。

而在不均等卵裂中,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等分成大细胞和小细胞。

这种卵裂过程会使得胚胎的细胞数量发生变化,同时产生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细胞。

不均等卵裂常见于一些特殊细胞发育过程中,比如胚胎的前后轴形成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大细胞被称为母细胞,它会进一步分化成各个器官的前体细胞,而小细胞则被称为早期细胞,它会发展成成熟的细胞类型。

卵裂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它决定了胚胎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成的方式。

通过研究卵裂的过程和体内一系列分子调控机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胚胎发育的奥秘。

这对于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诸如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揭示卵裂的细节和分子机制,人们希望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改变胚胎发育过程,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更多福祉。

总之,胚胎学中的卵裂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初的阶段,通过细胞分裂将受精卵分裂成多个细胞,从而形成胚胎。

卵裂分为均等卵裂和不均等卵裂,两者决定了胚胎发育和分化的结果。

研究卵裂的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揭示胚胎发育的奥秘、推动生物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卵裂

卵裂

卵裂是高度规则的,具有一定的模式.不同动物卵裂模式各异,这些模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存在于细胞质中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丝形成的因子;其次是卵黄物质在细胞质中的数量和分布.有丝分裂器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由此形成的卵裂沟位置,是由卵的固有极性决定的,有些种类的卵裂的方向还与精子进入卵的位置有关.有丝分裂在细胞质的中心位置进行,有丝分裂器的长轴平行于细胞的长轴,卵裂沟则横切这个轴.卵黄物质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卵裂发生的部位和卵裂球的大小.当卵的一极含较少卵黄时,此处的卵裂速度就比相对的另一极快.通常富含卵黄的一极是植物极,相对较少卵黄的一极是动物极.合子核常常位于动物极一侧,一般来说,含相对较少卵黄的受精卵,卵裂为全裂,也就是卵裂沟通过整个卵子;含大量卵黄的受精卵,卵裂为不全裂,也称为偏裂,也就是卵裂沟仅停留在动物极或卵子表面,不通过整个卵子.根据卵黄所在部位,偏裂又可分为盘状卵裂和表面卵裂,前者的卵黄位于一端,后者的则位于细胞质中央.全裂一般发生在少黄卵(均黄卵)或中量黄卵,全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辐射型卵裂,螺旋型卵裂,两侧对称型卵裂和转动式卵裂.哺乳动物的卵裂是最难研究的.在动物界中,哺乳动物的卵子最小,例如人的受精卵直径只有100微米大小,很难进行实验操作.而且因哺乳类受精卵数量也非常少,难以获得足够的材料去研究.近年来,对哺乳类的卵裂和囊胚形成机制有了很深的了解.许多方面的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受精,胚胎外培养来进行的.哺乳动物的卵裂与大多数动物的卵裂模式是不同的.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从卵巢释放后进入输卵管,在靠近卵巢的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减数分裂也在这个时候完成,排除第2极体.第一次卵裂大约1天后才能发生,以后卵裂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每次卵裂间隔12-14小时,在此过程中,输卵管的纤毛推动胚胎向子宫移动.哺乳动物的卵裂方式也是比较特殊的,第1次卵裂是正常的经线裂;但在第2次卵裂时,其中一个卵裂球是经线裂,另一个卵裂球是纬线裂,这种卵裂就是转动式卵裂.哺乳动物卵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早期卵裂球的细胞分裂并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同步进行,所以有时会出现奇数细胞.哺乳动物的卵裂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致密化现象.这种致密排列,是由于外层细胞之间形成了稳固的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将内部完全密封的结果.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缝隙连接沟通联系,允许一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通过.卵裂晚期,有的动物形成实心的多细胞的球状结构,外表如桑葚,称为桑葚胚.哺乳动物具有比较典型的桑葚期.随着进一步发育,胚胎中间出现一个空心的结构,称为囊胚腔,此时的胚胎为囊胚.由于卵子类型和卵裂类型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类型的囊胚,主要有腔囊胚、盘状囊胚和表面囊胚三种类型。

【知识】从卵裂期到囊胚期(附图)

【知识】从卵裂期到囊胚期(附图)

从卵裂期到囊胚期“万丈高楼平地起”。

建筑高楼大厦的第一步就是要准备各种建筑材料:钢材、砖瓦、预制板、水泥等,否则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同样,从受精卵发育为胚胎也需要“建筑材料”,这就是细胞了。

因此受精卵首先必须同时进行无数次快速有丝分裂,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胞,备足构建胚胎的材料。

这个分裂过程叫做卵裂,分裂后的子细胞称卵裂球,这个时期称为卵裂期。

卵裂有两种作用:一是将卵裂球的体积减小到体细胞特有的大小;二是在卵裂期间,卵裂球之间开始出现差异,最后发育为不同类型的细胞,这就是所谓的区域性特化现象的开端,将来由这些区域发育为不同的胚层和结构。

所以说在卵裂期间就开始了从量到质的转变。

卵裂球与一般经有丝分裂的体细胞相比,细胞周期很短,究其原因主要是G1期和G2期的消失,另外S期和M期也缩短,由于没有生长期,卵裂球的细胞质减少,所以卵裂球的体积就逐渐减小,直到与一般体细胞的特有体积相等。

结果卵裂球内细胞质与细胞核体积的比值降低了。

例如,海胆未受精的卵细胞质是核的550倍(细胞质︰细胞核=550︰1),到卵裂期结束,就降低到6∶1。

一旦达到正常体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体积之比,细胞分裂的速度就减慢了,而且也不再是同步分裂了。

由于卵裂球体积变小,所以早期胚体的总体积仍保持不变。

和一般体细胞相比较,卵裂球的这些变化,都是受了细胞质调节的结果。

卵裂的机制细胞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步调一致,子核随即分布到分裂后的细胞质中,但也有不相配合的情况发生。

核分裂是受有丝分裂器的控制。

有丝分裂器包括:有染色体附着的纺锤丝、分别位于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及起源于中心粒并向细胞周围延伸的星体,纺锤丝和星体都是由微管组成的。

另外卵裂球内不储存现成的核膜物质,但储存着大量生成核膜的原料或前体物质,这些前体物质可迅速组装成核膜。

胞质分裂在染色体开始向两极移动前并不进行胞质分裂,这就保证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核。

卵裂沟是卵表面出现的缢痕,它是由于卵皮质增厚区域活动形成的结构,这个增厚的区域称为收缩环,只出现在胞质分裂期间。

卵裂的特点

卵裂的特点

通过原条侧面进入囊胚腔的细胞的命运:A,部分迁移的上胚层细胞在中线 处与下胚层细胞接触后,将下胚层细胞赶向两侧,而自身形成内胚层,将生成内 胚层器官和大部分胚外膜。B,在上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细胞形成中胚层和少量 的胚外膜。 上胚层中的预定外胚层细胞将在上胚层中增殖、下包。
Converge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xtension
表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概念
表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细胞与细胞间紧密连接成管状或片层状结构, 局部或整个结构一起运动。 间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s): 细胞与细胞间松散相连,每个细胞为一个行 动单元。
(一)、几种模型动物的原肠作用
鱼类的盘状偏裂
斑马鱼受精卵的前5次卵裂均为经线裂,产生的32个 细胞为单层分布于卵黄上。其后的分裂方向不规则。囊 胚期开始于128细胞期,属盘状囊胚。
斑马鱼中囊胚(经历了10次卵 裂)的三类细胞: 1.卵黄多核层(yolk syncytial layer, YSL):胚盘的植物极边缘 细胞裂解,其核和质与卵黄细胞 融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层细胞核 层。在胚盘下包中,部分YSL细 胞核移向胚盘下成为internal YSL,它们可能起提供营养的作 用;边缘处的为external YSL,它 们可能起驱动下包的作用。
(2)早期卵裂球的卵裂不同步,可产 生奇数细胞的胚胎。 (3)卵裂速度缓慢。
(4) 哺乳动物卵裂球的compaction: 发生第三次卵裂后不久
小鼠8细胞胚胎compaction前后
Compaction的机制:8 细胞胚胎的外层胞间形成 致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而内层胞间形成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
第二章 胚胎的早期发育

第七章_卵裂

第七章_卵裂

上胚层(epiblast)将形成胚
胎本体;下胚层(hypoblast)将 上胚层 产生胚外结构如卵黄囊柄和连
接卵黄和内胚层消化管的蒂。
下胚层
间叶细胞
鱼类的盘状偏裂
斑马鱼受精卵的前5次卵裂均为经线裂,产生的32个 细胞为单层分布于卵黄上。其后的分裂方向不规则。囊 胚期开始于128细胞期,属盘状囊胚。
卵黄含量(少黄卵,间黄卵,中黄卵,端黄卵)和分布; 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3、卵裂类型
Holoblastic 全卵裂
卵裂类型
卵裂球完全分开—— 少黄卵的卵裂方式
Meroblastic 偏裂
卵裂球不完全分开,仅胞 质集中处产生分裂沟—— 多黄卵的卵裂方式
卵裂球排列方式不同 Radial 辐射型: 海鞘、海胆、两栖类 Spiral 螺旋型: 螺、蚌、软体动物、
一、卵裂周期的调控
Cyclin B cdc2
1、相关成分
前体MPF
T14 Y15
• MPF----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为细
胞中蛋白周期B(cyclin B)和蛋白激酶(Cdc2激酶)的结合体 (磷蛋白)。参与细胞分裂的起始,并使其进行下去。 MPF有两种形式:活性(M相)和非活性(S相)
早期卵裂球的卵裂不同步,可产生奇数细胞的胚胎。
哺乳动物卵裂球的致密化compaction: 发生第三次卵裂后不久
小鼠8细胞胚胎compaction前后
Compaction的机 制: 8细胞胚胎的外层 胞间形成紧密连接 (tight junctions), 而内层胞间形成缝隙连 接(gap junction)。
此积累,并与极质一起被细胞膜包围而成极细胞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张卫红)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张卫红)

30 顶体反应(acrosomal reaction):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 列变化。具有顶体结构的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中,只有发生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进入卵子 并与卵子融合,也只有精子与卵子接触时才发生顶体反应 31 顶体:位于精核前端,由高尔基体演化而来。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主要作用是溶解 卵子的外膜。有些动物的顶体中还有与精卵识别有关的分子。 32 精子获能( capacitation ):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 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
A.特异性蛋白质 B.DNA C.特异性 mRNA D.RNA;
6. 下列有关精子顶体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B.具有顶体结构的精子不发生顶体反应也可以进入卵子并与卵子融合
C.顶体反应释放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顶体这一结构被认为具有类似溶酶体
3.蛙类动物半球和植物半球汇合的背部边缘区(marginal zone)的
内陷,引发原肠作用。
A. 中胚层细胞 B.外胚层细胞
C. 动物极细胞 D.瓶状细胞
4. 晶状体来源于头部的

A.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上胚层
5. 原位杂交是发育生物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检测
在胚胎或组织中的分布。
46 容许的相互作用(primary competence):反应组织含有所有要表达的潜能,只需要环境, 但环境不能改变它的发育方向。许多组织需要含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基质。 47 指令的相互作用次级感受性(secondary competence):反应组织的发育潜能不稳定,其发 育方向和过程取决于接受的诱导刺激类型。例如脊索诱导神经管底板细胞的形成。 48 感受性 competence:组织对一种特定刺激以一种特异方式产生反应的能力。它本身是一 种分化的表型,从空间和时间上区别细胞。 49 灰色新月: 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 30º,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 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 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50 神经嵴:当神经管与表面外胚层分开后,这些细胞向内迁移,侵入神经管两侧的成中胚 层细胞之间,形成一个很不规则的扁平细胞群,称神经嵴,介于神经管及其表面外胚层之间。 51 顶外胚层嵴(AER):随着鸟类和哺乳类的中胚层间质细胞进入肢区,它们分泌的因子诱

动物的卵裂方式

动物的卵裂方式

动物的卵裂方式动物的卵裂方式是指在受精后卵细胞内部发生的分裂现象。

根据不同的动物类群,其卵裂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将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个类群来阐述动物的卵裂方式。

一、无脊椎动物的卵裂方式:1. 分节生殖:部分无脊椎动物的受精卵在发生分裂后,逐渐分成一节一节的小块,每一小块都具有发育成为一个完整个体的能力。

例如:蛔虫、十足虫等。

2. 偏卵裂:部分无脊椎动物的受精卵发生分裂,其中部分细胞被子细胞包围,形成母细胞和子细胞两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母细胞负责分泌营养来促进胚胎生长,而子细胞负责形成胚胎结构。

偏卵裂常见于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3. 全卵裂: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受精卵发生全卵裂,即细胞质均匀地分裂为多个细胞。

全卵裂方式可以分为等位卵裂和环形卵裂。

- 等位卵裂:受精卵的细胞质均匀地分裂为两个相同大小的胚胎细胞,再分别分裂为四个、八个…等等细胞。

等位卵裂常见于刺胞动物、棘皮动物等。

- 环形卵裂:受精卵的细胞质分裂时先形成一个较大的细胞,然后细胞内部对称地再分裂为多个等大小的胚胎细胞。

环形卵裂常见于类似多毛类、软体动物等。

二、脊椎动物的卵裂方式:脊椎动物的卵裂方式相对较为复杂,不同类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里以哺乳动物为例,介绍其典型的卵裂方式。

1. 均等卵裂:在受精后,哺乳动物的卵细胞会迅速发生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包括两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等等。

这些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称为均等卵裂。

这种卵裂方式有助于保持胚胎细胞间的相对均衡。

2. 半均等卵裂:在哺乳动物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质的分布有差异,分裂后的细胞体积可能不均匀。

这种卵裂方式称为半均等卵裂。

典型的例子是在兔子胚胎发育的早期,上半部细胞体积较大,下半部较小。

3. 不均等卵裂:在哺乳动物的卵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可能会发生不对称的分裂。

这样的卵裂方式被称为不均等卵裂。

例如,在胚胎的早期,某些细胞将形成胚胎的内层细胞团,而其他细胞将形成外层细胞团。

辐射卵裂的名词解释

辐射卵裂的名词解释

辐射卵裂的名词解释辐射卵裂是一种生物学术语,特指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所引发的胚胎细胞变异现象。

辐射卵裂可以发生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生物体中,而产生的效应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围绕辐射卵裂的概念、影响及原因展开探讨,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一、辐射卵裂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辐射卵裂是指胚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辐射所导致的细胞裂变。

这种裂变会对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产生畸形。

辐射卵裂通常发生在胚胎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细胞非常敏感,并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较为明显。

辐射卵裂的基本原理是,辐射能量会对胚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这种伤害可以导致DNA链断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现象。

当细胞的DNA受到损伤时,会影响到正常的遗传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从而引发辐射卵裂现象。

二、辐射卵裂的影响及类型辐射卵裂会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胚胎的畸形和生存率的下降。

辐射卵裂还可能导致生物体的生理代谢障碍、生殖能力下降和疾病易感性增加等问题。

根据辐射的不同类型和剂量,辐射卵裂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放射性辐射卵裂、化学物质引起的辐射卵裂和生物内部产生的辐射卵裂。

其中,放射性辐射卵裂是最常见的一种,包括X射线、γ射线等。

三、辐射卵裂的原因辐射卵裂的原因主要有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天然因素包括地球自然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如地壳中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

此外,地球上还经常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

这些自然辐射源对生物体的辐射卵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活动产生的辐射源。

例如,核能产业、放射治疗、核试验、辐射污染等都会引发辐射卵裂。

特别是在核事故或核战争爆发后,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会给生物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并导致广泛的辐射卵裂现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辐射卵裂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辐射能够促进物种的进化和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卵裂的类型
经线裂(meridional cleavage):指卵 裂面与A-V轴平行的卵裂方式。
纬线裂(equatorial cleavage):指卵 裂面与A-V轴垂直的卵裂方式。
辐射型: 海鞘、海胆、两栖类 螺旋型: 螺、蚌、软体动物、 纽形动物、多毛类动物
Holoblastic 全卵裂
Convergent extension
表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概念
表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细胞与细胞间紧密连接成管状或片层状结构, 局部或整个结构一起运动。 间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s): 细胞与细胞间松散相连,每个细胞为一个行 动单元。
(一)、几种模型动物的原肠作用
注射了E-Cadherin抗 体的胚胎不能够致密化。 在4细胞期激活蛋白激酶C 导致compaction发生。因 此,Compaction可能始 于蛋白激酶C的活化,它 引起细胞骨架的重排,在 膜上均匀分布的ECadherin重新定位在胞间 相交处。
哺乳动物囊胚细胞命运的早期分化-位置决定论
16细胞期桑椹胚(morula):位于内部的少数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将组成内 细胞团(inner cell mass),而位于外部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大多构成滋胚 层(trophoblast)。
螺旋型全卵裂:均采经线裂。第三次分裂前,卵裂球内 的纺锤体转动45度,然后向动物极方向出芽小卵裂球。其后 的大卵裂球以同样方式产生一大一小子分裂球,而小分裂球 只生成小卵裂球。 形成的囊胚无囊胚腔。
旋转型全卵裂
哺乳动物的早期卵裂发生在输卵管中。
哺乳动物卵裂的特点:
(1)哺乳动物旋转型全卵裂:第1次为经线裂,其 后的2个卵裂球各采不同的卵裂方式。
鸡胚 经裂 纬裂,形成 5-6个细胞厚的胚盘。 胚盘细胞从稀蛋白吸取液 体后,与卵黄分裂,形成胚 盘下腔(subgerminal cavity)。 该腔使胚盘中央区透明,叫 明区(area pellucida);而边 缘区的细胞仍与卵黄接触使 其不透明,叫暗区(area opaca)。
上胚层(epiblast)将形成胚 胎本体;下胚层(hypoblast) 将产生胚外结构如卵黄囊柄 和连接卵黄和内胚层消化管 的蒂。
人类的同卵双生的发生(占出生总数的0.25%)
发生在绒毛膜形成前(约 受精后5天前)的分割,有 独立的绒毛膜和羊膜。 占同卵双生的33%。
发生在绒毛膜形成后但 羊膜形成前(约受精后5 -9天)的分割,共用绒 毛膜,有独立的羊膜。 占同卵双生的66%。 发生在羊膜形成后(约受 精9天后)的分割,共用 绒毛膜和羊膜,易出现 连体儿。
海胆:第四次分裂后将开始不均等分裂,第7次分裂后产生128细胞 组成的囊胚(see next slide). 植物极的micromeres具有中胚层命运,具 有起动原肠作用、诱导第二胚轴的活性。
海胆早期囊胚的细胞体积一致,其后长出纤毛,使囊胚可 在受精膜内转动,同时也因细胞的增殖,细胞变瘪。
囊胚腔形成的2种可能机制:a, 卵裂球分泌的蛋白进入囊 胚腔中,导致腔中液体粘稠而吸取胚外水分,腔内的膨胀压阻 止了细胞向腔内增生;b, 细胞与受精膜内的透明层紧密粘接, 使细胞不能向腔内增生。 囊胚的孵化:由动物极细胞分泌孵化酶降解受精膜。
胚胎的早期发育
一、卵裂 Cleavage
(一)、卵裂的特点
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
(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
分裂周期短;
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 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32细胞期胚泡(blastocyst):位于囊胚腔一端的内细胞团(约10个细胞) 将发育胚胎的本体及与其相连的卵黄囊、尿囊和羊膜;外层的滋胚层生 成绒毛膜,为胎儿从母体摄取营养物质和氧,并产生激素以避免母体的 排斥反应。
哺乳动物胚胎的D-V轴与卵的A-V轴的关系
哺乳动物胚泡的着床
胚泡在向子宫移动过程 中体积增大,是因为定位于 滋养外胚层细胞膜上的Na -K泵将外部Na+泵入腔中, 最后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使囊 胚腔增大。 胚胎外的透明带阻止了 胚泡与输卵管壁的粘连。 胚泡到达子宫时,胚胎 细胞分泌strypsin(一种类 胰蛋白酶),它使透明带穿 孔,胚泡从孔中挤出与子宫 壁接触,通过一系列反应而 着床。
卵裂类型
两侧对称型: 两栖类和尾索动物等 两轴对称型: 栉水母 混合型 : 一些环节动物 不规则型: 哺乳动物 Discoidal 盘状偏裂:鸟类、鱼类等端 黄和极端端黄卵 Superficial 表面裂: 中黄卵(昆虫)
Meroblastic 偏裂
辐射型全卵裂
海鞘:经-经-纬-经……,8次分裂后产生的256细胞 柱形胚胎在两极细胞移动封口后成为中空柱形囊胚。
原肠作用中的主要细胞迁移
外包(epiboly): 表皮层做为一个整体扩展,使胚胎的内层
被覆盖。 内陷(invagination): 指胚胎的局部区域的内陷。
内卷(involution): 指正在扩展的外层向内卷折,去从内铺
盖原来的外层细胞。 内移(ingression): 指表层的单个细胞迁入胚胎的内部。 分层(delamination):指一个细胞层分成两层或多或少平行 的细胞层。 会聚伸展(convergent extension): 指细胞间相互插入,使 所在组织变窄、变薄,并推动组织一定 方向移动。
通过原条侧面进入囊胚腔的细胞的命运:A,部分迁移的上胚层细胞在中线 处与下胚层细胞接触后,将下胚层细胞赶向两侧,而自身形成内胚层,将生成内 胚层器官和大部分胚外膜。B,在上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细胞形成中胚层和少量 的胚外膜。 上胚层中的预定外胚层细胞将在上胚层中增殖、下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原肠作用 Gastrulation
(一)、原肠作用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原肠作用是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新排列,用来形 成内胚层和中胚层器官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要形成外胚层的细胞 铺展在胚胎表面。原肠作用期的胚胎叫原肠胚(gastrula)。
海胆小分裂球启动 原肠作用,可诱导 第二胚轴的形成。
海胆小分裂球 可以使预置外胚层 命运细胞分化为中 胚层和内胚层命运 的细胞
2. 果蝇的原肠作用 原肠作用开始于 腹部预置中胚层的内 陷。
3. 斑马鱼的原肠作用 原肠作用开始于胚盘细胞向 植物极方向的卵黄下包,由YSL 驱动,使胚盘变薄。 胚层的形成:50%下包时, 与卵黄交界处的deep cells内卷, 使交界处形成厚实的一圈,叫 germ ring。内卷的细胞和由上 层内移的细胞形成下胚层、上层 的deep cells为上胚层。 胚盾(embryonic shield):因 深层细胞的内卷和会聚扩展而在 germ ring的某处形成的加厚区。 它为胚胎的背部,从此处内卷的 细胞将与其它会聚扩展的下胚层 细胞一起沿背部中线形成脊索中 胚层(chorda mesoderm);下胚层 细胞还将生成近轴中胚层和内胚 层。 上胚层的部分细胞经会聚扩 展形成neural keel,其余的细胞 形成皮肤。
4. 鸡胚的原肠作用
下胚层的 形成
鸡胚原条(primitive streak)的形成:由后部边缘区的上胚层细胞加厚 而成,它的出现确定了胚胎的A-P轴线。原条内会形成一个凹陷,叫原 沟,是上胚层细胞进入囊胚腔的门户。原条的头部末端是一个加厚层, 叫Hansen`s node, 是一个诱导中心。
细胞早期通过原条的移动: 最早穿过原条进入囊胚腔的 细胞向头部方向移动,最终 迁移至胚胎的头部,成为前 肠内胚层。这些细胞的移动 将原来的下胚层细胞挤至明 区前部,成为生殖新月区 (germinal crescent),是原生 殖细胞存在部位。 其后通过Node进入囊胚 腔的细胞在上胚层和内胚层 之间向头部移动,形成头部 中胚层和脊索中胚层。 原条的后退:当Node移 至明区中央时,Node和原条 一起后退,在此过程中长出脊 索。Node退至最后端将形成 肛门区。
人类的连体婴儿
人类胚胎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流
人 类 新 生 胎 儿 的 胚 外 结 构
哺乳动物中的嵌合胚、胚胎干细胞
嵌合胚:如右 图,说明早期卵 裂球有同等的发 育潜力。自然人 群中也出现过同 时有XX型和XY 型细胞的人。 胚胎干细胞: 保持了分化为胚 胎本体的潜能的、 可在体外增殖的 胚胎细胞。在基 因功能研究和疾 病治疗方面有重 要的作用。
1、海胆的原肠作用
原肠作用 前胞内陷进入囊胚腔,表 皮细胞转变成为初级间质细胞,然后内胚层表皮细胞内陷和 扩展,其前端表皮细胞转化为次级间质细胞。两种间质细胞 都将长出伪足,后者起定向和驱动细胞移动的作用。
海胆原肠作用的开始
海胆原肠作用的机制:
内胚层的早期内陷机制:如下图所示,纤丝收缩使细 胞变为契形,成为细胞内陷的原动力。 内胚层的晚期内陷机制:伪足的收缩和细胞间的变形 重排(会聚伸展)。
蛙类:卵黄对卵裂的阻碍作用导致卵裂沟延伸缓慢、第三次 纬裂发生不均等分裂。植物极半球分裂的速度始终较慢,所以 囊胚的植物极细胞较大。
蛙类的囊胚腔的形成:第一次分裂后两个子细胞的动物极端相接 触,产生一个裂缝,它将扩大成为囊胚腔。 囊胚腔的作用:有利于原肠作用期细胞的移动、防止囊胚腔上下 细胞的过早交流。
鱼类的盘状偏裂
斑马鱼受精卵的前5次卵裂均为经线裂,产生的32个 细胞为单层分布于卵黄上。其后的分裂方向不规则。囊 胚期开始于128细胞期,属盘状囊胚。
昆虫的表面裂
果蝇受精卵的合子核位于卵黄中央,胞质已被挤在卵黄与细胞膜之间 成为卵周质。 前13次分裂仅为细胞核的分裂,这期间的胚叫多核胚(syncytial blastoderm)。在第14次分裂时,已移至外周的核之间的卵膜内陷,将每个 核围成一个细胞,形成细胞化胚。细胞化过程需75min-175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