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分析
教案绪论
三、机械制造的主要职业 按照被加工金属在加工时的状态不同,机械制造通常分为热 加工和冷加工。每一类加工可按从事工作的特点分为不同的 职业。 (工种) 1、金属热加工职业(工种) (1)铸工:高温职业(工种) ,应用普遍,将金属经过高温 融化后注入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模具中成型,冷却后形成毛坯 或零件。 (2)锻工(含冲压工) :利用锻压、冲压设备,在高温或者 常温下,用捶打和挤压、冲压的方式使金属成形,形成毛坯 或零件。 (3)焊工:利用焊接和气割设备对金属材料进行结合或者切 割加工。 2、金属冷加工职业(工种) (1)钳工:利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完成金属零部 件的加工、装配和调整。 (2)车工:利用车床对工件进行各种回转表面的加工,如内、 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表面及端面等。 (3)镗工:利用镗床对工件进行镗销加工。 (4)铣工:利用铣床对工件进行平面和曲面加工。 (5)磨工:利用磨床对工件进行平面、外圆和内孔等精加工。 (6)金属特种加工:利用各种特种加工设备,完成对普通金
通过课桌 上书本的 整理,强 化 6S 管 理。
属、高硬度金属、有色金属、高精度金属零件的加工。 四、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 工的各主要工件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 围的等基础知识。 2、了解各工种的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 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的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教学 方法 教学 用具
讨论法、讲授法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绪论 一、机械制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机床和通用机械制造 三、机械制造的主要职业(工种)和特点 1、金属热加工职业(工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和技术;(3)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事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与组织能力;(3)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其合理安排3. 机械加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及其计算5.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执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机械加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3)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执行。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2)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合理安排;(3)复杂零件的制造工艺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工艺规程等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工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开展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2.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 实践教学:安排4次实验实训课程,每次2课时;4.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产中的机械制造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的掌握。
章节名称: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分类: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 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4. 总结:总结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的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一、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基础》;2. 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工艺概论》、《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能,包括图纸的阅读与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选定与计算等;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2. 机械加工工艺的选定与计算;3. 图纸的阅读与理解;4.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与工具的使用;5. 常见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6. 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2. 实践课程通过场地实训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及组织安排1. 第一讲: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 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机械制造工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 第二讲:机械加工工艺的选定与计算- 阐述机械加工工艺的选定原则和方法;- 讲解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
3. 第三讲: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介绍常用机械制图符号和画法;- 分析机械图纸的构成和内容。
4. 第四讲:机械加工常用设备与工具的使用- 介绍机械加工常用设备和工具的种类和功能;- 演示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
5. 第五讲:常见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分析各类机械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和工艺流程;- 案例分析具体的机械零部件加工工艺。
6. 第六讲: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介绍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讲解常用的机械零部件检测方法。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占比:30%2. 期中考试占比:30%3. 期末考试占比:40%-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和小组讨论活动参与度等;-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章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车削的主要内容2、熟悉车床的结构3、掌握车床常用附件及工件的常用装夹方法4、掌握常用的车削方法,如车外圆、车端面、车螺纹5、了解车削的工艺特点课时安排车床 1课时车床附件及工件的装夹方法2课时车削方法 4课时车削的工艺特点单元复习 1课时共计8课时A、课题:5-1车床B、课型:新授课C、教具:多媒体D、备课时间:E、使用时间:F、教学目标:1、了解车削的主要内容2、掌握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公用3、熟悉车床的传动路线,主运动与进给运动4、了解其他常用车床G、重难点:1、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公用2、车床的传动路线突破方法:视频演示、理论讲解及学生自主分析相结合H、教学方法:讲授法学法指导:归纳总结法。
学生自行总结车床传动路线。
I、自主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总结车床传动路线并归纳得出车削主运动进给运动是怎么实现的。
教学过程及授课内容:(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新课:车削是工件旋转做主运动、车刀移动做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车削的切削运动是在车床上完成的。
车削是最基本和应用最广的切削方法,其切削特点是刀具沿着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以一定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回转的工件进行切削。
(结合多媒体带领学生认识车削的主要内容包括车外圆、平面、车槽、圆柱孔、圆锥面、成形面、螺纹)(三) 授课内容一、CA6140卧式车床:1、车床外形2、主要部件及功用四箱(1)主轴箱:提供主运动动力(2)挂轮箱:将主轴的回转运动传递给进给箱(3)进给箱:将主轴通过挂轮箱传递过来的运动传递给光杠、丝杠(4)溜板箱:将光杠或丝杠传递过来的运动变为床鞍或中滑板及刀具的进给运动。
三滑板(1)下滑板:即床鞍,实现纵向进给运动(2)中滑板:控制车外圆、内孔时背吃刀量,车端面时横向进给(3)上滑板:纵向调节刀具位置实现手动纵向进给,相对中滑板偏转一定角度,实现圆锥面车削两杠(1)光杠:将进给箱传来的动力传递给溜板箱,实现一般车削(2)丝杠:将进给箱传来的动力传递给溜板箱,实现螺纹车削二、车床两类运动的产生与传递1、车床传动路线2、主运动与进给运动(1)主运动——主轴的回转(2)进给运动——刀具的纵向、横向移动三、其他常用车床1、转塔车床2、立式车床3、自动车床(四) 课堂练习1、习题册P16一、1,32、尝试复述车床传动路线(五) 小结本节课重点掌握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功用,可以结合车床传动路线来记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二章)教案
任课教师:胡迎春 班级:13级车、铣、钳 日期:4.28第二章锻压单元计划目的要求 1、掌握锻造的分类及工艺过程。
2、了解锻造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冲压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4、能够准确的判断锻造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 1、锻造的分类及工艺过程。
2、冲压的分类。
3、锻造中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 自由锻与模锻的区别、冲压的不同工序。
课时安排 概述(1个课时)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1个课时)自由锻(2个课时)模锻(1个课时)冲压(1个课时)复习(1个课时)讲解习题册(1个课时)任课教师:胡迎春 班级:13级车、铣、钳 日期:4.29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授课内容 教材对应位置 审批:压力加工 章 节二 1授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授课方式 讲授法教学目标认 知 目 标 掌握锻压的定义分类。
掌握锻造、冲压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锻造、冲压的特点。
了解其他的压力加工的方法。
情 感 目 标 开拓思维,全面灵活的考虑、处理问题专业能力目标 锻压的定义及分类。
锻造冲压的定义分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锻压的定义及分类。
锻造冲压的定义分类。
教学难点 压力加工的工序突破方法 通过观看锻压的加工视频、例举常见的锻压零件的实例加强理解。
自主探究 学生自行讨论在实际中所见到的锻压。
教 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 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导入新课 把原材料制成毛坯是零件加工的前提,通常是由热加工工序来完成。
确定零件的结构时,必须与毛坯制造的工艺特点相适应,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焊件和型材。
本章着重介绍应用普遍的锻压。
讲授新课 第二章 锻压§2-1 压力加工锻压: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
一、锻造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讲授新课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金属坯料或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电子教案《机械加工》部分一、教学进度、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祁家騄等•《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7参考资料:1. 傅水根等•《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 刘友和等•《金工工艺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三、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应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外自学+撰写专题读书报告; 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录像片、CAI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3•加工生产率较高;4•刀具材料的硬度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1.1.3作用占重要地位(40%~60%) 1.1.4发展方向1•加工设备向数控技术、精密和超精密、高速和超高速方向发展。
2•加工刀具向超硬刀具材料方向发展 3•生产规模向多品种变批量方向发展1.2零件表面构成及成形方法1.2.1零件表面构成(三种基本表面)1•回转面(圆柱面、圆锥面、回转成形面等) ; 2•平面(大平面、端面、环面等); 3•成形表面(渐开面、螺旋面等)。
1.2.2零件表面的形成方法1•成形法2•包络法1.3机床的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1.3.1机床的切削运动1•主运动 2•进给运动 1.3.2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2•进给量3•背吃刀量1.4金属切削刀具1.4.1刀具材料(学生自学)1•对刀具材料基本要求 1.4.2刀具角度1•车刀的组成:刀体(刀头)组成:前刀面 副切削刃(S ');刀尖。
2•刀具静止参考系 主要坐标平面:①基面Pr ②切削平面Ps ③正交平面Po ④假定工作平面 Pf ⑤背平面Pp思考题及习题1•分析、判断在车削、钻削、铳削、刨削等的加工过程中,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以及切削用量 三要素。
2•车刀的刀体(刀头)由哪些部分组成,怎样判断确定?2•普通刀具材料3•超硬刀具材料(A 丫);主后刀面(A a );副后刀面(A a ' ) a ';主切削刃(S );课时3~4 主要教学模式讲授+自学1.8切削液的选择(学生自学)1.8.1切削液的作用1•冷却作用2•润滑作用3•清洗作用4•防锈作用1.8.2切削液的分类及选用1•切削液的分类 2.切削液的选用思考题及习题1•分析、判断车刀的五个基本角度,并了解这几个角度的作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3)熟悉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3.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选择、工艺路线制定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生产效率问题;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案例材料:收集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案例;4. 实践教学安排:联系机械制造企业,安排学生参观学习。
六、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课堂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享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生产效率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
(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和技术。
(3)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定义、目的、分类和特点。
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加工方法、顺序、路线、夹具和刀具等。
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铸造、焊接、切削、磨削、钻孔、铰孔、镗孔等。
4.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5. 机械制造中的质量与生产率:质量控制、生产率提高、工艺优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
(2)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3)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夹具、刀具选用。
(2)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计算和控制。
(3)机械制造工艺优化和生产率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机械制造技术。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2)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机械制造设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
2. 评价内容:(1)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的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七版)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七版)教案1. 教材简介本教案基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七版)》教材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学习内容。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工艺过程、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2.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并能分析其优缺点;•熟悉机械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教学内容3.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概述•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3.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切削加工工艺•成形加工工艺•焊接与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其他特殊工艺3.3 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数控机床及其编程与操作•传统机床及其操作•切削工具与刀具材料•夹具与工装设计•测量与检验工具4.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其中,实验环节将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5. 教学评估本教案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期末考试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评估来检验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6.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七版)》教材•机械制造工艺相关文献和资料7. 教学进度安排以下是本教案的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第1-2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概述•第3-5周:切削加工工艺•第6-8周:成形加工工艺•第9-11周:焊接与焊接工艺•第12-14周:热处理工艺•第15-16周:表面处理工艺•第17-18周:其他特殊工艺•第19-21周:数控机床及其编程与操作•第22-24周:传统机床及其操作•第25-27周:切削工具与刀具材料•第28-30周:夹具与工装设计•第31-32周:测量与检验工具8. 总结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而全面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学习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教案
机械制造⼯艺基础(第五版)教案绪论⼀、机械制造⼯艺基础机械制造⼯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法和过程的总称。
它是⼀门研究机械制造⼯艺⽅法和⼯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产技术准备、⽑坯制造、零件加⼯、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制造⼯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坯制造⼯艺、切削加⼯⼯艺和机械加⼯⼯艺规程制订和装配四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1)以机械制造⼯艺过程为主线,了解⽑坯制造、零件切削加⼯的各主要⼯种的⼯作内容、⼯艺特点、⼯艺装备和应⽤范围等基础知识;(2)⼀般了解各⼯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具)的基本⼯作原理和使⽤范围;(3)初步掌握选择⽑坯和零件加⼯⽅法的基本知识;(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艺过程的基本知识;(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法。
三、⽣产过程概述机械制造⼯艺过程⼀般是: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属材料⽑坯零件机械1、⽣产过程与⼯艺过程(1)⽣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不仅包括直接作⽤到⽣产对象上去的⼯作,还包括⽣产准备⼯作和⽣产辅助⼯作。
(2)⼯艺过程:指改变⽣产对象的形状、尺⼨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坯制造、零件加⼯、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产过程与⼯艺过程的关系如下:产品设计⼯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产准备过程夹、⼑、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产计划的制定铸造⼯艺过程焊接⼯艺过程⽣产过程⼯艺过程机械加⼯⼯艺过程热处理、表⾯处理⼯艺过程装配、试车⼯艺过程原材料购置及保管⼯具的修磨和修理⽣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成本核算及统计销售与服务2、⼯艺规程(1)⼯艺⽂件与⼯艺规程:指导⼯⼈操作和⽤于⽣产、⼯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件称为⼯艺⽂凭。
⼯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冶叶倡条制造⼯艺过程和操作⽅法等的⼯艺⽂凭。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工艺过程。
4.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目的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步骤: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理解和经验。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为其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机械制造工艺的编制和执行。
5.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利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验法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教材、参考资料等。
2. 准备实际工程案例和实验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
3. 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
4. 讲解工艺方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6. 课堂讨论:提出讨论题目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7.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8.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教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机械制造的常用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3.学会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工程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和特点;2.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和组合;3.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0分钟)a.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和作用;b.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加工工艺和转化工艺;c.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和要求。
2.机械制造工艺的常用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60分钟)a.切削加工工艺:i.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ii. 切削加工的常用工艺方法:车削、铣削、钻削等;iii. 切削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参数选择。
b.压力加工工艺:i.压力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ii. 压力加工的常用工艺方法:冲压、锻造、压铸等;iii. 压力加工工艺的流程和参数选择。
c.焊接工艺:i.焊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ii. 焊接的常用工艺方法:气焊、电弧焊、激光焊等;iii. 焊接工艺的流程和参数选择。
d.热处理工艺:i.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ii. 热处理的常用工艺方法:淬火、退火、正火等;iii. 热处理工艺的流程和参数选择。
3.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0分钟)a.机械制造工艺在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b.机械制造工艺在产品装配中的应用;c.机械制造工艺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机械制造工艺操作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和操作中的问题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和互动、提问回答等;2.实验操作: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仪器设备使用等;3.作业评价: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答案准确性和完整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常用工艺方法;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和分类2.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常用工艺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认识,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概念和分类(20分钟)向学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包括材料加工、焊接、装配等内容,并对其分类进行讲解,如常规和非常规工艺、分别按图纸和样件进行工艺过程等。
3.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0分钟)向学生阐述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如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方面。
4.基本流程和常用工艺方法(30分钟)分别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常用工艺方法。
流程包括设计、加工准备、加工操作和产品检验等;常用工艺方法包括铣削、车削、钳工和焊接等。
5.练习与巩固(20分钟)提供一些机械制造工艺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分析如何选择适当的工艺方法,并举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演讲法和讲解法:向学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分类、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提问法: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2.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六、教学资源:1.讲义和笔记;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七、教学反思: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的教学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1.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1.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1.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作用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1 工艺过程的定义与分类2.2 工艺过程的设计与优化2.3 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3.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3.1 铸造工艺3.2 焊接工艺3.3 切削工艺3.4 塑性成形工艺3.5 表面处理工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艺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2. 视频:播放相关工艺过程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例图片:展示实际工艺过程中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4.1 尺寸精度4.2 形状精度4.3 表面质量4.4 机械性能5.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5.1 概述5.2 铸造设备5.3 焊接设备5.4 切削设备5.5 表面处理设备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调整技巧。
3. 让学生熟悉各种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七、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7.1 尺寸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2 形状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3 表面质量的定义与分类7.4 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2.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8.1 工艺设备的分类与选型8.2 铸造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3 焊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4 切削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5 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1.概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将原材料或毛坯转变成零件的应用工艺技术课程。
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试图帮助学生将所学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本门课程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工艺内容的综合性、灵活多变性,拓展的知识面广。
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它有机地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几门传统的专业课融合为一体。
在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中起到基础作用,它是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1.2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等。
可从事的工作有:生产设备操作工、编程员、机械维修工、工艺员、绘图员、检验员、技术管理等一线技术工作。
1.3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基本知识,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熟知机械加工中各种机床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用途;掌握常用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的选择;切削加工零件结构工艺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能编写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说明;能熟知钳工装配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2)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国创业精神;(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目标追求毅力。
(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1.4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加工方法和常用设备,初步具有制订常用简单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教案10-4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
如何认识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是指在一定发展阶段,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比传统的加工方法能达到更高程度的加工工艺。
按我国目前情况,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在0.1~10μm(相当于IT5以上),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 0.16μm的加工方法。
精密加工中,精度高于0.1μm,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 0.1μm的加工方法称为超精密加工。
§10-4先进加工技术一、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1.加工精度不断提高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机械加工精度得到不断提高。
20世纪50年代末,已经实现了微米级的加工精度。
在最近的十年时间内,机械加工精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达到10nm的精度水平。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实现原子级的加工和测量。
2.切削速度迅速提高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二、复习导入(约10分钟)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上次课学习效果。
三、讲授新课(约70分钟)重点内容多媒体演示铣床,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切削速度随刀具材料的变更而提高3.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4.自动化和数字化工艺装备的发展5.产品加工向少余量和无屑加工方向发展二、先进加工技术的分类1、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工程、微细工程和纳米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包括了所有能使工件的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达到微米和亚微米范围的机械加工方法。
多媒体演示铣床,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高速加工技术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与磨具,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自动化制造设备,可极大地提高材料切除率,并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制造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目前主要用于难加工材料、超精密微细切削、复杂曲面的加工等。
3、微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是指加工尺度为微米级范围的加工方式。
微细加工起源于半导体制造工艺,加工方式十分丰富,包含了微细机械加工、各种现代特种加工、高能束加工等方式。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任课教师:方建忠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绪论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等三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械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不仅包括直接作用到生产对象上去的工作,还包括生产准备工作和生产辅助工作。
(2)工艺过程: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如下:工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生产准备过程夹、刀、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焊接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过程工具的修磨和修理生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成本核算及统计销售与服务2、工艺规程(1)工艺文件与工艺规程: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凭。
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冶叶倡条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凭。
(2)工艺规程的重要性:在正常条件下,必须按照工艺规程组织生产,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全体有关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的纪律性文件。
福建省莆田市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任课教师:方建忠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第一章铸造§1-1概述1、铸造的概念:将经过熔化的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中,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铸造)2、铸造的方法:砂型铸造、特种铸造3、铸造的特点:(1)成型方便,适应性强:利用液态成形,适应各种形状、尺寸,不同材料的铸件。
(2)生产成本低,较为经济:节省金属,材料来源广泛,设备简单。
(3)铸件组织性能差:铸件晶粒粗大,力学性能差。
§1-2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以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一种铸造方法。
目前90%以上的铸件是用砂型铸造方法生产的。
一、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二、造型材料制造铸型用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砂型铸造使用主要是型砂和芯砂,它们是由砂、粘结剂和附加物组成。
型砂:按一定比例配合的造型材料,经过混制,符合造型要求的混合料称为型砂。
芯砂:按一定比例配合的造型材料,经过混制,符合造芯要求的混合料称为芯砂。
砂型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要承受熔融金属的冲刷、静压力和高温的作用,并要排出大量气体,型芯要承受凝固时的收缩压力,因此造型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1、可塑性:型砂和芯砂在外力作用下要易于成形。
2、足够的强度:型砂和芯砂在外力作用下要不易破坏。
3、耐火性:型砂和芯砂在高温下要不易软化、烧结、粘附。
4、透气性:型砂和芯砂紧实后要易于通气。
5、退让性:型砂和芯砂在冷却时其体积可以被压缩。
三、模样与芯盒1、模样与芯盒是制造铸型和型芯的工具。
2、模样形成铸件的外形,其外形相当于铸件的外部形状;型芯形成铸件的内腔形状。
芯盒是制造型芯的工具。
3、砂型铸造多用木材制造模样和芯盒。
4、特种铸造用金属模、塑料模和其它模样。
5、制造模样和芯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分型面:分型面是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选择分型面就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尽量满足浇注位置的要求;起模方便,简化造型工艺。
①分型面尽量为平面,不用或少用曲面,使造型简化并确保铸件质量。
②分型面数量应尽可能少。
③分型面应能使整个铸件、或铸件的重要面、基准面在铸型的同一组元(最好是下型)内,以减少错箱、飞边等缺陷。
④分型面的选择应避开活块,减少型芯或使型芯安置方便、稳固。
三、模样与芯盒5、制造模样和芯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加工余量:指为保证铸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在铸件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而在机械加工时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3)收缩余量:指为了补偿铸件收缩,模样比铸件图样尺寸增大的数值。
(4)起模斜度:指为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中脱出,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芯盒上的斜度。
(5)铸造圆角:制造模样时,凡相邻两表面的交角,都应做成圆角。
(6)芯头:指模样上的突出部分,它在型内形成芯座,以放置芯头。
四、造型方法按造型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手工造型:填砂、紧实、起模等主要有人工完成,操作灵活,生产率低,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主要方法有:分模造型、整模造型、刮板造型、挖砂造型、三箱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
2、机器造型填砂、紧实、起模等实现机械化,生产率高,投资大,主要用于批量生产。
主要方法有:振压紧实、抛砂紧实五、造芯及合箱1、造型芯:型芯是为获得铸件的内孔或局部外形,用芯砂或共创材料制成的安放在型腔内部的铸型组元。
型芯的作用一是形成铸件的内腔,二是简化模型的外形,以制出铸件上的台和槽等。
型芯采用比型砂更好的造型材料。
造芯方法也有手工造芯和机器造芯两种。
2、合箱:铸型的装配工序简称合箱。
合箱前,在铸型中放好型芯、扣上上箱、放置浇口杯。
合箱后,两箱要卡紧,防止错箱和抬箱。
六、铸铁的熔炼及浇注1、铸铁的熔炼设备有冲天炉和感应炉等。
其原料有金属料、燃料和熔剂。
2、浇注系统:是为填充型腔和冒口而开设于铸型中的一系列通道。
它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四个部分组成。
浇注系统简称浇口,其作用是:保证熔融金属平衡、均匀、连续地充满型腔;阻止熔渣、气体和砂粒随熔融金属进入型腔;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供给铸件冷凝收缩时所需补充的金属熔液。
七、落砂、清理和检验1、落砂:将浇注成形后的铸件从型砂和砂箱中分离出来的工序,它分为出箱和清砂两个过程。
有手工落砂和机械落砂两种方法。
出箱的温度一般不高于500度,以免铸件产生内应力或开裂。
清砂是清除型砂和芯砂的过程,有水力清砂和水爆清砂两种方法。
2、清理:去除浇口、冒口、飞边、毛刺以及表面粘砂的工序。
去除表面粘砂的方法有滚筒清理、喷射清理和抛丸清理等方法。
3、检验:其任务是确定合格的铸件,去除有缺陷的铸件。
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内部检验、化学性能和金相检验等。
4、铸件的缺陷:(1)气孔:产生气孔的原因有造型材料中水分过多或含有大量的发气物质、砂型和型芯的透气性差,以及浇注速度过快,使型腔中的气体来不及排出等。
(2)缩孔:产生缩孔的原因是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收缩时得不到足够熔融金属的补充,即由于补缩不良造成。
(3)砂眼:产生砂眼的原因有型砂强度不够或型砂紧实度不足,以及浇注速度太快等。
(4)粘砂:产生粘砂的原因是型砂的耐火性差或浇注温度过高。
(5)裂纹:产生裂纹的原因是由于铸件壁厚相差大,浇注系统开设不当、砂型与型芯的退让性差等。
§1-4特种铸造一、金属型铸造将液态金属注入用金属制成的铸型中,以获得铸件的方法。
1 、金属型的结构金属型是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
根据分型面位置的不同,金属型可分为垂直分型式、水平分型式和复合分型式等。
2、金属型的特点及应用金属型铸造实现了“一型多铸”(几百次至几万次),节省了造型材料和工时,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
由于金属型本身的精度比较高,再加上其冷却快,从而使金属型铸件的精度高,力学性能好。
但是金属型制造成本高,不适于小批量生产,同时,熔融金属在金属型中的流动性较差,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
金属型铸造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的有色金属铸件和灰铸铁件,如内燃机活塞、气缸体、轴瓦、衬套等。
二、压力铸造将熔融的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压入金属铸型的型腔中,并在压力下凝固,以得到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1、工艺过程:2、压力铸造的特点及应用压力铸造以金属型铸造为基础,又增加了高压下高速充型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金属的流动性问题。
压力铸造可以直接铸出零件上的各种孔眼、螺纹、齿形等,压铸件由于是在压力下结晶,因此,铸件的组织更细腻,其力学性能比砂型铸造提高20%到40%。
压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精度可达IT12~IT10,粗糙度Ra3.2~0.8μm。
可铸出形状复杂的薄壁件和镶嵌件。
压力铸造生产率高,易实现自动化,压铸机每小时可压铸几百个零件。
但是,由于液态金属的充型速度快,排气困难,常常在铸件的表皮下形成许多小孔。
这些皮下小孔充满高压气体,受热时因气体膨胀而导致铸件表皮产生突起的缺陷,甚至使整个铸件变形。
因此,压力铸造不能进行热处理。
此外,压力铸造不适合高熔点合金的生产,如钢、铸铁等;设备投资较大,主要适于大批量生产。
目前,压力铸造主要用于有色金属薄壁小铸件的大批量生产,例如,铝、镁、锌等有色金属铸件。
压铸件在仪器、仪表、汽车、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离心铸造将熔融的金属浇入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凝固成形,以得到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1、离心铸造过程离心铸造机根据轴线位置的不同分为立式、卧式、倾斜式三种,当铸型绕垂直轴回转时,金属液因重力作用,使铸件内垂直表面成抛物线状,即壁上薄下厚。
铸型转速越慢,铸件高度越大,则其壁厚差越大2、离心铸造的特点及应用离心铸造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液充型能力得到提高,可浇注流动性较差的铸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的结晶从外向内顺序进行,因而能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与砂型铸造相比,力学性能可提高10%~20%;铸造圆形空心铸件时,不用型芯;还可铸造双金属铸件,如钢套内镶铜。
离心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14~IT12,表面粗糙度Ra12.5~6.3μm。
离心铸造导致铸件内表面粗糙不平,质量较差,尺寸也不准确。
离心铸造主要用于制造铸钢、铸铁、非铁金属等材料的种类管状零件的毛坯。
四、熔模铸造将蜡料制成模样,在上面涂以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然后加热型壳,使模样熔化、流出,并焙烧成有一定强度的型壳,再经浇注,去壳而得到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