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ppt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章-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ppt课件
22
4. 4.3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零件的工艺分析 毛坯的确定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1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Production platform and
production type
15
4. 3.1 生产纲领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 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Basic composition factors of machining process
7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 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
4. 4.3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零件的工艺分析 毛坯的确定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1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Production platform and
production type
15
4. 3.1 生产纲领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 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Basic composition factors of machining process
7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 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37页)
如图: 总体分析:欠定位(x需限制) 分件分析:过定位(y、z 重复)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56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件定位中的几种情况
1)完全定位
指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 制,且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 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2)不完全定位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中有一个 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但也能 满足加工要求。(不影响工件加 工精度的自由度允许不被限制)
导向槽的加工,为完全定位; 压板在磨床上磨平面,要保证板厚A3, 只需要限制3个自由度,为不完全定位。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2)余量足够原则
若零件上各个表面均需加工,则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 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不至于造成废品。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 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时 甚至无法对工件进行安装定位,一般不允许)
1)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的精度较高,则过
定位是允许的,因为合理的过定位不仅不
会影响加工精度,还会起到加强工艺系统
刚度和增加定位稳定性的作用。
2)反之,如果工件的定位面是毛坯面,或 虽经过机械加工,但加工精度不高,这时 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可能造成 定位不准确,或定位不稳定,或发生定位 干涉等。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56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件定位中的几种情况
1)完全定位
指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 制,且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 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2)不完全定位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中有一个 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但也能 满足加工要求。(不影响工件加 工精度的自由度允许不被限制)
导向槽的加工,为完全定位; 压板在磨床上磨平面,要保证板厚A3, 只需要限制3个自由度,为不完全定位。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2)余量足够原则
若零件上各个表面均需加工,则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 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不至于造成废品。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培训教材(PPT 37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 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时 甚至无法对工件进行安装定位,一般不允许)
1)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的精度较高,则过
定位是允许的,因为合理的过定位不仅不
会影响加工精度,还会起到加强工艺系统
刚度和增加定位稳定性的作用。
2)反之,如果工件的定位面是毛坯面,或 虽经过机械加工,但加工精度不高,这时 过定位一般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可能造成 定位不准确,或定位不稳定,或发生定位 干涉等。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全套ppt课件
14
2.定位基准的分类
粗基准——在最初的切削工序中,只能使用毛 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来定位,也称作毛基准 。
精基准——在后序的各工序中,采用已加工表 面作为定位基准表面。
15
3.粗基准的选择
(1)对于不需加工全部表面的零件,应采用始终不 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16
用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5
2.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
有利于消除或减小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可尽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有利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设备。 有种于合理组织生产和工艺布置。
26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集中——在一道工序中尽可能多地包含加工内 容,而使工艺过程中总的工序数目减少。集中到极限时, 工艺过程只有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就能把工件加工到图 样规定的要求。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特征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 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1)工序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 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在 粗加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完成次要表 面的最终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工件的 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
4.精基准的选择
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统一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基准不重合误
2.定位基准的分类
粗基准——在最初的切削工序中,只能使用毛 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来定位,也称作毛基准 。
精基准——在后序的各工序中,采用已加工表 面作为定位基准表面。
15
3.粗基准的选择
(1)对于不需加工全部表面的零件,应采用始终不 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16
用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5
2.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
有利于消除或减小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可尽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有利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设备。 有种于合理组织生产和工艺布置。
26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集中——在一道工序中尽可能多地包含加工内 容,而使工艺过程中总的工序数目减少。集中到极限时, 工艺过程只有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就能把工件加工到图 样规定的要求。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特征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 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1)工序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 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在 粗加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完成次要表 面的最终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工件的 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
4.精基准的选择
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统一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基准不重合误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ppt课件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为产品 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包括:⑴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如产品的开发设计 △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各种生产资料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⑵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 ⑶毛坯的制造; ⑷零件的各种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不仅与产品的结构、技术要求有 很大关系,而且也与企业的生产类型有很大关系,而企业 的生产类型是由企业的生产纲领所决定的。
1、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计划期内产品的产量。计划期常定为 一年,所以年生产纲领也就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三、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精选课件PPT
1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4.工步
在一道工序中,可能要加工几个不同表面,也可 能用几把不同刀具进行加工,还有可能用几种不同切 削用量分几次进行加工。
为了描述这个过程,工序下面又可细分工步。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不包 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内容。
1、生产纲领 N = Q n (1 + α)(1+β)
N--零件的年产量; Q--产品的年产量;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α--备品的百分率; β--废品的百分率。
精选课件PPT
16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三、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2.生产类型
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和产品品种的多少,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可 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⑸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涂装和包装等
精选课件PPT
1、生产过程: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为产品 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包括:⑴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如产品的开发设计 △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各种生产资料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⑵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 ⑶毛坯的制造; ⑷零件的各种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不仅与产品的结构、技术要求有 很大关系,而且也与企业的生产类型有很大关系,而企业 的生产类型是由企业的生产纲领所决定的。
1、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计划期内产品的产量。计划期常定为 一年,所以年生产纲领也就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三、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精选课件PPT
1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4.工步
在一道工序中,可能要加工几个不同表面,也可 能用几把不同刀具进行加工,还有可能用几种不同切 削用量分几次进行加工。
为了描述这个过程,工序下面又可细分工步。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不包 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内容。
1、生产纲领 N = Q n (1 + α)(1+β)
N--零件的年产量; Q--产品的年产量;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α--备品的百分率; β--废品的百分率。
精选课件PPT
16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概念
三、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2.生产类型
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和产品品种的多少,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可 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⑸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涂装和包装等
精选课件PPT
第1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ppt
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3.1 生产纲领
1. 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
量和进度计划。因计划期常常定为1年,所以也称为年
产量。
年度生产计划也称作年生产纲领。
零件的生产纲领要记入备品和废品的数量 :
N=Qk(1+i1)(1+i2)
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2. 生产类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见图1-2。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2.1 工序 1. 工序及其划分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 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 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 划的基本单元。
特点:“三同”和“一个连续”。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复合工步举例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2.工作行程(走刀) 工作行程,也称走刀,它是切削工具以加工进
给速度,相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给运动的工步部分。 当工件表面的加工余量较大,不可能一次工作行程
就能完成,这时就要分几次工作行程(走刀)。工 作行程的次数也称行程次数。
刀具以非加工进给速度相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 给运动的工步部分,称作“空行程”。空行程能检 查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
是产品除外购件以外的全部零(部)件,在 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的生产过程中,所经 过的各有关部门(科室、车间、工段、小组或工 种)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就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
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 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 程。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ppt 48页)
一、磨料与磨具 珩磨、超精加工及钳工使用的磨具为油石
油石的形状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4 磨具与磨削过程
二、磨削过程
比较凸出的和比较锋利的磨粒起 切削作用
凸出高度较小或较钝的磨粒起刻 划作用
磨钝的或比较凹下的磨粒与工件 表面产生滑擦,起摩擦抛光作用
比较锋利且凸出的单个磨粒,其 切削过程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3、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切削性能和机床 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 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1)选择背吃刀量ap (2)选择进给量f
(3)选择切削速度vc 切削用量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粗加工时在保证合理的刀
具寿命的前提下,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尽 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选取适当的切削速度vc;精加工时, 主要考虑加工质量,常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较高 的切削速度,只有在受到刀具等工艺条件限制不宜采用高速 切削时才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切削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切削热的产生和传散情况。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
切
切削液
乳化液
切削油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五、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1.刀具磨损形态
后刀面磨损
• 后刀面磨损量以后刀面上磨损宽度值VB表示
前刀面磨损
• 前刀面的磨损量以月牙洼的最大深度KT表示
积屑瘤的形成与脱落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一、积屑瘤 2.积屑瘤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粗加工时可利用积屑瘤;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积屑瘤产生
3.积屑瘤的控制 影响积屑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油石的形状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4 磨具与磨削过程
二、磨削过程
比较凸出的和比较锋利的磨粒起 切削作用
凸出高度较小或较钝的磨粒起刻 划作用
磨钝的或比较凹下的磨粒与工件 表面产生滑擦,起摩擦抛光作用
比较锋利且凸出的单个磨粒,其 切削过程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3、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切削性能和机床 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 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1)选择背吃刀量ap (2)选择进给量f
(3)选择切削速度vc 切削用量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粗加工时在保证合理的刀
具寿命的前提下,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尽 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选取适当的切削速度vc;精加工时, 主要考虑加工质量,常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较高 的切削速度,只有在受到刀具等工艺条件限制不宜采用高速 切削时才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切削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切削热的产生和传散情况。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
切
切削液
乳化液
切削油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五、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1.刀具磨损形态
后刀面磨损
• 后刀面磨损量以后刀面上磨损宽度值VB表示
前刀面磨损
• 前刀面的磨损量以月牙洼的最大深度KT表示
积屑瘤的形成与脱落
第一章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3 切削过程及控制
一、积屑瘤 2.积屑瘤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粗加工时可利用积屑瘤;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积屑瘤产生
3.积屑瘤的控制 影响积屑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21章 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ppt
21.1.2 生产类型与特征
1.生产纲领
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该产品(或零 件)的年产量。
N Qn(1 a% b%)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台); Q——产品的生产纲领(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备品的百分率, b%——废品的百分率。
4)选取要求余量均匀的表面为粗基准
装配基准
11/26/2019 5:41 PM
注意:粗基准只能在 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 次,不能重复使用
b.精基准的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定位基准 与设计基准重合,可避免产生 定位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加工零件上 某些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时, 应尽可能选同一定位基准,以保 证各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目的
保证加工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
所谓工序集中,就是整个工艺过程中所安排的工序数量尽量少, 每个工序所加工的表面数量尽量多。
而工序分散则恰恰相反,安排工序数量多,每道工序加工的表面 数量少。分散到极限时,一道工序上只包含一个简单工步的内容。
11/26/2019 5:41 PM
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零件的材质,毛坯的选择, 工件的定位原理,零件的加工顺 序和加工方法。
11/26/2019 5:41 PM
21.1 基本概念
21.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 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到生产出成品的全部劳动过程的总和。
调试、包装
运输、保管
装配检验
生产过程
生产准备
切削加工
11/26/2019 5:41 PM
2.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以单个(或几件)形式制造产品(工件); 成批生产:成批制造相同的产品(工件),成批生产又分为大批、中 批和小批生产三种; 大量生产:一种产品制造数量很多,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 地进 行一种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
机加工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工序能力分析
通过对加工工序能力的评 估和分析,了解工序的稳 定性和一致性,确定最佳 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
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问题识别与分析
通过观察、检测和分析,确定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工艺优化、设备更 新、操作规程调整等。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良好的运行状态。
润滑保养
按照机床的使用说明定 期进行润滑保养,保证 机床的正常运转和延长
使用寿命。
维修保养
对于出现故障的机床部 分,应及时进行维修保 养,避免影响正常的生
产加工。
03
机加工刀具
刀具的种类
车刀
主要用于车削工件,包括外圆 刀、内圆刀、螺纹刀等。
铣刀
用于铣削平面、沟槽等,包括 立铣刀、面铣刀等。
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是指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的优劣程度。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 强度等有显著影响,也是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
检验与测量
通过使用各种量具、量仪 对零件进行测量和检验, 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和加工标准。
统计过程控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加工过程 中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 来控制加工过程,预测和 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机加工的分类
总结词
机加工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工艺特点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机加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切削加工和 磨削加工;按工艺特点可分为车、铣、刨、磨、钻等类型。这些类型各有不同的 应用范围和加工特点。
机加工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机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能源、电子等众多领域。
第16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3)扩大机床的应用范围 一机多用,平衡各类机床的生产能力和
4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 部分工序。 装夹:工件定位与夹紧的操作过 程。 一个工序可包括一次或多次安装。
5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工位 一次装夹
工件后,工件 与、夹具(设 备)的可动部 分一起,相对 刀具或设备的 固定部分所占 据的每一个位 置。
10
16.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2、生产类型
11
16.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3、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的确定
确定原则:根据生产类型确定生 产组织形式。
1、大量生产采用自动线生产; 2、成批生产采用流水线生产; 3、单件小批量生产采用机群式 生产。
12
16.2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基本知识
21
16.2.2 夹具的基本概念
一、机床夹具的定义及用途
2、机床夹具的用途 (1)保证产品质量
使用机床夹具不需划线工序,不用 试切法加工,零件加工精度稳定,容易 保证零件精度。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不需划线找正,简化安装工作,减 少辅助时间。
22
16.2.2 夹具的基本概念
2、机床夹具的用途
第16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第16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由原材料制成零件并装配成机 器的
生产过程往往由许多工厂或工厂的许 多车间联合完成,这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
4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 部分工序。 装夹:工件定位与夹紧的操作过 程。 一个工序可包括一次或多次安装。
5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3、工位 一次装夹
工件后,工件 与、夹具(设 备)的可动部 分一起,相对 刀具或设备的 固定部分所占 据的每一个位 置。
10
16.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2、生产类型
11
16.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3、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的确定
确定原则:根据生产类型确定生 产组织形式。
1、大量生产采用自动线生产; 2、成批生产采用流水线生产; 3、单件小批量生产采用机群式 生产。
12
16.2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的基本知识
21
16.2.2 夹具的基本概念
一、机床夹具的定义及用途
2、机床夹具的用途 (1)保证产品质量
使用机床夹具不需划线工序,不用 试切法加工,零件加工精度稳定,容易 保证零件精度。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不需划线找正,简化安装工作,减 少辅助时间。
22
16.2.2 夹具的基本概念
2、机床夹具的用途
第16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第16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1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6.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由原材料制成零件并装配成机 器的
生产过程往往由许多工厂或工厂的许 多车间联合完成,这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培训课件ppt
选用原则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切削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刀具材料,以提高刀具 耐用度和加工效率。
切削液作用与选用方法
切削液作用
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是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有助于降低 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质量和延长刀具使用寿 命。
选用方法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切削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切 削液类型和浓度。同时,注意切削液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超声波振动切削优点
超声波振动切削应用
适用于微小零件、薄壁零件等精密加 工领域。
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延长刀具 寿命,减小切削变形。
激光辅助切削技术
01
02
03
激光辅助切削原理
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工件 表面,使局部材料瞬间熔 化或汽化,辅助刀具进行 切削加工。
激光辅助切削优点
提高切削效率、降低切削 力、减小刀具磨损、提高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概述
加工工艺流程
套类零件是机械中用于定位和导向的环形 零件。
毛坯准备、粗加工内孔、粗加工外圆、半 精加工内孔、半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内孔 、精加工外圆、检验。
加工方法
车削、磨削、镗削等。
加工难点与解决方案
薄壁套类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采用径向 夹紧或胀力心轴装夹;深孔套类零件的加 工精度问题,采用镗削或浮动镗刀加工。
04
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
数控设备简介及分类
数控设备定义
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进行控制的设备,实现自 动化加工。
数控设备分类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 ;按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直线控制系统 和连续控制系统。
数控设备组成
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 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等组成。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切削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刀具材料,以提高刀具 耐用度和加工效率。
切削液作用与选用方法
切削液作用
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是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有助于降低 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质量和延长刀具使用寿 命。
选用方法
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切削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切 削液类型和浓度。同时,注意切削液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超声波振动切削优点
超声波振动切削应用
适用于微小零件、薄壁零件等精密加 工领域。
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延长刀具 寿命,减小切削变形。
激光辅助切削技术
01
02
03
激光辅助切削原理
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工件 表面,使局部材料瞬间熔 化或汽化,辅助刀具进行 切削加工。
激光辅助切削优点
提高切削效率、降低切削 力、减小刀具磨损、提高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概述
加工工艺流程
套类零件是机械中用于定位和导向的环形 零件。
毛坯准备、粗加工内孔、粗加工外圆、半 精加工内孔、半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内孔 、精加工外圆、检验。
加工方法
车削、磨削、镗削等。
加工难点与解决方案
薄壁套类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采用径向 夹紧或胀力心轴装夹;深孔套类零件的加 工精度问题,采用镗削或浮动镗刀加工。
04
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
数控设备简介及分类
数控设备定义
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进行控制的设备,实现自 动化加工。
数控设备分类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 ;按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直线控制系统 和连续控制系统。
数控设备组成
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 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等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PPT课件
是生产组织和生产预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和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坏的供给,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 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 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是新设计和扩建工厂布局的依据
新设计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机床的布置、 车间的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等组长和数量以及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 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的。
Datum Plane 基准平面
Datum Point Origin 基准点(起点)
(DRF)基准坐标系
Datum line or axis
基准线或轴
3.3 基准形体含义
•零件上那个用来建立基准的形体,基准形体是在零件上。
模拟基准 SIMULATED DATUM
MEASUREMENTS ARE MADE FROM THE SIMULATED DATUMS
因为孔难加工。(怎么理解难加工反而要以这个为基准?两点)
基孔制的“表面”特征:
1.孔和轴的基本尺寸是一样的; 2.孔的下公差为0,上公差由设计需求确定(H7 H6) 3.轴的上下公差(相对地)不确定,由设计需求确定; 4.孔的配合字母大写,轴的配合字母小写(孔大轴小); 5.现实设计中,98%的情况是采用基孔制的。
1.4.2 机械加工中的其他术语
a.
工艺(序)卡: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某一工艺阶段受编制的一种
工艺文件。它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这个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
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b.
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地
的简图或图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位移量的大小与外圆柱面直径公差有关,因此对于
与 装
较精密的定位,需适当提高外圆的精度。V形块的对中
备 性好,所以沿其X方向的位移量为零。
如工件的加工尺寸方向与Z方向相同,则在加工尺
第 三
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章
Y 0.707 d
机 械
如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与Z有一夹角β,则在加工尺寸
得 ( ( (Δ123)))D。ΔΔΔ组YYY≠=≠合000,时,,Δ可ΔΔB有BB≠=≠如000时 时时下, ,,情Δ Δ况DD==:Δ ΔYB
B
Y
章
机 械
如如 “果+果”设、设计“—计基”基准的准不判在在别定定方位位法基基为面面:上上,:ΔΔDD==ΔΔBB±+ΔΔYY
加 ①分析定位基面尺寸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时,定位基准的变动
制
造
工 艺
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之间有几个相关尺
与 装 备
寸的组合,应将各相关连的尺寸公差在加工尺 寸方向上投影取和,即
第 三
n
B i cos i
章
i1
机 械
式中
δi——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各相关连
加
工
尺寸的公差(mm);
工
艺 基
βi——δi的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之间的夹 机
本
电
知
角(0)。
教
识
研 7室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与 装
备
第 三 章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基
机
本
电
知
教
识
研 1室
机
械 上堂课内容回顾 第七节 常用的定位元件
制
造
工 艺
一、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
与 装
1.足够的精度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备 3.有较高的耐磨性
4.良好的工艺性
二、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第 三
1.主要支承
2.辅助支承
章 三、工件以圆孔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艺
基 本
ΔY=0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8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2.工件以圆孔在圆柱销上定位
与
装 备
工件以圆孔在圆柱销定位、其定位基准为
孔的中心线,定位基面为内孔表面。
第
三 定位基准偏移的方向有两种可能:
章
机 一是可以在任意方向上偏移;
械
加 二是只能在某一方向上偏移。
工
工
艺
基
机
本
电
知
教
识
研 9室
与
装 备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
❖基准不符误差
第
三 章
基准不符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机 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以ΔB来表示。
械
加 工
❖基准位移误差
工 艺
基准位移误差是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而
基 本
引起定位基准的位移,以以ΔY来表示。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4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一)基准不重合误差及计算
与
装
备
第 三 章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基
机
本
电
知
教
识
研 5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显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应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与 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变动范围,由图可知:
装
备 ΔB=Amax-Amin =Smax-Smin=δS
S是定位基准E与设计基准F间的距离尺寸。当设计基准
第 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不重合误差
第 2.与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误差,称为安装误差ΔA;
三 章
机
3.与刀具同夹具定位元件调整有关的误差,称为调整 误差ΔT;
械 4.瑟加工方法有关的误差,称为加工方法误差(过程
加 工
误差)ΔG。
工 艺
误差不等式 ΔD+ΔA+ΔT+ΔG≤δK
基
机
本
电
知
教
识
研 3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一、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计算
加 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工
工 艺 基
Y
O1O2 cos
d 2sin
2
cos
0.707d
cos
机
本
电
知
教
识
研 12 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三)定位误差的计算
与 装 备
第 三
由 因于此定在位计误算差定Δ位D误是差由时基,准先不分重别合算误出差Δ和和基Δ准位,移然误后差将组两合者而组成合的而。
机 械
1.圆柱销(定位销)
2.圆柱心轴
加 工
3.圆锥销
4.圆锥心轴(小锥度心轴)
工 四、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艺
基 1.V形块
2.定位套
机
本 知
3.半圆套
4.圆锥套
电 教
识
研 2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使用夹具时造成工件加工误差的因素包括如下四个方
与
面:
装
备 1.与工件在夹上保定位的关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ΔD;
三 章
机
就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如图4-37, 当S的公差为δS,即
械 加
ΔB=δS
当
设计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方向有一夹角(其夹角
工 工 艺
为β)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 距离尺寸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
基 本
ΔB=δS×cosβ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6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工 方向;
工 ②当定位基面尺寸作同样变化时,设定位基准不动,分析设计基准
艺 变动方向;
基 本
③若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即“+”,两者变动方向相反即“—”。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13 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1 2
D d X min
加 工 工
如果基准偏移的方向与工件加工尺寸的方向 不一致时,应将基准的偏移量向加工尺寸方向
艺 基 本
上投影,投影后的值才是此加工尺寸的基准位 移误差。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10 室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3.工件以外柱圆在V形块上定位
与
装
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时,其定位基准为工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二)基准位移误差的计算
与
装 备
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产生的基准位移 误差的计算方法:
第 三
1.工件以平面定位
章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基准位移误差计算较方便。
机 械
如图4-37所示的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基面
加 的位置可以看成是不变动的,因此基准位移误
工 工
差为零,即工件以平面定位时
机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制
造
工 艺
当定位基准在任意方向偏移时,其最大偏移量即为定
与 位副直径方向的最大间隙,即
装
备
ΔY=Xmax=Dmax—d0min=δD+δd0+Xmin
第
当基准偏移为单方向时,在其移动方向最大
三 偏移量为半径方向的最大间隙,即
章
机 械
Y
1 2
X max
1 2
Dmax d0max
备
件外圆柱面的轴心线,定位基面为外圆柱面。
第
由右图可知,若V形块的夹角
三 章
机 械
α=900,且不计V形块的 误差, 仅考虑工件的外圆尺寸公差δd 的影响,使工件中心沿Z向从O1
加 工 工
移至O2,即在Z向的基准位移量 可由下式计算
艺 基 本
O1O2
2
sin
d
2
0.707d
机 电
知
教
识
研 11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