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一)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一)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密的渴望已经被点燃。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

还有一种特殊场景,即帘外人与帘内人二者之中有一个是不在场的,也就是说有一方是缺席的。一种情境是帘外人的缺席。我们从帘内女子的举动神态及她所表现出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与忧思,可以看出她此时此地的寂寞、无聊、慵倦。这一切都隐秘地传达出了对未出场的帘外人的渴望,也是她对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

还有一种场景是帘外人在场,而帘内人缺席。也就是说,抒情主体仅看到了帘,而并未看到所想看到的对象,但仅是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他无限的联想。由于帘内人的不在场,因此帘内的世界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以它的空洞引起了抒情主体的反感。但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他对她的渴望因了她现时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沉重和痛苦,也因了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和真挚。

帘作为一种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的意象在宋词中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有词作为一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方面与宋代士人心态也有较大关联,尤其是对这一意象的处理中,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结果只能在忧郁、感伤、惆怅中自语自慰,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柔弱的艺术世界,“一重帘外即天涯”,词人在狭小的情感空间里默默咀嚼孤独与寂寞。

(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关于“帘”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状态各异,有卷帘、开帘,低帘、

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B.帘有遮蔽和阻隔的功能,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似海”,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

C.帘的妙处在于它隔未全隔,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这与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有关。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和悲剧性双重内涵。

D.宋词中的帘意象,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一个原因是词这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个原因是与宋代士人的心态有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帘内的女子与帘外的男子相对时,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而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B.帘内人在场却不出场,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对帘内人来说,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会给他带来何种影响。

C.帘外人缺席时,帘内女子常常表现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忧思,寂寞、无聊、慵倦。这都是一些对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的表现或感情流露。

D.帘内人缺席,但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帘外人的无限的联想,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而这些联想又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隔帘相看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这与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相关,乐观的视角产生幸福和慰藉感,悲观的视角则产生痛苦和折磨感。

B.帘外世界对帘内人而言,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不管她接受与否,都会有一种隐密的渴望被点燃。

C.在帘外人看来,帘不仅隔开了帘内外两人的身,也隔开了两人的心,帘内人对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D.宋代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既定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这种忧郁、感伤、惆怅,也传递到了对帘意象的运用处理上。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希仪,字.唐佐,贵县人。嗣世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正德十二年,调征永安。以数百人捣陈村寨,

马陷淖中,腾而上,连馘三酋,破其余众。嘉靖

..五年,总督姚镆将讨田州岑猛。用希仪计,间猛妇翁归顺土酋岑璋,而分兵五哨进。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比明合战,则所遣军已立帜山巅,贼大败溃。猛走归顺,为璋所执,田州平。希仪功最,镆抑之,止受赉。改右江柳庆参将,驻柳州。柳在万山中,城外五里即贼巢,军民至无地可田,而官军素

罢不任战。又贼耳目遍官府,闺闼

..动静无不知。希仪谓欲大破贼,非狼兵不可,请于制府。调那地狼兵二千来,戍兵稍振。乃求得与瑶通贩易者数十人,持其罪而厚抚之,使诇贼。贼动静,希仪亦无不知。及驻军设伏,贼必至,遇伏辄奔。官军击之,无不如志。已,贼寇他所,官军又先至。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希仪每于风雨晦冥夜,侦贼所止宿,分遣人赍铳潜伏舍旁。中夜铳举,贼大骇曰:“老沈来矣!”咸挈妻子匍匐上山。儿啼女号,或寒冻触

厓石死,争怨悔作贼非计。希仪镇柳、庆久,渠魁宿猾捕诛殆尽。先后捣巢,斩馘积五千余级,未尝悉奏功,故多不叙。十九年,复谢病,柳人祀之山云祠。希仪镇柳、庆,每战必先登,身数被创,阴雨辄痛剧,故数谢病。二十六年,琼州五指山熟黎素畏法,供徭赋

..,知州邵浚虐取之。其酋那燕遂结崖州、感恩、昌化诸黎为乱。希仪乃偕参将武鸾、俞大猷等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及其党五千四百有奇。后倭寇海上,命督川、广兵赴剿。无功,为周如斗劾罢。

(选自《明史?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B.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C.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D.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本义是生儿育女。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

B.“嘉靖”,是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C.闺,旧时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闼,建筑物内的小门。文中的“闺闼”指女眷所居内室的门户。

D.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赋,田赋。“轻徭薄赋”指“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希仪颇有勇力。陈村寨一战,希仪的战马陷在泥淖之中,他腾跃而起,连杀几个头领。

B.沈希仪智谋过人。姚镆征讨岑猛,用希仪离间计,夜出奇兵,最终大败岑猛,平定田州。

C.沈希仪战功显赫。在镇守柳庆二州期间,捣毁贼巢,先后斩杀不法之徒,就达到五千多。

D.沈希仪深得人心。希仪平定柳州厚抚有罪士卒,离开时,有柳人在山云洞为他设祀纪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5分)译文:

(2)希仪镇柳、庆,每战必先登,身数被创,阴雨辄痛剧,故数谢病。(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简要分析。(6分)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用“,”表现了诗人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因为衰老更增添的一层悲愁。

(2)《卫风?氓》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3)《卫风?氓》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值得感念的岁月

梁漱溟

我入北大,时北大建校将近二十年,我年仅二十五岁。今值北大校庆九十周年,谨追述七十年前在北大时一些往事,以表达我这年逾九旬老校友的一片感念之情。

我入北大任教,始于1917年底。是年初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我往谒蔡先生于其南菜园上街寓所,以自己所著《究元决疑论》特向蔡先生求教的。此文评论古今中外诸子百家,而独推崇印度佛家思想。当我说明来意后,先生回答说:“我过上海时已在《东方杂志》上看过了,很好。”不曾想到先生早已过目,并对这篇如今看来是东拉西扯的文章给予肯定。但更使人出乎意料的是先生随即表示希望我到北大任教。先生说:“我是喜爱哲学的。我此次来北大重点要办好文科。文科中又以哲学系为重点,你就来哲学系讲印度哲学好了。”我不敢承当。先生于是申说道:“我看你也是喜欢哲学的。我们把一些喜爱哲学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么可以不来呢!来北大,你不要以为是来教别人的,你把到北大当做来共同学习好了。”蔡先生这几句话打动了我。抱这种态度再好不过,而我又怎会不愿来学习呢。来北大的事就如此确定下来。

我到北大后先开“印度哲学”一课,此课自非哲学系重点,但听课者仍不少。后来讲授“儒家哲学”,听课者更多,注册部原安排一院红楼,教室容纳不下,于是不得不迁往二院马神庙阶梯教室。此课听讲者约二百人,期末考卷有九十多份,此数即为注册之学生,如冯友兰、朱自清、顾颉刚、孙本文诸位均是如此得与我相聚于课堂的。至于其余半数即为自由听讲者:有的来自其他高校,有的来自社会。年轻后辈如我者,听课人尚且不少,如名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之、李大钊等先生。由此可见蔡先生兼容并包主张的实施和当时新思潮的影响,共同形成之追求真理的浓厚空气,不仅感染北大师生和其他高校,且影响及于社会。生活在此种气氛中怎能不向上奋进呢!

当时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而贬抑东方文化,于是“东西文化”常成为谈论的问题。我于教学之外对此时时思考,探究不辍。友人张申府、屠孝实等尝加劝阻,或说问题范围太大,难于着手,或说问题尚远,可俟诸来日。我均不以为然。虽然我对新思潮莫逆于心,而且我既非新派,又不属旧派,面对新旧之争,似尽可仍埋首于佛学研究,可是我却感到压迫之严重,以为此问题不可忽略而且急切。盖自鸦片战争以来,随帝国主义势力之入侵,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受到怀疑,似中国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的文化。这明明是逼着中国人出一个解决方法。试想,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果真不能与西方文化并存,而要根本绝弃,我们应赶快自觉改革,不要与它同归于尽;如果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压迫,并不足虑,而中国文化终有翻身之日,那也应积极去做,

不要再做梦发呆;又如果确如一些人所说,东西文化可以融通调和,那也应弄清调和之必要及调和之道,绝不应消极等待。谁说问题不严重而且急切!

中国文化问题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存亡,怎可轻轻放过,漠不关心?同时北大以及整个社会当时爱国主义精神高涨,人们关心国事,文化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而我又怎能置身事外?就在这种主观要求和客观环境推动下,1919年我首次将个人对此问题研究结果,在课外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作连续多次讲演,介绍给北大同事、同学。1920年又于济南向社会公开报告。后将演讲记录稿加以整理,以讲题为书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注意,引来评论不少。可以说这是我向北大、向蔡先生交上的一张考卷,记录了我在校期间学习与研究成绩的高下优劣。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我将西方、中国、印度三种文化加以比较,各给予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以适当位置,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之复兴。于是我也由佛家思想转为儒家思想。1924年为实行自己的办学理想,我向蔡先生辞去教职,从此离开了北大,而北大影响仍留在我心上。我这个根本未曾入过大学之门的人,得以走上大学讲台,就我个人说,只不过因为我钻研了一个冷门——佛学,而从根本上说,则是由于蔡先生实行兼容并包的主张,是由于蔡先生对后学的关心与爱护。(节选自《梁漱溟自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儒学能够把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实际日常生活都打理得很妥当。人要想提高一步,提高到儒学这一步正合适,佛学太高了。所以他(梁漱溟)是为了大众放弃佛学,转向研究和推广儒学,这是他自己一个很明确的宣示。(梁培恕《梁漱溟:佛学太高深救世宜用儒学》)

②“你的志愿何在?”如果有人这样问我,那我可以回答:我愿终生为民族为社会,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梁漱溟《言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在北大开讲“印度哲学”与“儒家哲学”课,广受欢迎,以致注册部原安排的红楼教室容纳不下,而迁往二院马神庙阶梯教室;来听课的还有社会名流。

B当时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贬抑东方文化,宣传西方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而“我”面对东西文化、新旧文化之争却不以为然,熟视无睹,依旧埋头于佛学研究。

C作者行文句式灵活,运用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表达自己对国事、文化问题的关注,或对北大追求真理、催人奋进之浓厚学风的由衷的热爱之情。

D.“我”之所以做“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讲演,并在后来将讲稿整理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因为当时北大、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对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热潮。

E.本文以时间为序,追溯自己在北大任教、学习、研究的经历,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语言朴素、真切,字里行间洋溢着诚挚的感念与眷恋之情。

(2)蔡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为什么“我”入北大的那一段时间是“值得感念的岁月”?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4)“于是我也由佛家思想转为儒家思想”,梁漱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转变?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并简要谈谈梁漱溟志向转变给予你的启示。(8分)

五、语言知识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13岁中国布兰妮”“7岁美女模特”等消息满天飞,使“出名要趁早,出道要趁早”的心态蔓延,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沦为急功近利

....的牺牲品。

②性格决定命运,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悲剧实际上就是其个人的性格悲剧,王灿性格孤傲,卓尔不

...群.,因而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③幼儿园入园需摇号,看似做到了概率面前人人平等,但却是一种假公平,这种方式作为缓兵之

...计.不妨一用,但绝不能成为长期施行的政策。

④有一双轻跳舞靴太美观了,细长到不可理喻

....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

⑤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

....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⑥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

....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运动员史冬鹏行李被偷事件发生后,里约加强了安保措施,但参会人员认为里约奥运会潜

在的安全风险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B.为了应对持续出现的暴雨天气,许昌市防汛指挥部在统一部署和大力动员下,襄城县积极做好

道路、电力抢修等应急工作准备。

C.今年七月,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酷热之下,微博网友们也纷纷“吐槽”,一时

间搞笑段子满天飞。

D.每年的高考状元总是能成为各方都“不放过”的热门现象,除了媒体的报道外,政府、企业、

学校也都纷纷送上高额奖金。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①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②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妙,③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④作者对知音的期待,⑤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翻开《红楼梦》

吧!走进那个奇妙的艺术世界,你⑥会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①②③④⑤⑥

A不但也都既是更是也许

B不仅而且全不是而是就

C不仅也都既是也是一定

D不但而且因此是更是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牛奶,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也就成了人们喜欢的食用营养品。①,每一百克牛奶中含脂肪就在4克以上,这个脂肪含量对那些身体肥胖和血脂较高的人来说,是个不利因素。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牛奶,②。③,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多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也能促使老年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

并影响其正常代谢,而且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而诱发老年性白内障,或者加重其病情。

17.阅读下面关于学校图书馆的调查统计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1)参照图一,给图二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根据图一的数据,提出相关建议。(不超过60字)

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一)答案

一、(9分)

1.B(“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错,可及,可逾越,但并不容易。)

2.D(“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说法过于绝对,第5段最后“也因了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和真挚”。

3.A(“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的视角”错,应该是当事人的心态、视角。)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

5.(3分)B(有的皇帝未起年号;有的在任期间改年号,不止一个年号。)

6.(3分)D(“希仪善抚有罪士卒”错,与柳人设祀亦无因果关系)

7.(10分)

(1)(5分)边远偏僻的村落,敌贼估计是官军不能到达的地方,前往劫掠(侵犯),官军又未尝不在,敌贼惊恐,认为他是神人。(大意正确2分,“度”“逮”“寇”各1分)

(2)(5分沈希仪镇守柳、庆时,每战必身先士卒,身体多次遭受创伤,遇阴雨天气总是剧痛,所以多次托病自请辞职。(大意正确2分,“先登”“被”“”,各1分)

参考译文(部分)

沈希仪,字唐佐,贵县人。承袭世职任奉议卫指挥使。正德十二年(1517)他被调出征永安。沈希仪用数百人攻打陈村寨,马陷在泥沼中,腾跃而上,连杀三个敌人头领,破除其余敌众。嘉靖五年(1526),总督姚镆准备征讨田州岑猛。他用沈希仪的计谋,离间岑猛的岳丈归顺和土酋岑璋的关系,而分兵五哨进击。沈希仪带领中哨,挡在工尧。工尧是敌贼的要地,他们聚众守卫这个地方。沈希仪夜间派遣军兵三百人,缘山而上,绕出其背。等到第二天会战,所派遣的士兵已在山巅树立旗帜,敌贼被打得大败。岑猛逃跑到归顺那里,被岑璋捉住,田州于是平定。沈希仪的功最大,姚镆压抑他的功劳,只是受到赏赐。沈希仪改任右江柳庆参将,驻扎在柳州。柳州在万山之中,城外五里之处就是敌贼的巢穴,军民已到无地可耕的地步,而官军向来不能胜任战斗。又加上敌贼耳目遍官府,对官府里的事情动静无所不知。沈希仪说要想大破敌贼,非用狼兵不可,向制府请求这件事。调那地的狼兵二千人来,守戍之兵才稍有振作。又寻找到与瑶通贸易商贩的有几十人,抓住他们犯罪证据要挟而后厚抚他们,让他们刺探敌贼。这样敌贼的动向,沈希仪也无所不知。等到驻军设立埋伏,敌贼必定到达,敌贼遇到埋伏总是逃奔。官军攻击他们,总是能取得预期的胜利。之后,敌贼侵犯其他地方,官军又比他们先到达。边远偏僻的村落,敌贼估计是官军不能到达的地方,前往侵犯,官军又未尝不在,敌贼惊服他是神人。沈希仪每于风雨晦黑的夜晚,侦察敌贼住宿停顿的地方,分别派遣人携带火铳潜伏在舍旁。半夜发铳,敌贼大骇说:“老沈来了!”都携带妻氏儿女匍匐上山。儿啼女号,有的因寒冻触岩石而死,有的后悔当贼寇不是好办法。沈希仪镇守柳州、庆州很久,大盗宿猾被捕诛殆尽。先后捣毁敌巢,斩敌首级累计五千多个,未尝全部上奏报功,所以多不叙功。十九年(1540)又托病自请辞职,柳人在山云洞为他祭祀。沈希仪镇守柳、庆时,每战必身先士卒,身体多次遭受创伤,遇阴雨天气总是剧痛,所以多次托病自请辞职。二十六年(1547)琼州五指山熟黎向来畏法,缴纳徭赋,知州邵浚残虐榨取他们的血汗。黎酋那燕于是勾结崖州、感恩、昌化诸黎作乱。沈希仪于是偕同参将武鸾、俞大猷等人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及其党徒五千四百多人。后来倭寇侵犯海上,命令沈希仪率领川、广之兵前去剿寇。无功,沈希仪被周如斗弹劾罢去官职。

8.(6分)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9.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

10、(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2.(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D这只是客观原因,还有梁漱溟的主观原因。A讲“印度哲学”课时,听课人不少;讲“儒家哲学”课时,听的人多才导致换教室。B“而‘我’面对东西文化、新旧文化之争却不以为然,熟视无睹,依旧埋头于佛学研究”错,原文是说“面对新旧之争,似尽可仍埋首于佛学研究,可是我却感到压迫之严重,以为此问题不可忽略而且急切”,他在教学之余,对此时时思考、探究不辍)

(2)①思想开明,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施“兼容并包”之主张,营造良好的追求真理的氛围。

②关心、爱护后辈,对于梁漱溟这样的资历浅的后学,他予以极大的赏识、鼓励、循循善诱、

谆谆教导。③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梁漱溟到蔡先生寓所拜谒,他没有什么架子,而是坦诚、率直地与梁漱溟交谈,和蔼可亲,很具有亲和力。(每点2分)

(3)①得遇蔡先生的赏识与举用,得以走向大学的讲台,在北大先后开“印度哲学”与“儒家哲学”课。②得遇北大良好的学习氛围,得以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问题,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并引起学术界注意。③在北大的这一段时间,因受当时新文化运动等的影响,对文化问题的探究更为深入,最后思想发生了转变,由佛家思想转为儒家思想。(每点2分)

(4)第一问(4分):①当时新文化运动兴起,宜传西方文化,提倡科学民主,东方文化被贬抑,新旧之争激烈,梁漱溟置身于此背景,尽管想仍埋首于佛学研究,但已感“压迫之严重”,认为文化问题“不可忽略而且急切”,于是着手东西文化及哲学的研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之复兴。这是他由佛学思想转为儒家思想的背景原因。②因为佛学太高深玄妙,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距离,而儒学能把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实际日常生活打理得妥当,他是为了大众而放弃佛学,转而研究和推广儒学。这是他由佛家思想转为儒家思想的又一原因。

第二问(4分):启示:①立志,既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又应关注、呼应时代与社会的迫切需要。②立志,未必就要从一而终,而要相机而变,趋时而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③立志,应立大志、立远志,志在为大众、国家、民族排扰解难,这样的志向才能将个体的创造性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紧扣材料、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3.C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功利。用在此处恰恰合乎“出名要趁早,出道要趁早”的语境。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于此处望文生义,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缓兵之计: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不可理喻:形容蛮横或固执。使用对象错,不能用于鞋。

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与“熟悉”“一个多小时”等词所表达的意思吻合。

14.C(解析:A.“潜在的……是显而易见的”前后矛盾,删除“潜在的”。B.前句的主语是“许昌市防汛指挥部”,语意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陈述对象“襄城县”,造成主语中途易辙,应改为“在许昌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大力动员下”。 D.“高考状元成为现象”搭配不当,可以将“现象”改为“对象”。)

15.C(解析:主要依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词语,语段见必修三第103页最后一段。)16.答案:①但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②其中就增添了钙质③虽然说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17、(1)你希望图书馆组织哪些读者活动?

(2)①调整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贴近学生的时间需求;

②通过读者推荐书刊等方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答出第(1)点给2分;答出第(2)点的①、②,分别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语句不通顺,字数不合要求,可酌情扣分。)

作文素材

【新闻事件回顾】

1、2008年,郑惟生在山东师大附小上四年级,他从小爱看书,但作文成绩老是上不去。在李璇眼

里,儿子上学是在受罪,而受罪的根源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一天,学校发了一张光盘,是台湾学者王财贵的演讲。王财贵,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1994年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随后来到大陆宣讲。历经20年,他一手缔造了“老实大量读经”思想体系。而这个体系被大量拥趸所追捧。

演讲中,王财贵描述了李璇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景--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只要通过简单的读经,就能将孩子塑造成人才,甚至圣贤。

她被这种理念感召,送孩子去上读经学校的作文培训班。第一篇作文郑惟生写的是孔子,600多字,读经班的老师感叹:你这儿子是大才啊!千万不要在学校里耽搁了。

李璇雷厉风行的性格在这点上体现无疑--立即给儿子办了退学手续,送到了北京一家读经学堂。此举遭到郑惟生父亲的强烈反对,但没有拗过李璇。

学堂的日常是背书、学书法、武术,不用每天都做作业了,郑惟生并不抵触,还觉得“好玩”、“新鲜”。和李璇一样,更多的家长并未读过经典,他们有个朴素的想法:学堂里“不仅教知识,也教做人”。

2008年,江苏常州,读经学堂“吉祥之家”成了李淑敏母亲心中拯救叛逆女儿的救命稻草。不只是李淑敏,这个学堂里招的20多个孩子,大多是因为不听话被送过去的。说是读经学堂,其实这更像所谓的“问题少年救助所”。在这里,李淑敏被要求每天清理卫生间。老师的要求是,台面上不可以有一滴水,马桶不允许用刷子洗,而要把手伸进去擦。墩地也不可以用拖把,必须跪在地上,一寸一寸,用手擦得干干净净。在吉祥之家的封闭式管理中度过两年后,母亲对李淑敏的评价是,嗯,乖多了。

2、2014年5月16日,《新京报》以《广西一号传销案背后的打传怪圈》为题报道了涉及17个省、

7300余人参与、资金总额达23亿的“广西一号传销大案”,即要求参与者每天早课齐声朗诵《弟子规》,以控制参与者的头脑,迫使他们呆板奉行《弟子规》的教诲,对上级的指示遵行不疑,以致在警方侦破前,无一人报案;

3、2014年6月15日,《法制晚报》报道了《女童国学班遭老师虐待,昌平“国学村”开查黑私塾》,

揭露大量黑私塾以读经为名招揽学众,却无能力教授经书,而只能以棍棒对待学生的事实;4、2014年9月4日,《南方周末》刊发《这更像是一个耗尽耐心的故事:十字路口的读经村》,以

对深圳梧桐山读经村的观察提出了“自2004年开始,约有3000家私塾、学堂涌现全国,读经声响彻各地,民间教育实验盛况空前,人们将对体制教育的不满投射其中,又将对传统文化的热忱附着其上,最后形成的,既有一种宗教性的热忱,也有一种使命感,但十年后,他们收获了什么”的问题。

【各抒己见】

读经少年完全是被家长坑了

《新京报》近日报道了有“读经少年”苦学十年最终却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悲剧。这些孩子在本该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龄,被家长送去“读经”,最后甚至连字都认不全,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了。“读经少年”的悲剧令人心痛,没把握住最宝贵的成长时期,他们想重新融入主流社会,恐怕颇为艰难。

这样的悲剧不只是发生在新闻里,在“国学热”的吸引下,过去几年有不少家长送孩子去读各种名目的“国学班”“读经班”“传统文化班”,暂不说这些培训班是否有效、开设的课程是否合乎规范,单从某些家长的盲目与疯狂的态度来看,我就常为这些孩子的发展和前程捏一把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易中天曾说过,“男孩子小时候不调皮捣蛋,长大了没出息”。这观点虽有偏激之处,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孩童时代的玩耍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锻炼他们的运动才能。孩子们通过同辈交往能逐渐形成独特的性格,并且获取最简单的社交能力。有不少送孩子去“读经班”的家长觉得孩子太调皮,就认为这是“不礼貌”“没教养”甚至“没出息”,这显然太上纲上线了。

按照一些家长和“读经班”的理论,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沦丧,要保持内心的一丝不染,必须遵循远古圣贤的教诲。这种观念无疑是荒谬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做出背离时代潮流的事情,现代人不看电视、不用互联网、不学习数理科学知识,这就会自绝于现代文明,这不是回归古典,而是退回野蛮和荒芜。曾有在“读经班”短暂学过的人跟我讲,有些进入青春期的“读经少年”,做起坏孩子的事情来比一般的坏孩子还要坏,打架、酗酒、抽烟样样通,甚至还带有一种“阴阴的坏”。可见,“读经”未必能让孩子们成为“圣贤”。

苦心孤诣培养孩子读经,最后却让孩子成了游离于主流社会外的边缘人,这显然不是家长的初衷。但是,当一个人被某种能自洽的理论光芒诱惑的时候,他也就无法维持理性了。在不少“读经班”的宣讲中,“成为圣贤”是他们的培养目标之一,这个愿景的确令人神往。其实,稍微懂点古典文化的人都知道,古代圣贤多“由凡入圣”,没有人是想成为圣人就成了圣人。孔夫子周游列国,宣讲学说却无人接纳,“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的学说在汉武帝后才被奉为经典,还在之后的两千年里被统治者不断利用、曲解、异化。

当然,有些家长也并非有这样高尚的追求,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在世俗成功中走一条捷径。说白了,就是利用“读经”,让孩子能迅速在“圈子里”功成名就、脱颖而出。事实上,这也是个别“读经班”所宣扬的目标。当美好的道德追求和精致的利己主义结合,结果很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更违背学习传统文化的本义了。

读经、读国学当然是好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大有裨益的,但“过犹不及”,凡事

过了度就容易走火入魔。圣贤书要读,窗外事也不可不闻,读经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但放弃主流教育而钻了读经的“牛角尖”,就是害人害己的事情。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转化成现代文化,就在于能有所扬弃,家长对此应该头脑清醒,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成长。“古典”“纯净”“圣贤”一类的虚幻理念,则是万不可取的偏执。

谁害了读经少年?

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全国近百家读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大批少年离开体制教育,进入读经学堂求学。如今,最早一批读经少年已经成人,有的背了十年书,识字却成了问题。从狂热、受挫、困惑到反思,他们推翻了曾经真诚信仰,并奉献了全部生活的东西。

十年,对一个本该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不难想象。正如读经界一位人士的总结:现在回过头去看,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场残酷的实验。在这场“小白鼠的悲剧”中,代价之大、教训之深,令人扼腕叹息。

传统文化没错,国学没错,错的是那些各怀目的、以读经教育主导孩子命运的人。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平时读读古代经书典籍,感受国学魅力,提升个人修养,都是一件好事。弘扬国学,是要弘扬国学精神、优秀文化,而不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把孩子塑造成只会摇头晃脑读经的“书呆子”。

一些人打着国学的旗号,把国学玩坏了。把孩子弄到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过着苦行僧的日子,生吞活剥地背诵几十万字的经书,并美其名曰培养大思想家、大企业家、大政治家……孩子十年读经生活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只有“风声雨声读书声”,没有“家事国事天下事”,焉能不误人子弟!

读经教育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为了敛财,“阿猫阿狗”都能开学堂,读经教育俨然成了一门生意。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读经已经走向国学的反面,倘若国学大师牟宗三地下有知,面对弟子如此胡来,怎能安息?

一批“信众”的觉醒或许宣告了读经教育的衰落,这些曾被“圣贤教育”吸引的人们,已从狂热的支持者变成坚定的反对者。然而对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迷途知返的代价实在过于沉痛。

国学教育和体制内教育本无天然冲突,应该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与现实脱节的读经教育已走向左道旁门,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但其惨痛教训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