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有感[0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2011年第四期处干班黄玉红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写下《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身为钱锺书先生的夫人,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出过很多书,但这本与以往的作品大有不同。此书一改往日面孔,既不是才女心性妥贴俏皮的人物杂谈,也不是心无旁骛虔敬守望的朝花夕拾,随心所欲的冥想占了绝大多数,并不传递读者心声、令人神伤肠短,而是旁征博引、让人随着厚重悲凉的人生棋局的指引、走向自由淡定的彼岸。自问自答,好一个坚定地打起行囊行走于人生边上的智者。

就书名而言,我们自然会想起钱钟书那本名为《写在人生边上》的集子。虽说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两个“人生边上”内涵也差之千里。但杨绛这书名脱胎于钱钟书,却再明显不过。不过,认真思索,杨绛并不是要用钱钟书的书名来为自己广告,她应该有一种用写作来怀念追思钱钟书的深意。明白了这一点,读起《走到人生边上》来,就会有一份郑重,添一丝沉痛,多一层礼赞。

杨绛在书中称,自己三年前患病住院期间,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回到家后好像着了魔,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开,然后通过读书帮助自己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共分为两部分,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杨绛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一部分则由注释《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的多篇散文构成。

这本书的主题很明白地写在书的封底上,杨绛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也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死,对每个生命都是个沉重而无法回避的问题。“走到人生边上”,就是到了生命的临界点。再往前走,就走“出”人生走“进”另一个世界了,生命就消失了,人就死了。不管你看得开看不开,理解不理解,死,总在“人生边上”等待着你。

生命,虽然其构成复杂奇巧,还有很多有待于探索的领域,但总体上应该说是个已知的世界。而死,特别是死后,却是一个广漠无边的未知世界。我们可以说,死是生理机能的完全停止;也可以说,是肉体的彻底消亡;还可以说,是思想的最后终结。但死后呢?死后,“我”之为“我”,还存在吗?如果不存在,到哪里去了?如果存在,又在什么地方?这些疑问,每时每刻都在追问着每个人。陆游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他真能知道死后的事吗?死后真就“万事空”了吗?人类对生命死后是否存在如何存在存在于何的探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到现在,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依然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同样的疑问也追问着的杨绛,或许因为已经“走到人生边上”,既可归纳总结已经“过去”的经历,又依稀可见一些“前面”的风景,更有认真探讨这些问题的必要。

九十六岁的杨绛,在自问自答关于“神与鬼”、“灵与肉”、“命与天命”等问题时,旁征博引,融汇中西,信手拈来,为其所用。文章里既有古人的思考西人的哲理,又有由此而引发出来的探索,合情合理的结论。一章紧扣一章,每章每节都有其前后左右内在的逻辑关联。轻轻提出问题,娓娓解题论证,不知不觉结论便从文字里凸显出来。杨绛的文一步一步地深入,一步一步地升华,却也渐渐地走向“实在”,惭惭地回归到“人”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人生在世,虽只如草木一秋,但却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制、修补“小我”,逐步走向、成就“大我”甚至“超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到锻炼的,既有肉体,更有灵魂。到文的

最后,杨绛终于总结出了“人生的价值”:“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而“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当我一看到杨绛先生所著的《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我就喜欢上了,洁净素雅的封面上,配上先生自问自答的标题,让人以为这是一本宗教之类的书,编者的独具匠心符合先生一贯的风格,与其说喜欢,更多的是崇拜。翻开扉页一帧“杨绛先生近影”映入眼帘,照片中的老太太好像是正在和对面的什么人说着什么,蓝白相间的格子短袖上衣,极为普通简单,穿在先生的身上却蓬荜增辉,慈爱,温和,剔透润泽的面庞,闪耀出真正大师才有的圣洁光芒,让我敬仰不已。

先生在与老、病、忙斗争中写出了这本自问自答,走到了人生边上,向前看看,向后看看,她总也甩不开这些疑问,于是先生以她将近一个世纪的高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探究人生,触及更深层面,当然离不开关于神和鬼、关于人,关于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关于命与天命,以及人生的价值等等问题。

这本书,并不厚,4万多字,可我每每爱在万籁寂静的夜晚细细领悟,幻想着能拧起自己的

耳朵离开地球超脱一下以便靠先生进一些,先生关于人生的思索、关于灵与肉的拷问,那是一种是良知灵性的存废、彼岸世界的有无,生死灵肉,都是最宏大最根本最坚硬的天问。先生平素思索的许多问题,也曾在我的脑中萦绕,但终因不得其解作罢,先生却是一一作答,使我忽然明白了许多,感触颇深,稍稍解除了一些对生的困惑,多了一些生的从容、淡定。

翻开目录,她的自问让我赫然心动,可是,这个追问的人是杨绛先生啊。按照追问,通篇读完,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先生的一生不论是遇到阴晴圆缺,凄风苦雨,也不论风刀霜剑、还是荆棘纵横,她从不抱怨从不控诉从不盛气凌人从不痛苦纠结,温和亲切幽默天真,一个将要活过百年的老人,还罕有地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那样的澄明、那样的温暖。让我辈如何不惭愧!

让我辈如何不感动!

在这本书中,更喜欢“注释”的那部分,那个有趣那个生动那个好玩。和她先前的“名著”《干校六记》、《将饮茶》,一脉相承的有趣、生动、好玩。“午后四时,母鹊在巢边前前后后叫,父鹊大约在近旁陪着,叫得我也伤心不已。下一天,五月十九日,是我女儿生忌。”———老太太目睹了窗外燕雀一家的生离死别,我只在《记比邻双鹊》的这一处,看到老太太的哀伤。什么能化解人生的苦难挫磨和跌宕不公?除了强悍坚韧,老太太给我们指出了另一种可能:以柔克刚,以顽皮诙谐的心态看世间种种荒谬,种种荒谬都成了令人发噱取乐的材料。在这种柔和与顽皮的注视下,又有什么不能化解的呢?

先生一生颇多坎坷荆棘,也曾发出“人生实苦”的感慨,但都走过来了,似乎毫发无损,她们仨始终悠然的行在人生道上,我多次托腮思量其不同寻常的精神内涵,淡定从容的活着,必须具备耐得喧嚣的品格,虽说耐得寂寞是一种境界,但更重要的是耐得住喧嚣,人的一生就是从喧嚣开始的,接受别人的喧嚣,也喧嚣着别人。原来,人也可以不那么刻薄尖锐也能洞悉和渗透,人可以活得既有尊严气概又有温和从容的姿态,可再好的姿态也是要“做”出来的,于她,却仿佛浑然天成始终如一。96岁的人生经历过什么,96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可是,奇了怪了神了,那些动荡、丑陋却好像根本没有力量真正伤害到她。真是让人服了这老太太,这就是大师的风采吧!

从80年代的《将饮茶》到《走到人生边上》,对老太太而言,近三十年间最大的变故莫过于丈夫和女儿的先她而去。用吾辈凡夫以为这可是天灾加人祸,孤单的老太太如何往下走啊?然而,人生边上老太太的叙说,令我笑自己的可笑:他们仨,彼此是至亲骨肉,互相依傍扶持。甚至,最叹为观止的是,他们彼此还是同好、知己、知音,最好不过的同行者。生死阴阳都不能让他们分离,他们的灵魂始终在一起的。所以老太太一开始就肯定“人有灵魂”,在她心中她们仨从没分过。除了她常默存她的阿媛,在人生的那一边,还有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的小妹。老太太还很认真地发愁,到底该穿什么衣服以哪个岁数时的模样去见她的这些亲人。

因为一生淡定,让她从容,因为一路有爱,所以始终温暖。所以啊,老太太用她自己的本色与智慧让她一个世纪的多变人生“百毒不侵”啊。可敬可爱的先生,在我眼里,如同圣母,早已超越凡俗。

从书中,我也读出了先生的豁然与超脱。先生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灵性良心不争不斗,只是屹立不动。灵性良心如日月之光,暂时会被云雾遮没,云消雾散之后,依然光明澄澈。不是这样么,世事的纷扰可能会让我们迷失了自已的心灵。可是当一切归于平淡之后,再回头看走过的路。灵性良心就会显现出来。也许这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里的善良心。我辈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善待自已,善待他人。用自已的豁达和宽容,取得别人认同的快乐。这也是我从书中读到的一种生活态度淡定从容,是我从《走到人生边上》中读到的核心信念。先生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她用一种最平和,甚至幽默的语言向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