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2013.9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硬化闭塞症。
血栓形成:炎症反应 导致血小板聚集,形
成血栓,堵塞血管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 内皮损伤,脂质沉积,
形成斑块
血流减慢:血流速度 减慢,血液粘稠度增
加,易形成血栓
血管痉挛:血管收缩, 血流受阻,易形成血

凝血因子异常:凝血 因子异常,易形成血

2
间歇性跛行
症状:行走时出 现小腿肌肉疼痛、 痉挛、无力等症 状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 污染
A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 细菌、病毒等
C
B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伤口干燥
D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 力,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
保持适当的活 动量,避免长 时间卧床
01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高脂肪、高胆 固醇饮食
03
02
穿着宽松舒适 的衣物,避免 压迫下肢
04
定期进行下肢 血管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 血栓形成
03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04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6
观察皮肤颜色
观察皮肤颜色变化:下肢动脉硬化闭 塞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颜色变化,如 苍白、发绀、紫绀等。
观察皮肤温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温度降低,如发凉、 发冷等。
观察皮肤湿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湿度降低,如干燥、 脱屑等。
部位:主要发生在小 腿和足部
04
特点:夜间疼痛加剧, 影响睡眠,严重时可导 致截肢
皮肤温度降低
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的症状之一
03
皮肤温度降低的表现: 皮肤苍白、发绀、冰 冷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供应下肢的大、中型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慢性动脉疾病。

【护理常规】1.术前(1)患肢护理:注意保暖,穿棉质袜或加盖被,禁止应用热敷及理疗,以免烫伤或增加局部的耗氧量使疼痛加重,对于足部溃疡或湿性坏疽的患者每天换药,无菌敷料包扎,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2)皮肤护理:因患肢疼痛大多取强迫体位,骶尾部皮肤极易发生压疮,加强皮肤护理必要时应用气垫床。

2.术后(1)体位:术后置管侧下肢伸直并制动,弯曲或者活动肢体易导致导管鞘或溶栓导管弯曲、移位甚至脱出,出现皮下血肿,必要时可应用约束带,约束带应注意松紧适宜。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还应监测血糖的变化;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若皮肤苍白、温度低于对侧、足背动脉未触及、感觉麻木,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3)管路护理①溶栓导管和导管鞘护理:导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脱出、移位,影响溶栓效果,翻身时应水平侧翻,防止导管移位、弯曲不畅。

②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h,患肢严格制动6h,卧床休息 24h,24h后解除加压包扎患者方可活动;加压包扎期间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以及患肢末梢血供情况。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再灌注综合征:观察患肢特别是小腿有无疼痛、压痛、有无肿胀等,如果疼痛加剧,张力性肿胀明显,皮温低,皮肤发亮,出现水疱,小腿麻木等临床表现应警惕出血后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及时通知医师。

②出血: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或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逐渐增加行走距离;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患肢运动法,抬高1~2min,下垂2~3min,平卧2~3min,足部旋转、屈伸、反复锻炼 20~30min,或散步 20~30min,每日3~4次,患肢溃疡仅做床上患肢运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一)术前护理(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戒烟:吸烟可以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3)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其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至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日坚持1小时。

(4)保护患肢,防止创伤,注意保暖,但不能局部加温,以免加重组织缺氧坏死,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已发生坏疽部位,应保持干燥,温热络合碘浸泡后,无菌敷料包扎。

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5)疼痛护理:剧烈疼痛可给予镇痛剂。

(6)心理护理:疾病的折磨常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应鼓励患者,理解患者,用实际行动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动力。

(二)术后护理(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及尿量的观察。

(3)患肢血循环的监测,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

若皮肤苍白、温度低于对侧、足背动脉未触及、感觉麻木,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4)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后患肢膝关节屈曲10°~15°,膝及小腿下可垫一软枕,保持患者舒适。

(5)术后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受伤(6)术后并发症护理:出血、人工血管血栓形成、人工血管感染、肢体肿胀(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后,常出现肢体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以及淋巴回流受阻。

处理方法主要是给患者穿中等压力的弹性袜和抬高患肢)、再灌注损伤(7)健康指导①戒烟、戒酒;②适当地活动,防止久坐致人工血管扭曲而引起再栓塞;③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监测出、凝血时间及人工血管情况,预防人工血管再狭窄和栓塞。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方法有:
1、局部保温:
下肢动脉闭塞是由于动脉闭塞而导致的下肢的缺血,它最主要是下肢缺血而导致的一些疼痛、发凉、坏死的一些症状。

护理上,首先要做到的是局部的保温,譬如说,穿一些厚一点的袜子、被子要盖好、不要把脚伸出被外,被空调、风扇直吹导致受凉。

2、保护下肢不受伤害:
另外由于缺血,它只要有伤口就会很难愈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脚不能受损伤。

在剪指甲、穿鞋子、行走的时候注意保护下肢不要受到一些微小的伤害。

微小的损伤也会导致大片组织坏死。

3、做腿部肌肉锻炼:
另外一个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腿部肌肉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来保持血供。

4、控制全身的疾病:
还要注意控制全身的疾病,譬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这些只要控制好了,下肢的血运、下肢的动脉闭塞的情况才会不会恶化得很快。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_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辅助措施,做好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能有效防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发,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康复期不是万事大吉,很多患者不知道护理常识,导致病情恶化,再次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专家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很关键,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发和恢复影响极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一:饮食护理法临床治疗中要注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饮食护理,要保持病人良好的食欲和足够的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注意饮食结构,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多食含纤维素丰富、含胆固醇量低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喝水或淡茶水,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防止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

在饮食中,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饥或过饱,忌饮浓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二:心理护理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住院期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对本病知识的缺乏。

精神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由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病程长,痛苦大,病人往往失去治疗的信心。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关心照顾,多与患者沟通,讲解所患疾病与其并发症的病因、发病与发展规律,准确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

而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从而正确认识疾病,采取心胸豁达,泰然处之和镇定自若的态度,消除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谈心、了解其心理痛苦、分析心理障碍类型及根源,通过诱导、解释、鼓励、安慰、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解除顾虑,消除心理压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证病区环境安静及床单位整洁舒适。

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解除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三:患肢护理法1、溃疡及坏疽的处理:缺血性溃疡采用清洁换药,换药后将足趾之间塞入薄纱布或棉球,将二趾分开,避免摩擦,减轻疼痛。

平时保持局部通风干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以低热量、低糖及低脂食物为主,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疼痛护理:1)体位: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避免久站、久坐或双膝交叉,影响血液循环。

2)戒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3)改善循环:轻症患者可遵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肢体血供。

4)镇痛: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

3、患肢护理:1)保暖。

2)清洁和抗感染: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洗脚,勤剪指甲,皮肤瘙痒的时候要避免用手抓痒使皮肤受伤,如有感染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重切口的换药。

3)运动:发生坏疽、溃疡时卧床休息,避免运动加重局部的缺血、缺氧。

4)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每日适当步行,指导患者进行Buerger运动,但在腿部发生溃疡及坏死,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时,不宜做此运动。

4、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其更好出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取平卧位,患肢安置于水平位。

卧床制动2周。

自体血管移植者若愈合良好制动时间可适当缩短。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以及尿量。

2)观察患肢血运,如远端皮温、皮肤颜色和血管搏动情况,若出现皮温下降,皮肤颜色发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患肢保暖,避免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

3)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4)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3、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和组织间液重吸收,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神经外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2013.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2013.9

病理生理
病理: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中膜 变性或钙化——继发血栓——管腔狭窄— —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脂纹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期: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期: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血栓 纤维帽
1 mm
脂核
动脉粥样硬化标本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ASO与TAO的鉴别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1、疼痛护理:早期轻症病人遵医嘱运用血管扩张剂,解除 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肢体血供,缓解疼痛 ,疼痛中晚期病人给予麻醉性镇痛药。 2、患肢护理 患肢适当保暖,禁热敷患肢,禁冷敷,以免引 起血管收缩,取合适的体位,睡觉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 液易灌流至下肢;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变,以免影 响血液循环;坐时应避免一脚搁在另一脚膝盖上,防止动 、静脉受压阻碍血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用温水洗脚, 皮肤瘙痒时,可涂止痒药膏,避免手抓,以免造成继发感 染
Ⅱ期 间歇性跛行期
Ⅲ期 静息痛期
• Ⅳ期 溃疡和坏死期
何谓“间歇性跛行”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 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 痛缓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 现。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慢性疼痛 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肢端坏疽、脱落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远端血管栓塞、移植血管闭塞、感染、 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护理目标
病人患肢疼痛的程度减轻 病人患肢皮肤无破损 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并发症能得到预防或及时发现和处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神经源性跛行。
何谓“静息痛”
• 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性疼痛,称“静息痛” • 可分为动脉性静息痛、静脉性静息痛、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辅助检查
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首选) CTA或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实验室检查 踝肱指数的应用
踝肱指数(ABI)
足背或胫后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正常时 ABI≥0.97, 间歇跛行患者在0.8<ABI<0.8, 静息痛时ABI<0.4,肢体坏疽时<0.1 。
肢体缺血的患者多因患肢疼痛而不能入睡和不思 饮食,应选择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和副作 用小的药物,同时可加用催眠药物。
手术方法
• 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等微创手术; • 动脉旁入手术 • 动脉内膜剥除术 • 静动脉化手术 •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 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心肌梗死
临床无症状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年龄增长
危重的 下肢缺血
心血管死亡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 发作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局部缺血期 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营养障碍期 肢体缺血表现加重
坏死期 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患肢发凉、麻木、间歇跛 等;
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 凉、麻木、胀痛、抗寒能 力减退;
病人患肢皮肤无破损 病人学会患肢的锻炼方法,并能正确自我 护理足部 病人术后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患肢护理: 疼痛护理: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患肢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指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指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指导当出现天气变冷的时候,许多中老年朋友会觉得足部明显发凉,感觉“小腿肚子”发酸,若做一些运动以后还有腿部疼痛的现象,走路的时候开始一瘸一拐,必须马上停下来休息一会才可以继续行走。

多数人觉得这就是“老寒腿”发作前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表现。

那么,究竟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接下来随我们一起看一看。

1.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从而导致动脉发生闭塞或狭窄,导致下肢出现了缺血现象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位置多见于中、大型动脉,像髂动脉、腘动脉、腹主动脉下端或股动脉等地方,一般情况很少见于上肢动脉。

病变位置的动脉会出现变硬、钙化、增厚和粥样斑块的改变,还有可能导致血栓出现。

1.临床表现(1)早期表现: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会感觉患肢有麻木、间歇性跛行及发凉的感觉。

(2)缺血期:患者在局部缺血期时主要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同时还伴随患肢麻木、发凉、抗寒能力减退及胀痛的症状。

(3)障碍期:患者进入到营养障碍期的时候,此时主要临床症状为脂肪垫萎缩、皮肤粗糙、肌肉萎缩、汗毛脱落指(趾)甲增厚、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等。

(4)坏死期:患者进入到坏死期的时候,此时主要症状除了静息痛以外,还会出现坏疽及肢体溃疡等更严重的症状。

1.治疗原则(1)外科治疗:应用各种血管转流技术,其中包括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的解剖内及解剖外两种途径进行转流。

(2)肛内介入治疗:应用球囊扩囊、支架植入、血栓清除等技术进行治疗,其好处是伤口创面较小,容易操作且安全性也较高。

1.如何预防(1)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的稳定可以使病情更快的恢复,而情绪激动也是血管类疾病的禁忌,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起伏波动降低。

(2)不宜做晨练运动:患者若在清晨晨起后突然开始大幅度锻炼,从而使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此时动脉栓塞极容易出现,尤其在冬季的时候,更要避免此类现象出现。

(3)注意保暖:当体温或温度过低时,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在寒冷时很容易痉挛、收缩,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相关知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治疗原则】处理原则应该着重于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二)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

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1. 动脉旁路术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

为首选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2. 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短段主、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由于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

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

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有无感染、外伤史、有无糖尿病史(2)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史(3)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营养状况(4)有无长期在湿冷环境下工作史2.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1)患肢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有无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及止痛效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该如何
护理?
小腿动脉进行硬化闭塞症是指以小腿动脉硬化病变为一个基础,发生交通动脉血管比较狭窄,闭塞等疾病。

本病可导致一些病人治疗下肢供血不足,出现各种肢体运动疲劳、酸痛,甚至通过肢体破裂等症状,随着经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黑龙江省远东心脑血管医院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引起全身性疾病反应。

因此,患者在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同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日常护理:
严格管理控制进行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戒酒,注重学生日常生活饮食文化营养平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锻炼下肢,促进下肢动脉的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

运动方法包括下肢抬高、下肢屈伸、足部旋转和屈曲,需要反复训练。

每天注意对下肢的呵护和保暖,避免碰伤、烫伤等情况,可适当轻拍、按摩。

黑龙江,远东
积极诊治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尽可能消除动脉硬化的原因。

按照中国医生的指导,多喝茶叶,喝茶能提神,利尿,降脂,而且能防止出现动脉进行硬化,但不可以适合喝浓茶,
以淡茶为主。

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日常护理。

以上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措施。

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坚持患肢功能锻炼。

尽早给予药物治疗或早期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加强术后观察,做好护理康复。

此外,患者家属还应给予心理和康复支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功能锻炼。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1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1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一、定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

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

二、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

2、局部缺血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

3、营养障碍期:皮肤粗糙、寒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4、坏死期:除静息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

2、疼痛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指端脱落、坏疽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

5、活动无耐力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

1/ 10四、观察要点 1、术前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感觉以及患肢指端的血运情况。

(2)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

(3)观察坏疽或溃疡的程度、面积以及有无渗出。

(4)密切观察踝肱指数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

2、术后观察要点(1)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感染。

(2)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

(3)严密观察患肢血管再通情况: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

(4)注意观察凝血机制。

五、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心理护理,清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如何配合的具体事项等。

2、健康指导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暖;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可进行适当运动,但走路步伐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肢体末端疼痛情况,一旦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出院指导绝对戒烟、适当饮酒;适宜的运动;出院后定期复诊,一旦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
01
饮食调整:合理搭配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摄入
02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 动,如散步、慢跑等
0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 对血管的损害
04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护理教育与培训
培训目标
提高护理人员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
增强护理人员的 沟通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培养护理人员的 职业素养和责任

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人员的 工作效率和患者
满意度
培训内容
01
疾病知识: 下肢动脉硬 化闭塞症的 病因、症状、 诊断和治疗 方法
02
护理技能: 如何进行日 常护理、康 复训练、饮 食指导等
03
心理支持: 如何与患者 沟通,提供 心理支持和 安慰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 长,以30-60分钟为宜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 动,每次运动后注意休息和恢复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 A
虑和抑郁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C
避免孤独和寂寞
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转 E
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B 增强自信心,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D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
04
应急处理: 遇到紧急情 况时的处理 方法和注意 事项
05
团队协作:如 何与其他医护 人员、患者家 属等协作,共 同为患者提供 优质护理服务
培训方法
01
理论授课:讲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 症状、治疗方法等理论知识
02
实践操作:指导学员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症的护理操作,如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率逐年提高。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等是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地域与种族差异
不同地域和种族之间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 和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 体坏死等。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和坏 死期三个阶段。
情绪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 表达情绪,倾听其诉求, 增强治疗信心。
家庭支持网络构建途径探讨
家庭教育
向患者家属普及下肢动脉硬化闭 塞症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该疾病
的认识和护理能力。
家庭访视
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 其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提供
针对性的护理建议。
家庭互助小组
建立患者家庭互助小组,鼓励家 庭间分享护理经验、互相支持,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 摄入,以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3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 便秘症状。
注意事项和误区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进食过期、变质、不洁食物 ,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
避免暴饮暴食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减轻胃肠 负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 用。
发病机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动脉内膜脂质 等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胶原纤维的增多,形成粥糜样含脂坏死病灶和血管壁硬化。随着斑块的 逐渐增大,动脉管腔逐渐变得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下肢缺血症状的出现。
流行病学特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目标
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准确评估病情和监测生命体 征
- 注意病人的下肢温度、 色泽和脉搏等指标变化
-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 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护理措施
2.保持患者四肢的温暖和干燥 - 使用保暖器具和保温材料以保持
足部温暖 - 注意保持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适宜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病人的
护理目录 疾病ຫໍສະໝຸດ 述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疾病概述
疾病概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供 应下肢的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和 闭塞的一种疾病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的血管阻塞
疾病概述
症状:下肢酸痛、无力、夜间痛、跛行 等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等
- 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 中医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
护理措施
6.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心和支持 - 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知识的
教育指导,了解病情和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7.定期随访和复查 -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相关
指标,如血脂、血糖等 - 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
3.合理饮食和控制体重 - 饮食应低盐、低脂、低
糖,多摄入蔬果和富含纤维的 食物
- 患者应定期测量体重并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4.定期活动和康复训练 -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适当的康复
训练方案 - 建议定期进行步行锻炼,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护理措施
5.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课件
功能障碍:活动受限,运动耐 量降低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根据程度适当使用镇痛 药物,休息缓解疼痛 保持温暖:避免在寒冷环境中暴露 ,适当保暖
护理措施
保持患肢高位:减少下肢静脉 回流压力,提高血液供应
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 燥,定期检查足部有无溃疡或 其他异常
护理措施
改善血液循环:通过体位调整 、按摩、适量运动等措施促进 血液循环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血管超声 、血流动力学等检查,评估病 情变化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
低盐:控制钠盐的摄入,减少 水分潴留
低脂低胆固醇:减少血脂水平 ,预防动脉硬化进展
饮食管理
富含纤维素:促进肠道蠕动,防止 便秘 平衡饮食:摄入适量的维生素、矿 物质和蛋白质,维持全身营养平衡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保持血管通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 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特点是下 肢动脉血管内膜发生硬化、斑 块形成或闭塞,导致下肢血液 供应不足,造成病人下肢疼痛 、活动受限甚至溃疡形成。
症状和表现
症状பைடு நூலகம்表现
痛:下肢疼痛、麻木、刺痛感 皮肤表现:足趾冷、发绀、溃 疡、干燥、脱屑等
症状和表现
行走受限:走短距离后疼痛加 重
血管扩张剂: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血流量
药物治疗
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症状 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降 低心血管风险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护理课

目录 课件概述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症 症状和表现 护理措施 饮食管理 药物治疗
课件概述
课件概述
欢迎来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下肢动脉 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要点和措施,以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

二、术后护理(一)、休息与体位: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度的斜坡位,保持患肢伸直、防止受压,如患者躁动,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防止髂关节、膝关节过度弯曲,保持血管通畅。

(二)、活动: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12小时。

可在床上行小腿关节伸屈运动,减轻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

(三)、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并记录。

(四)、末梢循环的观察: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感觉情况,观察温度时选择两侧肢体相同部位对比。

测量腿围。

观察重建血管是否通畅,若出现患肢皮温凉、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麻木感加重,可能是手术部位血管痉挛或继发血栓形成需立即通知医师。

(五)、管道护理:保持管道通畅,位置正确,翻身时注意不要将导管打折或拔除。

(六)、抗凝护理:监测凝血四项,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测血压处有皮下出血、针眼处有皮下瘀斑等,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七)、伤口护理:术后1-2天伤口加压包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出血情况,如有异常通知血管外科医生处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绷带边缘处皮肤,防止发生水泡。

(八)、疼痛护理:遵医嘱使用镇痛药,评估疼痛评分,询问患者主观感受。

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一)、出血:术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

(二)、下肢远端栓塞:由于血管内动脉硬化残渣、血栓、内膜碎片等脱落导致远端组织栓塞。

(三)、感染: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如术后发热(≥38℃)患者有伤口疼痛感报告医生检查伤口。

四、健康教育(一)、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以低盐低脂易消化食品为主。

(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侧支循环,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血栓
纤维帽
1 mm
脂核
动脉粥样硬化标本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ASO与TAO的鉴别
发病年龄 血栓性浅静脉炎 高血压、冠心病、 高脂血症、糖尿病 受累血管 受累血管 其它部位动脉病变 受累动脉钙化 动脉造影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见于>45岁 无 常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青壮年多见 常见 常无
厚度。
CT血管造影(CTA):可得到动脉立体图形,因其无创
,血管显影清晰,以逐渐成为ASO首选检查
辅助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ASO的金标准,典 型特征为:受累动脉严重钙化,血管伸长,扭曲,管 腔弥漫型不规则“虫蛀状”狭窄或阶段性闭塞
动脉硬化闭塞症核磁血管造影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是降低血脂和学血压,控制糖尿病,改善 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包括严格戒烟,适当 的运动,注意足部护理,避免损伤,药物治疗适用于 早中期病人,术后病人,和无法耐受手术的病人,可 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康血小板的药物和降脂的药物
何谓“静息痛”
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 性疼痛,称“静息痛”
可分为动脉性静息痛、静脉性静息痛、炎 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何谓“静息痛”
( 1 )动脉性静息痛:无论急性或慢性动脉阻塞,都可因组织 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急性病变,如动脉 栓塞可引起急骤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由慢性动脉阻塞引 起者,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人睡,常取抱膝端坐 体位,以求减轻症状。
抗凝疗法:肝素(代表性药物);华法林(口服) 纤溶疗法: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 溶 解酶原激活剂 抗血小板疗法(祛聚):阿司匹林;潘生丁 降粘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中药提取物 扩血管疗法:前列腺素I2
克 赛 (低分子肝素钙)0.6ml皮下注射,2次/日,710天为 1疗程,可连续或间断应用2-3个疗程,同时辅 以胰激肽释放酶(TPK)等口服药物治疗,挽救了多例濒 临坏死的肢体取得满意的疗效。
辅助检查
Buerger试验 下肢节段性测压和测压运动试验 超声多普勒检查 CT血管造影(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辅助检查
Buerger试验:病人平卧抬高下肢45度,持续60 秒,正常者指、趾皮肤保持淡红色,或稍微发 白,若成苍白或蜡纸样色,则提示肢体血供不 足,待病人做起,将下肢垂床旁,正常人皮色 可以在10秒内恢复,如果恢复时间超过45秒, 进一步提示下肢供血缺乏,可以明确肢体缺血 存在。
病因
尚不清楚
血管内膜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分叉 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在动脉硬化形成过程 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危险因素
吸烟


嗜酒



药物


年龄



性别
精神压力 血压 高脂饮食 肥胖 家族因素
延伸至中层,一般不累 及外膜,内膜损伤后暴露深沉的胶原组织,形成有血小板 和纤维蛋白组成血血栓,并进而局部形成血栓并纤维化, 钙化成硬化斑块,脂质不断沉积,斑块下出血凝固 ,病 变处血管不断曾厚,官腔狭窄,最终闭塞,斑块表面若形 成溃疡,碎屑脱落常栓塞远端细小分支动脉,末梢动脉床 减少,肢端缺血坏死,
大、中动脉
中、小动静脉
常见

可见

广泛不规则狭窄和节 节段性闭塞,病变近、
段性闭塞,
远侧血管壁光滑
硬化动脉扩张、扭曲
临床表现
• Ⅰ期 轻微症状期 Ⅱ期 间歇性跛行期 Ⅲ期 静息痛期
• Ⅳ期 溃疡和坏死期
多数病
活动后出
此期常有 上抬时苍
间歇性跛 疽转为湿
何谓“间歇性跛行”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 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 痛缓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 现。
辅助检查
下肢节段性测压和测压运动试验: 踝/肱指数即踝部动
脉与同侧肱动脉压比值,正常值大于等于1.0,若ABI小 于0.8提示动脉缺血,病人可出现间歇性跛行,ABI小于 0.4提示严重缺血,病人可出现静息疼,踝部动脉收缩压 在30mmhg以下,病人会很快出现静息痛 ,溃疡或者坏 疽。
超声多普勒检查 : 能显示血管形态,内膜斑块的位置和
( 2 )静脉性静息痛:急性主干静脉阻塞时,肢体远侧因严重 瘀血而有持续性胀痛,伴有静脉回流障碍的其他表现,如 肢体肿胀及静脉曲张等,抬高患肢可减轻症状。
( 3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动脉、静脉或淋巴管的急性 炎症, 局部有持续性疼痛。由动脉阻塞造成组织缺血坏死, 或静脉性溃疡周围炎,因激惹邻近的感觉神经引起持续性 疼痛。由缺血性神经炎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常伴有间歇性 剧痛及感觉异常。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主要内容
概念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疗方法 护理
概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 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 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 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
神经源性跛行。
缺血性跛行与神经源性跛行的鉴别
? 病状特点 症状部位 运动诱发症状 跛行的步行范围 站立时出现症状 症状缓解
缺血性跛行 肌肉疲劳,紧缩感 臀、髋、股、小腿及足部
是 每次发病步行范围相同
否 停止行走
高发病率
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病率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中老年 人无法避免的血管病理改 变,其发病率几乎是100% ,只是严重程度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现
16世纪,一位古埃及专家,在他父亲病逝后,大 胆地作了一次尸体解剖研究,结果发现,在他父亲 的动脉血管壁上有一堆堆黄颜色的东西,象日常 喝的麦片粥,他便给这些物质取名粥样物质.而让 他更为惊诧的是:这些东西触摸起来却象骨头一 样坚硬。几经周折,人类终于对自身疾病又有了 新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根据病变范围分三型 • 主-髂动脉 • 主-髂-股动脉型
主-髂动脉及其远侧动脉的多节段型
病理生理
病理: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中膜 变性或钙化——继发血栓——管腔狭窄— —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脂纹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期: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期: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血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