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前教育课程
《学前教育声乐》说课演示稿
• 图为08级郭宏蕾同学参加学院各类大型演出活动。
图为 08级张璐同学参加学院的各类大型演出活动。
08级同学张璐在毕业汇报音乐会上演唱《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
一、课程设置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队伍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效果 八、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
教学队伍-—>年龄结构
一、课程设置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队伍 六、教学环境 七、教学效果 八、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
学情与学习方法指导
优点
· 有一定专业基础 ROIC · 学习态度明确
• 加强音乐综合能
学情分析
结论
· 音乐综合能力差
不足
力的训练 •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 • 提高文化素养 建立合理的文化 知识结构
观摩式
①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声乐教师专场音乐会”的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来对声乐表演教学进 行直观的学习,学习每位专业教师的表演优点,以弥补 自身的不足。 ②运用多媒体,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国际知名歌唱 家的独唱音乐会和声乐大师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大师 美妙的声音、良好的台风和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进行 观摩学习。
根据学生嗓音条件的不同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 实施个性化分层次教学。除了注重歌唱技能的训 练,更要注重声乐表现力的提高。在教材的使用 和作品的选择上,实行“因材施教,按条件类型 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策略,循序渐进,分阶段 教学,既强调专业的基础性,也促进声乐技法的 学习。
教学模式
实践式
(1)每学年举办一次声乐专业的技能大赛,还不 定期让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声乐比赛。 (2)让声乐方面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演出 活动。 (3)举办优秀学生的个人专场演唱会和毕业音乐 汇报会。
声 乐 学前教育课程
声乐学前教育课程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声乐学前教育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声乐学前教育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声乐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一)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声乐教育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歌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同时,唱歌时的节奏和韵律也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声乐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儿童在演唱过程中能够逐渐体会和表达这些情感。
通过歌声,他们可以传达喜悦、悲伤、愤怒等各种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从而提高情感认知和管理能力。
(三)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声乐学前教育课程让儿童接触到优美的旋律、和谐的和声以及动人的歌词,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将对儿童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在生活中更能发现美、感受美。
(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当儿童能够在众人面前自信地演唱歌曲时,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此外,参与声乐活动,如合唱、小组表演等,还能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声乐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一)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声乐的热爱,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二)发展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听、唱、律动等活动,帮助儿童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音乐敏感度。
(三)提高儿童的歌唱技能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使他们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简单的歌曲。
(四)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个性,鼓励他们在声乐学习中展现自我,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声乐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一)音乐基础知识1、认识音符和节拍通过简单的游戏和歌曲,让儿童了解音符的长短和节拍的强弱规律。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案
学前教育声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 锻炼孩子的声音发声能力和嗓音稳定性二、教学内容:1. 唱歌基本技巧的训练2. 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3. 儿歌和儿童音乐素材的学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培养孩子正确的发声技巧,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学会掌握儿歌和儿童音乐的歌唱和节奏。
四、教具准备:1. 录音设备2. 儿歌和儿童音乐的CD或MP3五、教学步骤: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愉快地参与到声乐课中。
2. 听唱儿歌和儿童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并鼓励他们尝试模仿。
3. 进行声音冥想,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感受声音的变化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4. 学习基本的发声技巧,如呼吸控制、音高掌握等。
5. 进行声音训练,练习发声、咬字、气息等相关技巧,培养孩子的发声能力和嗓音稳定性。
6. 学唱具体的儿歌和儿童歌曲,引导孩子们在歌唱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7. 进行小组或个人表演,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8. 总结课程,鼓励每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辅助措施:1. 利用录音设备录制学生的歌唱实践,让学生听回自己的表演,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改进。
2. 提供丰富多样的儿歌和儿童音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学习机会。
3.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七、教学扩展:1. 组织音乐会或班级演出,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歌唱和表演能力。
2. 组织声乐比赛或评比,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和竞争兴趣。
3. 鼓励孩子们参加合唱团或乐团等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八、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听评委或同学对学生表演的评价和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声乐表演能力,为将来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音乐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基本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能够在学前教育中使用声乐进行教学和引导。
三、课程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 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歌唱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方法- 发声基本功练2. 歌曲欣赏与学唱- 研究欣赏经典儿歌和童谣- 研究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练歌曲的节奏感和动感表达3. 儿童音乐剧表演- 研究基本音乐剧表演技巧- 探索儿童音乐剧创作和编排- 参与音乐剧表演演出4. 音乐艺术创作- 研究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儿童歌曲和音乐故事- 展示和分享创作成果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声乐知识和技巧。
- 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实际的声乐练和演唱训练,提高声乐表演能力。
- 音乐欣赏:学生欣赏和研究经典儿歌、童谣以及音乐剧演唱,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 合作创作: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音乐剧创作和歌曲创作,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度、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等方面的评估。
- 作业和项目: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参与的音乐剧演出等项目的评估。
- 考试:定期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和声乐技巧的考试评估。
六、课程成果展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展示他们在《声乐》课程中的成果:- 研究展示:学生在学校或社区的音乐会上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 演出参与: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等地的音乐剧演出,展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 创作分享:学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歌曲、音乐故事等作品与他人分享,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
以上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概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目标应当是
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学前儿童应当能够培养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形成自己的音乐兴趣,并且能够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应当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
声乐课程的内容
应当包括基础音乐知识、歌曲学习和声乐表演等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应当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评价标准和方法。
声乐课程的评价
应当注重学前儿童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听力测试、歌唱表演等,全面评价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
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声乐课程的教师应
当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符合实际的声乐课程。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和语言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发展,为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大学学前教育声乐课教案
课程名称:声乐授课对象: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歌唱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学内容:1. 发声训练:气息控制、共鸣调整、咬字吐字。
2. 歌曲演唱: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歌曲,如儿歌、儿童歌曲等。
3. 歌曲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短介绍声乐课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声乐的理解和兴趣。
二、发声训练1. 气息控制: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2. 共鸣调整:讲解共鸣的概念和重要性,教授学生如何调整共鸣。
3. 咬字吐字:讲解咬字吐字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
三、歌曲演唱1. 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歌曲,如儿歌、儿童歌曲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表现。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歌曲分析1.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歌曲,进行详细分析。
2. 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
三、歌曲演唱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乐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掌握发声方法、歌唱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互动性等。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声乐课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1. 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声乐表演艺术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歌唱技巧、音乐感知、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课程内容2.1 歌唱技巧- 声音发声与共鸣训练- 声乐技巧的基本要素:音准、音域、音色、音量等- 歌唱技巧的应用:发音、呼吸、节奏等2.2 音乐感知-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拍、调式等- 音乐听辨能力的培养- 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2.3 音乐理论- 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旋律、和声、节奏等- 声乐曲目分析和演绎技巧- 音乐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发展3. 研究目标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应能够:- 具备基本的声乐表演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技巧、良好的音准和音域掌握。
- 具备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听辨音乐中的音符、节拍和调式。
- 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理解音乐元素的运用和音乐曲目的演绎技巧。
- 能够在声乐表演中表达情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4. 评估方法- 口头表演评估:学生进行歌唱表演,评估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 笔面试评估:测试学生对音乐理论和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课堂作业和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5. 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和乐谱- 听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音乐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6.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和模仿,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歌唱技巧。
- 创设音乐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通过音乐理论和曲目分析提升其音乐素养。
- 提供演出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和音乐成果。
7. 参考资料- 《声乐教学指南》- 《音乐理论基础》- 《儿童声乐表演教程》- 《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以上是《声乐表演艺术》课程标准的概述,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声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未来的教育和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使其具备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开展声乐教学的能力。
本课程涵盖声乐基本技巧和声乐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声乐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1.掌握声乐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音准、节奏感和声音发声技巧等。
2.理解儿童声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需求进行声乐教学。
3.了解声乐教学中的音乐素材和歌曲选择原则,能够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歌曲教学。
4.掌握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组织声乐教学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兴趣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1.声乐基础知识- 声音的基本构造和发声原理- 歌唱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声乐基本技巧的训练,包括呼吸、发声、音准和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2.儿童声乐发展- 学前儿童声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声乐教学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儿童发声技巧的培养,包括音域的扩展、音色的美化等方面的训练。
3.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 歌曲选择原则,包括歌曲的内容、难度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考虑- 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声乐教学中的游戏、练习和评价等环节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利用,包括音乐教具、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的应用。
四、课程教学策略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声乐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声乐表达能力。
2.个别指导与团体活动相结合通过个别指导和团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现状分析 (6)1. 声乐课程设置现状 (7)2.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8)3.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9)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0)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12)2. 教育心理学理论支持 (13)3.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14)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5)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16)实践性歌曲演唱教学 (17)音乐欣赏与创造力的培养 (18)多元化声乐技能训练 (20)2. 教学环境与资源的优化 (21)创设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 (22)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24)开展课外声乐实践活动 (25)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25)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26)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7)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 (29)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中的应用案例301. 典型教学案例介绍 (31)2. 案例分析与反思 (32)3. 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33)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35)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6)2. 应对策略与建议 (37)3. 保障措施与支持系统 (38)七、结论与展望 (39)1. 研究成果总结 (40)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一、内容概览课程特点分析: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独特性,包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以及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等,为本轮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支撑点。
改革背景阐述:紧扣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行业需求变化,探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前教育声乐课心得体会
自从进入学前教育专业以来,声乐课一直是我最为期待的课程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习了歌唱的基本技巧,还体会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情感。
在这学期的声乐课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学前教育声乐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声乐课让我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在声乐课上,我学习了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经典的儿童歌曲,也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
通过演唱这些歌曲,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
音乐能够传递情感,激发人们的共鸣。
在演唱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如何通过音乐与他人沟通。
这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更深的热爱。
二、声乐课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声乐课让我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民族、流行等。
在欣赏和演唱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开始学会分辨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了解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从音乐中寻找美的元素,如何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音乐的美。
三、声乐课锻炼了我的自信心在声乐课上,老师经常组织我们进行小组演唱和合唱。
这让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起初,我因为紧张而有些害怕,但随着课程的进行,我逐渐克服了恐惧,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歌唱能力。
这种锻炼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四、声乐课提高了我的音乐素养声乐课不仅让我学会了歌唱技巧,还让我了解了音乐史、音乐理论等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
我明白了音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脉络,也了解了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这些知识让我在欣赏音乐、演唱歌曲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声乐课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声乐课上,我们经常进行小组演唱和合唱。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演唱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曲。
这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六、声乐课让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声乐课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我也曾遇到过困难。
有时候,我因为自己的声音不够好听而沮丧,有时候,我因为记不住歌词而苦恼。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学会评价幼儿音乐能力,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音乐教学。
3. 掌握幼儿嗓音的特点,学会声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4. 能够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歌曲教学和演唱技巧的指导。
5. 学会设计音乐游戏,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度。
6.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7. 能够分析实际的音乐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嗓音的保护和声乐教学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和音乐游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声乐教学图谱等。
2.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歌曲谱、音乐游戏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幼儿音乐教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教学的案例,包括歌曲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演唱技巧的指导。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根据所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4. 音乐游戏教学:介绍音乐游戏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实践。
5. 音乐欣赏教学:播放幼儿音乐欣赏的曲目,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实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幼儿园音乐教育概述2. 板书内容:音乐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一首歌曲,设计一份歌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演唱技巧的指导。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一首适合他们的歌曲,如《小星星》。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节奏感;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跟唱和节奏练习;演唱技巧的指导:教授幼儿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声音投射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声乐》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20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教育教学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几年的时间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内容包括歌唱理论知识的学习,发声方法的学习,幼儿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方法,基本合唱指挥与训练。
在幼儿歌曲上侧重让学生了解幼儿歌曲特点和演唱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幼儿歌唱的兴趣。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乐理与视唱练耳》,后续课程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正确引导幼儿在音乐生活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歌曲演唱的发声原理与生理机能;歌曲演唱发声方法的基本理论与训练;•合唱指挥的基本方法与合唱训练;学前儿童歌曲的特点及演唱方法;1.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曲的演唱;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进行儿歌演唱;•能够进行简单的合唱指挥及排练;.素质目标:• 初步形成正确发声的观念,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逐渐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形成职业理想,同时获得研究学前教育相关学科的乐趣。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选用与编写应表达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表达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专科学生的可接受性。
本课程选用教材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杨丽华夏艳平主编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声乐》2012-5-1版参考教材1.《中外优秀歌曲选》胡郁青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经典儿歌钢琴弹唱精选》刘红主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二)教学建议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他要求学生与老师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更需要全程全身心的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状态。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展示、反应、多元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一、引言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涉及到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声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教育。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以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聚焦幼儿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注重培养幼儿教师的声乐教学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声乐知识,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声乐教育。
2. 结合幼儿特点:声乐课程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语言特点,设计符合幼儿认知发展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教学内容多样化:声乐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音乐知识、声乐技巧、音乐鉴赏等内容,旨在全面培养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教学能力。
4. 课程实践性强:声乐课程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声乐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以上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1. 课程设计与实施声乐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课程设计上,应该突出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符合幼儿认知发展和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课程实施上,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声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中,应该注重体验教学和亲身参与,通过唱歌、舞蹈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
还可以采用故事、游戏等形式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使音乐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指针对0-6岁幼儿开展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发展幼儿音乐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幼儿声乐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基本唱歌技巧和声音发声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幼儿音乐欣赏- 介绍经典儿歌、童谣等适合幼儿的音乐作品。
- 学习欣赏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调等。
- 提供音乐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对不同风格音乐的喜爱和理解。
2. 幼儿声乐训练- 基本发声技巧的介绍与练习,包括呼吸、喉部的调整等。
- 通过唱歌练习,提高幼儿的音准和音色。
- 学习简单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 组织歌唱比赛和小型音乐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音乐游戏和合唱团- 设计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形式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 组织幼儿合唱团,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指导幼儿学会分声部合唱,提高乐感和合唱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互动引导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音乐的乐趣。
3. 内外联结法: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使幼儿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录音、观看音乐视频等方式,使幼儿得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包括音乐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2. 专项测试:定期对幼儿进行专项测试,考察其音准感和唱歌技巧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3. 学生自评、互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评价能力。
大学学前教育声乐教案设计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星星》的基本旋律和节奏,学会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演唱。
教学内容:1. 《小星星》歌曲的学习与演唱。
2. 节奏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3. 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演唱。
教学重点:1. 《小星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如何保持良好的音准和节奏。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歌曲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小星星》,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保持音准。
2. 学生跟唱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3.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三、节奏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如:拍手、跺脚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练习,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四、团队协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 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练习《小星星》,注意协调各成员的演唱。
3. 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星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沟通、配合等。
3.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小星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旋律和节奏,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团队协作环节,学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唱,培养了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声乐学前教育课程(共7张PPT)
1、抓住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2、学习幼儿舞蹈步伐并表演唱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2/4 5 4︱3 2 ︱ 1 —
Hm
【4) 22】/4小1节2:幼3 4儿︱走5近4灯3笼2做︳看1—灯‖笼状。
2) 2/4 1 3 2 4 ︱ 3 5 4 2 ︱ 1 — 1【、5-用轻8】快小的节声:音两演腿唱分《开红站灯直笼,》手。呈擦汗状,左右手交替各做两次,同时跟着手的交替,移动重心。
︱
六、教学过程
(四)歌曲的表演动作:1、小跑步 2、娃娃步 【1】小节:两手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做动作1,请相等人数的幼
儿跪在地上做灯笼。
【2】小节:幼儿走近灯笼做看灯笼状。 【3-4】小节:看着灯笼,高兴地拍手跳起来。 【5-8】小节:两腿分开站直,手呈擦汗状,左右手交替各
做两次,同时跟着手的︱交替,移动重心。
2六、、演教唱学提过示程:掌握演唱二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1四、、用教轻学快重的点声:音唱演好唱歌《曲红。灯笼》。
【 2) 52-/48】1 小3 节2 :4 两︱腿3分5 开4站2 直︱,1手—呈‖ 擦汗状,左右手交替各做两次,同时跟着手的交替,移动重心。
mi
ma mi
六、教学过程
(二)歌曲介绍与演唱提示
1、歌曲介绍:这是一首幼儿歌曲。介绍有关大年 夜点灯笼的民间习俗,使幼儿了解民间歌曲的 风情。
2、演唱提示:掌握演唱二拍子歌曲的“强弱”规 律。演唱时速度稍快,要注意准确、清晰地咬 字吐字,另外还可以加些幼儿舞蹈动作来烘托 演唱气氛。
六、教学过程(三)谱例
声乐学前教育课程
一、教学目的: 1、用轻快的声音演唱《红灯笼》。 2、了解歌曲的民间风情及欢快舞曲的表现。
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案花非花
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案花非花教案标题: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教案花非花教案目标:1. 培养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前儿童的声音感知和发声技巧。
3. 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
2. 学前儿童的声音感知和发声技巧。
3. 学前儿童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合适的音乐素材。
2.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音乐乐谱或歌词,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练习。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步骤二:声音感知和发声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声音的来源和特点,如高低音、强弱音等。
2. 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模仿发出不同的声音,如高音、低音、大声、小声等。
3. 引导学生用手指或身体动作表示不同的声音特点。
步骤三: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2. 分发歌词和乐谱,引导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唱歌。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
4.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可以是舞蹈、手势或其他创意形式。
步骤四: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教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唱歌,并与家人分享他们学到的歌曲。
2. 定期组织音乐表演或合唱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对声音感知和发声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合作情况,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不断寻找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素材和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路旁》
学前教育课程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巴西民歌特点。 2、正确演唱歌曲,并把握歌曲风格与内涵。
二、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讲解、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启发、指导
三、教具:钢琴
四、教学重点:横膈膜在呼气中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演唱中节奏与音准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胸腹式联合呼吸练习:
要求:由隔肌收缩使得横隔膜下降,胸腔、肋部、腹部、 腰部同时向外扩张。也就是肺泡向下伸展挤压腹 腔,腹肌放松并自然扩张,同时腰肌、肋间肌自 然外扩,达到扩大胸腔以进行呼吸的目的。
练习:(中速)
2/4
1 - ︱1 2 3 2︱1 - ‖
U
五、教学过程
(二)歌曲介绍与演唱提示
1、歌曲介绍:这首巴西民歌唱出了一位青年对 住在路旁树林中的姑娘的爱慕和 思念之情。全曲的气氛孤独、伤 感,渗透着巴西传统的、十分典 型的忧怨和怀乡的情调。
2、演唱提示:演唱时要注意体会横膈膜的呼吸 支持感,把握好节奏、音准。
五、教学过程
(三)歌曲欣赏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气息的运用。 2、把握歌曲风格特点,练习本节课所学歌曲。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