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听王君讲作文》读后感
从王君讲《老王》得到的启示
从王君讲《老王》得到的启示作者:孙淼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第08期课程教学是指教师从“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入手,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透辟解读。
”以《老王》为例,虽然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切入点,但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无非是放在对“老王的悲惨命运、老王的形象描写特点、老王的语言描写特点”等方面,更多的侧重点放在怎样教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的训练上,缺少对于文本“文学性”的体验。
如果单纯进行语言及肖像描写的训练,这样的散文教学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在这里我将以北京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所讲的《老王》一课为例,呈现语文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独特及准确的“切入点”独特性:王君老师的这堂课以“活命”为切入点。
分为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以及杨绛一家的“活命”状态。
最后总结要“活出高贵的命”。
王君老师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句话切入,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感受,找出“活命”二字,进行教学。
而大多数老师是从老王“出身苦、人老了、田螺眼、无亲人”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同样是走近老王,王君老师用“活命”二字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平凡的语言中体现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体会老王生活艰辛的程度。
让学生成为老王,让学生切身地体会老王。
在这个部分,王君老师用了几个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1.让学生成为老王——自述身世,感悟角色,渲染情感。
2.老师变杨绛,学生还是老王,杨绛和老王互相对话,再现当年的场景——进一步感悟杨绛与老王的关系,感受老王内心的情感。
3.让学生变“看客”,奚落老王——再次体悟老王的境遇,体会老王“活命”的生活状态。
4.朗读中强调感受“只”字的魅力,感悟老王走投无路的人生状态。
通过交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眼前再现当年情境,从内心中感受老王,体会杨绛和老王内心的情感变化。
而情景教学的安排恰到好处地让学生领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王君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她并没有采取反复的诵读教授方法,而是让学生“咬文嚼字”。
听王君老师讲《老王》
在 教 学 中对 文 本 进 行 还 原 式 的解 读 ,对 语 言 的 丰 富 内涵 挖掘 不深 。 而 在全 国名 师课 堂研 讨会 上 王 君 老 师讲 解 的 《 老王 》 , 体 现 了真 正 的 语 文 教 学 对 文 本语
言 的 品与 读 , 在师生 、 生 生 以及 与 文本 的对 话 中 挖 掘 了文 本 深 刻 意 蕴 。
一
乐, 学 生 的诵 读 情 感 瞬 间被 调 动 起 来 , 很 快 便 进 入 状
态。
王 君 老 师 还 展 示 了 自 己 写 的 诗 歌 形 式 的 读 后 感, 再 次 配着 悲 伤 的 曲 调 , 让 学 生 诵 读 。缓 缓 的音 乐 声配合下 , 学 生 声 情 并 茂 地 朗诵 , 情 感 得 以最 大 限度
一
深 刻 感 受 语 言 文 字 的 魅 力 。 有 些 关 键 词 是 文 章 的 “ 眼” , 有 些 关 键 词 体 现 了 文章 的 “ 情” , 而有 些甚 至 是 文章 的 “ 魂” 。 语文 老 师 在设 计 教 学 目标 时 必 须 落 实
语 言 素 养训 练 方 面 的 目标 ,这 是 保证 语 文课 上 出 语 文 昧 的关 键 。 王 君 老 师 以词 语 的 品 味 为抓 手 , 带 领 学 生 揣摩 语 言 , 体 会语 言 的表 达 魅 力 。 如 王 君 老 师 让 学
、
揣摩词语 。 品 出 词句 丰富 内涵
引 导 学 生 自主 地 品 读 欣 赏 课 文 ,在 品读 感 悟 中 抓住 关键词语去体 会 、 去想象 , 才 能真正走进文 本 ,
地释放 , 老王 “ 活命 ” 的状 态 以 及 杨 绛 的 “ 愧怍 ” 都 一 呈现 , 可 以说 学 生 的 心 都 为 之震 颤 了 ! 配 乐诵 读 不 仅 可 以激 起 读 者 的 情 感 波 澜 ,还 能 扩 大 读 者 和 听者
王君老师的胆儿是谁给的——听王君教《卖油翁》有感
前沿•专题zhuanti52279@163.c o m栏目编辑常白如专题透视•青春语文09王君老师的胆儿是谁给的—听王君教《卖油翁》有感陆艳(广东清澜山学校,广东东莞523808)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2020年12月,王君老师在鄂尔多斯执教了《卖油翁》一课。
王老师的课有清晰的课型定位,灵动的教学设计,灵活的课堂活动。
课堂与生活的联结,教法与活法的打通,再一次让所有的听课师生感受到青春语文的魅力。
听完课后有个问题一直在我脑中盘旋—王君老帅的胆儿是谁给的?学习的过程也是找寻答案的过程。
_、文本解读精而深王君老师曾说,语文教学要“断舍离”,就是教学目标简洁,教学手法简单而丰富。
这节课,聚焦在“小人物的职业境界和尊严逆袭”这个关键点,让这篇经典文本有了主题型文本课型的魅力。
卖油翁这个小人物之所以拥有大能量,大部分的设计都归结于其人之“沉稳内敛、从容自若、淡然自得、不卑不亢”,其技之“绝”,并外显于动作、神 态、语言的评析上,这是解读文本的低层境界。
王老师在解读《卖油翁》的过程中,从文字、文 学、文化三个层面深掘,从而找到欧阳修的修改之妙,卖油翁的自信之源。
胡适说:“一人的生活,一国的历史,一个社会的变迁,都有一个‘纵剖面’和面是什么?生:文字层面师:第二层面?生:文学层面。
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02 -0009 -02无数‘横断面’。
”王老师用卖油翁和陈尧咨这两个“横断面”展现出宋王朝历史的“可爱时刻”—“平民和贵族可以不对峙”,从而得出深刻的见解。
再充分利用各色资料,让卖油翁这一小人物形象站到了时代大背景下,找到其淡定从容之底气。
能看到卖油翁从容的底气之源已经是解读的中层境界了,从卖油翁看到小人物的职业境界和尊严逆袭则应该是高层境界。
“卖油翁”和“职业”的联结,发现“劳动的哲学境界”及“劳动之美的力量,劳 动之神圣的力量”。
王老师能够通过卖油翁透视两个时代的共性,联系当下的职业发展特点—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对“技”的追求获得了职业尊严。
读王君的《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有感
让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读王君的《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有感初识王君,缘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其青春朝气的面孔,激情飞扬的文字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现今,她的专业求索笔记《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我读了又读,受益匪浅。
一、让生命远行仅仅是王君老师的奋斗历程就足以令人心生敬仰。
王君老师的职业起点是重庆偏远的乡下中学,经过不懈地闯荡打拼,如今任教于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从重庆乡下到县城再到重庆市最好的学校,然后再次远行,从重庆来到北京。
行走是为了发现:向内发现自我,向外发现人类社会。
正如其书中所言——我想看到更美的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我决定放弃一切,选择远行。
我相信,未来仅与想象力有关。
只要想象力能够触及的角落,我们的生活就能抵达那种深度。
我们需要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一路走来,其中的骄傲幸福,其中的艰难辛苦,都已经成为其生命中最最珍贵的财富。
是不断的远行让其生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很喜欢刘欢的这首歌《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地生存,为自我地证明。
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决。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应该大胆地让生命远行,才会不枉此生。
二、用公开课逼迫自己成长王君老师的每一次成长,都与公开课息息相关。
如她所言:要敢于“死〞在公开课中。
在她亲历的公开课中,很多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几乎每次都可以用波诡云谲、惊心动魄来形容。
公开课成就了其色彩瑰丽的语文教学生涯。
工作十二年,我也经常听到关于公开课的“秀〞的批判声,但公开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课前对教材的全面深度解读、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课堂语言的琢磨锤炼、对教学目标与达成地反复考虑,课上教学环节的紧凑完整、课堂节奏的舒缓有致,学生的全神贯注、积极配合、精彩发言,课后的研讨与深刻反思都是家常课很难一直做到的。
我欲与君相知——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感
我欲与君相知——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感在贾校长的办公桌上,我无意间看到了王君的《听王君讲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没经主人许可便顺手牵羊了。
书非借不能读也。
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也喜欢上了王君这个精灵样的女子。
王君有一个普通的乡镇教师很快的成长为著名的特级教师,是因为她做到了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在教师这个队伍里,她的确是一个奇迹。
但是她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
其实不仅是王君,所有成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有挫折有烦恼,关键的是如何去应对这些挫折和烦恼。
王君的成长让我们知道,一个青年教师,你必须有敬业的工作精神,你必须努力的方向,你必须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上天才可能会眷顾你。
我欲与君相知。
读完《听王君讲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心所有的敬慕和钦佩都化作这一句话:王君,我喜欢你。
我喜欢王君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一篇课文,她能够做到对相同的文本多次解读,她将不同文本进行整合,挖掘出相通之处,她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的推进式五次解读,令我叹服!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思想感情,甚至身体的一部分,传授给听众时是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呈现,是自然而然的流淌,如果我们的课或者讲座,只是把知识,理论,案例等,从网上,教材上,书本上,搬运给学生,我们就不是教师,我们是搬运工而已!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具!所谓人技合一,就是用激情点燃激情,才会碰撞出最绚烂的火花!王君做到了。
她在再次解读《背影》的时候,读出了生之苦痛与爱之间难;她再次解读读丑小鸭时,她读出了苦弱个体的艰难抗争。
王君说,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她说,只有将教材很好地整合,才会为学生呈现出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同事怎么会不喜欢?我喜欢王君在语文教学中对待中差生的态度。
她说语文就是为中差生服务的。
我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你仅仅把眼光放到学生的分数上,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初衷。
王君老师《老王》观后感
王君老师《老王》观后感篇一王君老师《老王》观后感嘿,最近看了王君老师讲的《老王》,这感受啊,还真挺复杂!一开始,我觉得老王这人,真可怜啊!孤苦伶仃的,身体还不好。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随着王君老师的讲解深入,我觉得老王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劲儿。
老王送冰,价格比别人的都低,这能说他傻吗?我觉得不是,可能这就是他的善良和实诚。
他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那蹒跚的背影,我仿佛都能看到,心里头莫名地发酸。
我不禁在想,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像老王这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可能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的心里却有着一团火,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的真诚。
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太冷漠了?看到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也许只是匆匆一瞥,心里没有太多的波澜。
可是老王的故事让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温暖?王君老师的讲解,让我好像钻进了老王的世界里。
我觉得自己可能在某些方面也像老王,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善良,哪怕不被人理解。
哎呀,这观后感写得我自己都有点乱了,不过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你们觉得呢?篇二王君老师《老王》观后感哇塞,王君老师讲的《老王》,真的让我感触良多!老王这个人,一开始我觉得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穷苦人,没啥特别的。
但越听王君老师讲,越觉得不对劲儿。
你说老王蹬三轮,那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可他还对人那么好。
送鸡蛋香油的时候,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
我就在想,这老王是不是傻呀?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想着别人。
不过后来我又琢磨,也许这就是老王的伟大之处。
我们现在的人,都太精明了,算计来算计去,反而没了那份真心。
老王可能不懂啥大道理,但他知道人心要善。
王君老师讲得声情并茂的,我都入迷了。
我觉得自己可能也曾经像作者那样,对身边的“老王”们视而不见。
这难道不是我们的错吗?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是老王,我能这么坚强、这么善良吗?也许我做不到。
这个世界有时候挺残酷的,像老王这样的好人,为啥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呢?这公平吗?我觉得不公平!可又能怎么样呢?唉,心里乱糟糟的,反正老王的故事让我知道,得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多给别人一点温暖,说不定就能改变点什么。
听王君老师课评价
课堂上,王君老师就像浩瀚星空中那轮明月,不刺眼、不张扬,却静静地流泻出一个诗意唯美的世界,让人信任、让心熨帖;点点繁星很自然地绕其身畔,却不是点缀,因为即使是边远角落里的孤星也努力闪烁、各有光华。
王老师几次说到,课堂上即使只有一位同学没发言,这堂课也不是好课,并运用当课所学的《老王》中的“心安”一词,表示自己会心不安。
我们听到她始终用充满情感的话语热情地鼓励学生,真诚地表扬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我们看到她始终带着赞赏与期盼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亦不自觉地吸引着学生;却没有发觉究竟是从哪一刻起,她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开始越来越近,思维碰撞开始越来越多,生成的价值意义也开始越来越丰富越厚重。
白芳。
一线串珠纵横连贯——听王君老师执教《老王》有感
关键词 : 活命
朗读
对话
比较
中 图分 类 号 : 6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6 9 (0 2 0 — 0 5 0 G3. A 10 — 0 7 2 1 )9 0 1 — 2
作者简介 : 吉敏玲 (9 7 )女 , 17 一 , 江苏海安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一级教师 , 现任教 于江 苏海 安县 隆政初级 中学。研究方向 : 阅读教学 。
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交流 。在学生眼里 , 老师 已经 不再是老师 , 师生关系平等 , 才催生 出学生精彩的
发 言 。同 时 , 一 环节 的设 计 巧妙 地 将 口语交 际 与 这
[] 1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教 育部 . 义务教 育语 文课程 标 准I ] s. 北 京: 北京师 范大学 出版社 ,0 1 21. [] 2 余映潮. 扣住 一词 , 带动全 篇——例谈 阅读教 学设 计的诗 意手法(2 [] 7 )J. 语文教学通讯 ・ ,0 2 ( ) B 2 1 ,2 .
人同睛, 备受精神 上的欺凌 , 还 这种状态就叫什么?
生( 齐说 )活命 。 : ( 大屏 幕显示 : 我们从 干校 回 来 , 三轮都 取缔 载客
了。老王 只好把他 那辆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 )
生: 因为那辆三轮车是他 全部的依 靠 , 只有 他 靠着三轮车才能活下来。 师: 很好 , 是一个 男孩 , 你 你不是在 活命 , 你是
( 辑 : 小叶 ) 编 李
阅读结合在一起 ,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表达 、 学会
与人 交流 。如 王 老师让 学 生扮 演 老王 向杨绛 介绍 北
京解放后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 , 这要求学生要会变
读后感作文之听王君讲作文读后感
听王君讲作文读后感【篇一:听王君讲作文】听王君讲作文有感——用心付出用爱浇灌作文才能重现辉煌北冶一中语文教研组参加工作十几年了,语文是自己的老本行。
但时间越长,越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教,作文课该怎么上。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一篇文章定终身,放到现在固然行不通。
但也说明作文的重要性。
可是今天,作文的现状令人堪忧。
正如王君老师所说,当经济大潮冲破理性和良知的堤坝,当写作被急功近利的浮华逼得几无退路的时候,我们是必须要思考了,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写作?最不能拯救写作的是“行政性命令”:为考试而写作,为作业而写作,为升学而写作。
就是这些“命令”,一步步让写作变异堕落,让写作沦为了工具和奴隶。
面对这种状况,王君老师给我们开创了一条新路,那就是用心付出,用爱浇灌,交给方法,陶冶情怀,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课,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妨跟着王君老师学一学。
先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找素材,累积知识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
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
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心灵加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觉得周围的生活很平常,没有新意,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一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捡贝壳的现象。
其实,在我们这儿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应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
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也是“活”的。
读《王君讲作文》心得体会
漫书花榭,白云恒带墨痕香——读《王君讲作文》心得体会振堂中学李秀娟第一遍读《王君讲作文》走马观花,只留住了几分不真实的“香气”;再次读,有了些许的真实,还是不甘心;于是第三遍真正沉下心来拜读,方觉到了这本书的好——是为我今后的教学,送上了一把开门的“钥匙”。
当从领导手中接过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带着质疑的。
怀疑这又是一本辞藻华丽但不实用的“范本”,质疑这又是一位闭关修炼“不接地气”的“教师明星”,若是这样,又有什么经验可谈?又能授之我们什么呢?带着这份质疑,我随手翻开了书本。
然后我就被扉页上,青春但不张扬,华丽又不失清新的文字吸引住了目光,它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我开始走进其中,一遍一遍的拜读,贪婪的汲取王老师带给我的完全陌生的教学体会和经验。
生活就是语文!开学第一堂作文课,从郭美美谈做真人,从“小悦悦”谈发真情,让学生参与社会现状,探讨社会热点,让学生自己找作文的素材,不再把作文素材局限于“又红又专”的老套模式中。
作文课的范围超出了课堂,飞到了校外,变“象牙写作”为“红尘写作”,让学生情由心生,有感而发,这就是王君老师的作文课!雪中咏雪的场景,想起来画面就很美。
正上着课,下雪了,王老师带领学生如脱笼之鹄奔向操场,打足了雪仗,闹够了,竟然开始背诵咏雪的句子,背得多了,想不起来时,打开平板电脑上网搜来再背……呼喊声、背书声,是声声悦耳,我想这一幕也会镌刻成永恒,而这节课也会成为孩子们最值得保留的回忆。
作文课,内容丰富,准备精心,从这本书里随时可以感受到。
准备有音乐,以便在读文章时配乐;准备有有关的作文知识,以便学生了解;准备有学生几篇习作,以便对比分析;准备有投影;以便讲解更直观;准备有网络,以便随时可登录班级博客和王君老师的博客;准备有教师习作,以便示范引领……这样准备充分的作文课,学生怎能不欢迎?这样用心的作文课,效果怎能不好?我忽然想到了自己那“简陋”的课堂,作文课简单到只剩下了“注意事项”,顿觉羞愧不已!重视材料的收集,以至于这本书的事例详实而生动!对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国旗下讲话,也给指出了毛病。
观王君老师《老王》教学视频有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观王君老师讲《老王》后有感在学习《中学特级教师研究》这门课后,我收获了很多。
以前我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并没有明确的教学思想、理念指导这些过程。
在听了老师讲的那些特级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特色之后,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明白了自己在之前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和缺点。
尤其是在看了王君老师讲《老王》的教学视频之后,我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都受到了深深的感触和启发。
下面我将从教学的具体方面阐述王君老师所讲的《老王》给我的启发。
一、课堂准备环节在具体学习《老王》这篇课文之前,王君老师让学生抄写诵读课后字词,并自由选择字词造句。
当发现学生有些害羞,不敢起来造句时,王老师用心鼓励学生踊跃起来造句,如“孩子们,大胆起来发言”。
当学生起来只选择一个词语造句时,她鼓励同学们尽量多选用几个词语,把它们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句子,如“大家能不能在一句话里多用几个词语”之类的。
当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句子时,王君老师根据那些句子的特点,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纯爷们儿”之类的接地气的词语。
到这一环节的最后,王君老师用这些需要学生掌握的词语造了一个句子“孩子们,请活动一下你们滞笨的身子,伸直你们伛偻的背……你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来开启《老王》这篇课文的学习。
光是看了这一环节的教学视频,我就被深深的触动了。
首先,在生字词的处理上,一般说来,每次上新课之前都要有课前准备,解决生字词的字音、字形、字义等问题。
而我们的通常做法是直接给学生说要注意字词的哪些方面,然后再让学生读几遍就结束了。
而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却不是这样的。
王君老师让学生运用这些刚学的字词来造句,先是鼓励学生能起来造句,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多用几个词语来造句,这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效果更好。
我们要努力做这样的语文教师——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有感
我们要努力做这样的语文教师——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有感我们要努力做这样的语文教师——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有感一直,一直困仄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两眼看到的是学生试卷上的鲜红分数,看到的是学校评价之下的或喜或忧,看到的是自己成绩排名的纷纷扰扰。
然后欣欣然,茫茫然,惶惶然,进而戚戚然。
虽然耳旁时常会响起周国平的话语: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气!虽然也会时常用泰戈尔的话来安慰自己:我要和我世界相濡以沫!但日日月月年年如此往复循环地被分数牵系着,终于疲惫和疲软成了臧克家诗下的那匹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时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像我这样的语文教师应该很多,完全被体制化了,奴役了心灵,奴役了生活。
直到这几年读了王君老师的关于青春语文的丛书,听了她青春洋溢的讲座,就像此时摆在眼前的这本《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淡淡的黄色,如迎春花,柔柔地有着无声的召唤,而她盈盈的笑脸的同时,似乎在做着一个轻轻地请的姿势:你,可否进来看看怎么样?是啊,我是语文教师,是做了二十年的语文教师,还没年轻,怎么就感觉似乎垂垂老矣。
我是不是重新可以水灵灵地成长呢?于是,我轻轻地走了进去。
那真的是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一下子,心被紧紧地吸附了,曾经潮湿而冰冷的心似乎如春水哗哗地敞开了。
语文教师真的是需要成长的,不是摸索前行,而需要科学的理念与引领,需要温度去唤醒与点燃,需要用专业来捍卫和建设,更需要用情感来润泽与濡养。
王君老师用了问答式的方式解答了语文教师日常教学中的疑惑,解读了她对语文教师的定位,也解开了很多语文教师一直久久盘桓不去的心结:一、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忆自己,上课总有一种依赖症,看教参,理思路,孰不知课堂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本书里,王君老师告诉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一定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解读,因为经典文本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们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召唤。
司艳平:活法就是教法
司艳平:活法就是教法活法就是教法——读《听王君讲作文》王君老师已出版的专著,我林林总总读了八部之多,但最让你击节赏赏、拍案叫绝的不是王君讲语文教师如何专业成长,亦不是王君讲经典文本如何来上,而是这上下两册的《听王君讲作文》。
在这部书里,你不但能领略到王君写作教学的大状态,大天地,大气象,更能欣赏到昭君弟子的大才情,大风姿,大文字。
一个语文老师,最直接的成就感就是众多学生能写出锦绣华章,只有在写作教学里与学生相互成就,这个语文老师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语文。
可时下的作文教学状态,沉疴太多,积弊太多,如何在作文教学的荆棘中开辟一条康庄大道,王君的做法,王君的教法,就像是在贫瘠的大地上掘开的一眼井,甘洌可口,沁人心脾。
这部书以“十变”的主张一线贯穿,一个“变”字,绝佳地诠释了青春语文的内核与实质,不管在什么样的语文领域,青春语文永远恪守着最不完美的创新,坚信着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变的是状态,是方式,是教法,不变的是初心,是激情,是梦想。
那么,王君老师是如何变的呢?她变应试写作为生命写作。
教育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了写作教学的急功近利。
我们教作文,教的是什么啊?扪心自问,凉意顿生。
我们往往教的是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开头要用排比段啦,结尾要升华中心啦,语句要出彩啦,结构要清晰啦,因为这样可以在考试中作文得高分。
我们唯独忘记了,写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写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走得太久,太久,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
王君革力除弊,她与学生一起《让我们为写作重新命名》,她千方百计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示学生、教师、家长的审美作品,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这节课上,学生由欣赏图片之美到评论练笔之美,再到师生各种美文展示,课堂群情激荡,神思飞扬,课堂最后的落点在:让我们为写作重新命名——审美成就美文。
看王君老师的作文课堂,你会觉得这个课堂就是磁场,将你的心紧紧裹挟,你的表达欲望油然而生。
王君听课感想
听刘治国老师讲课及报告观后感艾寨丕介学校王君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们来到武训实验小学听课,在路上就听同事说讲课的老师叫刘治国,是个幽默风趣又有才的老师,听了刘老师的课后才发觉高高胖胖的刘老师原来是那么的厉害,够实力,够有才,够关心学生,让我觉得学到了许多理论上没有的知识,对于上班两年的我有了很大帮助!《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上课伊始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们交流,问学生们是否喜欢他?这样一来无形中就拉近了他和学生们的距离,“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
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刘老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
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这是一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老师通过各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练读。
“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我努力做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悟情,用心灵触摸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景物交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体现出来。
听清华附小王君老师讲座心得
听清华附小王君老师讲座心得(2010-03-27 23:45:06)转载▼分类:教育小语标签:教育这次听了第十届在广州举办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中龚雄飞和王君两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
其中清华附小高级教师、中央教科所班主任专家讲师团成员王君老师以朴实的语言,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
从她身上我们真正学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实质,那就是创意、勤奋、坚守。
她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就是过日子,幸福就是普通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在这次讲座中擅长记录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故事的王君老师着重讲了她是如何用笔和相机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
动人的故事,海量的照片及录像,把我们带回到她和学生们度过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渗透着王老师的汗水和智慧。
她的班主任工作“五步曲”。
她依据她总结出来的这“五步曲”管理好班级:1.目标就是方向;2.思路创新出路;3、班会净化心灵;4.细节决定成败;5.定位提升品位。
其中目标就是方向和班会净化心灵是体会最深刻的:一.目标就是方向。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搭梯子,是给孩子们搭梯子,每年搭一级,到了六年级就搭六层。
学生的学习之路是漫长的,小学的梯子最重要,它是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学生的学习路才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好。
介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性质,我们就要打好地基。
每学年都要设计班级建设的总目标。
“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等。
这些总体目标有助于班级整体面貌的改变。
在制定总目标后她分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去认真达成,定的阶段目标要小而实,如“抓两头带中间”、“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从而全面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每个人也要有长远的目标。
只有每个人都有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实现目标的动力。
长目标要有梯度,一个年级抓好一个重点。
一年级小幼衔接自助化,二年级一日常规自立化,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四年级着重培养学习生活自律化,五年级开展班级网络系统化,六年级达标测试整体化,也叫摘果子。
活力课堂,青春语文——听王君老师讲《老王》有感
活力课堂,青春语文——听王君老师讲《老王》有感任文琴【摘要】本篇论文将从创设课堂情境,深度走入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与作者对话;活力课堂,青春语文,让更多的人体会语文的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1页(P123-123)【关键词】文本对话;课堂情境;朗诵;问题情境;青春语文【作者】任文琴【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3笔者观看了王君老师讲授《老王》的视频之后学到了许多实践性很强的方法。
现在从教学方法上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一、深入课本,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王君老师在讲课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在课堂一开始,没有向其他传统教学一样,将教学目标直接抛出,而是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词,一步一步的把学生引入到文本当中。
王老师主要围绕课文中的关键词“活命”进行了三部分的探讨:老王和杨绛“活命”状态以及活出生命的高贵。
针对老王的“活命”状态,王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亲自体会老王的生活情况,通过角色情感转换的方法,让学生与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从而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情感。
在整堂课上,王老师通过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并且她还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文章应有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来把握文章的情感。
与此同时,基于文本内容的对话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走进角色去理解文本,把自己比作是老王,在别人问起自己的家庭情况时,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难过。
王老师很有感情唉声叹气道: “唉”,连续几声低沉的“唉”,整个班级的氛围马上就会和王老师的叹气一样低沉,学生也立刻进入一个低沉的情绪中。
有人积极与王老师进行对话,刚开始几位同学可能情感把握不是很到位,在王老师的耐心细致的引导下,学生慢慢体会到了文章的情感,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老王的生存状态,同时对文本也有了自己的体会与见解。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们的兴趣也大大得到了提高,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也层层深入,内容也很丰富,对于情感的把握也很到位。
王君整本书阅读十二讲读后感
王君整本书阅读十二讲读后感以前我看整本书阅读,就觉得是把一本书从头翻到尾,然后顶多写个读后感啥的,特别简单粗暴。
但王君老师这十二讲啊,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
首先呢,这书就像是一个特别贴心的阅读导师站在你身边,轻声细语地给你讲整本书阅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比如说在第一讲里,就让我明白了整本书阅读可不是瞎读,是有规划、有策略的。
就像打仗之前得先有个作战计划一样,读书之前也得有个阅读计划,这才能读得明白,读得透彻。
王君老师讲的那些阅读方法特别实用。
像什么批注式阅读,以前我也批注,但都是很随意的,什么“这里写得好”“我喜欢这个人物”这种简单的批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批注可以像挖掘宝藏一样,从文字的表面挖到深层次的内涵。
从字词的精妙选择,到情节背后隐藏的作者意图,都能通过批注展现出来。
这就好比把一本书从一个平面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秘密的城堡,每一次批注都是打开一扇城堡里小房间的门,里面藏着各种惊喜。
我觉得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它不仅仅是在教阅读方法,还在教我们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
整本书阅读像是一面镜子,我们能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像书中某个角色一样犯了错,有时候又会从书中那些勇敢者身上汲取力量。
就像跟着一群超级厉害的朋友一起成长,而这些朋友就是书里的一个个角色。
而且啊,王君老师的文字风格特别亲切。
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姐姐在跟你分享她读书的小秘密。
书里有很多她自己读书的例子,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也能像她一样,在书的世界里畅游得那么自在。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小的“缺点”。
就是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就像一桌满汉全席,一次性消化有点困难。
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得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不然感觉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没品出味道来。
听全国特级教师王君授课有感
听全国特级教师王君授课有感王君老师,年轻而充满朝气,朝气中充盈着老成。
真是小女人彰显大语文,小才女满腹经纶。
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受益颇多。
一、做一名时尚女教师,未尝不可。
谁说教师,就得有板有眼,教条主义呢?王君教师就是一名非常时尚女教师,我指的不仅仅是她的穿着,时尚更表现在她的语言当中,她的评价语言是那么符合时代气息,“孩子你讲的是一个鬼故事吧?”“这更像一个科幻故事。
”“你真是一个天才的演员。
”她丰富的网络知识也增添了她时尚女性的魅力,网络名词“亲”“神马都是浮云”在她眼中这是一种网络文化,学生不用摒弃而且可以接纳,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
她的教学理念时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并不禁锢学生思想,允许学生出现个性化甚至不可思议的作品,如她的学生作文有的用数字代替,有的在别人眼里可以视为政审不合格,她都可以接受,因为她认为这是学生的暂时行为,而非一生思想。
二、做一名心胸宽容的女教师,威严四射。
现在的学生,叛逆心强,道理个个明白,就是不喜欢老师板着面孔,“之乎者也”。
而王君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并非以理服人,而是用眼神,用心理智慧,用对学生不同个性的了解,踏雪无痕的化解。
三、做一位学识渊博女教师,字字珠玑。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每一句话都那么有意义,每一句话都那么似曾相识,而自己却又不会说。
每一句话都那么富有哲理,而自己明其意却又不会言明。
听课感受她怎么知道这么多方面的知识,语言表达竟如此精准。
四、做一名激情洋溢女教师,永驻青春。
激情,彰显个人魅力,激情,荡涤学生心灵,激情,永驻课堂青春,王君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听“君”讲语文 胜读十年书——浅谈王君青春之语文观
听“君”讲语文胜读十年书——浅谈王君青春之语文观
甄换换
【期刊名称】《当代教研论丛》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青春语文"阐释了富有语文味和激情、敏感、灵动、自信、浪漫、创新
的语文教学过程,旨在赋予语文课新的内涵,表达出语文教学的一种人性化的追求。
笔者主要从教师、教学过程、学生三个维度,激情勃发的生命状态、朴素深沉的平
民情怀、灵透个性的文本解读、青春灵动的课堂设计、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情趣飞扬的学生语文生活建构六个方面去解读和体味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青春之语文观。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甄换换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活力课堂,青春语文r——听王君老师讲《老王》有感 [J], 任文琴
2.风传香幽谷鸟回望春来--浅析王君青春之语文观 [J], 陈颖璐;汪莉
3.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观王君执教《纪念白求恩》有感 [J], 刘莉;
4.活力课堂,青春语文——听王君老师讲《老王》有感 [J], 任文琴;
5.听“君”讲语文胜读十年书——浅谈王君青春之语文观 [J], 甄换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王君讲作文》读后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我们公司的年终晚会,我代表公司欢迎大家的到来,回头头来看看,我们走过了艰难的20__年,在这一年的工作当中会有很多的收获,我们全体员工都非常的努力,到了年底了,可以回过头来思考思考,我相信大家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过去的一年来所做出的成绩,这自然是非常好的,我也相信大家都在为这件事情努力着。
回顾公司过去的一年,充满着很多色彩,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举办了很多活动,虽然有的时候会有一点幸苦,但是我们每一个__的员工都不曾喊累,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过去的一年虽然已经结束,可是我们留在20__年的那些点滴回忆依然在,我始终都认为只只有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么以来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来年的工作当中在,过去的一年虽然艰难,但是公司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我们全体__员工的功劳,我们在公司领导的的真切领导下,各部门紧密团结,面对问题都有做好十足的准备,这让我感觉非常了不起,是我们的__员工的在下阶段依然要保持下去的。
再来看看现在市场简直就是一片大好,我们通过了20__年的不懈努力,其实就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在下阶段的工作当中这些依然是我们要去努力完善的,我相信还会有更多值得做好的事情,这是一定的,我也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做好,现在市场很不错,20__年就是我们大展宏图的机会,过去的一年已经结束了,20__年就是我们奋斗机会,在今天晚上说这些也是希望全体__的员工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我们一起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相信大家跟我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新的一年我们制定一个好的发展路线,围绕着公司董事的领导方针开展工作,在新的一年里自然就会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做好。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初心,让我们共同见证公司的美好未来,在全新的一年里,更加都动力的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这不仅仅是的我们需要落实好的,更加是公司对大家的期望,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公司会发展更好的,如今形式一片大好,正是整装待发的时候,最后我祝愿大家在今晚玩的开心,吃喝都尽兴。
谢谢大家!
“写什么呢?没有什么可写的呀!”“老师,我实在写不出来,太难了!”类似的苦恼、抱怨,时常出现在作文课堂上,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头疼。
学生没有写作的动力,对生活没有所感、所想、所悟。
老师教授写作时,也是多强调技巧的灌输。
于是,写作,成为了师生一个共同的难题。
这个难题也同样困住了我。
偶然拜读了王君老师的这两本书,即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心中感慨万千。
全书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用“变……为……”起名,体现出作者的创新变革意识。
作者在自序中,就告诉了读者,写作的源泉是什么,写作的意义又何在。
“引领你走进写作大门的,其实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
激发你继续写,停不下来地写的,还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
如果懂得生活,那你就是在写作。
如果你不懂得生活,那你就只是在写作文。
”愿意用文字定格时光的倩影,赋予文字情感温度的人,定是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可爱的人。
而我们教育的最终指向之一,不也正是培养这种人吗?所以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其实也是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拥有审视自己灵魂的能力,并产生记录这些“审视”的冲动。
这一思想,给我的冲击很大。
当写作教学迷失在技巧框架中,迷失在一路高歌中,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回头寻找生命的本真,回归写作的本真,教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走向纯粹和丰富。
王君老师做的第一步,就是一直陪伴着学生写作,记录师生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刻画每一个独具个性的孩子,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沙漠中有清泉,岩层内有珍珠。
平凡人生,虽然一地鸡毛,凡俗人世,难免满目庸常。
但是,伫足凝视,侧耳倾听,阳光动情闪耀,清风温柔抚身。
酷暑里有淋漓暴雨,寒冬中有玉雪冰清。
寻觅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捡拾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纯。
作文的素材,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奔腾不息地涌动着。
在这一陪伴中,自然也就引导着学生体会到了好作文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那就是“真”。
只要写出真实的一切,哪怕一点文采也没有,你的文章也会足够感人。
王老师用了整整一学期进行作文“打假”,以修正学生作文中的“赞美病”“歌颂病”。
现在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确实是绷着一根弦的。
要为“光明”唱颂歌,“阴暗面”是绝对碰不得的。
但这样会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平凡人、事、物麻木,同时还会导致乱抒情、滥抒情,遇事就拔高,很是矫揉造作。
写作需要放松,需要用真情实感去写。
王老师采用“打假例文”“真假作文对比”“国旗下讲话怎样讲”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了作文之“真”,走向纯粹的作文之路。
作文拥有了“真实”,还得想办法拥有“厚度”。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范围往往局限于校园、家庭生活,这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是不足够的。
王老师充分利用她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双重有利身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和社会活动,带学生将校园视角变为社会视角,让学生在接触时事新闻中,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互动中,感悟更深刻的生命意义,生发更具厚度的生命情怀。
生命走向了丰富和充实,写作,自然也就饱满动人了。
王君老师说:“真正的写作教学,不过是带领学生慢慢阅读,慢慢
走进生活,慢慢长大,慢慢感受生命的艰辛和美好,慢慢爱上‘活着’,爱上文字。
”写作,本是一种天赋才能,我们所能做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这种才能,让学生认识生命,走向纯粹和丰富。
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
这才是中学生作文的一种境界——这是文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听王君讲作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