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弈秋读后感(一)
奕秋读后感[合集5篇]
![奕秋读后感[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ca9da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0.png)
奕秋读后感[合集5篇]第一篇:奕秋读后感奕秋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奕秋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奕秋读后感1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奕秋》大概的意思是:奕秋,是全国下棋最好的人,他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徒弟很专心听讲,另一个徒弟一边听课,一边想着去射对面的大雁,结果下棋的时候总也比不过第一个徒弟。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做事,或是听课时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而且应该专心致志,深深思考,用心领会,认真把握要领,才能学好学透,弄懂学的新知识,才能学到好的成绩。
平时老师讲的作文,非常深刻,只要有一点没听,那就是一半不会,不知要领何在,一顿乱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哪还能进步呢?《奕秋》的故事,启发了我们,要想牢固掌握新知识,要全神贯注听课,只怕有心人,攻到自然成,只要付出许多,自然有所收获。
奕秋读后感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全国最会下棋的奕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
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而另个人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缴而射之。
虽是与同伴一起在学,但却心不在焉。
同时学棋,三心二意的人永远不如专心的人学得好。
这个短小的故事,给了我多少启迪啊!其实,我以前就是一个学习上不太专心的人,常常是干这件事还想着另外一件事,有时候,心里像长了毛刺似的`,总不能脚踏实地的学习,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许多教训。
着名画家达。
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
”这句话说得真是淋漓尽致啊!那个三心二意的人是不如别人聪明吗?当然不是,因为他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
我要向《学奕》中专心致志下棋的人学习,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
第二篇:奕秋读后感奕秋读后感(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全国最会下棋的奕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
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学奕读后感,学奕读后感范文,学奕读后感【精选】
![学奕读后感,学奕读后感范文,学奕读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f96e2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学奕读后感,学奕读后感范文,学奕读后感【精选】课文《学奕》主要通过奕秋教人下棋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一心一意,方能有成。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学奕读后感,欢迎阅读。
学奕读后感(一)学完《学奕》这课后,我深深地感到学习态度将决定学习结果。
《学奕》主要讲了古时候有一个叫奕秋的人是全国的围棋高手。
有人让他教导两个人学校围棋。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但心不在焉。
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就不如前一个人。
这是因为前一个人用心去学了,而后者什么都没听到,所以学习结果明显不如前一个人。
如果他想学会下围棋还要从新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生活中,我们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后者。
在我们班中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坐在班上的最前位,天天就想着QQ三国、漫画书、游戏王卡••••••成绩不太好,有一次他居然考了九十多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妈规定,只要考得好,就奖励漫画书一本,于是他这几天专心致志地学习,冲入九十。
我也有和后者差不多的经历,一次上奥数课,老师正在讲题,我感到无聊,想着放学后干什么。
当我们做题时,发现我一题都不会。
读完《学奕》后我决定向前者学习。
学奕读后感(二)前不久,老师教了我们孟子的《学奕》这篇课文。
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下棋高手奕秋收了两个徒弟,一个人只听奕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却总想用弓箭射天鹅。
两个人同在一起学习,前一个人总比同伴更优秀。
是好学生比差学生天生聪明些吗?不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三心二意的人总想所有好处都得到,却总也得不到一种好处,而一心一意的人走的路是踏实的,好处一点点的获得,却终究比三心二意的收获大。
就像两个大水杯,一个水杯装满了水,而另一个水杯总是晃来晃去,水被它浪费不少,这个水杯的水也就装了一点点。
我们就像那两个水杯,一种人勤奋认真,接收的知识也很多,而另一种人,只挑自己有兴趣的学习,主要的知识没有学到手,次要的却被翻来覆去的把玩()。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9adf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2.png)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文言文〈学奕〉读后感》《学奕》是一篇简短但富有深意的文言文,出自《孟子·告子上》。
它讲述了两个学生向同一位老师学下棋,却因为学习态度的不同而导致学习结果大相径庭的故事。
文中,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射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后者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是因为他学习时的态度不端正。
读完这篇文言文,我深受启发。
它让我明白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在学习的道路上,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拥有良好学习态度的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心无旁骛,专注于知识的汲取和技能的提升。
他们会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未知,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就如同文中那个专心致志的学生,因为他一心一意地学习下棋,所以能够领悟到弈秋所传授的精髓,从而在棋艺上取得进步。
相反,一个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即使拥有再好的天赋和条件,也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就像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虽然和优秀的老师学习,却不能集中精力,总是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心思游离在学习之外。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可能让他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呢?最终,他在棋艺上的不如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
有时候,我会在做作业的时候想着电视节目;有时候,我会在看书的时候被手机的消息所吸引。
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通过《学奕》这篇文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明白了只有摒弃那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同时,《学奕》也让我明白了专注的力量。
专注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能够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我们能够调动所有的感官和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弈秋读后感500字精选范文
![弈秋读后感500字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e6229c27d3240c8547ef88.png)
弈秋读后感500字1今天,我读了学弈一课,让我懂得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认真去做的道理。
本文讲述的是弈秋教导两个学生,而学生最后的成绩却不同;原因只是一名学生三心二意;现在想想,其实与学习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导我么这么多年,同学们都一样:两只耳朵,一双眼睛,一张嘴。
可是成绩落差却十分的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那些同学的智力不如其他同学吗实际上不是的,只是那些同学没有注意听课罢了。
就算智力不同,如果他们能用心学习,比别人多付出一些,那么他们就不会得出这个结论了。
中国有个成语“笨鸟先飞〞,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超过那些人,得到胜利,所以大家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啊!同时也要学会识别对错,如果老师讲错了,就一定要提出来,千万不要让老师大错特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啊,在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老师,正所谓“学海无涯〞!弈秋读后感500字2今天,我们学了学弈这一篇文言文,读了它以后我深有感触。
学弈这篇文言文是一篇篇幅较短,含义深刻的古文。
里面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迈的棋圣弈秋教两个学生下围棋,其中一个学生紧记弈秋的教诲,专心致志的听讲,认真的思考。
而另一个学生那么以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着怎样用箭把它射下来。
学弈里面的两个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个例子,两个不同的人,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学习、面对人生。
那个专心致志听弈秋教诲的学生凭着他那种对学习的认真、对老师的尊重、对围棋的聚精会神和一心一意,以后不管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肯定会有巨大的成就。
而那个在学习围棋的时候想着其他事的学生,有两个错误。
第一,是在老师说话、讲课时不听讲,是一种不尊重师长的行为;第二,学生在上课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应该三心二意的。
既然我们是学生,就应该尊重师长、同时也应该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
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做人道理。
因此,我觉得在做事的时候三心二意的人,以后不管在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上都不会获得什么成功。
弈秋读后感
![弈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6b59113968011ca3009178.png)
弈秋读后感弈秋读后感(一)文/李佩琳最近我们学了一篇文章《秋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文章的意思是: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下棋高手,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
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
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
在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
如果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
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但前一个人学有所成,后面一个人未能领悟棋艺。
老师是全国最好的,两个学生的智商也是样的,可是一个好,一个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一样。
同样在听课学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而且还要去学会怎么样才能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自然学习的效果就好。
而“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老师讲课时喜欢开小差的,总想着别的事情,这样自然就学不好,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样看来,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好的智商、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专心致志。
上课时胡思乱想,听讲三心二意,纵使有很好的智商,有全国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不好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脸一阵阵发红发烫。
我不就是弈秋那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学生吗?我在上课时,也常常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老师在上面讲课,我的脑海里却在思索别的东西,有时想下课后要到哪去玩,有时想要找什么好吃的,有时在玩弄手上的文具等,三心二意,根本就没有认真。
而每每考试下来,成绩不好,父母责备时,我却以“老师没讲”“题目太难”等等理由为借口,推诿搪塞,根本没有意识到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专心听讲。
现在想来,很是惭愧。
我现在很好的学习环境,有最优秀的老师,父母对我的学习成长也倾尽心血,我今后一定要克服三心二意的坏毛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力争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读《学奕》有感精彩6篇
![读《学奕》有感精彩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4fec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c.png)
读《学奕》有感精彩6篇《学弈》读后感篇一自从读了《学弈》这篇古文后,我明白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弈秋是古代的下棋高手,他有两个徒弟,一个专心学习,只听弈秋教导,另一个心不在焉绿色作文网,总是以为有一只天鹅飞来,想将其射下。
日积月累,两个徒弟的下棋技术便越差越多。
“人们说,是那个心不在焉的徒弟智力不如棋艺好的徒弟。
”读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不是棋艺不好的徒弟智力不如棋艺好的徒弟,而是他平时学习中不够努力、用功。
俗话说成功是百分之1的天赋和百分之99的努力。
生活中也是一样,一定要认认真真做一件事,不能像文中那个心不在焉的徒弟一样,一心二用是干不成大事的。
我真想把他拉到我们的世界来,告诉他有这么好的老师教导,上课还不好好听讲,真是不应该。
我还想起了之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去赶着上班,临走时告诉女儿怎么炒菜,那个女儿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左耳进右耳出,到了饭点肚子饿了才想起要做菜,却发现什么也不会做。
那个小女孩如果认真听她妈妈的话,自己学会炒菜的话,也就不用饿着肚子了。
记得有一次,我出去上课,妈妈一直叮嘱我说,上课要认真听,不懂要及时问老师。
我只顾着嘴里说“嗯!”却把妈妈说的话当作耳旁风。
上课时老师在讲题目,我一直低着头写作业,到了做练习的时候,我东一题不会,西一题不会,老师看着我抓耳挠腮的样子就把我叫了过去,改了我的作业本,一共10道,错了4道,空着5道。
老师皱着眉头,十分生气地批评我。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悔地想着:“哎!要是我当时认真听讲,也不至于落下这么多了!”通过这次教训,我更明白了专心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希望专心致志的花朵能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学弈》读后感篇二大家学了《学弈》这一篇古文,读过它之后我感触颇深。
《学弈》这篇古文是一篇篇数较短,含意刻骨铭心的文言文。
里边叙述的是那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老的棋圣弈秋教2个学员下象棋,在其中一个学员紧记弈秋的教导,全神贯注的认真听讲,用心的思索。
而另一个学员则认为有白天鹅即将跑过来,惦记着如何用箭把它射下来。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9069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e.png)
文言文《学奕》读后感《文言文〈学奕〉读后感》《学奕》是一篇简短却富有深意的文言文,它以简洁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习态度的重要道理。
文中,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射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是因为他学习时的态度不如前者专心。
这篇文言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专心致志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
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心无旁骛,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就像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他将弈秋的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认真思考每一步棋的走法,所以他的棋艺能够不断提高。
而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虽然也在学习,但心思却在别处,不能集中精力,自然无法学好下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他们的成绩往往优秀。
而有些同学上课总是开小差,东张西望,心思不在学习上,课后也不认真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专注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保持专心,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同时,《学奕》也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靠一时的冲刺就能取得胜利,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奔跑。
只有每天都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专注,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我们只是偶尔努力一下,然后又放松下来,那么之前所学的知识也会很快遗忘,无法形成扎实的知识体系。
此外,这篇文言文还让我思考了教育者的责任。
弈秋作为老师,虽然他的教导是一样的,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同。
这也提醒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及时引导和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弈读后感
![学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3835c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c.png)
学弈读后感最新有关学弈的读后感(精选3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有关学弈的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弈读后感1今天,上了本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在这堂语文课中,我领悟了许多。
我们这节课学了两则文言文,其中有一则是,《学弈》这一篇文言文主要讲了有一位全国下棋的高手,名叫弈秋,有一次,他在给两个孩子上课,再这堂课上,一个孩子专心致志地听,另一个表面在听,但一心只想着有天鹅飞过,想用箭把他射下来。
最后,一个孩子学得很好,另一个却一无所获。
学习了这篇文言文,我觉得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有把事情做好,才能让别人信任你,有句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这个志什么事情都能完成。
我由这篇课文想到了我们身边的那些人,我家旁边邻居的女儿现在已经考上萧中了,这可不是靠她天生的聪明,靠的是她不懈的努力和勤劳。
每一次放寒假或者放暑假,她都不出来玩,只是一个人在家里看书。
每个班的学生都是这样,在成绩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是靠自己本身勤劳的`程度而已。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这样,就不会像文中的那个孩子那样一无所获了。
学弈读后感2最近,我学习了《学弈》这篇古文。
文中,两个学生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使我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不能三心二意。
《学弈》主要讲述了:下棋高手奕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从奕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听,但心中一直想着要把天上的天鹅射下来。
两个学生虽然一起学习,但后一个学生的技术一直不如前一个学生。
看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不只是学习应该这样,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是这样,要认真对待,不应该分神,否则是不可能完成的。
《学弈》读后感
![《学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e8387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c.png)
《学弈》读后感《学弈》读后感(通用40篇)《学弈》读后感篇1学弈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下棋的故事。
弈秋是当时的下棋高手,教了两个徒弟,一个学习的时候认真听讲,另一个却想着逮天鹅的事情。
同样都师从下棋高手,结果却不同了。
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致志,好老师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自己的认真用心。
这让我想起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跟着猫妈妈去钓鱼,小猫钓鱼的时候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什么也没钓着。
想想我自己,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一会儿跟同桌讲话,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削铅笔,结果什么也没听进去。
做作业的时候,我就无从下笔。
看看我们的班长,他上课专心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认真的记录下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跟他比比,我真是惭愧的很。
做事不专心的话,也会酿成大祸。
我亲眼看见一个人边骑电动车便看手机,结果被撞倒了,酿成了惨剧。
所以我们学习、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开小差,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弈》读后感篇2《学弈》这篇课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不能三心二意,而应该做到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学弈》这篇课文讲的是让弈秋教两名学生学习下棋。
其中一个人很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听着,但心里却在想会有天鹅会来,所以学的就没有前一个人好。
当然,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放假的时候,我就会开始痛痛快快的玩儿,必须等到妈妈催促我去学习一会儿吧,我才会去学习一会儿,于是,慢慢的,我养成了这个习惯。
但当我有一天正在玩耍的时候,偶然听到有一些人在议论我们班的赵璐璐:“人家赵璐璐特别自觉,在班里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帮手,回到家里,就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只知道玩,人家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什么事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让家长进去,自己在屋子里学习,听说人家吃饭的时候,都要捧着一本书在看。
哎,咱们的孩子可比不上她啊!”当我听完这一段话之后,我才知道我为什么没有赵璐璐学习好了。
学弈课文读后感
![学弈课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e54613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c.png)
学弈课文读后感学弈课文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弈课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弈课文读后感1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下棋高手奕秋收了两个徒弟,一个人只听奕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却总想用弓箭射天鹅。
两个人同在一齐学习,前一个人总比同伴更优秀。
是好学生比差学生天生聪明些吗不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三心二意的人总想所有好处都得到,却总也得不到一种好处,而一心一意的人走的路是踏实的,好处一点点的获得,却终究比三心二意的收获大。
就像两个大水杯,一个水杯装满了水,而另一个水杯总是晃来晃去,水被它浪费不少,这个水杯的水也就装了一点点。
我们就像那两个水杯,一种人勤奋认真,接收的知识也很多,而另一种人,只挑自我有兴趣的学习,主要的知识没有学到手,次要的却被翻来覆去的把玩。
时间一样,方法一样,可每个人从中汲取与消化的知识却不一样。
正所谓:专心则得,小专小得,大专大得,恒专则可成大器。
《学奕》这一课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学习任何事物都不能心有旁骛,要有专心致志的恒心,还告诉了我们学习并不在于聪明,而在于好态度的真理。
态度是成功的阳光,是成功的润土,没有好态度,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的果实。
好态度,多勤奋,才有成功的人生。
学弈课文读后感2今日我们学了孟子所著的《孟子·告子》中的文言文:《学弈》。
告诉我们学习中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专心致志才能修成正果。
《学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有人)请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齐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同样是学棋一个专心致志,学有所成;一个三心二意,事业平平。
《学弈》读后感
![《学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dc95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1.png)
《学弈》读后感《学弈》读后感8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弈》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弈》读后感1《学弈》一文中记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足以可见,弈秋棋艺精湛。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弈秋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在反复咀嚼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考证,我发现,弈秋并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首先,弈秋只是把他的所知所学传授给学生,却未顾及到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或态度。
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可见,他不善于观察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导致学生中的一人分心走神,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
我想,一位称职的老师,他是决不会也不允许在自己课堂上学生如此“大阵仗”地心不在焉啊。
其次,弈秋的学生仅是两个人,就有一人分心走神,那可是百分之五十的几率啊。
如若是一个组,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呢?他又如何顾及?如何教授?家长们信任他,相信他,他却无法让学生成才,这怎么能称之为称职的老师呢?从“为是其智弗若与”句,我们得知,这个分心的学生并不是智力不行,而是智力不在线——他掉线了。
所以,在学生智力都正常的情况下,俩人落差竟如此之大。
我想,为师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生上课认真与否,学习态度如何,便都在老师的眼里了。
不是吗?一位称职的老师,当学生在课上出现异常举动时,他都会采取恰当、适当的方式,正确引导这位学生重新进入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让学生重回正轨。
再次,若是一位称职的老师,他讲的课必定会使人兴趣盎然,学生们听着也是喜欢的。
那么弈秋所教的课,是有多无聊才会让学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若是只有真正热爱下棋的人,才能听得进弈秋的教诲,可见弈秋的课并不大众化,他的课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能勾起学生们对下棋的热爱。
可见,弈秋并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当然,一位称职的老师得学识渊博,这一点“通国之善弈者也”的弈秋是完全有资历的,除此之外,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要有丰厚扎实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也成为称职老师的关键啊。
读《奕读》有感范文3篇
![读《奕读》有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d1e5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1.png)
读《奕读》有感范文3篇我读过很多文言文。
但是我学过的文言文中我对《学弈》印象深刻。
全文中讲到有个叫弈秋的人,他的棋艺高超,他收了两个学子。
第一个学生非常认真的学习。
而另一个学生耳朵虽然再听,可是他的心里面却想着其余的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到了最后,第一个学生把师傅教诲的知识掌握了。
而第二个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正当第二个学生醒悟的时后,已经没用了。
在学习中,我们也遇到过这种类似的事情,例如:老师正在教室上课,小东却在课桌下搞小动作。
结果期末成绩差点零分。
同样学棋,同样读书。
一个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一个三心二意,技艺平平。
是后者不如前者聪明吗?当然不是。
是因为后者没有坚持不懈的用勇气和毅力。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们要不断锻炼自己,使我跨入成功的壂堂。
我读过不少课文,从这些课文中,我认识了舍己救人的蒙古猎人海力布;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学弈》一课中所讲的故事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全国最会下棋的奕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
但是他的两个弟子学习态度不同,一个弟子专心致志、只听奕秋的教诲,另一个弟子却一心二用,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怎么用弓箭去射它,学到最后第二个弟子学习成绩却没有专心致志的学的好。
这个短小的故事,给了我多少启迪啊!还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睡完觉后赶紧写老师布置的查资料作业,我翻开电脑,搜到了雅安的相关资料,我抄了起来,抄了很久,觉得无聊,就把音乐播放器翻开,放我喜欢听的歌曲,我抄着资料嘴里唱着歌,把歌词的一些部分写到了本上,可我却一点也不知道。
第二天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说:“你这里写的是什么啊,是不是写作业时不认真造成的,粗心大意!”我羞愧极了,懊悔在写作业时听歌,误把歌词写在本上。
我反思了一会儿,我不就是《学弈》里一心二用的那个弟子吗。
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否那么一事无成!《学弈》讲的是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学得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可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拿弓箭把天鹅射下来。
孟子及弟子的弈秋给我们的启示
![孟子及弟子的弈秋给我们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e6aa39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e.png)
孟子及弟子的弈秋给我们的启示哎,提到孟子和他的弟子弈秋,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
他们的故事可真是充满智慧与趣味。
孟子这位大哲学家,性格温和,讲话像春风一样,感觉特别亲切。
而他的弟子弈秋呢,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棋手,打起围棋来,那可真是一绝啊!想想,古人说“弈秋”,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下棋不仅仅是玩乐,它还是一种智慧的较量。
先说说弈秋。
你看这名字就知道他不简单,秋天的“秋”,那可是丰收的季节,象征着智慧的收获。
他下棋时,眼神闪烁,仿佛能看到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心里想的可不仅仅是“吃子”,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要知道,围棋不仅是考验技术,更是考验心理。
一招一式之间,往往暗藏玄机。
就像人生,处处都是棋局,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适时而动。
弈秋的这种思维方式,真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孟子常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话听起来简单,却意味深长。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棋局”,有时候面对困难和挑战,会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想放弃。
但是,孟子告诉我们,心中要有善念,才能看清楚棋盘上的每一个可能。
你看,不管棋局多复杂,总有一条路能让我们走出困境,找到解决办法。
就像围棋,局势再糟糕,细心琢磨,总能找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弈秋在下棋的时候,总是充满耐心。
这一点尤其重要。
咱们在生活中,有时会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
可你想想,要是棋手在棋盘上急躁出错,那可就糟糕了。
弈秋总是冷静应对,每一步棋都经过深思熟虑,真是让人佩服。
我们也得学学,凡事都要稳扎稳打,别急于求成。
慢慢来,生活就会给你惊喜。
再说说围棋的哲学,真是深奥。
棋盘上每一颗棋子,都是在争夺地盘,象征着我们在生活中的种种选择。
你想啊,有时候我们为了一个小利,结果却失去了大局。
就像人生中的抉择,咱们不能只看眼前,要有长远的眼光。
弈秋总能把这些道理运用自如,他的下法如同人生,既有智慧又有深意。
这就是围棋的魅力,能让我们在无形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孟子说过“得其所者,知其故”,这句话让人感慨。
最新读后感-弈秋读后感范文 精品
![最新读后感-弈秋读后感范文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2fb5d12ee06eff9aef80767.png)
弈秋读后感范文
读罢《孟子?弈秋》颇有感触。
二人学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无所成。
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一次在进行提炼镭元素的研究时,她的同学在她身后垒起十多张椅子她竟毫不觉察。
做事到如此专心的地步,令人称叹。
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因素,但专心致志不能不说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作诗文有许多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成熟的。
南宋学问家朱熹治学要求自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要求自己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这里三上三到三此主义,都有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也就是专心致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没有此种专心致志的品德,能成为大学问家吗?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呢?我以为,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
非此,无动力,更谈不上专心致志。
运动员在训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跌打滚爬,几多汗水几多伤。
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的爱,是很难一心一意做到底的,更谈不上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
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后,失去了听觉,但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锲而不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创作,被誉为一代乐圣。
如果没有此种对音乐和旋律的专心致志,也许早已躺在安乐椅上坐享其成了。
今天,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诱惑颇多,我们做任。
学奕读后感(最新)
![学奕读后感(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140a20cf8c75fbfc67db23a.png)
学奕读后感(通用3篇)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这是《学奕》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道理。
奕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
他收了两个学生,一个专心致志地听讲,只要是奕秋讲的,他都认真思考。
另一个表面上也在听讲,可心里却想着天鹅来了如何拉弓放箭射天鹅。
他们虽然一起学习围棋,可后者成绩不如前者。
是后者笨吗?我想不是的。
我想是因为前者专心致志地学习围棋,后者却一心二用,听围棋课时想着射天鹅。
所以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专心致志去学习。
有一次,我们参加古筝大赛。
一个同学和我说:“看谁比赛拿分多。
”我答应了。
我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刻苦练习弹奏。
那个同学却高兴地听歌。
比赛那天,我认真做好了上台比赛的准备,那个同学手忙脚乱地去上台弹奏。
成绩出来了,我是99分,她是89分。
这件事情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专心致志的功劳。
我们小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专心致志地听讲、思考、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学奕》这篇文言文,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感受吧!奕秋是一位下棋高手,他教两个人学下棋。
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只听奕秋讲下棋。
而另一个人虽然听奕秋讲棋,但也在想射天鹅的事。
他虽与第一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但成绩却不如人家。
是他的智商不高吗?不是的。
是他心不在焉的态度影响了他的学习。
下面来听听我们身边的例子吧!在班里总会有几个同学成绩不大好,跟不上大家的进度。
为什么成绩提不上去呢?原因无非是上课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每次挨批的同学都是这几个,学习效率当然不高,成绩当然不理想。
三心二意,怎么会学习好呢?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第一个学棋的'人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认真听老师讲课,不但是对老师的尊重,也对自己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而第二个人正好相反,三心二意,既不尊重老师,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所以我们一定要向第一位学棋者学习,杜绝有更多人成为那“第二个人”,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这是我读了《学奕》的感受。
读《学弈》有感(通用30篇)
![读《学弈》有感(通用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59530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a.png)
读《学弈》有感(通用30篇)读《学弈》有感(通用3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学弈》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学弈》有感篇1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言文《学弈》。
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人的名字叫秋,因为他很擅长下棋,所以人们叫他弈秋。
弈秋教两位学生下棋,其中一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听老师做讲的内容,而另外一位学生虽然也在听讲,但是心里在想着天上即将有天鹅飞来,拉开弓箭像将它射中。
虽然跟另一位学生一起听课,但是没有第一为学生的成绩好。
是这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不如第一为学生?他回答道:”不是这样的。
“假如有一天,老师让他们两个来下一盘棋比试比试。
刚开始前,那位专心致志的学生不假思索,而又精妙的将围棋的第一枚棋子下出。
而另一位学生却在上课时三心二意,没有听老师的教导,然后随便的将第一枚棋子下出。
过了几个回合后,这位认真的学生将这为马虎的学生的棋子团团围住。
这位学生也尴尬的低下头。
其实,在每个班当中,都有像课文里面的两位学生,一位是专心致志,还有一位三心二意。
可我们大家要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像课文里的第一位学生那样,上课时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动脑筋思考,认认真真的钻研。
但我们不要像课文中第二个人上课时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干这件事想那件事,最后成绩不如第一为学生。
在以后学习中,我也要像第一位学生那样,上课时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考出理想的成绩!读《学弈》有感篇2今天我们学习了《学弈》这一篇文言文。
《学弈》里面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迈的弈秋教两个学生下围棋,其中一个学生紧记弈秋的教诲,专心致志的听讲,认真的思考。
而另一个学生则以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着怎样用箭把它射下来。
《学弈》里面的一个人就是我们学习中的榜样。
两个不同的人,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学习、面对人生。
2024年弈秋败弈学弈读后感
![2024年弈秋败弈学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adc9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f.png)
2024年弈秋败弈学弈读后感《弈秋败弈学弈读后感》《弈秋败弈学弈》是由著名作家张三所著的一部畅销书籍,该书于2024年出版。
故事以一个年轻人弈秋为主角,通过他在棋局中的胜败经历,探讨了人生的奋斗、成长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首先,这本书通过围棋的比喻,展现了人生的奋斗和成长。
弈秋在棋局中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持续努力和学习的态度。
他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总结,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盘棋中改正错误,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在人生道路上,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坚持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成功。
其次,这本书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弈秋的棋局中,他不仅仅靠个人的智慧和技术,更是和自己的团队紧密合作,将每一次的对弈都当做一次重要的战役来对待。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在棋谱的分析和对策中发表意见。
这让我明白到,团队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人的才华都是团队成功的重要保障。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我们与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书还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弈秋虽然是一个顶级棋手,但他始终心系他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棋谱和经验,指导初学者。
他在棋局中不仅仅是对手,更是朋友。
这使我深思,无论是在棋局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都是建立良好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应该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和成长。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了对坚持和执着的追求。
弈秋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从不轻易放弃,始终保持着对围棋的热爱和追求。
即使在低谷时,他也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一次次找回了自己的状态。
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启示,即无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弈秋败弈学弈》这本书通过描写弈秋的棋局经历,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和道理。
学弈读后感800字初二
![学弈读后感800字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473ddd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f.png)
《学弈》读后感篇1《学弈》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天鹅。
这样,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应该说:不是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一件事不能三心二意,要认认真真,要小心谨慎,不能粗心大意。
做事情的时候要专心,不能做着这件事情,心里还想着那件事情,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什么也做不成。
一个人的学习专心不专心非常重要。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学习。
老师在一节课内向54名学生传授知识,时间一样,方法也一样,可每个人汲取的知识却不一样,有的`人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而有的人却如坐禅和尚,“灵魂出窍”;有的人在桌底下弄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专心一无所得,反过来说,专心则得,小专小得,大专大得,恒专则可成大器。
篇2今天,我读了《学弈》一课,让我懂得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认真去做的道理。
本文讲述的是弈秋教导两个学生,而学生最后的.成绩却不同;原因只是一名学生三心二意;现在想想,其实与学习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导我么这么多年,同学们都一样:两只耳朵,一双眼睛,一张嘴。
可是成绩落差却十分的大;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那些同学的智力不如其他同学吗?实际上不是的,只是那些同学没有注意听课罢了。
就算智力不同,如果他们能用心学习,比别人多付出一些,那么他们就不会得出这个结论了。
中国有个成语“笨鸟先飞”,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超过那些人,得到胜利,所以大家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啊!同时也要学会辨认对错,如果老师讲错了,就一定要提出来,千万不要让老师大错特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是啊,在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老师,正所谓“学海无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弈秋读后感(一)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文章的意思是: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下棋高手,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在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如果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但前一个人学有所成,后面一个人未能领悟棋艺.
老师是全国最好的,两个学生的智商也是样的,可是一个好,一个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一样.同样在听课学习,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而且还要去学会怎么样才能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自然学习的效果就好.而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老师讲课时喜欢开小差的,总想着别的事情,这样自然就学不好,所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样看来,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好的智商.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专心致志.上课时胡思乱想,听讲三心二意,纵使有很好的智商,有全国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不好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脸一阵阵发红发烫.我不就是弈秋那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学生吗?我在上课时,也常常是思援弓缴而射之 :老师在上面讲课,我的脑海里却在思索别的东西,有时想下课后要到哪去玩,有时想要找什么好吃的,有时在玩弄手上的文具等,三心二意,根本就没有认真.而每每考试下来,成绩不好,父母责备时,我却以老师没讲题目太难等等理由为借口,推诿搪塞,根本没有意识到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专心听讲.现在想来,很是惭愧.
我现在很好的学习环境,有最优秀的老师,父母对我的学习成长也倾尽心血,我今后一定要克服三心二意的坏毛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力争取得最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