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任何企业都处于风云莫测的环境中,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复杂化、消费者理性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事件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危机的形成原因,针对企业危机的预防与处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提升企业危机管理意识,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市场环境;企业制度
1.企业危机形成的原因
关于企业危机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而研究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于进行正确的危机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考企业案例和理论分析,我认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危机的管理意识
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作为企业领导核心的管理者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企业肯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在企业运营中贯彻危机的预防思想、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也不可能控制并消灭危机于萌芽之中。而危机则在领导者的忽视下,制度的缺陷中滋生蔓延,从量变到质变,当超过企业系统所能忍受的临界点时,系统本身的正常循环被打破。企业系统失去应有的稳定性。危机就爆发了。
1.2企业内部缺乏危机的管理机制
由于受到企业发展的资金、规模、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有些企业确实很难有条件建立和执行一套完整的内部危机管理机制。对于危机的预防及管理手段仅仅依靠管理者的经验。而目前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人员流动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随着管理人员的流动,企业内部的危机控制及管理也会随时产生变化,忽高忽低,良莠不齐,无法实现正常的积累,更不可能形成全面的体系。而对风险无法确认、预知,就无法采取应变措施,进而也就无法避免企业危机。
1.3企业不考虑公众的利益
企业的态度非常重要,并且舆论与法律总是保护弱者。如果可以预见到民事诉讼的损失,企业必须主动表示关注。企业应该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积极进行处理。一个企业如果有诚意。那么,对或错就变得不再重要。对人们而言,感觉胜于事实。事实上,处理危机时你绝不可以改变已有的事实,但却可以改变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1.4企业缺乏周密的危机应急预案
危机是随时变化的,制度的制定及使用是有时间制约的,任何的制度都有它的使用期限。况且制度的制定还受到人员素质、文字篇幅、思维模式等诸多主观因素的制约,一个制度从制定、审批再到执行也需要时间。这些都使得控制制度在时效性上大打折扣。
而应急预案正是控制制度的补充与延伸,是危机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科学周密的应急预案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在危机中的损失,
而且还会为企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增加社会大众对企业责任的认同感。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曾将危机解释为危险与机遇的并称。可见企业产生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亡羊补牢的办法。
2.企业危机管理的预防与处理对策
2.1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机处理制度
一般说来,由于危机事件时间急,影响面广,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危机处理中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快速反应,确定对策。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危机发生后会很快引起新闻媒介和公众的关注,因此,企业组织在遇到危机时要迅速反应,立即调查情况,确定对策以控制事态的发展,这是危机处理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2)内部沟通,稳定员工。危机爆发时通过有效的内部沟通,可以使员工详细地了解危机状况,减少对企业的胡乱猜测,避免谣言从内向外传播,而且有效的内部沟通还可以激发员工对企业处境的同情和责任感,激发员工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信念,进而安心于本职工作,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塑造众志成城的团结气氛。
(3)有效行动,转危为安,维护企业信誉。危机的发生势必会对企业的信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企业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尽管危机得到妥善的解决,但并不意味着危机的结束。企业要特别做好危机的善后工作,要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弥补因危机造成的各种损失,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企业的不良印象,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公众形象。只有当企业的公
众形象重新建立之际,企业才能真正谈得上转危为安,企业危机管理才能画上完满的结局。
2.2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一个现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创新俨然成为了各个企业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企业的创新能力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长短,而企业创新意识的进步与否则决定着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那些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有了一定成就之后的企业,其创新意识往往就是它保持基业和再次迈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不乏有很多大型的国内外企业都因为领导者与员工对原有企业成功的产
品策略、产品定位以及产品技术等存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势经营思维而没落甚至破产,如ibm在pc领域的困境以及中国熊猫牌彩电的消亡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不愿创新就会“挨打”甚至死亡的真理。因此,企业要想真正规避各种危机,必须通过开发不断地创新产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让危机消失于无形之中。
2.3加强企业与政府的交流
我们都知道,随着近些年我国政府职能的巨大转变,政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担当的不仅仅是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导者、管理者,甚至利益共同体的角色。所以一方面企业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依靠政府的无竞争意识。但同时,也不能受社会上
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跟政府打交道。因此,企业在与政府进行沟通交流时,不但是塑造自身形象的大好机会,而且也是企业及时获知政府最新政策法规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应该在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公共关系部,并让接受过专门的公共关系培训的员工负责,从而保证企业与政府之间交流的畅通无阻。其次,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应多主动跟政府部门联系,以便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企业可以借助一些座谈会、公益活动以及参观等形式,向政府传达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信息。再次,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自己作为一个企业法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该努力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福祉两者之间的关系,多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自身的壮大来拉动当地gdp的持续增长;多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主动为政府分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所应尽的义务,与政府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例如我国的“家电巨头”海尔,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当地政府对外宣传的形象代表。而一些跨国企业也凭借屡次大型的公益事业,在我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十分高大的企业形象,如宝洁。所以说,企业要想开展好危机管理工作,保持好企业与政府的和谐关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来临之时得到政府最强有力的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3.结束语
企业有危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将危机变为机遇,成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