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真的抗震吗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 引言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其能量释放巨大,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的威胁。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2.1. 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始于20世纪初。

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抗震设计规范逐渐成熟,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国内外的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美国ACI 318-19《混凝土建筑规范》等。

2.2. 抗震性能参数的评估与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参数包括刚度、强度、耗能能力和剪力传递性能等。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者可以评估和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相关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抗震设计条件下,增加钢筋含量、采用预应力技术和透水混凝土等可以有效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2.3.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破坏机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常常经历弯曲屈服、剪切破坏和轴向压力破坏等多种破坏形态。

通过研究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抗震性能。

当前,研究者对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3.1. 材料性能和构件质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受材料性能和构件质量的影响。

材料性能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等。

构件质量涉及施工质量控制、钢筋的加工和焊接质量等。

3.2. 结构形式和布置框架结构的形式和布置对其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框架结构的抗震减震分析

框架结构的抗震减震分析

应用减震技术
设置减震支座
在结构中设置减震支座,以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地震 对结构的影响。
应用阻尼器
在结构中安装阻尼器,以增加结构的阻尼效应,降低 地震响应。
采用隔震技术
在基础和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以减小地震对上部结 构的影响。
06
CATALOGUE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某高层建筑
设计采用地震力系数法进行计算,并 考虑了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等因素。
抗震分析
地震危害与影响
地震波及地面震动
地震产生地震波,引发地 面震动,对建筑物和结构 造成破坏。
建筑物倒塌与损毁
框架结构如未经过合理设 计和施工,易在地震中发 生倒塌或严重损毁。
次生灾害
地震可引发火灾、水灾等 次生灾害,对周边环境和 生态造成进一步破坏。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地震动位移响应
01
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位移,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为结 构的优化设计和地震防护提供理论支持。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02
CATALOGUE
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的特点
空间分隔灵活
框架结构能够根据建筑功能需求,灵活地分隔空间。
整体性能良好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
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 拟和实验研究等,以评估减震装置的性能和 结构的减震效果。
减震结构的评估
评估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性能,以确保其 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5
CATALOGUE
框架结构的抗震减震措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在当今的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良好的整体性、较大的室内空间以及灵活的布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且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及抗震原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组成,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变形能力。

在抗震方面,其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框架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各构件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柱子作为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承担着大部分的竖向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基础;梁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并通过与柱子的连接将荷载传递给柱子。

其次,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使得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不致突然倒塌。

钢筋能够提供抗拉强度,混凝土则提供抗压强度,二者相互配合,有效地抵抗地震力。

二、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1、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是保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

包括平面布局的规则性、竖向刚度的均匀性等。

平面布局不规则,如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等,会导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不均匀,从而增加破坏的风险。

竖向刚度不均匀,如底层空旷、楼层收进等,会引起地震力在竖向的分布不均匀,导致薄弱层的出现。

2、梁柱截面尺寸梁柱的截面尺寸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较大的截面尺寸可以提供更高的承载能力,但可能会增加结构的自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过小的截面尺寸则可能导致承载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

3、钢筋配置钢筋的配置包括纵筋和箍筋。

纵筋主要承担拉力,其数量和直径的合理配置能够保证柱子和梁在受拉时的承载能力。

箍筋则主要用于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并增强柱子和梁的抗剪能力。

4、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框架结构是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运用广泛,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等领域。

然而,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人们往往会担心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能够承受地震力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介绍框架结构的抗震机理与实例,为大家解疑答惑。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机理。

框架结构由梁柱、框架节点、全面刚性外墙、地基等构成。

其特征在于,建筑结构中的主要荷载由框架承担,而梁柱的连接节点被设计为制约位移的关键位置,以增强整体刚度和抗震性。

其次,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由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的合理性,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例如,在材料的选择方面,钢材的延展性和抗拉能力比混凝土高,因此钢制框架结构相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更加具有抗震性能。

在构造的设计方面,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可以使结构在地震力下充分发挥其抗震性能。

在建筑物的质量方面,重量越大,其对于地震力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

第三,为了进一步了解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此列举几个实例。

王占山教授曾介绍过一个框架结构建筑抗震的案例,正是展示了其抗震性能。

1999年台湾921地震中,香港中文大学基本医学大楼受损面积也最小。

该大楼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并在设计中考虑了地震因素。

另外一个案例是北京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为重钢框架结构,该结构采用了新型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和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其抗震性能与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的合理性,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注重结构的材料和构造的合理性,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

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非弹性变形。

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前言地震是一种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破坏的自然灾害,为了预防地震灾害,减轻地震损失,我国加强了地震预报、工程抗震和地震控制方面研究工作,其中工程抗震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其目的是寻求最合理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中结构抗震的设计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采取来实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

一、框架结构延性的作用对于受弯构件来说,随着荷载增加,首先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表现出非弹性变形。

然后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高度减小,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构件最终破坏。

从受拉钢筋屈服到压区混凝土压碎,是构件的破坏过程。

在这过程中,构件的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变化,但其变形的大小却决定了破坏的性质。

当结构设计成为延性结构时,由于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变形虽然会加大,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不会很快上升,内力也不会再加大,因此具有延性的结构可降低对结构的承载力要求,也可以说,延性结构是用它的变形能力来抵抗罕遇地震作用;反之,如果结构的延性不好,则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力来抵抗地震作用。

结构或构件的延性具有以下作用:1、防止脆性破坏脆性破坏是突然的、无明显征兆的破坏,因此破坏的后果较严重。

工程设计中应避免脆性破坏,应按塑性破坏的原则进行设计,使结构或构件具有一定的延性,保证结构或构件在破坏之前有足够的变形能力,防止突然的脆性破坏发生。

2、对脆性构件起稳定作用在实际建筑结构中,延性构件与非延性构件(脆性构件)往往是并存的。

例如框架结构的长柱与短柱。

实验研究说明,在保证延性构件与非延性构件一定比例的条件下,延性构件对脆性构件起稳定作用,使结构有较好的变形能力而不致失效。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过合理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

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标签】延性;脆性破坏;塑性破坏;配筋计算;抗震设计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至今可预见性仍然很低,它给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造成巨大损失,是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众所周知的“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虽已过去几年了,但听起来我们仍心有余悸。

从那一幕幕惨痛中走出来,阴霾仍笼罩着我们,激励我们从自身查找原因,除了提高我们的防震逃生意识,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了,它包括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安全可靠度、施工质量等等一系列原因。

作为结构设计人员,我们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计标准规范,从抗震措施入手,全面提高建筑抗震水平。

根据我国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对抗震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入设计,真正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一、结构在地震下的主要特点地震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周围快速传播,通过岩土和地基,使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产生不规则的往复振动和激烈的变形。

结构发生的相应运动称为地震反应,同时,结构内部发生很大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当它们超过了材料和构件的各项极限值后,结构将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壞现象,例如混凝土裂缝,钢筋屈服,显著的残余变形,局部的破损,碎块或构件坠落,整体结构倾斜,甚至倒塌等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性能的主要特点有:(a)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不仅取决于构件的(静)承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变形性能和动力响应。

变形较大,延性好的结构,能够耗散更多的地震能量,地震的反应就减小,损伤轻而更为安全。

相反,静承载力大的结构,可能因为刚度大、重量大、延性差而招致更严重的破坏。

(b)当发生的地震达到或超出设防烈度时,按照我国现行规范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其在抗震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与设计,以提高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抗震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体现在其刚度、强度和韧性三个方面。

1. 刚度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是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刚度,其主要受到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作用的水平和垂直特点,合理确定结构的刚度。

2. 强度强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主要体现在构件的截面大小和材料的抗压和抗拉强度上。

在抗震设计中,应根据结构所处地震烈度区域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的强度等级。

3. 韧性韧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地震荷载作用时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能够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反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韧性主要受到构件的延性和连接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中,应采用具有良好延性的构件和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韧性。

二、抗震性能设计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合理选取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和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如普通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等。

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防震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加强柱-梁节点等。

2. 优化结构参数通过合理调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参数,实现结构的韧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构件尺寸、钢筋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

3. 加强结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位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薄弱环节,需要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同时,应加强节点的抗震设计,通过设置剪力墙、加强节点钢筋配置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倒塌能力,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极震区的实际震害案例分析基础上,探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失效机制。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地震,其极震区的震害情况尤为严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震害数据和实际案例。

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旨在提升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理解,为未来的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将对框架结构的基本特性和抗震设计原理进行概述,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将详细介绍汶川地震极震区的几个典型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包括震害现象、破坏程度和影响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揭示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倒塌机制和薄弱环节,探讨现有抗震设计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研究提高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结合震害案例的分析结果,我们将探讨如何优化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还将关注新型抗震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以期在未来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升我国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抗地震倒塌能力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在汶川地震极震区的震害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结构设计、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地震动特性等。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抗震设计是提高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关键。

在汶川地震中,一些遵循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框架结构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然而,也有一些框架结构由于设计上的不足,如结构布置不合理、节点连接不牢固等,导致在地震中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倒塌。

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比较

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比较

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比较
抗震设计本身就是个概念设计,在同标准下比较,只知道框剪比框架抗震好,具体到差多少,不知道。

目前建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是剪力墙结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破坏程度分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建筑物类型分重要的建筑物,一般的建筑物和次要的建筑物。

所以如果一个框剪结构设计标准是一级,那么表示属于重要的建筑物。

它对应的是抗震设防九度,那么表示这建筑是处在九度设防地区。

但不表示框剪的设计标准是一级同时对应九度。

考试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一级二级三级是按建筑重要性来分,不是按结构形式。

设防烈度是按建筑物所在地区来分,也不是按结构类型来分。

比如我们湖北武汉设防烈度是6度,而河南郑州设防烈度是7度。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设计时提高一度来设计。

各地区设防烈度可以查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一般商品房都是按照二级,属于一般建筑物去设计的,设防烈度看建筑所在地区……
在一样设防烈度下,框剪结构是按该烈度设计,框架结构也是按该烈度设计,但是两种结构类型在同样烈度下,它们从建筑高度,计算要点,各自的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都是有各自规范和条例,所以你说的一样,只是说在设计时两种结构在抗震设计上的起点是同样烈度,并不是说它们在地震来袭时,能够具备同样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的能力。

【。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标准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标准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标准,以期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二、抗震性能等级划分1. 抗震性能等级的定义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等级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级别。

抗震性能等级分为一至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四级为最低等级。

2. 抗震性能等级的划分标准(1)一级抗震性能等级: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耗能能力,能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2)二级抗震性能等级: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耗能能力,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3)三级抗震性能等级:结构在中等强度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4)四级抗震性能等级:结构在小强度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三、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1. 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要求(1)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得发生失稳、破坏等严重事故。

(2)结构在设计基本周期内,不得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

(3)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耗能能力,避免瞬时破坏。

(4)结构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变形控制能力,避免局部破坏引起的连锁反应。

2. 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要求(1)结构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且满足强震区设计要求。

(2)结构应采用合适的受力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3)结构应满足强震区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要求。

(4)结构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相对位移和位移控制。

3.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材料和构造要求(1)混凝土应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

(2)钢筋应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

(3)结构构造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避免连接失效。

(4)结构应考虑构造的可维修性和可检修性。

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1. 抗震性能评估的基本要求(1)评估应基于科学、严格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标准。

搞清楚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区别再建房!

搞清楚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区别再建房!

搞清楚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的区别再建房!关注我:最专业的设计团队、最实惠的价格、最贴心的服务先认识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有什么区别:砖混结构就是:主要承重构建是砖砌体,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圈梁构造柱加强结构整体性,起到了抗震作用。

框架结构就是:先造一个架子包括梁啊,柱啊什么的,然后在柱子之间砌墙、梁之间搭板,就像积木一样。

下面具体分析下两种结构的不同之处。

一: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比较建筑结构概述所谓的建筑结构,一个建筑的骨骼,来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就多层住宅来讲,较常用建筑结构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

现在就这两种受力体系做简单讲解及比较。

(一)砖混结构1、砖混结构简述:砖混结构的承重特点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该结构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

2、砖混结构用料: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红砖;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砖混结构中的“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

3、砖混结构建筑特点:承重特点:砖混结构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层高特点:砖混结构在做建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

隔音特点: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

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砖混结构一般用的红砖虽然红砖是一块一块砌在一起的,声波在每一个连接处都要受到一次阻挡,使声波一次次受到衰减,但是,毕竟是很老的建筑材料,比起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还要差很多。

改造特点:砖混结构中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你只能在少数非承重墙体上做文章。

区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墙体厚度,240mm厚度的墙体是承重的,120mm或者更薄的墙体是非承重的,改造起来很受局限。

(二)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简述: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框架结构抗震专家为你解疑在建筑领域中,抗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尤其是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更加严格。

而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请来一位框架结构抗震专家,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

1. 什么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将柱、梁、板等构件按照一定布局组成的空间刚架系统。

它具有结构体系简单、施工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如何?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结构形式、构件材料、连接方式等。

一般来说,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其他常见结构形式,比如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首先,框架结构的刚度较大,能够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其次,框架结构在设计时可以采取悬挂墙体或设置剪力墙等措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

此外,框架结构的构件材料一般采用优质钢材或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震耐久性。

3. 如何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其次,需要采用高强度的材料,比如高强度钢材、高强度混凝土等。

此外,可以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方法,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还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材料,改善框架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4. 如何评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结构的刚度、耐久性、韧性等。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计算结构的动力响应、位移响应、节点位移分布等指标,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实测数据分析或者结构模拟等方法,进一步查明结构弱点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总之,框架结构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设计合理、选用优质材料、采取适当措施等方式,可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受力分析

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受力分析

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受力分析摘要: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现代建筑领域中的主力结构之一,在抗震设计中,其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和优异的受力特性,其能够减缓建筑物因为地震引起的摇晃,保障建筑物的结构稳定。

在抗震受力分析中,关键在于抗震墙的设置和力学性能,基于此,本文从抗震安全性、受力特征及构造形式等多个角度,对该结构体系的抗震受力特性进行了详细剖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层;框架剪力墙;抗震设计;受力分析引言:普通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震安全性,但是其抗震能力与高层建筑庞大的受力面积相比较则显得相对薄弱。

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则通过其接受水平荷载的构造设计,能够使大楼整体上承受水平力和瞬变载荷时的抗震性能得到切实的提升,满足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

1、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受力分析1.1抗震设计基础抗震设计基础是指设计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所依据的基础。

通过地震地质调查等手段,确定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基础土质状况,以及其他各种地震相关参数。

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和安全系数,进而制定相应的抗震设计准则。

1.2结构布局设计根据抗震设计基础,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布局和构造形式。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是负责承受横向地震作用的承载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每个框架层的布置、尺寸和位置,并需要满足抗震等级和安全系数的要求。

剪力墙是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纵向抗震承载系统,在结构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剪力墙的位置、大小、厚度和形状等参数。

在结构布局设计中通常采用墙板、楼板、框架柱、斜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等方式,将各个楼层的结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增加整个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考虑建筑物在地震中出现的侧向位移或变形,因此需要增加建筑物的抗侧移能力、具有一定的变形缝和柔性节点,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伤和破坏。

1.3框架结构的抗震特性分析框架结构的抗震特性需要考虑框架的刚性、层间的相对位移、楼层的柔性以及节点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有哪些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有哪些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有哪些【模板一】: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正文: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通过在建筑体系中设置剪力墙,以抵抗地震等外部力的荷载。

本文将从结构原理、优点和缺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

1. 结构原理: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柱、梁和剪力墙组成的三维网格结构。

剪力墙承担着大部分框架结构的荷载,并通过其强大的抗剪能力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剪力墙通常位于结构的核心位置,以提供最佳的抗震性能。

2. 优点:(1)优良的抗震性能: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提供较高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强度。

(2)高空间利用率:框架剪力墙结构没有悬挑柱和悬挑梁,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

(3)施工简便:相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较简便,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4)良好的运行性能: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水平位移性能和变形能力,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 缺点:(1)剪力墙的布局限制:剪力墙的位置和布局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设计,这可能会限制建筑空间的布局和灵活性。

(2)工程成本较高:相对于传统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工程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剪力墙的施工和材料成本较高。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相关附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抗震性能:建筑结构抵抗地震力的能力。

2. 结构刚度:建筑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变形的抵抗能力。

【模板二】: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正文: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通过在建筑体系中设置剪力墙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本文将从结构原理、优点和缺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

1. 结构原理: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柱、梁和剪力墙组成的三维网格结构。

剪力墙通过垂直于墙面的竖向钢筋和钢筋网构成,具有较强的抗剪能力和抗震性能。

剪力墙通常位于建筑的核心位置,以提供最佳的抗震性能。

2. 优点:(1)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等外部力的荷载下,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框架梁抗震结构

框架梁抗震结构

有限元分析法
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结 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利用数学模型描述单元之间的 相互作用,从而得到结构的整体性能。
有限元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复杂结 构和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是现代结构工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之一。
04 框架梁抗震结构的优化设计
影响,保障生产和设备的安全。
谢谢
THANKS
详细描述
在框架梁抗震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应注重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布局。例如,可以采用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形式, 设置赘余构件以分散地震作用力;合理布置框架梁的跨度和高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这些措施能够 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施工工艺优化
总结词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确保结构 施工质量。
CHAPTER
材料优化
总结词
选择高强度、轻质材料,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详细描述
在框架梁抗震结构的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具有高强度、轻质等特点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 钢材等。这些材料能够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地震作用力对结构的破坏程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优化
总结词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地 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框架梁抗震结构的重要性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框架梁抗震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 的安全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 的破坏,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建筑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 施,框架梁抗震结构的推广和应用能 够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梁的支撑设计
侧向支撑
为了防止梁发生侧向弯曲和扭曲,需要设置侧向支撑,以提高梁的侧向刚度和稳 定性。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抗震等级成为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主要取决于结构的设计、材料选用和构造质量等因素。

抗震设计原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旨在确保在地震发生时,结构不会倒塌,保障建筑物内部和使用者的安全。

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1.结构合理布局,减小结构的柔度与刚度差异,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2.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地基设计,降低结构受力体系的应力集中;3.选择合适的抗震材料和构造方法,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抗震等级分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代码》规定,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多个等级,包括抗震设防烈度不同的设计基本间距,分别为一般抗震等级、较大抗震等级、特殊抗震等级和特别重要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

1.一般抗震等级:适用于一般重要性质的建筑,结构承受中等烈度地震破坏的风险;2.较大抗震等级:适用于重要建筑物,如医院、学校等,结构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性能,承受较大烈度地震破坏的风险;3.特殊抗震等级:适用于特殊重要建筑物,如核电站、大坝等,结构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性能,承受特殊烈度地震破坏的风险;4.特别重要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适用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建筑,如政府机关、重要文化遗产等,结构需要具备最高的抗震性能,承受最严重烈度地震破坏的风险。

抗震性能评定为了评定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常需要进行专项检测和评估。

根据《混凝土结构抗震评定规定》,可以通过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等手段,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

评定结果将为结构的维护修复和加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结语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对于地震频繁的地区,其抗震等级成为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选择优质材料和严格施工,可以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物和使用者的安全。

浅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

浅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

浅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对于地震区需要抗震设防的多层商住建筑,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大空间商店,上部为小开间砖房或砌块建筑,这些建筑物往往采用底框结构。

此种结构优点在于房屋的底部可提供较大较灵活的空间做商业,在上部可盖空间规整、不露柱子,造价低廉的砖混住宅。

此种结构其结构特点:在结构竖向体系、结构材料体系、结构刚度等多方面,在竖向存在突变,是一种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本来应该避免采用。

但随着对此类结构研究的深入,发现只要合理的设计此种结构,还是能达到一定抗震性能的。

所以,现行规范放宽了高度限制,当采取相应措施后底部框架可有两层;允许底部框架房屋的总层数和高度与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相当。

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严格控制相邻侧移刚度,合理布置上下楼层的墙体,并提高底部框架的抗震等级。

这就使底框结构的适用范围更加推广。

1 上下层刚度比的控制从材料上来看,底框结构底层为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为砖砌体结构,属上、下两种不同材料,不同性质的混合式结构:从质量上来看属上重下轻的结构;从刚度来看,属上刚下柔:从竖向传力途径来看,上部砌体结构通过两层(三层)梁板转化为底层的大空间框架。

以上几方面使底框结构为抗震不利结构。

从算法来看,PKPM 软件对此种结构在转换层将其一分为二:砖混部分采用底部剪力法,底框部分采用有限元法。

采用这种算法的前提是,房屋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

这已为框支墙梁振动台试验证实。

所以为使底框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更接近普通砖混结构的变形,就要控制各层的刚度比值使之变化比较均匀,使各层的刚度比接近普通砖混结构,最终才能满足算法上的要求。

所以《抗震规范》强制性条文第7.1.8-3、4款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是目前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本文将从结构的基本构成、抗震设计原则、抗震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结构的基本构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柱、梁、板、墙等构件组成的。

其中,柱是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主要构件,梁则是承担横向荷载的主要构件。

板和墙则主要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二、抗震设计原则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原则,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情况,合理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保证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2.考虑结构的位移控制: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结构的位移控制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结构的变形,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在设计和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4.合理设置结构的布局和构件: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情况,合理设置结构的布局和构件,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三、抗震性能评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是衡量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的稳定性:在地震荷载下,结构是否能保持稳定,不发生破坏。

2.结构的位移控制:在地震荷载下,结构的变形是否受到合理的控制,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结构的耗能能力:在地震荷载下,结构是否能够吸收大量的能量,以减小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4.结构的可修复性能:在地震荷载下,结构是否容易修复,以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达到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结论总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摘要:框架结构作为骨架结构体系中的一种结构形式,以其空间布置灵活、易于形成大空间而广泛地应用于大型的公共民用建筑中,因此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填充墙在框架结构抗震中发挥的作用常常被忽略,事实上,填充墙的布置形式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框架结构;填充墙;抗震引言框架结构是民用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承重体系是由梁、板、柱组成,荷载的传递途径为板→梁→柱→基础,墙体均为填充墙,仅仅起到分割和围护空间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受力特点,因此在框架结构中,墙体的布置形式非常灵活,可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要求,分割成不同的使用空间,进而满足各个空间的使用要求。

同时框架结构易于形成大空间,因此广泛用于体育馆、商场、医院、宾馆、学校等等大型的公共建筑当中。

在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近年来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何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1框架结构的布置形式框架结构体系是骨架结构体系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多用于15层以下的建筑结构中。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灵活,按照承重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纵横向混合承重体系。

1.1横向框架承重体系横向框架承重体系是以横向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主梁沿横向布置时,沿纵向布置的次梁高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由于主梁高度较大,进而房间内的净空较小,且不利于纵向管道的布置。

1.2纵向框架承重体系纵向框架承重体系是以纵向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框架纵梁,这种承重形式的优势在于横梁不承受荷载,因此横梁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这样有利于布置设备管线,同时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净空高度。

但是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较小,故该结构横向刚度相对较小,空间进深尺寸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研究现状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研究现状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结构简单、抗震能力强、刚度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国内研究现状。

1.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理论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理论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的基础。

现有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理论主要源于国外研究成果,如我国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所采用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建筑结构规范(ASCE7),这些理论主要是适用于我国地震烈度最高的地区。

2.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

国内研究者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从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比例、墙板混凝土加固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的抗震设计方法。

3. 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性能研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性能研究是指研究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承受荷载下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国内研究者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掌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久性和破坏机理,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4.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展开。

国内研究者通过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中的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理论、抗震能力、承载性能和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同时也反映着我国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

未来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结构设计和理论研究,加强工程实践中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结构真的抗震吗?真的。

当然了,前提是设计、施工质量有保证的框架结构。

就像牛奶肯定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含三聚氰胺的不算。

为什么框架结构能够抗震呢?建筑结构的尺度一般都很大,而且绝大多数建成之后都被掩盖在装修材料之下,可能很少有机会能够一览全貌。

那我们就用身边的小例子来说明吧。

抗震能力,可以简单理解成承担水平荷载的能力。

你站在公交车里,没抓扶手,公交车突然启动或者刹车,你的感觉就像是有人突然推了你一把。

地震来了,建筑物的反应也是如此,就像是整个建筑被推来推去一样。

我们都知道,与三角形相比,矩形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变成平行四边形。

比如上面图片中,用四根木条做成一个画框,在水平外力作用下,这个画框很容易就变形成平行四边形。

而三角形的画框就没有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很少见到三角形的画框,我们也很少见到三角形剖面的房子。

由于我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普遍意义上,矩形是最合适的形式,三角形剖面的房子无论是空间观感还是使用体验都比不上我们早已习惯了的矩形小房间。

如何才能让这个四边形画框具有抵抗水平外力的能力呢?如何能够让这个四边形画框不会变成平行四边形呢?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可能是我上图中所示意的这三种。

1.在画框的角部钉加固小木条,让木条与木条之间的夹角保持90度,这样一来,画框就不会变成平行四边形了。

2.在这个画框的背面钉一个X 形的木条,变四边形为多个三角形的组合,这样画框也很难再变形了。

3.在画框的四根木条之间镶进去一块木板,因为木板很难变形,所以,画框被里面的这块木板撑住,也不会变形了。

在实际的结构工程中,第一种叫做“框架moment frame”,第二种叫做“带支撑的框架braced frame”,第三种叫做“带边框的框架-剪力墙”。

中文所称的狭义的“框架”特指的是第一种。

第三种属于框架-剪力墙体系,不在我们这里的讨论范围之内。

第二种带支撑的框架,以及带偏心支撑的框架,跟我们狭义所指的这种“框架”有很多不同,也不在讨论之列。

我们重点讨论的还是狭义的“框架”,也就是第一种moment frame。

四边形的框架画框之所以能够不再轻易变成平行四边形,关键就在于四角加钉的加固小木条让木条和木条之间始终保持90度。

框架结构的要害也是如此,关键就在于梁柱节点是否能够形成足够的框架效应。

所以,框架结构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强节点弱杆件”。

节点一定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如果节点先于杆件破坏,丧失了节点的四边形框架会一下子变成平行四边形,即使构成四条边的杆件再结实也无济于事了。

如何保证框架的梁柱节点足够结实呢?拿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说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内部钢筋的布设来控制结构性能。

两个看起来完全一样的混凝土结构,很可能因为内部钢筋布置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很大的结构性能。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说,梁柱节点处的钢筋锚固非常重要。

锚固的形式要合理、锚固的长度要足够、节点核芯区的箍筋要足够。

上面的图片选自标准图集06G901-1,表示了几种常见的节点钢筋锚固形式。

这些锚固形式的目的,就是要起到那个加固小木片的作用,让框架梁和框架柱保持刚性连接,保持足够的节点承载力。

此外,框架结构是一种很敏感的结构形式,内部钢筋的配置情况对整体性能影响比较大。

合理的配筋、合理的梁端柱端加密区、合理的节点配筋,可以让结构具有相当好的变形能力和水平荷载承载力。

反过来,设计粗劣的框架结构非常糟糕,还不如施工质量良好的砌体结构。

事实上,这种粗制滥造的框架结构在自建房中非常普遍,随便去土木在线论坛一搜“自建”、“框架”这两个关键字,就能搜出这么多胡乱拍脑袋、基本没有设计根据、全凭经验的框架结构设计:土木在线_自建框架。

框架结构的一个好处就是解放了墙体,建筑物的墙体不再承担结构荷载,因此,可以随心所欲的采用各种墙体材料。

建筑物的墙体,变成了画框里的画,所有的外荷载都由画框承受,画框里面可以是油画、水彩、水粉、写意、工笔......就像上图所示的,同样的框架结构,填充墙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砖头、玻璃、木材、彩钢板、GRC板、塑料、玻璃砖、竹子......只要你想,都可以用来当墙体。

各种各样的梦幻神奇的建筑效果,也正是这样达成的。

上图引自我的另一个答案近百年来新型建筑材料促使结构设计理念产生了怎样的发展?右上图是高迪1910年设计的米拉公寓,左图是设计于1925年的上海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右下图是设计于2003年的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楼。

你相信吗?在它们风格迥异的外表下,其实是一样的钢结构框架。

回到题目提到的“掉墙皮”问题,相信大家也已经明白了,框架结构里的墙体是不承受任何结构作用的。

事实上,如果你去工地上观察一下,就像上面这两张照片一样,这些砌体填充墙最上面的那一排砖头都是斜着垒的,根本不与上面的框架梁接触。

即使把这些填充墙都砸掉、都换成玻璃、或者都换成屏风,其实都可以。

当然,隔音保温需要额外考虑。

像“掉墙皮”问题以及墙体开裂,可能会影响建筑使用,比如会不美观,会吸潮,会导致外装修层开裂破坏等等。

但这些与结构安全无关,完全是另外的问题。

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虽然这些墙体不承受任何结构作用,但是在地震的时候,它们本身有可能倒塌伤人,就像家里的书橱、衣橱等大家具也可能在地震的时候翻倒伤人。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框架结构的砌体墙里都要加入拉结钢筋,把混凝土框架之间的砌体填充墙牢靠的固定好,防止填充墙在地震中倒塌。

我个人觉得,好的发展方向是用干法墙体代替目前的砖头砌体墙,比如轻钢龙骨石膏板、蜂窝墙板等。

这些新型墙体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都很不错,重量很轻,可以降低主体结构的造价,以后的改造装修也很方便,而且地震中也不容易坍塌伤人,即使墙体倒了砸了人,一般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但目前看来,市场很不认可,一个原因是我们市场的劳动力价格还是低,可以承受劳动密集的砌体墙作业,另一个原因是砖头还是比干法墙体便宜,还有一个原因是消费者的观念不认同,比如这个帖子:曝光:西安一楼盘隔墙竟是纸做的!不塌才怪(图)2013-06-21 33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赞同17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杜赛朝,专业建筑,现在新加坡读研。

热爱摄影,旅…万盼盼、Jhon Zhang、知乎用户等人赞同我刚毕业,本科是学习工民建的,所以可以负责的先回答你,框架结构真的抗震。

具体而言,由于牵扯到抗震设计等专业原理,我就尽量从外行的角度尝试解释。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房屋基本上都分为三类: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纯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共同抵抗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等。

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这和我们平时居住的楼房是不同的,即居民楼基本都是由框架和墙体共同受力来承担荷载。

而由于框架的梁柱中都是根据弯矩,剪力,轴力计算进而配送相应量的钢筋,所以可以承担外部的荷载。

抗震本身是利用房屋结构在弹塑性阶段可以产生较大位移而不至于倒塌而设计的,简而言之即在地震来时房屋整体较柔,不会脆性破坏。

我们设计阶段所设计的也是遵循这个原则进行配筋的。

另外顺便提一句,我们平时房屋里看到的微小裂缝是结构正常受力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反应,其实房屋所能承压的能力远远大于表现出来的,即便出现几毫米的裂缝都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倒,那些细微裂缝仅仅是混凝土收缩产生的,不必担心。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区域所要求的抗震等级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也要遵循着不同的地标进行设计。

总而言之,请相信土木工程师的做事严谨!至于豆腐渣工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暂且不提。

2012-08-23 12 条评论赞同4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杨新,土木工程大三学生吴越、李锦霞、赵世奇等人赞同什么东西最抗震,通俗来说,越柔软的东西,它的每部分都发生变形,而不是集中在某处,不会硬碰硬,这样最抗震。

同时也要明确,抗震设计是分两阶段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刮风和普通小震时,房子需要能正常使用。

怎么保证?想象一下,餐桌垒几盒牛奶,突然抽出桌布,现象就是左边那样,底部的位移和受力都比较大。

因此,通过加强底部柱,保证小震时不变形不开裂,通过框架梁的“完全框架作用”加大刚侧刚度,使建筑不会晃来晃去影响生活。

(左)2、毁灭性的地震时,在设计时故意削弱的梁,会发生极大的变形,从力学的角度算是断开(实际上人仍是安全)。

此时的框架结构,从垒起的一盒盒牛奶,变成一根柔杆,地震剪力均匀分布到整栋房子,充分吸收地震的能量(中)。

小震加强一下柱子倒可以,大震来了,柱子也不可能无限粗。

如果像砌体那样,就跟一盒牛奶垒起来差不多,没有协调,上面非常非常牢固,结果就是底层破坏,轰然倒下(右)。

2013-06-21 添加评论赞同2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高晟,搞技术的管理人员,还是搞管理的技术人员…管有鸿、彭梦姣赞同楼上回答很详细,补充一下,框架结构实际上是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只是要做适当的处理,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是取决于节点的概念控制,这个在新的混凝土设计规范中也有体现,就一般建筑而言,只要不是施工单位太不靠谱,或者本身的地质情况没太大问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可以保证的!2012-07-30 1 条评论赞同1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谢富平,土木工程师,希望能改行到产品运营或者数…尛瞬梓赞同1、从应用范围的角度来说,框架结构现在用的范围这么多,是有道理的。

2、掉墙皮个人认为是砂浆接触强度或装修的问题。

3、个人以为木结构房子最安全,只不过做不高。

4、中国的房子不安全,是豆腐渣太多了。

其他的专业知识如其他人所说,不再重复。

2012-08-30 添加评论赞同0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熊欣,你是有老婆的人了谢邀,不过对不起超出专业范畴回答不了,因为太多人把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搞混了,没关系,我原谅你。

2012-08-30 2 条评论赞同0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知乎用户,专业建筑,兴趣杂乱。

早上才看到的,楼上都回答的差不多了。

框架抗震还是毋庸置疑的,但前提是配筋还有施工都别太不符合规范。

其实也不能说砖混结构的不抗震,只要构造柱圈梁设计的好,砌砖施工严谨一点,抗震性能也很好。

当然都是对多层而言,高层就复杂的多了,框架结构不适用。

还有掉墙皮这些再正常不过了,有裂缝也允许,严重到要露出钢筋就要好好修补了。

等入住的时候差不多就稳定了,不会出现大的裂缝。

2012-08-30 1 条评论赞同0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张宏成,建筑工程及房地产应该来说是相对于砖混结构来说,框架结构是抗震的,包括剪力墙和筒体结构,都是抗震的。

但也是相对的。

在设计抗震等级的范围内,理论上是可以不出问题的,在超出设计抗震等级以外的地震情况下,能做到建筑物裂而不倒,能保证人安全。

2012-08-30 添加评论赞同0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陈志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爱好互联网科技行业框架结构肯定是抗震的,做设计的工程师不会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最起码也是符合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