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题型:一、概念题(名词解释)二、简答题(要点、原理)三、看图分析(理解、解释)四、结合作业进行案例分析(理论+分析)一、概念题(即名词解释)1.经济地理学2.区位3.交通要素4.集聚因子5.中心地6.门槛人口7.产业集群8.经济全球化(放到与经济国际化一同讨论)二、简答题(基本原理、体系内容、基本特征)1.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2.要素投入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的六个基本要素3..多部门企业是如何从单部门成长起来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横向增长包括哪几个方面4.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有哪些方面、研发机构区位要求、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5.克里斯泰勒理论6.服务区位论-一个服务性产业在一个具体城市选址的特征三、看图分析1.多部门企业区位里:(1)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P124(2)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P126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P82四、结合作业进行案例分析依据:农、工、商及服务业区位论的掌握与运用(略)依据经典理论结合经济地理区域影响因素分析本人研究案例中受影响的因素一、名词解释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区位: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从研究对象的意义上讲,区位也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的场所。
3.交通要素:a.(交通网)交通线:由点和线组成。
点即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结点。
线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交通路线。
线有“长”、“宽”两个变量,长即点与点间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以及经济距离;宽即通行强度即运输容量。
b.(交通流)人和物质的移动:存在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前者即为仅考虑起点和终点的流动,后者则不管起终点在哪都仅考虑通过某一区间的交通流。
c.地域:人口、产业状况等均为地域条件。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
1.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3.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五个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地、水资源等;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技术等;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法律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劳动力等;文化因素包括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4.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组织
5.经济地理学的全球化研究
6.经济地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在复习经济地理学时,可以结合这些要点进行学习和总结。
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和空间组织形式。
关注全球化研究和经济地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同时也需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工具的使用。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例分析相结合,加深对经济地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资料五、名词解释(196-220)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载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极化作用: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来源、产品市场的产业,往往是依靠区域优势发展起来的。
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经济地理位置:实质上即是一地理实体(国家、地区、城市或企业等)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农业区位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以%、g/t、g/?、g/L等表示,为衡量矿石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工业区: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含联合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小型组成的工业企业群。
工业地带:由重要交通干线(沿海、沿江、铁路、高速公路等)联结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和工业枢纽形成的带状工业地域结构系统,是最高层次的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交通运输业:凭借运输工具和交通设施专门从事人和货物的移动,以期获得经济报酬的行业,叫做交通运输业。
运输联系:在社会、经济、自然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客货交流所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完整word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概念辨析(6X6'=36’)⑴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P209)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⑵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P219)产业集聚:众多同类产业的企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阶段。
⑶区位与区位因子(P34、P37)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⑷需求门槛与门槛人口(P45)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⑸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P241、P245)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 , 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 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⑹中心地与中心性(P93)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⑺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P173—174)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是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
2、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
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3、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过去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工业化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税、汇率、配额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以此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生产,培育支柱产业,限制国外进口商品的竞争。
4、主导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5、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6、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7、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
简答题1、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目前我国的问题答:现状: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服务业相当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问题:在农业方面:○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在第二产业方面:○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二、名词解释(4’X5)1.名词解释:区位、区为主体、区位理论、区位因子。
答:(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为主体: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名词解释: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劳动系数。
答:(1)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2)区位重量: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质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3.名词解释: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服务半径、门槛人口。
答:(1)中心地:适合城镇发展的”中心地点”。
(2)中心商品:中心地城镇为周围乡村提供的商品(包括服务)。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4)服务半径: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口愿意去某一中心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最大距离。
(5)门槛人口:从经营的角度看,经营某种商品或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销售额其经营才可以维持下去,而这一最低销售额是由一定的最低消费人口才能维持的,这个最低消费人口就是门槛人口。
4.名词解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一体化战略。
答:(1)规模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2)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3)一体化战略:是由若干关联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经营联合体,主要包括垂直一体化(生产企业同供应商、销售商串联)、前向一体化(生产企业同销售商联合)、后向一体化(生产商同原料供应商联合)、横向一体化(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2018年1月1日最新版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
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2016—2017忻州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1.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经济地理学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区域尺度从最初的微观,转换到中观、宏观。
①20世纪上半叶,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加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与区域科学相比,该类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④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区域尺度的研究日益升温。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从单体企业区位,到多分部企业区位,再到跨国企业、全国企业区位,企业组织的尺度在不断变化着。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从规范分析到实证主义,到行为主义分析,再到结构主义、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区位:某事物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人类活动所占区域的理论6.在选择工业区位时的主要的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7.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为运费、劳动力和集聚、分散因子。
8.区位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2.市场环境3.产业环境4.政策环境(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要素)9.定价制度a.距离比例运价:距离增加一倍,则运费增加一倍,一般现实中不采用这种定价制度;b.区段运价:目前很多交通部门采用的定价制度,区段内运价相同,公车地铁,经济活动在各运价区段的端点最为有利;c.远距离递减运价:为许多卡车、铁路、船舶、航空交通采用的定价制度。
经济地理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一、解释概念1、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学体系中逐步成熟的独立分支,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2、地域性,又称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也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无论是自然地理学或是经济地理学,他所研究的自然现象或经济现象都必然与一定的地表空间相结合,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3、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它和产业分类有着密切关系,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
4、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任何社会经济活动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或地点,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不同的区域又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而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形态5、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力的产业。
一般附加价值高,技术水平先进,潜在的市场扩张能力强,对其他产业具有牵动作用。
6、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来源产品市场的产业,一般是靠区域优势发展起来的。
7、工业枢纽,是由若干个工业区和众多的工业点组成的。
工业区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含联合企业)为骨干,由若干个大中小型组成的工业企业群体。
城市工业区一般是选在城市的有利地理位置建设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点是由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小型工业企业所组成,是工业布局地域类型的“基层细胞”,工业点由于其主体工业的所在地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农村工业点和城镇工业点两大部分。
8、工业地带,顾名思义是由重要的交通干线联结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和工业枢纽形成的带状工业地域结构系统,这是最高层次的工业结构地域类型。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一,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的兴趣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文化转向”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2,市场战略:价格竞争(低成本化的实现与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相关联,是便宜的生产要素的获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增强竞争力的经济活动,低成本至关重要,往往趋向于接近生产要素获取低廉地区。
)非价格竞争:(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
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3,市场特性: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等。
4,其他市场条件: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管理秩序。
三,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2,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四,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运费成本。
2,交通便捷程度五,杜能圈和逆杜能圈。
1,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2,由里向外,土地投机商开发商多,城市土地利用,半工业化农业发展;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撂荒地或一时的耕种;逐渐转变为农业,城市企业收入较高的住宅兼农家;谷物种植,将来有城市化的可能性;种植玉米养殖家禽,城市化微弱。
六,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
1,意义:(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经济地理学考试要点
一、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的。
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经济地理的重点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种观点主张“效率至上”;第二种观点为威廉的倒“U”形曲线;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公平)至于公平与效率之间应该如何靠近公平,应该采取民主原则来确定。
二、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1.区为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为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为主体。
2.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为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由韦伯提出,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某地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包括经济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费运费因子)收入因子}和非经济因子。
3.生产三要素:自然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资本。
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4.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费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而不同。
5.交通三要素:交通网、交通流、“地域”。
6.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战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胡佛研究成果—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水路适合远途运输。
7.交通网连接度:用贝塔指数来计算,贝塔=E/V(其中E表示边,V表示点,贝塔越小越好)8.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序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从侧重于对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变化到对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分析。
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尺度再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发展问题。
最后再发展到研究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战后以来,作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从某一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到实证分分: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到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3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简答)5.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填空)(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人们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来。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效率至上②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论③胡鞍钢主张两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影响(技术、管理、产业关联)间接影响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6.区位: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现代区位理论把区位定义为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其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经济地理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复习重点经济地理复习重点Chap 1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一)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
二)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三)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
Chap 21.区位定义:是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葛茨提出)经济活动区位:①地理空间有限②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③进行空间移动的限制2.区位主体定义: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包括人类活动内容和实体3.区位条件的定义:区位(场所)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条件的特性1)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2)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
区位条件分类根据对区位主体的影响大小分为主要区位条件和次要区位条件。
4.区位因子定义: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韦伯。
其定义: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其他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优势。
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类型:一)运费因子: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二)非运费因子:劳动力、动力、水、税金、投入、资本利息、产生集聚与分散经济的因子等;三)收入因子:与市场有关: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
四)非经济因子:决策者的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军事上的考虑等5.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初级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生产三要素!)高级生产要素:现代化信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与科研院所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
投入-产出的关系——生产函数:x=f(y1,y2,…)一)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经济区位影响经济活动的。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修订版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修订版《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史志描述阶段特点:(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地理研究阶段特点: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2)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其中通论经济地理学作为其他三方面的基础,凌架去其上,然后部门经济地理学又可以分成五个方面:1、农业地理学2、工业地理学3、交通运输地理学4、商业地理学5、信息业经济地理学5、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6、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理论。
(基本内涵: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8、一般而言,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不同。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完整)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部的原因1.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1)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2)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元素。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土地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区位的基本影响因子之一。
(2)对经济区位影响较大的是土地因子的经济属性。
(3)不同的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不同。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原材料是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工业生产)(2)原材料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从而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3)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是经济活动动力基础(2)能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能源因子成为影响经济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之一(3)由于常规(不可再生)能源的强污染性,更多的国家一方面致力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进行强污染企业的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固定资本的地域差异是大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2)金融资本的流动、地区金融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企业区位的选择,影响产业布局。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重点)(1)劳动力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的地域差异,进而影响企业区位的选择并成为劳动力移动的动因(发达国家小,发展中国家较大)。
经济地理学复习考试要点总结(完整)
经济地理学复习考试要点总结(完整)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答: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地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一)史志描述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地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等(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地前身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2.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2)地理大发现3.特点:(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地形成和发展.(2)欧洲地理学中地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地重点之一.(3)商业地理著作地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1.背景(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地形成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地任务》.2.特点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地科学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2.经济地理学地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地相互关系地学科.1)经济活动地内容:包括所有产业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地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经济活动地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3.当前经济地理学地理论研究重点.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地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地目标之一.(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2)区域发展质量地科学认定(3)微观尺度地可持续发展问题(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地建立问题2.)全球与地方关系地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地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地理论研究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地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地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地理论问题.什么样地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地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地组合关系?4)区域经济发展地公平与效率关系公平与效率地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地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地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地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地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4.区位地概念.答: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地场所.某事物地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地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地空间地联系.对区位一词地理解,严格地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地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地设计、规划.5.区位论地基本含义.答:定义:研究人类活动地空间选择及其空间内人类活动地组合,探索人类活动地一般空间法则.占有场所地事物即为区位主体内涵:1)人类活动地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知)2)人类活动地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在空间区位已知)根据其产生与发展地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古典区位论建立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和比较成本学说基础上,产生于19世纪初,在20世纪得到较大发展.现代区位论形成于二战以后,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及行为因素地新区位论应运而生.★古典区位论:狭义、微观、静态,目标:经济满足.★现代区位论:广义、宏观、动态,目标:综合效应满足.6.区位条件答:定义: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地属性或资质注意:(1)不同地区位主体有不同地区位条件(2)不同地时代区位主体也有不同地条件——动态观点.7.区位因子(区位因素)答:定义:影响区位主体分布地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地区位条件8.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地区别答:(1)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地生产条件不同(2)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地差异.9.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答: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地基本元素.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土地作为经济活动地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地经济区位决定地.(1)土地是经济活动地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区位地基本影响因子之一.(2)对经济区位影响较大地是土地因子地经济属性.(3)不同地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地影响程度不同.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1)原材料是经济活动地物质基础(尤其是工业生产)(2)原材料地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很强地地方性,从而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3)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地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地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1)是经济活动动力基础(2)能源在地域分布上地不平衡性,使能源因子成为影响经济区位选择地主要因子之一(3)由于常规(不可再生)能源地强污染性,更多地国家一方面致力于新能源地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进行强污染企业地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四.)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1)固定资本地地域差异是大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地重要考虑因素;(2)金融资本地流动、地区金融资本地差异直接影响到企业区位地选择,影响产业布局.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重点)(1)劳动力质和量在空间上地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地地域差异,进而影响企业区位地选择并成为劳动力移动地动因(发达国家小,发展中国家较大).(2)对性质不同地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地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大).(3)现代经济活动对劳动力地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1)技术与知识地进步可以产生新地经济活动及改变经济活动中地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地可能性.(2)技术与知识地存在区域差异,研发活动具有较强地地理集中特点.(3)技术与知识对不同地经济活动在区位选择方面地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集聚产生地一种新地空间组织形态.10.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地影响.答: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一些生产活动(如感光器材生产等)对环境要求严格;良好地生活、工作环境也是吸引人才地重要因素.2.)经济活动地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地区位选择.如冶金石化对环境影响较大,基于对生存环境地考虑,人类制定各种形式地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地区位选择,从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地区域分布.3.)各国各地区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使得传统污染企业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转移.11.通达度答: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地难易程度地指标,包括:1 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地最短路径Ai=∑Dij 其中i=1,2,3…,▲Dij为i点到j点最短距离数量之和,一般用区间数表示▲Ai 所有i到其它顶点地距离,也用区间数来表示Ai值越小通达性越好!2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地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地指标D=∑∑ Dij 区内各点地通达指数之和D值越小通达性越好!1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答:(1)背景:企业型农业地成立时代▲德国农业制度地改革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地隶属关系,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人身得到自由,出现了有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地农业企业式经营.(2)目地:农业生产方式地配置原则.杜能提出了以合理经营农业为目标地农业生产一般地域配置原理,是一种关于农业经营方式区位地理想模式.(3)理论前提:杜能关于“孤立国”地假定条件(1)肥沃地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市场(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地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地交通工具-不考虑运输工具差异(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耕作且收成相同-不考虑生产条件差异(4)距城市8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唯一商品交换中心和有限地生产地(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地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地)地农业(二) 形成机制(重点)1.地租地形成及影响因素一般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P-C-Kt)Q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地市场价格(同一产品相同)C——单位农产品地生产成本Q——农产品地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地距离t——农产品地运费率=单位产品运费▲产品重量、产品体积、产品耐储存等性质有关2.地租曲线——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即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地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每种作物(或特定生产方式)都有一条地租曲线且斜率不同,不宜运输地斜率大,反之斜率小.(三)、杜能农业区位论地应用研究(1)宏观尺度:乔纳森综合欧洲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地分布以及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7大地带.(2)中观尺度:以大城市(市场)为中心,实证研究显示圈层结构大致反映杜能圈地环状特点,集约度有中心向外逐渐降低;(3)微观尺度:以农村聚落为中心,呈现出同心圆状地土地利用状态.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地意义及评价(1)为地理学、区位学、经地学创建了一种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孤立化”地方法(演绎法)(2)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地影响,有较高地理论研究价值.(3)对实践有一定地指导意义(客观经济活动中也有范例)(4)农业活动、经济活动即使自然条件一致、投入地生产要素一致,但所获得地经济地租回报有一定地空间分异(5)任何活动都有相对地优势,没有绝对地优势(五)、理论地局限性(1)现实中不存在杜能孤立国地条件,尽管杜能对其进行修正(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地空间问题;(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地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4)技术与交通地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地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5)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地土地利用13.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答:1.背景:产业革命----人口地城市化、工业地大量出现2.目地:解决人口问题(城市)和寻找城市人口、资本集聚地内动力,人口地移动等;城市(作为消费中心)产业地空间布局问题(一)基本概念1.区位论地指导思想(1)理想地工业区位应选择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地点上(2)工业布局应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2.区位因子及其类型(1)对各因子进行归类,建立因子体系(2)分析影响工业布局地主要因子(二)理论前提▲已知原料供给地地地理分布.▲已知产品地消费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地已知地点,不能移动,成本固定且供给无限.韦伯认为运费只和距离与重量有关,可以通过计算吨公里寻找运费最低点.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Mi+1最小运费原理:当Mi〉1时,工业布局于原料地当Mi〈1时,工业布局于消费地(市场)当Mi=1时,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综合等费用曲线▲等费用曲线:指运费相等各点地连线,以某一点(市场或原料产区)为圆心地同心圆.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地连线(即该点所有运费地总和)(三)劳动力成本指向论1.注意点:(1)劳动力成本不是绝对工资,而是单位重量产品地工资,含劳动所创造地价值(2)假定生产区位布局于运费最小地点上,考虑劳动力费用对生产区位选择地影响2、劳动力成本指向地判读▲理论上(1)当劳动力节约额>搬迁追加地运费(可以搬迁)当劳动力节约额<搬迁追加地运费(不能搬迁)二者相等时可任意选择(2)用等费用曲线来判断标准:临界等费用曲线(3)劳动力成本指数:即单位重量产品地平均劳动费.当劳动力成本指数越高,搬迁地可能性愈大,但产品区位重量过大,则不可能(4)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地劳动费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当系数>1可搬迁;当系数<1不能搬迁(四)集聚(分散)指向论1.概念:(1)集聚因子地作用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地扩大而产生地生产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地利益”或“大规模生产地利益”所引发;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地集聚,这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地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地共同利用等.(2)集聚分为:纯粹集聚(技术性集聚),即是由技术性和经济学地集聚利益产生地集聚;偶然集聚, 是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地结果而带来地工业集中.分散:集聚地反作用,抵消集聚因子不利影响,从而产生分散导向.2.原因——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3.集中(分散)指向(1)原理:在运费、劳动费定位地基础上考虑集聚、分散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额)>搬迁时追加地运费、劳动费之和,能搬迁. 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搬迁时追加地运费、劳动费时,不能搬迁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搬迁时追加地运费、劳动费时,可自由选择(2)判断:★等费用线:临界值=节约地集聚(分散)额★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地加工价值=加工价值/区位重量,其值越大集聚地可能性越大对韦伯工业区位论地评价:1.积极意义:(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地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地工业区位理论体系.(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地一般理论.2.局限性:(1)未考虑运费体制地复杂性和运价体系地差异.(2)假定地前提不够现实.(3)工厂经营性质地差异:生计性经营与企业性经营地追求目标不同.(4)忽视了决策者地主观因素差异.(5)未考虑技术进步对区位地影响,即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 (6)交通运输地发展,使得工业区位选择余地增大.(7)未考虑地域政策因素地影响等.14.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概要.(重点)答:一、中心地理论产生地背景与目地◆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地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地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地:探索“决定城市地数量、规模以及分布地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地规律”这一课题.二、基本概念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地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地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地地点.2.中心性◆概念: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地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地程度.◆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 = B1-B2式中:C——中心地地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地总量;B2——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地商品和服务量.3.货物地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地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地范围.三、中心地地等级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中心地地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地货物和服务地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地中心地相对级别较高,反之较低.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地商品和服务地种类也多;低级中心地则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地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介于二者之间地则有一些中级中心地.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地关系中心地地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地低级中心地.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地空间模型:(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1、假设前提第一,中心地分布地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地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地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地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均质平原第二,具有统一地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地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便捷交通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地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最近中心第四,相同地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地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完全竞争第五,供给中心商品地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地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地空间(所有居民)地配置形式,不存在未被服务地空白区. --充分服务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最大利润2.单一中心商品构成地中心地分布结构—正六边形1)均质平原上只有一个商品提供点,市场区就是园形,其服务半径为R(商品地实际供应范围).2)新进入地商品提供商与原有地提供商地距离应不少于2R.3)不断有新地提供商地进入,每个提供商地市场区都是圆形地,圆与圆之间相切,留下了未被服务地空白区;4)要不留空白区,圆与圆必须重迭.重迭区被平均分为两部分.正六边形市场区形成.3.市场原则下地中心地系统形成市场原则下地中心地系统K=3系列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地克氏中心地系统特点: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地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地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地三角形地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地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地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1)各等级中心地地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1,3,9,27,81,…. K=3;K=3n-1(2)各等级中心地地数量关系,为1,2,6,18,54,….(二)交通原则下地中心地系统为了节约资本,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地中心地地交通线地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地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地所有中心地.交通原则下中心地市场区之间地关系:(1)各等级中心地地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 K=4系列或K=4n-1系列(2)中心地地数量关系为:1,3,12,48,192,….(三)行政原则基础上地中心地系统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地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各等级地中心地地市场区域数为:(1)1,7,49,343,…,K=7系列或K=7n-1系列(2)中心地间地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三原则适合地条件1.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行政原则是对其修正.2.在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工业人口多等地区,交通原则地作用较强;在国家统治力量强大、较封闭地地区,行政原则地作用较强.3.高级中心地适宜用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适宜用行政原则布局,低级中心地适宜用市场原则布局.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地意义和存在地问题(一)意义1. 引入演绎地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使地理学由区域描述走向空间规律和法则地探讨.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地理论基础.2.1关于城市等级地研究;2.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相互关系地研究;2.3城市与城市之间地社会经济空间模型地研究;2.4关于城市地区位、规模和职能方面地研究;2.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地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地研究.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地理论基础之一.对于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地借鉴意义;可以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中去.2、存在地问题(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地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地详细分析.(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地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地中心地系统地变化. 15.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答:企业增长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地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交易内部化地原因: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地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2.技术优势地发挥.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地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4.来自竞争地压力.原因:从积极地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地支配地位.横向一体化概念: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地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地扩大.方式:扩大原有产品地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地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地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地客户类别扩展.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地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地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地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地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纵向一体化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地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地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地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方式: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地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地生产经营活动.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地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惟一地增长战略多样化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地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地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地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地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地多样化,所以这里地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地多样化.16.产品周期理论概要.答:弗农地产品周期理论:(重点)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地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地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地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地消费水平.2.成熟产品阶段:产品地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是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
2、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
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3、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本国工业,替代过去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品,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工业化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税、汇率、配额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以此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生产,培育支柱产业,限制国外进口商品的竞争。
4、主导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5、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6、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7、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
简答题1、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目前我国的问题答:现状: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
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服务业相当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问题:在农业方面:○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在第二产业方面:○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
○3制造业大而不强。
在第三产业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是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
2、梯度推移战略的基本观点答: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
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
推动经济创新的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3、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答:首先,产业集群形成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间集群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扎个集群所在的区位。
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平衡。
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
4、企业增长的战略答:(1)横向一体化扩张。
指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伴随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可从三方面进行:○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量;○2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功能与技术方向扩展;○3向与上述两个方向相关的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客户扩展。
(2)纵向一体化扩张。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3)多样化扩张。
指企业向不相关的方向扩张。
多样化经营是大型企业基于市场风险和环境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防范而采取的扩张战略。
5、配第-克拉克定律答: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大三产业转移,最后导致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例减少,在第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增加。
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6、点轴式形成过程答:点轴式开发模式是在极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区域发展初期,虽然出现了极核,但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
极核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
在极核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物资、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
通过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信线等连接起来,形成轴线。
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
这时会出现如下情况:极核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
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
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7、增长极及其特点答:所谓增长极机试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方面,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的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8、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答:○1贸易自由化;○2全球生产一体化;○3金融国际化;○4跨国公司为主导;○5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6国际水平分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论述题1、我国城乡差异的现状,如何消除差异以及哪种措施见效快?答:我国城乡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差异。
(2)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日益扩大。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大于收入水平的差异。
(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5)城乡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统计数据仅仅表明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一部分差异,事实上差异还远不止于此。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金融、保险、交通、通信和文化生活等服务设施方面,城乡差异就更大。
在城市,完备且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让居民可以享受方便舒适和高品质的生活;而在乡村,人口可能仍处在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生活中有着许多不便和缺乏文化生活的状态中。
这种由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进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对包括城乡在内的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1)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3)搞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搅匀,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能力。
(5)通过技术下乡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农村,促进农民生产力的提高2、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
通过区域经济差异,各个区域可以发现自身利益的相对变化情况,进而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决策行为,维护和增大自己的利益。
所以,区域经济差异是对各个区域能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积极影响:○1一定程度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差异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差异对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是一种动力。
○4区域之间的差异促使生产要素流动。
(2)消极影响:○1不利于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3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4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5激化民族矛盾。
3、美次贷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答: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
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中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很难独善其身。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总体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美国经济下滑不可避免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二是美元在国际储备和国际结算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美元依然是各国央行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国际贸易往来结算大多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工具,美元的贬值增加了美元储备资产的损失,提高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产品的价格,增加了进口成本。
(1)增加海外债权投资损失(2)降低进口需要。
由于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中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
(3)增加通胀压力。
美元贬值引起国际性的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逐渐成为中国物价高涨的推手。
(4)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本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5)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除了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外,也给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挑战。
如在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审慎原则监管、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外贸政策战略调整、汇率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科学、前瞻性的决策加以化解和防范。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全球化下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产生?答: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机遇: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贸易、技术、技能和市场相关联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可能威胁我国的发展前景,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
应对策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必然选择。
1、我国应根据国际通行的的规则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体制创新,提高驾驭国际经济形势的能力和政策水平,极快建成既能适应经济发展又能对外部经济过度冲击具有应变能力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充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