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顶板管理实施办法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为了保障采掘工程的安全生产,提高采掘效率,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采矿企业的井下采掘工程。
二、顶板管理职责1. 管理机构和领导管理机构和领导要认真履行顶板管理职责,定期检查顶板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
2. 生产人员生产人员要认真履行顶板管理职责,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发现的问题。
三、顶板管理要求1. 顶板稳定性1.1 采掘进度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内的最大值,如有必要,应对采掘区域进行分区控制。
1.2 在掘进前,要对截割面、支架及煤层稳定性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1.3 当掘进到复杂地质条件或存在特殊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变化时,应针对具体地质条件制定专门的支护方案。
1.4 在采掘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支架高度,并增加及时支护的频率,确保顶板稳定。
2. 工作区域保护2.1 在采掘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认工作面及相关设施的安全性。
2.2 对于各种垂直通道、爬梯及其它设备,应定期检查安全性并加强维修、保养等工作。
3. 个人防护3.1 生产人员必须戴好头盔,并按规定佩戴其他安全防护装备。
3.2 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顺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命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3.3 采掘过程中发生灾难性事故时,必须如实汇报给上级处理。
四、处理措施4.1 当发生火灾、爆炸、冻害、水害等意外事故导致顶板不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支架数量,加强工作面加强支架,以减少灾害的影响。
4.2 对于有存在灾难性事故隐患的工作面,应立即撤退并关闭,直到危险排除,才可重新启用。
五、相关条款5.1 纪律处分不得少于通报批评,违纪行为严重的可酌情处理。
5.2 管理和监督力度必须加强,确保规定得到有效实施。
六、总结本规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采掘工程的安全生产。
在实践中,如有需要,可根据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顶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规定,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包括顶板支护、预警监测、预控预警、喷射锚杆预支护和顶板下沉治理等内容。
第五条顶板管理工作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实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七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二章顶板支护管理第八条顶板支护是采煤工作面控制顶板下沉和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第九条顶板支护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禁私自变更和减少支护装置的数量。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确保支护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做好记录,包括支护装置的安装情况、检查维护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支护工作水平。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章预警监测管理第十五条预警监测是对顶板下沉、位移和破坏的监测工作,目的是提前预警,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合理的预警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预警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八条预警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九条预警监测数据异常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矿井安全。
第四章预控预警管理第二十条预控预警是在顶板下沉和破坏前,通过工作面支护调整来控制顶板运动和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作面支护要根据顶板运动的预警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矿体宽度、采矿方法和矿岩稳固情况,合理确定和控制采幅、采高及采场允许暴露面积。
2、建立采场管理制度,采场应设专职撬毛工负责顶板管理工作。
班组长、安全员、撬毛工应经常检查顶板的稳固情况,及时处理顶板毛石,撬不下来的大块毛石,可用炸药崩掉或用木顶子临时支护。
3、充填法的采场控顶高度应根据矿岩稳固性和装运设备等条件确定。
人工分层充填法采场的控顶高度不大于2.5m.4、缓倾斜矿体的空场法采场,不允许破坏上盘围岩,以保护顶板稳固。
5、采场顶板在采矿过程中,要求成拱形,严禁采成锅底形。
采场项板不稳定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6、在采矿过程中,采场内的规则矿柱和矿壁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对比较松软的顶板,必须进行规则的临时支护。
对比较稳固的顶板,应根据顶板的变化情况,进行不规则的局部支护;顶柱两端必须加垫板并加楔子打紧打牢。
7、采场爆破后,必须从安全出口一端向另一端认真的撬净毛石,撬不下来的大块毛石,可用炸药崩掉或用木顶子临时支护,必要时打木垛。
8、采场顶板较松软时,凿岩炮孔布置应以平压孔为主,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采场两端向中央平压。
9、回采过程中,如顶板和矿体形状发生特殊变化时,应暂停作业,待确定支护及回采方案后,再进行下步回采作业。
10、井巷工程施工中,应根据顶板岩石的稳固程度、岩石破碎程度,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如木顶支护、木棚支护、钢支护等,严重时应采取锚杆支护、喷锚网支护或钢筋砼支护等。
11、在不稳固的岩层中掘进井巷,应进行及时支护,中途停止掘进时,支护应及时跟至作业面。
2024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二)____年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网络安全日益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空间中,各种犯罪活动频频发生,诸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盗窃等各种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分级管理制度,以规范各类网络主体的行为,提高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随着采掘工程的不断发展,顶板管理成为保障采矿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工作,保证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责任分工1. 采矿单位负责设立顶板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2. 顶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计划,并监督实施。
3. 采矿单位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认真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顶板稳定性评估1. 在进行采矿工作前,必须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顶板岩性、厚度、结构等特征,以及地下水位、应力情况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顶板支护方案,并在采矿过程中动态调整,确保顶板的稳定。
四、顶板支护措施1. 采矿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顶板支护。
支护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 采矿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顶板支护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及时修补或替换损坏的支护材料。
3. 顶板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采矿人员的顶板支护技能。
五、重要岩层处理1. 在采矿过程中,如遇到重要岩层(如煤矸石、砾岩等)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其向工作面垮落。
2. 处理措施包括加固、支护、注浆等,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施工。
六、顶板监测1. 采矿单位必须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定期对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变形和开裂的问题。
2. 顶板监测包括实测和记录,实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按照规定频率上报。
七、事故应急处置1. 采矿单位必须制定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2. 在发生顶板事故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组织抢救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3. 事故调查报告必须详细记录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监督和检查1. 顶板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和评估各个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采矿单位的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采掘工程的顶板管理工作,保障采掘工程的安全生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顶板管理工作要以安全为基础,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顶板预警和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进行顶板管理,从而保证工作的准确和高效。
三、责任分工1. 采矿企业:(1)组织编制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
(2)指导、培训矿工,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顶板管理知识的宣传。
(3)定期组织顶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项目部:(1)制定并组织执行顶板管理工作计划。
(2)组织顶板稳定性监测,记录顶板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驻地负责人:(1)负责顶板管理工作,将工作计划纳入到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2)督促采矿企业和项目部履行顶板管理职责。
四、顶板管理流程1. 顶板检查(1)每日、每班进行一次顶板检查,做好记录。
(2)检查顶板是否有裂缝、鼓包等异常情况。
(3)检查支柱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松动等情况。
2. 顶板预警(1)根据过程监测和历史经验,确定顶板变化的预警信号。
(2)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3. 顶板稳定性监测(1)安装稳定监测设备,定期进行顶板稳定性监测。
(2)记录监测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4. 顶板加固(1)根据顶板检查和顶板稳定性监测结果,确定加固方案。
(2)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顶板发生突出或塌方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进行必要的抢险工作。
3. 在设备故障或其他突发情况出现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并恢复正常运行后及时报告。
六、培训和教育1. 采矿企业应定期组织顶板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顶板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范文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采掘工程中顶板管理工作,保护人员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采矿企业进行采掘工程施工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
三、所有从事采矿工作的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第二章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第一: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以安全防范为核心,确保人身安全。
二、预防为主:通过提前评估,采取防范措施,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人应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履行工作职责。
四、科学管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顶板进行科学管理和监测。
第三章顶板管理工作流程一、顶板管理前期准备1.安全评估:施工前进行顶板安全评估,确定有无安全隐患。
2.制定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方案。
二、顶板监测与检测1.顶板监测: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化情况。
2.顶板检测:定期进行对顶板进行检测,确保其安全稳定。
三、顶板支护与加固1.支护初期:根据顶板状况,进行初期支护工作。
2.支护加固:根据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加固工作。
四、顶板管理评估与调整1.评估结果分析: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2.调整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顶板管理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第四章顶板管理的具体要求一、安全评估:施工前必须进行顶板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顶板结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等。
二、顶板监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顶板变化情况。
三、顶板检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对顶板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支护初期:对于初次开采的区域,要进行充分的支护工作,确保顶板的稳定。
五、支护加固:根据监测和检测结果,对已支护的区域进行加固,提高顶板的承载能力。
六、责任落实: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做好顶板管理的落实工作。
第五章顶板管理的安全措施一、组织培训:针对从事顶板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范文标题: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一、总则为加强采掘工程顶板管理,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目标1. 保障人员安全:严格控制顶板下沉、顶板失稳等事故发生,确保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工程效益:科学规范的顶板管理,使得采掘工程稳定,提高采矿效率。
三、管理程序1. 顶板评估(1)在同一块矿体或同一采掘工作面内,采用区域评估的方式对顶板进行评估,确定顶板的稳定性。
2. 顶板支护(1)选择合适的顶板支护方式,如钢架、木柱等,确保支护稳定牢固。
(2)支护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3)根据顶板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补充顶板支护材料。
3. 顶板检测(1)建立健全的顶板检测制度,对顶板进行定期检查。
(2)检测要重点关注顶板的下沉、断裂、变形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顶板监测(1)配备合适的仪器设备,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
(2)监测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及时获得准确的顶板变形、位移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5. 顶板处置(1)对于发现顶板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对顶板存在一般问题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四、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1)顶板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顶板管理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2. 设备要求(1)顶板管理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和质量要求,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
(2)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3. 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加强现场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3)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及时改进管理措施。
五、管理评估1. 定期进行顶板管理评估,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采掘工作面安全、高效地进行,保护职工生命资产安全,规范顶板管理行为,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包含煤矿、金矿等各类采掘工作面。
第二章顶板管理责任第三条:我公司的企业管理负责人,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负总责,要确保顶板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第四条:顶板管理责任部门应当明确,并与分管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合作,协同推动顶板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顶板管理责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工作面的安全。
第三章顶板巡查和评估第六条: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应进行定期巡查,巡查周期不得超出24小时,并记录巡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第七条:顶板巡查工作应包含对顶板材质、板层厚度、岩层结构等进行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第八条:顶板巡查人员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必需时可以借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第四章顶板支护与加固第九条:采掘工作面顶板的支护与加固工作应依照相关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料子,充分考虑顶板的强度、岩层结构和矿体压力等因素。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支护质量的可控性。
第五章顶板变形监测第十二条:采掘工作面顶板变形监测应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顶板变形情况进行实时、定期的监测。
第十三条:顶板变形监测应采用合适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顶板变形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评估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章应急预案和演练第十五条:针对突发事件和顶板事故,应订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本领和顶板管理的应急响应本领。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应包含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急处理流程、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等内容,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采场顶板(帮壁)分级管理制度 - 副本
采场顶板(帮壁)分级管理制度一、根据顶板岩石的软硬和稳固程度、地质构造和破碎程度、采场跨度大小、顶板岩矿的透水性等不同,将顶板分为如下三个级别: I级顶板条件: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均应列为I级顶板。
1.岩质疏松、层理、节理发达。
2.有较大的断层或较大的地质构造错动,互相交错而形成的角锥体(三角滑)。
3.矿体中等稳固,但顶板有破碎现象和假顶(有冒落迹象但处理不下)。
4.采掘面接近顶柱、空区、旧巷、地表。
5.有渗水现象,有陷落危险。
6.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
7.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
n级顶板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列为n级顶板。
1.岩质坚固,层、节理比较发达,有时亦形成小型角锥体或局部渗水现象。
2.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
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
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 度的。
in级顶板条件: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形不成角锥体。
二、顶板等级鉴定及方法(一)生产探矿结束后,地质人员要根据矿块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所提交的矿体的顶板等级, 并在地质说明书中注明。
(二)采场顶板鉴定:1.I级顶板鉴定:由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主持审查批准,岩石变化较大时,每采一个分层确定一次。
2.H级顶板鉴定:由安环部经理主持审查批准,每采2 —3个分层确定一次。
3.in级顶板鉴定:由生产单位组织,报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备案。
4.顶板鉴定意见由安全环保部、生产部、生产单位共同讨论,由安全环保部提出书面材料,一式三份,安全环保部、生产部、生产单位各一份。
(三)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安全部门、生产技术部和生产单位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说明书安全栏中说明,并在下达月计划时,在计划中注明采场的顶板等级。
(四)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和生产单位协商后, 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有关部门予以调整。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一、概述顶板是矿山采掘中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顶板事故是导致矿山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制定顶板管理规定,从顶板稳定性、支护金属结构、顶板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管管理。
二、顶板稳定性管理1. 顶板稳定性评估每次施工前,应进行一次顶板稳定性评估。
其中包括掌握顶板形态、物性参数、岩性变异系数、框架结构稳定性、高应力区与低应力区界面等指标。
根据上述指标进行可视化预警和风险评估,以评估采掘区顶板稳定性。
2. 采取加强支撑的措施如果发现顶板存在塌落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强支撑。
具体措施包括设置笼体支撑、喷浆加固、钢撑加固等方法。
经过加固的顶板,应按照新的设备参数和物性重新进行稳定性评估,以人为干预方式了解稳定性变化情况,保证采掘安全。
三、支护金属结构管理1. 金属结构分级评定为切实保障支护金属结构合理使用,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结构材料等进行金属结构分级评定,明确各级金属结构承载能力及使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换代,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2. 调配与检查矿区应设立专门的金属结构仓库,配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调配和检查,保证材料品质。
入库的金属结构应实行分级标识,按计划使用的级别进行匹配。
3. 支护工作质量检查采掘现场支护工作牵涉到金属结构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这些均关系到采掘工作的安全和高效性。
对于金属结构的支护工作质量,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四、顶板监测1. 顶板智能化监测系统在矿山采掘过程中,应建立顶板智能化监测系统,动态了解采掘顶板的稳定状况,避免在采掘过程中出现各种危险情况。
2. 顶板监测过程和分析顶板监测过程可以是自动化的,也可以是手动化的,矿区应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监测点,监测人员能及时收到监控数据和实时告警,确保采掘顶板安全稳定。
同时,分析监测数据,提高对顶板变化的警觉性,应根据分析结果动态地调整支护结构,增强对坏地质的判断和预警能力。
五、结语顶板管理是保障矿山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持续深入落实各项规范措施,从顶板稳定性、支护金属结构、顶板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管管理。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Ⅰ级顶板(1)采场内有大断层通过。
(2)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且有交汇;(3)层理、片理、节理特别发育;(4)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5)采场附近有空区或陷落区,可能对本采场构成影响的。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Ⅱ级顶板(1)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2)层理、片理、节理比较发育;(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度的。
3、Ⅲ级顶板: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
二、顶板等级鉴定办法生产探矿结束后,在提交B级矿块时,地质人员要根据矿块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所提交的矿块的顶板等级,并在地质说明书中注明;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安全部门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说明书安全栏中说明;计划部门在下达月计划时,在计划中注明采场的顶板等级。
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安全部门与设计人员协商后,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有关部门予以调整。
三、顶板检查顶板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
1、I级顶板的检查安全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班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技术科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两次。
2、Ⅱ级顶板的检查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生产处长、坑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环处或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Ⅲ级顶板的检查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井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公司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煤业矿井的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顶板管理是指对采掘工作面顶板进行预测预报、支护设计、施工管理、验收评价等工作,确保顶板安全稳定的全过程。
第四条公司所属煤业矿井应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五条公司所属煤业矿井应加强顶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确保顶板安全。
第六条公司所属煤业矿井应定期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顶板安全。
第二章职能界定第七条技术部负责巷道支护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顶板岩性分析工作。
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单位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第八条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第九条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范围内的顶板巡查、管理工作。
第三章支护设计第十条技术部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围岩稳定性、使用设备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和参数。
第十一条支护设计应包括支护形式、材料、参数、施工工艺等内容,并应经过技术部审核批准。
第十二条支护设计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支护效果。
第四章施工管理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支护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支护质量。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顶板巡查制度,定期对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顶板事故的能力。
第五章验收评价第十六条巷道施工完毕后,应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设备撤除。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加强采掘工程顶板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
适用于所有采掘工程的顶板管理。
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采取措施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控制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风险,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3.合理设计:采取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保证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顶板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三、顶板管理责任1.矿业公司或采矿许可人应对顶板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并指派专人负责顶板管理工作。
2.矿业公司或采矿许可人应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四、顶板稳定性评估1.在采矿许可前,应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以确定采矿方案和顶板支护方案。
2.顶板稳定性评估应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并编制相应的评估报告。
五、顶板支护设计1.根据顶板稳定性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顶板支护设计方案。
2.顶板支护设计应包括支架类型、间距和材料等内容。
3.支架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六、顶板监测与预警1.采矿过程中,应定期对顶板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2.一旦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应建立健全的顶板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
七、安全教育和培训1.矿业公司或采矿许可人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矿工应定期接受有关顶板管理的培训,了解顶板管理规定和操作方法。
八、事故调查和处理1.发生与顶板管理相关的事故后,应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调查报告应详细记录事故原因和责任追究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九、处罚措施1.对于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罚,并督促整改。
2.对于严重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十、附则1.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采掘工程的顶板管理。
2.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采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5篇可选)
采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5篇可选)第一篇:采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鹤岗市神鹤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鹤岗市神鹤煤矿 2014年2月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1、一般措施(1)提高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淘汰初撑力小,刚度差易导致煤层复合顶板离层,使采面支架不稳定的木支柱和摩擦金属支柱。
(2)提高支架的稳定性,煤层倾角大或采面仰斜开采的,为防止顶板沿倾斜方向滑动推到支架,应采用斜撑支柱,、抬棚、木垛等特种支架来增加采面整体支架的稳定性。
(3)严格控制采高,厚煤层开采第一分层时要严格控制采高,使直接顶冒落后,岩石破碎膨胀充满采空区,防止冒落较大块顶板岩石采面倾斜方向向下滑动。
(4)采面严格控制反向开采。
防止初次放顶时发生推垮型冒顶事故。
(5)掘进采面上、下巷两道时,如发现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时,顶板挑顶掘进入、回风巷。
(6)采取高压注水和强制放顶。
有条件时可对坚硬顶板使用仪器进行监测,做出来压预报,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以减少顶板暴露的时间和面积。
(7)加强矿井地质工作,经验统计各类顶板周期来压时间以确定初步放顶的合理步距。
2、特殊措施:(1)采用伪俯斜开采工作面,其俯斜倾角控制在4~6°(2)掘进上、下喷槽时不破坏复合顶板。
(3)工作面初采时,避免反开帮。
(4)控制开采高度,采高可控制在1.8米~2.0米之内,严禁超高开采造成支架不稳定发生冒顶事故。
(5)尽量避免上、下顺槽与工作面倾角掘进。
(6)应用斜棚和戗柱,在工作面软支架按规定布置,减少软帮冒落时支架推向硬帮。
(7)使用金属网防止破碎顶板冒入采面。
(8)初次放顶时,将支架顶网连接到底板,挡在冒落矸石进入采面内。
3、矿成立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刘广存副组长:闫臣成员:艾洪亮、王和成、孙永海金代义、左全江神鹤煤矿 2014年2月第二篇:1902采面顶板管理安全措施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1902采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1902采煤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关系1902采煤工作面位于主斜井东翼一水平一采区M9煤层,为M9煤层首采工作面的接替回采工作面。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范文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保障人员安全,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等采矿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第三条顶板管理是指采矿工作面上方顶板的监测、维护和加固工作。
第四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应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实施动态监测和维护措施,统筹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六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七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制定顶板管理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对工作面上方顶板的稳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措施。
第九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稳定。
第十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配合采取顶板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第三章动态监测第十二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应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每日进行顶板稳定性监测。
第十三条监测设备应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数据录入应准确无误。
第十四条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裂隙情况。
第十六条发现异常情况时,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情况。
第四章维护措施第十八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制定顶板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和时间节点。
第十九条顶板维护工作应采取专业技术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第二十条采矿工作面顶板管理负责人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积水和杂物堆积。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确保采掘工程的顶板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订立本规定。
2.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实际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企业内全部采矿区域,全部从事采掘工程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定义1.顶板:指采掘工程中地层的最上部,经受着地面以上的压力。
2.顶板管理:指对采掘工程中的顶板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掌控,确保其稳定和安全。
第二章顶板管理责任第四条顶板管理责任1.企业管理负责人负有最终的顶板管理责任,应订立并落实相关的顶板管理制度。
2.矿长负责组织实施企业的顶板管理规定。
3.监察部门负责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顶板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负责顶板的监控、分析和预警。
第三章顶板管理措施第五条顶板监控1.企业应配备顶板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采掘工程中顶板的运动变动情况。
2.顶板监控系统应具备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及时、准确地取得顶板的位移、载荷等数据。
3.监控数据应进行有效的记录和保管,方便后期分析和评估。
第六条预警机制1.依据顶板监控数据,建立预警机制,设定合理的预警阀值。
2.当监控数据超出预警阀值时,顶板管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通知相关人员暂时停止工作,并进行更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第七条风险评估1.采矿前,应进行顶板的风险评估工作。
2.风险评估应考虑采矿区域地质特征、采掘工艺和排水情况等因素。
3.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顶板支护方案和防护措施。
第八条顶板支护1.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工程实际情况,订立合理的顶板支护方案。
2.顶板支护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3.顶板支护料子应符合质量要求,使用过程中要常常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人员培训1.顶板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管理本领。
2.顶板管理人员应熟识企业顶板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做到娴熟掌握。
3.全部从事采掘工程工作的员工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顶板安全管理要求和应急措施。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3篇)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采掘工程中的顶板及时有效地进行管理,保障采矿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采掘工程,包括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
第三条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
第四条顶板管理的目标是保护顶板的稳定性、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五条采掘工程的顶板管理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合理设置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2.积极采取措施,减小采矿对顶板的影响,降低顶板的变形和下沉。
3.加强顶板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4.对于长期停采或者新回采工作面,需要进行钻孔探测和地质勘探,明确顶板结构和地质条件。
5.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第六条对于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顶板管理方案,明确工作内容、任务、责任人等。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顶板监测和数据分析,定期评估顶板的稳定性。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支护措施和工作面布置。
4.定期进行顶板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5.及时进行顶板修复和加固工作,确保顶板的安全和稳定。
第七条针对不同的采矿工艺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档案,包括顶板监测数据、管理记录、修复情况等,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参考。
第九条加强顶板管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对于顶板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和责任事故,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本规定由采矿企业负责组织实施,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到此结束。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2)一、技术管理规定: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矿生产科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规程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规程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矿工安全,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下面,我们将从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制定顶板管理专项措施规程。
一、基本原则1. 全面预测,科学施工。
在顶板围岩性质、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2. 安全至上,预防为主。
采取科学、规范的施工办法,确保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 严格管理,责任到人。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履行各级领导的监督职责,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4. 联防联控,协同作业。
各分队、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确保施工安全。
二、管理措施1. 采取专业团队管理模式。
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负责顶板的研究预测、施工方案制定、安全监督等工作。
2. 制定施工规程。
依据矿山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规程,明确施工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
建立预警机制,根据观测数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顶板安全。
4. 坚持人员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适应各种施工环境和应急情况。
5. 强化监控管理。
在施工现场加强监测和管理,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对顶板的变形、位移、应力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各级管理人员汇报。
三、应急措施1. 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停止施工,并立即撤离施工人员。
2.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顶板崩落,确保人员安全。
3. 及时汇报上级机关。
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异常情况和打击处理结果,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
4. 启动矿井 emergency 机制。
协调和配合矿井 emergency 机制,及时处置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为顶板管理专项措施规程,确保施工顺利,保障人员安全。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模版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模版一、概述本规定是为了保障采掘工程中顶板的安全稳定,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高采掘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采掘工程中的顶板管理。
二、顶板管理责任1. 采掘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实施顶板管理规定,组织顶板管理工作。
2. 顶板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顶板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方案,确保顶板的稳定安全。
3. 顶板管理人员要定期对顶板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顶板管理要求1. 顶板支护应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确保其稳定可靠。
2. 顶板支护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顶板支护施工人员要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4. 临近工作面的顶板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5. 顶板管理人员要做好工作记录,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和处理情况,以备查阅。
四、顶板管理措施1. 对于较松软的顶板,要采用预切顶板或衬砌支护的方式,增加顶板的稳定性。
2. 对于有块状物的顶板,要及时清理和支护,避免块状物的掉落。
3. 对于存在断层的顶板,要加强对断层的支护,确保其稳定性。
4. 对于存在悬空顶板的地方,要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防止顶板的坍塌。
5. 对于长期停工的采掘工程,要进行顶板巩固和支护,保证工程完工后的安全。
五、顶板管理的法律责任1. 若因顶板管理不当造成事故,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若顶板管理人员发生违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3. 若发现施工单位违反顶板管理规定,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总结本规定是为了保障采掘工程中顶板的安全稳定,确保施工工人的安全,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通过制定严格的顶板管理规定,实施科学的顶板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最终目标是为了保障采掘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采掘过程中的顶板安全,并能有效地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细则。
本文将着重介绍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和各项措施。
一、明确责任和权限:1.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写和修订采掘顶板管理规定,并将其下达到各生产单位和班组。
2. 班组长或工程管理员要负责实施顶板管理规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3. 相关人员要对顶板管理规定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员工清楚了解规定内容。
二、顶板支护标准:1. 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根据采矿方法和矿层条件进行顶板支护设计和计算,确保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 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确保其质量合格,并按规定进行验收。
3. 严格执行支护标准,按时进行支护施工,并及时修复和维护支护结构,确保其在采掘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三、检测和监控:1. 开展顶板检测工作,对采掘过程中的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顶板问题。
2. 安装和使用顶板监测仪器,定期记录和统计顶板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制定应急预案:1. 制定和实施各种应急预案,包括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救援流程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2.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五、加强管理和监督:1. 加强对采掘过程中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
2. 对违反顶板管理规定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3. 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是确保采掘过程中顶板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明确责任、制定支护标准、加强检测和监控、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采掘工程的安全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场顶板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采场技术管理、采场作业程序,强化采场作业安全,预防冒顶片帮等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大茶园矿井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公司大茶园矿井井下各作业采场。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生产技术部门是采场顶板管理技术指导部门,负责对大茶园矿井采场顶板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安防环保部门是采场顶板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大茶园矿井采场顶板管理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第五条大茶园铀矿技术组是采场顶板管理日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对大茶园铀矿井下采场顶板管理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指导和日常检查。
第六条采掘承包队伍负责对本实施办法在井下各采场进行现场实施。
第三章管理措施
第七条地质调查工作
地质状况决定采矿方法,对作业采场经过的区域地质构造必须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清楚。
分析地质构造对采场作业安全带来的影响,根据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调查分析采场上中段底部结构、采场面积、充填情况等。
第八条采用可行回采方案和可靠作业方式
采场落顶须打竖向眼(即上采眼),上采眼须根据矿体的产状控制炮眼深度,特别是靠近矿体上盘时,打眼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和角度,炮眼深度以接触到上盘绿色层必须停止打眼。
装药放炮时靠近矿体上盘装药量相对较少,使矿体上盘保持一定厚度(50cm)的护顶矿,增强顶板的稳定性,最大可能避免上盘绿色层的暴露。
对采场边角碎矿特别是上盘的碎矿铲装尽量减少使用铲运机,可辅助人工将碎矿搬运至采场安全地点再用铲运机铲装,避免机械对上盘顶板的撞击。
对顶板稳定性差的采场,采用常规和无轨结合起来的进行出矿:用电耙将矿石耙至采场入口,铲运机在采场入口出矿,铲运机可避免在落顶后的采场空顶下作业。
第九条做好技术交底,加强安全管理
回采技术方案通过后在实施回采前,现场管理技术人员要消化技术方案的关键管理点,采掘现场作业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使采掘方案深入到每个参与人员的心中。
采矿地质技术人员、物探监测人员跟班及时,责任心强,指挥到位。
第十条加强采场顶板的支护与维护
为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顶板高度,一般控制在5.0m之内,不在高空顶下作业;控制采场顶板暴露面积,采场面积控制在600㎡之内。
加强支护,针对采场地压相对集中地段设置混凝土柱或矿(废)石柱以支撑采场顶板。
第十一条加强顶板、边帮检查,关注地压活动情况。
严格顶板监测制度。
进入采场作业时,首先要观察并及时处理顶板、边帮浮石,经常注意采场围岩的应力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采场顶板、边帮检查、处理,采掘施工单位必须落实管理责任人,能现场处理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及时上报,并作好记录,制定相关处理措施。
对地压相对较大及地质构造复杂的采场要定期开展采场顶板地质构造变化的研究提出相应措施,开展采场上中段砼底部结构形态变动(化)研究。
观察地压变化情况,分析地压活动规律,避免地压活动造成的损失。
第十二条加大采矿强度、及时处理采空区
缩短采场顶板的暴露时间,运用抢采抢运的方法突击作业,充填及时,加大充填强度,缩短充填时间。
充填时要求到边,特别对缓倾斜矿体的上盘,必须做到密实接顶,从而达到卸载顶板压力的效果,为下期作业创造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