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民居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衡阳常宁中田村
纵观整个古村建筑群,气势恢宏,“家”味十足,规划整齐,无廊无檐,多为进深三间面阔三间布局,砖木结构,青砖砌墙, 硬山顶,屋面覆小青瓦。山墙多为“金字屋”形制,山墙檐大多设计简朴,也有仿斗拱式如意装饰的,建筑的基石、廊柱、门楼、 窗框、厢板、照壁、屋梁等处,大多有纹饰图案,石质门框中钱字纹穗,寓意吉祥如意、四季如意、平安如意;门墩大象、如意 纹饰,寓意招财进宝、吉祥如意;海草纹饰寓意多子多福;门楣上方龙凤戏珠纹饰寓意龙凤呈祥之意;天井石雕鲤鱼跳龙门寓意 出人头地;木窗拐子龙纹饰寓意出人头地;倒挂蝙蝠纹饰寓意五福临门;喜鹊、梅花纹饰寓意喜上眉梢;垂柱莲花纹饰寓意美、 圣洁、长寿,出污泥而不染之意……木质槛窗的木雕图案、吊檐柱的荷花瓣造型,雕作工艺精美细致,线条流畅,均雕刻精美寓 意深刻,将家的祥和安宁体现的淋漓尽致,成为劝诫后世“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至理箴 言。
集中式
围合式
分散式
6、衡阳常宁中田村
中田村及其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 艺术价值,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丰富。经湖南省古建筑学家 考证,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古民居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迄 今600多年。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幢, 天井200多个,青石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民居 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800多户,居住者多为李姓,这在国内农村是 十分罕见的。
5、醴陵耿传公祠
耿传公祠系耿氏醴陵一脉的宗祠,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砖 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厢房组成,长71.4米,宽33 米,共有三进八十一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采 用湘东地区典型的庭园式布局,融入南方明清时期建筑的文化理念,设计巧 妙,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是醴陵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醴陵市新规划 的红色旅游和农耕文化展示区的一部分。
3、长沙靖港古镇
靖港古镇建筑多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相邻两户通常共用 一道山墙,屋面形式采用硬山搁檩式。为了丰富建筑的内部空 间,采用了灵活的结构处理。临街的第一进房屋多采用抬梁— —穿斗混合式构架,很少有通长的立柱落地,易获得较大的室 内空间,便于经营。第二进以后多为自用的住宅房间,勿需连 续大空间,故采用穿斗式构架,而且选材不必像抬梁式那样对 尺寸要求大。
4、醴陵民居
醴陵民居特征之二:四分三间、小房大厅堂。 醴陵民居整幢建筑大体称方形,并排三间,中间厅堂,两旁正房。房间被从中隔开,变成前后两间,整个房子就被隔成一个“ 田”字的形状,所以叫做“四分三间”。按照这种布局,一般人家也就有了一个厅堂,四个房间。所有的房间的门都开到位于中间 的厅堂来,厅堂也就自然成了全家的起居活动中心。
湘东民居研究
1、马家河镇
马家河古镇,位于湘江河株洲段南岸,据当地居 民介绍,古镇始建于明朝晚期,那时水运发达,南来 北往的船只都汇集于此,因此催生了这座古镇和它惟 一的一条古街。
“马家河”名字的来历,传说与明朝正德皇帝(1506年至 1522年) 有关。当年正德皇帝乘船南巡,经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而上,沿途微服 私访。船行至雷打岭附近时,正德皇帝离船上岸,御马跳下船后,直奔 湘江水边,欢快地饮起水来,此处是码头,过河的人很多,人们发现这 匹极不一般的马饮水湘江,惊呼:“马下河了,马下河了!”。“马下 河”就成了当地的地名,后来演变成了马家河。
7、湘东民居主要平面示意图
平江县虹桥镇毛源村
8、湘东民居主要立面形式
论文来源:湘东传统民居建筑地域特色研究 (湖南大学工程硕士学 位论文 作者:黄磊) http://www.doc88.com/p-2522496568213.html
9、湘东村落的主要构成方式
1、集中式 衡阳市常宁县庙前中田村建于明.永乐二年,村落四面环山,水系由村南小冋之水引入,村中道路横平竖直,如棋盘,路面全 部为本地产的青石或白石。现存房屋大部分建于清乾隆年间,中田为李姓单姓血缘村,祠堂与居民集中在一起,祠堂前为半月塘。 2、围合式 平江的梅仙镇哲寮村保存了近10栋明朝老宅,最早的建于明末清初,在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湛氏开始在“北山组” 的正南方,修建宗祠,这样,祠堂与旧居之间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祠堂面朝正北,在祠堂和旧居之间是一大片的水田,一条溪 流从这片盆地中间蜿蜒穿过,滋养着东西两边的稻田,后来村中的房屋陆续从两侧沿山脚围合了这片稻田。 3、分散式 村落中的房屋分散布置,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这类村落往往面积很大,地处大山深处,山地多而可耕地少,甚至林业资源 也少,地处群山的村落很难找到一地面积超过1公顷的平地,平江县冬塔乡的黄桥、东源、冬桃、小坪这几个村落,普遍是这种 分敞的布局。
2、朱亭镇
目前已完成《朱亭历 史文化名镇保护规 划》、《朱亭古镇旅 游规划》和《朱亭新 镇修建性规划》等规 划的编制工作。
2、朱亭镇
3、长沙靖港古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靖港,原名芦江,地处沩水入湘 江口,多洲滩,芦苇丛生,故名。唐 武德四年,内乱频仍,高祖皇帝李渊 派大将军李靖南下戡乱。李靖驻兵芦 江,“军令严整,秋毫无犯,百姓德 之,名其水曰靖港,以志不忘。”于 是,芦江始更名靖港。
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 省目前保存较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之一;中田古建筑的 军事防御性更是十分突出,带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古遗存随处可见, 遗存大量明代建筑构件,其文化考古价值极为珍贵。它是湖南省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衡阳市唯一的中国首 批传统村落。
2、朱亭镇
自三国始,朱亭就是一个人口稠密、市面繁华、 交通便利的集镇,官方在此设有驿站,亦为兵家必争 之地。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大理学家朱熹偕同张 拭同游南岳,途经朱亭,在港上木桥边歇宿,应当地 人士请求,结亭讲学。朱亭因之得名,从此奠定了千 年古镇的历史地位。凭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010年,朱亭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4、醴陵民居
醴陵民居特征之一:四六分水、宽檐带晒台。 醴陵民居从远处看来,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四六分水。所有墙壁都覆盖在瓦顶之下,整个青瓦的屋顶基本就按照前四后六的比 例分成两大块。两块方正的青瓦屋面在整幢房子中部靠前的位置相交,承接的降水,四成顺着檐沟流到房子前面,六成流到房子后 面。侧面就是三角形的墙垛,前后两个部份的瓦顶在墙面呈人字形相交。这种形状是醴陵民居的基本形状,偶尔有侧向厢房的,也 只是将这个人字交叉的屋面掉转九十度,两个人字屋顶垂直相交而已。 醴陵民居一般呈扁方形,前檐超出墙壁至少还有三根檩子的距离,在整个住房的前面形成一个狭长的前檐。东乡耕地金贵,前 檐伸出的檩子由从墙壁上伸出的挑梁支撑,宽度约为一米。西北乡地势开阔,在墙壁之外还要树两根屋檐树(柱子),承担前檐的 重量,这前檐也就可以做到一米五以上。在正厅以前的部份,前檐被做成上下连成,下层形成门罩的样子,足以遮蔽风雨,上层却 成为阳台,醴陵称为晒台,用来晾晒番薯和辣椒。房子前面的前檐却可以用来存放打谷机等较为笨重的大件农具或者堆放柴草。后 檐更加自由,倘若房间不够用,就在正房之后搭建杂屋,顺着屋檐的坡度延伸下去,厨房、厕所甚至饲养牲畜的地方全都能够解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