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培训相关(幻灯片)课件ppt

传染病培训相关(幻灯片)课件ppt
详细描述
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流感疫 情暴发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隔离、追踪接触者、加强宣传教育 ,以及建立全面的监测系统,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案例二:SARS疫情的防控
总结词
SARS疫情的防控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共同努力,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和全面 的预防措施。
总结词
埃博拉出血热的处置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加强患者救治和追踪接触者,同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 育。
详细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情严重、传染性强。在埃博拉出血 热疫情暴发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隔离、加强患者救治、追踪接触者、加强宣传教育 等。同时,应建立全面的监测系统,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传染病培训相关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传染病预防措施 • 传染病疫情应对 • 传染病案例分析 • 传染病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传染病基础知识
Chapter
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础。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定义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疾病。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与治疗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症状与治疗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病,减少其传播。
详细描述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症状,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治疗传染病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对于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需要采取特殊的隔离 和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播。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ppt课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人员
上述机构中的医生、护士 、实验室检测人员等,以 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 生。
职责
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后, 及时向当地县(区)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和报告内容的要求
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 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 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保障社会稳定
有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助于 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恐慌和不 安。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通过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机构可 以及时了解疫情动态,采取有效的 医疗救治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主体、程序和责任,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法律依据。
04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未来展望和发展
传染病疫情报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传染病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给疫情报告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报告方面的制度、 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增加了报告的难度。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 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加强也 为传染病疫情报告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要求。
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政策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进行细化和补充。

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预防水痘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 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 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 物传播。
麻疹一般病程较长,预后良好,但少 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麻疹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 鼻涕、眼睛发红、口腔黏膜斑等,严 重时可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被动监测
通过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报 告传染病病例,包括法定 报告传染病和自愿报告传 染病。
哨点监测
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进行 定期监测,以了解传染病 在特定人群中的流行趋势 和变化。
疫情报告的流程和要求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需按照规 定的报告流程,向当地卫生部门 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传染病可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甚至 危及生命。
危害社会稳定
传染病的传播可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 济发展。
危害生态环境
部分传染病可引起动物或植物的种群减少或灭绝, 破坏生态平衡。
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预防疾病复发或 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就医 复查。
家属和社会的支持与关爱
家属支持
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协助 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

社会关爱
社会各界应关注传染病的康复过程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减少歧 视和压力。
康复后的生活规划
指导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 生活和工作。
06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课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课件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 病病人、疑似病人和 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 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 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 内进行网络报告;
1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5
填卡→检查→核对→ 录入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 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 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 式(电话、传真)向 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报告,并于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 报告卡。
2、乙肝的病原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
3、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四、病例分类
填报要求(分型)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四类;(根据诊 断标准,未痰检应属于疑似病例,而不是临床诊断病例; 涂阳应属于实验室诊断病例,而不是疑似病例)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五、如何报告
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 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 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 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 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 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 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单击添加副标题
传染病疫情 报告和管理
培训课件
202X
院感科
一、谁报告?
1、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实行属 地管理原则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 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 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持续改进计 划
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优 化。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01
加强针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培 训。
02
对培训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 ,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
PART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本次培训成果总结回顾
1 2
培训内容丰富
本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涵盖了传染病的基本概 念、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 、系统。
清洁消毒
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定期清洁和消毒。
垃圾分类
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避 免乱扔乱倒。
疫苗接种与预防接种证办理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 接种各类疫苗,如流感疫苗、肺
炎球菌疫苗等。
预防接种证办理
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预防接种证 ,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疫苗接种
情况。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3-12-22
CATALOGUE
目 录
• 传染病概述 • 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 • 传染病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处置流程 • 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内容与方法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培训形式多样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 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培训效果显著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传染病防治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提高了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部署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传染病防治 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传染病疫情报告幻灯片

传染病疫情报告幻灯片

5、麻疹、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 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以 上病例。
6、流脑;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以上病例或出 现2例以上死亡。
7、出血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病例 或出现1例以上死亡。
14、报告人:此处是报告人姓名,自动填入。
15、医院填卡日期:必填项。
16、疾病名称:发选项。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 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注意:录入完毕后用户需要按“保存”才能把刚录 入的数据提交到服务器保存起来,如果中途退出 或关机,那么录入的数据将不会被保存。
对于有逻辑性错误的报卡,会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要求用户改正确后才能保存。
8、现住详细地址:计算机自动会加上省、市、县及乡 镇,用户只需修改并加上具体的村、门号。
9、职业:不明允许不填写。 10、发病日期:必填。 11、诊断日期:必填。
12、死亡日期:必填。
13、病例分类:1、临床确诊,2、实验室确诊。 (疑似将来会去掉),在查重删除时保留最高诊 断,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
4、身份证号:可以填,也可以不填15位或18位 均可,一旦录入了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 年龄等自动填入,用户不必再录。
5、性别:必填,用鼠标和键盘录入。 6、出生日期;可填也可不填。若不填出生日期,就填
写年龄;填写年龄不必填写出生日期,但两个必选择一 个。
7、年龄:对于只有月令和新生儿注意选择年龄单位, 默认为岁。
根据传染病网络直报有关项目分别进行说明:
1、地区编码:只有在省、地录入数据时,此栏才 允许用户选择(省里录入实验室HIV确诊个案数据)。 对于县或医院直报系统不允许选择(灰色).

传染病培训相关(幻灯片)课件ppt

传染病培训相关(幻灯片)课件ppt

乙肝
01
02
03
04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 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乙肝的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和黄疸等。
乙肝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 化和肝癌等疾病。
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 疫苗、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等。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
安全处置
按照相关规定,安全地处置医疗废弃物,防止二 次污染。
05 社会应对措施
社区防控
社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
社区监测与报告
建立社区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为政府决策提供 依据。
社区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观 察。
结核病可能导致肺部疾病,如肺炎和肺结核等。
结核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和夜间 出汗等。
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病人 和保持良好的通风等。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 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飞
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新冠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乏力、呼吸急促和喉咙
传染病预防措施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包括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患者和疑似患者。切断传播途径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传染源等。保护 易感人群包括接种疫苗、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传染病传播方式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课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训课件
• 提高应急资源响应速度和效率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践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救治工作,救治患者和降 低疫情扩散。
消杀工作
社会距离
加强病毒消杀工作,减少感染风险。 宣传和实施社交距离,减缓病毒传 播技术革新
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传染病的检测和诊断效率。
2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问题。
数据管理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帮助管理人员的决策。
食品安全管理
检查
加强对食品和场所的卫生检查。
监管
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确保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培训
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传染病病例报告与追踪
1 病例报告
2 病例追踪
3 舆情管理
建立及时和准确的病例报告 机制,确保传染病的及时控 制。
追踪病例流行情况,掌握疫 情发展态势,为防控工作提 供数据支持。
加强对社会舆情监控和应对, 提高公众意识和知识水平。
传染病应急预案
预警机制
应急预案
• 建立全国性的传染病预警机制
• 提高预警机构的监测能力 和报告效率
• 建立应急预案和评估指标 • 加强培训和演练
资源储备
• 建立应急医疗和物资资源 储备体系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培 训课件
了解如何追踪和管理传染病疫情,制定应对计划并培训管理人员。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1
数据
收集各地接种疫苗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2
预测
预测未来的接种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规划。
3
卫生宣传
加强卫生宣传以提高接种率。
疫情防控计划
入境策略
应对旅行者信息采集、隔离措施等挑战。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培训PPT课件(2024)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培训PPT课件(2024)

肝炎病毒标志物(如HBsAg、HBeAg、抗HCV等)、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 。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 等。
2024/1/29
18
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与报告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 表现和流行病学史,综合分析判断病 原体感染情况。
结果报告
及时、准确地向临床医生和疾控部门 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传染病防控 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注意保 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 传播等。
2024/1/29
5
全球及我国传染病现状
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传染病威胁包括 新冠疫情、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 。
我国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如 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疾病的发病 率仍较高,同时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也 不容忽视。
2024/1/29
细菌学检测方法
通过培养、分离和鉴定病原体 ,确定感染类型和治疗方案。
病毒学检测方法
利用病毒培养、抗原检测、核 酸检测等方法,诊断病毒感染

17
常见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指标
艾滋病
结核病
HIV抗体、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 数等。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试验、Xpert MTB/RIF等。
病毒性肝炎
流感
常见传染病诊断 标准及报告培训 PPT课件
2024/1/29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9
• 传染病概述与分类 •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 传染病报告制度与流程 • 实验室检测在传染病诊断中应用 • 临床医生在传染病防治中作用 • 总结与展望
2

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PPT

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PPT
❖ 建立HIS系统的医疗机构,视系统覆盖情况,应包 含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辅助检查登记、传染 病登记中各要素信息。
1.1 传染病相关登记
❖ 门诊日志 ❖ 出入院登记 ❖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 ❖ 传染病疫情登记
1.1.1 门诊日志
❖ 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日志登 记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相符合,符合率要求达 85%以上,且应该包含所有最终诊断为法定传染 病的病人记录。
❖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
甲、乙、丙三类共40种传染病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 乙类传染病(27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 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 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 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 影像部门的影像登记簿至少应包括:病人姓名、 送检科室、送检日期、影像结果诊断、检查日期 、异常结果反馈记录等项目。
1.1.3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
❖ 建立HIS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以电子记录代替检验登 记簿或影像登记簿,要求项目齐全,填写完整, 各医疗机构有专人熟悉系统操作,每日自查。至 少应包括:病人姓名、送检日期、送检科室和医 师、样品名称、检验结果、检验医生、检验日期 、异常结果反馈记录等。
▪ 报告时限在24小时内的:可于每日固定时间通知本院传染病报告 管理部门(预防保健科)取卡,并告知所报病种和例数。

COVID-19健康教育PPT课件

COVID-19健康教育PPT课件

病症识别
严重症状: 高热、呼吸困难加重、意识 丧失等。
就医建议
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症状: 立即戴口罩, 及时就医。 就医前准备: 提前致电医疗机 构,告知症状和旅行史。
就医建议
隔离和检测: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隔离和 病毒检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过度焦虑 和恐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手卫生: 经常洗手,使用洗手 液或含酒精的消毒剂。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尤其是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 。
预防措施
社交距离: 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避免 近距离接触。
避免聚集: 避免大型聚集活动,减少感 染风险。
病症识别
病症识别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呼吸 困难等。
早期症状: 可能出现肌肉疼痛 、嗓子痛、嗓音嘶哑等。
COVID-19健康 教育PPT课件
目录 疫情背景 预防措施 病症识别 就医建议 心理健康 疫苗接种 总结
疫情背景
疫情背景
疫情概述: COVID-19是一种新 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全 球范围内爆发。
病毒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 传播。
疫情背景
症状表现: 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 乏力等。
总结
总结
预防为主: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胜于治疗。
科学依据: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 的指南和建议行动。
总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共同抗疫: 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 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寻求支持: 和家人、朋友交流 ,寻求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
注意休息: 确保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 食习惯。
疫苗接种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合作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 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认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组织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传 染病防治相关的科研项目,推动防治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参与志愿者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传染病 防治工作,如协助开展疫情监测、防 控宣传等。
合理膳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有助于预防传染病。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 恢复和免疫力提升,有助于预防传染病。
02 03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 科口罩或更高级别口罩。佩戴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尽量 减少触摸口罩外部。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避免拥挤和密 闭的环境,尽量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习惯
应急预案
制定和实施传染病应急预 案,减轻疫情对易感人群 的危害。
03
常见传染病防治
流感防治
总结词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
传染性。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个人 卫生、接种流感疫苗等。
治疗方式
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出现症状 及时就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 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填卡→检查→核对→录入
8 需报告的疾病
法定传染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
其他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
疾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
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 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 泻病。(11种)
11
报告方式
属地化管理
首诊医生对诊断的传染病病例应立即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医院防保科, 由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C、应再次报卡
16
报告要求
3)患者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应尽可能详尽如实填 写。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出生日期/年龄:出生日期与年龄只要选择一项填 写即可,优先填写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不详时,填写 实足年龄。
➢ 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 位 选择“月”;
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管理
1
2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3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控制
4
传染病诊断原则
➢ 应遵循综合诊断的原则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传染病报告卡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填报, 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其中纸质报 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 写,字迹清楚,禁止修改。
传染病报告卡保存3年。
电子传染病报告卡按月备份,保存3年。
14
报告要求
1)卡片编号:网络直报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 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 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 “订正报告”;
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 例。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 报卡。
15
某患者,先在卫生院就诊,诊断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并且 卫生院报卡,因病情较重又到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则 该县人民医院是否应再次报卡( )
A、该病例已报过卡,故无须再报 诊病例,故无须报卡
B、该病例应记为复
游,回来后发生感染性腹泻,于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浙二医
院就诊,则该病例报告的现住址应为(

A、嘉兴桐乡凤鸣街道某小区
B、杭州滨江浦沿街道省中医药大学
C、舟山普陀普陀山镇
D、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浙二医院
21
报告要求
10)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 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以便管理。
19
报告要求
9)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 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 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 民组(门牌号)。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 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
20
某学生,身份证户籍地为嘉兴桐乡凤鸣街道,目前在杭州滨
江浦沿街道省中医药上学,五一期间去舟山普陀普陀山镇旅
8)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
时间≥6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
的类别前划“√”。
Ⅰ 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Ⅱ 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
居民。 Ⅲ 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
居民。 Ⅳ 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Ⅴ 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Ⅵ 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12
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脊灰、 肺炭疽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 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 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同时电话报告 当地CDC。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 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为24小 时内实施网络报告。
13
报告要求
9 法定传染病
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了37种依法报告的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 丙类10种。
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
2013年11月1日调整为丙类,纳入流感管理。 2013年11月1日将人感染H7N9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
➢ 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17
报告要求
6)工作单位: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 工、教师、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其中学生 及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发病时所在的学校(托幼 机构)及班级名称。
7)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 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
18

报告要求
采供血机构。 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以及
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 ✓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 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 信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 责审核。
7 直报工作流程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行业标准 诊疗指南
5
主要内容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报告系统功能完善 常见传染病报告存在的问题
6 直报工作规定
管理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 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
10 法定传染病(39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种)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 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 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26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