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常用成语辨析
2020国考行测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看了都说是干货
![2020国考行测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看了都说是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c6aac64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2020国考行测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看了都说是干货
2020国考行测中的近义词成语辨析,一直都是考生必备技能,其中蕴含的价值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真的像宝贵的干货一样,成语辨析如果能够做到准确,也将大大提升考生的行测分数。
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什么叫做“近义词成语”,它是由一个成语定义了多个意思,同义词成语也是由两个以上的成语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成语。
近义词成语辨析,要求考生根据现在出现的近义词成语或同义词成语,要能够准确的把握意思,把握其深层次的含义,准确的区分它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此外,什么是有效的辨析工具,它可以帮助考生准确的辨析,比如:词语的语义范围,与之相连的概念及意义,语境背景等等。
只有把握住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够更好的熟悉这种辨析。
辨析方式上,考生应该采取:把握篇章意思,把握语句背景,充分了解文意,考虑上下文关系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生熟练掌握。
此外,近义词成语辨析还需要考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对,这些成语对其实是近义词的一种,比如:“枯涸”与“枯竭”、“细活”与“细微”等等,这些成语对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意义,考生要能把握它们的核心,再加上语境背景,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要总结起来,2020国考行测中近义词成语辨析真的是宝贵的干货,只有准确把握里面的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分数。
了解了近义词
成语辨析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熟悉这种辨析方式,在考试中才能实现高分取得胜利。
2020年国考行测不容易理解正确的高频成语.doc
![2020年国考行测不容易理解正确的高频成语.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5e462e5acfa1c7aa00cc64.png)
2020年国考行测不容易理解正确的高频成语实际上,成语意思理解不对,往往都是因为望文生义,也可以理解为望字生义,逮着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就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
本篇我们接着复习一下不容易理解正确的高频成语。
1.积重难返解析:是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贬义词。
2.蔚然成风解析:也说蔚成风气。
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3.纷至沓来解析: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
4.投鼠忌器解析: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
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为贬义词。
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
5.噤若寒蝉解析: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意。
噤:闭口不作声,像冬季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6.雨后春笋解析: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7.判若云泥解析: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
判,区别,分辨,云泥,云在天,泥在地。
8.如火如荼解析: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荼:茅草的白花。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9.文不加点解析: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0.味同嚼蜡解析:意思是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
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蜡,天然的动植物的分泌物,如蜂蜡等。
11.不经之谈解析:指荒唐、没有根据的话。
经:正常。
12.柳暗花明解析:意思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13.继往开来解析:继:继承;往:过去;开:开辟;来:未来。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14.高屋建瓴解析:意思是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
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fab43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f.png)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公务员考试和高考都是我国国家级考试,对中国的学生和应聘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试,而这些考试中都会涉及到成语、近义词等语言知识。
因此,在备考考试时,尤其需要掌握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技巧。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的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成语辨析1. 轻举妄动和莽撞无礼轻举妄动是指不经思考而随意行动,结果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莽撞无礼是指不尊重他人、不考虑后果,单纯依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2. 左右逢源和左右开弓左右逢源比喻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善于给他人钦佩、称赞等回复。
左右开弓是指左右开口,大力地解决问题。
3. 囫囵吞枣和咬文嚼字囫囵吞枣是指对知识理解不全面,不求甄别地一股脑地学习。
咬文嚼字则是指对文字字句过分考究,对于整个具体问题的总体思想或基本情况丧失关注。
4. 过河拆桥和破釜沉舟过河拆桥比喻利用别人好处,自己却不顾后果。
破釜沉舟则是指不顾一切进行决斗,事情成功或失败,都不打算撤回。
5. 自欺欺人和只争朝夕自欺欺人是指欺骗自己的心理,把错误看成正确、恶劣看成好坏。
而只争朝夕则指在紧急时期加倍努力,争取成功,也是一种鼓励自己的状态。
二、近义词辨析1. 逊色和逊劣逊色指比较某些方面而言不如其他事物。
逊劣是指不如对方的整体比较。
2. 海纳百川和聚沙成塔海纳百川表明包容、接纳其他的一切事物和观点。
聚沙成塔则是指集中力量去凝聚大量细枝末节的部分。
3. 朝气蓬勃和充满朝气朝气蓬勃表示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充满朝气是指充满热情与活力。
4. 细节和细节问题细节指某一事物的一些微小的部分,而细节问题则是使事情顺利进行所必须要考虑的一些小的细节部分。
5. 码头和对码头码头是指海、河等水道渡口的建筑物。
对码头是指控制码头内/外环境的清洁、安全、秩序化的人员。
以上仅是成语和近义词的部分常见辨析例子,希望能够让大家有一定的提高和掌握。
在复习或备考考试时,欢迎更多地了解、掌握这类语言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表现。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7aeb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e.png)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公务员考试中,成语辨析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很多成语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却有着微小的差别。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考试中最常考的成语进行辨析,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风马牛不相及 vs. 迥然不同1. 风马牛不相及意思是完全没有关系。
比如,他在讲大树,我在谈吃柿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2. 迥然不同意思是截然不同。
比如,两件事物完全不同,就可以说它们是迥然不同的。
二、欲盖弥彰 vs. 画蛇添足1. 欲盖弥彰意思是想掩盖一个错误,却使错误更明显。
比如,打了补丁又涂了漆,但是修理的痕迹还是很明显,这就是欲盖弥彰。
2. 画蛇添足意思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增加某些无用或没必要的东西。
比如,本来已经很好了,却还要摆弄一些没用的东西,这就是画蛇添足。
三、名不副实 vs. 本来面目1. 名不副实意思是称呼与实际情况不符。
比如,用信誉良好的公司的名字开设一家不良的公司,这就是名不副实。
2. 本来面目意思是本质的真实的情况。
比如,虽然某人表面看上去有些不可信,但是了解其本来面目后却会发现其具备非凡的能力。
四、大同小异 vs. 十有八九1. 大同小异意思是指相对于整体而言,有些微小的差别。
比如,两件东西在总体上很相似,但是有些小部分略有区别,这就是大同小异。
2. 十有八九意思是十之八九,几乎是肯定的。
比如,如果你下雨的概率已经九个有八个了,那么他几乎肯定会下雨。
五、殃及池鱼 vs. 因噎废食1. 殃及池鱼意思是指在修理某些问题时,可能会造成其他人的损失。
比如,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如果不小心将其他人卷入其中,那么就会发生殃及池鱼的情况。
2. 因噎废食意思是指因为某些极小的缺陷而放弃某些机会。
比如,因为一点小不足而放弃了一份好工作,这就是因噎废食。
六、一心一意 vs. 心不在焉1. 一心一意意思是专注于某些事物,完全投入其中。
比如,如果你非常专注于一些活动,那么你就是一心一意的。
2. 心不在焉意思是指因为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专注于某些事情。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e155844693daef5ef73dc7.png)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30ba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1.png)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2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4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认为是这样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然:正确,对,这样。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6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7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激流勇进:虽然有很急很急的激流,但也一样前进。
比喻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8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
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7e4e80a482fb4daa58d4be2.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2020国考行测指点:看懂高频成语 看穿命题人思维
![2020国考行测指点:看懂高频成语 看穿命题人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cb23ef78bd63186bcebbcac.png)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帮助。
2020国考行测指点:看懂高频成语 看穿命题人思维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浮光掠影 异彩纷呈
B.蜻蜓点水 丰富多彩
C.一目十行 源远流长
D.走马观花 博大精深
【中公解析】D 文段第一空形容的是看敦煌壁画,“一目十行”指阅读速度非常快;“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皆不符合题意。“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题中表达的意思是敦煌壁画数量之多,即使随意的观看,也要很长时间,因此,“走马观花”符合题意;同时,内涵只有“博大精深”才能修饰。故选D。
走马观花: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含贬义。
通过意思可以发现,浮光掠影更侧重一晃而过,走马观花单纯强调观察不仔细,浅尝辄止多形容研究,贬义词。
【试题再现】敦煌壁画共有五万多平方米,若按高为一米来排列,有五十多公里长,即使______,也要夜以继日。作为人类文明奇迹和世界文化艺术瑰宝,敦煌壁画的重大价值不光是数量之巨,而且更在于其内涵的______。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21ebe37f1922791688e870.png)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高频成语考点梳理大家都知道逻辑填空,除了考查实词意外还会考查成语。
成语辨析除了需要提炼题干有效的语境确定一些限定性选项以外,还要关注成语的具体含义。
在单一的成语辨析当中,要注意成语中的近义词的区分。
很多考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成语太多了,记不住怎么办”。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做一些方向性的梳理。
主要梳理高频成语的精讲,高频意味着这个成语在试卷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被命题人所关注。
第一组高频成语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屡见不鲜:指常常看见,并不新奇。
多含贬义。
源源不绝: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多用于事物,少用于人且不能用作宾语。
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
第二组高频成语甚嚣尘上:意思是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
今常用来形容某种传闻或谬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意思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例题1.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少有关。
在传世的宋代文史资料中,既无只字提到张择端,也无画作的其他记载。
《清明上河图》现世后,各种仿作______,一时间画作的真伪之辨______。
直到1950年,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张著亲跋的《清明上河图》,经众专家______,一致确认此本才是真迹,版本之争才宣告结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满城风雨甄别B.屡见不鲜莫衷一是考证C.层出不穷甚嚣尘上鉴定D.源源不断众说纷纭辨认答案:C.中公解析:有原文可知第一个空意在表达仿作出现了很多。
上面第一组高频成语的辨析,不难看出“层出不穷”更符合语境。
后两个空,经带入验证也符合语境含义。
例题2.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种公益组织和项目________,在运行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2020国考行测备考:真题中出现的高频成语.doc
![2020国考行测备考:真题中出现的高频成语.doc](https://img.taocdn.com/s3/m/e58b3d72aaea998fcc220ea2.png)
2020国考行测备考:真题中出现的高频成语近年来,逻辑填空题对成语辨析的考查在国考行测题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以近五年国考行测真题(地市级)为例:逻辑填空中成语考情分析由图表可知,考察成语辨析的题目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9年国考行测逻辑填空部分出现的成语数量高达100个,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小编就为同学们整理出近五年行测真题中出现的一些高频成语,请大家一定要牢记于心。
1.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
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2.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
3.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4.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5.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6.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7.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8.沽名钓誉:沽:捞取,故意做作以谋取;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9.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
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0.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1.锦上添花: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摆放鲜花。
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12.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扎:扎营)。
比喻有步骤有把握地做事。
13.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14.饮鸩止渴:喝毒酒来解渴。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
15.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6.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17.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18.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意为土圭,测日影器;臬:意为水臬,古时测量水平的仪器;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ed05e9783e0912a3162a54.png)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2020国考公务员言语理解成语辨析题系列汇总.doc
![2020国考公务员言语理解成语辨析题系列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1b68460b4e767f5acfcea2.png)
2020国考公务员言语理解成语辨析题系列汇总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
中性成语,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
多用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如珠联壁合的一对。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例如:满城的彩灯与腾空的焰火交相映辉。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重在强调结果很好。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重在强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题.在会展场馆、组展商实力和展会项目三大指标上全面领跑,使德国得以称雄全球会展业。
德国企业_______,大量中小企业从家门口举办的国际高品质展会中获益匪浅,德国制造和优质展会_______,共同助推德国经济的发展。
(2018年421联考《行测》真题)A.蜂拥而至相辅相成B.近水楼台相得益彰C.不期而遇并驾齐驱D.摩拳擦掌同舟共济【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最后一句话可知,应该是德国制造和优质展会两者配合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助推德国经济的发展。
C项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D项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都与文意不符,排除。
A项相辅相成指相互配合,强调缺一不可。
相比之下,B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文意。
代入前半部分近水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与文段中大量中小企业从家门口举办的国际高品质展会中获益匪浅相对应。
故选择B项。
【成语拓展】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拥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近水楼台: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见到月亮。
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成语辨析系列(二)循规蹈矩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按图索骥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
2020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近义成语辨析.doc
![2020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近义成语辨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4f3638011ca300a6c390c8.png)
2020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近义成语辨析南辕北辙是说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背道而驰指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
这组近义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就同一事物而言,偏重于行动和目的相反;后者就两个事物而言,偏重于彼此距离越来越远。
例1.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而现在的四合院几乎一模一样,仿佛一条生产线上下来,与建筑传统_____。
(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背道而驰C. 天壤之别D. 大相径庭答案:B2.大相径庭、截然相反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截然相反通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这组近义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表示不同,差距大;后者表示对立的双方,完全相反,程度更重一些。
例2.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___________的倾向:一种是_____________,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背道而驰顾影自怜B.大相径庭妄自尊大C.迥然不同自怨自艾D.截然相反妄自菲薄答案:D3.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推心置腹表示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
也比喻真诚待人。
这组近义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对象可以是很多人,表示对大家没有任何隐瞒,多是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后者的对象是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人,涉及内容较为私密。
例 3.从家庭来说,现在父母大多为职场人士,难以__________同子女沟通交往,就是在有限的交往中,也更在意孩子的学业,包括学习成绩和所谓素质培养,而很少__________。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7041b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2.png)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一、初级篇1. 揠苗助长 VS 引人入胜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引人入胜:形容有趣味或吸引人。
2. 意兴阑珊 VS 心旷神怡意兴阑珊:形容兴趣盎然的事情突然中断或消磨。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畅快,神清气爽。
3. 目不识丁 VS 深明大义目不识丁:形容文化水平极低,无知。
深明大义:形容明白道理,懂得大道理。
4. 韬光养晦 VS 滥竽充数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张扬。
滥竽充数:形容没有真才实学,混在一起。
二、中级篇1. 纸上谈兵 VS 言之无物纸上谈兵:形容只会说而不会做,空谈理论。
言之无物:说话没有内容、没有实质。
2. 持之以恒 VS 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形容坚持不懈,毫不动摇。
废寝忘食:形容专心一意,不顾一切。
3. 明知故犯 VS 无心插柳明知故犯: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犯。
无心插柳:形容无意中得到好结果。
4. 龙飞凤舞 VS 磨杵成针龙飞凤舞:形容书法、舞蹈等动作华丽翩跹。
磨杵成针:形容坚持不懈,最终能够成功。
三、高级篇1. 天衣无缝 VS 万事俱备天衣无缝:形容做事十分精细而完美。
万事俱备:形容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 明察秋毫 VS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形容见解敏锐,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见微知著:形容透过细微之处能够看出事物的本质。
3. 寸步不让 VS 退避三舍寸步不让:形容坚决不让步,毫不妥协。
退避三舍:形容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4. 兴风作浪 VS 强词夺理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强词夺理:不顾事实真相,通过强势语言来迫使对方接受。
综上所述,以上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成语辨析汇总。
在备考行测时,掌握这些成语的正确用法和区别对于正确理解题目,准确表达观点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对这些成语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大家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0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成语辨析的技巧.doc
![2020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成语辨析的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748bd8767f5acfa1c7cdfc.png)
2020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成语辨析的技巧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
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即死守规矩含有贬义。
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含褒义,常用于学习或工作,重点强调渐进,逐渐提高、进步。
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
原作按图索骏。
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
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例题.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我们应尊重当地实际,________、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________。
在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
(2019年420联考《行测》真题)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A. 循规蹈矩、分庭抗礼B. 按部就班、投闲置散C. 循序渐进、贪大求快D. 按图索骥、急于求成【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首句小城镇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可知接下来整个文段也应围绕长期、渐进展开。
A项循规蹈矩比喻按规矩行事,或不敢变通,侧重遵守规矩;D项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均无法与长期、渐进对应,排除A、D项。
第二空,根据不能盲目可知,横线处要体现与前文长期的渐进相反的意思,B项投闲置散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强调不被重视或不被任用,与文意无关,排除。
C项贪大求快符合文意,循序渐进也指按照一定顺序逐渐深入或提高,故选择C项。
【成语拓展】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3a51a2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7.png)
公务员行测成语积累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成语的掌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在阅读理解、逻辑填空等题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且容易被误用的成语。
首先,我们来看看“首当其冲”这个成语。
很多人会误以为它是“首先冲在前面”的意思,但实际上,它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家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差强人意”也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成语。
不少人觉得它是表示“让人不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例如:“这次的考试成绩虽不是很优秀,但也差强人意。
”再来说说“文不加点”,它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像“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目无全牛”可不是说一个人目光短浅,而是指技艺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地步。
例如:“他对这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万人空巷”并非是街巷空无一人,而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比如:“这部电影首映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万人空巷。
”“望其项背”常被误用为“赶不上”,其实它表示能够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几位年轻人的才华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不以为然”容易和“不以为意”混淆。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则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不刊之论”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数量多。
“明日黄花”不是明天的花朵,而是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登堂入室”不是简单地进入房间,而是指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炙手可热”不是指东西很热门,而是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屡试不爽”不是多次尝试都不成功,而是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下里巴人”不是指地位低下的人,而是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318d0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d.png)
公考中必考的高频成语辨析(100个)1.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化莫测。
2.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空前绝后:从来没有过,今后也不再有,夸张的形容独一无二。
4.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通常指多个主体)5.灿若繁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
(通常形容人)6.泥古不化:拘泥于古人旧的思想或做法,不知道改变。
(贬义)7.背道而驰:通常指行动和目的不一致。
8.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贬义词)9.亦步亦趋:缺乏主见或为讨好他人而事事模范、追随别人(贬义词)10.虚无主义: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遗产,否定名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
11.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真事,不敢相信)12.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有虚假成分)13.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14.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15.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指手画脚)16.嗤之以鼻:表示轻蔑。
17.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18.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19.莫衷一是:表示意见不一致,有分歧。
20.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
(事中阶段)21.居安思危:指时时提高警觉,预防祸患(思想上,事前阶段)22.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行动上,事前阶段)23.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未发生之前。
(事前阶段)24.防微杜渐:比喻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他发展。
(事中阶段)25.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强调快且容易)26.一朝一夕:一个早上或一个晚上。
(形容时间快)27.轻而易举:形容十分容易。
28.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效果。
(形容快)29.信手拈来:写文章的时候,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典故,用不着思考。
30.独善其身:原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的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2020宁德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常用成语辨析
![2020宁德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常用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09ce264a7302768f99392c.png)
2020宁德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常用成语辨析在行测逻辑填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同日而语、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相提并论等几个表示看待事物的词,这四个词含义差别不大含义十分相近的词,很容易让我们混淆,相信有很多同学都被这几个词难倒过,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辨析它们,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同日而语】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相比较,所以一定和时间有关系。
比如:“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比如“早期作品”和“现在的创作”。
【相提并论】是指对有差别的(多指水平,地位)事物同等看待。
比如,张三的成绩是100分,李四是50分,那二人的成绩,水平不一致不能相提并论。
再比如《飘》和《霸道总裁爱上我》两本小说水平地位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更多强调类别。
【等量齐观】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看成是相同的。
简单说,就是把不一样的说成是一样的。
比如:象棋的规则和围棋规则其中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不能说成是一样的,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以上是对此类相近词含义的分析,需要考生结合示例体会四词之间含义侧重的不同,更深入的理解每个词的含义侧重,理解记忆,利于辨析。
通过例题,再强化对四词的认识:【例1】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________;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C.混为一谈同日而语D.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例2】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________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________,而忧虑则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特有混为一谈B.广泛等量齐观C.普遍相提并论D.固有同日而语【例1】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常用成
语辨析
【同日而语】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相比较,所以一定和时间有关系。
比如:“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比如“早期作品”和“现在的创作”。
【相提并论】是指对有差别的(多指水平,地位)事物同等看待。
比如,张三的成绩是100分,李四是50分,那二人的成绩,水平不一致不能相提并论。
再比如《飘》和《霸道总裁爱上我》两本小说水平地位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更多强调类别。
【等量齐观】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看成是相同的。
简单说,就是把不一样的说成是一样的。
比如:象棋的规则和围棋规则其中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不能说成是一样的,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以上是对此类相近词含义的分析,需要考生结合示例体会四词之间含义侧重的不同,更深入的理解每个词的含义侧重,理解记忆,利于辨析。
通过例题,再强化对四词的认识:
【例1】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________;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
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C.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D.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例2】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________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________,而忧虑则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有混为一谈
B.广泛等量齐观
C.普遍相提并论
D.固有同日而语
【例1】C。
解析:第一空,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是不同的,一个可取一个不可取,二者也是有清晰的分界,所以不要把二者弄混,填“混为一谈”。
第二空,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和时间有关系,只能填“同日而语”。
那么答案自然可以锁定C项。
【例2】B。
解析:第一空联系前后句意思,不特属于某些社会,而是弥漫于不同的阶层,是强调范围广,“广泛”“普遍”合适。
第二空说明的是同是忧虑但是忧虑的内容是不同的,要填表示二者不同的词语,“等量齐观”意思合适。
贫困者和富有者都有
忧虑,可见是同样的话题,是同等的,并非不能一块谈论的问题,故“相提并论”并不合适。
所以锁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