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c orrection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d moral behavior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政治教学反思

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xxx中学李凯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

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

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

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品德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

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

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不良

品德行为之所以在初中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变

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

接受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学习他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这是积

极走向社会、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表现,但他们缺乏是非识别能力,加上自我行为控制较差,极易沾染社会恶习,成为不良品德

的行为问题儿童。具体分析,不良品德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中消

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不当"及学生不良的心

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着重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

来谈谈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影响。

一、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中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这些原因

包括: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

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

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事例一]:因摆阔而奢侈浪费,某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周海过生日时,定做了100块钱的大蛋糕,买了三箱可乐,又让爸爸妈妈在

国际大饭店订了一桌800元的酒席,非常风光排场地宴请同班10

个同学参加自己的生日晚宴。同学们对周海的派头惊叹不已,周

海也因自己的一掷千金而自鸣得意。

2、消极的情绪体验。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

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

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事例二]:因哥们义气打架斗殴某市高一

(1)班学生方宏伟躺在医院里,因失血过多而面色苍白。

原来,昨天同班好友蒯彪找到方宏伟,让他一起去教训教训高一(2)班的李和林,因为李和林总是带着一帮人欺负蒯彪。

方宏伟和蒯彪是铁哥们,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结果,他们和李

和林一帮人恶战了一场,最后,方宏伟被人捅了一刀,昏迷在打

斗现场。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

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

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事例三]:因自视甚高性格孤僻。某中学高二学生谭明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拿第一,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他也因此对别人不屑一顾,认为其他同学智商太低、太笨,完全不能同自己相比。他从

来不和班上的同学讨论学习问题,也不在一起聊天玩耍,而是一

个人独来独往,傲视一切。原本对他敬佩不已的同学们也渐渐疏

远了谭明,谭明变得越来越不合群,最后,整天除了学习外,不再有任何同龄青少年的生活乐趣。

4、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地矫正,反而侥幸得逞,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建立动力定型,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事例四]:小偷小摸成癖好。某市高一学生程胜家庭环境不错,生活条件很好。可是他每次逛超市时,时常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货架上偷拿一些并不贵重的物品,他把它们放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带回家。每次小偷小摸的时候,程胜也担心被人发生,名誉扫地,但是偷窃的快乐总是占上风,他总是乐此不彼。

此外,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的心理都可能使一些中学生产生过错行为或不良品德行为。

二、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自尊心较强,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一般认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和步骤: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一般比较自卑,人际关系较差,但他们自尊心强。作为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