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刘凌云-3-41海绵动物门
刘凌云动物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五界系统是什么?物种、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名词解释:种、亚种、双名法、三名法第三章原生动物门一、总门特征、四个纲及代表动物二、鞭毛纲眼虫主要特征团藻结构、利什曼原虫生活史:脊椎动物体内(无鞭毛体)、白蛉子体内(鞭毛体)、寄生部位(巨噬细胞)三、大变形虫特征:1.外形:质膜、外质、内质(溶胶质、凝胶质)2.运动:伪足3.营养:吞噬、胞饮(名词)4.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5.呼吸:体表6.生殖:二分裂7.包囊重要类群: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史,124核包囊、寄生部位四、孢子纲间日疟原虫(打摆子)、五大寄生虫、世代交替人体内(裂体生殖):1.红细胞前期:肝细胞发育,裂体生殖2.红细胞外期:肝、裂体生殖3.红细胞内期:红细胞,裂体最后产生大小配子进入按蚊体内(配子生殖、孢子生殖)动合子——卵囊——子孢子五、纤毛纲:草履虫1.外形:刺丝泡、表膜泡、口沟、纤毛2.营养:吞噬、大核营养,小核生殖3.伸缩泡:水分调节4.呼吸:体表5.生殖:横二裂,接合生殖(2-8)第四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原生——中生——后生中生:双胚虫、直泳虫起源证据:古生物学、形态、胚胎重要阶段:1.受精卵:动物极<植物极2.卵裂及其类型,每种类型代表动物3.囊胚4.原肠胚及五种形式5.中胚层,体腔及体腔形成的两种方式:后口、原口6.胚层分化生物发生律定义第五章多孔动物(海绵动物)主要特征:1.体型不对称2.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组织:皮层:扁细胞,孔细胞;中胶层:骨针,海绵丝,变形细胞,芒状细胞;胃层:领细胞。
胞内消化3.水沟系:单沟(白枝海绵)、双沟(毛壶)、多沟(浴海绵)4.生殖:无性有芽球、出芽;有性:逆转5.再生能力强第六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门的主要特征:1.辐射对称、两辐射对称2.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概念3.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占优势,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称上皮肌细胞4.肌肉:属于上皮和肌肉5.网状神经系统:无定向,称扩散神经代表动物水螅:1.外形:口、触手、基盘、垂唇2.体壁:外胚层(皮层)、皮肌细胞、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中胶层,胃层:内皮肌细胞或称营养肌肉细胞,具有营养和收缩机能3.消化循环腔:以胞内消化为主,可细胞外消化4.呼吸和排泄由各细胞完成5.生殖:出芽、精卵结合6.再生能力强腔肠动物分纲:1.水螅纲:薮枝虫:外形结构、浮浪幼虫世代交替2.钵水母纲:海月水母3.珊瑚纲:海葵第七章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定义及意义2.中胚层形成、意义3.体壁:皮肌囊,实质组织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或消化系统退化5.排泄系统:原肾管由焰细胞(管细胞和帽细胞组成)排水和废物6.梯形神经系统7.出现固定生殖腺和导管涡虫纲:三角涡虫吸虫纲:华枝睾吸虫绦虫纲:猪带绦虫三角涡虫特征:1.外形:耳突、口、吻、眼点、腹面纤毛2.体壁:由表皮和肌肉组成皮肌囊,另外表皮中有杆状细胞可防御天敌,肌肉有环、斜、纵3.实质:中胚层形成,可储存水分和养分4.有口无肛门,三支肠.呼吸、循环分别由体表和实质完成6.排泄:原肾管7.神经和感官:梯形,耳突,眼点8.生殖.再生能力强吸虫的主要特征:1.外形:口吸盘,腹吸盘2.体壁:表皮为合胞体,胞饮,小泡,小刺,其下为环,纵肌,实质3.消化:二肠支,无肛门4.厌氧呼吸,原肾管5.梯形神经6.生殖系统:梅氏腺或卵腔7.生活史:终寄主:人,中间寄主:沼螺和鱼: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鱼(囊蚴)——人(成虫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猪带绦虫特征:1.外形:头节、颈部、节片。
普通动物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西学院

普通动物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西学院河西学院第一章测试1.在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我国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种类及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许多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和珍贵动物,有些是珍稀濒危动物。
为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动物资源的情况,这是一项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基础工作。
答案:对2.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在控制()等方面,动物学都是必要的基础。
为了发展这些有益动物,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只有满足了他们所需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健康迅速的发展。
答案:蚕;家畜、家禽;农业害虫;蜂;生物防治;水产动物3.在( ):动物学及其许多分支学科,比如动物解剖、组织、细胞、胚胎、生理、寄生虫学等是医药卫生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答案:医药卫生方面4.在工业工程方面:许多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动物。
答案:对5.仿生学应用方面,也离不开动物科学的研究。
答案:对6.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合起来,共11个门、6个亚门、23个纲、29个重要代表动物。
答案:对7.本课程主要学习门、亚门、纲以及重要代表动物的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特点、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他们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答案:对8.1866年,赫克尔在他的《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明确地论述了生物发生律。
答案:对9.10大演化规律贯穿了整个学习内容及过程,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基本概念。
答案:对10.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刘凌云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国际上规定了种名和亚种名的命名法,写亚种的学名时,须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
答案:对2.传统的动物分类阶元包括()。
答案:属;门;目;科;纲;种;界3.种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是指能交配,也能产生后代,但后代不育。
答案:对4.以下亚目阶元的一项是()。
答案:Suborder5.种间生殖隔离的三种现象是:1.不能交配;2.能交配,但不产生后代;3.能交配,也能产生后代,但后代不育。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普通动物学》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
其中名词解释题1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35分,综合应用题25分。
五、参考书目《普通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刘凌云,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六、考试的基本要求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其主要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行为及系统演化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要求学生以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生物与环境的高度适应、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为主线,根据教材各章节的脉络,全面系统地识记基本概念、重要名词,深刻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动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动物是不断进化的等基本观点和规律,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七、考试范围考核知识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动物的分类与命名方法:物种的概念;双命名法。
要求:理解物种和双命名法的概念。
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分裂方式2.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要求:了解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第三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及代表动物的特点;3.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要求: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伸缩泡、细胞内消化、裂体生殖、接合生殖、包囊、应激性等基本概念;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六章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2.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3.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及主要代表动物的特点。
要求: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水螅的身体构造;比较分析水螅与水母在形态结构的主要异同;掌握皮肌细胞、神经网、辐射对称、世代交替等基本概念;了解腔肠动物的基本类群。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精心整理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在脊髓 直接开如两栖2.3. 一、本亚二、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于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
咽鳃裂众多。
本亚门仅头索纲一个类群,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显,故称无头类。
三、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
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本亚门包括:(一)圆口纲无颌,缺乏成对的附肢,单鼻孔,脊索及雏形的椎骨并存。
又名无颌类。
(二)鱼纲出现上、下颌,体表大多被鳞,鳃呼吸,成对的前后肢形成适于水生生活的胸鳍和腹鳍。
本纲与更高等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三)两栖纲皮肤裸露,幼体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经过变态后的动物上陆生活,营肺呼吸和以五趾型附肢运动。
(四)爬行纲皮肤干燥,外被角质鳞、角盾或骨板。
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或近于两心室。
本纲与鸟纲、哺乳纲在胚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其他各纲脊椎动物则合称为无羊膜动物。
(五)鸟纲体表被羽,前肢特化成翼,恒温,卵生。
(六)哺乳纲身体被毛,恒温,胎生,哺乳。
4.答:(3/4)腹不5.答:动物3身体开始其一端(素构成保护身体的被囊,使它从自由生活的幼体变为营固着生活的柄海鞘。
柄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6.尾索动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尾索动物的主要特点: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素成分的被囊中,至少在幼体时期尾部具有脊索及神经管,体呈袋形或桶状,包括单体或群体两个类型,绝大多数无尾种类只在幼体时期自由生活,成体于浅海潮间带营底栖固着生活,少数终生有尾种类在洋面上营漂浮式的自由游泳生活。
(整理)普通动物学刘凌云

动物学(Zoology)第一讲概述• 动物学定义• 动物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动物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一、动物学定义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动物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态、发育、行为、遗传、进化以及驯养、保护、控制等与人类及环境相关的各个方面。
它是生命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动物分类原理与方法1.分类学又称系统学(Taxonomy or sysmatics)为了对动物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探索物种彼此间自然的关系和发展规律,需要对种类繁多的动物界进行分门别类,以便进行系统地深入研究。
动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动物的种类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建立正确的分类系统的科学。
它是动物科学的基础。
目前动物界中已描述过的动物种数约在150万种以上,如包括亚种可能超过200万种。
2.种的概念及分类阶元• 种或物种(species)是分类系统所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和一定的自然分部区的生物类群。
物种是繁殖单元,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即种间是生殖隔离的(生理学标准)。
• 问题不同肤色的人是不是同一物种? 马与驴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骡,马与驴是否为同一物种?• 亚种(subspecies)指种内个体在地理隔离后形成的不同群体,它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
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常以约75%的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如家蝇在我国有两个亚种,东方亚种眼距近、西方亚种眼距远,在我国中部有分布的重叠区,但除去中间类型外仍有75%有明显差别,故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亚种。
•分类阶元(分类等级)为了将数量众多的物种结构化,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
依据物种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亲疏,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
由大到小的分类分类阶元有七个主要等级。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三)

《普通动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和伪足。
2. 水螅的身体是对称,蚯蚓的身体是对称,海盘车的身体是对称。
3.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________ ,其属于________ 门的动物。
4.柄海鞘和文昌鱼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5.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形系统,环节动物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
6.在节肢动物门中,种类与数量最多的六足亚门纲,它们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基本特征包括:对触角、对足、对翅。
7. 软体动物的身体由、足、内脏团和构成。
8.哺乳类的皮肤腺主要有、、和四种类型。
9.鸟类的羽毛类型有羽、羽和羽3种。
10.现存爬行类分属于四个目、、和。
1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和。
12.鸟类使翅膀上扬的肌肉为,使翅膀下扇的肌肉为。
13.鱼类的尾鳍分、和三种基本尾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格中)1.下列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草履虫;C.海月水母;D.水螅。
2. 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的特点是():A.身体不能分出前后左右;B.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C.身体呈两侧对称;D.在人和动物体内赢寄生生活。
3. 蝴蝶的变态类型属于()。
A. 完全变态B. 半变态C. 无变态D.渐变态4.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体色B.刚毛C.生殖环带D.体节5.下列对软体动物的贝壳的说法正确的是():A.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B.贝壳是由足分泌的物质形成的;C.只有双贝类的软体动物才有贝壳;D.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6. 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线虫动物7.在动物界中,第一大类群是():A.原生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
动物学(刘凌云)笔记

普通动物学笔记(刘凌云版)绪论1.1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1.2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1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
2.2基本方法2.2.1观察描述法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
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
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2.2.2比较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
只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2.2.3实验方法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3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
4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完整word版)《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腔-出水口-外界水流。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2
动 物 生物学
❖ 3、复沟型(leucon type)
❖ 在双沟型体壁基础上进一步褶迭,
❖ 体壁更厚,领细胞层面积更大,中央腔缩小,滤水速度更快。
❖ 矶海绵(Reniera)、淡水海绵(Spongilla)等许多大型海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8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海绵动物-体壁 9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
海 绵 动 物
骨 骼
10
动 物 生物学
3、水沟系统(canal system)
❖ 海绵动物的成体没有运动能力, ❖ 呼吸、摄食、排泄、生殖等生理机能都依靠水沟系
11
动 物 生物学
❖ 3.2 双沟型(sycon type) ❖ 相当于单沟型体壁褶迭,形成许多平行的肓管。 ❖ 在外侧的为流入管(incurrent canal),向中央腔的为辐射
管(radial canal)。 ❖ 双沟型海绵体壁增厚了,领细胞层面积增大了,滤食能力也
增强了。
❖ 毛壶(Grantia)。
来形成新个体。 ❖ 4.3 再生能力:再生能力强说明海绵动物组织上的原始性。 ❖ 白枝海绵只要碎片超过0.4mm,带有若干领细胞就能再生,重新长成
新个体。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20
动 物 生物学
无性生殖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21
动 物 生物学
❖ 1、对称形式:体型多样,多数不对称;有些有一定的形状和辐
射对称。辐射对称,就是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切面把身体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辐射对称的体制只有固着端和
游离端之分,身体的周围是相似的,这是海绵动物对固着生活的
一种重要适应。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2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绵:
❖ 它们每天滤水量超过自身体积的上万倍。
❖ 水流途径:
❖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
管-中央腔-出水口-外界。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3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4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惠钦制作
15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入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7
动 物 生物学
❖ 2.3 中胶层 ❖ 为胶状,其间散布有钙质、硅质骨针(spincule)和类蛋白
质的海绵丝(spongin fiber)、几种变形细胞 (amoebocyte)。 ❖ 骨针和海绵丝起支持作用。 ❖ 骨针形状多种,有单轴、三轴、四轴等。 ❖ 一部分变形细胞能分泌形成骨针,称造骨细胞(scleroblast); ❖ 部分能分泌海绵丝,称成海绵丝细胞(spongioblast); ❖ 还有部分变形细胞有排泄作用,或细胞内消化,有的还能形 成精子和卵子。 ❖ 中胶层中还有一些星芒细胞(collencyte),认为具有神经传 导作用。
统中的水流来实现。 ❖ 水沟系统分为三类: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 3.1 单沟型(ascon type) ❖ 水流直接由孔细胞流入中央腔,再由中央腔的出水
孔流出; ❖ 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 水流途径:外界水流-孔细胞进水小孔-中央腔-
出水口-外界水流。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第四节 无脊椎动物类群 3.4.1 海绵动物门(Spongia)
2020/6/152008-9-14
马惠钦制作
11
动 物 生物学
一、结构与功能
❖ 生活在海水或淡水,营固定生活.体表有无数小孔. 海绵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没有 明确的组织,没有器官和系统,细胞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尚无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每个个体由体壁和体壁围绕的中央腔构成。
可能>8cm/s。 ❖ 一个直径1cm,高10cm的海绵,一天可通过82L的海水! ❖ 由于领细胞的鞭毛摆动引起水流通过水沟系,水流中的食物颗粒
附在领细胞的领上,然后落入细胞质中形成食物泡,在领细胞内 消化。海绵动物没有消化腔,和原生动物一样只有细胞内消化, 没有细胞外消化,这是其原始性的重要表现。
马惠钦制作
3
动 物 生物学
几 种北 常太 见平 海洋 绵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4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5
动 物 生物学
2 、体壁结构
❖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mesoglea)构成。
❖ 2.1 外层 :又称皮层(dermal epithelium):
❖ 由单层扁平细胞(pinacocytes)组成,无基膜(basement membrane),细胞的边缘能收缩。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9
动 物 生物学
4、无性繁殖
❖ 4.1 出芽生殖(budding) ❖ 体壁局部向外突出形成芽体,成熟后脱落长成新个体; ❖ 4.2 形成芽球(gemmule) ❖ 芽球由中胶层生成,由若干原细胞(即变形细胞)聚成堆,外包几丁
质膜或骨针。 ❖ 一个海绵可形成许多芽球: ❖ 成体死后芽球能耐恶劣环境,一旦环境改善,芽球内的细胞便释放出
马惠钦制作
16
动 物 生物学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7
动 物 生物学
白枝海绵(单沟型)
毛壶(双沟型)
浴海绵(复沟型)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18
动 物 生物学
❖ 海绵动物中领鞭毛细胞的数目随水沟系统的复杂而增加: ❖ 通过海绵体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也增加了。 ❖ 据测算,鞭毛室,水流速度约为1.050mm/s, ❖ 但全部鞭毛室比出水孔大1000-2000倍——出水孔的水流速度
❖ 皮层部分细胞特化为管状-孔细胞(porocyte),广泛分散在体 表,故名多孔动物(Porifera)。
❖ 孔细胞可收缩,能调节孔的大小,从而控制水流。
2020/6/15
马惠钦制作
6
动 物 生物学
❖ 2.2 内层 ❖ 又称胃层(stomachic epithelium); ❖ 由特殊的领细胞(choanocyte)构成; ❖ 领细胞具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collar), ❖ 领的中央有一鞭毛,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食